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二章 过渡 两次大战间的战斗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二十年,飞机(航空)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熄灭后,军费骤减,“战争需求”这一飞机工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消失了,但是飞机工业在战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不是依附在战争身上的寄生虫。飞机设计师和私人飞机公司不顾官方的陈规戒律,不畏艰险、勇于创新,不停地思考、探索,并将其理论付诸实践。在这二十年间,先后问世的航空新技术有硬壳式轻型合金结构、悬臂单翼、可收放式起落架、密封座舱、动力传动的炮塔、襟翼、可变桨距的螺旋桨、发动机增压器,以及包括自动驾驶仪在内的一系列供飞行和导航的设备等。
  法国军火商雅克·施奈德在1912年所设立的施奈德奖在战后不仅吸引了许多飞行高手、飞机设计师,甚至也吸引一些国家的军方过问此事,认为此类出赛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际威望。一次又一次比赛给航空技术带来了巨大进展,也为飞机工业与外界的合作和飞机工业内部的合作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尽管军用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初露头角,对地面战争的最后胜负未产生什么影响,但空中力量所产生的作用日益为清醒的军事战略家所认识,英国在1918年组建了新的独立的军种——皇家空军。尽管战争的需求停止了,但军方的需求并未停止。
  更值得一提的是,空中力量的预言家杜黑和比利·米切尔等突出强调空中力量的观点,尤其是米切尔,更是不遗余力,他们的预见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当珍珠港的灾难降临美国人的头上时,才想起米切尔这一先知。
  三十年代爆发的西班牙内战被许多列强看成是获取本国新型飞机宝贵的作战数据的机会,各种飞机通过不同的渠道输送到西班牙;同时空战、护航、战略空袭、支援地面作战、袭击后方等不同战术得到实践,这些都吸引着关心空中战争的人,尤其是各国驻马德里的武官们。

  P—12/F4B(BOEINGP—12/F4B)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战斗机的主要制造商有老牌的寇蒂斯公司和波音公司。1928年,波音公司自费研制一种双翼单座战斗机,1929年6月交海军试用,它就是著名的舰载战斗机F4B。不久,美国陆军航空兵(空军之前身)也订购了一批,陆军型号改称P—12(意指第12种战斗机)。两者的外形基本相同,都装备400马力的R—1340型“黄蜂”空冷星形活塞发动机。只是海军型加装了一些舰上使用的专门设备,如着舰钩等。
  最早的陆军型是P—12A,装有美国人引以为荣的NACA发动机罩(由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研究推荐的用以包裹发动机气缸群,能大大减少阻力的一种机头罩壳)、新式的弗里兹副翼及“圆柱固定”式主起落架。在驾驶员座舱前方并列装有两挺机枪,这也是一种传统的机枪安装形式(30~40年代的战斗机机枪开始移装到机翼内)。为防止上层机翼的下洗气流冲击飞行员头部,在飞行员脑后、机身背部装了一个凸出的背脊物,成为P—12/F4B的特征之一。
  两年后,P—12B问世,该改型改装有气缸冷却效果更佳的环形发动机罩,时速达到308千米。
  P—12/F4B的机身由钢管构架承力,铝板作蒙皮。主翼仍采用木质骨架、外包布质蒙皮,是典型的“半金属结构”。该机虽仍旧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流行的双翼布局,但其整体构造更加紧凑和坚固,各零部件设计已趋向完美。与上一代战斗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后来尽管曾从P—12派生设计出上单翼形式的P—15,但陆军仍倾向于继续采购P—12C 和P—12D等改型。P—12C的主起落架采用分轴式并改装了R—1340—9型发动机;P—12D装备了新式的副油箱并改装500马力的、R—1340—17型发动机。
  另一种改型P—12E采用了曾在波音218型实验飞机上试用过的金属机身。P—12E是根据美国十年来最大一宗战斗机合同制造的,单价为9100美元。该改型后三点式起落架的尾橇部分已换上了现代化的小尾轮。机身内安装有容量为210公升的油箱,机腹下另可挂一只容量相同的副油箱。1932年春天,发动机功率为550马力的P—12F也相继出厂,它是P—12的最后改型。
  以下一些改型虽然未进入成批生产,但却试验了新的设备。如P—12G改装过涡轮增压器及三叶螺旋桨,显然是为了适应高空飞行。P—12H加装了螺旋桨减速器;而P—12J又成为专门替P—12H试飞新发动机的“空中试车平台”。此外,P—12K、P—12L则分别用来试飞新的燃油系统或增压器。
  在海军方面,除研制出和P—12一模一样的F4B—1,还发展了改装“陶南德”发动机罩的F4B—2改型。不久又开发
  生产了采用全金属硬壳机身、可兼作轻型俯冲轰炸机的F4B—3和F4B—4两种最后的改型。前者腹下可挂一枚100千克的炸弹,用来攻击水面目标;后者可挂2枚50千克或总共210千克重的炸弹。到1933年为止,波音公司共为美国海军提供过188架F4B,为陆军提供过398架P—12。该机种总产量创下两次大战间美国军用机的最高纪录。
  尽管P—12/F4B从未有机会真正参加过战斗,但一度成为美国陆、海军航空队的中坚力量和主力机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37年。1938年后,自F3F战斗机替代F4B、P—26替代下P—12之后,P—12/F4B才退居二线,纷纷改为靶机、杂用机、教练机或联络机。
  1932年2月22日,飞行员肖特曾驾驶一架与P—12B同型的波音218来华为波音公司进行推销表演,时值日寇偷袭中国领空。肖特不顾个人安危,毅然驾机与日机周旋,在苏州上空不幸被日本海军13式舰载攻击机击落,他成为中国抗日空战中的第一名烈士。

    P—26(BOEINGP—26)

  刚进入30年代,各飞机厂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对单翼飞机进行种种探索试验和研究。但人们很快发现:要想在一夜之间立即废除维系于机身与机翼之间的支柱和张线,制造出象今天那种干净利索的“悬臂”单层机翼并不容易。波音公司经过一番努力,却成功地设计了一种颇具挑战意义的机型——P—26。这种战斗机巧妙地将下单翼(机翼在机身下方)布局的机翼张线向下连接到精巧的主起落架整流罩上,向上连接到机身背部竖起的一根立柱上,使之成为欧美国家中最早突破多层机翼的束缚,向现代单翼型过渡的全金属飞机。
  这种30年代的著名飞机,有一个高耸起的机身中段,高高坐在敞开式座舱中的飞行员拥有从未有过的开阔视界。机头一台星形空冷发动机装有一个环形罩壳,最前端为两叶螺旋桨。机尾的垂尾近似三角形,主翼翼根下方是前冲的两个被罩得严严实实的主起落架,所以尽管机轮不能收上,阻力却很小,由于机翼面积的减少,翼载相对偏高,更有利于提高航速。
  在试飞中,P—26创造了速度和升限的世界记录,一度成为美国老幼皆知的杰出机种。
  1933年1月,美国陆军航空兵(空军前身)首次订购了111架P—26A,12月份进入现役序列,很快就显现出它操作轻便、爬高迅速、转弯灵敏等种种优点。1936年,又出现了改装R—1340—33型发动机的第二种改型P—26B。不久,改装R—1340—27发动机的P—26C也问世了。P—26除了固定安装两挺前射的机枪外,还允许在翼下挂52.6千克的小炸弹,故兼有对地攻击能力。
  P—26曾被行家们誉为“世界上最先演变成为全金属近代化单翼形式的实用型战斗机”。同时,作为告别双翼飞机陈旧模式的转折点,P—26又是美国陆军最后一种座舱盖敞开、起落架固定的军用机。
  从1937年开始,P—26一度占据了美国陆军的第一线,曾在夏威夷、巴拿马和菲律宾等地服役,其A、B、C三个改型共生产出136架。
  当时的P—26往往被漆成花俏的色彩,它粗短的外形则被飞行员戏称为“小钢炮”。
  拆去电台的P—26以“波音”281的代号向海外输出,中国的广东空军曾在30年代中期购进11架。这批飞机后又并入中央空军的白鹰中队继续服役,曾多次出动,掩护我方轰炸机空袭日军目标,还担负过首都南京的防空任务,直至南京失守。此外,P—26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菲律宾击落第一架日机的功勋飞机。
  P—26的问世,正处于航空技术大发展之前夜,这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展起来的机型从技术角度来讲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F3F(GRUMMANF3F)

  今天,当人们提起海军的舰载飞机,总不免和美国的格鲁曼飞机公司联系在一起。的确,这家老牌的飞机工厂曾为海军发展出一代又一代性能优良的舰载战斗机和其他用途的舰载机,几乎成了美国舰载飞机的代名词。
  早在30年代,该公司就推出了它最早的“成名作”——F3F。而这种舰载战斗机,是从更早一些问世的被喻为“30年代初飞得最快的舰载战斗机”FF—1和F2F型改良演变而来的。翻开美国海军飞机史,一定会注意到正是上述几种外形“肥胖”,在机身两侧半裸式收入主起落架的双翼战斗机系列,
  与波音公司另一种风格的带机头环形罩的双翼战斗机系列(如F4B)形成了美国海军在两次大战之间最具代表性的前后两大派系主战机种。
  作为格鲁曼公司第一种单座战斗机的F2F,研制于1933年,两年后开始部分替代海军飞行部队中的F4B。F2F装备一台700马力的普惠公司的R—1535—72型星形空冷发动机,产量仅56架。1935年,又在此基础上,改良出F3F,后者的第一种改型F3F—1于1936年服役,它装备R—1535—84发动机,产量55架。第二种改型是F3F—2,改装大直径的950马力R—1820—22型发动机,产量82架。从—2型改装出的改良型是F3F—3,仅生产27架。
  从1938~1939年,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中的战斗机已全被F2F及F3F替换下来。直到1941年6月和10月,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分别开始购入单翼战斗机(如F4F),F3F作为美国海军最后一种双翼战斗机才最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大战爆发后,陈旧的F3F滞留在海军各基地内,作为射击教练机被继续使用。据统计,至1941年底,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仍有23架F2F与117架F3F在原现役。从1936年到1939年,F3F共生产出164架,它们都未正式参加空战。
  F3F的气动布局继承并保留了从FF—1和F2F开始为适应舰上操作而故意设计的粗短形机身。该机身采用全金属硬壳式水密构造,可耐水上浸泡。F3F全封闭型座舱盖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设计。木布结构的双层机翼则减轻了飞机重量,它仍由支柱和张线加强,但上层翼做得很低,而且机长
  与翼展均比F2F放大了一些。机体表面也处理得更为“干净”,进一步减少了阻力,特别是主起落架轮子能贴紧收入前机身近腹部两侧,成为当时格鲁曼双翼机的一大特征。
  F3F的飞行性能在同类机中是出类拔萃的,不失为30年代后期的一种海军名机。

  F11C—2/BF2C苍鹰Ⅱ~Ⅲ(CURTISS  F11C—2/BF2CHawk Ⅱ~Ⅲ)

  1932年,美国善于研制竞速比赛飞机的寇蒂斯飞机厂,以陆军航空兵著名的P—6型战斗机为蓝本,重新设计出一种用星形“旋风”型空冷活塞发动机代替水冷发动机的全新的单座单发双翼舰载战斗机F11C,F11C绰号“苍鹰”(又译成“霍克”)。1933年,该机顺利地进入海军的作战序列,第一批28架很快被运往第一线部队服役,这种漂亮的飞机后又被改称为BFC—1,BFC代表“战斗轰炸机”的意思。
  “苍鹰”的正式投产型是F11C—2,装有700马力发动机,采用梯形平面的“一翼半”双层翼结构,目的是保证飞行员在向甲板降落时有一个较好的下向视界。在机头的环形发动机罩内,藏有两挺机枪,它们通过旋转中的螺旋桨射出子弹。驾驶舱仍为敞开式,固定式后三点起落架中的一对前主轮上包有水滴形整流罩,机腹下可挂一只水滴形副油箱或一颗227千克重的炸弹,用于对地攻击。其最高时速可达325千米。
  1933年的稍后几个月里,寇蒂斯厂很快又向海军交付了27架外形有较大改动的F11C—3,与它的前身F11C相比,最大不同是主起落架可通过一套复杂的支架向上收入前机身下部的两侧,尾橇也由尾轮替代,因此前机身变得粗大起来。此外,座舱上有一个可滑动的玻璃舱盖,用来遮住飞行员头部,成为“半封闭式座舱”。
  做了上述大幅度改良的F11C—3仍是一种战斗轰炸机,最高时速369千米,航程也略有增加。很快,它被赋与一个全新的型号——BF2C—1,由于它没有其他改型,因此一些书刊上所指的BF2C即指BF2C—1。
  F11C—2和BF2C—1的出口型号分别改称“苍鹰”Ⅱ和“苍鹰”Ⅲ,后来还有少量座舱盖全封闭的“苍鹰”Ⅳ。在30年代中期,中国曾先后进口和仿制过多达170架“苍鹰”Ⅱ、Ⅲ,它们成为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战斗机的主力。当时,中国空军28中队的陈其光曾驾驶“苍鹰”Ⅱ(中国人叫它“老霍克”)击落了日本陆军航空兵(空军前身)所谓的“驱逐之王”三轮宽少佐。1937年8月,这些飞机又从杭州笕桥机场起飞多次勇敢地拦截过跨海飞入大陆对中国进行战略轰炸的日本海军96式陆上攻击机(即轰炸机)机群。1938年后,中国空军主要使用“苍鹰”Ⅲ(又称“新霍克”)对日作战,在著名的八·一四空战中,取得了零比三又二分之一的光辉战绩。到1940年夏季,仍剩下9架“苍鹰”Ⅲ用于夜间防空作战。
  在美国,曾有50架BF2C—1在“徘徊者”号航空母舰上服役,美国共生产过325架以上。
  F11C与BF2C成为30年代初期美国海军双翼战斗机中的代表作,而BF2C,又成为寇蒂斯工厂所生产的最后一种双翼战斗机,也是多年来一系列“苍鹰”系列飞机的最终型号。

  斗士(GIOSTERGladiator)

  由格罗斯特飞机厂为英国皇家空军提供的“斗士”战斗机,是在继承突出空中格斗性格之传统的同时设计出的最后一种双翼型单座军用机。“斗士”被设计时参考了“康特雷特”飞机的蓝图,其原型机S.S.37于1934年9月试飞成功,一举击败另三种竞争型号,获得了军方的正式订货。
  “斗士”的外形,既留下30年代初双翼军用机的种种“痕迹”,又初步具备了40年代活塞战斗机的某些基本特征:在上下层前后错开达半个弦长的短短的机翼之间,除依然保守地安排了支柱与张线外,在呈相当流线形的机身上部,却引人注目地出现了在当时属于十分时髦的全封闭水泡形座舱盖,大大改善了飞行员的工作环境。在后机身的外表,仍蒙着布质蒙皮,所以,还不是全金属的机身。“斗士”的半圆形垂尾面积很大,而机头则安装一台星形空冷活塞发动机,并配有外部有多处突出物的环形整流罩。
  在投产飞机上,换装了9缸的“水星”9型发动机,并拥有4挺7.62毫米机枪,与当时同类飞机相比,具有很强的火力。
  1937年1月,“斗士”先于单翼的“飓风”战斗机进入现役。次年,又被派往中东地区的英军海外基地。1939年9月3日,当大战风云突起时,“斗士”战斗机又开赴法国,为抵抗德军入侵展开过空战。不久,它又参加了英沦三岛的本土防空作战以及普利茅斯港的船坞保卫战。到1940年,“斗士”飞机又在挪威及亚洲的缅甸等地抵御过德、日飞机的进犯。1942年11月,这种飞机虽然因显得有些老旧而与其他新式飞机比起来是那样地格格不入,但仍有少量投入到盟军在北非的一些战役中去。
  后期改型是“斗士”Mk.Ⅱ(斗士2),改装了840马力的“水星”8A发动机及一些适合于热带地区作战的设备,并一直生产到1940年的4月。“斗士”Mk.Ⅰ与Mk.Ⅱ合计生产了311架。
  在1939年2月,皇家海军也获得了专门经过改装的舰载型,取名为“海上斗士”,它与“管鼻燕”飞机一起,替代了更老式的“大鸥”飞机,成为航空母舰部队的新一代战斗轰炸机。
  “海上斗士”是从1937年开始试制的,与“斗士”相比,除外部尺寸和总重量稍有增加外,还加装了必不可少的着舰尾钩、海军制式电台、弹射牵引器和海上救生筏,以适应洋上作战的需要。“海上斗士”只生产了60架,后利用“斗士”又改装过38架。曾配备在“鹰”号、“皇家方舟”号两艘航空母舰上,投入过挪威登陆战役及地中海的一些空战。
  中国政府曾在1937年8月购入36架Mk.Ⅰ型,配属空军第3大队,参加过武汉空战、粤北追击战、桂南空战等战役。
  不久便退出现役。
  作为30年代同类机中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飞机,“斗士”成为皇家空、海军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年代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使用较多的一种有名的双翼飞机。

      96式舰载战斗机〔A5M〕(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96式舰上战斗机A5M)

  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研制生产的96式单发单座单翼舰载战斗机(另编号A5M型),是日本海军航空兵在30年代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杰出的武备,也是日本航空工业界推出的第一种全金属结构的单翼战斗机。
  与早三年问世的美国P—26相比,同是第一代下单翼飞机,但96式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彻底取消了赖以承受大部分力的支柱和张线。实现了“干净”的悬臂下单翼先进布局。由于96式飞机独创性地全面应用了沉头铆钉,设计中又充分讲究外形的流线形修形,加上采用了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来讲属于最优秀的椭圆平面形“倒海鸥”薄翼型机翼,使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得到了较完美的发挥,在1935年的试飞中飞出了时速444千米的好成绩,飞行性能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96式舰载战斗机顺应国际潮流,采用维护方便,作战生存力强的星形空冷活塞发动机,故大直径机头带有沿纵向呈曲线形的环形发动机罩,其上方埋装有两挺机枪。半敞开式座舱之后有一个直接与垂尾圆滑过渡的高背脊状物,形成该机的识别特征。96式仍采用不可收放式的后三点起落架,不过主机轮得到了很好的外部整流处理。有人认为,96式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的P—26飞机。
  96式的原型机在公司内曾被称作“9试单战”,投产后,主要改型有96式1号、96式2号1型、96式2号2型、96式3号、96式4号和96式练习(教练)机等数种。它们的发动机型号、外部细节设计及座舱内的布置均存在差别。
  96式飞机特别擅长于在水平面内的盘旋格斗,是一种飞行动作十分灵活的舰队防空用战斗机。同时,又是一种合格的截击战斗机、护航战斗机或轻型的对地攻击机。因此,它也同时被配备在海军的陆上基地服役。
  1939年初,96式首次向航空母舰部队交付,并率先成为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海军航空兵的急先锋,与中国空军发生过多次冲突,一度在空战中占了上风。同时,该机还多次为海军大型轰炸机编队担任护航,成为日海军在其王牌机种——
  “零”式飞机出现之前唯一的主战机种。
  97式战斗机〔ki27〕(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 97式战斗机〔キ27〕)
  与海军的96式舰载机相对应,日本陆军航空兵(相当于空军)在30年代独自开发了自己的单座单发单翼战斗机——97式。由中岛飞机厂研制的这种飞机的原型试飞于1936年10月15日,最早称作“PE实验机。”97式的另一编号是キ27(读作ki27),它从设计伊始便高度重视机上零部件的战地快速交换以及野战条件下的维护检修性能。基于相同的目的,它选择了工作可靠的寿式星形空冷活塞发动机。97式飞机也有其革新的一面——它较早采用了水泡形全封闭座舱盖,既改善了飞行员的工作条件,又保证了前后左右的良好视界。97式飞机的燃油箱全部设在机翼内部,使机身内部空间能全部用于安装各种设备与辅机。由于陆军坚持“空战机动性能优先”的技术要求,所以97式尽管在综合飞行性能方面略逊于96式,但最小盘旋半径及最大盘旋角速度等直接判断格斗性能优劣的硬指标却比后者略高一筹,并优于同期国外同类飞机,达到当时单翼战斗机机动性的顶峰水准。因此,97式保持了较欧美战斗机更低的翼载(飞机重量/机翼面积之比值)便不难理解了。
  97式有一个十分光洁的机身外表,下单翼的大梁做成左右贯通的一体型式,便于直接装在机身腹部。平尾采用气动性能较好的椭圆形。但主起落架仍为加罩的固定型式,机尾仍采用老式但十分可靠的尾橇。在飞机前风挡玻璃中央,装有当时流行的简易型望远镜式瞄准具,两挺机枪装在前机身。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日本陆军匆匆将该机送上生产线,企图早早投入实用。97式的前期改型是97式甲型,采用650马力的寿41型发动机,曾在发生于苏日之间的诺蒙罕冲突中显过身手。后期改型是97式乙型,座舱盖后段改成全透明型,发动机罩的散热片也得到修形,仪表设备有了较大改进,曾大量投入侵华战争。97式的双座教练改型叫作“97式战斗练习机”,上述各改型总产量为3386架。
  在诺蒙罕事件中,97式战斗机与前苏联的伊—16战斗机形成为实力不相上下的强劲对手,在其后发生于中国大陆及马来半岛的战斗中,97式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陆军第一线的主战机种。在实战中,97式特别适合进行近距缠斗,但也存在航程短、火力弱等不足之处,后来终于被“隼”式和“锺馗”等新型战斗机所取代。当杜立特率领的B—25编队偷袭日本本土时,97式战斗机虽也升空奋力拦截,但已力不从心,无法胜任追击的任务。
  用97式战斗机改装的“2式高级练习机”(キ79)被日军分配在其占领的中国东北“满洲飞机厂”生产,直至日军投降。
  少量的这种教练机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校最早的教学用机之一。
  伊—15/伊—16(CDEFGHICDJ F—15/F—16)
  在30年代初,前苏联革命政权新兴的航空工业决定双管齐下地并行发展两种战术特性迥然不同的单座单发轻型战斗机。经过努力,诞生了强调空中格斗性能的双翼机伊—15(西方书刊常写作I—15)和重点追求高速度追击功能的单翼的伊—16(I—16)两种战斗机。在无法兼而顾之且自相矛盾的技术要求面前,老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交出了令人叹服的两份答卷,使它们双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前苏联空、海军航空兵的主力机种。
  伊—15的机身十分粗短(见本书彩页),机头装一台大直径700马力M25型星形空冷发动机,使机头形成一个扁平的圆面。上下层机翼间采用了支柱和张线,使机体结构重量不致于过重。其上层机翼在后来的改型中呈海鸥形布局。伊—15的座舱仍为敞开式,采用固定式后三点起落架。伊—15的主要改型有伊—15比斯和伊—153,后者将起落架改成可收放式,于1937年大量使用,绰号“海鸥”。至1940年为止,各改型共生产7000架。
  在1933年的最后一天,试飞了机身同样十分粗短的伊—16,当天创造时速358千米的世界记录,这对于一架机头钝秃,不甚流线形的飞机来讲似乎显得有点不可思议。伊—16初次采用悬臂式下单翼布局和手动操作的起落架收放机构。
  座舱为半敞开式或封闭式。伊—16开创了世界飞机史上采用悬臂单翼形式和可收放起落架气动布局的先河!1934年1月,伊—16又将飞行速度提高到454千米,成为当时世界上“飞得最快的战斗机”,因此在航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同年秋季,伊—16正式供部队使用(含海军),并不断发展出各种改型,如伊—16—10、伊162、伊—16—24等。在改装过程中,飞机的功率、装甲、军械等方面均获得改良,如伊162型添置了座椅防弹钢板、光管瞄准具、电台、氧气设备和火力凶猛的20毫米航炮及空对空火箭弹。至1940年为止,伊—16各改型累计生产了7500架。产量居30年代军用机之前列。
  伊—16十分适用于高速接近和一打就跑的战术,飞行员赠给她的昵称是“小骡”。其最终改型伊—16—24飞出了时速550千米的好成绩。使前苏联一跃而跻身于一流空军大国行列。伊—16与善于低速缠斗的伊—15形成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一对名机。
  两种伊式战斗机在诺蒙罕事件中,还首创在实战中发射空对空大口径火箭(82毫米)攻击敌机的先例。在后来的卫国战争初期,约有2290架伊—15、伊—16投入抗击德寇入侵的战斗,并在短短二十天里共出击6000余架次,累计击落敌机千余架,从中涌现出不少空战英雄来。在雅克和拉式战斗机大批出现之前,小巧灵活的伊式飞机一直成为苏军的中坚力量,并最终使用到1942年的冬季大反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期,共有2408架伊—15和3437架伊—153以及6550架伊—16参加了战斗。
  中国空军在抗日战争初期,作战飞机损耗严重,从1937年10月起,在斯大林的安排下,大量伊—15比斯和伊—16—6分批援华,在这之前,前苏联志愿飞行队中的伊式飞机已在中国境内协助参战。由此中国空军重新振作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伊式飞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继“霍克”之后,中国空军的又一批主力战斗机。到1940年的重庆防空战为止,伊式飞机在中国领空狠狠打击了日寇,并涌现出一大批空中勇士,如高志航、毛瀛初、李桂丹、陈天民等。
  

  ------------------
  allan9扫描制作 || //www.qiuzao.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