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01


不露痕迹的广告

  巧妙运用潜移默化,不露痕迹广告有时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1958年,美国一家濒临倒闭的汽车公司,为了挽救局势,制作了一则巧于心计的广告。该广告只字不提汽车公司的有关信息,而是征求一个只有25字的汽车商品广告。声称被采用的撰稿作者,公司每日付给稿酬500美元,直到作者去世。
  因此许多人争相投稿。其结果,不仅使该公司在短期内收到了数以百计的征稿信,并无形中扩大了该公司的知名度,扩大了销售量,扭转了危局。

标题“点睛”

  美国广告俱乐部有一则调查,70%以上的人一般不把一则广告从头看到尾。有鉴于此,他们认为一则广告90%的信息量包含在标题中。
  创造幽默巧妙的标题,是幽默广告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在印刷广告的幽默标题中,双关语、俏皮话、警句、格言则是主要的语言形式。解放前梁新记牙刷厂设计了一则广告,分别刊登在上海几家报纸上。广告画面是一位精神矍铄的美髯老翁,他脚踩在一个巨大的牙刷把上,用一支老虎钳拼命地拔牙刷上的毛。由于用力,牙刷柄弯了,他也大汗淋漓。广告宣传画情境夸张,幽默地表现了牙刷的优点。更称一绝的还是它的标题,使用了人们惯用的一句成语,一语双关,俏皮风趣:“梁新记牙刷——一毛不拔”。

迎合好奇心

  人们都有这样的习惯:看到有人围在一起,就会走过去瞧一瞧,这是因为人易受好奇心支配。这一现象是可以被广告宣传充分利用的。
  美国人占姆·路易士年轻时,每天推着车在芝加哥住宅区叫卖水果,勉强挣够一家七口的生活之需。有一次他出去采购货物,偶然在一家书店门前经过,看见一张大广告牌子,用鲜明的颜色写着:“每月新书,今天发售”。牌子上面还贴着这本新书的封面和封底。
  他被这个广告牌子吸引住了,便走进书店看看行情。他发现好多人在争着翻阅这部新书,也有好些人只是随便翻翻,便把那本书买下来,他问那个售书的姑娘,这本新书今天销出了多少?回答是180多本。因为那些顾客大都是因为爱好新奇,所以新出版的书往往是畅销的,除非那本书的内容实在差劲。
  占姆从这件事上悟出一个道理:物品必须新奇才会畅销。
  他要想个办法满足顾客爱好新奇的心理。以后,当他再到水果公司采购货物时,总想着这件事。有一次,突然发现在储存库的角落里放着20多箱澳洲的青苹果。因为美国人平日很少买青苹果吃,所以它们就坐在“冷板凳”上了。占姆灵机一动,以低廉的价钱把那20多箱青苹果全买了,准备冒一次险。回到家里,他把那些青苹果刷得非常光亮,然后用白色软纸仔细包好,在车子上堆得很美观,再用鲜明的颜色写了几个很大的广告牌:“竭诚推荐本月最佳水果,澳洲青苹果!”
  又在旁边用红笔加上两行“皮薄肉脆,水分特多”的宣传词句。
  说也奇怪,他的宣传果然奏效,很快便卖了好几箱,不到半天,居然把20多箱青苹果全部卖完,然后马上补货。在那个月内,他用这个办法卖出了2600箱青苹果,售价竟然比其它苹果贵得多。
  此后,占姆得利于此道,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为美国18家水果公司的所有者。

巧妙的回避

  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竞争的对手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在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这类比较棘手的问题时,一定要保持冷静、谨慎的头脑,注意不要误入各种法律和道德的陷阱。在广告宣传中,如果以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就很有可能陷入一场“官司”中去。
  美国百事可乐公司在广告宣传中很注意这一点。譬如,该公司经常派人到闹区或公共场所,临时布置一个柜面,以吸引过路人,然后拿出十几种被遮住商标的饮料(其中有一种百事可乐),让大家免费饮用,并让饮者指出哪一种饮料的味道好,当有人指着百事可乐说好时,他们便把百事可乐的商标亮出来。这种特殊的示形宣传使百事可乐很快一跃成为美国仅次于可口可乐的第二大饮料。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巧妙的宣传不亮其他饮料的牌子,使百事可乐轻而易举地避免了广告竞争中那种常见的指控,即不道德的利用广告在贬低竞争对手的做法。
  为新产品作广告,也要注意千万不能用贬低对方的手法来抬高自己。孙子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顾客的消费需求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常常不是直接的、明朗的,需要积极引导和调动,才能明朗起来。如果这时企业能运用各种广告技巧,唤起用户的潜在需求,就能促进产品的销售,开拓市场。
  美国“七喜”饮料问世时,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饮料已充斥市场,几乎容不得“七喜”饮料插足。针对这一局面,“七喜”生产厂家在宣传中反复暗示:汽水饮料有两种,一种是可乐型,另一种是非可乐型的,而“七喜”饮料即属于后者。结果把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归为一类,争得许多顾客来购买“七喜”饮料。因为,标新立异,改换胃口是美国人特点,七喜公司的宣传,就是利用广告,回避饮料的质量问题,而从类型上给予区别,暗示“七喜”属新型饮料,因而把消费者潜在的心理需求调动起来了,为自己的产品打开了销路。

巧募资金

  采用最新科技手段,进行广告宣传,使广告形式更加新颖动人,可增加广告宣传的吸引力。
  由于环境污染,世界范围内的热带雨林几乎是以每分钟20公顷的速度减少。为了拯救热带雨林免遭灭顶之灾,美国旧金山动物园采用新技术设计制作形态各异十分精巧的募捐计费器。如停车场计费器,形似一只栖息于丛林之中的鹦鹉,每当游客投入一枚25美分硬币,鹦鹉便会发出悦耳的鸣叫声,接着告诉捐款人该款将用于拯救哪里的热带雨林。有的计费器还用生动形象的屏幕显示,告诉捐款人每公顷热带雨林可拯救1万条蚯蚓、200只蜻蜓、100只蝴蝶,10只青蛙、半只鹦鹉、千分之一只美洲豹……这种形象的比喻,更能触发游人的“仁爱”之心,尤其是更能吸引成千上万的儿童。有人统计过,每年按100万人次游览旧金山动物园来推算,一年可集资25万美元,可购买800公顷的热带雨林使之成为国家公园。
  时下,由于新技术进入广告界,使广告的手段大大丰富了,国外有些广告不仅有声音、色彩,而且还有嗅味,美国一个食品公司的广告牌当行人走近时,不仅能发出柔和的轻音乐,并伴随着介绍食品的广告词,而且还能发出一种浓郁的面包香味,唤起人们的食欲。
  还有一种充气模拟广告也极为盛行。那是一种具有很大吸引力的立体广告。可把人物和动物的真实形象,数十倍,数百倍地放大,加以巨形化,给人以吃惊之感,因而留下难忘的印象,达到加深广告或产品牌号的知名度。

厕所里的广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传播广告信息的媒体与形式越来越多。但我们还要强调注意正确选用广告媒介,广告的宣传效果,与媒体的先进性不是成正比的关系。
  有的广告做在漂亮的地方,看后赏心悦目。有的广告制作者别出心裁地把广告做在厕所,也有异样效果。
  一天,美国史迪威广告公司的创始人理查德,在上厕所时无意发现厕所四周的墙壁上空空如也,觉得甚是可惜。此时,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认为人们在上厕所时往往心情最轻松,此时若在墙壁上出现任何广告,人们都会乐意驻足观看。于是,理查德到处游说客户,让他们把广告张贴在厕所里,由于在厕所里张贴广告,费用较少。恰巧有一家法国的航空公司负责人愿意将他们的广告在厕所里张贴宣传。
  于是,理查德又去寻找合适的厕所,经过与一家超级商场协商,此建议一提出来,即一拍即合,因为商场经理做梦也没想到厕所也能被利用来发财。就这样,设计得极为优雅,排列得非常整齐的广告顿使厕所增辉。
  消费者看了这类广告反映良好,使得许多客户无不乐意让理查德来经手办理厕所广告。

惊险广告

  平庸的广告只能做到“信不信由你”,出色的广告则能做到“不由你不信”。要使一则广告成功,不仅要有正确的广告策略,而且有完美的广告技巧。
  1983年,美国的一个厂商生产了一种叫做“超级三号”的强粘胶液,他想将这种产品打入法国市场,于是委托巴黎的奥布尔维和马瑟广告公司的设计师们制作广告。如何突破传统广告平铺直叙的格局,做出让人信服的广告呢?这些设计师绞尽脑汁,终于设计出一则惊险的广告:在电视画面上,有一个男人在鞋底上点了4滴“超级三号”,然后将此人倒粘在天花板上,足足倒立保持了10秒钟,并有公证人当场监督鉴定,这个广告播出后,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到一周这种胶液销出50万支,1983年总销售量为600万支。这则广告的绝妙之处在于:让电视观众在提心吊胆的观看过程中,真正信服了“超级三号”的可靠性。历来人们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种惊险广告的效果比起那种长篇大论,作口头宣传的广告好多了。
  在文学作品创作上,第一个将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将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将姑娘比作鲜花的是蠢才,在广告创作上也同样如此,最忌拾人牙慧,千人一面,不动脑筋,人云亦云的雷同化。
  香港有一家专营胶粘剂的商店,也推出一种新的“强力万能胶水”。店主另辟新境,想出一个奇招。请人定制了一枚价值4500美元的金币,并把这枚金币用强力胶水粘在墙上。
  然后宣布谁能把金币揭下来,就归谁所有。一时观众如云,登场一试者不乏其人。然而,许多“大力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然只能是“望币兴叹”。据说,更有一位自诩能“力拔千钧”的气功师,专程来店一展身手,闻讯而至的顾客,把小小店铺围得水泄不通;连当地电视台记者也赶来采访。只见那位气功师运足了气,双手把住金币,“嘿”的一声,金币四周墙皮脱落,而金币“岿然不动”,气功师也丧气而归。于是,这种粘胶水便因目睹者的传播,名声远扬。这家商店的“强力万能胶水”很快便打开销路。

“6—12”商店

  近年来,在美国新出现了一种“6—12”便利商店。
  “6—12”商店,是由住在马里兰州盖瑟斯堡的亚美尼亚移民阿里斯·马迪罗西安创办的。最初,他想让拥有“7—11”商店联号的索思兰公司准许他在盖瑟斯堡开设一家“7—11”商店。索思兰公司曾经同他就此签订合同,后来却单方面取消了合同。
  马迪罗西安产生要同“7—11”便利商店进行较量的决心。
  为了对有名的“7—11”便利商店进行报复,一决雌雄,他在盖瑟斯堡地区开设了比“7—11”便利商店营业时间更长的“6—12”商店,每天早6点开门到晚12点关门。他的商店也比“7—11”商店更清洁、更宽敞、更面向当地居民,货物的价格也更便宜。设在位于雷德兰路和门卡斯米尔路之间的雷德兰购物中心内的一家“6—12”商店,店堂内灯火通明,一尘不染,在货架之间宽敞的通道上方悬挂着大幅桔黄色塑料标志牌,上面标明了名目繁多的商品陈列位置,方便顾客自由选购。
  “6—12”商店不卖成人杂志,但食品种类更多,顾客对食品的选择面也更广。由于采用电子计算机,结帐的速度也更快。马迪罗西安还在郊区报纸上刊登了整版广告,在醒目的通栏标题为什么说“6—12”胜过“7—11”的广告中列举了他商店的诸多特色和优点。
  现在,在盖瑟斯堡,已经有两家马迪罗西安的“6—12”商店开张营业,第三家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马迪罗西安说,他打算在全国各地广设特许经销店,与“7—11”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较量,决战到底。

似是而非

  公关广告与商品广告的区别:前者宣传企业形象,后者宣传商品形象;前者注重社会效益,后者强调经济效益;前者商业味淡,后者商业味浓。
  1986年6月,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独立出来并刚刚组建成立的美国太平洋电话公司在《华尔街日报》上做了一则奇特的广告。这则广告远远望去是一张占据整版的邓小平特写照片,近看,可以看到广告上写着:邓小平是一位成功的改革家。
  这则广告新奇而令人费解。因为广告的客户在美国和西欧,而广告主却用高额广告费刊了一位中国领导人的头像,不登与其业务有关的信息,这就不能不让人纳闷,猜测。于是许多人看了一遍又一遍,想从中猜出广告主的真正用意。这则广告正是在人们的疑问和猜测中,把它的言外之意:即公司的成立和经营宗旨,与邓小平的改革如出一辙;而邓小平的巨大成功,也预示着公司的巨大成功。这一意思渐渐地传递给了众多的读者,使人们在慢慢的咀嚼中,领悟公司的经营方针与原则,看到公司的辉煌前景,激起对公司的责任感,进而达到宣传目的。
  太平洋电话公司的这似非而是的手法,可以说是一则成功的公关广告,这恰恰又是制作公关广告的重要诀窍。因为这种似是而非的做法,可以使人觉得你不是在兜售产品或觉察不出你在推销商品,在广告亮相的一刹那,就在心理上缩短了同公众的距离,容易被人们接受。当然,要做好一则公关广告,除了要让人觉得不是广告外,还应该把握好广告时机。一般说,企业要善于把广告同社会公益事业结合起来,进行通盘筹划。这样做,虽然宣传的内容不尽是企业本身,但由于把本来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兼管了起来,无疑会留给人们这样一种感觉:该企业是一家可以信任亦与之合作的企业。

妙招顾客

  立普顿红茶的开山鼻祖立普顿,因其擅长经商中的各种战术,小店逐渐建起声誉,成为显赫世界的食品批发商。
  依照欧美传统,人们在圣诞节前后所吃的苹果中若藏有6便士铜币,明年将吉星高照。立普顿受此启发,便在每50块乳酪中择一装进一英镑金币。同时,立普顿还用氢气球从空中散发传单,造成声势,广招顾客。于是,成千上万消费者在金币的诱惑下涌进立普顿的乳酪店。
  然而,立普顿的同业向英国警方控告这一作法有赌博之嫌。
  聪明的立普顿以退为进,在各个经销店前贴出通告:“亲爱的顾客,感谢大家受用立普顿乳酪。但若发现乳酪中有金币者,请将金币送回,谢谢合作。立普顿乳酪敬启。”
  消费者不但没有退回金币,反而在乳酪含金币的声浪中踊跃前往购买。而苏格兰场亦认为这是纯粹的娱乐活动,不再干涉。
  立普顿的竞争者又以安全理由,要求苏格兰场取缔立普顿乳酪的危险行为。在警方的再度调查下,立普顿又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大页广告。
  “警方又来了一道命令,故敬请各位受用者,在食用立普顿乳酪时,注意里面有个金币,不可匆匆忙忙,应十分小心谨慎,才不至于吞下金币,造成危险。”
  这个广告表面上是应付警方及同业的抗议,但实际上更加巧妙地宣传了立普顿买乳酪送金币的事实。

“诱导促销”

  利用文化传播来做广告的方式,是国际上许多大公司惯常采用的。尤其是以电视系列节目的形式做广告,对于打开一个从未涉足的市场非常有效。
  美国玩具行业巨头——“孩之宝”跨国公司生产的玩具变形金刚,从1988年起,像北美大陆的飓风,横扫中国儿童玩具市场。其功也是用广告智取市场。
  1986年,“孩之宝”的变形金刚在美国赚了13亿美元后开始滞销。下一个目标,“孩之宝”公司看准了拥有3亿儿童的中国市场这个“空档”。为此,公司首先派员在中国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市场调查,发现中国独生子女令父母亲舍得投资,并曰“智力投资”。“变形金刚”这种玩具虽然价格高,但在中国大城市会有广阔市场。然后该公司施展了诱导购买手段。他们先将一套动画系列片无偿送给我国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电视台播放,这片子成了免费广告,创造了广大的市场。一集、二集、三集……成千上万的儿童被画面上那新奇可爱的变形金刚迷住了,在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烙印。再后,变形金刚从荧屏上“下来了”。“孩之宝”公司将变形金刚投放中国市场,孩子们简直像中魔似的扑向商场。

没有形影的广告

  广告的最后目的,是要促进采取购买的行动。
  在1957年秋,美国的动机调查研究者——J.W.贝克利,曾在新泽西州的福利戏院,用以三千分之一秒的速度,将“请喝可口可乐””的字样在影片上做了字幕反白试验,结果可口可乐的销售量增加了18%。灌注观众的潜意识而获得成功。闻者莫不惊异。
  这个消息传到日本时,亦曾轰动一时。这个广告就是所谓“潜在意识投射”广告,换句话说,就等于是在“欲见而又不见”的这个境界。
  广告所给予的刺激,纵使是无所感觉,也必定会盘踞在潜在意识之中,其所积存的刺激最终都会反映在意识的表面,因此说做广告都会立即或稍后产生效果。

“雏菊”与广告

  推销活动是一种心理战,更是一场潜意识的战斗。
  美国吉勒特公司设计了一种女用的刮毛刀,用于去除腋毛或腿毛,牌号“雏菊”。在设计这种刮毛刀广告时,曾拟出各种广告词,每个广告词都有不同的特点,从而选出更好的,以此来推动“雏菊”的销售,其中有“盲点”,意为弧形握柄易抓又安全;第二种叫“雏菊”爱我,突出了产品牌号,同时又指出比老式刮毛刀安全;第三个广告词叫“双刃刮毛”,具有男用刮胡刀的优点,第一刃把毛拉住,第二个刃把毛连根刮净;第四个广告词是“完全配合妇女的需求”,点明是为妇女提供的新设计;第五个广告词是“女孩不用操心”,点明放置方便,不用换刀片;第六个广告词是“不伤玉腿”,表示平滑、安全;第七个广告词是“不到50美分”,提示价格比较便宜。这7个广告主题方案出来后,征求了部分经销商和用户意见,并经过一番研究,最后确定采用“不伤玉腿”的方案,认为这一方案更能为女性所接受。最后,设计出“女性化”包装,进入市场试销,在电影院等公众场合免费赠送。
  经过试销,很受女士欢迎,并且成为最成功的产品。

美国人进入法国市场

  力的集中,是攻坚术的精髓。
  美国麦克唐纳公司于1972年进军法国市场——在巴黎东郊开办了第一家快餐店,生意一直清淡,原因就在于未能突破法国人的心理防线:以“世界美食之府”自豪,视快餐为美国文化浅薄的象征。由此可见,防线未必都是有形壁垒,也有无形障碍。对后者的突破,往往更为艰难,有时甚至毫无办法,唯有静观其变。美式快餐对法国市场的突破,一直“观”到80年代,在法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生活节奏加快、无暇依恋“美食”时,才乘“变”破防,长驱而入。到1985年底为止,法国的快餐店多达上千家,年销售额高达33亿法郎。

“独一无二”商店

  “新奇”也是一种广告宣传,利用“新”和“奇”吸引顾客,以达到宣传目的。
  在美国纽约,有一个奇特的时装店。商店门口,霓虹灯招牌闪闪发光,“独一无二商店”几个大字时隐时现。店堂里面的几张桌子上整齐地摆着十几排颜料,每排几十瓶,各种颜色样样俱全,墙壁上有“绘画、创造和卓越”,“艺术浪潮”,“发现你的艺术才能”,“没有年龄限制,没有时间限制,没有任何限制”几行大字,颜色鲜艳,字体不一,似乎在召唤过往的行人和进店的顾客,迎街挂了几件圆领衫,上面或绘着女人头像,或画着山水花草,或乱七八糟涂几笔,件件皆是“杰作”,“独一无二”。
  这家服装商店除了销售各式男女服装,还有创造“杰作”的“艺术之角”,店里所有没有图案的衣服都可以立即在“艺术之角”进行创作和艺术加工。顾客们花上几美元购得一件作为“原料”的白色圆领衫之后,如若灵感激发,想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可免费使用这里的不褪色颜料和绘画工具,随心所欲地为白色圆领衫画画图案;若想请人代笔,则每件付画费七八美元。最吸引人的是“自然创作”。所谓“自然创作”,就是在一个转盘上抹上颜料,将圆领衫铺在上面,再盖上玻璃罩,然后开动机器旋转,随后取出圆领衫,一幅创作佳品便制作完毕,至于衣服上画的是什么,任凭顾客海阔天空地自由想象,每件衬衫上的图案都是举世孤品,独一无二。
  当然,使用机器还得交几美元。
  商店的老板说:“美国人追求新奇,千方百计与别人不一样。”这恐怕是他经营“独一无二商店”的最好诠释,这个商店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在于它新奇,新奇便是一种广告宣传。

儿童的认可——吸引力

  儿童是商品销售的小天使。
  普洛斯特销售象牙肥皂,还创立了一个增加销售的方法:
  凡能收集15张象牙肥皂包装纸的人,可用它们换到一本图画本和一个写字垫板。这对儿童特别有吸引力。普洛斯特在广告上除了画上相应的情节之外,还配上一段生动的对话。小男孩说:“请你把你的象牙肥皂包装纸给我好吗?我正收集15张寄往普洛斯特和盖姆布公司,他们会送给我一本图画和一个写字垫板。”女士:“对不起,我不能送给你,我的孩子和你想的一样,他也收集这样的包装纸。”儿童们不仅喜欢这精美的包装纸,更希望多多收藏以换得实用的东西,他们对家庭主妇产生了一种推动力,使他们尽可能买象牙肥皂。这种有奖销售的风气,也是普洛斯特最先带动起来的。
  在普洛斯特一连串独出心裁的宣传攻势下,象牙肥皂在市场上一枝独秀,同行们没有一个能同它竞争。

奇胜

  加强广告技巧,把握市场需求与消费心理已成为企业促销制胜的诀窍。
  美国雷顿公司总裁曾当过推销员。在一次定货会上,规定每人有10分钟登台推销的时间。他先将一只小猴装在用布蒙住的笼子里带进会场,轮他上台时,他将小猴带上讲台,让它坐在自己肩膀上,任其跳窜,一时场内轰乱。不一会他收起小猴,场内恢复平静,金姆只说一句:“我是来推销‘白索登’牙膏的,谢谢。”便飘然离去,结果他的产品风靡全美。
  金姆首先抛弃平铺式推销法,而是用猴子作衬托,独出心裁,别具一格,新奇有趣。当全场鸦雀无声时只说了一句含有“白索登牙膏”的话,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达到了最佳的广告宣传效果。

“最糟菜”餐馆

  中国有句俗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意即生意人以夸耀和称赞自己的商品来招徕顾客,兜售商品。人类天性具有一种逆反心理,正话反说,同样也能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而且是一种更有效的、不落俗套的揽客方式。
  在美国的俄勒冈州,就有一家取名为“最糟菜”的餐馆。
  这家餐馆的外面竖着几块大广告牌:“请来跟苍蝇同坐”,“食物奇羌,服务则更坏。”墙上贴出的即日菜谱介绍上写着“隔夜菜”。奇怪的是,尽管这家餐馆的主人将自己餐馆的饭菜、服务、卫生贬得一无是处,但开业15年来都常常是门庭若市,坐无虚席。不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慕“最糟菜”之名而至,亲自到餐馆坐一坐,点几个菜尝一尝,亲眼看看这家餐馆是不是供应的饭菜最糟,卫生条件最差,服务态度最坏。有的人问餐馆经理为何要取这个古怪的名字。他回答说:
  “我是一个很糟糕的厨师,我父亲一直教育我要说实话。不论是好是坏,一定要讲真话。因此,就取了这个名字。”其实,这位自诩“说真话”的经理的回答,并非是真话。他给餐馆取名为“最糟菜”餐馆,其真实意图在于利用人的逆反心理,形贬实褒,赢得顾客,出奇制胜。

飞机餐馆

  飞机能搭载旅客,“飞机餐馆”却有新意。
  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有一座饶有兴趣的、设在飞机里面的“飞机餐馆”。
  飞机餐馆的主人是两位精明干练的商人。一次,他们得知有一架搁置不用的飞机,便灵机一动,花了2000英镑(1966年这架客机出厂时的价格是750万英镑)买下了这架长达193英尺的旧飞机。他们经过精心设计,专门做了一座支持飞机的建筑物,把飞机固定在上面,便成了全世界独一无二,造型奇特的飞机餐馆,机舱就成为别致的餐厅。
  飞机餐馆一开张,许许多多的客人慕名而来。他们都想亲眼看看飞机餐馆究竟是什么样子,都想亲身体验一下坐在机舱里吃饭是什么滋味。还有些顾客,无缘坐上在蓝天翱翔的飞机,便不惜解囊,在不会飞的飞机里享用一顿美餐,也觉得乐趣无穷,此生足矣。
  两位商人花极少的资本,利用废旧飞机建成了别具一格的餐馆,迎合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真可谓生财有道。

怀旧酒店

  怀旧的魅力在于吸引顾客。
  在美国密执安州的休伦湖上,有一座名叫麦克依罗的小岛,岛上有一家“怀旧酒店”。
  这片怀旧酒店坐落在小岛的山丘上,建于维多利亚时代。
  古老的门前长廊驰名于世,共有682英尺长,是世界古老酒店中保留最长的长廊。酒店历史悠久,里面也曾几次修缮改装,为客人提供舒适的座椅和优雅的环境,但外貌依然如故,保留着初建时的模样。当客人们一踏上小岛,就有身穿红色制服的小厮,摇着铃铛一溜小跑迎上前来,嘴里不停地大声吆喝着:“格兰酒店啦,到格兰酒店的宾客请到这边来。”随着用四轮马车把客人送到门口,客人置身酒店,闲座长廊,展望门前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坪,感受着周围宁静的气氛。令人无比轻松惬意,而流连忘返。
  格兰酒店独特的怀旧魅力吸引了无数名人富豪前去光顾。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杜鲁门、约翰·肯尼迪、福特等都曾做过那里的上宾,名人富豪的光顾更增添了酒店的吸引力,扩大了酒店的名声。酒店百年来生意兴隆,经久不衰。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