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前一页回目录回首页
《第二冲击波》—日本危机

 

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的反常状态

在1984至1991年的11年中,日本取得了年平均速度4.58%的经济增长。这在发达国家中是首屈一指的。进入九十年代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触发了最新一轮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或衰退。按年度划分,美国进入危机最早(1990年),复苏也较早(1992年),高涨时期也持续得相对长一些。西欧加入危机比美国晚一年,危机持续的时期比美国要长(1991至1993年)复苏与高涨十分短暂,眼看着现在又要进入新的衰退了。西欧的经济学们干脆将九十年代以来这种独特的现象称之为“增长衰退”,颇为不少美国的经济学者们所认同。无论是七十年代的“滞胀”,还是九十年代的“衰长”,在我们看来,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之交,由于战后经济增长“黄金时代”的终结,而引发的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经济特征。日本比西欧进入危机又要晚一年(1992年),自那以来它的表现竟一蹶不振。1992至1995年,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跌到了1%以下;投资率头3年连续下降,1995年则几乎是零增长,因此,当着北美和西欧都先后以九十年代初的一轮衰退中复苏过来并即将跌出景气状态的时候,日本经济却脱离了世界性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仍然陷在萧条中苦苦挣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日本经济九十年代以来的反常状态。它曾使许多西方经济预测家们跌破了眼镜。诺大的一家英帝国银行——霸菱集团,也因其驻新加坡的一个交易员在日经指数期贷合约的投机买卖中,错误地把巨款压在了日本经济波动的国际同步性上,而最终导致200多年历史老牌银行的破产。人们也许还记得,刚迈入九十年代时,日本是唯一的一个在各级政府财政结算总额中(包括社会保险费用在内)有盈余的发达国家。在此后的萧条岁月中,从1992年夏至1995年秋,日本政府已制定与实施了7个刺激经济成长的扩张性财政支出计划。其花费累计共达14.2亿日元或9600亿美元,约为日本GDP的14%,其中已拨付6540亿美元。预计1996年日本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将占GDP的4.2%,比美国还将高出一倍多。与此同时,日本中央银行将贴现率从1991年的61%直降到1995年第四季度的0.5%,实际利率已接近零。日本政府4年来使尽了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开出的关于反危机宏观调节的所有解数,既大规模地增加公共开支与消费,又大力推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无怪乎西方有人把这一时期的日本经济,称之为“检验主流学派宏观调节理论最理想的实验场所”。然而,日本经济走出萧条的再起动却一拖再拖,与付出的代价和期望相比,差距遥遥甚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虽然日本“拳头”产品部门的出口量占该部门生产量的比重一般都在近50%以上,但从整体看,日本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并不高,只不过20%多。因此,日本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应当首先从其国内经济出现的问题中去寻找。日本银行的运行状态,是决定日本经济命运的神经中枢。这当然是与当代西方经济中,银行消费信贷已成了支撑国内市场社会消费购买力的主要条件分不开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政府产业政策“行政指导”下的银行融资促成的,它远远超出了私人资本积累所能达到的速度和规模,也造成了日本企业不同于欧美其它发达国家企业的高资产负债率。后者的企业负债率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而日本企业资产的70%依赖于企业外部的融资,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企业直接发行的债券与股票,仅占次要的地位。日本法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更高。九十年代以来,日本银行业累积了巨额的呆帐。这给在企业个数、雇工人数、产值和销售额都几乎占其国内总额大多数的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据日本民间信用机构的调查,目前日本银行至少有80万亿日元的呆帐,其中有半数以上估计是无法收回的坏账。西方金融界也认为,日本银行业呆帐总额可能高达6500亿至8000亿美元,为美国金融机构问题最严重的1990年前后呆帐数目的三倍。在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亏损11亿美元从事美国国债券交易的欺诈行为曝光之前,日本大藏省曾公布过它自己对银行呆帐总额的估计。总数约为4900亿美元,其中坏帐在980亿至1470亿美元左右。美国利用大和银行事件,沉重地打击了日本银行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和信誉。为了重建日本银行业的国际形象,1995年11月大藏省正式公布了据称是严格依据日本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报告而统计出来的有关呆帐总额的最新数字。截止1995年9月,日本银行业的呆帐总金额为3670亿美元,其中坏帐额1796亿美元(约为1994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3.9%)西方金融界许多人对这一数字仍持怀疑态度。日本银行的巨额呆帐,是八十年代后半期国内泡沫经济盛行的产物。由狂热的证券投机和房地产投机造成的虚假繁荣,是市场泡沫经济的一般特征。八十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将公共公司和长期严重亏损的国营铁路私有民营化的措施,是引发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当时每股帐面价值五万日元的公共公司股标,被政府以20倍的溢价向私人抛售,进而在股市上炒至300万日元一股。东京股市迅疾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投机浪潮。许多公司争先发行新股上市,在短期内攫取丰厚利润后,又重新投入股市购买其它公司上市的增股。日经指数在八十年代后期一度升到40000。许多投机者在37个月中获得百分之百以上的暴利。狂热的投机风潮崩盘后,日经指数接连重挫,1995年7月跌至14000的谷底。在证券投机风潮的浪尖上,国营铁路的私有化火上加油,又触发了一场空前的土地投机浪潮。原为“国铁”所有的土地,被房地产公司和住宅建筑公司等一次次地倒手炒卖。银行则向土地投机商们毫无节制地提供贷款。一时间大都会地区的地价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地产,每3.3平米高达一亿日元。土地价格的暴涨,顺着铁路沿线迅速向中心城市的外围和地方市镇漫延,使从事实业的企业无法在经济上承担,许多老年和低收入的房客成了无家可归者。八十年代后期涌入日本房地产业的银行贷款中,积累至今共有50万亿日元(约合4000多亿美元)成为呆帐。在泡沫经济盛行期的日本,两股投机浪潮相互推波助澜,愈演愈烈。土地投机攫取的暴利转手投入股市,股市上赚得的资本收入再用来买卖土地。甚至连日本制造业部门的公司企业也大规模地卷入到这场一度被称为“高技术融资”的投机大风暴中。据说丰田汽车公司当年在该项“高技术融资”名下的收入,竟一度超过了其来自汽车制造业的收入。正当日本变成了大赌场,巨额游资横冲直撞、到处寻找牟取暴利的投机场所的时候,日元因日本日益扩大的外贸顺差在美国与西欧的压力下大幅度升值了。它为冲昏了头脑的日本金融业提供了难逢的良机,他们随即大举进军美国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越出国界的滚滚日元不尽而来。时至今日,当年日本金融骄子在美国置下的猎物网中,已损失了3200亿美元的资产。

 

大企业破产风云

一家私营的信贷研究机构11月中指出,日本企业今年10月的破产宗数创11年来的月份最高记录,但这些公司的负债却比去年同期减少65.1%。帝国数据机构的每月调查报告说,10月份无力偿债的公司增加20.4%,至1614家。这是自1986年10月以来破产公司首次超越1600家。10月份的负债总额是4769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5.1%。然而,1月至10月的累积负债总额却高达92670亿日元——按每年的首10个月计算,这是历来最高记录。

日本国际贸易部渡野边秋认为:“从日本企业行情看,日本经济前景没有什么可以令人乐观的东西。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为此而担忧”。他说,前些时候在汽车和家电工业进行的生产重组,现在已经扩散到相关的企业和原材料工业。他认为,目前已经看到生产重组带来的实际成果。渡野边秋说:“当然,我不认为经济会突然滑坡。我认为,日本经济的基本倾向是在复苏”。日本今年有许多大企业经营失败,其中比较着名包括八佰伴日本公司(Yaohan),以及因为80年代日本房地产带动的泡沫经济消失后造成的巨额亏损而破产的大型建筑公司东海兴业(TokaiKogyo)等。日本三洋证券也列入长长的宣布破产的公司名单中,它成为日本在第二次大战后第一个宣布破产的上市证券公司和今年宣告破产的第八个上市公司。日本仅在今年第二与第三季度倒闭的各类公司有7988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1%;所涉及的欠帐有6亿日元。这是日本历来最高的半年坏帐数额。日本东京一家私营研究机构的高级研究员黑田六郎说:“我认为在本财政年度内,这个数字还可能增加到10万亿日元,将超过创记录的1995-1996年度”。他说,更加糟糕的是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在明年三月前宣告破产。日本Wako经济研究所的分析员松下广城说,在日元疲软和出口增加的情况下,日本大企业的盈利在过去两年中连续获得两位数的增长,本财政年度看来大概只有5%的盈利增长率,大大低于该研究所早些时候预测的10.4%。日本大型企业还受到东京股市长期熊市的打击,上星期代表225家上市公司业绩的日经指数跌到了过去两年来的最低点。日本富士研究机构高级经济师高城正郎(译音)认为,日本经济已经走下坡了。他说:“我相信经济已经走下坡了。我们要看到面前将会出现更多经济问题”。他认为大公司、特别是金融公司和建筑公司至今还深受80年代泡沫经济之害。不过他说,如果经济形势保持目前的状态,那么公司破产不会一下子剧增的。而失业率将会恶化,今后两、三年内将从目前的3.4%,上升到5%和6%。

七年前经济泡沫遗留下的坏帐包袱

日本经济至今仍无法摆脱泡沫经济破裂的阴影。日本在80年代有过所谓高速经济增长的时代,甚至独领风骚成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不仅累积了大量的外汇盈余,还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这个暴发户般的“经济大国”,还夸下海口要把整个美国都买下来。日本的高速经济成长,后来证明,很大程度上是个泡沫经济现象,因为一度上升到39000点的日经指数,经过91年泡沫破裂的打击,从此便一路往下滑落,竟曾跌到15000点的危险水平;高窜的房地产价格,经过6年的连续下降,目前还已经打回原形。而日本经济至今依然萎靡不振,原因就是它至今还无法摆脱泡沫经济后遗症的震荡和腐蚀。泡沫经济使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使股票价格节节上升,还使金融体系无止境的膨胀,而工商界眼看股票和地产可以点石成金,还就纷纷放弃原本从事的“实业”,一窝蜂改行去搞迅速发达的“虚业”。泡沫经济破裂之后,首当其冲受到严重打击的,当然是投机房地产和炒热股市的暴发户,以及在旁推波助澜的金融机构,就像“盛宴”之后必然留下大堆垃圾那样,坏帐就把日本的金融机构压得喘不过气来,还把过度扩展的日本建筑业搞到摇摇欲坠。目前日本国内最担忧的事情,一是金融机构的接连倒闭,二便是综合建筑公司的“骨牌效应”了。日本经济迟迟不能复苏,股市一蹶不振,金融与非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显示日本经济确实已经病入了膏肓。日本经济的黄金时代确实是过去了,但是就此断定日本经济即将崩溃,则是个重大的判断错误。因为,使日本经济陷入今日困境的罪魁祸首是泡沫经济,还就是推动全国搞“虚业”的结果,而构成日本综合国力基础的“实业”,还就是日本的制造业,至今还完好无损,而且坚守岗位,如汽车制造业、电器和电子等工业,还继续为日本赚取巨额的外汇,因而出现日本国内经济不景,同时又继续享有巨额贸易盈余,甚至继续与美国发生贸易摩擦的矛盾现象。

日本政府一向强调“团队精神”,仿效战时“护送船团”方式,像护航那样不让国内主要企业掉队,尤其是金融机构更不能倒闭,而动摇社会稳定,破坏经济体系的完整。但是,泡沫经济却带来新的冲击,日本经济已经连续6年无法复苏,政府还束手无策,自民党政府唯有让市场力量来改变现状。换言之,日本政府已经改变了诸多限制,事事干预、动辄以“行政指导”调控经济的官僚资本主义方式,让市场的力量去淘汰那些缺乏竞争力的机构。可以说,这是日本改革开放的开始,还是日本可能获得新生的转捩点。日本终于从“政府护航的安全时代”,进入到“适者生存的淘汰时代”。在80年代日本经济辉煌时期,山一证券从全国第一大退为第四大的证券公司,但业绩依然不俗。1991年泡沫经济破裂,山一证券即出现亏损。去年,集团还有122000万日元的税前小盈余,不过需要支付旗下金融机构累积的1500亿日元债务。到了今年9月,终于在帐面上出现27亿日元的赤字。然而,这些都还不是造成山一证券非倒闭不可的原因。股市的长期萎靡不振,已经严重影响证券公司的营业,检察当局取缔银行、证券公司和大企业向黑帮的“总会屋”输送金钱利益的行动,尤其8月间搜查和逮捕山一证券大批高级职员的事件,更严重影响山一证券的业务。美国两家信用评级机构,接连将山一降级,尤其穆迪公司把山一列为“不适宜投资”的机构,就使100日元面值的山一股票在19日跌剩68日元。连富士银行,即山一证券的最大股东兼主力银行,还宣布不再注入资金,终于把山一迫上倒闭的道路。山一证券其实还有个致命伤,就是利用客户帐号作移花接木的走马灯式交易,结果累积了22亿美元(2000亿日元)的所谓“帐外亏损”。日本证券公司替大公司粉饰帐目,暗中赔偿大客户的损失,原本是日本商场的惯例,但是在这个时刻被逮个正着,既暴露了日本证券业的“不透明”性格,还暴露日本当局“监管不严”的弱点。

 

东南亚金融危机加剧了日本经济危机

日本在东南亚有为数不少的合资以及直接投资项目在进行,这和美国在流动资本上的投资占多数来比较,日本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更为深远。日本经济界人士将此次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形容为日本的“后院起火”。他们普遍认为,日本和美国的情况不太一样,后者在流动资本上的投资更多,而日本在东南亚有不少的直接投资项目,更直接受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这些出现金融危机国家的影响。经济界人士认为,如果当地的经济复苏延迟,日本企业在亚洲这些国家直接投资的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日本的投资者也无法像投资在股票证券上的国家那么容易,就将资金撤离市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0月底的报告指出,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不仅会使日本的经济增长降低,甚至会影响到几个主要经济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表示,这次危机会导致欧盟和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下降0.1至0.2个百分点,而日本会下降两倍,即0.2至0.4个百分点。在泰国出现问题之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长是2.3%、明年是2.9%。日本丰田汽车集团11月初宣布,在泰国的两个制造工厂暂停营业,使企业加入了受国家经济不景,而倍受打击的泰国汽车制造业行列也遭殃。根据野村研究学院、美国商业部和日本银行等机构所调查的数据显示,去年流入亚洲市场的资金高达1568亿美元,这是1993年的1.6倍,是1990年的3.6倍。日本和美国在流入亚洲市场的资金中各占25%,不过,日本主要是直接投资。去年,直接投资在日本投入亚洲区域资金中所占的比例高达一半,而在证券方面的投资占36.4%,贷款、存款和其他形式的投资比例是13.5%。而美国在证券业方面的投资是45.2%、直接投资为22%,32.8%是其他形式的投资。不过,日本经济界人士认为,虽然亚洲需要1年或者是两年的时间,才能从坏帐等问题中走出来,日本公司在中期的范围,还是能够从中获取盈利。 东南亚地区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商品市场之一。1996年,日本对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5国的出口总额达7.941万亿日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7.3%。若加上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则分别高于日本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额。东南亚国家发生金融动荡后,为维护本国货币稳定,有关国家采取了提高利率,推迟大型项目的建设,增加附加价值税收等一系列对策,强行抑制国内需求。这将可能影响日本产品在这些国家的销路。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还致使日本出口产品价格暴涨,大大削弱了竞争力,影响日本产品的出口。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后,有关国家的货币纷纷贬值,有的货币已贬值30-40%。日本厂家若不降低出口价格,其产品在当地的售价即会上涨30-40%;但降低出口价,厂家利润就会减少,甚至出现亏损。自1990年10月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由于内需不旺,恢复主要依靠出口。东南亚国家金融动荡导致日本出口受阻,这对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东南亚地区不仅是日本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市场,还是日本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来源。1996年度日本从东南亚5国进口的商品总额达6万亿日元,占进口总额的百分之十五。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加强了商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将会有更多的商品打入日本市场,挤占其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进而影响日本的生产和就业。最重要的是日本金融界同东南亚国家关系甚密。近年来,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融资大幅增加,1996年度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4国的贷款余额达693亿美元,占日本对外融资余额的40.9%。这些资金的相当部分流入上述国家的房地产业,金融动荡又使许多不动产公司破产,从而加重金融机构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破产。因此,日本商业银行向东南亚国家提供的大量融资存在严重隐患,有可能使日本金融机构产生大量坏帐,加剧日本金融动荡,影响其经济复苏。所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10月29日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合经济委员会上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动荡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要比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大得多”。据日兴经济研究中心测算,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动荡将使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下降0.7%。

 

北海道拓殖银行倒闭

11月17日上午,日本北海道地区最大的银行拓殖银行宣布破产,这是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北海道拓殖银行是由于蒙受了大约78亿美元巨额的坏帐亏损,而面临倒闭的命运。该行在北海道地区内的130家营业所全部由北洋银行接收。为了防止因拓殖银行破产而引起金融恐慌,日本银行(中央银行)几乎与此同时宣布实行一项特殊融资计划,融资总额为6000亿日币。由于日本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积极干预的姿态,一场金融风波终于避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朗表示,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日本银行业已经被巨额的坏帐所累,北海道拓殖银行的收盘,可以使金融界减少“其中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成立于1900年的拓殖银行,当初是作为开发北海道的政策银行成立的。虽然该行在北海道的市场占有率为第一位,但在日本整个城市银行的排名中却是最末的一家。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的商业银行和城市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立刻凸显出来。拓殖银行是不良债权问题较为严重的一家,它自已对外公布的数字不到1亿日元,但是专家们估计,其不良债权可能要接近2亿日元。1992年以来,日本已有10家信用社和地方小银行倒闭,每当发生银行倒闭的事件,有关评论都会预测“下一家可能轮到拓殖银行”。所以,拓殖银行的倒闭,是早在预料之中。

拓殖银行为了走出困境,做了种种苦苦的挣扎,曾经一度考虑和北海道银行合并,但由于两家银行在诸多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在今年9月6日宣布继续各立门户。由于拓殖银行在北海道地区独霸一方的地位,在吸收存款和门市贷款方面表现不凡,今年3月份的结算,该行营业额有增长的趋势。可是,该行却逃不过破产的厄运,加速该行破产的一个近因,是日本十大证券之一的三洋证券的破产,使得金融市场对于负债累累的金融机构的短期融资变得更为谨慎,在流动资金无法周转的情况下,迫使该行不得不宣布破产。

自从1993年景气后退、日本经济陷入谷底之后,日本经济一直处于景气的缓慢恢复和不景气的进一步加深的交替状态之中。除了1995年因日元兑换美元突破80日元大关、日本的出口受到严重阻碍、总体经济呈现后退之外,近年来,日本的汽车、电机制造业的景气复苏是很明显的,现在支撑日本股票市场的,主要就是该两大产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  然而,在另一方面,4年多来,日本中、小企业依然笼罩在不景气的愁云惨雾之中。据日本帝国数据银行公布的数字显示,仅今年10月日本倒产的企业就达1614家,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除了中小企业之外,金融机构和银行因为背负的不良债权的“包袱”过重,还无法见到景气复苏的“曙光”,依然在不景气的“黑夜中”艰难的挣扎。三洋证券公司和拓殖银行的倒产仅仅是破绽百出的日本金融体系的冰山一角。

从11月17日开始,日本股市、汇市、债券市场全面告跌。到周末,东京日经平均股价跌破15000点,创两年来新低。

日本经济因此处在风声鹤唳之中。一般而言,股市下跌,汇市就会上升,反之,汇市下跌股市就是上升,现在股市、汇市、债券市场全面告跌,发生这样情况的解释只有一个,就是资金纷纷开始撤出、逃离日本。资金的主要流出方向为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美国债券。据东京股票市场统计,10月份流出资金的总额为5940亿日元,11月份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造成投资者信心丧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日本政府对景气的估计过分乐观,只看到景气复苏的一面,没有看到不良债权对金融机构和银行以及产业界所造成的影响带来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虽然桥本内阁一再强调要实行“金融改革”,但由于金融界即得利益者的反对,使得“金融改革”举步艰难,加上缺乏透明度,“金融改革”无法展开。所谓日本“金融再建”只能流于一句空话,东京股票市场虽然对政府向拓殖银行实施特别援助政策表示欢迎,东京股市在当天有很大的反弹,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如果日本政府不实施真正的金融改革,投资者的资金流出将只会加速。第二,至今为此,日本对于刺激经济仍然一筹莫展。93年时,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从国库拿出12亿日元扩大公共投资。然而,由于今年4月消费税的提高,对政府而言,很难再用通过发放“赤字国债”筹集资金来实施扩大公共投资的计划。如果要靠民间扩大设备投资的话,在目前消费低迷的情况下,显然不可能,加上日本拿不出振兴新兴产业的计划,投资者对此只能表示失望。第三,日本的银行的资产40%在海外。最近东南亚的货币危机和香港股票市场暴跌,对日本还有间接的影响,使得日本银行的资产总额无形中损失了近二成,这还影响投资者的信心。总而言之,拓殖银行的破产仅仅是日本经济低迷综合症的一个缩影,如果不从根本政策上加以改善的话,类似拓殖银行破产事件一定还会接连发生。

 

香港八佰伴清盘

香港八佰伴百货公司11月20日晚以无力偿还债务为理由向最高法院申请自动清盘,当天傍晚6时许,港、澳的10间八佰伴店铺更是提早关门,部分店铺已被供应商提走大部分货物。位于港、澳的10间店铺11月21日起全部结束营业。香港传媒形容这是香港百货零售业历来最大的遣散员工事件,一共有逾2000名全职与兼职员工向劳工处就索偿与求职方面求助。正在加拿大温哥华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香港工商局局长俞宗怡说,八佰伴清盘是个别事件,纯属商业决定,不会影响外资对香港的投资。劳工处则表示希望在6个星期内从官方的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垫支八佰伴员工的欠薪与遣散费,并成功帮助员工在新年前转业。证券界人士相信,在清盘偿还债权人债项后,八佰伴香港不大可能分到资产,该公司又无其他实质资产和业务,9月停牌至今的八佰伴香港基本上已缺乏维持上市地位的条件,复牌是遥遥无期。香港近一个月来共有近50间公司入秉法院,向八佰伴追讨总额达6700万港元的欠款。电视杂志性节目还曾播出八佰伴百货店铺内货架空荡荡的画面。

山一证券倒闭事件 11月24日,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宣告倒闭。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大证券业的倒闭事件。其总裁野泽正平说,他得知公司因为赔偿客户而隐瞒22亿美元的亏损后,就决定结束公司的业务。野泽正平面对记者时,脸色苍白,眼睛泛红。他在记者会上一再强调:“我们没有过度负债”。他说,即使有这么大的亏损,山一证券仍有足够的资产偿还所有的债务和应付客户的提款要求。

山一是日本第四大证券公司,有整百年的营业历史。山一的律师会泽说,该公司未偿付的债务共有240亿日元,低过246亿日元的总资产。1991年日本股市崩溃时,山一证券未进帐的亏损开始增加,因为它弥补大客户的亏损,以维持同这些大客户的交易关系。野泽正平说,一周前,他下令审查公司帐目,知道公司蒙受巨额亏损。他当天立即向财政部报告此事。今年8月,前总裁三木淳夫因付遮羞费给一个黑帮分子的事件曝光后宣布辞职,野泽正平才接任总裁职位。山一证券非法弥补大客户交易损失而蒙受巨额亏损的丑闻已在市场流传多年,并在最近使该公司的股票猛跌至100日元以下。不过,日本财政部仍对山一证券弥补大客户交易损失的事件感到吃惊。野泽正平说,穆迪投资服务公司上星期五把山一证券的债务评为坏帐后,是他前晚决定结束营业的另一个原因。因为根据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的评级,意味着山一证券可能无力偿付今天到期的短期贷款。山一证券主席五月女说:“上星期五,我认定将难以应付偿还贷款的要求……但我们认为,我们仍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日本报章引述证券业人士的话说,该公司进行非法的“走马灯似的”交易,是累积巨额亏损的原因。他们警告,该公司透露的亏损额可能还会增加。所谓“走马灯似的”交易策略是指一家公司把亏损的股票,在结帐之前转移给另一家公司,以便在资产负债表上隐瞒亏损。 山一证券的倒闭,导致日本金融市场反应激烈,日元和股市大幅下跌,银行股和金融股受到重挫。11月25日,日经指数早盘暴跌了5%,日本中央银行宣布,为了保护投资者和客户的利益,央行向山一证券公司提供特别贷款8000亿日元。

日本央行行长松下康雄对众议院金融委员会说,央行提供的这笔特别贷款包括应付山一证券日后的一些资金需要。日央行为维护金融已拨特款385亿元。松下康雄说,到25日为止,日本央行为了维护日本金融制度,已经拨出特别贷款31000亿日元。他说,央行在今年10月前只动用了3720亿日元的特别贷款。本月初向北海道拓殖银行提供了19000亿日元,再加上这笔8000亿日元贷款,从而使动用的特别贷款突破3亿日元。松下康雄说,为了对付目前“深不可测的形势”,“我们将向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并毫不迟疑地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日本经济界认为,山一证券倒闭事件对日本金融业产生极大的震荡和冲击,这显示日本政府可能希望借助市场的力量,让金融机构进行重组,以增进该领域的竞争力。

经济分析人士认为,金融业在短期阶段将进入非常不稳定的阶段,更多的金融机构会受到山一证券的波及,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够在变幻无常的市场中得以生存,金融界可能出现无法控制局面。一位分析员表示,如果日本银行和财政部不能全力以赴,解决山一证券倒闭事件,金融界可能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更多的金融机构要面临和山一同样的命运。

日本政府拟定在未来四年推行的金融改革计划,将进一步放宽对金融界的管制,这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同时还将取降低政府对金融业的保护。一些分析员预测,目前的形势以及准备推行的改革,将使日本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行面对更多震荡,可能25%至30%的金融机构将面临生存与否的危机。

一些分析员认为,山一倒闭的事件显示,政府容许金融机构走向倒闭之路,而让该领域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他举例说:“山一在该领域拥有4%至6%的市场比例,现在这个空间空出来了,使那些更大的金融机构有机会进入,并从中获益”。有分析员还置疑,日本银行和财政部在山一证券倒闭后所扮演的角色,它们是否真的会承担山一的债务?

愤怒客户排队领存款,数千个愤怒的山一证券的客户纷纷涌至山一的分支机构,排队领出存款,一位62岁的老人说:“我是用退休金从山一证券买的债券,我要拿回来”。另一位客户说:“我们以后都不会再相信证券行,不仅是山一,其他的还不能相信”。

日本财长三¤博说,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倒闭的事件后,政府将考虑动用公共基金稳定日本金融制度。市场估计,政府如果真的决定这么做,需要动用的总额可能高达1250亿美元。但分析员还指出,政府应该明确公共基金是“用在保护存户和投资者的利益,

而不是用于扶持那些将要倒闭,或者是由于管理、经营等问题,而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

经济计划部长尾身幸次说,目前首要的是要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来恢复金融制度稳定,因为坏帐问题已经威胁到日本的经济了。他说:“动用公共基金来注销坏帐问题,必须从保持日本金融制度的稳定和信贷秩序的观点进行认真讨论”。

作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发言人的内阁秘书长官冈村兼造说:“东京将利用一切方法,包括动用公共基金,来稳定和恢复对日本金融制度的信心”。他呼吁山一证券的客户们“保持镇静”,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他同时还呼吁所有的金融机构“加紧进行整顿和尽可能地公开管理的真实情况”。他说:“我希望每个金融机构能够认真对待它们面对的问题”。

台湾财长邱正雄认为,山一证券倒闭将不会导致新一波的国际金融危机,因为日本的外汇存底比韩国多,而且日本经济已经持续6到7年都不好,山一证券财务恶化还有4到5年的时间,这是国际社会上大家都了解的事。他认为,这次的事件对日本本身的处境有影响,但不至于会连带使国际金融情势再发生危机。邱正雄还指出,根据台湾证管会的汇报,山一证券在台湾的投资、经纪业务和银行往来的情形很少,对台湾的影响有限。

日本政府已经安排一组调查人员,对这个宣布破产、全国第四大证券行进行全面调查,以探寻山一是否因为从事非法交易,而导致巨额亏损。如果证实山一证券涉及非法交易,调查委员会将建议日本财政部对山一证券进行处罚,并将案例归于商业罪案的类别。山一证券涉嫌让拥有不同财政年的机构,买进山一证券熟客的股票,以使它的客户和证券行本身,在财政年结算时,不会出现帐面亏损。

日本山一证券宣布倒闭的消息,犹如一阵龙卷风,迅速“袭击”亚洲区域大部分股市。英美股市还受到严重影响,纷纷滑落,世界股市又再次笼罩在重重阴影中。第二天,亚洲10个主要股市中,除了台湾股市之外,其他股市全盘滑落。其中,东京股市全天的跌幅最大,计5.11%,其次为马来西亚股市,跌5.08%。

美国华尔街股市大幅度滑落113.15点(1.4%),收市报7767.92点。分析员修什说:“很明显的,世界金融危机越来越严重了,相信还有更多坏消息会接踵而来”。另一部分分析员则认为,山一证券的倒闭相信比亚洲近期的货币危机对市场的影响更大,因为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亚洲危机还没有结束,股市还非常脆弱,纽约蓝筹股隔天开市可能还会滑落”。

伦敦市场是山一证券宣布收盘后第一个开市的国际市场,在第二天的早盘的交易中,伦敦金融时报100股指数下跌了1.6%,在伦敦交易的美国债券还因此大跌。在伦敦管理450亿美元的GA投资管理公司的资深经济顾问米理根(AndrewMilligan)表示,人们担心的不只是山一证券本身的问题,而是日本机构可能被迫卖出它们在海外的投资,把资金转移到日本以刺激资产与负债表。

一个月有三家日本金融机构先后宣告失败,市场担心日本山一证券收盘将引起另一轮的全球股市大抛售。市场人士担心日本可能成为另一张在亚洲倒下的骨牌。

受访的分析员和基金经理指出,亚洲股市多月来在疲弱的情况下挣扎求存,山一证券收盘的坏消息一传出后,又进一步打击投资人士的信心。分析员说:“随着山一证券破产详情的揭露,不难让人发现,日本在透露信息方面,比任何人想象的还要糟”。股市劣势会持续一些时候。

市场人士异口同声表示,区域股市的波动太大了,要预测短期内的走势非常困难。此外,这样的劣势相信还会持续一些时候,因为分析员都在期望“问题国家”的政府大刀阔斧地采取措施,整顿国内经济。

亨德森投资太平洋投资部总经理麦克·瓦特(MichaelWatt)说:“现在到处都是紧张气氛,短期内相信不会有什么改变。“我不认为,区域股市显著下跌是山一证券倒闭直接造成的。因为,山一证券的不利消息已在市场上流传很久了。不过,一些交易商大量抛售山一基金,影响市场行情。人们一看到别人抛售,还会受影响跟着卖出”。乐司财资产管理的董事陈庆星受访时说,山一证券的事件,导致许多投资人士纷纷抛售该公司的基金,还进一步打击市场的信心。“这意味着,可能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公诸于世……”。将有更多金融机构须重组。瓦特说,随着好几家日本金融机构宣布倒闭,日本政府相信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全面整顿经济。“如果该国政府果真进行重组,可能还有更多机构面对倒闭的厄运”。

邓普顿(Templeton)新兴市场基金经理麦朴思博士(DrMarkMobius)说,日本股市对亚洲区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不用置疑的。他指出:“日本多年来都拒绝承认和面对问题。它没有着手整顿银行业,还没有整顿房地产业。目前会是非常‘痛苦’的阶段,相信将有更多金融机构必须进行重组”。不过,他还表示,股票市场是领先指标,相信已经吸纳了不少坏消息。“我不认为日本股市会戏剧性暴跌”。

香港渣打银行的资金经理表示:“我想我们所看到的问题,比实际的问题来得少,市场其实预料会有更多问题出现”。

分析员普遍担心山一证券事件将加深亚洲金融危机。一名在新加坡的外汇交易员说:“如果日本完了,我们还全部完了”。

悉尼一名交易员说:“明显的,日本明天开市后,将面对重大的打击”。曼谷Seamico证券公司的分析员安达信(BillAnderson)还说:“这可能是对亚太区域信心的另一个打击,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问题了”。

还有分析员认为山一证券收盘是一件好事,因为日本政府没有要求其他金融机构花费大笔经费来拯救这家负债累累的金融机构,还没有迫使其他较健全的企业将之收购,否则问题将一直延续下去。

 

德阳地方银行倒闭

11月26日,位于日本北方仙台市的德阳地方银行(TokuyoCityBank)宣布停业,申请财政司法保护,成为本月宣布倒闭的第四家日本银行。德阳地方银行的倒闭,使国际金融界对日本银行业的倒闭风波是否会继续扩大,以及日本政府处理财务危机表示高度关切。德阳地方银行在26日发表的一份声明说,由于该银行出现大量坏帐,加上最近日本股市节节下跌,该银行的股票价格还下降了,使它无法应付巨额债务,不得不放弃重整的希望,宣布停业,并将资产和存款转移给当地的77银行,业务转移给仙台银行。

德阳地方银行是一家中型银行,在东京证交所第一交易板挂牌。该银行有71家分行,有1116名职员。在宣布停业前一日,该银行的股价再下跌12日元,跌到每股48日元。到今年9月底的半个财政年度中,它的税前亏损为4亿日元。日本财长三冢博26日上午立即举行记者会,承诺将尽一切努力采取紧急对策,以安定人心,稳定金融市场。他表示,政府将与执政的自民党,以及其他政党共同讨论挽救发生麻烦的金融机构。他认为,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的倒闭可能影响到德阳地方银行,导致它很快步它们的后尘。他说:“我不认为,德阳地方银行的倒闭是一件完全独立的事件”。

据媒体报导,日本排行前19名的大工商银行当中,有13家银行因为急于注销坏帐,截至明年3月的全年业绩料出现税前亏损或净亏损。日本银行的中期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东京三菱银行、安田信托银行和日本信托银行的半年税前帐目已出现赤字。日本银行正赶在财政部明年4月加紧督控银行活动之前,减少坏帐。这项新措施是财政部对金融市场进行大改革的计划之一。这19家银行计划在现财政年中削减77300亿日元的坏帐。据报道,它们在债券交易方面获利,但贷款的收益下跌,中期净盈利跌15.8%,达18500亿日元。截至9月,这些银行注销坏帐和股票跌值后,总税前亏损达9655亿日元。在9月底,19家银行的坏帐共达187000亿日元,而它们计划在明年3月底前,把坏帐减至165700亿日元。由于经济前景不明朗,这些银行可能得掏出更多款项注销坏帐。东京三菱银行估计现财政年的税前亏损将达7300亿日元,在上半财政年中注销超过12000亿日元的坏帐后,这家日本最大银行的税前亏损计9130亿日元。在这19家银行当中,安田信托银行、日本信托银行和日本信贷银行计划颁发股息。日本上一次多数大银行报有亏损的局面出现是在去年3月间。当时这些银行还尝试锐减坏帐。20家大银行当中,有17家出现亏损。穆迪投资服务公司26日说,它可能降低日本5大银行的债务评级。这消息导致银行股纷纷下跌。穆迪投资服务认为,随着日本政府加强对坏帐呈报的管制,这些银行的财务状况将更为紧张。这5家银行是三井信托银行、日本长期信贷银行、安田信托银行、日本信贷银行和中央信托银行。安田信托银行宣布将总值500亿日元的新股发给它所属的集团。它还计划通过出售房地产,筹集500亿日元。美国标准与普尔还将安田信托银行的长期债务级别从BB+调低至BBB-。它说,在中期内,安田信托银行难以应付股市波动、资产素质锐跌、投资者谨慎心态和经济走下坡的种种问题。安田信托的副总裁说:“我们在筹集外币基金方面没看到什么问题”。另一方面,大和证券公司否认它陷入财务困境。其董事经理26日在记者会上说,如果他没出面辟谣,市场会更加混乱。日韩金融危机未除亚洲货币波动不大。

信孚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马特莱认为,由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前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由2.4%,下调到2%。全球经济亦会进入低通胀期。明年货币波动会大减;山一证券事件对日元及美元汇价之影响,视乎日本政府采取何种措施,但日元在125到130水平会有支持。估计日本公司不会大量套现美国债券,因为现时日元及美元债券之息率有明显的差距;日本债券之前景,既面对金融市场危机引致的国内经济收缩,亦受国内刺激经济方案所左右,一旦政府商定采取刺激经济议案,日本债券之表现将落后于大市。

 

日本央行左支右拙,拼力抵挡

山一证券公司面临倒闭危机后,日本中央银行正采取行动,极力阻止亚洲金融风暴蔓延到日本。日本央行总裁松下康雄发表声明,保证将向市场提供足够的资金,以免山一证券公司面临倒闭危机的消息传开后,全国面对信贷危机。据说,日本央行准备提供数千亿日元的无担保特别贷款,协助山一证券公司应付客户的提款要求。但《日本经济新闻》指出,投资机构和其他贷款公司可能不愿提供资金给管理不善的金融公司。日本央行和财政部将同欧洲和美国当局密切接触,确保市场有足够的资金流通,以防山一证券公司倒闭事件导致全球经济混乱。据《每日新闻》说,日本政府和央行已开始同海外的金融当局磋商。它说,日本政府和央行担心出现“抛售日本”的局面,这意味着日本将受到从泰国蔓延到印尼、香港和韩国的经济灾难的打击。现在的问题是日本政府是否打算动用公款拯救像山一这样的公司。一些资深银行家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日本的银行将受到冲击,而人寿保险公司还会受到波及,因为寿险公司大量借钱给银行。

动用公共基金助金融机构解决巨额坏帐

日本时事社和共同社11月20日报道了关于首相桥本龙太郎支持动用政府的公共基金来协助日本金融机构解决巨额坏帐的建议。这两家日本通讯社说,桥本龙太郎接受了前首相宫泽喜一的建议。宫泽喜一依然是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内具有影响的人物,他建议,自民党应当研究利用公共基金来帮助日本的金融机构摆脱目前的困境。报道说,宫泽喜一曾对桥本龙太郎说:“为了解决(巨额坏帐)这个问题,必须做一些事情”。桥本接受他的建议,并向他表示说:“我就要求(党的领导人)开始研究这项计划”。不过,桥本首相一直将减少财政赤字作为他的首要任务。他在19日还曾否认政府会动用公共基金解决银行坏帐的可能性。日本的分析员们认为,在日本第十大商业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和中型证券公司-山一证券最近宣布倒闭后,日本政府正在检讨金融体制问题。MMS国际的一位经济分析员说:“桥本已经认识到,如果日本银行业还下滑的话,其他行业会跟着垮台。所以他将动用公共基金放到了比减少财政赤字更重要的地位”。分析员们估计,在最初阶段,至少需要8亿日元。据统计,目前日本各银行的坏帐总额高达28亿日元。自民党说,有关的研究结果和采取的措施将会包括在该党预定在12月10日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中。

 

日本金融“列车”为何脱轨? 日本的百年老店山一证券公司宣布倒闭,这宗战后最大规模的倒闭事件主要是因日本金融体制无法适应新时代所造成的。此外,金融业的“超贷”、“超借”活动固然促使日本经济在战后兴旺起来,还造成今天金融业的致命伤。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公司已宣布提出“自主废业”的申请,即正式申请破产。该公司负债3多亿日元,这次倒闭,是日本战后最大的企业倒闭案。该公司创建于1897年,其前身是“小池国三商店”,1943年开始拓展证券业,并建立起自已的证券“王国”。1965年,由于日本股市低迷,该公司曾一度面临破产,后由于日本银行(中央银行)出面投入巨额资金,使其起死回生。不过,山一证券这次无法再像三十多年前那样,从政府那里获得“保护”。日本接二连三地发生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倒闭事件,倒闭的金融企业一家比一家大,负债金额一个比一个多,日本金融业就像刮起了一股倒闭风,这是为什么呢?

不少评论认为,出现这个现象是由于泡沫经济时期日本金融业的过分膨胀后,“蜂洞化”所带来的后果。不管是股市低迷还好,出现巨额的不良债权还好,其原因都是因为无节制的金融膨胀。然而,这种分析只说对了问题的一半,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现在的日本金融体制已不能适合目前的经济发展。如果把金融体制比喻成“轨道”、把金融机构比喻成“列车”的话,由于四十多年来旧“铁轨”的变形和老化,造成“列车”接二连三地发生脱轨的事故。

现在的日本金融体制,依然是50年代时期建立起来的金融体制。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日本面临高通货膨胀和经济混乱的局面。为了克服这样的混乱局面,日本制定了以促进经济高速增长为目的的金融体制政策。应该说,这个体制在当时有其积极意义,事实证明,在以后的日本经济发展中,它确实支撑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经济学家鹿野嘉昭在《战后日本金融制度改革与高速增长》一文中指出,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的金融结构主要表现为四大特征:即超贷现象、企业超借现象、间接金融优先、资金的偏在。

银行的超贷和企业的超借在50年代和60年代,对刺激日本经济发挥了作用。50年代,日本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贸易收支的大幅度逆差和大量的失业,为了从此困境中解脱出来,经济上摆脱美国的援助,日本急需对产业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日本的产业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主,形成了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那些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设备全都老化,引进新设备,引进新技术,对企业而言都需要大量的长期资金。为了应付这一经济课题,在政府的主导下,银行在贷款的方法上作出了调整,调整的方向就是“能贷则贷”,“不能贷的尽量想办法贷”。日本建立了长期信用银行和信托银行为中心的民间长期资金供应系统。值得提一笔的是,出现“超贷”现象的另一个客观诱因是,通货膨胀使得战后日本银行金融资产迅速贬值。据有关统计显示,在1940年到1950年的10年当中,日本的物价上涨了120倍,但是银行的金融资产却只增加了23.6倍,这一情况使得银行很难维持基本的经营,以超借贷来获取利润还许是银行当时一种最佳的选择。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极为强烈。总的来说,资金处于不足状态,其中城市银行贷款始终以大企业为主体。为了改善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融资,大藏省对战前遗留的各种民间金融机构进行了更新改编,成立了相互银行、信用金库、信用组合等中小企业金融的专业机构。为了防止信用金库、信用组合等合作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高涨,政府在税收制度方面给予了许多优惠。这些中小金融专门机构,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扶植发展中小企业方面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这些金融专门机构本身还得到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不仅为“超贷”、“超借”现象推波助澜,更为今天的金融乱象埋下了祸根。日本政府一直没有看到“超贷”、“超借”现象对经济带来的危害性并对此加以控制,其弊端暴露之后,嘴上讲金融改革,但一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今天的后果其实是政府在政策上未曾对“超贷”“超借”实施“刹车”和有效引导所铸下的大错。

 

日本经济从此进入多事之秋

12月4日,日本方面宣布,日本银行无法收回的贷款已达到6080亿美元,这使人们担心一些银行将被迫削减资本。日本财政部和日本银行估计,这数字占总贷款总数的14%。《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这数额比3月底官方宣布的坏帐总值多了2.1倍。该报发表评论说,一些日本银行将在坏帐的压力下被迫大幅度减少资本。自8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的坏帐一直增加。

12月5日,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承认日本经济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但与此同时,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却仍将日本的国家债务状况评为AAA级。首相同意他对国家经济的看法,认为经济处境艰难。中央银行行长松下康雄也在同一天发表声明,承认该国经济停滞不前。但他强调,经济发展放慢脚步,并不代表着日本经济已近黄昏。日经新闻服务也指出,以强有力的出口作为后盾,日本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是存在的。松下康雄是针对早些时候,经济企划厅修改对年度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作出的评论。企划厅长官尾身幸次认为日本很难在97财政年度取得1%的经济增长率,更不用说实现政府所定下的1.9%的增长率。不过,尾身幸次也同意日本经济的根基是稳固的,具有增长潜力。日本经济呈现萧条景象,失业率将在1998年达到战后最高记录3.9%,在10月份已经达到战后3.5%失业率的高水平。日本国会已在11月底通过法案,要求政府到2004年3月将财政赤字减少到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将分别在明年和1999年把公共工程开支降低7%。据住友寿险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透露,建筑公司将在明年裁减67700名工人,零售业也将多出144100人组成的失业大军,相当于整个行业雇员的0.9%。尽管失业率节节升高,日本债务状况仍被确认为AAA级。评估机构标准普尔表示,这主要是因为黄金和日本银行的外汇储蓄具有高流动性。日本的公债市场居世界第二,日元是第三大广泛流通的货币,因而该国在全球的资金市场可自由出入。同时,日本作为海外债主的地位十分稳固,政府净负债很少,以出口为主的经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标准普尔也指出,日本银行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摆脱资产素质问题。该机构相信有问题的资产量要远比官方估计的数字高,大约占了总债权的15%。而政府把银行系统重新资产化,将耗费日本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到15%。面对国家经济的种种困难,各界都在期盼着自民党的金融援救计划的出炉。但自民党昨天发表声明,原定下周三公布的计划书将推迟到本月16号才公开。交易商一般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投资者相信计划书将更好地对目前的经济状况作出评估。日经指数在消息公布后上升了0.7%。公众估计计划书会包括降低公司税,保护投资者和储户等内容。尾身幸次也强烈呼吁把公司税从现在的50%左右减少到40%。在国家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同时,日元在东京交易市场对美元的比价也一再滑落,交易商相信它会跌破130日元的心理支持水平。尽管财相三冢博一再宣称财政部对疲软的日元有合适的对策,交易市场似乎对此置若罔闻。

日本银行纷纷从海外撤资

日本银行因国内困难而纷纷削减海外投资计划,并从海外撤资。分析家们警告说,这些日本银行和金融公司可能在今后10年不再重返国际舞台。有报道说,因出现数十亿美元坏帐的日本安田(Yasuda)信贷银行正考虑关闭它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该公司目前已经削减了海外贷款数额和海外机构的员工。据说住友银行也正在为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分行寻找买主。住友银行加州分行的总资产大约有8200万美元,现有1600名雇员。住友持有该分行的85.2%的股权。分析员们认为,在80年代经济增长时期,日本银行曾大力向海外扩展。但是现在对大多数日本银行来说,从耗资巨大和竞争剧烈的海外市场退缩,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德国德累斯顿银行的分析员麦金尼斯说,今年亚洲金融危机已经扼杀了日本的经济活力,特别是重量级的第四大证券公司——山一证券公司的倒闭,引发了日本海外公司的关门风气。日本长期信贷银行、日本野村证券公司、大和证券公司也已经削减了它们的海外业务。他认为,这些公司将不会在今后五到十年内再重新进入海外市场。汇丰控股公司下属的汇丰财务公司分析员沃特豪斯说,日本最大的19家银行将会保留一些海外基地,特别是为了继续保持日本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份额,它们将会留在伦敦和纽约,因为那里是银行业的重要位置。不过他相信,大概只有三、四家日本银行会真正开展业务。他认为,日本银行将出售海外资产来,改善营业盈利情况。他说:“它们将集中力量于国内的经营业务”。日本足利银行(Ashigawa Bank)发言人说,作为银行重组的一部分计划,它将在近期关闭在伦敦、纽约和香港的分行。他说:“从此我们将不设海外分行,集中力量进行地方银行的业务,加强在日本的竞争力”。

日本危机将影响全球

日本在一个月内接连有四家大金融公司倒闭,不是金融危机的结束,而是危机处理的开始。国际间最担忧的局面是,如果日本政府和大机构因此从国外大规模撤回资金,将会严重影响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特别是正当亚太地区还受金融风暴席卷的时刻,日本资本的突然撤离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但是,目前日本能够从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撤出的资金,实际上却非常有限,一、日资大部分是工业投资,不能说撤即撤;二、非投资于实业的日本游资,虽然在输出泡沫经济到东南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东南亚的货币和股市危机发生在先,日本能够撤出的资金已显得相对减少。其实,最担忧日本撤资的国家是美国。根据统计,到今年8月31日为止,日本拥有美国国库券的总额高达3020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而占美国股票市场37.6%的外国投资客中,日本占了四分之一。因此,日本撤资的话,美国会先乱,接着才是世界金融市场。

 

日本经济能复苏吗?

日本经济企划厅12月9日发表的《经济月报》,证实日本经济在可预测的将来,依然是难望复苏。这又加深了人们对日本经济前景黯淡的印象,也使人对未来的亚洲经济发展前景又增加了一份忧虑。日本经济虽然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然而,自它91年泡沫经济破裂以来,就一直处于欲振乏力的低迷状态,虽然不算是陷入一片萧条的凄惨状况,却因为连续7年都无法从滑落的谷底翻身起来,还出现众多综合建筑公司、金融机构等等,随时都可能出现连锁倒闭的危机,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大国”日本确也陷入岌岌可危的状态。经济不景一拖就是7年,而日本政府和财经界又一直束手无策。日本政府经济企划厅,相当于一般国家的经济计划部,一再发表乐观的预测,说日本经济“开始复苏”或“复苏在望”,确也给人带来一线希望,甚至吸引国际投机商人,特别是擅长搞房地产投资的世界华商,认为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已经见底,正是重新进场的大好机会,因此在一年前便重新进军日本资本市场。但是,一年之后,日本不仅股市还停滞不前,房地产价格也依然往下滑落,说明泡沫经济后遗症还在困扰着日本,也使日本的国际地位因此日益滑落。席卷日本的11月金融风暴,虽然不是东南亚金融风暴的伸延,韩国金融危机的重复,却进一步说明,日本经济也有着类似的结构性弱点。政府的经济企划厅即使信心十足,如今也不得不承认,日本经济除了要克服泡沫经济后遗症,还必须作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脱出目前的困境。12月份的《经济月报》,首次把“经济复苏”的字眼从月报中加以删除,无疑是间接承认经济目前难望复苏。日本经济企划厅对日本经济景气的判断,一直心存观望态度,因此不愿正面承认景气已告后退,尤其在1996年2月以来,更热衷于玩文字游戏,虽说“景气在原地踏步”,却又坚持“复苏的基调仍未丧失”。这次,“复苏”两字却首次从《经济月报》中完全消失,除了说“日本经济景气最近处于原地踏步状态”之外,还说“家庭支出及企业信心都告恶化,可能会影响个人消费及设备投资”。还暗示,金融体系不安引发的信心不振,使到景气循环陷入衰退风险的可能性大为升高。日本政府的景气判断一向谨慎,删除“复苏”字眼,显示日本政府已充满危机感,决心要采取行动稳定现有的金融体系。前首相宫泽喜一和自民党上层,目前多主张冻结地价税、废除有价证券交易税,以及减轻土地的转让税等等,重点在刺激房地产价格的止跌回升,从根本上制止银行与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的继续扩大。而前内阁秘书长横山静六,则提出更加具体的方案,在《周刊文春》(12月4日号)上建议,要发行10兆日元规模的国债来拯救日本的金融体系。他们有个共同看法,就是泡沫经济破裂后的日本经济,由于金融体系累积的坏账还在滚雪球般增大,比如倒闭的银行和金融公司,实际负担的坏账全都远远超出当初公开发表的数字,甚至比人们预测的规模大上几倍,因此必须再动用公款,才能避免日本的银行、证券公司、金融机构的接连倒闭,甚至最终把整个日本经济体系也拖垮下去。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动力,是土地价格像吹泡沫一般,被吹到无限大。有人形容,当时日本的经济是“土地本位制”经济(与“金本位”时代的货币制度相类似)。横山静六在《周刊文春》上承认,“土地本位制”下的日本,也就是泡沫经济最盛期1990年的日本,按照日本经济企划厅计算国民经济的方法,日本的地价总值是2365兆日元,5年后的1995年激减为1767兆日元,相等于有600兆日元的资产突然化为乌有。在“土地本位制”的推动下,投机房地产是发财致富的捷径,而从事银行证券等金融业也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只要有土地证、有股票或证券,便能借贷到更多资金作另一轮的投机。前内阁秘书长横山因此说,泡沫经济时代,金融业者总是对拥有房地产者有求必应,因而累积了至少两成的“不良债权”,总数不下120兆日元的坏账。只要这些坏账问题一日不解决,日本的银行、证券和金融公司就会随时面对倒闭的威胁,特别是日本一旦实施金融完全自由化的“金融大改革”,会有更多金融机构连锁倒闭(一般预测,到时日本的金融市场,将成为美国跨国金融公司的天下,比如现今的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三家将由美国公司所取代)。桥本政府动用国库6850亿日元,救济濒临破产的“住专”房屋贷款金融公司,曾引起国民极端不满。即使投下国民巨额的税款,日本经济依然面对三项经济指标,即土地、股票和证券价格暴落的困扰,如今再度要向国民血汗钱累积起来的国库动脑筋,横山静六也承认这是想起就断肠的事,因此他建议:除了进行积极的经济结构改革、减轻法人课税、让民间资本参与公共设施投资之外,最能立竿见影的做法,便是发行10兆日元的“改革·发展国债”。横山建议的本质,说穿了,还是动用公款来救济那些因管理不善,监督不严而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虽然如此,建议的一个特点是,不直接伸手向国库取钱,而是改而打国有产业的主意,即利用政府在两个原本是国营公司的日本电话电讯公社(NTT)和日本烟草公社的财产,分别拥有的510万股和33股股权,估计总值超过5兆日元的资产,作为发行10兆日元国债的担保。不动用公款,已无法防止日本金融体系的崩溃,更无法消除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困扰,但是,即使投下10兆日元,又能使日本经济复苏吗?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对此作出正面的回答。

日本的教训极为深刻

对于日本危机,分析家们说,受到货币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的银行必须从日本的失误中吸取教训,并清理它们的资产负债表。

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7年后,人们才深刻认识到这些教训。日本当局不得不让北海道拓殖银行在呆帐的重压下倒闭。该银行是日本的第11大银行,它的倒闭是日本银行业一次最大的失败。

这个消息传出后,东京的股票交易所为之一振,全世界的股市也出现上涨的好势头。人们认为,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担心日本的问题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因而向日本当局施加了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日本当局终于决定面对不断增多的金融问题。

日本东海亚洲投资银行副总裁菲利普·莫菲特说:“这说明(日本当局)最终认识到无法回避问题”。

美林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伯恩斯坦说:“日本实际上在过去7年里没有出现经济增长,因为决策者们否认日本存在任何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教训。所有这些问题在一开始时就足够严重了,但日本没有着手处理这些问题,从而使问题变得越发严重。该地区的每个政府都必须坐下来设法弄清发生的问题”。

汤姆森银行观察(一家确定信用级别的机构)驻东京代表菲尔·琼斯说,日本的教训是银行必须得到。有关评估呆帐的明确指示并停止向可疑的客户贷款。他认为北海道拓殖银行“3年前就失去了偿付能力”。

他说:“但像所有的日本银行一样,它没有必要公开全部有问题的贷款。为了证明它的偿付能力,它不停地向一些偿还能力弱的客户贷款,问题逐年严重”。


后一页前一页回目录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