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文文集               我喜欢的书
   
 

    第一,我喜欢《一直在奔跑———艺术大师对话》这本书。第二,为什么喜欢?
因为我欣赏这本书的这种写法。第三,虽然,我对这本书里画家、音乐家有些隔膜,
但对熊育群笔下出现的一些作家,应该说,我是都有一点或浅或深的了解。因为这
其中,有的是朋友,有的不怎么熟悉,或见过两面,或素昧平生,可他们的作品,
我是曾经拜读过的,就是所谓的文字之交了。因此,再次与作者一起审视这些了解
的文坛中人,便多了一份相距甚近的亲切感情。

    熊育群的这种写法,我欣赏。他对这些作家、作品,以及所涉及到的文学主张,
很多的看法和想法,我也是很赞同的。所以,这本书我感兴趣,我想很多读者也会
感兴趣。

    最初,当书中的一些篇章,在报纸上陆陆续续披露的时候,我就觉得它应该是
一本书,一本值得保存的读物。我与熊育群通过电话,知道他这样想,也是这样做
的,谈得很契合。无论如何,报纸的副刊,版面有限,往往不能全文刊出,必须割
爱若干章节。这对作者、读者而言,都是遗憾之事。现在,很好,出版家识货,读
者也支持,于是结集出版。看来,与我抱同样心情,希望一窥全貌者,大有人在。

    我认为,熊育群,作为一个记者,对于文学、对于艺术所发出来的这些声音,
值得倾听。因为他既具有非职业评论家的自在之气,无拘束,很放松;也表现出非
圈子中人的生猛之气,少顾忌,多率直。这和我们看惯了四平八稳的,理论权威的
官式文章;面面俱到,合乎规范的评论文字,是不大相同的,有一种新鲜感。也和
我们见得太多的,那些捧场的、炒作的、哄抬物价的、有偿服务的、好话连篇的、
高帽子乱戴的,纯属于商业运作的当代文学评论,绝无共同之处,更多的是一种真
实感。

    这真,这新,只有熊育群这样站在圈子外,关注圈子里的记者,无挂无碍,无
欲无求,才能做得到。其实,我与这位年轻朋友相识甚晚,但一见如故。记不得是
他背了一个背包,到欧洲转了一趟回来,路过北京,还是他作为副刊编辑,专程跑
到北京来组稿。总之,他那孔武有力的外部形象,和他文字中精细耕耘的内心状态,
对人的分寸周到,礼貌谦逊,和写文章时的慷慨陈词,直言无讳,使我想起前人将
宋代的苏轼和柳永,也就是对宋词豪放与婉约两大派别的譬喻。

    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
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
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宋·俞文豹《吹剑录》)。

    我认为,精神上丰富多彩,作为作家写作上多面出击的熊育群,以记者的敏锐,
以关注文学的热情,写出这本书来,也自是意料中之事。细节的观察,和大处的把
握,形象的文字,充沛的感情,便是这本书的特色。我也稍稍了解,这其中,有些
被访者,是很内敛的,是不大容易使其剖露心胸的,然而,都经不住熊育群的长于
采访的功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挺佩服他的本事。

    其实,记者兼职文学,作家兼职记者,是太常见的事情。我记得爱伦堡说过,
战争一打响以后,司令部就该需要作家上前线,作战地采访了。这就是说,每一个
行当,有其长,必有其短,甚至,其强项有可能正是其弱项。记者以其职业本能,
迅速抓住报道的重点,新闻性,时效性,是当记者的特长。但是,镜头感,形象感,
却是作家最擅长的表现手段。所以,作家来写记者要写的事件,记者来写作家关注
的题材,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熊育群的这本书,具有现场真实报道的生动性,这就是他当记者的拿手好戏了。
在一问一答之中被访者告白的可信性,就是第三人称的评论文章所做不到的了。何
况,夹叙夹议的议述,表现出他对文学的精到见解,单刀直入的剖析,其锋芒,其
勇气,我想这就是年轻人所特有的冲劲了。

    因为这种深度的文学采访,不是常见,所以,我也向熊育群表示过,希望他继
续这样一个课题,接着写作下去,视野再开阔些,范围再广泛些,讨论再深入些,
褒贬再放开些。这其中,名人自然是不可或缺,这也是大多数读者想知道的。但同
时,若是看准了,吃透了,把一些正在处于上升趋势的新面孔,推介出来,置于文
学舞台的脚光前面,那将是“善莫大焉”的好事了。

                                 下一页  回目录  秋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