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自己问

  1.谈谈你的创作经历和早期生活。
  顽皮一点说,最早的创作是儿童时代在水泥地上的胡徐乱抹。我曾在化工厂的
门口用粉笔描摹了墙上的一句口号“革命委员会好”,受到了人们的一致称赞。那
时候我是学龄前儿童。
  我十岁那年得了场重病,休学在家,终日躺在竹榻上,与《艳阳天》这部小说
作伴,最早读过的小说就是《艳阳天》,那时候有一奇怪的癣好,在纸上写下一连
串臆造的名字,然后在名单后面注明这人是党支部书记,那人是民兵营长,其实是
在营造人物表。前些年我在家中翻抽屉时还找到过一张这样的人物表。也许这是我
对文学最初的白日梦。
  我上大学时写过一阵诗,那时候十个大学生中有九个是诗人。诗歌创作对语言
起了相当重要的磨砺作用,至少对我是这样。我后来开始学习创作小说,在一九八
三年的《青春》七月号上发表了处女作《第八个是铜像》。竟然是写一个老知青的
改革道路的,竟然在次年混到了青春文学奖。我拿到奖金后就纠集几个好朋友在北
京的鸿宾楼吃了一顿,以示庆贺。
  2.谈谈外国作家对你的影响
  这是一串长长的名单。他们包括世人皆知的那些大作家。海明威、福克纳、塞
林格、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少年时代我曾迷恋过高尔基的《单恋》之类的流浪汉
小说。而真正看到的第一片世界文学风景是在上海译文社《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
中,辛格《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中那个迂腐、充满学究气的老光棍形象让我念念不
忘。那时候我在苏州的一所中学里上高中。
  以我个人的兴趣,我认为当今世界最好的文学是在美国。我无能摆脱那一茬茬
美国作家对我投射的阴影,对我的刺激和震撼,还有对我的无形的桎梏。
  3.谈谈你目己的作品
  这一点最好不谈,我深知自己作品的缺陷,别人一时可能还没发现,我自己先
谈了就有家丑外扬之嫌。
  有时候我像研究别人作品那样研究自己的作品,常常是捶胸顿足。内容和艺术
上的缺陷普遍存在于当代走红的作家作品中,要说大家都说,要不说大家都不说。

  4.谈谈“流行”和“不流行”的作品的优劣。
  这牵涉到对“流行”这词的理解。“流行”的含义是被时尚肯定,受人欢迎的。
排除了文学的其它体裁,流行的小说就是被人普遍接受、对同时代起影响作用的小
说。举个例子,譬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这是八五年之
前的流行模式,八六年以后的中国文学起了一种质的变化,一批极具作家私人个性
的作品登上文学主峰,它们同样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流行效果。这就像赛马中彩后,
马和驭手都具有流行的意义。在文学界,这样的马有《棋王》、《遍地风流》,
《你别无选择》、《透明的红萝卜》等、这样的驭手有阿城、刘索拉、莫言等。无
疑,他们首先是优秀的,然后才是突然在瞬间爆发的。他们这些作品因流行而奠定
了地位,也影响了大批文学作品风格。
  所谓“不流行”,当然有两种含义,一种不流行是作品本身低劣的原因,它无
法流行。另外一种,我想就是那些不流行的好作家了,不流行的好作家一般不易受
人注意,一旦受到注意并被推崇后他们往往仍然不流行,原因很复杂,似乎他们不
具大众性,不具可摹仿性,他们的个性色彩深藏于作品中,不易摄取,因而产生了
另外的效果,不是流行,而是间离,通过间离达到吸引目的。这样的作家也可找出
些例子,譬如湖南的残雪,江苏的叶兆言。
  “流行”与“不流行”之间没有优劣,它们同样是产生好作品的土壤。
  5.谈谈创作障碍问题,你怎样对待?
  每个人在小说创作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障碍来自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方
面的,包括他人的,最重要的恐怕还是来自自身的障碍。
  一个作家在成功的同时也就潜藏着种种危险。成功往往是依靠作家的艺术个性
和风格,但是所谓个性和风格很容易成为美丽的泥沼,使作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一个作家的成功总是贴上某种新鲜的标志,随着时间流逝,这种标志会褪色,失去
新鲜的意义。喜新厌旧的读者往往会产生厌烦心理,而作家不甘心轻易甩掉自己的
风格模式(事实上也不太容易甩掉或者突破),许多作家都是停留在原地继续筑案的,
就像鸟不肯飞离老窠,以一种固守的心态顺应文学潮流。这种自我胶滞状态常常导
致写作障碍。避免和消除障碍的一个办法是无所留恋,把自己打碎,重新塑造,一
切都从头做起,这很不容易,需要极大的勇气。
  障碍来自枯萎的心态。如果我使我的每个故事都不同以往,每句语言都异常新
鲜,每种形式一候成立又将其拆散,那么我的创作会多么富有活力,可惜的是这实
在太不容易了。
  障碍是什么?是作家自己给自己套上的小鼓,穿着挤脚,扔了可惜,扔了要是
拢不到鞋怎么办?这是一种普遍的忧虑。
  6.你认为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成功的作品总是带有强烈的个性风格的,透过作品可以窥视作家的整个意识领
域,当作家把他的作品处处打上代表个人的特殊印记时,个性就从中凸现了,风格
也就绰约可人了。好的作家往往怀有对传统和规范的逆反心理,在作品中对此采取
一种强制性的破坏手段,通过文字的暴力夺取自身价值。刻意求新永远是有效的进
攻和自卫的武器。
  许多作家的个性风格究其实质是个人情结的艺术张扬,它们通常都是反常的,
有违人伦的,个人情结有时成为创作的潜机,而且具有强盛的暴发力,这一点体现
在许多国内外名家身上,不便细说,可以自己去体会、或者说,你可以自由地去窥
视。
  7.你心中至高至上的艺术境界是什么样的?你认为你自己的小说有没有魅力?

  我个人的毛病,总是沉缅于过去生活的枝枝节节,对未来却缺乏盘算。艺术境
界是一种光,若有若无,可明可暗的。我希望达到的境界含有许多层次,我希望自
然、单纯、宁静、悠远,我又希望丰富、复杂、多变。它们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
是必须是纯粹的艺术的。
  我读到一些优秀作品,它们就有那种我所向往的“光”,譬如卡弗的一些短篇,
《马辔头》,《简单之至》,譬如塞林格的《献给艾丝美》,譬如巴思的《迷失在
开心馆中》等等。我真正喜欢的往往是这样优秀的短篇。它们对于我是一种永远的
诱惑和动力。说到魅力,这是个让人羞涩的问题。某种程度上,魅力是权术诡计的
演变。我从来不玩权术,我认为我的作品没有多大的魅力,但是我不否认在创作上
有时耍些小诡计,所以也不能否认魅力也许存在。对于这一点最好心中无数,否则
容易矫揉造作、搔首弄姿。魅力是别人眼里的虚幻物,而小说是实在的,它需要你
一字一字地创作,不得矫饰,不得盲动。
  8.你怎样看待先锋小说和先锋作家?
  吴亮对此已作了严密而正直的分析阐述,特别喜欢其中的一个标题,《真正的
先锋一如既往》。
  所谓先锋派文学是相对的,在所有的文化范畴中,总有一种比较激进带有反抗
背叛性质的文化,它们或者处于上升阶段,或者瞬间使已逝去、肯定有一种积极意
义。“先锋”们具有冒险精神,在文学的广场上,敲打残砖余壁,破坏或创造,以
此推动文学的发展。
  中国当代的先锋只是相对于中国文学而言,他们的作品形似外国作家作品,实
际上是在另外的轨道上缓缓运行。也许注定是无法超越世界的。所以我觉得他们悲
壮而英勇,带有神圣的殉道色彩。对于他们,嘲笑是无知的表现,冷漠是残忍的表
现。我希望人们善良,起码应该有一种保护婴孩的正常心理。
  真正的先锋对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应该有圣徒的品格和
精神。所以,真正的先锋永远是一如既往的。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