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中国的“小皇帝”



作者:涵逸


           引子:我们应该怎样缔造历史?

  自从1911年中华民众用血肉之躯,推翻了横架于中国社会之上数千余年的封建王朝起,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绝对权威的神圣名称,连同它那实质性内容,就已随着大清帝国那个坐在龙椅上玩耍的小皇帝一起,进入了历史的卷宗,成了一种回顾或古董了。
  1983年3月18日,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了题名“一大群V皇帝”的文章,指出:
  “拜倒在孩子脚下的父母称孩子们是小皇帝,中国的报刊称他们是娇生惯养的孩子。中国实行‘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以来,已有3500万孩子出生。小皇帝们所指的就是这一代孩子。”
  显然,《新闻周刊》所概称的“小皇帝”并不是独家发明。中国的历史进入80年代以来,各种新的事物和新的问题一起来临,其中就包括了陡然出现在每个家庭里的宠儿,更确切地说是那些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用全部精力供奉起来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了“四二一”综合症的孩子——独生子女们。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到1984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已领取独生子女证2800万张。也就是说,凌驾于家庭、父母及亲属之上的“小皇帝”,已遍及干家万户。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皇帝”。
  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民族心理,生儿育女,是天经地义的职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的说法便是证明。虽然这些年随着各种新的文化思潮的不断进入,婚姻恋爱的某些观念也在受到冲击,离婚率增高,独身主义的倾向开始出现。然而,讲究平静安定地生活,规规矩矩过日子的大多数人,仍然是安安分分地做着传宗接代的事,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自己的下一代。
  爱孩子,是人类的天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经过多种磨难和艰辛的当代父母,为了使自己的独生孩子,过得比自己的过去更幸福、更快乐和完美些,正在极力去顺应以至于娇宠孩子。而时下生活中反映出来的一个最尖锐的问题是:溺爱算不算爱?四个祖辈,两个父辈围着一个小太阳旋转,转得头昏眼花也乐在其中,会不会总有一天乐极生悲?
  有识之士纷纷撰文,指出:眼下的独生子女们,在20年以后都将纷纷走上各种岗位,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续写中华民族的历史。而我们的一大批年轻父母时下所做的不仅仅是哺育孩子,多多地做新衣服,买巧克力,每天不辞辛苦地接送孩子去幼儿园,我们同时也是在缔造历史!
  我们应该怎样缔造历史?

          劳动,中华民族的美德正面临着挑战。
            “小皇帝”们说:我有钱!

  勤俭与劳动,这是中华民族最可以自豪的美德,一代又一代人在他们接受教育、走向生活之初,便懂得了这样的道理:是劳动使人变得聪敏,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世界。自然,也有另外一个方面:人生的最初的艰难,也是由劳动来告诉人们的。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一个家庭又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年轻父母在对子女溺爱的种种方式中,都出现了这样情况:千方百计不让孩子劳动——哪怕是最轻微的、属于人活着必具的劳动能力,如穿衣、吃饭。这种可怕的溺爱的前景,不知道那些父母想过没有?想了多少?
  今年1月24日,北京市有关部门召开了一次独生子女劳动教育的座谈会,出席的有北京小学、右安门大街一小、景山学校、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实验二小的老师们。
  园丁们是忧心冲忡的——在校学习的独生子女的两大特点是:营养过剩;教育不良。有一个小学的摄影小组共48人,48位学生人人有一架照相机。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生下来就成龙,读小学时就能成名成家。在智力投资上是慷慨大方的:电子琴、小提琴、游艺机,乃至手风琴、钢琴,很多孩子都有,并每每引为自豪。同时,这些独生子女像北京填鸭一样被塞进了各种食品,各种维生素药物,吃下了不知多少他们本来不愿意吃的东西。总之是什么好吃吃什么,怎么舒服怎么来。每天中午吃完午饭后,学生们就在一起开茶话会,每个孩子都带着一个小盘、一包精美食物,有各种水果、糖果、小食品。老师要管,他就嚷:“我妈让吃的!”还有的说:“又不是公家的钱,管不着!”有一位家长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准时提着保温瓶给孩子送奶,等孩子喝完、擦完嘴才走。
  轮到做值日的时候,学校里可热闹了。家长们纷纷来义务劳动,擦玻璃,扫院子,拔青草,什么都包下来了。不但不让学生干活,还买了冰淇淋让孩子在一边吃,并且对老师说:“我们苦一点没有关系,别苦了孩子!”来帮着做值日的有年轻的父母,也有年岁很大的祖父、祖母、姥姥、姥爷,“劳动的事儿会不会没关系,成绩好就行!”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普遍要求。至于早晨送到学校的人就更多,还有高级干部的警卫员、秘书、保姆,一直送进教室,把课本拿出来,把铅笔盒打开。等到老师上课,告诉学生要热爱劳动,要学会自己料理自己,他怎么听得进去?别人给他服务得那么舒服,谁还听你这一套?
  其实,独生子女也不是生来就自私的,关键还是在于教育。父母亲是他们最早的、影响最深的老师。让孩子们干一点活儿,先从料理自己开始,这是一定要做到的。很多好的品质,包括集体主义精神,互助互爱的习惯,是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培养起来的。做父母的再也不能娇纵自己的孩子,再也不能轻视劳动了。
  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明明,父亲是钢铁厂的司机,母亲是营业员,都是做普通的工作,可明明却很不普通,从小上商店指什么给什么。两口子喝稀饭,就让明明一个人吃馅儿饼,吃糖把牙都吃坏了,还在吃巧克力,新衣服穿了一次就是旧的,赶紧上商店再买,连洗脚时搬个小板凳也由父母代劳。眼看着孩子越来越横,父母才想起该让他劳动劳动了,起床后让明明去倒尿盆,倒了三分之一,又端回来了。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都是我尿的呀?你们两个也尿了,各倒各的!”让他把厨房的灯关上,他把头一扭:“谁开的谁关,我管不着。”
  新的练习本刚发下来,“小皇帝”们就哗哗地撕,折纸船、折火箭,满教室乱飞。老师批评了几句,他们回答得很干脆:“我有钱!”“再买新的,不就得了?大惊小怪的!”
  还是那个明明,和一个姓张的同学吵架,后背上轻轻地挨了一拳,明明便把班上姓张的同学统统重重地揍了一巴掌,孩子给打得哇哇直叫不说,明明却振振有词:“这才叫报仇,要不然出不了这口气!”
  明明的爷爷一看小孙子实在不像话,便打了一下他的屁股,这可捅了马蜂窝,明明大哭大闹几个小时,爷爷说:“不就是打了一下屁股吗?”
  “不!你摧毁了我的心!”
  明明说完便躺在地上用剪刀对着眼睛和脖子要自杀,最后是爷爷赔礼道歉,答应明天掏钱买一把闪光的连发冲锋枪,才算了结。
  爷爷是感慨万千的:“他要有一把真枪,我们都得死在他手里!”
  像明明这样的孩子虽不是多数,也不在少数,要是我们的家长再让他们任性下去,后果是什么呢?我们是用我们的心灵去培养正直、善良、勤劳的未来的人才呢?还是用自己的手把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地推向足可以毁灭他们的深渊?

  笔者和读者一样,也是从小学生开始,走向社会的。在我走访了几个北京的小学之后,深深感到这和我们记忆中的母校已经恍若隔世了。其中不乏令人激动、高兴之处,比如校舍、设备的更新,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室里,琳琅满目的书报杂志。但,也确有令人担忧之处:孩子们丢失了东西从不去找——“小皇帝”们再也不用担心因为丢了一支铅笔而受父母的责备了——“我有钱!”那不是假话,有一个独生子已经有600多元存款了,“够哥儿们花的”——他得意洋洋地说。
  学校的失物招领处塞满了各种物品,小至钢笔,大至衣帽书包,还有电子表。孩子们不愿去认领。“本来就是旧的,早该买新的了!”
  到公园去春游,说好了不让摘花,有的孩子偏要摘。过去说“工人种花不容易”,现在说“摘花罚款”,孩子的回答是:“罚就罚,我有钱!”
  春游时让孩子自己带吃的,有的带了整只扒鸡,老师逗他,让他把鸡腿留给老师吃,他三下两下把腿向全吃光,只剩个鸡架子有的学生带了15元钱,见什么好吃的就买,你要批评他,他把眼一瞪:“我有钱。”
  春游回来第二天,为了支援非洲受灾的儿童,学校搞了一次捐款,最多的交了一角钱!
  还有个别小学生倒卖邮票。
  有一个部队高级干部的子弟,把子弹带到学校,以五角钱一发的价格卖给别的同学。
  有一个孩子爱吃鸡蛋,他的奶奶就数出八种做法问孩子爱吃哪一样。老师批评了孩子,奶奶说得更干脆:“去问问你老师,她有没有孩子?甭听她的!”
  ……
  景山学校是闻名全国的一所重点学校,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而著称。景山学校与景山相邻,学生们大多知道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而死的故事,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听着崇祯皇帝这段历史的孩子们,有一些正在被当作“小皇帝”来供奉。
  小学三年级一个十岁的学生,每天晚上都由他母亲半夜起床为他“接尿”;到了十一岁还不会穿衣服,前些日子刚学着自己穿。
  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每天中午除了别的饭菜以外,还要带一个鸡蛋,都是由父母负责剥净蛋壳、装进饭盒。偶尔有一次,装到饭盒的是没有剥蛋壳的鸡蛋,吃饭时这个孩子可犯难了,左看右看,鸡蛋没有缝,无从下手,只好不吃,带回家了。母亲问他,他的回答是:“没有缝,我怎么吃?”
  试想一下,这个不会吃无缝鸡蛋的孩子,长大以后能经历什么人生的风雨、事业的艰难?我们的家长含辛茹苦,连孩子们的劳动和作业都包下来了,然而你又怎么能包他们一辈子呢?最终,生活的道路得由孩子们自己去开拓,而开拓却是意味着艰苦的劳动与创造,在别人不敢走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想想孩子们的将来吧!
  越是溺爱孩子的家长,对孩子长大以后做什么,越是有着不切实际的、高层次的理想,比如当学者、教授,出国留学,当考古学家、艺术家等等。景山学校对一个班学生的家长调查中,如上所述的占90%以上,希望孩子做普通劳动者的一个也没有。对于一个班的学生的调查也同样说明了孩子受父母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之大——佩服领袖人物的占16%,佩服刘胡兰、雷锋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占5%,佩服专家、学者、世界冠军、宇航员的占78%。
  这一些统计的信息还告诉我们,80年代的孩子们思想之活跃,以及他们所受到的外部世界——比如电视、电影、文学作品的影响及诱惑,是远远地不能和70年代、60年代相提并论的。男孩子们喜欢霍元甲的武功,几乎人人会唱“万水千山总是情”,对孩子们身心有益的神话、童话,动画片、木偶片实在太少,这一切都是不能不引起社会重视的。
  景山学校一个五年级的女生佩服两个人,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慈禧太后——她已经很有自己的思想了。但,确实需要启发、引导,而且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诲人不倦的引导。这一点,光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由家庭、社会一起做,进行大综合治理。这个治理的第一步应是去掉溺爱,学会劳动。
  看来,我们不得不重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危险了!而关于“小皇帝”的称呼也实在不是危言耸听,或者只是开一句玩笑而已;至于这些“小皇帝”的将来——同时也关联着中国命运的将来的剖析,则还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中国人似乎还没有完全离开动不动就是形势大好的自我欺骗与自我安慰。
  孩子们稍大一点,读了几年书,就公然宣称:“我是一主二仆!”父母赞不绝口,因为被誉为仆了!其实,岂只是二仆?三仆,四仆,七姑八姨都算上,从襁褓时代起便仆从如云,这还不是“小皇帝”吗?
  因为这样的环境,因为不理智、不明智的溺爱所造成的孩子的心理状态,到了能说话的时候,便开始颐指气使,说一不二,“令”出必行,这还不是“小皇帝”吗?
  洗手洗脸都得代劳,穿衣穿鞋更是不让自己动手,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极其丰富、美好的想像力,被他们的父母亲给压抑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教育从懂事时就开始了;上重点中学,考名牌大学,争取出国留学,已经是唯一的目标和理想了,这还不是“小皇帝”吗?
  现在让我们随着“小皇帝”们的脚印,走进他们的家庭……

               家庭素描五幅

              第一幅:八岁大寿

  这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铭铭是独根,他不但任意驱使着祖父、祖母,爸爸、妈妈,在两个堂妹面前也是趾高气扬的。他的父亲告诉他:这就叫鹤立鸡群……
  “咱买个大蛋糕给孩子添点喜气。”霍老爷子痛痛快快地掏出了15元钱来。
  “要纯奶油的,铭铭不吃奶自的。”儿媳大声嘱咐去买蛋糕的丈夫。
  今天怎么说都是乐意的,就跟外国人过愚人节似的。无止境地开玩笑,甚至伤人、烧房子都没事。这不,小叔子生了女儿,霍家从此就这么一条根了,还不可着劲儿地热闹。平日能为一度电、一块煤吵上几个钟头的一家三代人,今天是人人畅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往日多少隔阂与淤积心中的不快,都随这冲天的喜气释然消除了。
  铭铭跑里跑外好不高兴,他今天不但不去幼儿园,而且两个姐妹都来,他有伴了。伯伯的孩子力力比铭铭大两岁,叔叔的女儿刚半岁像个胖娃娃,铭铭喜欢跟她们玩,在她们面前他当然是大人。
  “哟!这孩子脸上长的是什么?”大人们围着小妹妹问长问短。
  婶婶心疼地说:“嗨!这孩子吃牛奶,火气太重,脸上就长水泡了,前几天去医院,配了点中药,天天给洗,这已经好多了,都结疤了。”
  奶奶一把抱了过来:“洗的时候痛吗?”
  叔叔在一旁搭话了:“还好,可能结疤时有点痒,她老抓,有时哭几声,该是有点痛吧?”
  力力和铭铭听不懂他们的话,两个回头相视笑了笑,铭铭憋不住大声嚷了:“妹妹的脸,就跟芝麻酱糖饼似的。”
  大人们也笑起来了,婶婶的脸色却特别的难看:
  “铭铭就这么说我们啊?”
  “是!我说是就是,就是芝麻酱糖饼!”
  爷爷赶紧附和:“对!对!铭铭的脑瓜儿好使,尽是新名词,芝麻酱糖饼也不错。”
  家里的大圆桌面抬出来了。
  铺上块桌布,奶白色的,赛过那些大饭店,冷菜现成的,热菜正在炒,每个人跟前也就只能放个小酒杯了。
  “来、来、来,为铭铭八岁大寿干杯!”爷爷主持全席,他约摸有三四十年没有为生日举过杯了,心里头感到格外痛快。
  人们把酒杯伸向铭铭——
  “祝你长大成个美男子!”
  “长寿长寿!”
  “将来娶个好媳妇,再来个大胖小子!”
  ……
  觥筹交错,好一顿热闹。
  力力不高兴了:“我都十岁了,爷爷为什么不给我大寿呀?”小姑娘的眼睛泪汪汪的,眼看就要哭出声了。
  霍老爷子一时无言可答,力力的母亲也不让力力住口,只是用手绢帮力力擦眼泪,沉默。力力的眼泪还在流,妈妈抱起她就进了厨房,厨房里传来母女俩的哭声。霍老爷子正要说什么,铭铭开口了:“爱吃不吃,我自个儿吃,自个儿大寿!谁让你生女的呀?谁让你是女的呀?哼!我是鹤,你是鸡!”
  满座瞠目……
  敲门声。
  霍老爷子去开门,涌进七八个铭铭的小同学,每人手里提着点心盒,还有提着香滨酒的:“爷爷,我们给铭铭祝寿来了!”
  爷爷不知所措了:“这,你们这是跟谁学的?”
  “跟大人学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铭铭可高兴了:“爷爷,再摆个桌子!”
  铭铭招呼小同学:“咱哥儿们自己吃,不跟他们在一起!”
  八岁大寿。
  鹤立鸡群。
  人,是父母生下的,却是社会造就的。什么样的社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主宰着这个社会的大人们,就是这样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小的心灵,而他们是将要治理未来的国家、未来的社会的人呀!霍老爷子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小老百姓,是一个进出都坐小汽车的官儿。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经常在教导着别人的人,却并不去教导自己身边的儿子。
  八岁而大寿,意味着什么?但愿不是心灵上的夭折!
  千万不要忘记八旗子弟!

            第二幅:追着吃饭和拍着睡觉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祖父在学术界颇有威望,一生坎坷,受尽了折磨。他的第三代是个女孩,叫圆圆。祖父母不仅承担了她的一切生活费用,而且总是……
  圆圆长着一个小圆脸,那么可爱,就是爱生病,可是祖父说了“我们的小圆圆病一次就变得更聪敏了!”祖父是学术界的人物,他的话还有错吗?看来圆圆还得病下去。
  圆圆5岁,却把家里的各色人等全琢磨透了:
  “爷爷最听话!”
  “奶奶身边总是有好吃的!”
  “妈妈身上有妈妈味儿,妈妈离不开我。”
  “爸爸尽吓唬人,可是他怕爷爷,我才不怕他呢!”
  圆圆一吃饭就跑,从客厅跑到卧室,从卧室跑到厨房,爷爷在后边追,一边追一边学狗叫,学完狗叫才吃一口。再跑,再追;这一回可不许学狗叫了,得学猫叫,学得不像还不行,再来一遍;得,再吃一口。圆圆高兴,爷爷也说不累,“锻炼!这正好是锻炼呢!”
  圆圆要是发狠心不吃了,就往厕所里跑,“我尿尿!”“我拉屎!”爷爷就在外边等着,屏息静气。什么动静没有,拉出来再吃一口。不行,饭凉了,赶紧热;热完再跑、再追;吃一顿饭花一个多小时,吃完后还要表扬:“瞧我们圆圆,吃得真好!”
  圆圆有时也奇怪:“大人拿了筷子怎么能吃饭?”
  圆圆还不会拿匙子,她说:“太沉了,我拿不动!”
  爷爷和圆圆在所有的问题上总是意见一致的:“是的,现在的匙于是越做越重了!”
  追着吃饭不算,还要拍着睡觉。有时,爷爷一个人拍,时间长了,圆圆偏不睡,一家人便轮流拍。拍,是轻轻地拍,拍重了可不行,伤了皮肉。而且要有节奏感,最好一边哼着小调一边拍,让圆圆能感到一种音乐的气氛,便睡得香,还能做好梦——这是作为学者的祖父总结的经验。
  无论你怎么追,怎么拍,圆圆就是爱生病。
  圆圆的奶奶可有些想不明白了:“现在的孩子事儿真多,十个有八个不肯吃饭!”
  隔壁的李奶奶说:“就是吃巧克力吃的,天天上火!”
  “巧克力也不该生虫子呀?怎么老是肚子里长虫,老是不舒适,还不能打青链霉素!”
  “可不!十个有八个还是近视眼呢!”
  “可不!十个有八个都得了软骨病!”
  “可不!十个有八个弄破点皮,一出血就止不住,非得云南白药不行,这可怎么办?”
  据说,偏食很有关系,那就得吃粗粮,吃麦子。圆圆的爷爷可听不得这话:“那不是忆苦饭吗?我们这两代人还没有吃够?还得让第三代吃?”
  也可能是“血管壁组织松弛”,还可能是缺钙、缺锌。奇怪了,每天吃一大把各种维生素,怎么哪一种维生素都缺呀?
  到底缺什么?
  圆圆的爷爷至今还不以为然,“不就是生病吗?圆圆的一切,我全包了!”
  显然,这是一位慈祥的祖父,同时却也糊涂得可以!至于圆圆将来是感激他、还是责怪他,那是要由圆圆自己来回答的。
  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尽可能让孩子那伯稍稍离开一点太溺爱他们的祖父、祖母、姥姥、姥爷,看来已经是十分必要的了!

              第三幅:有趣的对抗

  也有年轻的父母明智一点的,他们已经在担心自己的独生子女了。然则,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几乎没有多少管束的权力,他们的头上还有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许是老年人的孤独症使然吧?他们疯狂的对第三代的溺爱,实际上是一种残酷的破坏,于是便出现了这场小小的对抗……
  含含的爸爸昨天刚发工资,他打定主意带含含出去好好玩一玩。
  “含含,今天是去动物园还是去北海?”
  赖在床上的含含探出脑袋望了下窗外,“去北海。”
  这父子俩近来做什么事情都像朋友似地商量着。自从含含的妈妈出国进修后,张维义更是耐心地侍奉着儿子。他平时不上班,在家写文章,从含含能走路时起,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即每星期天带他出去走走,不论风雨霜雪,无一例外。“快九点了,你赶紧穿上衣服。”
  含含今天不知中了什么邪了,懒洋洋地不想起来。他躺在被窝里琢磨着是玩碰碰车呢?还是划船?还是照像?提着牛奶壶和点心的张维义有点急了:“你怎么还没起来!”含含懒洋洋地说:“我想去照像。”张维义忙不迭地收拾着:“行,那就快点。”
  等张维义里里外外都忙完了,含含还在挑着毛衣。
  “你穿上这件厚的。”
  “不,我不穿。”
  “为什么?”
  “不好看。”
  “穿这一件。”
  “你给我穿!”
  “不是说好了,自己练着穿衣服吗?”
  “我太小,爷爷奶奶说的,我不会穿,就该你给我穿!”
  “可气!”
  “爷爷!奶奶!爸爸要打人了!快来呀!救命呀!”
  张维义气得咬牙切齿。父子俩过去也对峙过,每一次都是以儿子取胜为结局。这不,爷爷、奶奶都进屋了,“他是儿子?你是儿子?就这么不懂事?你不管不就得了?”奶奶大声地训斥着。
  张维义结婚的时候,张爷爷、张奶奶真是通情达理极了,他们尊重儿子的意见,不办酒、不发糖,一家和和睦睦的,还是北京市的五好家庭。自从儿媳保了三次胎生下含含以后,张爷爷家中了邪似的,规矩呀、礼仪呀、习惯呀,全从旮旯里搬了出来。往日知书达理的爷爷也跟着老伴一起闹和着。有关含含的一切,都得奶奶说了算:“你们养不好的!”儿媳早已气得不行了,“我成了你们张家的生育工具了?我的孩子我什么也不能管?”
  含含的出世,如同安琪儿降临,为张家添了不少的吉气。这孩子长得不仅有千里挑一的好相貌,习性又好又乖,左邻右舍没有不羡慕、不夸奖的,张奶奶更是喜从心来,觉得孩子能为张维义祖上添色增彩了。从此老太太开始端出五十年前自己的婆婆那种独断专横的架势,支使着儿女们给含含买这办那。凡是和含含有关的事情,爷爷奶奶说了算,而且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张维义和妻子只能听从,他们的意见往往没说出来就已错了。这种局面别说儿媳受不了,就连一向尊从父母之命的张维义也受不了。有一次趁着开玩笑,张维义暗示说,还是分开住吧,老太太一点不惊讶:“你们嫌孩子闹,搬走也行。”言下之意,你们爱走就走,但含含不能走,他是我的孙子。
  含含一天天的在长大,可老生病。医生说是缺锌、因为挑食而引起营养不良。大夫开了药,奶奶只当不知道,桌上有含含喜欢吃的东西,奶奶一看就明白,于是“哗、哗”全搬到含含的眼前。有时这个小祖宗吃了一口,又不吃了,跟着再换。至于幼儿园,奶奶绝不同意让含含去,“怎么?我不如一个小阿姨?”
  含含弄坏了闹钟的弦,他却撒谎说是猫弄的。张维义觉得这事关儿子的品行,打了一下含含屁股。这下好,含含哭着叫着跑到奶奶房里,说爸爸打他,奶奶听完抄起塑料衣架就打张维义:“有什么了不起?别说一个闹钟,一百个我也赔得起!”
  张维义带着含含出门后,直奔西单的四川饭店,要了烧鸭、鱼翅、鸡脯和双菇。
  菜足饭饱,含含从没有来过这里,含含说这里的菜要比奶奶做的好。从饭店出来,去了儿童游乐场,又到西单商场给含含买了一大堆玩具,火车、飞机、汽车应有尽有。
  回到家,含含交给奶奶一叠发票。奶奶气得咬牙切齿:“你就这么惯孩子啊?一个上午花了140元钱。”
  “您别生气,我就是想让含含高兴高兴。”张维义心里有点得意。
  “你让他高兴,也不能这么惯哪,要什么给什么。碰碰车坐好几回,10元钱就扔掉了。”
  张爷爷看不下去了:“你是溺爱孩子,将来他会无法无天的。”
  “你们不是一直在惯嘛?我今天就是让你们心疼一下,好知道,我以前管孩子是为他好!”
  知子莫如父母,老两口知道儿子是以牙还牙。不过后来含含发现,爸爸再批评他时没人护着他了,心里有点不高兴。

            第四幅:霍元甲的“徒弟”

  这一家是别具一格的:从物质上来说,他们什么也不缺,大彩电、双开门电冰箱、三洋20K双声道收录机、录像机,应有尽有。然而,你找不到一张晚报,找不到一本孩子的课外读物。父录在外边做生意,用他读四年级儿子的话说是“倒”,钱都是“倒出来的”,母亲是个舞迷。金钱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幸福,父母亲经常大打出手,9岁的敏敏自称是霍元甲的徒弟……
  敏敏是看电视长大的孩子,他们家有大彩电的时候,许多北京的居民连黑白电视机都没有,有电视的也只是一家人围着一台9英寸的小电视。他很少看见爸爸,妈妈说爸爸在外头挣钱。长大了,敏敏才知道爸爸是专门跑广州的,每一次回家都带来一大包、一大包吃的、玩的。从小,敏敏穿的就是港式的衣裤,戴的是港式的蛤蟆镜。敏敏的妈妈就更不用说了,穿得比电视里时装模特儿还新潮,成天在穿衣镜前扭来扭去的。
  他们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爱孩子的:随便吃,随便穿,保证物质供应。至于孩子的学习,他们两口子就管不了了——既没有时间,自己也是半拉子文盲。母亲喜欢跳舞,带着人到家里跳,敏敏就在一边学,迪斯科早几年就会了,响指也打得很漂亮。他还见过一回妈妈跟一个叔叔跳贴面舞——那一次,他早给哄上床睡觉了,因为要尿尿才蹑手蹑脚从里屋走出来的,哪知道正好撞上了!
  事后妈妈连吓带骗:“不准说,知道吗?”
  “跟爸爸也不能说呀?”
  “更不能说!”
  敏敏保证不说,妈妈从口袋里抖出两张“大团结”作为奖赏:“给,春游的时候自己买吃的。”
  从此以后,妈妈不在自己家里跳舞了,而是出去跳。她化上淡妆,带上舞衣、舞鞋,对儿子说:“妈妈有事儿出去,你在家看电视,乖乖!”接着,掏出一大把巧克力。
  敏敏从小胆大,体重140斤,什么也不伯,他只是瞧不起妈妈,“什么有事儿?明明去跳舞,准是跟那个坏叔叔走了,将来想做我的坏爸爸!”
  从来没有人检查他的作业本,老师找过家长三次,都只有敏敏在家。不知为什么,这个家庭那么富有,却连一本孩子的课外读物都没有,一方面是相当的豪华,一方面是极度的贫乏。敏敏从小看见的是各种舞姿,听见的是偶尔回来的爸爸讲“倒”的奇异经历,讲怎么“发”的故事。学习、文化、劳动、品德,好像跟这个家毫无关系。老师问过敏敏,“你将来长大了怎么办?”
  敏敏回答得很干脆:“我去‘倒’。”
  老师一时没有听明白:“‘倒’?‘倒’什么?”
  敏敏不说了,爸爸说过不让说的,真奇怪,爸爸妈妈怎么都有不让说的事儿?
  敏敏是个电视迷,眼睛早近视了,还在看,妈妈去跳舞一去就是半夜,敏敏一个人,便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他最爱看的是《霍元甲》和《陈真》,《万水千山总是情》也喜欢。
  他想学武术,自称是霍元甲的徒弟。天天对着沙发练打拳头,一张进口的西德仿皮沙发愣是给打了个洞。
  爸爸回家时训过他,敏敏的反抗却十分管用:“我去汇报老师,说你‘倒’!”
  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也管过他。“哼,还管我!我去嚷,嚷你跟人家跳贴面舞!”敏敏威胁着。
  爸爸不吱声了。
  妈妈不吱声了。
  有一次爸爸回家后待的时间很长,天天跟妈妈打架。敏敏半夜里醒来,隐隐约约地听明白了一点:果真,妈妈跟那个贴面的叔叔好上了。但是,妈妈也揪住了爸爸的尾巴:“我也要揭发你,你专搞投机、走私!”
  爸爸打人了,真打,“臭婊子,老子的钱不都是让你花了个精光吗?”
  这个家是完了!打、打、打,天天打!敏敏恨爸爸,更恨妈妈。他更加决心学霍元甲了,练好了本事,先把那个坏叔叔接一顿,再离开这个家,到少林寺去……
  敏敏的语文老师发现,敏敏的语文作业本上,所有的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只有“打”字和“倒”字写得端正而且有力,不仅如此,敏敏总是把“抄词”写成“打词”。
  孩子的心灵本来是纯洁、美好,像金子一样地闪光的,可是,它也可以被腐蚀得黯淡无光!
  悲剧还在后头。
  敏敏自以为拳击练得不错了,要练轻功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家里没有人,他穿了一双登山鞋,腰里捆着一根宽皮带,从二楼的阳台上飞身跳下,嘴里还大喊着“啊——!”
  敏敏的腿摔断了——粉碎性骨折,至今还是由他爸爸背着上学,家庭的纠纷也暂时平息了,然而又有谁能治愈敏敏心上的伤口呢?
  如果说像敏敏这种情况,还算极个别的话,那末以下的现象却已经不是个别的了——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目前在小学里,五年级学生谈恋爱的事情已时有发生,中学生之中就要更多一些。还有刚满十三岁的女孩去做人工流产的。
  这些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放学后不回家,三五成群地溜进公园,躲在假山或树丛后面,从假山的石孔中偷看谈恋爱的情景。他们把这叫做看“小电视”。时间一长,他们便在什么也不懂的情况下,开始给女生递纸条、写情书、赴约会。他们早熟,他们空虚,他们总是精力过剩,再加上家庭、社会的种种影响,他们便寻找刺激,开始走上旁门邪道。
  真的,我们真应该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其实,如果从孩子看社会,倒是比较公正的,在孩子心灵的折光里,一定会留下社会的影子。广安门一带的小学生大多希望将来当“个体户”、“万元户”,因为那一带的个体户比较集中,这几年大发其财的也不少,这个实例,应该说是有说服力的。
  其实,羡慕“个体户”、“万元户”的又何止是孩子?谁不希望手头的钱多一点,日子过得舒服一些?
  然而,对孩子,我们还是应该多讲一点安徒生的童话,多讲一点革命先烈的故事,多讲一点人生的理想和艰难!否则,总有一天孩子们会大声地抗议:“是你们害了我!”——这是现在就有、将来也很可能会重现的历史的终审裁决!

              第五幅:彤彤出走记

  这是一个中年知识分子的家庭,父母亲是感情和睦的,对独生女儿的要求也是严格的——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一点家务。他们忽略的,是孩子从小开始的坚强性格的培养,他们倾全身心所希望的还是女儿的学习成绩——90分不算好分,考不上重点“中学”不算录取。后来,因为一件小事,彤彤出走了……
  彤彤的爸爸出差一个星期了,丽娟特别放心不下孩子,下午,她早早地回家了。
  她的家在城东,而她工作的学校却在西郊。最近,北京的公共汽车仍像发了疯一样,要未不来,要末就像火车似的来一串。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咏叹调》咏叹了一阵,老样子,变化不大,倒是乘客的咏叹更长久一些。丽娟好不容易才挤上车,等她走进宿舍大院,学校的班车也开到了。
  家,只有走进家门,她才会感到轻松、愉快。
  “彤彤”,她在外面就喊着孩子的名字,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她急急开门拉亮灯,房间空荡荡的,一切和早晨走时一样。蓦然,她发现在书桌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妈妈,我走了,你不要来找我,我有钱,还有粮票。我会回来的。彤彤。”
  天哪,彤彤走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呀,丽娟急得哭了起来。她赶紧写信告诉丈夫。

  鹤年:
  我真是受不了。36年,我从未有过现在的惊恐和不安,这一切又是我们的心肝宝贝给我们的。
  下午我赶回家,彤彤不在,只留下一张条子,说:妈妈,我走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前天嘱咐她考试必须得满分呢?这次考试虽不是至关重要,但过半年就要考中学了。当时,彤彤并没有什么不高兴啊。这到底是怎么了?
                               丽娟

  第二天,又是一封信——

  鹤年:
  上午我去了彤彤的学校,班主任告诉了我昨天发生的一切。
  上数学课时,老师发现彤彤和邻桌的男同学在递纸条。老师问:“你们在干什么?”他们回答说,在解一道题。老师伸手要看,彤彤交出了条子。老师问还有没有。那个男同学说没有了。老师说:“我没有问你!”彤彤当时就哭了。老师批评她说:“彤彤,你这种表现,不像个少先队中队长的样子。”一些同学也跟着起哄。彤彤哭了一节课,第三节课时,班主任就发现彤彤不见了。
  我找到了老师。他很沮丧,说因为怕孩子有别的事就说了彤彤几句,错怪了彤彤,要学校处分他。
  学校很重视这件事,已报告了公安局,并在晚报上登了“寻人启事”。现在我已平静了一点,也不想再责怪彤彤。但我怎能不为自己的女儿担心?如果她知道大家是这样关心她,也就不会走了。鹤年,我们以前总满足于小家庭的平静,连彤彤找同学玩都限制,现在才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真正涵义了。
                               丽娟

  丽娟:
  见到你泪迹斑斑的信,犹如晴天霹雳。我从未为女儿掉过泪,这次却忍不住了。我先是怕失去她,又想训斥她。后来想到的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家长?
  彤彤这样年龄的孩子,正是处在最敏感的时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我临走时,她曾对我讲:爸爸,你什1光让我拿满分、上重点,我要是病病快快、将来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呢?她还说:爸爸妈妈都是我的朋友就好了!现在想来,彤彤对我们是有意见的。我们对她的爱,至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总之,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孩子。
  你千万要注意身体。会议可能会提前结束,我是会议主持人,此时提出离会感到不妥。想方设法去找,彤彤会回来的。你千万保重,有消息请速告。
                               鹤年

  鹤年:
  收到来信,我振作了许多,但,还是没有彤彤的消息。“寻人启事”已连登三天,彤彤的数学老师几乎天天来,他难过极了,我劝他说:我们的孩子并不是没有过错的。
  大家都来安慰我,我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和温暖。以前我们很少与人来往,这种人际间的关心和帮助是多么珍贵。我们不仅自己很少体会也很少向孩子灌输,因而彤彤才会受到这样小小的一点挫折就忍受不了。我想想真后悔,我们就一个孩子,对她事业上的成功的期望太多,对她性格的培养和关心太少了。我们也没有告诉彤彤生活是艰难而复杂的,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啊,为什么到了这一步才明白?
                               丽娟

  丽娟:
  如果学校的老师、同学来家里,请代我向他们致意。彤彤从小太顺利、大幸福了。这事不能全怪老师,也不能怪彤彤。也许真正要受到责备的是我这个做爸爸的。我什1观察彤彤的时候,总是用成人的心理模式来看待他们,而不是从他们的心理出发。很明显,她是觉得我们不能理解她。
  我们平时对她学习上的事过问得多一点,其它方面则过问得太少太少了。
  会上有一位搞心理学的同志,他告诉我,儿童或少年的出走,并不全部是错的。他们有时想自立,找不到答案或方法,想出去试一试或碰碰运气。我真希望我们的彤彤是为找到自己的路才走的,而不是为了别的。
                               鹤年

  鹤年:
  今天收到彤彤的信:“妈妈,我从报上见到自己的照片和你们说的那句话(爸爸妈妈想你),我哭了,但我现在还不想回家,您放心,我不会出事的。”信是从东郊发来的,我已报告公安局。
                               丽娟

  彤彤终于回家了!
  “彤彤!”爸爸、妈妈同时上去抱住女儿!“我们爱你。”
  “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女儿也哭得像个泪人。
  回到家里,妈妈还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女儿:“彤彤,这些日子你是怎么过的?”
  彤彤说:“我不喜欢大人老是叮嘱我要好好复习功课,考个好成绩。为什么不问问我心里想些什么?有什么苦恼?学校里有什么事情?那天上午,出了那件事,我对什么都失望了。我想,我可能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或者说不该来到这个家,我想走。
  “我坐一辆公共汽车到了火车站,那里乱糟糟的,有两个小姑娘看我一个人,就问我到哪里去,我什么也不说。她们就告诉我,她们的爸爸妈妈是来上访的,告她们老家的干部。我听她们讲了许多故事,不,是真事,真有意思。我原来都想回来了,和她们在一起我又不想走了。
  “我身上有点钱和粮票,请她们吃了包子。从晚报上知道你们在找我,我当时就哭了。那两个小姑娘问我:‘你为什么哭?’我没有告诉她们,但她们看出来了,说,你回家去吧,我们都是不得已才出来的。如果能回家会马上回去的……”
  听着女儿的叙述,父亲发现女儿比以前坚强多了。孩子终于回了家这使他们高兴,同时,他们也批评彤彤不该这样做。受不了一点委曲,是做不了大事情的。
  彤彤对父母和老师也有意见,她一针见血地告诉父母亲:“你们是言行不一的!”“你们只想到我,不想到别人。”“你们想到我也只是要我有出息,给你们争面子,不想听我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批评吧!
  我们当然要批评随便出走的现象——目前,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小学生出走的事情屡有发生,原因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有一些老师提出:过去开门办学不对,现在办学不开门究竟对不对?让孩子们知道一点外部世界,了解一点工人农民,懂得一点生活和创造的艰难,从小培养经得起风雨、挫折的性格,究竟有没有必要?
  被成绩禁铜的、封闭的心灵只能越来越小。
  越来越小的心灵是承受不了任何风雨的。

             一个老师的夏令营日记

  如果说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我们的很多家庭还处于麻木之中,远没有认识到独苗严教的必要性的话;敏感的社会舆论却早在1980年便作出了反映,《文汇报》上曾刊登了该报记者郑重写的文章:“莫等闲,独生子女教要严”。这是记者根据上海的一个心理学年会所讨论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教育及心理异同,所作的调查报告。
  学校,尤其是小学,尤其是小学的低年级,是直接面对着越来越突出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据北京实验二小统计,一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87%,二年级占72%。因而学校想方设法,在一年级就开设了劳动课,先举行“自我服务”的活动,从洗脸、洗手、穿衣服、系鞋带开始,然后是“做家长的小帮手”,学着择菜、洗菜、洗碗、扫地。遗憾的是,我们的不少家长顽固地认为:只有他们才是爱孩子的,也只有他们的爱的方式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不仅在家里溺爱,而且干扰学校教育。读一位老师的夏令营日记,是发人深思的——
  7月12日,星期一。
  上午9:00,校门口乱糟糟地涌进一批家长和孩子,几乎每个学生身后都有两个大人跟着。学校说过只需带铺盖的,但,家长们恨不得把孩子在家里的一切用具都搬来。
  我站在403教室门口,迎接三(二)班的同学,这里是夏令营的宿舍。“老师,这床不会倒吧?”里面传出声来。我近前一看,这位家长已在铺床了。“不会的,六张课桌搭成的,有24条腿呢?!”
  “老师”,突然一个老人拉了下我的衣襟,“我的孙女晚上要起夜,您一定别忘了叫她。”我刚点完头,右边又有家长找我,“老师,我们晶晶晚上用这个,”她递过一个尿尿用的瓶子,“劳您驾给他接上,别让他起床,晶晶从没有起过床的,他可乖了,半夜里一接上准尿。”我忙解释,学校早已有安排了,有便盆。“遭罪!遭罪!”老太太们连声地说。又有一个壮汉堵在我面前:“我孩子的床在门口我可是不放心哪!”还有人告诉我:“晚上点蚊香别放我们孩子床边,他怕烟。”七嘴八舌,弄得我哭笑不得。哨子催着集合,家长们才不得不离开,屋里顿时乱作一团,周薇先哭了,喊着要爸爸,好几个孩子也跟着一起哭,家长们也哭。这哪像夏令营,倒像是孩子被发配到新疆,给吊销了户口似的!
  中午饭是西红柿炒鸡蛋、青菜、黄瓜肉片汤。我去收拾饭桌,学生闹起来了:“老师,我们有吃的”,“我带着鸡哩!”说着全跑到隔壁宿舍,一人提着一包食物。
  “不是跟家长说了嘛,不让带吃的。”我诧异地问道。
  “我爸爸说学校营养不够”,“我妈妈说学校不会烧鸡吃的。”
  “我爷爷说了螃蟹是高蛋白……”
  我这个班有16个学生,带鸡的有11个,叉烧肉、肘子、茶叶鸡蛋、熏鱼、炸虾……应有尽有。我开玩笑地问:“今天大家把东西全放在一起聚餐好吗?”下面是一阵反对:“我不吃别人的东西。”“我妈妈说了外面的东西不卫生。”“我的东西就我自己吃!”
  午休前,我让同学们把地上的废纸、鸡骨头捡起来,收拾干净再午睡。孩子们只捡自己脚跟前的,并且告诉我:“老师,那不是我扔的。”
  夏令营的第一天过去了,我的心里很不安宁。
  7月13日,星期二。
  清晨从教室里传来喧哗声,丽丽捂着脸在哭,围在教室门外的男同学拍掌叫道:“害羞,害羞,画地图,画了一张大地图。”“晚上涨潮了,早上又下雨了,今天真凉快!”丽丽哭着对我说:“老师,我要回家。”我拉着丽丽的手哄了半天,又批评了男同学,这才算平息下来。
  等丽丽高兴一点了,我故意问她:“这床单怎么办呀?”丽丽回答得很干脆:“打电话让我奶奶来洗。”我告诉她:“不能什么事情都让奶奶做,自己不也有一双小手吗?走,老师帮你洗,你当个下手。”丽丽高兴地跟我一起洗了床单。孩子总是可爱的,只看大人怎么教。
  早饭整整拖延了半个小时。许多学生只喝牛奶、吃鸡蛋,不吃面包。有的索性从自己的小包里拿出零食吃起来了。
  家长们又蜂拥而至,大概想到天热,食品不能存放吧?大清早就赶来了,有的从石景山骑车来的,真是爱子心切呀!可是正当我跟孩子们讲为什么要吃面包时候,他们却送来了奶油蛋糕!天哪,我算是白讲了!
  下午学生起床,每人发一根冰棍。有三个学生不吃,说“冰棍营养不好,想吃冰激凌。”我告诉他们,这是夏令营规定的,没有另外的钱买冰激凌吃了。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孩子们纷纷举手:“老师,我有钱!”我趁机查了一下,孩子们身边都有不少钱,最多的是50元!这些家长是为的什么?我还记得小学时放假出去玩,带走五毛钱,带回家四毛五分,那时候,爸爸的表扬,妈妈的吻,比什么都甜蜜!
  7月14日,星期三。
  上午很凉快,在动物园玩。我提议大家每人买一本《动物介绍》,在后面的空页上写上自己今天的活动,大家都同意。班长王斌收钱,但谁也不会料到,不明事理的孩子,会比动物还要蛮横。
  王斌要每人交五角钱。颜秋第一个交,许多人也跟着交。梁月军交给王斌一元钱,王斌便拿出一张五毛找给梁月军。颜秋却上来一把抓住王斌问:“你干什么拿我的钱给她?”王斌说:“我找给她零钱呀!”其他同学就在一旁对颜秋说:“这钱已经不是你的了”,“人家交一块就要找五毛呀”,颜秋还是不答应:“就是不许把我的钱给别人!”王斌早已把那张钱找出去了,颜秋气急败坏地冲上来,左右开弓打了班长两个耳光。我闻声赶来,架已劝开了。我给颜秋讲清道理,他仍僵直地站着不肯赔礼道歉。
  我真想去找个地方哭一场!这些孩子那么可爱,又那么可气!颜秋的打人,是不懂事呢?还是自私、霸道?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尚且如此,在家里更可想而知了,以后呢?当他们成了社会的主人以后呢?真是不敢想!
  夜色沉沉,我在走廊里巡夜,突然听见男生宿舍里有响动。听见我的脚步声,又悄无声息了。我细细看着,不像猫狗,是小偷!我打开手电给徐校长打信号,她蹑手蹑脚地赶来,我们同时将手电筒打开照过去,只见一个男人躲在床底下,身上蒙着块被单。
  “你是谁?”那人答道:“我是苏平的爸爸。”他睡眼惺忪地望着我们,“我和苏平他妈妈,这两天就没睡好过,这孩子从没离开过我们一天,昨天我们梦见他掉下床了,这孩子睡相不好,今天来看看,晚上趁门卫不注意混进来的。”我大惑不解:“那你躺在地上干什么呢?”“我怕苏平从床上掉下来,掉在我身上也比摔地上强啊!”又是一件哭笑不得的事儿,只好把他送走了事。
  7月15日,星期四。
  计划改变了,上午举行讲故事比赛。不是讲现成的故事,而是自己编,还要求语言简练。葛冰冰站起来说:“我的叔叔长得特别的高,他跟奶奶说话时总是撅着屁股、弯着腰,和我说话时像坐在马桶上。”同学们大笑起来。石光站起来说:“我爸爸讲他以前有个领导,特别的不好,有天他在台上讲话,下面有个人起头叫‘玩去,玩去’,后来大家全叫起来了。”颜秋说:“有一种病叫‘妻管炎’,就跟我爸似的,我妈一吼他就害怕!”还有一个同学说:“我爸最好了,我说骑马,他就让我骑在背上,他两手着地往前蹦。我说骑驴,他就擦着墙根儿走。”
  最能说明这些独生子女宝贝儿心理的,大概就是他们自己讲的这样一个故事了:“我骑在爸爸的肩膀上,让爸爸妈妈的手搭成个圈儿,我说,你们是天空,我是小小的红太阳!”
  能说什么呢?孩子们讲得都很有趣,而且真实,他们的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也都算好的。他们讲的,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一部分。是的,倘是家长们稍稍注意一点引导,让孩子们更多地观察自然、景色、风雨,观察身边的另外一些人,比如送煤球的工人,修草坪的阿姨,扫地的老爷爷,那么孩子们的心灵也会丰富得多了。就说这个小太阳的故事吧,如果爸爸、妈妈这样告诉孩子——是的,你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小太阳,可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发光发热吗?那就要靠知识,靠自己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对于社会有用、能够为人类增添财富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小太阳!
  我多么渴望孩子们从内心里自己说出这些话来,我知道了自己肩上的重担!
  ……

        为人父母者,请听听一个孩子的最后的声音

  当笔者的思绪从学校、家庭、夏令营里走出来,在车队如流的大街上穿过,看着即将发出新绿的路边的小树,三月,植树节,岁月的未来总是属于萌芽和幼小的。
  孩子们——这些独生子女们将会很快长大,到那时,生活将不会独独厚待他们,生活便是生活,生活总是严峻的。
  在严峻的生活面前,他们是弱者,还是强者?
  到那时,围着他们旋转的祖父、祖母、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将会最终明白,他们无能为力!他们无法取代思考,他们无法取代探求,他们无法取代竞争!可以说,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只能用一句老话来作结:悔之晚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们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目中,考上名牌大学便成了对于孩子的唯一的要求,至于其他,什么理想、情操、人生,抑或孩子的生与死,似乎都是可以置之度外的!如此不近常理、不近人情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已经听见了!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曾了解到去年秋季开学后,北京某中学一个十二岁的初一女生喝敌敌畏自杀的情况,她在自杀过程中,一边喝毒药,一边用录音机录下了最后的遗言。
  她为什么要自杀?
  回答很简单:“我不止一次受罪,挨打,受骂!”
  她的父母都是教师,对她的要求是:“考试必须前10名,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个小姑娘就是在这样的重压下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的,她的幼小的心灵再也不能忍受了,她希望平静,她无力反抗,她说:“我走了!”
  还要说明的是,这位自杀的小姑娘还不是独生于女。而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如这样要求孩子的,实在数不胜数,因而把这一位小姑娘的最后的遗言公之于众,看来是有必要的——
  “爸爸、妈妈、姐姐,当你们听到这儿的时候,我已经死了。
  “我的死,我的死,你们一定觉得很突然,不过我觉得并不突然。
  “我的死,我筹划了多少年。从上三年级的时候,我逃到姥姥家,起因并不是去姥姥家,而想去死,跳河。去姥姥家,不过是去最后看一眼姥姥。终于忍不住,就在姥姥家的门口默默地哭了。当初爸爸去接我,我不回来该多好!
  “我不止一次受罪,挨打,受骂。
  “毕业考试前,我也想过死,我没忍心。我想,我学了六年总该有个结果,而不管有什么成绩。可又想到,姐姐是自己考上的,并且是跳班考,我学了6年,如果考不上,你们对我会是什么态度。不过,我终于没有想到死,没有。
  “我考了,果然没考上(按:她报考的区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为数学、语文两门共193分,考试结果数学得100分,语文得88.5分,共189.5分,因为家长是这所中学的教师,她仍被“照顾”录取。)你们的态度……(录音不清)并且很坏,背地里的议论,我也听到了不少。
  “考完试,我想,我上了这么些年了,你们……(录音不清)对我好些……(录音不清)我一定好好学,向前赶。可是,上了中学,我才晓得并不那么容易。我们班的同学大都非常聪明,像我似的并不多。
  “上了中学,你们对我的要求更严了。‘……(录音不清)得了,看以后,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这是您,这是我妈说的。‘考试必须前10名,否则看我怎么治你!’这是我爸爸说的。自从……(录音不清)我爸对我那样谈话以后,有点儿绝望了,我这才又一次想到了死。
  “今天中午我已经出去了,可我在外面骑着车,骑了一刻钟左右,我才回家。姐姐把门锁上了,我又忘了带钥匙,我就跳墙进去的。我,是喝敌敌畏。
  “我没有报答你们对我12年的养育之恩,实在对不起。
  “我还有几句话想对你们说:姥姥对我一向很好,我感到……(录音不清)我死以后,你们一定替我告别。我的回音,你们不再想像了……(录音不清)把我的骨灰与她的骨灰一起搁着。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都挺好,你们替我快些告别。您告诉蒋老师,我不能……(录音不清)您向我们班的同学,告别。
  “我很高兴,我今天终于下了决心。以前,我总下不了决心,今天,终于下了决心。
  “妈,今天中午我烧纸,你一定很伤心,很难过,不过,……(录音不清)我……(录音不清)那是为自己烧的,为自己烧的纸。
  “我快走了。再见了,爸爸、妈妈,姐姐!
  “姐姐,你要好好学。爸爸、妈妈已经……(录音不清)你考山东大学的分……(录音不清)你要好好学。
  “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太憋气了,好了……好了,我该走了!”

  这一位小姑娘在录音带上留下的最后的声音持续了6分20秒钟,这6分20秒,或者说这380秒钟,是她本来就很短的12年岁月的一个更加短小的尾声,然而正是这个尾声给予我们的启示,却无疑是一声警钟!在这警钟声里,笔者不能不联想到,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很多家庭是既有溺爱的一面,又有残忍的一面的。三四岁的孩子,除了上幼儿园以外,还要上两个补习班,晚上学英语,白天学音乐。笔者走访过一个学龄前儿童音乐补习学校,第一节课便是教“五线谱”,孩子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云。这样的补习学校究竟是否适合年龄大小的孩子,恐伯还是值得研究的。
  让孩子有童年!
  还孩子以天真!

  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不适当的教育,从溺爱到威胁、恐吓、乃至棍棒的教育,除了像这十二岁的小姑娘一样走自杀之路外,笔者在“少教所”读到的一份案卷,也同样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夏天,某日中午12:30左有,家住某小区四号楼503号的小芬,提着3斤切面路经三号楼向家里走去,迎面碰上刚从三号楼出来的田宇,两人似乎觉得面熟,田宇主动问道:“你在干什么?”小芬答:“我买面条去了。”田宇见小芬很单纯,就起了坏心,说:“你到一号楼去,我有话对你讲。”小芬奇怪地问:“在这儿不能说吗?”田宇推推她:“你去了我再告诉你。”走到一号楼,田宇发现地下室门开着,就让小芬下去。
  地下室光线很暗,田宇对小芬亲热地说:“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小芬问:“是什么忙?”“你们上过生理课吗?”小芬摇了摇头。田字告诉她:“生理课就是讲鼻子、眼睛、嘴、手什么的。”接着又说:“我们今天又上生理课了。”小芬不懂,田宇还神秘地说:“男女同学是分开上课的。”“那为什么呀?”田宇说:“我今天找你就是为了这个。留给我的作业,我一个人没法做,你帮帮我好吗?”小芬点点头说:“怎么个帮法呀?”
  田宇指着小芬的裙子说:“你把裙子掀起来,把短裤脱了,让我看看你小便的地方。”小芬答应了。田宇弯下身体说:“你把腿分开,让我看看里面。”过了一会,他自己也把衣裤脱了……
  田宇的父亲被叫到派出所,他痛恨,也羞愧。孩子都上初中了,除了给他钱,任他吃、任他花,对他的唯一要求便是得好分。田宇的学习成绩不错,但,同时也在看手抄本,看黄色录相!
  田宇是这样回答父亲和公安人员的提问的:
  “你最近在看些什么书?”
  “武侠小说和一本手抄本。”
  父亲气得什么也说不上来,他一概不知道。
  田宇低下了头。
  “你怎么想得出来干这种坏事的?”
  “我们同学有交女朋友的,对我说过这种事。上星期,我看了录相以后也想试试。”
  田守仁狠狠瞪了儿子一眼!这怪谁呢?怪儿子?怪自己?过去满脑子都是“好分、好分”,“升学、升学”,而现在,自己的独生子已是阶下之囚了!
  学习成绩,亦即考试分数,已经成了家长和老师们评判学生的压倒一切的标准和“杠杠”,这种怪现象如同社会上近几年来一切向钱看,以金钱为各种媒介一样,发生着“魔力”一般的作用。沉痛的教训;证明:对于学校来说,育分不是育人;对于家长来说,升学并非一定是把孩子送进了天堂。
  太原市前些日子破获的“十七岁犯罪案”的8名主犯中,6名是共青团员,其中4人是团干部,3个被评为“三好学生”,而且大多成绩优秀,是学校公认的好学生。就是这“一好遮百丑”,把人们的眼睛都给蒙住了。
  已经被捕的三好学生孙建,从小就偷偷地抽烟,流露过不少怪念头,有劣迹在。学校非但不予教育,只是因为他考试成绩好,就当上了三好学生。在这顶桂冠下,孙建更加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了,不妨说加速了他走向犯罪深渊的速度。有一个也是主犯的学生居然敢从外校请了一批打手,把自己的一个“对头”打得头破血流,当时虽然受了处分,后来就取消了。既然学校不当回事,他自己更不当回事,反正有一条,他各科考试都在前5名,将来算高考升学率离不开他!
  这8名被捕的学生,在学校还享受各种优待:运动会,免。劳动课,免。开会听报告,免。就连团组织生活,也可以免于参加。一切为高考让路,一切为升学竞赛开道。
  别人为他们提供了特殊条件。
  他们自以为是特殊人物。
  仅仅是学校的问题吗?否!
  校长有他的苦衷,“如果升学率两年上不去,我这个校长怎么当?”我们平时听到的,对于某某学校的评价,说来说去不也就是升学率吗?
  社会和主管部门这样衡量学校,学校也如此衡量教师与班主任,那么因为学习成绩优良而对“尖子”格外优待,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青年报》在报道这一案件的文章中呼吁千千万万的家长和老师,不要忘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成才的基础”。应该让那些只看分数不见心灵的人们清醒了!而对于现在刚刚走进校门的独生子女而言,这样的呼吁是那样急迫,又是如此及时。是的,一切都还来得及,但,必须赶紧去做!
  笔者行文至此,又心生另一层忧虑。因为写作此文而了解的材料中,还有如此怪事:一些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大量挤占教育经费,买汽车、盖机关办公大楼、盖家属宿舍。报载:1985年对12个省市、450个教育主管部门和1700多个中小学的教育经费审计的结果是:违纪金额高达8228万元!如此办教育怎生了得?陕西省扶风县绛帐镇挪用集资办学款82000元,为镇政府买汽车、办贸易货栈。有的地区挪用学生的课桌凳子专用款,致使学生仍用土桌土凳上课……
  看来,人们出于各种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对下一代的教育表示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家庭答卷:三十一个问题

  还是回到我们的独生子女中间。
  有一个专门从事独生子女心理学研究的老陶告诉笔者,这是一门新鲜而古老的学问。说它新鲜,因为在中国过去很少有人注意这方面的研究;说它古老,因为早在1898年有个叫鲍汉农的人,在儿童心理学之父霍尔的指导下已开始进行了,他的研究指出:独生子女性格有特异性。30年后,美国心理学家费顿否定了这一说法,他认为:“家庭成员的关系在人格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不能单单抽出独生于女这一个因素来看问题。”赞成费顿学说的纷纷撰文补充各自的见解,从此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日渐增多,规模也愈加扩大而深入。各种观念、各种流派互不相让,只有一点,人们的意见是一致的——独生子女的智力比非独生于女的要高。然而国外的独生子女都是父母自愿选择的,他们或因事业而错过了机会,或因身体健康原因而不能再生等等,大部分家长很少对孩子施与过分的娇宠。因而,独生子女问题,没有达到我们今天面临的迫切程度。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父母必读》的作者马卡连柯在回答如何教育独生子女时说:“要一个别人的孩子,从儿童之家里抱一个孩子,或者收养一个没有父母的孤儿……不管你的物质条件多么困难,你一定要这样做。”
  我们先不要急着去批判或否定马卡连柯,再看看他为什么作此回答?他认为: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从幼年开始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父母在为他的命运奋斗、奔忙、惴惴不安时,就会对他“各方面让步”,久而久之,孩子身上就会“发展了个人中心主义”,形成了与“社会主义的人在本质上相反的性格特点”。
  我们可以说马卡连柯似乎是太悲观了一点。
  我们也可以说,我们正在实践中探讨、并正在重视关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而且,如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完全必要的,是人们所拥护的一项政策。
  然而,马卡连柯指出的问题,却无疑是得到了印证的——我们不妨这样来解释:马卡连柯是不会、也无法反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我们只是引用他的一些论证,为了丰富自己。
  科学不是武断和回避,是深入细致的研究,老陶写下了一张家庭答卷——
  1.您的孩子能自己洗手帕吗?
  2.您的孩子会自己洗脸吗?
  3.您的孩子能把自己的玩具、小人书等收拾好、整理好吗?
  4.当您的孩子提出要求遭到拒绝时会怎样?
  5.您的孩子白天敢独自在房间里待着吗?
  6.您的孩子晚上敢独自去里屋拿东西吗?
  7.您的孩子在跌了一跤时会怎样?
  8.您的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失败时(例如搭不成积木或玩具坏了)会怎样?
  9.您觉得您的孩子对人有礼貌吗?
  10.您的孩子合群吗?
  11.您的孩子与小伙伴们玩时能谦让别人、同别人好好玩吗?
  12.您的孩子在家里听大人话吗?
  13.您的孩子在大人不让他做什么时,他偏要做吗?
  14.您的孩子有常性能坚持到把一件事做完为止吗?
  15.您觉得您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有信心吗?
  16.您的孩子做一件事时喜欢别人一起做吗?
  17.您的孩子平时做事时有主意吗?
  18.您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时爱领头吗?
  19.您觉得您的孩子胆大吗?
  20.您的孩子常与别人打架吗?
  21.您的孩子在家常毁坏玩具、小人书等东西吗?
  22.您的孩子常与别的孩子吵架吗?
  23.您的孩子在遇到自己不懂或不知道的事时,爱向别人打听吗?
  24.您的孩子爱把自己知道或懂得的事告诉别人吗?
  25.您的孩子常常要求别人帮助吗?
  26.您的孩子常常帮助别人吗?
  27.您觉得您的孩子娇气吗?
  28.您的孩子常常夸奖别人吗?
  29.您的孩子喜欢别人夸奖吗?
  30.您的孩子在遇到伤心事时,常常需要别人安慰吗?
  31.您的孩子会安慰别人吗?
  这是一份家庭问答卷,也是一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启示录。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社会的镜子。老陶在表上注明:为了研究儿童性格特征的发展,为今后加强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一些心理学的依据,请对自己孩子最了解的家长就每一个问题务必作出准确的回答。老陶还决定去独生子女最集中的地方——幼儿园与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对话。
  已有20年没和幼儿园打交道了,老陶穿过小桥流水,那儿有个露天活动场。传统的翘翘板、滑梯,洋式的塔顶建筑,里面有攀登梯、火箭样式的爬杆、钢架动物旋转椅、摇摆飞船……色彩斑斓的油漆给院子添增了亮色,也使玩具有了新时代的特征。“游戏是孩子的本分,玩具就是他们的天使。”院长说得很有哲理,她沉思着:“现在除了这块场地和大型的模架以外,幼儿园其它新型的各种各样的玩具,对孩子们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了。”老陶感到费解:“是玩具太落后?”院长摇了摇头:“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从孩子们的玩具上是看不出不同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即便是最普通的家庭,孩子在物质享受上也是相似的。大人宁可不吃不喝,勒紧裤带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精神呢?”“从孩子的品行和与人相处中能反射出家庭教育状况,以及父母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文化修养程度。当然,不是所有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都是拔尖的。”
  “那是什么?”老陶被墙根边星星点点的“小白伞”吸引了过去。“是蘑菇,孩子们挑食,在幼儿园不是一般现象了,他们常常瞒着老师把食物倒在地上,然后用土埋上。”老陶反问道:“老师不管吗?”“哪能不管,我们全托的班级,每星期一是与家长抗争的一天,有个家长星期天做了十多样菜,任孩子挑,随后又得意地问孩子,怎么样?比幼儿园的好吃吧?孩子便觉得不好吃的可以不吃或是扔掉。”
  “这里是我们的琴房,”院长指着那一间窗明几净的房子。“上音乐课用的?”“不,是小提琴和钢琴课用的。”院长不免感慨:“现在的年轻父母,我觉得他们既可亲又可笑。音乐学院来了个老师,检查孩子的音乐素质,自然夸奖了一番。许多家长像遇见救星似的,认定了孩子能当音乐家,幼儿园应家长的要求办了几个班。钢琴、提琴、手风琴人人自备,可见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有多快!”
  “是玫瑰,随你叫它什么名字,也照样芬芳。没有特别才能的,都要去当音乐家,这可能吗?”老陶无法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有极大效应的。
  上一个世纪,有个德国牧师叫卡尔·威特,他有惊人的独特见解,并抱定一种信念:孩子必须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即儿童教育必须随着婴儿智力曙光的出现开始。但上帝不公平,这位牧师的第一个孩子很快就死了,第二个孩子小威特有些痴呆。卡尔并不失望,他仍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教育,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坚强、韧性、目标如一、百折不挠的性格教育。结果小威特到八九岁就熟练地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特别是数学。九岁那年,他考入莱比锡大学。不满十四岁就发表了数学论文,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任柏林大学法学教授。这位天才八十三岁离开人世,值得庆幸的是,老威特把对儿子十四岁以前的教育情况写成书公之于世,书名叫《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当时没有被人们注意,几乎湮没,有意思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还保留了一册,据说这是美国唯一的一本。许多哈佛的教授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学习威特也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结果培养出了新一代的神童。
  早期教育要有科学性,对于很多家庭的独生子女而言,他们首先已具备了几个很有利的条件:诸如父母受过起码的教育,有精力又有经济条件等。但是,关键还是在于方法和对孩子的培养的目标上。
  这不是老陶一个人的推断,而是由实践向人们证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首先,孩子的性格特点是受年龄规律影响的,独生子女的性格从报表中并未发现特异性。其次关于独生子女“两端性”的说法,也就是指行为特征容易偏向两个极端——或最好或最坏,也没有明显的佐证。悬殊差别的表现,是在独立性方面和依赖性方面,以及自私和孤傲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应归结于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独生子女家长的教育态度——父母的溺爱,往往会压制孩子的自然发展,助长不良倾向。
  但愿这一张家庭答卷,能给成千上万的独生子女家庭带来福音!能不能把这31道题目,当作是我们缔造一段历史时铺设的轨道呢?须知:将来驾驶这时代的列车奋进的,正是我们的独生子女!他们将不会忘记父母的铺路之功,他们将永远感谢你们。

             “四二一”综合症的预测
               二十年以后……

  关于“四二一”综合症的内涵,笔者曾读到一位作家的随感而深受启发,他说:“时下,对于所谓‘软化’的音乐、电影、文学及其他,人们颇有些议论,但对自己后代的‘软化’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了。这是关系到民族素质的问题。”
  “四二一”综合症,实质是一种“软化”症。
  北京有一个十岁的小学生,体重161斤,可谓营养丰富了。然而,他连自己起码的日常生活都不会料理,一切依赖着父母。长此下去,他肯定将来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同时又是经不起任何风雨的,他将只是徒有其表,他甚至连走路都很困难,怎么去拓荒呢?怎么去开创呢?怎么去驾驶宇宙飞船呢?
  有一位儿科医生说,在未来岁月里,中国将会出现更多的胖子,身高将会下降,肥胖病将要折磨一代人!——我们假设人们对“四二一”综合症还是麻木不仁的话。
  仍然在这一种假设下,精神病的发病率将会上升——自私、偏狭,实际上是诱发精神病的内在因素,这种苗子在不少的独生子女身上都有,问题是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北京有一所小学的一个学生,看见同桌的同学比他多做了两道习题,便用铅笔在那个同学的练习本上,打了好几个大叉!他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等他用橡皮擦完,我就可以赶上了!”
  他们任性惯了,他们在家里从来是有求必应的,可是将来呢?当社会需要他给予、献身时,当他们自己的要求和目的达不到时,他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似4于为他人着想等等,他们很可能是一笑置之的,他们聪明、好学,有着很高的智商,但,同时也可能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被溺爱者的另一面,很可能是仇视一切!
  孤独将是这一大批独生子女的共同的痛苦,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手足之情,也不会有从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与竞争中,开始练习走上社会和生活的机会。他们一个个都夜郎自大,内心里却是空虚而寂寞,他们的目光里很少有温情。
  他们最终将要为自己所受到的溺爱而付出各种沉痛的代价。当他们长大、结婚以后,夫妻两人将要为多至12个老人负起经济上或是道义上的职责——这对他们来说将是超负荷的,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的反思——他们曾经得到过好几个人的仆从一样的伺奉,很可能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他们甚至会冷漠自己的亲人!
  社会的不公正、法制的不完善,20年以后大约也不会绝迹。以权谋私、一些有权有势的子弟的仗势横行,各种犯罪分子的诱惑,会使独生子女中的一部分再一次去寻找回来的世界!
  离婚率将要进一步上升,独身主义的倾向更加严重……
  从社会人才方面来说,这一代独生子女所受的教育都是良好的,但,升学和就业的竞争也是最激烈的,有的人将不得不为此而精神崩溃。
  他们之中将涌现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主要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外语人才也不乏,但,仍然缺乏在管理方面能运筹帷幄的大企业家。
  会有一批新的科学幻想小说出现,然而真正的大作家与大诗人的出现,将显得更难一些——因为他们缺乏艰难的生活经历。
  他们可能写出的最好的文学作品,便是对他们父辈与祖辈批评的作品。他们总有一天要大声疾呼:他们失去了天真活泼、童话一般美好的、富有冒险精神的童年。
  那时,“寻找摇篮”将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最能使这一代人惊心动魄的主题与口号。
  ……
  然而,无论20年以后的政策如何,最可以使人安慰的也许是,一般来说,他们将不会像溺爱他们的父母一样,去做父母亲。遗憾的是他们缺少榜样,因为实际上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总是由一个好的儿子或女儿变成的,并且是以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为榜样的。
  也许,他们根本不要孩子。
  ……
  这样的假设还有很多、很多,有人会指责说,这岂不是悲观主义的论调吗?这样的情景太可怕了——这样一批人,将来治理着这样一个国家……其实,这种因为担心、因为现实而作出的种种预测,至少还可以说明:人们的热情还没有最后消失,人们还在关心着国家与人类的命运。当然,这种担心下的记述并不是完全金光灿灿的,也没有以花团锦簇作为装饰,那是为了力求真实,以期引起社会的最大程度的重视和关注。
  一个著名的人文学者指出:改造我们民族素质的重任,无疑是应由后人来承担的;然而,我们国民性中曾经千百年来像恶魔一样羁绊了我们的自私、嫉妒,却在这些独生子女身上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不能不大声疾呼的!也正因为如此,“小皇帝”的称呼才变得那么真实,同时也那么可怕。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皇帝昏庸、专权,使中华民族的土壤板结、沉沦!怎么敢想像我们在今天正用我们自己的手,再去制造成千上万个“小皇帝”?
  一个著名的老一辈文艺评论家,在谈到20年以后时说,他最担心的是森林被代,生态平衡的被破坏。确实,是人们发现了大自然的美,但,也是人习惯于破坏自然、践踏美。另外就是这些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人们生下他们,溺爱他们,不是过分娇纵,就是过分苛刻,总而言之也是在毁坏他们,怎么了得?这种前景倘若不改变,确实将是可怕的。
  正如同在本章一开始说明的那样:上述种种,是和我们假设人们对“四二一”综合症仍然麻木不仁相连结在一起的。笔者同时也高兴地看到,并不是所有有独生子女的家庭都是这样不理智地溺爱孩子的,有不少父母亲正在含辛茹苦地教育、培养自己的孩子,以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材。相当多的学校的园丁们,正在苦思焦虑着一天比一天多起来的独生子女们的培养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为这些孩子再当一次父母……
  社会舆论已经在大声地呼吁了。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学生摹拟法庭”的节目,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这是具体、形象的法制宣传,而且家长们不得不在思考了:这一个摹拟的犯罪的独生子的影子,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有没有?有多少?从而要让家长们知道:塑造一个美好的心灵,要比挣回成堆的金银,艰难得多!高尚得多!重要得多!为了中国和人类的未来,不要溺爱!不能溺爱!
  全世界都在议论《百年孤独》这本书。人们掩卷沉思,便会感受到作家对于生养他的土地和人民的沉沦与毁灭,是寄托了浓烈似火、绵长若水、沉重如山一般的挚爱之情的。我们除了回首当年,返顾历史外,又怎能不认真多想想、多看看将来——这就是我们的后一代,他们也会回首的。
  要告诉他们,这一块土地为什么可爱!
  要告诉他们,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我们永远只是一滴水。
  他们也会看这一本书吗?
  让孩子们从小小看一点金钱,重视一点精神。
  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珍重别人的劳动,劳动是光荣的,不会劳动是一种耻辱。
  被人爱和爱别人是相辅相成的,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没有没有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没有义务的权利。
  缔造历史的事业是一点一滴做成的,是以真善美为铺路的基石的。是由家长们的一言一行为起点的,这样的事业只要持之以恒,便可以辉煌不朽。而在艰难地以心血培育出来的新一代身上,父母和园丁的灵光,将会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骄傲!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他们大声地宣布:“我们曾经是‘小皇帝’,但,现在再也不是了”时,笔者与千千万万曾为之担心的人们一样,将会以无比喜悦之情与他们同声欢呼!
  他们终于摆脱了“软化”症。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他们将以自己耕耘、拓荒、播种而收获的一片壮大硕美的新生林向世界昭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未来!
  即便在那个时候,他们也会有孤独感的,笔者愿意抄录曾卓的一首题为《悬崖边的树》的诗送给他们——

  不知道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是的,历史给了这一代人更多的享受,同时也给予了更多的艰难,然而他们是可以展翅飞翔的!
  但愿他们喜欢这首诗。
  但愿这一切不是神话!

                 尾声

  从乐观的、不乐观的估计回到现实。
  我们能不能从引道家庭答案中,选择一二,作为关于独生子女宣传的口号?我们能不能从重视劳动以及理想和情操方面去引导、去宣传呢?
  夕阳西下,我从采访途中归来,红灯使我抬起了头。在十字路口的交汇处,巨幅的宣传画上写着鲜红的大字:“妈妈只生我一个好”!一位母亲抱着如花似玉的女儿……

         (选自《北京失去平衡》,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版)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