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文集                飞磨
  


  姚祖荣说他家里有八千石碎米,人人都知道是吹牛。但这“牛”吹得很带劲,很保险;既将了许炳林的军,又因为上头规定要捐大米,他根本就不用拿出来。

  谁家能有八千石碎米呢?一百斤稻子加工后,顶多也只能筛出五六斤碎米来,要积聚八千石,那该碾掉多少稻子呀!

  不错,姚祖荣是吹牛。说老实话,姚祖荣的历间里,真能凑出八千石大米来(这也是别人不大相信的);却绝没有那么多碎米。没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也没有。他是个倒腾粮食的专家,自己碾的稻子极少有碎米。即使有,也随时拌和在粮行粜出去的米堆里用光了。

  他有八千石大米的底子,所以他的话也不能算吹牛。如果对他有好处,他可以拿出大米来抵充。姚祖荣早就潜望有一天能做成一笔交易,用他的财力去换得权势,才可以站稳脚跟,扬眉吐气。可是始终找不到机会。不想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工夫。现在送上门来了,自然求之不得。只是不来便罢,一来竟来了金銮殿上的大菩萨,却是吃惊不小。早知如此,姚祖荣干脆就捐出八千石大米得了,何必虚报碎米呢。现在可麻烦了,皇帝开了金口,恩准他捐碎米。君无戏言,违抗不得。姚祖荣弄巧成拙,他得把大米碾出八千石碎米来,才能交出去。哄得皇帝老子喜欢,让他论功行赏。有个一官半职也好,哪管讨个封号也好,便也荣宗耀祖,世代受荫了。

  姚祖荣的运气真是好极了,太阳光终于照亮他的家门。他竟碰着了皇帝,而且亲口答应封赏他。试看天下之大,历史之久,有几个人拾着过这种便宜的?想来五百年总也只有一次吧!哎呀,了不得,了不得!畜生修行,千年不成,讨得皇帝一封,便也成了正果,何况人呢!人被一封,便成了什么呢?自然是人上人了。这不通常就叫“提拔”吗!一提一拔,自然两只脚就在人头上走路了。姚祖荣真叫命大福大,祖坟的风水好,眼看今后的柳塘镇,定然是他的天下了!哎哈,大将军攻城夺池,抢一块地盘,要死掉多少人马!可姚祖荣不动一兵一卒,光花八千石碎米,就占了柳塘镇,还有什么不值呢!值、值、值!

  从那一天开始,姚祖荣的全副精力,就用在碾碎那八千石大米上。他必须在两个月之内碾好;否则的话,乌纱帽还不曾戴上头,脑袋会先离开颈根的。好事可不能变坏事。它若要变,又是怎么变的呢?还不就从皇帝脸上变起的吗!所以一点儿戏不得。

  姚祖荣在三天之内排好了二十部石磨,组织了十条牛,一百四十个人。看磨的看磨,搬运的搬运,昼夜不息。他自己总督全局,还和两个儿子亲自管一部磨子,拼命地打着牛屁股,要磨出最多的数量,叫别人努力追上他。

  一天,两天,三天,十天,一个月,就这样日日夜夜磨着。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那磨群飞转发出的隆隆声。好像大地都震动了。

  期限一天一天迫近,需要磨出的数字还有很多。眼看只要一松劲,到期就会交不出。可是,牛疲乏了,人疲乏了,一切都在放慢下来。姚祖荣觉得自己也像被放进了磨眼里捱磨一样难受,他发疯似地赶着大家快、快、快!亲自抢着鞭子在磨槽里跟着牛一路抽打。

  石磨转着,转出碎米来……

  姚祖荣的脑袋转着,转出纱帽来……

  石磨、碎米、脑袋、纱帽在一起旋转,越旋越快。

  突然,那石磨的上爿旋得腾空飞起来。飞过姚祖荣的头顶,飞出磨坊,飞过禾场。轰隆一声,落在禾场南边的池塘里。

  据说从那以后,下到这池塘里去游泳的人,往往有不明不白死掉的。于是便谣传那石磨还在水底里旋转,人一碰着就死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竟结束得如此荒唐。

  (此小说根据民间传说写成,基本情节没有变动,人物是经过加工的。)

                                      1981.8.19于苏州
 

                                 下一页  回目录  秋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