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05




  王行兴年龄小,上大学没有那么多政治包袱,也没有后顾之忧。正是困难时期,学院尽可能地保证他们的伙食,公社也不断派人送烙饼,送蒸馍。学习上,他们不上大课,专门有老师“吃小灶”。他们住的地方,是在西北农学院教授区,王保京单独一间屋,其他六人,两人一间屋。他们像是农村人家续香火、做人种的单根独苗,是大学里最受优待最受宠的一批学生。
  他的内心是矛盾的。王保京仍然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岂止是英雄,不啻是神话中的人物。白灵宫不就是泾河岸边一个普通的小村子吗?这里生活的人们,在祖宗留下的土地上刨食吃,安安分分,早出晚归,勉强糊口度日,既谈不上人杰,也谈不上地灵。径河水日夜流,流的都是白灵宫人的哀怨和叹息。现在风光了。王保京拔地而起,由白灵宫而烽火村,还是这些人,还是这些地,还是这些塬,还是这些水,只改了一个名字,给了些说法,便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王保京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敢做,胆大心细,运筹有方,成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农民科学家”,全省知名,全国知名,已经成就了大事业,看势头,还将继续成就大事业。他能够生长在烽火村,真是幸运。他受到王保京的器重和着意栽培,见了大世面。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不仅受之有恩,而且在王保京身上获得了激情和力量。他没想到,人的潜能竟是这样的巨大,思想竟能这样地飞翔。小时候想,县城是啥样的?长大了想,咸阳城西安城是啥样的?再往远想,北京城皇帝住的地方是啥样的?所有想象的东西,如今都扑面而来。还有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活生生摆在了面前。生活充满了意义。搞科学试验,移花接木,万物杂交,108将大战“卫星田”,王保京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别人怎么想他不管,他领导的青年科学试验小组就是要不折不扣贯彻王保京思想。王保京说的就是“科学”。王保京说的就是“真理”。王保京是“农民科学家”,后来还在“农民科学家”前加了“著名”,权威的科学研究机构确认,党报大大方方地登着,科学家说话当然就是“科学”,“科学”等于“真理”,理解起来就这么简单。他比别人的理解还更进一层。王保京掌握着烽火的命运,掌握着他的命运。他把他的一切托付给了王保京。没有王保京,就没有烽火;没有王保京,就没有他王行兴的今天。他抚摸着刚刚别在黑棉袄上的“西北农学院”校徽,恍如梦中。他清楚,这个校徽,不是他靠本事挣来的。没有王保京的光环照耀,这枚校徽,别不到他的身上来。这枚校徽,与其说是对他的价值的承认,不如说是当今社会对王保京和烽火价值的承认,他不过沾光罢了。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想都不要想。是不是有点儿不公平?他现在来不及想公不公平的事情,世界本来就不公平,工人和农民公平?农村人和城里人公平?如果公平,他就不会因家庭贫困中途退学,回乡劳动了!如果公平,他现在可能就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王保京这位命运之神拿箭射中了他。王保京跟他说:“行兴,党相信你哩!你要好好学习,报答党的恩情!为咱烽火争气!”党离他很远,王保京离他很近,王保京是党支部书记,王保京就是党,党就是王保京。论辈分,王行兴该叫王保京爷。王行兴说:“保京爷,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希望。”还有一件事他没想清楚。王保京跟他说过:“毛主席说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农民是科学试验的主人么!咱不搞科学试验,玉米能产一千多斤?大学教授能到咱村来学习?”既然是成就显赫的科学家了,既然是“最聪明”者,为什么还要拜“最愚蠢”者为老师?“科学试验的主人”为什么还要屈尊进大学学习那些娃们学的基本常识?进了大学,“科学”却是另外一番模样。这让他很苦恼。他不由自主地拿农民科学家“保京爷”与西农的科学家进行比较,发现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别。
  赵洪璋教授来给他们上课了。
  “赵教授,认得我不?”王行兴拉着赵洪璋的手问道。
  “咋不认得,行兴么!你也来学习了!”赵教授多次去烽火考察小麦“丰产”,当然认得这个烽火科学试验小组组长。
  赵洪璋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小麦育种学家,被称为“创建小麦育种里程碑的大师”。他一生抱定“改良品种,兴农富粮,强民救国”的宏愿,从事农作物育种学教学和小麦杂交青种工作五十余年,50年代至90年代,先后选育出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81为代表的四批突破性优良小麦品种,推广面积、增产效益和性状特点均居全国同期前列。赵洪璋小麦育种经验,给王行兴以巨大冲击和震惊。1942年,赵洪璋利用关中平原当地品种妈蚱麦和泾阳60与美国品种碧玉麦、意大利品种中农28进行杂交,勤勉不辍,倾注六年心血,培育成功碧妈1-6号、西农6028小麦优良品系,50年代大规模推广,其中碧蚂1号、4号,西农6028个品种,一般增产15~30%,1959年三个品种达到年最大种植面积约1.1亿亩,碧蚂1号达9000余万亩,创我国一个品种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毛泽东称赞他:你救了新中国的命!一个优良小麦品种的培育成功到最大面积推广,用了整整17年的时间!17年,多么漫长的时间呵!
  西北农学院教授、著名小麦育种学家李振声在武功县夏家沟一蹲六年,才培育出小麦优良品种小偃1号。
  作物育种学,是一个严密而综合的学科。赵洪璋归纳该学科的特点:生物进化论是其基本理论,涉及遗传学、生态学两大基础学科。赵洪埠用学术语言给定了作物优良品种的标志:“作物优良品种是一定生态条件下的优良群体生态类型,具有一整套与生态条件相适应的优良特征特性,能够利用有利的生态因素而增产,克服或减小不利因素的影响而稳产。”育种工作,“既要从经济学和生物学的综合适应性上评价和认识品种,研究品种的丰产性,同时要把品种的适应性落实到性状一个体一群体一农田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之中,以适应性为链条将育种目标、亲本选配、杂种后代选择、生产利用等各个环节统一起来”。
  这说明,作物育种,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涉及诸多学科的复杂过程。吃饭问题,永远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大问题。培育优良品种是吃饭问题的核心。70年代肇始,人类开始探索实验室同步辐射育种和太空青种,以期获得更多的食物。
  对照王保京的杂交青种“科学”试验,就像是小孩撒尿和泥闹着玩儿一样了。两三年培育出七八种小麦、棉花、玉米优良品种,一年实施112种小麦品种试验,又说一年试验小麦品种427种,八字没一撇,便宣布成功,便给予命名,便介绍经验,便登报表扬,便上西安上北京立功受奖。雷声大,雨点小,几十年没有培育并推广出一种农作物优良品种,倒培育出“烽火”这个适应各种政治气候的“政治品种”。这个“政治品种”倒是生命力强健,从50年代到90年代,横扫40年五个年代,丝毫没有退化变异。
  这把人搞糊涂了。谁是真正的科学家?
  1958年,赵洪埠在小麦高产放卫星、小麦亩产数千斤数万斤数十万斤上百万斤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作了一亩地的小麦高肥试验。一年过去了,他忐忑不安地拿出了亩产846斤的试验报告。846斤!这也算高产?哈哈哈!好意思拿出来亮相!小麦育种学家?简直是开大家的玩笑!开大跃进时代的玩笑!简直就是大跃进最不和谐的音符!简直就是给农民科学家们泼冷水!简直就是给轰轰烈烈的科学种田创高产运动泼冷水!
  我们能够想象当时的尴尬局面。不知道这是赵洪璋的尴尬,还是时代的尴尬。
  赵洪璋教授1994年去世。他生前把毛泽东的一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然而,正是毛泽东——这位农民的儿子头脑发热,极力反右倾,鼓励了浮夸风,鼓励了说假话,甚至不惜发动一场政治运动,把彭德怀等说了几句真话实话的人打成反党集团,并株连各级党政官员。
  这无论如何是一个玩笑:号称亩产小麦能达到15万斤、30万斤、240万斤、实际亩产1000多斤的“科学家”,不得不屈尊接受亩产只有846斤的科学家的教育。
  王保京上大学,成为小麦育种大师赵洪璋教授的弟子,事情滑稽,却是事实,如同1959年省委书记到烽火,从另外一个角度为1958年划了一个句号。
  围绕着烽火村,政治家和科学家分别给1958年划了句号。一件事情,一场运动,有两个句号。谁的句号真实?谁的句号管用?谁的句号是真正的句号?
  再看看赵洪璋是怎么选育小麦品种的。种、管、收、查、记,他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节假日,从事着大量的烦琐的枯燥无味的田间劳作。他有一个习惯,出差前最后一件事是看一遍试验,回来后第一件事便是到小麦试验地。他夫人打趣说:“你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小麦。”他说:“就这一个小麦也没搞好。”
  科学研究没有止境,王行兴心想:“保京爷可没这劲头。没咋样,就见记者,拍照片,登报纸,满世界作报告介绍科学经验哩。”
  完全是两种人么!可能科学家与科学家不同吧?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赵洪璋,也需要王保京?
  王行兴的眼睛又盯住了西农的另一个教授。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这是个右派教授。1957年打成右派后,下放礼泉阡东公社劳动改造。王行兴认识他。农民不管那么多,只认他是个有本事的右派教授,老汉不多言语,每天戴顶旧草帽,背个水壶,田问地垄,拿个网网逮虫哩。庄稼只要有虫,就请老汉去看。老汉一看,随便出几招,保证让你花钱少,还能防虫治虫。针对农民重治不重防,老汉常讲,要重视防虫,就像先打碎鸡蛋,鸡就孵不出来了。你任意逮个虫子给老汉看,老汉便能脱口而出,说出这虫属于哪个纲,哪个目,哪个科,哪个种,有几个气孔,有几个眼睛,几月份产卵,几月份孵化,越冬藏在哪里,危害什么庄稼。谈起昆虫来,满眼生辉!
  王行兴在校园里发现了踽踽独行的周尧教授,问道:“他为什么打成右派?”回答者不屑他说:“他研究昆虫,还研究男人身上的虱子和女人身上的虱于是不是一样哩。”意思是他的研究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王行兴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打成右派的原因,但是他认定老汉的学问,对种庄稼有用。这让他想起几年前烽火治蛐蛐的故事。
  讲治蛐蛐的故事,首先要讲烽火选育出“1506”优良玉米品种的故事。
  “1506”,按王保京的说法,是无性杂交的结果。而“无性杂交”的方法,是他在省上开会时,一个搞小麦无性杂交育种的专家教给他的,他回来后用在了玉米身上。只听了这么一耳朵,为了赶播种季节,他回村的当天晚上,就与另外俩人一起研究出了几种无性杂交方法。
  关于王保京和烽火的“无性杂交”,据报纸记载,早些时候王保京就掌握并试验成功了。这个故事从何说起呢?
  下面要由王保京说故事了:“我兴奋得连觉都睡不着。天刚亮,我就把那些小伙子和姑娘们喊来,把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向他们洋详细细他讲了一遍。当天就进行了各种杂交,紧跟着就下种了。自下种起,我们每天差不多往地里跑三四趟,去看看玉米出土的情况。五六天过后,一、二、三、四、五号玉米都陆陆续续地钻出了地面,只有那34颗六号玉米还睡在地里,没有一点动静,我急得没法子。一天傍晚,我和正海几个人,用小棍棍把六号玉米上的土盖盖齐齐一拨,发现大部分都发了霉,只有四窝玉米,顶着被压的弯弯曲曲的黄芽芽,我高兴得跳了三尺高。正海边说边笑,忙着给玉米浇水。建元老头子把手往空中一挥,说:‘快,快给咱这个品种起个名字吧!’众人都偏着脑袋在想,我想了好半天,说有了,咱六种玉米都是在1500斤的基础上搞起来的,我们就把一号叫1501,二号叫1502……这是第六号,就叫它1506好不好?大家异口同声他说好。”三年后,“1958年,西北农学院的老师来给我们的1506号玉米作了一个鉴定,认为它是一个值得继续培育的品种”。
  这时候,王保京已对玉米没有兴趣了,全部精力投给了小麦,因为小麦高产成了时髦的象征,玉米被挤出了卫星丰产试验舞台,烽火的“玉米时代”结束,开始了“小麦时代”。“1506”成了烽火优良玉米品种的说法,生根,开花,结果。
  “1506”的培育,是1955年的事儿,玉米专家苏献忠在烽火,为什么不请教他?
  “1506”生长过程中遇到了一年前1500斤高产玉米试验田同样的问题——蛐蛐的骚扰。蛐蛐蹦蹦跳跳和王保京捉迷藏,恶作剧似的狂吃玉米叶。大田的玉米叶,蛐蛐不咋吃,专拣高产试验田和育种试验田的玉米叶吃。蛐蛐的嘴刁着哩!大田玉米,小娘养的娃,肥少水缺,粗耕粗作,懒心无肠地管,叶子枯燥无味。丰产试验田和育种试验田是大娘养的娃,肥多水足,金蛋蛋一样,含在嘴里怕化了,握在手里怕飞喽,叶子自然长得鲜嫩肥美。试验田倍加呵护,大田孤独冷落;试验田欣欣向荣,大田形容调敝,这既是烽火科学试验的目标和结果,也是烽火成功出名的诀窍。
  昆虫物种中,蛐蛐属于骁勇善战一类,王保京亦是骁勇善战,棋逢对手,在试验田展开了一场大决战。
  正史记载,王保京大获全胜。1954年大获全胜的办法是,六六六粉和麦鼓香油,一亩地,用了多少六六六粉,用了多少麦麸,用了多少香油,没说。1955年“1506”的决战悲壮得多,四株“1506”,被蛐蛐吃得只剩下了一株。“可把人急扎了。我们马上用农药洒,用手逮,用石块砸,才把害人的蛐蛐治得个个见了阎王。”蛐蛐几乎坏了王保京的大事,所以抓住要处以极刑,用石块砸烂,砸成肉酱!
  周尧教授和王保京要互相学习哩。
  1958年6月,王保京宣布他领导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1504号”红心白马牙、“1506号”白心白马牙、早熟金皇后,棉花新品种烽选1号、烽选3号,小麦新品种烽选1号、烽选3号。1963年8月,王保京宣布,烽火培育出了11个粮棉新品种。1971年,烽火又培育出了小麦新品种争光1号、争光2号、争光7号。但地区农科所却因其“产量及特性均属一般”,不予推广。所有“新品种”既没有鉴定,也没有推广,连烽火人自己都不种。自己认定,自己不种,自己都不信,怎么叫别人信呢?算什么“新品种”呢?
  “保京爷,”王行兴把王保京拉过一旁悄悄说,“咱农民搞科研,和人家比,是戴着牛铃铛推磨子——图隔壁好听哩。”
  “别胡说!”王保京瞪了他一眼。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