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附录一




   
媒体报道编年史——王保京和烽火村50年代—90年代 (不完全统计)

  1、《陕西日报》1954年8月31日二版
  标题:烽火社的多种玉米增产试验
  体裁:消息
  作者:魏丕强
  内容提要:笼统介绍烽火探索玉米增产,用了七种播种方法,五种留苗方法,三种配种试验,一种无性杂交试验,一种种子排队试验。以辽东白玉米胚移在红心白马牙玉米上,进行无性杂交。
  2、《陕西日报》1954年10月13日二版
  标题:醴(礼)泉烽火农业社分社后社员信心提高
  体裁:消息
  作者:王志强 阎潮珠
  内容提要:1954年2.37亩王米高额丰产地平均亩产1220斤,51亩回种水地平均亩产500斤。
  3、《陕西日报》1955年4月2日三版
  标题:西北农学院帮助烽火农业社总结回槎(茬)玉米丰产经验
  体裁:消息
  作者:陈策贤 周梦亮
  内容提要:西北农学院教授赵洪璋、吴焕斌等“访问”回茬王米亩产1500斤,高出当地产量253%的经过。
  4、《陕西日报》1955年6月9日二版
  标题:醴(礼)泉县烽火农业社又创包谷(玉米)丰产新纪录
  体裁:消息
  作者:无
  内容提要:1954年五十一亩七分水地玉米平均亩产五百六十斤零十四两(十六两老秤),其中有十八亩红心(白)马牙优品种平均亩产七百八十五斤。一亩九分红心(白)马牙玉米高额丰产地平均亩产一千五百斤零十三两,丰产纪录比1953年高出一百八十四斤二两。一亩九分高额丰产田是回茬地,夏收小麦平均亩产八百八十六斤,小麦和王米两料相加,平均亩产两千三百八十六斤十三两。
  解析:关于1954年的玉米产量,1954年的报道与1955年的报道明显矛盾。首先是王米高额丰产地亩数,1954年比1955年的报道多了四分七厘地,如果按1955年报道为准,玉米高额丰产地平均亩产为一千四百九十五斤七两。其次,大田玉米1955年报道的平均亩产比1954年多了六十六斤十四两。高额丰产地是两亩三分七厘呢,还是一亩九分?平均亩产玉米一千五百斤零十三两从何而来?本书己有考证。数字游戏。
  5、《陕西日报》1955年7月2日一版
  标题:礼泉烽火农业社小麦丰收 高额丰产田每亩产量达一千多斤
  体裁:消息
  作者:无
  内容提要:两亩高额幸产田平均亩产小麦一千零二十七斤四两,超出原定计划14%多。
  6、《陕西日报》1955年9月13日一版
  标题:烽火农业社玉米又将丰收许多农业社主任和农民代表前往参观学习
  体裁:消息
  作者:刘敬尧 魏丕强
  内容提要:根据预测,两亩高额丰产地每亩可产玉米1624斤。
  7、《陕西日报》1955年9月16日二版
  标题:我们战胜困难 连年获得了高额丰产
  体裁:经验介绍
  作者:王保京
  内容提要:介绍高额丰产玉米1500斤经验,预测1955年高额丰产玉米每亩可达1624斤。
  8、《中国青年报》1955年9月17日四版
  体裁:新闻图片
  作者:新华社记者 盛继润
  内容提要:1954年丰产田玉米平均亩产一千五百多斤,1955年要达到一千六百斤。
  9、《人民日报》1955年9月22日一版
  体裁:新华社综合报道
  内容提要:王保京在全国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大会上发言,称1953年他使用小麦碧妈1号,使一亩地的产量达到六百九十斤。“同年,玉米丰产地每亩产量达到一千五百一十五斤,创造了全省最高纪录。”1954年,玉米丰产地的产量达到了一千五百斤,1955年两亩小麦丰产地的平均亩产达到一千零二十七斤四两。
  解析:1953年玉保京王米丰产地每亩产量一千五百一十五斤,比1954年的产量还高,之前没有任何报道,而1955年6月9日《陕西日报》的报道称,烽火1954年玉米丰产地的亩产比1953年高出一百八十四斤三两。1953年王保京在北京的大会发言,说1953年丰产玉米地亩产一千五百一十五斤,纯属空穴来风!
  10、《中国青年报》1955年9月29日四版
  标题:我们见到了毛主席
  体裁:综合报道
  内容提要:王保京在全国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大会上发言说:今年我们小麦最高每亩打1027斤;玉米最高每亩收1600斤,全年每亩共收2600斤。我保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要提高到平均每年每亩收1000斤粮食,最高的收3000斤。
  11、《陕西日报》1955年10月22日二版,三分之一版篇幅
  标题:在陕西人民代表大会上“王保京代表的发言。”
  内容提要:王保京介绍高产经验,说:“去年平均每亩收875斤,最高收2500斤,五年内平均要收1000斤,最高收3000斤。”
  12、《陕西日报》1955年10月26日二版
  标题:贫苦农民办社最积极最坚决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五年内,一主要达到全社每亩产粮食1000斤,高额丰产地产粮良3000斤的新纪录。
  13、《陕西日报》1956年2月2日二版
  标题:烽火农业社水地回茬玉米为什么能亩产1500斤
  体裁:西北农学院副教授苏献忠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文章总结了烽火回茬玉米丰产的三个栽培技术环节:
  一、播种前深耕、施基肥、灌水、蓄墒、选用果穗中部种子,并进行粒选和“两开对一凉”浸种等处理,保证了幼苗健壮发育,并为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二、拔节期间施追肥、培土、提早初灌并加强防治虫害以及时供给充足的养分和水分,给茎叶的迅速生长和性器官的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开花授粉期选株去雄、人工辅助授粉,进行品种内杂交,以提高授粉率,增进当代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发挥玉米的优良种性,为继续增产作好了准备。栽培的问题:一、播种前整地采取了曝晒,延迟了播种期;二、行距不一致,下种籽不均匀;不能及早间苗。文章确认了烽火1954年平均亩产一千五百斤零八两,1955年平均亩产一千六百二十四斤的纪录。
  解析:苏献忠教授1955年4月到烽火住了“一季庄稼的时间”,按照王保京高产措施种王米高产试验田,平均亩产是1027斤,何来“624斤?”文章确认的产量显然不实。原因何在?苏教授40年后回忆说:“当时玉米大田产量只有二三百斤,最好也只有四五百斤,亩产上千斤,在全国可是件不得了的事!首先是玉米品种,烽火种的辽东白和红心白马牙,现在看,不是好品种。犁茬曝晒,延长了播种期,不科学。”平均亩产1500斤都是问题。为什么品种不好,耕作方式不科学,反而会有超级高产呢?
  14、《中国青年报》1956年2月17日二版,三分之一版篇幅
  标题:不,这不是数字的错误
  体裁:新闻图片(五幅)
  作者:张毓
  内容提要:广西省一位读者对《中国青年报》报道烽火1954年亩产玉米1500斤质疑:“看了这图片,使我们广大群众十分惊讶,到底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是你们把150斤错成1500斤?因为玉米从来就没有这么高的产量。”编辑部委托《陕西青年报》记者张毓调查的结果是:否!王保京1955年对记者说:“今年计划每亩地要打2000斤,比去年还要多500斤。”
  15、《陕西日报》1956年3月16日一版
  标题:醴(礼)泉烽火社妥善安排劳力
  体裁:消息
  作者:王德兴
  内容提要:烽火计划今年夏秋两季粮食亩产达到1731斤,比去年亩产590斤增加193%;棉花达到181斤皮棉,比去年亩产72斤增加151%。
  16、《陕西日报》1956年4月2日一版
  标题:烽火农业社(向省青年玉米丰产经验交流大会)的献礼
  体裁:消息
  作者:俊祥
  17、《陕西日报》1956年4月4日二版,三分之二版篇幅
  标题:我们的玉米为什么能亩产1500斤——醴(礼)泉烽火农业社主任王保京在陕西省青年玉米丰产经验交流大会上讲——
  内容提要:除了已有经验,1956年吸取苏献忠教授的意见。亩产一千五百斤零十三两,合理密植,留苗1960株。“说起经验,我看就是两句话:‘听党的话,依靠群众,相信科学技术和细致地进行作务。’”“现在我们计划全社所有的玉米地,每亩都要突破1000斤。”
  解析:为什么不介绍1955年亩产玉米1624斤的经验?1624斤比1500斤高得多呀?看来已经高得不好意思介绍了。
  18、《中国青年报》1956年4月7日一版
  标题:团陕西省委召开大会在青年中交流玉米丰产经验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记者 李振东
  内容提要:会上王保京报告了烽火获得王米亩产1500斤的经验。西北农学院副教授苏献忠也作了报告。
  19、《陕西日报》1956年4月8日二版
  标题:烽火社创造了小麦亩产1027斤的纪录
  体裁:消息
  作者:董俊祥
  内容提要:1955年两亩高额小麦丰产田每亩产量一千零二十七斤四两,创造礼泉县历史最高纪录。
  解析:为什么近一年才显著报如此大的喜讯?不太符合王保京的风格。
  20、《陕西日报》1956年6月7日二版,约两千字篇幅
  标题:听党的话,相信科学技术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有些老年的人见了我父亲和我母亲就说:‘你们的命好,要了那么个能干的娃!’我父亲和母亲对他们说:‘不是我们的命好,是共产党、毛主席教育的好。’”
  21、《陕西日报》1956年6月24日一版
  标题:种好玉米 争取丰收——烽火农业社主任王保京答本报记者问
  22、《陕西日报》1956年9月9日一版
  标题:王保京,延安专区青年要赶过你了!
  体裁:消息
  内容提要:延安黄龙界子河乡21.5亩青年丰产玉米试验田,预测平均亩产可达2000斤。
  23、《陕西日报》1956年10月20日一版报眼
  标题:王保京领导的烽火农业社玉米又获大丰收,丰产地亩产两千斤大面积平均八百多
  体裁:新闻图片加消息
  作者:丁一
  内容提要:一亩二分高额丰产田平均亩产王米两千零七十斤十三两,四百五十五亩玉米地平均亩产八百二十二斤八两,其中亩产达千斤以上的有一百二十一亩五分。
  24、《中国青年报》1956年10月31日二版
  标题:陕西不少青年生产队、组推广王保京玉米丰产经验成功 团陕西省委作 出奖励决定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记者 李振
  内容提要:陕西各地许多农业社青年丰产田赶上了1954年王保京的1500斤
  25、《人民日报》1956年11月2日三版
  标题:烽火农业社玉米又丰收了
  体裁:消息
  内容提要:1956年烽火一亩二分玉米丰产地亩产玉米达到两千零七十斤十三两,四百二十亩水浇地平均亩产八百四十斤,“四百五十五亩玉米地每亩千斤以上的有一百二十一亩五分。”
  26、《人民日报》1956年11月15日三版
  标题:陕西省推广王保京玉米丰产经验 青年玉米试验田普遍丰收
  体裁:消息
  作者:朱波
  内容提要:陕西各地学习和追赶王保京和烽火玉米丰产经验,高额丰产地丰收。
  解析:王保京和烽火没法学,没法追,也永远迫不上,因为弄虚作假的真经根本就没传授给大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即使吃小灶,再往高里走,除了弄虚作假,别无出路。没法追,还有一条,水涨船高,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再高也高不过王保京。
  27、《中国青年振》1957年1月18日二版
  标题:全国著名的玉米丰产社——烽火社为每亩产粮千斤以上积极作准备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记者 李振
  内容提要:小麦高额亩产要达到1200斤,玉米高额亩产要达到2300斤。
  28、《人民日报》1957年1月27日七版
  标题:学好技术 增加生产
  体裁:新华社讯
  内容提要:陕西五个县九万七千多青年学习王保京的玉米高额丰产经验。
  29、《人民日报》1957年3月13日五版
  标题:在烽火农业社里
  体裁:通讯
  作者:学穆
  内容提要:过去一年里,全国人民都恨关心烽火农业社,烽火收到各地寄来的信件一千多封。
  30、《陕西日报》1957年3月18日二版
  标题:烽火社的1956年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董俊祥
  内容提要:“大丰收,大增产社员喜欢。”“群众性的技术学习见了效。”“社在变,人在变,风气也在变。”
  31、《陕西日报》1957年4月28日二版
  标题:有办法把玉米产量提得更高
  体裁:王保京给编辑部的信
  内容提要:参加全国农业劳模会议学习到,在原有高产的基础上,还可以密植增产。
  32、《陕西日报》1957年9月7日五版
  标题:中苏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归来畅谈苏联人民的幸福生活
  体裁:王保京的发言
  内容提要:苏联工厂、农庄、衣学院观感。会见李森科。批“右派头子”韩兆鹗“反苏谬论”。
  33、《陕西日报》1957年11月7日七版
  标题:苏联鼓舞我们前进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34、《陕西日报》1958年1月23日一版
  标题:猛击右倾保守思想——专员县长会议上的大字报摘记
  体裁:综述
  内容提要:醴(礼)泉县长折敬盈说:为了掀起生产大跃进,我们计划每个负责同志,必须亲自培养一个王保京,在1958年来个大跃进,将现在的一个王保京变成十个二十个一百个王保京。
  35、《陕西日报》1958年2月18日二版
  标题:我们要像人造卫星一样飞跃前进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烽火农业社作出决定:1958年,要如同人造卫星一样飞跃前进。提出:苦干,苦干,再苦干,各项作物一翻三(在1957年的基础上提高130%),棉花亩产一百六,粮食超过一千整,飞过秦岭跨长江,提前九年突破纲要指标。要在1958年,小麦由1957年的亩产210斤提高到450斤(回茬),玉米由亩产405斤提高到800斤,搞玉米小麦两熟亩产2000斤田100亩,玉米1500斤高额丰产田300亩,玉米亩产2400斤田1亩。棉花水地由亩产皮棉92斤提高到200斤,旱坡地申35斤提高到115斤,沙坡地由50斤提高到140斤,高额丰产棉田10亩亩产籽棉1000斤。
  36、《陕西日报》1958年2月19日头版头条
  标题:苦干苦干再苦干 十年事情一年办,烽火社员大年初一向荒地进军
  作者:无
  37、《陕西日报》1958年3月1日头版头条
  标题:学校和科学研究机关要同生产单位紧密联系互相支援;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推广西北农学院和烽火农业社建立联系制度的经验
  作者:无
  38、《陕西日报》1958年3月1日
  标题:我和烽火农业社建立了深厚感情
  体裁:西北农学院副教授苏献忠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总结烽火玉米高产经验,说1957年烽火棉花丰产田亩产皮棉207斤。政治上也收获很大。“我深深体会到要在政治思想上有所提高,使自己成为一个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向他们学习阶级斗争的知识和生产斗争的知识,这样,自己的思想才能得到彻底的改造,才能成为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又红又专的干部。”
  39、《陕西日报》1958年3月22日一版
  标题:王保京浑身是劲 今年要亩产粮食五千五百斤
  体裁:消息
  作者:无
  内容提要:“他们的办法是先种大麦,然后套种农林四号红苕和玉米,收了玉米再移栽谷子。把过去的一年一熟或两熟改为一年四熟。”王保京“计算大麦收一千斤,红苕收一万二千斤(折三千斤粮食),玉米收一千斤,谷子收五百斤,共五千五百斤。”
  40、《陕西日报》1958年5月17日一版
  标题:王保京当了科学研究员
  体裁:消息
  作者:无
  内容提要:王保京和在他领导下的烽火社亲自培育出的小麦、玉米、棉花优良品种达七八种之多,正在试种的小麦品种达一百多种,解决了小麦、棉花一年两熟的问题。
  41、《陕西日报》1958年5月20日一版
  标题:烽火社成立科学研究室
  体裁:消息
  作者:无
  同上一版:
  标题:县县社社都办科学事业——祝醴(礼)泉科学研究所烽火社科学研究室成立
  体裁:社论
  同上二版:
  标题:祝烽火社技术革命成果辉煌
  体裁:西北农学院教授赵洪璋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除了社干和各队男女青年搞棉花丰产田外,壮年妇女、老汉、老婆也分别组织起来进行丰产试验。”“由王保京同志直接参加和领导的亩产粮食五千五百斤的丰产试验,更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因为它说明了农民的社会主义干劲和创造性。”
  42、《人民日报》1958年5月22日七版
  标题:新农民的新风格——记礼泉县烽火社主任王保京学习科学革新技术的经过
  体裁:通讯
  作者:吴钢 刘斌
  内容提要:
  小标题:
  一、“有困难,想办法去解决它,才能把人吸引住;稳稳当当,慢慢腾腾,还叫什么跃进?”
  二、有些人的思想公式是,“不能办—不去办—办不到”;王保京的公式是:“能够办—马上办—办得到。”
  三、“为什么大学教授能做,农民就无法学会呢?”
  43、《人民日报》1958年5月22日一版
  标题:农民的劳动创造丰富了农业科学 王保京被聘为科学研究员
  体裁:消息
  作者:无
  内容提要:报道说,王保京领导的烽火农业社选育和培育出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品种有七八种之多,正在试验的小麦品种有112种,继续试验麦棉两熟和亩产5500斤。
  44、《人民日报》1958年5月23日四版
  标题:破除迷信,振奋大无畏的创造精神
  体裁:转载《中国青年报》5月22日社论
  内容提要:社论举例:“被聘为农业特约研究员、在农业增产上连创奇迹的王保京,是一个只上过三年小学的贫农。”
  45、《人民日报》1958年5月26日七版
  标题:打破对科学的神秘观念
     礼泉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
     烽火农业社成立科学研究室
  体裁:消息并配发短评《农民也能研究科学》
  内容提要:短评说,烽火农业社科学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农业社的科学研究组织。
  46、《人民日报》1958年5月28日八版
  标题:要多想,多讨论
  体裁:言论
  作者:谭清露
  内容提要:谈论青年农民王保京当“科学研究员”现象。
  47、《陕西日报》1958年6月4日一版头
  标题:红旗插在烽火社技术革命鲜花开
  人人学科学 个个学技术 队队搞试验 户户搞丰产
  体裁:长篇消息并转载《人民日报》让论《向技术革命进军》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世秀
  内容提要:烽火目测小麦丰产地亩产可达1100斤以上,计划水地棉花亩产籽棉600斤,亩产杆棉1000斤的棉田要占到全部棉田的25%以上,丰产田的籽棉亩产2330斤;计划亩产1500斤的玉米地要占到全部玉米地的25%,丰产地的玉米要达到亩产3000斤:并要搞一年五熟亩产5500斤的试验。
  当天二版一个整版在“鼓足干劲 破除迷信掀起技术革命”的通栏大标题下:
  标题:把技术革命的红旗插遍全省各地
  体裁:社论
  内容提要:烽火农业社的做法是陕西全省技术革命的方向。
  标题:领导群众站在技术革命的最前列
  休裁:烽火社支部书记袁伯福署名文章
  标题:技术股长马书秀
  体裁:人物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世秀
  标题:作掌握科学理论的新农民
  体裁:烽火青年生产队署名文章
  标题:西农送仪器给烽火社
  体裁:消息
  作者:孙健 伯福
  标题:农民科学家—王保京
  体裁:人物通讯
  作者:蒲字平
  新闻图片之一:王保京和科学研究室副主任王保学(注:他后任烽火党支部副书记,是王保京的搭档,后自杀未死,被救数天后脑溢血死亡)研究玉米发芽情况。
  作者:新华社记者 姜国宪摄
  48、《陕西日报》1958年6月9日一版
  标题:王保京被聘为省科普学组委员
  49、《中国青年报》1958年7月4日二版
  介绍王保京和烽火社“今年来选育和培育出来的小麦、王米、棉花等品种达七八种之多。正在试验的小麦品种达112种。他们还在试验麦棉两熟和亩产五千五百斤的耕作技术”。
  50、《陕西日报》1958年7月5日一版头条
  标题:看烽火社的大火箭一年四熟 亩产三万二
  体裁:消息
  作者:袁伯福
  内容提要:“王保京和他领导的烽火社员,经过学习总路线,最近又在湖北、河南等地小麦高产奇迹的鼓舞下,干劲越来越大,决心力争上游,采取套种办法,试验一年四熟,亩产三万二千多斤粮食。”“王保京满怀信心他说:‘有总路线灯塔的照耀,有湖北先锋社青年创造的四千多斤作样子,我们再继续苦干一年,实现亩产三万二千斤是有把握的。’”
  51、《陕西日报》1958年9月7日一版
  标题:有高度密植 才有高额丰产
  体裁:烽火人民公社社长、青年农民科学家王保京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预测每年每亩可产粮食240万斤。他说:“我相信,有着我们党的正确领导和教育,有着许多兄弟省、兄弟社的宝贵经验作榜样,以及我们全社青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和智慧,只要我们肯虚心学习和大胆试验,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小麦高产卫星就一定能够飞上高空。”
  解析:王保京在此提出了空中播种和农业耕作工厂化的设想,“假若试验成功,每次收成以亩产十万斤计算,每年收三次,每次设楼种八层,每亩地每年即可收粮二百四十万斤”。这就是1982年《人民日报》宣传的王保京早就有的种粮“工厂化”的先知先觉。这就是王保京“科学”的大胆设想。当然,这种“科学”在当时是受到赞赏和鼓励的。估计《人民日报》记者看到了这个报道,否则不会确认并赋予王保京80年代的意义。
  52、《陕西日报》1958年9月29日三版
  标题:突破专家包办圈子 工农大胆著书立说
     王保京正在创立田间设计学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记者 张济美
  内容提要:“为了争取大面积的高额丰产,农民科学家王保京从解决农作物大量密植最感困难的通风透光问题出发,正在进行一门新学科——‘田间设计学’的试验研究。他的计划是彻底改变原有的耕作习惯和套种方法,使种植庄稼也像建立厂房一样进行各方面的综合设计。”“他独创的设计形式有六种”,麦棉间作、凸形播种、梯形或坡形播种、波浪式播种、区田播种、空中播种。
  解析:其精髓是“空中播种”,只有这种方法可以使粮食产量达到“二百四十万斤”;只有这种方法可以气势磅礴,供人参观,几十年印象深刻。此其一。其二,需要说明的是,“田间设计学”的功劳不仅属于王保京,还属于在烽火蹲点试验的农业科学家们。王保京可以大胆设想,大胆宣传,但说理论话,成为“学”,还是靠农业科学家们。农业科学家们功不可没。
  53、《陕西日报》1958年10月3日一版
  标题:烽火社万能试验田预测玉米亩产万斤
  体裁:消息
  作者:袁伯福 杨彭年
  内容提要:王保京、马书秀、王万英、王天顺和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的杨彭年等八人,种植1.615亩“万能试验田”的回茬玉米,“经县上派出测产工作组的丈量和测算,亩产量在万斤以上”。
  解析:特别要提到的是,消息的作者之一“杨彭年”与参加玉米“万能试验田”的“杨彭年”是一个人。他是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派到烽火搞试验的土壤化学专家,是“田间设计学”的实际构思者。严格他讲,1958年大跃进,没有科学家的搀和,光靠农民是“科学”不了的,“跃进”不了的。
  54、《人民日报》1958年10月21日六版
  标题:新的社会 新的专家 新的学科
     王保京创立“田间设计学”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记者 孙传镐
  55、《陕西日报》1958年11月27日一版
  标题:永远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王保京在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大会上发言
  体裁:新华社讯
  内容提要:烽火公社几年来用无性杂交、有性杂交和远缘杂交的办法,已培育出小麦、玉米、棉花的新品种共23种,正在研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医学项目44个,正在试验的小麦品种427种。
  解析:这次发言,把不久前报道的成果全面加码:已试验成功的小麦、玉米,棉花七八种涨到了23种,正在试验的小麦品种由114个涨到了427个。真正的科学试验“大跃进”。
  56、《人民日报》1958年11月27日六版
  标题:征服大地高山 保护粮帅升长
  青年积极分子报告农业大跃进中的成就
  体裁:新华社综合报道
  内容提要:“著名的农民科学家王保京今天在大会上发言,再一次证明了党所领导下的农民那种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烽火社几年来用无性杂交、有性杂交和远缘杂交的办法培育出23种小麦、玉米、棉花新品种,正在试验的小麦品种427种。
  57、《人民日报》1958年12月26日三版
  标题:王保京领导烽火社大闹技术革命
  体裁:根据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材料(改编)
  内容提要:报道说,王保京1955年开始进行作物杂交试验,已经试验种植小麦品种112个,棉花32个,玉米13个;选育出烽选1号、烽选3号棉花新品种,烽选1号、烽选2号小麦新品种,“1504”、“1506”玉米新品种。
  解析:比前不久公布已选育出的小麦、玉米、棉花品种少了17种,试验种植的小麦品种少了315种。暂且不说现有6种新品种的水分。
  58、《陕西日报》1959年6月19日头版头条
  标题:英雄立下凌云志 要同全省比高低
  烽火队倡议开展玉米丰产竞赛
  体裁:消息(附《倡议书》)
  内容提要:《倡议书》说:“今年我们计划种回茬玉米七百亩,比去年多种五十亩,平均亩产五百四十斤,比去年增产28%,其中一百四十亩大面积丰产田,亩产八百斤,十亩高额丰产田,亩产两千斤。我们的曰号是‘党挂帅,团当先,科学技术把谋参。特干、巧干、加油干,定要玉米大丰产。’”
  解析:小麦没戏唱,又旧话重提说玉米的事儿。我们如果把烽火1956—1958年三年的玉米产量或计划来和1959年的计划比较,1956年玉米大面积平均亩产已经达到了822斤,1958年800斤,怎么1959年反而只定了540斤?1958年300亩玉米达到平均亩产1500斤,怎么1959年只有140亩达到800斤?高额丰产玉米田,1956年亩产2070斤,1957年2300斤,1958年2400斤,怎么1959年反倒成了2000斤?到底哪一年是代表烽火的高水平?哪一年是真实的产量?
  59、《陕西日报》1959年6月22日二版整版篇幅
  标题:在初生太阳的曙光照耀下(通栏标题)——介绍一个人民公社整社以后的新气象
  60、《陕西日报》1959年7月29日三版半个版
  标题:中共乾县烽火人民公社委员会
  关于1959年小麦丰产经验的总结报告(以烽火队为主的经验)
  61、《人民日报》1959年8月15日三版
  标题:干劲越足措施越多 措施越多干劲越高
  烽火玉米田间管理好上加好
  体裁:消息
  作者:朱波
  62、《陕西日报》1959年8月28日二版
  标题:党给了我们继续跃进的无限力量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烽火玉米平均亩产1957年410斤,1958年480斤,1959年估计比1958年要增产百斤左右。
  解析:王保京文章关于小麦部分只说提高了产量,亩产问题回避。玉米亩产与前几年对照,明显降低。
  63、《人民日报》1959年9月2日七版三分之二版篇幅
  标题:人民公社促进了农民对农业科学的研究工作
  ——记陕西烽火人民公社农业技术学校对充分利用阳光的试验和初步研究情况
  体裁:调查报告
  作者:胡季委
  内容提要:全面总结王保京和烽火“科学研究”、改善耕作制度的经验。
  64、《陕西日报》1959年11月3日
  标题:过好小麦幼苗关
  体裁:烽火公社社长、本报评论员王保京署名文章
  65、《人民日报》1959年12月4日七版三分之二版篇幅
  标题:人增知识地增产——陕西乾县烽火人民公社开辟农业技术革新的调查
  体裁:调查报告
  作者:林牧 王伯惠 李若冰 胡明 张兴民 袁伯福
  内容提要:小标题:一、人人学科学,队队搞试验;二、大普及,大提高;三、土洋结合,取长补短;四、新农民在成长。
  66、《陕西日报》1960年1月15日
  标题:施了麦田又施棉田
     施了头遍再施二遍
     烽火社集中力量猛攻施肥关
  67、《人民日报》1960年2月20日四版三条报道
  标题:举办业余学校 实行短期培训 师傅广带徒弟
     烽火公社燃起技术教育烽火
     一年多培养了上千名技术人员许多技术问题都能自己动手解决
  体裁:消息
  作者:无
  内容提要:“早在1958年公社刚刚建立时,党委就在烽火生产队和兴隆生产队建立了两个试点,总结了社员王保京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科学家的经验,在全社普遍推广,各队迅速掀起了‘学王保京、比王保京、赶王保京’的热潮……”
  标题:王保京上大学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张安南 韩国英
  标题:普及和提高
  体裁:新闻评论
  作者:华仁
  内容提要:王保京上大学“鲜明地体现了党的‘两条腿走路’培养技术人才的方针。”
  68、《陕西日报》1960年3月25日三版三分之二版篇幅
  标题:介绍烽火人民公社的农业技术学校(即烽火队农业技术学校)
  体裁:调查报告(同时发表中共陕西省委批语)
  作者:共青团陕西省委
  69、《人民日报》1960年4月11日14版
  标题:我们公社的技术学校
  体裁:在北京的大会发言
  发言者:王保京
  70、《陕西日报》1960年5月1日
  标题:宽行间作套种充分发挥土地潜力
  烽火公社大闹农田作务技术革新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记者 景铭 袁淙 东祥
  71、《陕西日报》1960年5月8日
  标题:麦田必须继续加工才能超产
     烽火队超产运动进入高潮每亩小麦再超产100斤
  体裁:消息
  作者:袁伯福 赵鼎均 苟靖华
  内容提要:670多亩小麦,原计划亩产600斤,现在又从不久前修订的超产指标700斤的基础上,争取亩产800斤。
  72、《陕西日报》1960年6月12日一版
  标题:再鼓干劲 夺取秋粮更大丰收
     烽火队抢种晚玉米
     软茬下种 施足底肥 定向密植
  体裁:消息
  作者:伯福 靖华
  内容提要:1959年实际亩产玉米五百多斤,原计划落空。1960年“全部按新技术办事,力争亩产翻一番”。也就是说,平均亩产要达到一千斤。
  73、《陕西日报》1960年8月4日头版头条
  标题:总结田间管理经验 掌握玉米生长规律
     烽火队主攻玉米空杆(秆)力争棒多粒饱
  体裁:消息
  作者:东祥
  内容提要:烽火提出“株株结多穗,穗穗长五两,亩亩双千斤”的高指标。
  解析: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玉米计划又翻了一番,从1000斤到了2000斤。
  74、《人民日报》1960年8月11日三版两篇报道
  标题:总结田间管理经验 掌握玉米生长规律
     烽火公社烽火队主攻玉米空杆(秆)力争棒多粒饱
  体裁:消息
  作者:无
  标题:叫玉米结棒多结棒大
  体裁:王保京、王保学、马书秀署名文章
  75、《陕西日报》1960年10月10日
  标题:烽火队插红旗树标兵读报宣传到地头
  政治思想工作深入田间 社员大办粮食劲头大增
  体裁:消息(新华社西安8日讯)
  76、《人民日报》1960年10月26日七版
  标题:以农为乐 其乐无穷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77、《陕西日报》1960年11月18日二版转三版一个多版篇幅
  标题:劳动人民知识化的一曲凯歌——记王保京和农民伙伴上大学
  (配发短评《农民学科学又快又好》)
  体裁:报告文学
  作者:李若冰
  内容提要:全篇用王保京的话构成五个部分:一、“我是来当学生的,你们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二、“为党、为农民、为烽火公社争气!”三、“科学,它身上长刺,我要碰它;理论,它是刀山,我也要钻,要上!”四、“是少数人掌握科学对科学尊重呢,还是千百万农民掌握科学对科学尊重?”
  五、“农民要听党的话,大立雄心壮志,不但学科学,而且可以学得多快好省!”
  短评说:“农民上大学,以短短的一百五十大的时间,取得这样大的成绩,这件事,有力地驳倒了资产阶级教育学者们的偏见。资产阶级教育学者,从反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宣扬什么劳动人民大生就是‘愚蠢’的,只能接受一些简单的技术训练,使用一些简单的生产工具,根本不可能学习和掌握比较高深的文化科学知识。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坚决反对这种荒谬的论调。我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从来就认为,一切文化科学知识,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劳动人民既然是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直接参加者,他们和一般脱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比,就必然具备更为优越的学习与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条件。而且,从世界上许多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者都是劳动人民的历史事实来看,即使在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学习和研究科学技术权利的情况下,卑贱者最聪明,仍然是一个不可磨灭的真理。”
  78、《人民日报》1960年12月5日七版三分之二版篇幅
  标题:农民学科学的新途径
  体裁:署名文章
  作者:康迪(西北农学院副院长)
  内容提要:介绍烽火王保京等九名农民上西北农学院的情况和经验。
  79、《陕西日报》1960年12月21日
  标题: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80、《人民日报》1960年12月24日四版
  标题:在知识化道路上迈进
  体裁:通讯
  作者:新华社23日讯
  81、《陕西日报》1961年3月11日
  标题:一条心 一股劲 夺取夏田好收成
  体裁:劳动模范、烽火公社社长王保京署名文章
  82、《陕西日报》1961年3月16日
  标题:齐心合力搞好大集体生产
     合理安排兼顾自留地生产
     烽火队开展讨论提高社员集体生产积极性
  体裁:消息
  作者:袁伯福 王保京
  83、《陕西日报》1961年3月22日
  标题:王保京、张秋香等集会田间交流总结经验推行套种轮作 力争多打粮食
  体裁:消息(新华社西安21日讯)
  84、《中国青年报》1961年4月7日头版头条半版篇幅(配发三幅照片)
  标题:谁说劳动人民不能作文化科学的主人?只要发奋图强刻苦学习就能成功
  王保京等九位庄稼汉从西北农学院毕业
  体裁,消息作者:叶浓 安凤和
  85、《人民日报》1961年4月8日四版两篇报道
  标题:农民学科学又快又好
  体裁:署名文章
  作者:西北农学院第一书记 陈吾愚
  标题:九个农民大学毕业生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张安南
  86、《陕西日报》1961年4月11日一版半个版篇幅(配发两幅照片)
  标题:听党的话 勤学苦钻 革新教学 战胜困难
     王保京等九位青年农民大学结业
  体裁:消息
  标题:坚持就是胜利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标题:农民学科学又快又好
  体裁:中共西北农学院第一书记陈吾愚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王保京在署名文章里说:“学了科学还把我的思想学活了。科学,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需要实实在在的态度对待它;要有实实在在的态度,才能学到实实在在的科学。如果不按照它的规律办事,就会走弯路,就可能把事情办坏。1958年我搞丰产时,只知道水、肥越上多越好,地越翻深越好,结果地翻得过深,麦子长得反而不好;肥多烧坏了根,反而造成了倒伏,使产量没达到原计划的要求。”
  87、《陕西日报》1961年6月6日
  标题:回种玉米 越早越好
  体裁:烽火公社书记孙彦江、社长王保京署名文章
  解析:这篇文章用烽火1959年和1960年两年的玉米种植试验得出结论:回茬玉米“越早越好”。1959年回茬玉米相隔10天播种,晚种者和早种者的水肥条件完全一样,晚种者平均亩产比早种者少48.4斤,1960年晚种5天少79斤,这个结论印证了西北农学院教授苏献忠1955年玉米晚播“不科学”的论断。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1954年烽火玉米丰产田亩产1500斤的问题。
  88、《陕西日报》1962年1月1日二版
  标题:鼓起干劲 战胜困难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王保京说:“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鼓实劲。鼓实劲,就是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勤勤恳恳。少说些大话,多做些实事。一些地方先进不先进,最要紧的看他们把庄稼做得怎样,粮食及其他收入是否增加了。给国家贡献得多不多,社员收入多不多。三年前,我们在有些事情上做的过火了些,有些王作做得不大实在,结果,走了一些弯路,但在党和政府及时指导下,总结了经验,纠正了缺点,把教训变为力量……”
  解析:这是王保京公开承认1958年“过火了一些”,“不大实在”,并信誓旦旦他说“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勤勤恳恳”,“少说些大话,多做些实事”。但是事实证明,他并没有真正吸取教训,继续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弄虚作假。
  89、《陕西日报》1963年3月8日二版三分之一版篇幅
  标题:人民公社红花怒放
  烽火大队发扬大跃进风格 坚持斗争去年夺得粮棉丰收
  体裁:调查报告
  作者:中共醴(礼)泉县委工作组
  内容提要:报告说:“1958年来,烽火大队在科学试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58—1961年“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好收成。”《陕西日报》“编者按”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王保京同志领导的醴(礼)泉县烽火公社烽火大队,在大跃进年代里,曾经以干劲冲天、敢想敢作、大搞科学试验等闻名各地,激发了附近农村广大社员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解析:继续肯定大跃进,继续肯定王保京在大跃进中的大话、空话、假话。刚刚在党报上检讨完的王保京作何感想?
  90、《陕西日报》1963年5月24日
  标题:我们自己的人民公社史出版了
  体裁:烽火公社党委书记袁伯福、烽火大队党支部书记王保京署名文章
  91、《人民日报》1963年7月4日五版
  标题:集体化农民的革命家谱——赞人民公社史《烽火春秋》
  体裁:评论
  作者:阎纲
  92、《陕西日报》1963年7月27日
  标题:实行三攻三防 提高玉米单产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93、《陕西日报》1963年81月29日二版
  标题:公社化给农业科学试验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体裁:王保京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文章说烽火公社化短短的几年里,“运用杂交的办法,培育出了十一个粮、棉新品种。”
  解析:王行兴说:“完全是假话!新品种在哪里?我管科研,怎么没见过?怎么没推广过?”
  94、《陕西日报》1964年1月6日头版头条
  标题:发扬总路线精神把冲天干劲和科学分析结合起来
     烽火大队坚持生产规划粮棉稳产高收好处和经验:一、方向明确,中心突出;二、农林牧副,互相促进:三、轻重分明,便于指挥;四、评比竞赛,扎扎实实;五、狠抓重点,一抓到底
  体裁:消息
  作者:无
  内容提要:烽火提出第二个“五年规划”,在第一个“五年规划”总产增长46%的基础上,农林牧副大规模增长。
  解析:高指标,不断根据形势需要提高指标,不断向社会公布高指标,最后兑现不了指标,是烽火“五年规划”的特点。
  95、《陕西日报》1964年2月25日二版、三版两个整版篇幅(三幅照片)
  通栏标题:高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红旗 逐步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西北地区农业稳产高产经验交流座谈会典型单位介绍
  标题: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大搞科学实验连年稳产高产
  体裁:王保京署名报告(加中共中央西北局农村工作部按语)
  内容提要:王保京说:“十几年来,我们在科学实验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只要听党的话,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省、地区、县、公社的党政领导,不仅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了我们以很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及时地给我们指出工作方向,帮助我们正确地总结经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在政治上关心我们的进步,在技术上关心我们的提高,”第一次承认上级党政领导给烽火人力物力支持。1957年至1963年六年来,小麦平均亩产230~280斤,最高亩产1070斤;玉米450斤左右,最高1500斤。
  解析:这是烽火第一次公开小麦玉米大田平均亩产。说明两个问题:一、继续维护高额丰产田的虚假亩产;二、烽火长期在高额丰产田上做文章,让“高额丰产”一花独秀,吃小灶,装门面,科学试验本末倒置,以获取荣誉。
  96、《陕西日报》1964年5月8日
  标题:普遍讲 具体带 重点帮
     烽火大队“一带二”有成效
  体裁:消息
  作者:刘俊士 吕明轩 张椒阳
  97、《陕西日报》1964年7月13日
  标题:烽火大队是怎样培养教育回乡知识青年的?
  体裁:礼泉县委副书记董孝先署名文章
  内容提要:培养王行兴等青年干部、雷锋式男青年、李双双式女青年数十人。其中最出色的是王行兴。(注:此后,王保京和烽火的报道沉寂了整整七年。)
  98、《人民日报》1972年5月17日四版二分之一版
  标题:烽火大队在阔步前进
  作者: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体裁:长篇通讯
  内容提要:小标题:一、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反骄破满;二、狠抓路线教育,精神面貌大变;三、虚心学习,永远向前。1971年粮食亩产1037斤,跨过了“长江”。承认1964年玉米亩产1500斤后,几年时间里,“粮食亩产一直徘徊在600斤上下。”
  99、《陕西日报》1972年10月8日头版头条
  标题:狠抓路线 面貌巨变——烽火大队把路线教育经常化的调查
  体裁:调查报道
  作者:中共咸阳地委通讯组
  内容提要:总结烽火自合作化以来路线斗争促生产的经验。“什么时候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人的觉悟就提高,产量就上升;相反,什么时候背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人的思想就抛锚,产量就下降。”“路线是决定一切的,路线对了,有钢能使到刀刃上,路线偏了,一天忙到黑也是瞎忙。”“路线教育也要下毛毛雨一样经常下,‘地皮不能干’。”除了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初期,年年都是大丰收。
  解析:根据报道,烽火三年困难时期也是“大丰收”,粮食产量年年都在增长。怎么说是“刘少奇一类骗子大刮‘三自一包’、‘四大自由’黑风”,集体经济受到损失呢?
  100、《陕西日报》1973年3月25日
  标题:烽火新事
  体裁:通讯
  作者:礼泉县委通讯组 本报记者
  101、《陕西日报》1973年5月17日三版三分之二版篇幅
  标题:走和工农相结合的康庄大道——同知识青年谈谈上山下乡问题
  体裁:王保京署名义章
  102、《陕西日报》1973年7月22日二版
  标题:坚决打好围歼棉铃虫这一仗
  礼泉县大力推广烽火大队经验,采取夜间防冶棉铃虫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礼泉县委通讯组
  103、《陕西日报》1973年10月18日二版二分之二版篇幅
  通栏标题:鼓足干劲学大寨 大干快变多贡献
  标题: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礼泉县烽火大队开展科学试验活动的经验
  体裁:通讯作者:礼泉县革委会通讯组本报记者
  内容提要:“在一段时间内,烽火大队的小块试验地的产量尽管很高.而大田的平均产量并不高。1970年以前,小块地上早已创造了亩产上800斤的纪录,但大出产量一般只有300来斤。群众形容这种状况是:‘高的高,低的低,骑的骆驼引的鸡。’”1972年亩产上升到11300斤。
  解析:这说明:一、起码是1970年以前,烽火玩儿的是小块地高额丰产的把戏,科学试验不管大田生产,不为大田生产;二、群众对此早有意见和看法,“骑的骆驼引的鸡”。太形象了!当然,报道的目的,上是烽火一贯的做法,不把以前产量压低,不显现在产量之高。怎么有利怎么来。不经意之间,露出了烽火的秘密。声称培育出了那么多好品种,总结了那么多高额丰产经验,创造了那么多震惊全省全国的“纪录”,还把好品种好经验传向了四面八方,可自己的大田产量长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难免贻笑大方。
  104、《陕西日报》1973年11月7日
  标题:烽火育新人——礼泉县烽火大队党支邻培养教青青年干部二例
  体裁:通讯
  作者:咸阳地委通讯组 礼泉县委通讯组
  105、《陕西日报》1973年12月12日
  标题: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青人——礼泉县烽火大队进行政治思想教盲的几点体会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通讯员
  106、《陕西日报》1974年2月23日二版半版篇幅
  标题:批判林彪鼓吹孔孟“芳心者治人,劳力者冶于人”的反动观点
  永远接受群众监督——礼泉县委虚心听取群众批评认真改进领导作风纪实
  体裁:通讯
  作者:咸阳地委通讯组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内容提要:1974年1月5日上行兴等烽火三个共产党员写信严厉批评县委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县委专门召开会议接受批评,深刻检讨。
  解析:王行兴在报道旁批注道:“1974年2月23日陕报三个干部来信出笼。王保京任咸阳地委副书记,处境较为困难,为了他下一步去向,先扫清障碍。(信)一是指地委干部不深入实际;二是指县乡两级干部下不去;三是制约我村干部,要带头劳动。他可以劳动模范的身份抬高自己。”
  107、《人民日报》1974年4月2日二版头条
  标题:狠批孔盂之道 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体裁:烽火大队干部王行兴、王正海、王保学给礼泉县委人的信
  标题:虚心接受 立即行动
  体裁:消息
  内容提要:礼泉县委端正态度,接受批评。
  108、《人民日报》1974年4月24日三版
  标题:批判唯心主义的“天才论”
  体裁:理论文章
  作者:陕西省礼泉县烽火大队党支部书记 王保京
  109、《陕西日报》1974年6月15日
  标题:先进带后进 共同向前进
  体裁:中共咸阳地委副书记、礼泉县烽火大队党调支部书记王保京署名文章
  110、《陕西日报》1974年8月6日二版
  标题:抓大事 促大干 夺高产 多贡献
     烽火大队夺得小麦丰收
  体裁:消息
  作者:礼泉县委通讯组 本报记者
  内容提要:“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礼泉县烽火大队夺得了今年的小麦丰收。全大队71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721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有两个生产队小麦亩产达到800斤以上,148亩田块亩产超过千厅。”
  解析:烽火又玩儿了数字游戏。看报道,烽火小麦种植面积只有710亩,但是,根据烽火账面记载,1974年的耕地面积是1910亩,加上“争气滩”、“贡献湾”的近400亩地,一共是2300亩耕地,其他地都干什么去了?晒太阳?根据烽火账面记载,1974年其他夏粮作物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不到10%。产量显然不实。
  111、《陕西日报》1974年8月18日版头条
  标题:深入批判孔孟之道
  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烽火大队干部今年前半年劳动一百天以上
  体裁:消息
  作者:咸阳地区革委会通讯组
  112、《陕西日报》1975年1月4日
  标题:进一步搞好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革命
  烽火大队党支部坚持加强学习,抓紧批林批孔,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提出了新的跃进规划
  作者:咸阳地委通讯组 省广播电台记者 本报咸阳记者组
  内容提要:烽火提出“想大的干大的,想新的干新的,想快的干快的”,规划在1975年在泾河改河造地300亩,粮食亩产双过“江”(即亩产2000斤),棉花亩产双过百,每人植树50棵,每人平均养猪一头半。
  解析:当然,这个一年规划和以往任何一次规划一样,都是高指标、实现不了、最后也没实现、更不会有入追究的规划,当然,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烽火进入了“上层建筑”领域搞生产。
  113、《陕西日报》1975年1月15日头版头条半版篇幅转二版
  标题:在思想上筑起反修防修的钢铁长城——礼泉县烽火大队狠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
  体裁:通讯
  作者:咸阳地委通讯组 礼泉县委通讯组 本报咸阳记者组
  内容提要:烽火“1971年以来,年年粮过千,棉过百。1974年,粮食平均亩产1420斤,比1970年增长了近两倍;棉花亩产130冬斤比1970年翻了近两番”。破除“泾河没龙王,神鬼不敢撞”的迷信息想,大干45大,泾河故道上围起了500多亩河滩地,筑起了“批孔坝”、“贡献田”,“已有100多亩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
  解析:“贡献田”与“贡献湾”、“争气滩”是不是一回事?如果是,烽火的田地至少比1910亩增加500亩;如果不是,则增加近900。烽火土地不实则成了自己公开承认的铁案。土地不实,粮食亩产自然不实。烽火明确进入意识形态。
  114、《陕西日报》1975年3月18日三版三分之二版篇幅
  标题:战斗在思想战线的庄稼汉——记礼泉县烽火大队理论队伍成长的几个片断
  体裁:通讯
  作者:咸阳地委通讯组 礼泉县委通讯组 本报咸阳记者组
  115、《陕西日报》1975年3月25日
  标题:礼泉县烽火大队党支部引导干部、社员紧密联系斗争实际
  认真学习理论 深入批林批孔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116、《陕西日报》1975年7月7日
  标题:烽火大队小麦亩产跨长江
  体裁:消息
  作者:木报通讯员
  内容提要:“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指引下,礼泉县烽火大队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继去年夺得小麦亩产721斤的历史纪录之后,今年又创新纪录:全大队710亩小麦平均亩产突破800斤,一季跨过了‘长江’,其中300亩上了千斤。”“专老大爷的政,革老天爷的命,战胜灾害夺丰收!”党支部一班人在王保京的带动和影响下,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坚持“有权不滥用,有职不脱产,有钱不变色,有错不回避,有功不旧己。”
  解析:田地不实,产量不实。泾河或许能跨过,“长江”断然跨不过。
  117、《陕西日报》1975年7月31日版半版篇幅
  标题:光辉的道路——烽火大队农业合作化二十年来的回顾
  体裁:通讯
  作者:咸阳地委通讯组礼泉县委通讯组 本报咸阳记者组
  内容提要:全大队公共积累资金达一百十一多万元,每户平均五千多元。文章三个部分的小标题:一、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二、占领与反占领的斗争,三、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
  解析:对于公共积累资金每户平均5000元,当时在烽火主持工作的王行兴说:“不可能!”
  118、《陕西日报》1975年9月13日半版篇幅
  标题:关于“六寸庄基”问题的再讨论——礼泉县烽火大队的一次理论学习典型分析会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119、《陕西日报》1975年9月15日三版
  标题:评论《水浒》,认清投降派的嘴脸
  体裁:理论文章
  作者:礼泉县烽火大队贫下中农理论组
  解析:评法批儒、批《水浒》、批投降派是“文革”后期“四人帮”针对周恩来的大批判运动。
  120、《陕西日报》1976年3月9日三版通栏半个版篇幅
  通栏标题:批判“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
  标题:礼泉县烽火大队干部和社员认真学习毛主席重要指示
     批判“三项指示为纲”反击右倾翻案风
  体裁:消息
  作者:礼泉县委通讯组 本报记者
  内容提要“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礼泉县烽火公社烽火大队的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什么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的重要指示,狠批党内那个不肯悔改的走资派抛出的‘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大批判激发了干部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劲头,推动了春耕生。”解析:“党内那个不肯悔改的走资派”指的是邓小平。1975年初起,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在中共中央读书班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第一、要学习理论,反修防修;第二、要安定团结;第三、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毛泽东严厉批判了这个讲话,斥之为“三顶指示为纲”。
  121、《陕西日报》1976年3月15日三版三分之一版篇幅
  标题:工农兵是科学实验的主力军
  体裁:理论文章
  作者:王保京
  解析:错别字连篇的王保京署名发大块文章多矣,以前还是经验体会,现在一脚跨进理论领域,能够应付自如地引用恩格斯、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语录。
  122、《人民日报》1976年3月19日三版
  标题:卑贱者最聪明 高贵者最愚蠢——批判攻击开门办科研等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奇谈怪论
  体裁:理论文章
  作者: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农民科学家 王保京
  内容提要:“科技界右倾翻案风的鼓吹者散布了许多奇谈怪论,他们攻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工农兵占领科研阵地,专业科技人员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他们看来,群众办科研、开门办科研等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不是好得恨,而是‘问题很大’。我们广大革命群众一定要发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彻底革命精神,给右倾翻案风以猛烈回击。”再次重述了烽火1954年以来搞科研粮食“高产”的成就,当然还有更新的信息:烽火试验田里“曾经出现过分蘖一百多穗的‘小麦王’,七八尺高的‘棉花王’,水桶一样粗的‘白菜王’,还有三巴掌大的‘萝卜王’。”
  解析:“科技界右倾翻案风的鼓吹者”指的是胡耀邦。1975年9月胡耀邦在主持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起草了“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指出科研要走在国民经济前面,要发挥老科学家的作用;强调科技事业要后继有人,中心是办好教育。
  关中农民把小麦分蘖叫“破头”,有农谚曰:“一麦破九头。”就是说,一株小麦有九个分蘖。“小麦王”分蘖就邪乎了。
  123、《陕西日报》1976年6月20日二版头条三分之二版篇幅
  标题:深刻的革命——烽火大队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
  体裁:通讯
  作者:礼泉县委通讯组 本报咸阳记者组
  内容提要:“不斗争就不能进步。”点名批判邓小平。
  124、《人民日报》1976年7月27日三版
  标题:革命的“烽火”越烧越旺
  体裁:通讯
  作者: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内容提要:有人说烽火大队是一所“烽火意识形态革命学校”。“最近,我们来这里访问时,看到了许多反修防修,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章和诗歌。在各个生产队的政治夜校里,在阶级教育展览馆、科学试验站和文化室里,人们在讨论着如何全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在礼堂里、在体育场上,数以百计的社员所演出的戏曲、歌舞、体操等节目,都以不同的形式,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歌颂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愤怒批判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这一切给人们强烈的感觉是,革命的‘烽火’多在这里越烧越旺了。”王保京的母亲杜元贤已是71岁,她跟老婆婆组连夜编写和登台演唱、批邓快板,还提笔写了一首诗:
  
  雄伟的天安门,你是升起五星红旗的地方。旧社会的奴隶们,想起你心花怒放。就在这儿,我苦老婆子发誓要把红旗扛。今天听说邓小平要扯下红旗,克己复礼,气得我肺要炸开,心往外撞。不行,不行,决不许反革命猖狂!来,千万双粗手攥成一只铁拳,打倒“还乡团长”!

  125、《人民日报》1976年10月9日四版
  标题:为无产阶纵革命事业奋斗终身
  体裁:署名文章
  作者:中共咸阳地妥副书记、烽火大队党支部书记//王保京
  内容提要:悼念毛主席,批判邓小平。
  126、《人民日报》1978年8月4日一版
  标题:认真调查研究 坚持群众路线 纠正指挥生产上的“一刀切”
  礼泉县委实事求是制定增产措施
  体裁:长篇消息
  作者:新华社记者
  内容提要:王保京由地委副书记兼任礼泉县委书记后如何实事求是地治理礼泉县的事迹。
  解析:这真是一个讽刺。1978年,王保京和烽火村大搞弄虚作假,瞒亩增产,浮夸棉花“百亩方”产量。宏观“实事求是”,微观弄虚作假。
  127、《人民日报》1979年3月11日二版
  标题:农村领导干部要当内行
  体裁:署名文章
  作者:礼泉县委书记 王保京
  内容提要:称烽火大队百亩棉花高额丰产田(“百亩方”)平均亩产皮棉270斤。
  解析:多方事实证明,棉花“百亩方”平均亩产皮棉270斤纯属弄虚作假。
  128、《人民日报》1979年9月18日三版
  标题:“也可以”好着哩!
  体裁:署名文章
  作者: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中共礼泉县委书记 王保京
  内容提要:赞同搞联产承包责任制。
  129、《陕西日报》1979年9月25日
  标题:联系产量计酬的办法好着哩!
  体裁:理论文章
  作者: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中共礼泉县委书记 王保京
  内容提要:文章四部分小标题:一、“也可以”,好着哩;二、不要忌讳“小”;三、不要怕“差别”;四、让农民自己总结经验。
  解析:王行兴在报纸上批注道:“这篇报道按王保京一贯的思路和指导思想是相违背的。全是违心话,只不过是大势所趋,不这样说也不行。”
  130、《陕西日报》1980年7月16日
  标题:向专业化生产发展 向牛产深度广度进军烽火大队建立三十二个专业组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通讯员 田丰 本报记者 权新顺
  解析:王行兴接待了记者。王行兴在报纸上批注道:“三中全会后,烽火村迟迟转不过弯,起步慢,主要是王保京思想不解放,一怕接三中全会精神走,自己打自己嘴巴,这跟三中全会前历年紧跟中央形成明显的反差;二怕丢掉烽火先进典型这杆旗,自己失去创奇迹的基地,又失掉了利用这杆旗打人的工具。”“如是按三中全会文件精神、政策办,烽火今天绝不是这样。”
  131、《人民日报》1980年8月7日一版
  标题:全国劳模、礼泉县委书记王保京谈
  要合理解决生产队长的报酬
  体裁:消息
  作者:无
  132、《陕西日报》1980年10月4日二版头条
  标题:调整旱地作物布局的调查
  体裁:调查报告
  作者:中共礼泉县委书记 王保京
  133、《人民日报》1982年1月23日头版头条、二条,四版半个版
  头条标题:烽火大队科学管理好共同富裕节节高管理井井有条,农林牧副工全面发展,向国家多贡献,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已建成一个崭新村庄,有商店、中小学校、幼儿园、邮电所、俱乐部、医疗站、自来水站等,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型农村城镇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记者 姜卯生 张安南
  二条标题:方兴未艾 烽火大队实行科学管理的启示
  体裁:本报记者述评
  四版标题:更上一层楼——烽火大队科学管理的经验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姜卯生 张安南
  解析:这大的《人民日报》被人们称作烽火大队的《人民日报》。消息、述评、通讯一块上,占据了一版、四版主要篇幅,热情程度之高,是极其罕见的。通讯开篇第一句话就说:“早在1958年,陕西礼泉县烽火大队的科学种田已经全国闻名。”从1958年开始,全面肯定烽火的“科学试验”创“高产”的经验。不仅肯定,而且开华,认为王保京早在1958年就有农业“工厂化”的想法,80年代上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已由科学试验发展到了“科学管理”的水平。这个结论,迅速平息烽火土地不实、产量不实、靠国家“输血”发展起来的咸阳地委调查结论和社会舆论。
  134、《陕西日报》1982年1月28日头版头条
  标题: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变化大
  粮多油多肉多钱多建房多
  春节前夕,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会见著名劳动模范王保京,了解当前农村情况。马文瑞指出,要向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宣传,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已经实行了的,就要做好完善和稳定工作,不要再乱析腾。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通讯员
  解析:王保京大难不死,顺利过关。
  135、《陕西日报》1982年1月30日头版头条全文转载《人民日报》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更上一层楼——烽火大队科学管理的经验》
  136、《陕西日报》1982年3月20日
  标题:烽火大队春耕又快又好
  体裁:消息
  作者:田丰
  137、《陕西日报》1982年5月20日
  标题:烽火大队科学种田剪影
  体裁:新闻图片专题报道(一组四张)
  作者:本报记者 王天育
  内容提要:烽火大队科学种田30年(1952一1982),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138、《陕西日报》1983年4月27日
  标题:烽火有了副业户
  体裁:消息
  作者:董俊祥 李牧泉
  139、《陕西日报》1983年2月19日头版
  头条标题:烽火大队不吃“大锅饭”
  全国劳动模范、礼泉县烽火大队党支部书记王保京说:“我们包得慢了,这说明我们还有‘左’的思想,也有怕丢面子的思想,怕人家说我们自己否定自己。事实证明富队实行承包责任制,会更富,否则就要落后了。”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通讯员 王成 本报记者 高彦明
  标题:富队包了会更富
  体裁:本报评论员文章
  140、《陕西日报》1984年11月27日
  标题:运用集体积累 发展商品经济烽火村办起“三厂一栈”
  体裁:消息
  作者:新闻实习生 边清江 本报记者 董俊祥
  141、《陕西日报》1985年7月18日
  标题:烽火村建成“绿色银行”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通讯员 王景铃王忠雄 本报记者 董俊祥
  内容提要:烽火村建成拥有十万多株成材树木、价值一百四十多万元的“绿色银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砍伐更新后,可办一至两个3~5万吨的水泥
  解析:王行兴批注:“全村渠道、道路不到20里长,按一米一棵算,才是1万裸,栽4行才是4万棵。何况没栽4行。”再说1987年烽火建了一个年产5万吨的水泥厂,“只花了”796万,140万建一至两个3~5万吨的水泥厂从何谈起呢?
  142《陕西日报》1987年5月31日
  标题:礼泉县烽火村建成万吨水泥厂——总投资七百多万元已产水泥五千多吨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记者
  143、《陕西日报》1987年6月7日
  标题:节约在这里闪光——烽火五万吨水泥厂建厂纪实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安民 原野 东祥
  144、《陕西日报》1987年7月10日
  标题:“有了大树好歇凉”——烽火材干部领着群众致富记事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陈明 东祥
  145、《陕西日报》1989年1月12日二版
  标题:烽火村迈出新步伐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东祥本报通讯员 韩晓长
  内容提要:在王保京的领导下,烽火公共积累达1500万元。
  解析:这是1988年4月26日烽火硫酸毁容毁身案后的第一篇“显富”报道。我们要问的问题是,这些公共积累来自哪里?有多少是靠过硬的本领干出来的?有多少是靠国家输血养肥的?烽火说起来富甲一方,“精神文明”,可是,硫酸毁容毁身案后,武芳父母跪求王保京给500元的救命钱而不可得。
  146、《陕西日报》1989年9月11日二版
  标题:乡镇企业要在调整中求发展
  体裁:理论文章
  作者:咸阳市副市长 王保京
  内容提要:多次引用邓小平语录阐述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
  147、《陕西日报》1989年12月21日头版头条
  标题:骨干队伍不散 集体积累不散 人心不散 烽火村改革十年公共积累逾千万元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通讯员 青凡 本报记者 东祥 国华 岳民
  148、《陕西日报》1991年6月25日头版头条
  标题:党旗飘飘烽火魂——烽火村党总支加强自身建设的几个侧面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南峰 东祥
  内容提要:报道说烽火“连续被县、市、省和国家建设部评为文明村”。
  解析:这篇报道是烽火村硫酸毁容毁身案久拖三年不决,被害人武芳找市人大伸冤二十多天后发出的。我们不能说发生过刑事案件的地方就不能评“文明村”,问题在于,一、是什么性质的刑事案件,什么影响的刑事案件;二、案件发生后,村领导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配合司法机关侦破案件。王保京作为副市长兼党总支书记不仅管不好自己的儿子,案件发生后,不体恤苦主,却厚葬死刑罪犯,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都没有尽到,谈得上什么“自身建设”?
  149、《陕西日报》1992年2月19日头版头条
  标题:“农民市长”王保京
  体裁:通讯
  作者:路正遥
  内容提要:报道说:“王保京是50年代合作化时期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几十年来,他除了兼任烽火村大队党总支书记外,先后担任过礼泉县委副书记,咸阳地委副书记兼礼泉县委书记,1984年起任咸阳节副市长,主管农业。但不管职务有任何变化,他心连着群众,公而忘私的本色却一直没有变,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农民市长’。”
  解析:1991年12月底,礼泉县一声枪响,结束了烽火村硫酸毁容毁身案首犯的罪恶生命。此事在礼泉县和咸阳市反响强烈。记者适时来到烽火,为王保京贴金,顺便宣传嫌疑人王农业王二公子,混淆舆论视听。
  150、《陕西日报》1994年11月23日
  标题:控制消费 多做贡献
     烽火村经济蓬勃发展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记者 安莉
  内容提要:报道说,烽火村依法纳税,积极还贷。
  151、《陕西日报》1995年3月3日头版头条标题:赤子回归黄土地——王保京主动离职回乡纪事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安莉
  内容提要:报道高度评价王保京主动离职回乡的事迹,高度评价王保京一生的功绩。
  解析:当时的咸阳地委书记说:主动离职?根本就没有那么回事!找王保京谈退的事,王保京不愿意,说是年龄不到,1992年王保京从副市长职务退下来,光是王保京的年龄到底多大,就让组织部查了半天,为了照顾情绪,还搞了个“市政府顾问”的“安慰赛”,直至1994年。1992年,王保京的年龄至少61周岁,1994年,王保京的年龄至少63岁。
  标题: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体裁:本报评论员文章(配发)
  内容提要:“通讯《赤子回归黄土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勤奋为人民服务的事迹,读来令人感动。”“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在其位,就有其权。这权力,是人民给的。他只能用手中的权力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为人民办实事、谋幸福,当人民的好公仆。”“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当一个好公仆难,当一辈子好公仆更难。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用党的标准要求自己,像王保京那样多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着想,为党增添光彩,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152、《陕西日报》1995年3月6日一版
  标题:×××与老劳模共商兴农计
  体裁:消息
  作者:丰月
  内容提要:报道说,省委书记在全国农村工作会后,3月3日晚会见“曾13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的全国劳模王保京”,“促膝长谈、共商振兴陕西农业大计”。
  解析:一、据了解陕西历史和王保京历史的省领导干部说,毛主席、周总理13次接见王保京,绝无此事。王保京上北京开各种会议,在会议上见到毛主席、周总理倒有可能。不说是故意制造事实,提高王保京身价,起码是故意制造歧义。二、根据王保京50年代到90年代的实际表现,省委书记找王保京共商兴省农业大计,真算是找对人了
  153、新华社《每日电讯》1995年6月25日头版头条
  标题:黄土地上的三代劳模
  体裁:通讯
  作者:新华社记者 王世焕 李勇
  内容提要:一、“担任咸阳地市领导22年之久的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保京主动离职”;二、“烽火村在五十年代初很出名,因科学种田创高产,毛主席、周总理13次接见王保京”;三、“1953年和1954年年仅二十一二岁的王保京连续两年创造了玉米亩产658公斤和750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四、“作为市长的孩子,王农业在1992年成为省劳模,不是靠照顾,而是靠自己苦干实干得来的”;王、“199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已达700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近4000元,村里向国家交税112万元。”
  解析:王保京主动离职与事实不符,毛主席、周总理13次接见王保京与事实不符,1953年和1954年玉米亩产连续两年创全国纪录与事实不符,1994年烽火村工农业总产值7000多万元和纳税112万元与事实不符。1995年围绕王保京和烽火村的报道有一个小高潮,其背景是为工农业步王保京后尘,当全国劳动模范做舆论铺垫。由于郭裕禄的揭露和阻击而流产。
  154、《陕西日报》1995年12月17日一版
  标题:×××近访王保京
  体裁:消息
  作者:述成 向阳
  内容提要:省委副书记×××到烽火村“看望全国老劳模、解甲归田原咸阳市副市长王保京。”王保京说:“我是农民出身,50年代人搞农业科学试验,出了一点点成绩,受到了毛主席接见,一家三代当了芳模,现在我不当副市长了,还是烽火村的党总支书记。平时我有一个不服气,听不得人骂我们的党,骂我们的政府。我憋着劲要用自己的行为表现共产党员的堂堂正正……”“王保京讲着讲着,动了感情掉了泪。”
  155、《陕西老年报》1996年7月8日四版
  标题:共产党员有晚年无闲年
     王保京解甲归田再立新功
  体裁:消息(新华社电讯稿)
  内容提要:“今年66岁”、“曾13次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的全国劳模王保京,从陕西省咸阳市副市长位置上退休后,毅然回到农村带领父老乡亲建设两个文明,赢得了群众的赞扬”。
  156、《陕西日报》1996年7月24日
  标题:从市长到农民
  体裁:图片新闻(专题报道)
  作者:新华社记者焦卫平
  内容提要:1994年7月,王保京主动要求回家乡;“50年代20多岁的王保京曾连续两年创造了亩产玉米658公斤、750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13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
  157、《中国青年报》1996年8月8日二版头条半版篇幅
  标题:蹊跷的特大毁容案
  体裁:通讯
  作者:本报记者 卢跃刚
  内容提要:揭露1988年4月26日烽火村发生的特大硫酸毁容毁身案内幕,揭露烽火村的背景,以及王农业王二公子参与此案的嫌疑,以及案件久拖二年不决,被害人武芳八年告状不止的事实。
  158、《陕西日报》1996年8月24日二版
  标题:理顺关系 发展经济——访烽火村党总支书记王保京
  体裁:访谈录
  作者:省政策研究室 章陆柳
  内容提要:报道说,作者带着农民如何实现富裕,农村如何达到小康水平的问题访问王保京。
  解析:这是王保京针对《中国青年报》8月8日的报道的第一篇反击报道。
  159、《陕西日报》1996年8月28日三版一个整版篇幅
  通栏标题:烽火村在改革中阔步前进
  标题:艰苦奋斗,实干巧干,带领群众奔小康
  作者:全国劳模、礼泉县烽火村党总支书记王保京
  标题:跳出“小农业”兴企又富民
  作者:王农业(注:发表时被编辑删掉)
  标题:烽火今日更辉煌
  作者:礼泉县烽火村村民委员会
  标题:严抓质量管理 实施名牌战略
  作者:礼泉烽火水泥厂
  标题:白手起家办企业 再苦再累无怨悔
  作者:陕西省优秀女乡镇企业家、烽联纸箱厂厂长 张云霞
  解析:烽火村花钱买版面反击。当然,反击还远远没结束。
  160、《中国社会报》1996年11月30日头版头条
  标题:特大毁容案的背后——对“武芳毁容案”的追踪调查
  体裁:调查报道
  作者:戴国强 墨皑
  内容提要:刊登了武芳毁容前后的大幅照片。证实《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属实,“而且有关证据显示毁容案背后,确与王保京的影响有关”。报道进一步揭露了烽火村硫酸毁容毁身案和王保京发动舆论反击的情况。
  161、《陕西日报》1996年12月26日头版头条
  标题:×××在咸阳考察工作时鼓励农村新老典型
  物质文明敢“冒尖”精神文明出成果
  体裁:消息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向阳 省电台记者 朱述成
  内容提要:省委书记×××到烽火和袁家考察,说:烽火村是我省农村40多年的老典型了,袁家村是20多年的先进了。当先进不容易,几十年当先进更不容易。先进是要付出艰苦劳动的,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烽火村和袁家村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中能够继续前进、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有三条:一是村上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个好带头人,一代一代,一茬一茬,坚持下去,这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二是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用正确的思想、政策,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群众,这是几十年当完进的保证。三是发展有长远观点,一年一个新点点,一年一个新台阶。
  解析:省委书记到烽火村和袁家村两个新老典型考察有两个背景:一、历时一年多对郭裕禄的调查己有结论:纯属诬陷。二、《中国专年报》和《中国社会报》对烽火村毁容案的报道,陕西省闻而不查,并积极起诉《中国青年报》。这次“考察”,实际的效果是,支持王保京和烽火村,压抑郭裕禄和袁家村,对烽火发生的硫酸毁容毁身案公开表态。
  162、《陕西日报》1997年3月4日二版
  标题:正确对待先进典型——×××司志在咸阳基层调研新老先进典型后的讲话
  内容提要:省委书记全面论述先进典型:要全面辩证地看待牛进典型,对先进典型要在更高层次上严格要求,要客观地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要重视培养和爱护先进典型,先进典型要珍惜荣誉正确对待自己,先进典型要在新形势下迈出更大的步伐。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