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水均益





  评述
  作为一个报道国际热点问题的新闻记者,水均益其实很少见到真枪实弹。相反,每当他出现在某地,总会带去和平的曙光。尽管这对于那些为战争所困的人们来说是福音,但这个“不成功”的战地记者却抱怨时运不济。“我从未经历真正的战争,只是感受战争的气氛。”90年代早些时候,中央电视台派水均益到黎巴嫩报道十年之久的内战,结果赶到时只听到战争的尾声。波黑战争期间,水均益又去了萨拉热窝。内战三方在巴黎签署的和平协议又使水均益的报道划上了句号。去年伊拉克核武器检查危机达到高潮时,中央电视台为不错失良机,派出以水均益为首的八人采访团去报道即将发生的轰炸。英美的袭击还没来得及进行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伊拉克之行就此问题达咸了外交协议。这些失之交臂的机会令水均益恼火万分。“我曾经在为战火毁灭的街道上报道过,也曾经穿越过对阵森严的交战区。当我报道时,我可以听到后方枪炮在轰鸣。但也只是如此而已。”36岁的水均益来自西北甘肃省的一个有干部、教师知识分子背景的良好家庭。1984年在兰州大学获英语学士学位之后,在新华社国际栏目做编辑。当广受欢迎的时事节目“焦点访谈”开通之时,其制作人马上起用水均益担任国际时事节目的主持人。他所主持的每一期节目的所有报道和制作都是由他一手完成的。“尽管焦点访谈时间很短,只有二十分钟,但我们所投入的时间和努力是其好几倍,甚至更多”,他这样说道。在穿上防弹衣赶赴下一场战争之前,这已够他忙活的了。下一次,他希望能亲眼看到炮弹落下。

                个人简历

  水均益——在中央电视台群星争辉的主持人群中,他以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仪表,敏锐凝重、干练精辟的言辞,题材重大、万众瞩目的选题特点,成为万千观众日益聚焦的人物,如同他们的《焦点访谈》一样,成为人们日益熟悉和喜爱的朋友。
  1963年,水均益出生在甘肃省一个有干部、教师和知识分子背景的良好家庭,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酷爱读书,又勤于思考。1980年,水均益顺利考人兰州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专业。四年苦读,成绩优秀,为他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1984年毕业后,被新华社优先录用。
  到新华社后,水均益先在宁夏分社实习,半年后被分到新华社国际部新闻编辑部,负责中东和非洲地区稿件的编辑。这一干就是将近十年。
  直到1993年5月,水均益才开始正式触电,加盟了当时《东方时空》的《焦点时刻》栏目。该节目的火爆一方面使水均益的形象日益进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头脑,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中央电视台领导的重视,于1994年4月1日设置了一个新的栏目,《焦点访谈》,它以《焦点时刻》为原型,在第一套节日晚上黄金时间,也就是七点三十分《新闻联播》之后播出。从此,水均益的事业开始如日中天。

               王牌主持之奥秘

  我们知道,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栏目的飞速增多,仅活跃在新闻栏目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就以百千计,而水均益能成为他们之中的佼佼者,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天生一副雕塑型俊脸,极适合作国际时事的评论。谁都知道,一个栏目受欢迎与否,主持人的形象十分重要。而水均益从容挂着一副轮廓分明的俊脸,黑发浓密,天庭饱满,眉梢粗硬,眼睛炯炯有神,鼻梁傲然直立。整个脸庞,显得干净利落,全无一点赘余,如同刀刻斧削,是雕塑型的,给人一种冷静沉着、从容不迫的感觉,恰恰吻合了国际时事评论所需要的那种类型。加之他能巧妙地利用其手势,将许多国际战事、世界纷争比划得分分明明,令人惊叹。如此良好的整体形象自然是一下子就吸引了大批的观众。
  其次,机智敏捷的思路。只拥有一张俊美的脸庞自然是不可能成就水均益现在的辉煌,更重要的是他的机智与敏捷。
  1993年我国奥运申办团离京,国务委员李铁映到机场送行。当时机翼下,舷梯旁挤满了记者,但一道隔离绳将各路记者拦在离中央领导七八米远的地方,许多人对此都是手足无措。而刚刚借调来中央电视台的水均益却急中生智,高喊:“铁映同志,对日晚你会不会看现场直播?”果然,李铁映一边说“我会的”,一边转过身来,摄像机已对准了他。水均益则是快步趋前,“如果申奥成功,您要做什么?”李铁映开始说……
  凭着机智与敏捷,水均益成功地采访了基辛格博士;凭着机智与敏捷,水均益采访古巴卡斯特罗主席时,与之并肩合唱《美丽的哈瓦那》,让观众看上去感到他们是那样的和谐。
  最后,良好的教育,不凡的经历所凝成的创造性思维和渊博的知识,是水均益能成为一名明星主持人的最核心的部分。
  如前所述,水均益生长在一个真正的教授之家,学问之家:祖父是教授,原民国政府西北教育总署署长;伯父是留美博士,教授;父亲是兰州大学外语系俄语教授;三叔、四叔、姑母也都是教授……生长在这样的家族之中,水均益得天独厚,从小广猎知识,加上天资聪敏,博闻熟记以及以能说会道的教师遗传基因作用,奠定了水均益良好的口才表达能力。
  而水均益在新华社的近10年国际部记者的工作,使他大开了眼界,大长了见识。特别是中东海湾战争期间,身为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的记者,水均益目睹了20世纪末最大的现代化高科技战争场面。正因为有此独特而丰富的经历,才使得水均益端坐于演播室里主持节目时,另有一种综观世界风云后独有的沉稳与大气!
  如此凝厚而成的创造性思维与渊博的知识在制作《和平使沙漠变绿洲》的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注:当时约旦、以色列两国的签约有史以来第一个和平协定)
  150字的串场词反复推敲了三个小时,而请来演播室的嘉宾——约、以两国驻华大使,不但是有史以来首次在公开场合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而且各自的经历也颇耐人寻味。
  水均益是这样开场的:半个世纪以来,约以两国流血冲突不断,一公里长的约旦河谷到处留有血和泪的痕迹。在此昔日硝烟弥漫,如今仍布满地雷的河谷地带,今天再一次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叠画面:庆祝仪式上礼炮轰鸣,宗教领袖祈祷和平,两位小朋友献花)
  水均益告诉观众:这两位儿童的祖父全部在战争中阵亡,此情此景,令前来参加庆典的五千名各国嘉宾都留下了激动的眼泪。而两位嘉宾,此时也是同样的心情激动,他们一位作为战地记者报道过战争,而另一位曾以士兵的身分同样经历了战争的烽火。
  简短的英语采访后,水均益分别询问两国大使:在阿拉伯语和希伯莱语中,“和平”一词该如何发音。(这是一处精心设计,水均益作为驻外记者曾到过这一地区)。
  接着,水均益面对镜头作了如下叙述:在两个民族的语言中,和平一词的发音极为相似,这表明他们对待和平的一致追求。沙漠民族的祖先都曾经留下这样的寓言:战争使绿洲变沙漠,和平使沙漠变绿州!
  节目的结构并不复杂,巧就巧在精心策划:战争——和平,沙漠——绿洲,反差很大的重复对比,形象地渲染了和平的崇高意义。将水均益创造性思维与渊博知识的优点展现无遗。
  当然,除了这三点之外,水均益的外语水平很高,他的节目还常用比喻,他的敬业精神和认真态度等等,都是水均益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上面所讲的都是水均益的个人素质,事实上,《焦点时刻》和以后的《焦点访谈》的本身的精彩节目也对水均益的成功起到了极大的促近作用。可以这样说,水均益使节目更加精彩,更加吸引人,而这些节目又反过来进一步提高了水均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让我们先看一下《“焦点时刻”注意事项》,从中也许我们可以并且应该悟出点什么。
  (l)本栏目只提供一种产品——新闻必须要好看。本栏目选题原则:领导支持,群众喜欢。本栏目选题比例:精神文明113,中性113,批评性113。
  (2)《焦点时刻》的追求:快速,独家,充满时代感,充满活力,有深度和高品位的节目。《焦点时刻》的生命在于其永远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3)《焦点时刻》的结构:风头——开场新颖,出奇不意,一下抓人;猪肚——整体,内容丰满,层层推进,多角度,至少在二、三分钟内有一个兴奋点,不要老围绕一些细节问题打转;豹尾:平净利落,高屋建瓴。
  (4)出镜记者服装要概括场合变换,提问要具体明确,切中要害,尊重被采访者,接电话时要先说,“您好……”
  正是这些具体的一点一点的规定才保证了《焦点时刻》栏目的高品位,也成就了水均益等一批明星主持。比如还有白岩松、敬一丹、方宏进等。
  明星栏目除了明星主持还不够,还得有一大批的工作人员作幕后工作。这就是电视传媒的分工协作问题。在说到这一点时水均益非常谦虚,他说有些朋友总把电视主持人当成名人看待,好像一个节目就是主持人在那儿撑着,其实节目做得成功,那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还特别提到了《焦点访谈》栏目制作人张海潮和他的“黄金搭档”该栏目编导盖晨光。正是这些人的共同努力,正是他们为了这20几分钟的栏目所付出的数十倍、数百倍的辛苦,才造成了《焦点访谈》栏目厚积而薄发的“轰炸”效应。
  举一个非常典型的反映他们栏目组所有人员互帮互拉,共同致力于办好节目的例子。那是1997年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
  1997年6月30日清晨5点半,对于水均益来说这是一个特殊日子的开始。再过不到20小时,也就是7月1日零点,标志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将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为了全方位报道香港回归这一中华民族的盛事,中央电视台派出三四百名记者奔赴香港、全国各地和世界十几个城市,并拟定了以北京和香港两个主演播室为中心的72小时特别报道方案。而这一72小时特别报道的第一枪定于6月30日清晨6点以现场直播的形式从香港打响,主持人便是水均益,而不巧的是,这一天他竟然睡过了头,5:30分他还在10几公里之外的跑马地中央电视台驻地。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水均益还隐约有些发抖。
  5:35分,水均益冲出了驻地大楼的前门。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也没有一辆出租车,平常的时候,从驻地到会展出心的演播室,至少需要半小时。水均益急得是团团转,好不容易来了一辆出租车,他像看见了救命的稻草,飞一般地迎上去。上车之后,立刻叮嘱司机,
  “15分钟,15分钟,请您务必把我在15分钟之内送到会展中心。”
  5点40分,出租车从跑马地出发了。水均益一手拿着剃须刀刮胡子,另一只手忙乱地梳理着头发。因为他心里明白,他必须在赶到演播室前做好一切个人准备工作。
  56分,出租车停在了会展中心的大厅前。水均益是一手拎着书包,一手提着西服,发疯般地冲了进去。当他嘴里像念经一样说着“对不起”冲进演播室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站在那里看着他。令水均益迄今回想起仍感动万分的是,那一刻没有一个人对他说一句责备的话。演播室外面的导演通过耳机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水主,不要紧张,还有两分钟。戴上话筒,准备和北京的主持人通话。”话音刚落他就在耳机里听到了北京演播室主持人敬一丹的声音。“小水,你来了?”此时的水均益才是如释重负,“敬大姐,谢天谢地,我赶来了。”
  1997年6月30日清晨6点整,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72小时特别报道正式开始了,一切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每当水均益回想起香港的这段插曲,他依然会感到阵阵后怕。假如那天他没有如时赶到。对他将是终身遗憾的一件事情。幸运的是,他赶到了;令他感动的是,同事间那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感情。这也是栏目组得以保持团结、保持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
  水均益和他的《焦点时刻》以及后来的《焦点访谈》栏目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前台的水均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陈述准确精当,评说恰到好处,给人的印象是饱含激情、充满睿智,因而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广泛厚爱,并对他的节目寄予了更大的希望,给予更多的鼓励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节目组的其他同志和他一起由此既受到了莫大的安慰,同时又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更加努力地用自己敏锐的视角搜集可能出彩的信息,拥互合作认真将栏目做得更好。优秀的栏目增强了水均益在前台的自信心,他的表现也愈来愈好……
  这就是为什么水均益能工作不到两年即能连获多次最佳主持人奖,多次《东方时空》栏目评选的最佳采访奖,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观众最喜爱的主持人等等荣誉的最关键所在。

                记者主持

  水均益与与其他众多主持人相比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长处,那就是他曾经当过近10年的新华社记者。对采访游刃有余的他正是利用了自己的这一优势从而使自己介入节目的策划、采编、制作直到主持播出。使自己始终把握和控制着节目的命运和走向,体现其意图和思路。这类主持人在国外有著名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丹·拉瑟,美国广播公司(ABC)“眼对眼”节目主持人宇毓华等。近年来这类主持人受欢迎的程度日见看涨。下面将举一些水均益的精彩采访,因为观众也正是从这些采访中进一步了解了水均益的工作和他的机敏尽职、充满睿智。
  首先是他的流传甚广的“夜半翻墙”,当年由于美国放风中国货轮“银河”号上载有违禁化学品,酿成了一场外交风波。事后水均益迅速对中方首席谈判代表沙祖康进行了电话采访。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只是由于次日凌晨出现的节目中希望看到沙祖康的照片,水均益不得不夜半造访其在外交部宿舍的家。清晨4点水均益翻越围墙找到了女主人,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让她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此行目的,使得水均益被请进了客厅,亲自挑选照片。由此可见他的诚实表白和攻心本领是多么地到位,以及为了工作火烧眉毛时怪招绝法都得用上。
  在众多的采访中,令水均益最激动不已的是他的波黑之行。在此之前,他一直有一种最为强烈的愿望:在波黑前线,当数百辆坦克飞机突然发动攻击的时候,他能站在附近现场直播这一重大事件。看着国外同行独享远方的那一片焦土,随时向全球的电视卫星传送最权威、快捷的报道,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使水均益和他的同事们摩拳擦掌。为了争取这一时刻,他数次找到有关部门,并准备好了防弹衣钢盔,作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然而,几次争取也未成行,使他带着满腹的遗憾踏上了另一采访的征程。令他惊喜的是,刚一回来他便接到了去波黑采访的通知。来不及休息,来不及向家人道别,他拿起防弹衣带着钢盔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就登上了飞往波黑的飞机。到达波黑之后,尽管作战双方已签署了和平协议,但萨拉热窝街头仍不时打着冷枪,原本豪华的广场显得那样冷清和萧条,持久的战争使这座历史古城显得满目怆痍,千疮百孔。为了拍摄这些令人感到战争残酷的镜头,水均益和他的同事们不顾陪同人员的劝阻,执意走向街头。
  作为主持人的他更是危险的焦点。有一次,他正在街头采访,突然传来一声枪响,街上的群众纷纷到处躲藏,而他却冷静地站在那里,面对镜头向全国的电视观众传递那一紧张时刻的报道。别人问他害怕不害怕,他说事后想起来挺害怕的,可自己是记者,是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不能见险就退缩,特别是那个时候。当时,在波黑战争中已有数十名记者遇难,水均益和他的同事们每一天也都在危险中渡过。可就在这个充满危险、充满火药味的城市,水均益和他的同事在短短的七个日夜里,先后向国内发回来五条消息,三个专题报道。水均益的敬业精神可见一斑。
  作为《焦点时刻》的节目主持人,水均益先后采访过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政治人物,比如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美国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及欧盟主席等等,但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对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英文采访。
  对基辛格这样来自美国的睿智型人物,在采访提问中,如果不能适时适度,一针见血,他是不会当回事的。为此,水均益设计了三个问题:“您认为:中美两国是朋友还是敌人?”“美国人习惯当国际警察。作为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您认为美国该不该当这个国际警察?”“美国议会经常通过制裁别国的决议,这是否是一种爱好?”
  如此尖锐、有棱有角有难度的问题,使这位一向不太重视记者采访的美国前国务卿,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位青年记者来。如要说采访算是顺利的话,那么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让水均益可谓是费尽心机。采访前,他找来一大堆有关基辛格博士的个人材料,从中得知,再过10天就是这位老人的71岁生日,另外,他还是中美乒乓外交的发起人。于是,水均益在尖锐的提问之后又表达了他对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祝福“生日快乐”的祝愿,使基辛格显得格外的激动。他们一边探讨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一边竟还在交流打乒乓球的技艺,使紧张的采访变得越来越和缓,以致使开始定死的5分钟采访时间成功地延长到25分钟。在采访结束时,基辛格博士还热情地向中国电视观众讲话,并随即往沙发边上挪了挪身体,使有可能和水均益并肩坐过来,然后两人异口同声地对着镜头说道:“Good Bye!”
  ……
  类似这样的重量级访问还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道来。关键的是想要大家知道:水均益这个主持人与我们通常知道的一些主持人不同,他所主持的几乎每个节目都由自己去采访制作,然后再播出。一方面他自身条件十分优越,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外文基础好,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且不说加班熬夜,仅每天为节目撰写短小精悍而又不失深沉尖锐的串场词,他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百般琢磨才定稿的。用他的话说:“《焦点访谈》虽然只有20分钟,但我们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是它的几倍甚至几十倍,24小时等你,这是我们《焦点访谈》记者的行为准则。”
  只有真诚奉献给观众的才是最好的。正是那些需要聪明才智,需要敬业精神完成的一次次采访才使他获得了充足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够沉着应村,从容自如地应对各种难题。从而使他赢得了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而对这些铺天盖地而来的赞扬和荣誉,水均益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

                英雄志未酬

  水均益面对荣誉总是很谦虚,称他的成功主要是靠《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栏目的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另外,他还表达了自己的遗憾。
  作为一个报道国际热点问题的新闻记者,水均益其实很少见到真枪实弹。相反,每当他出现在某地,总会伴随着和平的曙光。尽管这对于那些为战争所困的人们来说是福音,但这对于他这个记者来说都只能感叹时运不济了:“我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战争,只是感受战争的气氛。”90年代早些时候,中央电视台派水均益到黎巴嫩报道十年之久的内战,结果赶到时只见到战争的尾声。波黑战争期间,水均益又去了萨拉热窝,但内战各方在巴黎签署的和平协议又给水均益的报道划上了句号,去年伊拉克核武器检查危机达到高潮时,中央电视台为了不错失这一良机,派出了以水均益为首的8人采访团去报道即将发生的“沙漠之狐”行动,但美英的袭击还未来得及进行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伊拉克之行就此问题达成了外交协议。这些失之交臂的机会令水均益大有“英雄志未酬”的感慨。“我曾经在被战火毁灭的街道上报道过,也曾经穿越过对阵森严的交战区。当我报到时,我可以听到后方枪炮在轰鸣,但也只是如此而已”。
  但水均益并未就此表失信心。“现在,我追求最好的!”这是水均益信心的体现,也是水均益的追求目标。为追求最好,水均益已做了中央电视台头号王牌主持人赵忠祥的研究生;闲暇时间,他广泛涉猎各门知识,他对自己不断提高主持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充满了信心。
  其实对自己的敬业,水均益也有个形象的说法:电视媒介在中国的新闻行业中象是一辆快车,新闻评论部呢,更是一列特快车。前面的路很长,不进则退。乘上特快列车是幸运的,不过水均益也很清醒:我国的电视新闻刚刚起步,比特快列车更快的,还有新干线……
  下一次,水均益希望能亲眼看到炮弹的落下……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