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还不是高唱凯歌的时候




  1979年12月30日,当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为一重高大的厂房披红挂彩的时候,宽阔的厂前广场一片欢腾。人们敲锣打鼓向职工散发喜报。这是一重最盛大的节日:年初宫本言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布的战斗任务胜利完成了!口说无凭,笔者在这里引用一重党委机关报《重机战报》号外的几段,以作证明:
  “……全厂提前一个月完成产值计划;提前6天完成产量计划;文化大革命以来第一次提前超额全面完成8项经济技术指标;品种、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在企业管理整顿上,结合革新、改造、挖潜和体制改革,取得很大成绩,图纸、工艺、工装、冶金辅具等技术整顿基本结束,设备完好率达到89%以上……”
  “在职工福利上,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为职工办的10件好事:5万平方米宿舍竣工,1000余户职工搬进新居;广开门路,安排3200余名青年就业;扩建了农副基地,今年收获小麦150余万斤,建成60万平方米的养鱼场,放入鱼苗30余万尾……”
  1980年1月13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了机械工业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时,惟一点名表扬的就是:一重一年来改变了“老大难”面貌,正努力向先进行业迈进。
  面对如此惊人成绩,一重职工无不喜笑颜开,拍手相庆。但是,宫本言却严肃地向大家说:“现在还不是高唱凯歌的时候!”
  这是因为:一重建厂20余年了,一直未达到设计水平;面对今天生产率如此低下,管理水平如此落后,冶金部宁愿花高价购买外国设备而不愿购买一重产品的时候,国外的某些厂家还借此勒我们大脖子的时候,作为一重职工和它的厂长,能有权利高唱凯歌吗?
  还因为:虽然党的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可是厂内还有一些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宫本言励精图治改造一重的宏图和做法持怀疑态度。他们在一重一年之间如此剧变的现实面前,仍三心二意,评头品足,冷眼旁观。要使这些同志觉醒、转变、跟上,和大家并肩前进,还要做很多工作,费很多时间。现在,怎能高唱凯歌呢?
  还因为:一重的广大职工生活水平仍然很低,不少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在数着那人不敷出的工资,对着不断提高的物价而忧心忡忡;绝大多数职工还在每天起早贪黑,为用4小时煮苞米碴子而发愁;许多双职工家庭,还担心在“二部制”学校念书的孩子半天无处可归而闹出什么事来……宫本言是一个不善于在群众疾苦面前闭上眼睛的人。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怎能高唱凯歌呢?
  还因为:宫本言不是那种取得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的人。这些天来,他一直在酝酿着一个使一重彻底翻身的宏伟设想,他准备运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来改造一重。他要取消一些车间,合并一些车间,增加一些车间,和市内、省内、国内一些企业挂钩搞专业协作;还想制造大型特殊设备,形成自己的独特生产手段,到世界市场上进行竞争……他在最近召开的一次新的职工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布了这个宏伟规划:在两三年内,要使一重“在生产上有个较大的发展,品种质量上有较大的突破,企业管理上有个较大的改革,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上有个较大的提高,职工生活上有个较大的改善……”这一张张蓝图,已在广大职工脑子里变成了具体形象。但是,宫本言的这些设想能否获得批准?会不会有那种安于现状、而又手握大权的领导者设置各种障碍?这还是一串未知数。因此,现在还不是高唱凯歌的时候。
  但是,我们却相信总有一天能高唱凯歌。那是因为经过千锤百炼的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现在政治上更成熟了,更聪明了,领导水平更高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来没像现在这样适应时代潮流,顺应人民的心愿;而官本言执行这一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觉。他的努力,已经得到从一机部领导到一重广大职工群众的普遍支持和信任,并开始被社会公众所承认。在1980年5月黑龙江省召开的劳模会上,他被评选为特等劳动模范便是很好的例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支持和信任会越来越坚定。因为大家一致认为:宫本言对搞“四化”最热心;而搞“四化”更需要宫本言这样的人。一机部机关在去年某一次的“公民投票”中,有那么多的人推荐宫本言进入部领导班子,便是很好的例证。40多年前,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看到的宫本言,便是千千万万“中国的脊梁”中的一个——是我们干部队伍中的国宝!
  现在是80年代第一春。“春已归来”,“东风从此便黛梅染柳”。一重这只航船,已经在党所指引的那条光辉航道上破浪前进。虽然“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但是,春天必将以她无法抗拒的伟力,驱尽余寒,把温暖的阳光洒满人间……我们确信,宫本言励精图治、改造一重的宏伟设想一定会实现!到那时,我们将放开喉咙,为一重高唱凯歌……
                  1980年3月30日午夜改于北京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