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六章 半路出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中的著名攻击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敌对双方的空中力量中,战斗机仍然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无法取代。但是,攻击机亮相了,这一军用机家族的新成员在对地攻击中,身手不凡,令人刮目相看。
  在欧洲战场,德国军队在战争初期,发动了一系列成功的闪电战,天空中始终伴随着斯图卡攻击机凄厉的呼啸声。在旷日持久的地面战争中,攻击机总是出现在战场上空,成为争夺战场优势的利器。而在太平洋战场,攻击机和战斗机成为一对海上双雄,取代了战列舰上的巨炮,宣布了航母时代的到来,也为消灭太平洋上的日本军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攻击机是战前和战时航空技术的产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近代飞机的形象,单翼、速度快、火力猛、行动敏捷,既对地扫射,又投掷炸弹。这些攻击机的著名型号中,唯一例外的是英国的“剑鱼”,为双翼机,它不同的外形和不平凡的经历更引人注目。
  Ju87 斯图卡 (JUNKERSJu87Stuka)1939年9月1日,三架外形奇特的小型飞机在德国第一俯冲轰炸团三中队队长布鲁诺·迪雷中尉的率领下,以仅十米的“树梢高度”疾飞在波兰上空,并对迪尔沙铁桥左侧路基下一个小目标发起突然进攻,一举破坏了波军为引爆该桥而预设的设施,为纳粹德国闪电战清除了大战的第一个障碍,十分钟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地爆发,这就是第一代杰出的攻击机Ju87(容克87)在大战中演出的开场戏。
  按20~30年代不少军事家的理论,既然可通过俯冲投弹精确命中目标,那么似乎再无必要为研制中、大型轰炸机而“劳命伤财”,这一设想终于得到一战王牌飞行员恩·乌德特(后为德空军兵器总监)的狂热支持。1933年,他在对美国寇蒂斯公司的“鹰”式机出色的俯冲动作赞叹不已之后,说服戈林为他购入2架供其进一步试飞。他继而以生命为赌注,为发展俯冲轰炸机(相当于攻击机)四处奔走呐喊,终于力挫反对派的阻挠,于1935年以空军技术局的名义正式招标,开始研制攻击机。
  同年4月,容克飞机公司装配出Ju87的原型机,11月试飞成功,其他三家公司的Ar81、He 118和Ha137均遭否决。
  由于希特勒当时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发展军备,Ju87—度披着俯冲特技体育飞机的外衣继续进行研制。
  1936年后,俯冲轰炸万能论开始在德国获得广泛支持,1937年春,作为Hs123的替代型号,Ju87A正式装备空军。
  从此,“斯图卡”(德语“俯冲轰炸”一词的译音)逐渐成为德军攻击机的代名词。
  1939年8月15日,格拉切茨飞行联队组织Ju87为“最高当局”作俯冲飞行表演。由于地表迷雾漫漫,竟有13架因改出不及时而连续撞地,致使26名飞行员全部死亡。希特勒闻讯后走到窗前,凝视窗外达10分钟之久。事后,军事法庭赦免了对有关人员的惩治,取而代之的是空中越来越多的令人毛骨悚然的Ju87特有的“耶利哥喇叭”警报器发出的凄厉的啸叫声,这也是有关当局的心理战一绝,妄图对敌国民众造成条件反射,引起无名的恐慌。
  Ju87凶险的外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大根梢比梯形下单翼呈倒海鸥构形(W形)装在机身上。这样的布局缩短了主起落架的长度,也便于外翼挂弹,并改善了俯冲攻击机对左右侧下方的视界。一个串列双座的大型多框架座舱盖高置于机背上,容克公司独有的叠式襟翼挂装在翼后缘上。机头装一台水冷尤莫200系列活塞发动机,其下方是个很粗大的散热器。Ju87的主起落架由于采用固定形式,故特设计了整流罩将其包裹。上述构形组成了这种飞机的特征。
  Ju87A是装600马力尤莫210发动机的最早生产型,座舱盖横开,翼内带2挺7.9毫米机枪,机腹吊挂250千克炸弹一枚。A2型操纵稍稍自动化,仅200架。
  Ju87B是大战初期主要型号,1938年夏服役。气动外形修改,后座视界改良,舱盖纵向开闭。改用尤莫211发动机,速度比A型高出60千米/时。此外,机翼下可增挂50千克炸弹4颗。坐一名飞行员时总挂弹量达1000千克。其中,B—1/U—1为标准型;B—1/U—2是联络机改型;B—1/U—3是装甲强化型。B—1/U—4改装雪橇用于冬季。B—1/Trop为热带型,装有防沙器。还有B—2系列亚改型,也有相应的几个小改型。
  Ju87R与B并行生产,是B的增程型,外翼可挂300升副油箱2具,挂500千克炸弹时航程1250千米,各亚改型对应于B型也同样存在。
  Ju87C是舰载攻击改型,主起落架在海面迫降前可投弃,此外加装了舰上起落附件,但未投产使用。
  Ju87D试飞于1941年2月,乃Ju87原计划中的最终改型。改装1400马力的尤莫211发动机,外形彻底流线形化,成为大战后半期攻击机主力,机头散热器移至两翼之下,降低了迎面阻力,座舱盖也重新设计,续航能力近似Ju87R。后座改装MG17或MG81Z双联活动机枪,加强了后方自卫能力。装甲增厚,自重净增1000千克,时速只能增加30千米。但最大挂弹量达1800千克,相当于有些轻轰炸机的载弹能力,且优于盟军同类飞机,是专门打击坚硬目标的改型。典型武器选挂方案是翼下挂500千克炸弹2颗或20毫米MGFF双联装炮吊舱2具或7.9毫米MG81六联装机枪吊舱2具。亚改型D—1最大时速420千米,含Trop热带用型。D—2专用来牵引滑翔机;D—3装甲增强;D—4专用于鱼雷攻击(未实用);D—5的座舱侧面添加了装甲,并为适应全机增重而延伸了翼展,从而降低翼载,同时撤去减速板(俯冲必备之物),主起落架可空中投弃,用来加速逃脱追击或迫降;D—6大致同D—5;D—7由D—1改装1500马力尤莫211P而来,可挂92枚小型炸弹的集束箱,专用于夜间出击。另外,主翼改装20毫米机炮,发动机排气可消焰,以利夜间隐蔽出击,无减速板。D—8是D—7的昼间型,拆去夜战设备。
  Ju87F是D的功率加大型,用尤莫213发动机,未投产。
  Ju87G问世于1943年,是反坦克攻击机,主要投入北非与前苏联战区。G—1与G—2分别从D—3与D—5改来,翼下挂FLAK18型(BK3.7)37毫米长炮筒机炮吊舱二具,各携钨钢芯穿甲弹12发,初速850米/秒,破甲威力大。吊炮后飞机极欠灵活,飞行性能恶化,一般不作陡角俯冲且需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其他飞机保护。
  Ju87H是用D改装的双座复式操纵教练机。
  Ju187是机翼重新设计,主起落架可以收进翼内的优化方案,因飞行性能改善不明显,未被采纳。
  至1944年9月停产时为止,各改型累计生产5709架(一说4881架),曾输往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
  Ju87早在西班牙内战时期已出国显露过身手,有3架A 型和5架B型投入使用。也就在那个时候,国内四发动机大型轰炸机研制计划纷纷被砍,以致数年后因德国在战略轰炸机领域一片空白而令戈林“真想大哭一场”。
  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时,有400架Ju87、He111和Ju52飞机用于对地攻击及轰炸,Ju87由于攻击效果不错而名声大噪。当时,140架Ju87对华沙市附近的桥梁、炮兵阵地、街道和铁路进行了首次空袭。9月16、17日两天袭击了布祖拉河两岸的许多渡口,战斗之激烈被波兰军队称之为是“空前的”。
  当时,Ju87还击沉了海尔港内1540吨的“韦佛尔”号驱逐舰及“克里夫”号布雷舰。
  在1940年4月对丹麦、挪威的进攻中,Ju87被认为对海上运输线的骚扰是同样有效的。5月13日,在掩护步兵强渡马斯河的关键一仗中,Ju87作了极为精确的投弹,以致首批登陆的步兵眼前刚好落下最后一批炸弹。
  当然,Ju87同样也为攻克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出了力。
  另一方面,凯塞林的第二、第三集团军派出358架Ju87伙同其他数百架飞机攻击了荷兰的几乎所有机场,进而为彻底征服这个低地国家扫清了天空中的威胁。
  在1940年的不列颠之战中,Ju87在皇家空军精良的战斗机面前开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往往在结束俯冲刚刚拉起机头时成为喷火式和飓风式飞机的猎物,即使进行侧滑也无济于事。11月初,赫·梅克上尉在攻击海峡中的英舰队时不得不采用新的“集体俯冲”战术。德国空军开始认识到,自卫力量欠佳的攻击机只能在空中威胁相对较弱的北非、地中海及东部战线才能继续大耍威风。
  1941年初,适合于远洋作战的Ju87R进驻地中海
  1月10日,德空军首次与英皇家海军发生激烈的遭遇战,He111轰炸机和60架Ju87从陆地起飞反复攻击了“卓越”号航空母舰,造成143名水兵死伤。次日,Ju87又击沉“索斯安普顿”号巡洋舰,击伤“格罗斯特”号巡洋舰,同年5月,在一次克里特海战中,Ju87重创了“光辉”号航空母舰,迫使皇家地中海舰队撤回亚历山大港。Ju87和U型潜艇一时成为英
  舰之天敌
  6月份,大批Ju87空袭前苏联领土,大量投掷称之为“恶魔之卵”的2千克重的球形小炸弹SD2,它专用于杀伤步骑兵。9月22日,第二殷麦曼俯冲轰炸机团连续7天轰炸了驻扎在喀哴施塔德军港中的波罗的海舰队的舰只,在水面上多达600门对空炮的拦射中,Ju87从5000米高度进入俯冲,损失惨重,但苏军23600吨的“玛拉托”号战列舰被击沉。
  进入1943年,Ju87B、Ju87D开始被FW190战斗机的战斗轰炸机改型所替代。到10月份,全部俯冲轰炸团的飞机被Ju87G反坦克型所替代,并全力投入东部战线,用来对抗红军的装甲部队。
  第二俯冲轰炸航空团的汉斯·乌里希·鲁迪尔是第一个从空中击毁坦克的人。在前后二年半时间里,他在东部战线共出动2530次,创造战争中军用机飞行员单人战斗出击架次世界纪录,个人共击毁苏联KV—1、JS—1等型号坦克519辆、协助他人共同击沉23000吨级舰船一艘,击毁装甲车和炮兵阵地无数,取得攻击机飞行员个人战果的历史绝对纪录。
  1944年后,日显老旧的Ju87只能昼伏夜出,在夜间搞偷袭,仅鲁迪尔的部队例外。
  Ju87是大战初期德军最有效的空对地武器,具有火力猛,坚固耐用等特点,因此一直生产到1944年。在改进过程中,飞行性能改进虽不明显,但攻击威力不断得到增强。投弹命中精度可保持在半径15米之内。当大口径反坦克炮装备Ju87之后,又为该机后期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Ju87存在的意义莫过于有力证实了攻击机的巨大作战效能。
  Hs—129(HENSCHELHs129)
  为满足德国空军对未来单座双发小型近程攻击机的需求,德国亨歇尔飞机厂在30年代末研制出重装甲、小尺寸的HS129型攻击机。
  总设计师尤里德利希·尼柯劳斯采用了常规气动布局,在一对厚厚的前缘平直的梯形下单翼上对称安装着两台465马力空冷倒V形12缸阿尔格斯As410—1型活塞发动机短舱。平底三角形截面形的机身的最前端安置有低矮的单座座舱。后三点起落架的主轮可收入发动机舱内,全机构造简洁但十分坚固。也许Hs129要算是最小的双发军用机了,它的翼面积仅29平方米,比单发的Ju87还少2.9平方米。为减少迎风面积,机身做得极其狭窄。机头集中装备2挺7.9毫米MG17机枪和2门20毫米机炮,用来对地扫射。座舱地板和仪表板均覆有12毫米装甲钢板,机舱两侧装甲厚6毫米,连滑动式座舱盖都采用6毫米钢板整体焊成,并嵌上75毫米厚的防弹玻璃。飞行员如同坐在一个钢质邮筒中,甚至连发动机都有5毫米装甲板保护,全机装甲重达1吨,竟占起飞总重的20%。因此,Hs129又是一架自我保护能力极高的有特色的军用机。
  原型机Hs129V1于1939年春天试飞,由于结构重量偏大,空军并不满意。1940年秋季又改装了Hs129A—1,却仍遭空军的冷遇,原因是飞行员从很小的保险玻璃窗中向外观察实在不方便,而且发动机对侧下方的视线遮挡也很严重,而这对于攻击机来讲是个不小的缺陷。
  为追求“重装甲”的要求,亨歇尔工厂走进了死胡同。飞行员爬进座舱后,脸已经贴上了风挡玻璃,甚至瞄准仪也被挤到机头外面裸露在大气中,飞机的作战生存性和攻击有效性产生了矛盾。
  随着战局的推移,空军对打击地面硬目标的要求日趋迫切。1941年秋,Hs129有了一线希望,订货单悄然飘至,工厂立即安排生产。
  第一种投产型是Hs129B—O,不过对视界和操纵性都作了改善,改装了700马力的法国进口的农·隆·14M空冷发动机。
  1942年3月,大批Hs129B—1开始交付使用。这种改型对汽化器、电台和炮口形状都作了修改。2个月后,Hs129B—1进入东部战线用于打击红军目标,但沙尘对发动机的不良影响和视界的死角仍困扰着飞行。
  由于Hs129B—1的主要攻击武器是射击兵器,所以又发展了军械各异的一些亚改型。B—1/R1的翼下可挂50千克炸弹2枚或SD—2杀伤型子母弹(各容24颗)两具;B—1/R2可在机身下挂30毫米MK101型机关炮临时吊舱一具;B—1/R3可在机腹挂7.9毫米MG17型四联装机关枪吊舱一具,翼下挂架撤去,但机头的机枪口径增至13毫米;B—1/R4可在机腹挂SD—2子母弹或50千克炸弹4枚;B—1/R5可在机身内添设Rb20/30型照相机,用于侦察。其中,使用最多的是B—1/R2,目标是苏联坦克。
  1943年,Hs129B—2投产,武器配备基本同B—1,但另发展了“兵器运载机”Hs129B—2/Wa。这种改型在机腹固定装有30毫米Mk.103型半水泡外形的低阻机炮舱,并用37毫米Bk.3.7型火炮替代下机头内原有的2挺机枪。使全机航炮多达5门,成为装甲目标的巨大威胁,并可击穿苏军最新坦克的侧面和后面车壁。这种强大的空中炮击飞机是很罕见的,因此Hs129又被人称作“空中开罐刀”。
  1944年,装备更大口径机炮的Hs129B—3/Wa投产,一门长度6米口径75毫米的BK7.5型大炮吊舱被挂在机腹下,共携带12发步兵Pak40反坦克炮用的穿甲弹,发射速度每1.5秒1发,重12千克的弹头能在500米内贯穿苏联坦克的正面厚装甲。Hs129B—3/Wa只造了25架,开火射击时会产生可怖的后座力和令飞行员暂时失明的排焰。由于飞机大幅增重和阻力增加,飞行性能下降。当应急逃跑时飞机不得不投弃巨大的炮舱,而当单发动机熄火时飞机也无法维持正常飞行。
  到1944年9月停产时止,Hs129B系列共生产866架(一说859架)。
  除前苏联外,Hs129也曾转战北非,虽飞行性能逊于许多
  德国飞机,但大口径机炮对坦克的威慑力仍然很诱人。在1943年7月8日的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中,除Ju87外,布尔诺·梅雅大尉手下四个中队64架Hs129,曾在一个波次攻击中击毁坦克50辆。
  Hs129是一种用途专一、构形独特的攻击机。
  A—20 浩劫(DOUGLASA—20Havoc)A—20“浩劫”是大战中使用与生产较多的著名的双发多座大型攻击机,由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研制于30年代末。
  原型机道格拉斯7B的外形与同时出现的B—25、B—26轻轰炸机很相象:都是采用悬臂梯形平直上单翼和双发布局;都属于美国最早的前三点可收放起落架军用机。
  A—20的机头或集中安装多门机炮用来对地扫射,或改成透明玻璃机头供投弹手瞄准,此时机腹弹舱内挂有炸弹。座舱盖很长,前后分别坐有驾驶员和射手,后座常配备机枪或遥控炮塔。飞机乘员总数3~4人,很像一架轻轰炸机。
  前期试生产型DB—7于1939年初进入秘密试飞,后因失事坠毁才被法国报纸泄露出来。DB—7有透明机头,可挂弹950千克,共装3挺机枪。法国曾大量订购,1940年5月31日参加了抗击德军入侵的战斗。6月法国投降后,有162架转而售与英国,更名为“波士顿”Ⅰ和“波士顿”Ⅱ(发动机稍有区别)。它们又成为皇家空军最早的前三点起落架飞机,其中147架“波士顿”Ⅱ被涂成黑色,用于夜间攻击,更名为“浩劫”I。专门在夜间奇袭敌后目标,少数几架还装有截击雷达用于夜间空战。不久,英国又购入100架,称作“浩劫”Ⅱ(同DB—7A,发动机为2台1600马力的R—2600—A5B)。
  DB—7A的垂尾扩大了面积,机头透明。经局部小改,终于以A—20的制式型号名义于1940年12月交付美国陆军使用,机头稍稍放粗,改装R—2600—3发动机,油箱扩大,可在机腹内挂炸弹1180千克,全机7.7毫米机枪增至7挺(内有2挺为可转动状态)。
  同年8月,美国海军也购买若干架A—20A和A—20B,改称BD—1和BD—2型。
  A—20曾试装过发动机涡轮增压器以期改善高空性能,但未能如愿,倒有3架改成侦察机,称F—3。
  为满足欧洲战场需要,装备7挺机枪及防弹油箱的A—20A以DB—7B的名义再次售与英国空军,改称波士顿Ⅲ,共781架,在对德作战和利比亚战区,战果累累。
  1940年10月,美国空军又订购了999架A—20B以及775架A—20的侦察机改型O—53,后者未正式生产。A—20B中有665架用于援英,工厂加班加点进行生产,以应付交货。A—20B改用新型R—2600—11型发动机,飞机配备12.7毫米固定机枪3挺,另有7.7毫米活动机枪2挺,它们都装在后机身炮塔中,用来自卫。在挂副油箱后,总携油量高达5600公升。
  A—20C是用B型改装R—2600—23发动机的改型,共生产948架,全部供应英国,更名为“波士顿”ⅢA。此外,有少量援助了荷兰和前苏联空军。
  A—20D未投产。
  A—20E是A—20A改装R—2600—11发动机的改型。
  XA—20F是机头改装37毫米火炮及后机身装备遥控炮塔的试验飞机,未投产。后来成为A—26型飞机的基础试验机。
  A—20A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就已出口英法等国,先于本国使用。到珍珠港事件爆发时,有一个中队的A—20A被日机炸毁在机场上。美国的A—20后来大多用在南太平洋地区。在英国军队中的A—20C(即“波士顿”ⅢA)于1942年6月开始飞入德国袭击德国军事目标。此外,美国空军第9、第15航空队所属的A—20C战斗在欧洲战场及北非地区,广泛用于战术轰炸。
  1943年2月,防弹性能更好、改装1600马力R—2600—23发动机的A—20G出厂,在密封的机头内装有4门20毫米机炮及2挺12.7毫米机枪,对地扫射威力强大。在总数2850架A—20G中的后期型号,机头武装都只装6挺12.7毫米机枪。
  A—20J从1943年10月后共生产过451架,相当于A—20G的后期型,有169架援英,改称波士顿Ⅳ。
  A—20H和A—20K是最终改型,装R—2600—29(1700马力)发动机2台,机头不透明,装6挺机枪,其中H型共生产412架,内有90架援英,更名为波士顿Ⅴ。
  1944年9月,A—20停产,在道格拉斯公司内共生产了7098架,其他工厂仿制过380架,合计7478架,产量居美国攻击机前茅。
  1942年,曾用已有的A—20A、—20G陆陆续续改装过269架P—70夜间战斗机,机头内有截击雷达,有少量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直至被P—61所替代,因升限及爬升性能不佳,空战效果一般。
  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在1942~43年开始生产的另一种大型攻击机A—26,其外形布局很像A—20,但性能优于后者。
  SBD不屈者(DOUGLASSBDDauntless)
  早在30年代初,美国诺斯罗普飞机公司就研制出多种构思新颖的悬臂低单翼全金属军用飞机,曾引起军方的注意。
  1934年11月18日,美国海军要求该公司秘密研制一种全新舰载俯冲轰炸机。该公司便以陆军的A—17攻击机为蓝本,研制出XBT—1并于1937年底投入小批量生产。1938年6月,再次试飞了经兰利气动中心风洞试验后性能大大改善的XBT—2,此时公司并入道格拉斯,BT—2便以SBD的正式型号投产,并获昵称“不屈者”。
  SBD是一种知名度较高的单发双座轻型舰载攻击机,特别擅长于海上俯冲轰炸。SBD在机头装一台R—1820型旋风式空冷星形九缸活塞发动机,后机身轮廓线和竖直的垂尾由优美的曲线相连。上反的梯形半圆翼梢下单翼装有不少先进的气动力装置,如前缘固定式缝翼和颇有特色的布满圆孔的兼作减速板的左右连体式襟翼。纵列的双座座舱盖的前方机头上面,并列安装2挺机枪,后座拥有一座活动枪座。后三点起落架可收入机内。机身下的炸弹架和德国Ju87所使用的相似,能在俯冲投弹时先将炸弹推到前面螺旋桨旋转面之外。
  SBD有6个改型,但外观上区分不太大。
  SBD—1装1000马力的R—1820—32发动机,最大挂弹量545千克,机枪口径7.7毫米,与原型XBT—2相比,垂尾升高,座舱盖抬高,主机轮不再向后收起。供海军陆战队使用,属陆基型。
  SBD—2,于1940年11月至次年5月交付海军使用,舰载型。共87架,外翼加装246公升内部油箱后,航程从1384千米增加至1970千米。
  SBD—3,从1941年3月至1942年1月交付的攻击/侦察两用舰载型,共生产584架,是吸取了战场教训后改进的“大火力重装甲”飞机,机头2挺机枪口径改12.7毫米,后座机枪改2挺(7.7毫米),最大挂弹量727千克,要害部位加强了防护。另有90架—3A型交陆军使用。
  SBD—4,从1942年10月至1943年3月交付使用的—3型的小改型,仅改进了仪表盘布置和螺旋桨,共有780架。
  SBD—5,1943年2月才投产的功率增强型,换装1200马力的R1820—60发动机,弥补了因飞机增重引起的性能恶化。同时,枪弹和燃油量均有增加,并用Mk.8型光学瞄准具替代下老旧的望远镜式瞄准具。少量飞机还改装了简易雷达,从外观上很容易区别:机翼下装有倒T形天线;此外,机头上方汽化器进气道撤去。产量3025架,居各改型之最,其中SBD—5A供海军陆战队陆上使用。
  SBD—6,自1944年2月至7月22日交付的最终改型,共生产500架左右。改装1300马力R—1820—66发动机,最大时速422千米。携燃油1512升,翼下可挂8枚火箭,其他武器同—3型。
  陆军航空队(即空军)使用的型号准确地讲应是A—24。
  区别在于拆掉着舰钩,改用大直径充气轮胎,用来俯冲攻击近距支援。其中的A—24DE相当于SBD—3,共78架;A—24A—DE相当于SBD—4,共170架,但都用于教学飞行;A—24B—DT相当于SBD—5,共615架。
  SBD和A—24总产量为5936架。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作为舰载攻击机的中坚,已有8个中队的SBD—2和—3配备在“企业”号、“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和“约克城”号四艘航母上。珍珠港事件爆发当天,有17架SBD正在瓦胡岛西面200海里处进行例行的巡逻训练,返航中正好与日军偷袭机队撞个满怀,有5架被“零”式飞机击落,成为美日空战的最早牺牲品。为报仇,几天后由SBD 击沉一般日本伊—170号潜艇,开创了美国海军在整个大战中的第一号战果。
  1942年5月7日,爆发了战争史上第一场航空母舰之间的海上大规模对抗——珊瑚岛海战。74架SBD—3由“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航母载运及时抵达现场。在双方舰载攻击机互相实施的攻击中,美国海军起飞了22架TBD—1;53架SBD—3和18架F4F投入战斗,有13颗炸弹击中了日本轻航空母舰“祥凤”号。9时35分,该舰沉入海底。第二攻击机中队长罗伯特·蒂克逊少校发回的:“蒂克逊呼叫母舰,消灭航母一艘”电文,后成为二战中的一条名言。8日上午,46架SBD、21架TBD和15架F4F再次从甲板起飞攻击“翔鹤”号大型航母,有三颗227千克炸弹命中,迫使该舰北遁。SBD在攻击行动中甚至击落了“零”式战斗机!但“列克星敦”号舰母不幸被日机击沉,美军损失飞机170架。在这场海战中,唯有SBD获得空袭战果。虽双方损失都不小,但还是迫使日海军放弃了进攻莫累斯比的企图。有人曾说过,如果日本人能认真看待SBD的威力,那么后来的中途岛海战也许还不至于成为日本海上力量走向衰败的起点。
  同年6月5日,中途岛海战在航空兵唱主角的情况下揭开了帷幕。9架B—17F战略轰炸机用大批重型炸弹“砸开了海上炼狱之门”,有112架SBD—2、SBD—3从“约克城”号、“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准时飞临目标上空。
  此前,已有不少贴海飞行的美机被零式飞机击落海中,但从高空飞来的SBD竟一路上未遭任何抵抗。7时23分,美军的这批SBD开始鱼贯进入俯冲,其中VB—6、VS—6中队的33架集中攻击“赤城”号和“加贺”号航母;而VB—3和VS—6中队的另17架攻击“苍龙”号舰母,正在匆忙准备起飞反击的日本航母顿时饱饮了接踵而至的227千克炸弹,油满槽弹满架的日本飞机炸成了一片火海,连同它们的母舰一起慢慢沉入大洋中。14时03分,又有40架SBD击沉“飞龙”号航母……一天之内,SBD使日本海军一下子损失掉6艘大型攻击航母中的4艘,同时损失飞机285架及舰上老飞行员中的20%,日海军航空兵就此一蹶不振。
  同年底,SBD—3又前住北非从事攻击与侦察任务。1942年后,一些SBD部队又投入攻击凯巴特、布干比尔岛和菲律宾群岛日军目标的战斗,成为太平洋反攻战略中美国海上机动部队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部队的杀手锏。
  大战中的英、法、新西兰和墨西哥海军也使用过SBD。如战争末期,在法国海军的2艘英国造航母上,就配备有2个中队的SBD,从1944年底投入攻击德军的战斗,战绩不凡,自己仅损失5架,这些飞机一直使用到1949年。
  美国陆军航空兵的A—24攻击机在1948年6月更名F—24,也用到1950年。
  SBD是美国30年代先进航空科技的结晶之一,也是大战中一种出色的舰载攻击机。它出勤率高而战损率低,命中精度好。到战争后期,大多配备在轻型航母上,用于反潜、攻击和侦察飞行。
  SB2C俯冲轰炸(CURTISSSB2CHelldiver)
  早在SBD飞机的原型机BT—1刚刚服役时,美国海军就已着手预研下一代舰载侦察轰炸机(攻击机)了。作为SBD 的后继机,海军需要一种机轮可收放、外翼可折叠并装备最新型发动机的新机型。经六家飞机厂商竞争,1939年5月15日选定寇蒂斯84号方案进入全面试制。1940年11月,XSB2C—1原型机在寇蒂斯工厂机场试飞成功。新飞机沿用了SBD的机身和P—40的机翼,并果断选用了当时最新型的1700马力莱特R2600空冷星形双排14缸活塞发动机。但是,因为工厂忠实地遵循了海军关于“一个升降平台应可容纳两架”的新要求,过分压缩了机身纵长,从而埋下了纵向稳操性欠佳的隐患,并困扰了SB2C的整个生涯。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工厂旋即将机头延伸0.3米,调整了重心,同时放大垂尾面积,增加垂尾容积。在投产之前,全机共进行800处修改,比如增设装甲、增加燃油容量,改装防漏油箱和撤去机头机枪等,为此飞机结构重量增加了1355千克。尽管如此,海军仍对它满怀希望。1941年11月,军方正式命名该机为“俯冲轰炸”。作为第一种生产型的SB2C—1于1942年6月出厂,其后终于成为美国海军舰载侦察轰炸机的主力。
  SB2C除了有一个粗短的机身外,向上弯跷的大型垂尾也是外观一大特征。从机头的发动机罩到垂尾之间,是一个长长的多座座舱,后座舱盖掀开后可用旋转机枪进行后部自卫射击。上反梯形悬臂中单机翼内装2~4门前射火器,可折叠外侧机翼设有前缘缝翼,可与主起落架同步收放,以改善起降性能,翼下可挂副油箱或火箭,机腹内设炸弹舱。
  在实际使用中,SB2C通过更换主要系统部件不断改进和完善,主要型号为:SB2C—1 第一种批产型,共生产978架,1942年6月30日首飞,10月完成舰上起降试飞。装1700马力R2600—8发动机及三叶螺桨,与原型机不同之处除垂尾扩大外,还取消了望远镜式瞄准具,撤去了机头机枪。从第201架起改装为SB2C—1C,将机翼4挺12.7毫米机枪改为两门20毫米机炮(含弹800发),提高了攻舰效率,后座两挺7.7毫米并联旋转枪座改为一挺12.7毫米口径,飞机结构作了补强,尾轮不再可收放。
  XSB2C—2 海军陆战队的水上飞机改型,1940年起设计,是以水面为停泊基地的侦察轰炸机,也是舰载型的补充。
  故起落架改成带四个滑行轮的双浮筒形式,并设脊翼维持方向安定性,1943年曾计划投产,后因海军航空母舰力量恢复元气,1944年4月14日中止研制。
  SB2C—3 发动机功率强化型,共生产1112架,从1944年春开始替下SB2C—1C型进入生产线。改装R2600—20发动机后使最大功率增至1900马力,并换装四叶螺桨,使因结构增重带来的性能下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外观看,取消了桨毂罩,并使用了多孔襟翼兼俯冲减速板。
  SB2C—4 火箭弹攻击改型,共生产2045架,居诸改型之首。主要改进之处是机翼下设立8个5英时HVAR空对地火箭弹悬挂点,提高了打击穴式阵地和舰艇的威力(也可改挂450千克炸弹),1944年交付使用。机头恢复桨毂罩,一部分飞机左翼下加装鹿角状搜索天线。—4E型在右翼下增设AN/APS—4型搜索雷达短舱,提高了海面攻击作战能力。
  SB2C—5 增程改型,共生产970架,1945年春问世。燃油容量增至1340~2475公升,航程增至2130千米,前舱舱盖侧框架精减后改善了飞行员视界,其余性能同—4型。
  SB2C—6 进一步增程和功率增加改型,换装2100马力的R2600—22发动机,扩大了油箱容积,但至大战结束时仍处于研制阶段。
  A—25A“百舌鸟” 陆军航空兵陆基改型,在圣路易斯工厂生产了900架,也称SB2C—1A。1942年服役,用于俯冲轰炸。后因交付期迟缓和作战方针更改,陆军调出其中678架返交海军陆战队使用。
  以上各型SB2C在寇蒂斯工厂科伦巴斯分部生产5106架。加拿大两家工厂协助仿制了SB2C—1C、—3、—4和—5型,分别称作SBW—1、—3、—5和SBF—1、—3、—4,共达1194架,如再加上A—25A,那么“俯冲轰炸”飞机总生产量为7200架。
  有26架SBW—1B曾交英国海航第1820中队作评价试用,但始终未进入现役。
  1942年12月15日,美国海军第9航空团(VS—9)作为第一支SB2C部队登上“埃塞克斯”号反潜空母,开始它的战斗生涯。
  1943年1月末,为配合对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的战略进攻,麦克阿瑟元帅决意先行攻击马绍尔群岛,为减少步兵登陆伤亡率,从12条航母上起飞的飞机实行了火力压制。
  SB2C—1第一次伴随SBD、TBF(M)舰载俯冲轰炸机和F6F 战斗机等共计700架飞机一起为63000名地面部队士兵的抢滩登陆行动提供了空中火力支援,2月5日,日军驻岛总司令部终于被攻克。
  同年7月,服役于“邦克山”号母舰上的第17轰炸中队(VB—17)开始使用“优质过关”的SB2C—1C,从秋季开始,这种型号的飞机陆续登舰替下老旧的SBD。
  1943年11月11日,拥有36架SB2C—1C的第17中队从邦克山号母舰上起飞23架,配合“埃塞克斯”号和“独立”号母舰上的F6F、TBF等飞机,联合空袭了泊于所罗门群岛日本海军基地拉包尔港内的日舰,战功卓著。与此同时,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克服了常人难以体验的困难,驾驶着包括SB2C 在内的各种战术飞机,以热带小岛临时机场为基地,一边排除日军的骚扰,一边频频出击打击陆上和近海目标。至1944年以后,SB2C已成为海军最重要的海上攻击机之一。
  1944年6月,美国又发动了旨在消灭日本联合舰队的大规模海战。在19、20日两天的菲律宾湾海战中,SB2C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这次战斗,同时又是SBD最后参加的一次海战。
  有6个中队的SB2C和2个中队的SBD从甲板上起飞向日舰投弹。20日那天,有216架舰载轰炸机升空作战,其中包括77架SB2C,经黄昏中的洋上远途奔袭,一举击沉日军“飞鹰”号航母和加油舰各一艘,重创“瑞鹤”号航母;击伤“千代田”、“隼鹰”号航母各一艘,击落日机14架。但美军也付出了较大代价,其中4架SB2C被击落,另39架却因飞行员不谙于夜间着舰操纵而造成事故或海面迫降,这是一个足以令人深省的额外教训。然而,这次海上行动仍为马里亚纳群岛战略总攻打响了第一炮。
  同年10月23至26日,SB2C又参加了对莱特湾的空袭,但已由SB2C—3唱主角。1945年1月9日至20日,“大黄蜂”号航母上的SB2C等舰载机展开了对从印支半岛、台湾到南中国海海域各沿岸目标的频繁攻击。配合地面部队扫荡日军残存部队。2月19日,硫磺岛攻坚战拉开帷幕,从“汉科克”号攻击航母上起飞的SB2C—3、—4都参加了战斗。4月7日,在冲绳附近洋面,SB2C和TBF攻击机将正在疯狂地进行特攻(自杀飞机攻击)作战的日本航母“大和”号击沉海底!6月2日,美海军陆战队第一次改用SB2C—4增援了大堡地域残酷的地面肉搏战,向垂死挣扎的日寇投下最后一批炸弹……大战期间,新西兰海军也曾少量使用过SB2C。1949年6月1日,SB2C—5从美海军VA—54部队退役,象征着该机从此退出第一线。战后,SB2C作为剩余物资还曾出口装备了法国和意大利海军,希腊海军在内战中还动用过50架SB2C。
  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方向稳定性欠佳、低速操纵性差和尾翼颤振给SB2C带来许多麻烦,工厂也为此大动干戈,投入两年时间进行改良,但美国航空工业强大的实力基础和战局的推演巧妙地挽救和改变了SB2C的命运。使它终于成为大战后期广泛使用的主战机种之一,也使SB2C成为飞机制造业一代名门寇蒂斯公司推出的最后一种成功的型号。
  TBF(TBM)复仇者〔GRUMMANTBF(M)
  Avenger〕
  令人闻之毛骨悚然的飞碟史上的“第19号飞行”给后人留下了扑朔迷离的难解之谜。1945年12月5日下午,5架TBF—3鱼雷攻击机从福特·劳德达海军机场起飞出海巡逻后仅2小时,就完全消失在东北方向225英里之外的荒海之上,机上14名乘员全部失踪,只留下泰勒中尉发回的惊叫声:
  “别跟上来,他们来自外太空……。”“魔鬼三角”海域向人们展示了超自然现象的巨大魔力。
  TBM—3,是美国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著名鱼雷攻击机TBF“复仇者”的第三种改型。
  TBF飞机是格鲁曼公司用来替代老式的海军舰载攻击机TBD“蹂躏者”的新一代机型,1939年参加竞标,1940年10月提前获得预订货,1941年8月7日原型机XTBF—1试飞。
  1942年1月,成批生产机TBF—1总装成功,2月份即匆匆交付部队使用,海军VT—8雷击飞行中队成为“复仇者”最早的使用者。
  TBF是一种单发多座重型海上攻击机,装备1台R2600型星形大功率活塞发动机。为了能在机腹内部容纳一枚鱼雷或900千克炸弹,TBF有一个粗大的机身,其上部为纵向安排的三座座舱,分别坐有飞行员(兼管机头右侧机枪)、投弹员或雷达员(可随时下降到弹舱中随时调节鱼雷有关开关)和后部射手(兼管飞机上、下两个射击台)。机身下部是有密闭舱门的大型弹舱,作为飞机特征,后部射手有一个居座舱尾段的球形电动玻璃机枪射击舱。在机身上下,各装12.7和7.7毫米机枪一挺。TBF装备一副梯形带上反角的悬臂中单翼,外段可向后折叠,方便了舰上停放。后三点起落架可全部收入机内。TBF成为美国海军最大的单发舰载机。
  为让出生产场地同时生产更多的F4F与F6F战斗机,从1942年3月开始,TBF的生产开始转移到通用汽车公司,两年后,TBF的生产与改进均改由后者负责,后者生产的TBF 称作TBM。
  TBF先后发展了TBF—1、TBM—1、TBF/TBM—1C、—1D和TBF—2反潜型;TBM—3(英国专用型);TBM—3D和3E、—3R、—3S、及—3W等三大系列十几个改型。
  TBF(M)—1 第一改型,专用于反舰,—1C型则在翼内添加两挺12.7毫米机枪,装甲也获加强,取消了机头固定机枪,燃油从1494升增至2740升,航程从2335千米增至3760千米。并可在翼下装上ASB机载雷达的鹿角状天线及副油箱,1943年9月投产。1943年后,翼下装备的8枚火箭弹已正式成为该机标准武器。有些—1C型还在左翼下装了ASD—1型搜索雷达吊舱,强化了海面目标搜寻能力。其间,TBF—1生产了2290架,TBF—1C生产了764架,TBM—1生产了55架,而TBM—1C生产了2332架。
  TBF—2 改装R—2600—10发动机的改型,后交通用汽车公司小批生产,即TBM—2。
  TBM—3 “复仇者”最后一个系列大改型,1943年投入改进,除一架原型机是格鲁曼生产的以外,其余4664架均由通用汽车公司制造与发展。该型改装R2800—20发动机,飞行性能在增加重量之后恢复甚至提高。从外部看,机头的滑油散热器分置于上下两处,发动机罩壳的节流片增至8片,火箭弹成为标准武器,其中—3D于左翼下装了ASD—1雷达短舱。而—3E专门攻击水下潜艇,右翼下挂ASP—4雷达短舱,以替代陈旧的ASP—4天线组,另外还取消了机腹尾部传统的向下射击窗及机枪,其后期生产型还将着舰钩移到了机腹外部。战后,这些飞机用于拖靶或杂用,有80架售与英国海军,更名复仇者AS.MkⅡ—3R是航空母舰之间的运输机改型,机身内可载人运货,改自—3型和—3E型,武器均拆除,增加座椅,1950年底服役,用在朝鲜战场上,部分作为高级军官联络飞行用,直至C—1飞机的服役。
  TBF(M)—3S 反潜机。
  TBF(M)—3W 早期一种实用的舰载雷达预警机,用于舰队作战对远距目标的警戒和跟踪。开发始于战时,计划代号“捡球运气”,利用—3E为母体,在机腹下垂的大型扁圆球状整流罩内安装有APS—20型雷达天线,为弥补因外形改变引起的方向不稳定,又在平尾两侧设二片小垂尾并撤消全部武装。同时,驾驶员身后的原座舱盖改造成“龟壳”状雷达手半暗工作舱,可容纳2人,1946年5月服役。
  从1942年起,英国皇家海军陆续购置过多批TBF (TBM),分别称作“复仇者”Mk.Ⅰ(即TBF—1B,最早先称作“塔邦”Mk.Ⅰ);“复仇者”Mk.Ⅱ(即TBM—1C)和“复仇者”Mk.Ⅲ(即TBM—3、—3E共222架)。Mk.Ⅲ按英方要求改装了电台、瞄准具、折叠式雷达、桅杆式天线、投弹员凸式侧窗、零长火箭发射架和增加了领航员座。
  各型TBF(TBM)总产量9836架(一说10104架),其中76.7%由通用汽车公司制造。
  1942年3月25日,VT—8(第八雷击飞行中队)的TBF—1最先在中途岛海战中加入战斗序列。6月4日,又随机动舰队出海作战,6架TBF—1协同另4架B—25袭击了日舰,但出师不利,不但战果为零,且损失了5架“复仇者”和
  2架B—25
  8月份,在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中,VT—8与VT—3中队的TBF—1从“萨拉托加”号和“企业”号航母上起飞,充分发挥了该机火力猛、航程远的优势,击沉日军“龙骧”号航母。
  12月27日,第一艘反潜航母“星期日”号载着12架F4F 和VGS—29中队的9架TBF—1从诺福克启程前往北非助战。
  1943年1月底,为配合解放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曾从12艘航母上起飞700架飞机先行对马绍尔群岛实施火力压制,TBF(TBM)和SBD、F6F等飞机一起向63000名士兵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
  从1943年3月开始,由12架F4F战斗机和8架TBF—1组成的VC—9混合中队搭载于“博格”号航母投入对大西洋盟军海上运输线的护航飞行。5月22日,由TBF—1击沉德军U—569号潜艇,开创了美国海军舰载机击沉潜艇之先例。下半年,各舰载混合飞行中队(VC)统一按6架F4F/FM 战斗机加12架TBF攻击机的比例组建,也即护航机比例下降了,原因是大西洋敌对空中势力已遭削弱。TBF(TBM)使用音响引信鱼雷和HVAR火箭弹之后,提高了对这一海域的攻潜力度。
  1943年11月26日夜,2架F6F掩护1架装有并不先进的ASB—3型雷达的TBF—1攻击机从“企业”号航母上起飞,从事美国海军第一次从航母上起飞进行的夜间截击战斗,机上雷达为其他战斗机提供目标位置信息。不幸的是,编队长、CVG—6中队长E·H·澳赫亚少校在击退日机后失踪。
  大战中美军武库中先进的31/2英寸FFAR反潜火箭弹最先是利用TBF于1943年8月完成空中试射的。海军当场订购200套供反潜护卫航母上的TBF(TBM)挂用。该弹装实心铁弹头,飞行时速1480千米/时,射程1.85千米,作15度俯冲发射时可击穿水下50英尺深处潜艇艇壳。1944年1月11日,同盟岛号护卫航母上的TBF首次用它击沉一条德国潜艇。10月,飞机改用两点接触的火箭挂架后,进一步降低了挂弹飞行时的阻力。同年秋天,海军陆战队中的TBF(TBM)开始采用5英寸(127毫米)直径的火箭弹用来攻击地面目标,并在第一次对日军一个防空火力阵地攻击中奏效。
  1944年后,TBF(TBM)更多地用鱼雷、火箭及机枪打击水面与水下目标。2月17、18两天,美国9艘航母共出动包括TBF在内的1250架次舰载机,袭击了日本舰队,击沉巡洋舰2艘、其他舰艇7艘,后勤舰船32艘,击落日机300余架,并摧毁托拉克岛上的军事目标。使日军淡水供应发生困难,牵制了日舰的活动。特别是18日半夜时分,12架TBF—1C更是在低空攻击中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继同年6月TBM—1C、TBF—1C在马里亚纳海战中狠狠打击了日本第一舰队之后,20日那天,54架TBF(TBM)又协同77架SB2C等飞机在85架F6F的掩护下频频攻击日舰,取得了击沉“瑞鹤”号、“千代田”号和“隼鹰”号三艘航母的
  巨大战绩,并击落日机14架
  8月24日,为对付以自杀飞机为主的日舰载机的夜间偷袭,美海军组建不久的夜间飞行团CVG(N)动用F6F—5E/N 和TBF(TBM)—1D、—3D等几种装有雷达的舰载机参加了夜间海上防空巡逻。这支部队后来又参加了菲律宾、冲绳等地的攻坚战役,以其全天候作战能力,加强了美军夜间防空力量。
  1945年春,TBM—1D已配备在硫磺岛一线,从陆上基地或航母上起飞,加入大反攻的战斗。
  大战中,“复仇者”还在皇家海军、新西兰海军中作过战。
  战后,法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等国海军也配备过该机,但大都用于舰队空中预警及反潜作战,型号大多为TBM—3。在朝鲜战争中,TBM—3R用于舰只间的运输。在法国,一批TBM 直到1965年才退役。
  剑鱼(FAIREYSwordfish)TBF(TBM)和F6F一起,成为大战中有名的“格鲁曼双雄”,而TBF(TBM)又是美海军战时最好的鱼雷攻击机。
  有一种看似老式的飞机,它冲锋陷阵于硝烟弥漫的海上战场,多次巧妙地改变了敌我海军力量之对比,留下了传奇般的故事。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的“剑鱼”鱼雷攻击机。
  由于皇家海军在战前疏忽了对舰载攻击机的研制,使这方面的技术优势荡然无存。“剑鱼”之前身是菲阿利公司研制的TSR·1型雷击/攻击/侦察多用途飞机及其改型TSR·2。后者实际上作为“剑鱼”的原型机于1934年4月实现了首飞。经定型后,才正式取名“剑鱼”。一年后,获首批订单计86架。
  从气动布局上看,“剑鱼”确实像一架20年代末的半金属结构的双翼飞机。在布做蒙皮的前机身,装着一台配有环状整流罩的空冷星形活塞发动机。全敞开的纵列座舱可坐驾驶员、投弹手兼射击手和侦察员。双层机翼之间有不少支柱与张线进行加强,而翼根后缘处的缺口给乘员留出了向下的视界。半圆形垂尾和矩形平尾,显得平平常常。后三点固定起落架,更平添了这种飞机的老旧感。在机身右侧面和座舱后端各配备一挺机枪用来自卫。机身下可挂一枚18英寸(457毫米)直径的鱼雷,是一架典型的单发多座低速舰载鱼雷攻击机(也可不作为舰载机使用)。为此,剑鱼具备着舰钩和机翼折叠机构等舰载机常用附件,少数还改装了双浮筒,成为水上飞机。
  继最早的批量生产型“剑鱼”Mk.I之后,在1943年又发展了Mk.Ⅱ和Mk、Ⅲ两种改型。
  Mk.Ⅱ型加强了下机翼的骨架,可挂8枚自重27千克的反潜火箭,火箭滑轨成为该改型的识别特征。该改型先后装备过“佩加萨斯”3M.3型和“佩加萨斯”30型发动机。
  Mk.Ⅲ型是最后改型,特征在于主起落架支柱中间加了一个ASV.Mk.10型机载雷达罩,翼下可挂十多颗小炸弹,这种改型的前面若干架是专为加拿大生产,改装了封闭座舱盖,更名为剑鱼Mk.IV。
  在1940年改为生产“大青花鱼”攻击机之前,菲阿利公司共生产出692架“剑鱼”,此后转交黑仓工厂继续生产,到1944年为止又造出1699架,于是,在长达九年的生产中,“剑鱼”总产量2391架。
  被皇家军人戏称为“线囊”的“剑鱼”飞机于1936年2月最早配备在“格罗利亚斯”号航母上试用。7月成立了最早的剑鱼飞行队——第825中队。大战爆发时,皇家海军已拥有13个中队的“剑鱼”飞机。后来,又陆续扩充了12个中队,使“剑鱼”成为英国最主要的鱼雷攻击机之一。“剑鱼”先后参加过挪威战役,轰炸过德国军港,进攻过庶诺亚,投入过马耳他防卫战,并在大西洋上长期进行反潜作战,在大战中始终活跃在第一线上。
  欧洲战争之始,“剑鱼”配备在5艘航母上,另有一些装上浮筒改为侦察机,则配备在战列舰与巡洋舰的弹射器上。
  挪威战役里,“剑鱼”在炮火校射、掩护登陆及反潜战中建立过功勋。挪威战役结束后,“剑鱼”飞行队在空军指挥下又投入对德海港、舰船及油库的攻击行动。
  在意大利、法国南部及马耳他岛,“剑鱼”与“喷火”飞机搭档频频出击,表现不俗。并以27架的微弱兵力,仅在1940年7~9月之间就以每月5万吨的规模连连击沉德舰。在比果,有一个月竟击沉敌舰船98000吨。
  1941年,英国秘密研制火箭弹,其空中试验就依靠了“剑鱼”的配合。1942年10月后,这种新式武器几乎装备了全部“剑鱼”MkⅡ型。1943年5月,在爱尔兰西方1200千米处海域,“剑鱼”用火箭弹击沉了U-752号潜艇,后又相继击沉入侵透渗到马达加斯卡尔岛阿里德港内的潜艇。充份证明了空中火箭的强大威力。
  十年中,有数千名飞行员使用过“剑鱼”,他们并不嫌它老旧,却觉得它很耐用也很实用。“剑鱼”长期得到钟爱的秘密很简单,一是操纵方便,二是使用维护简单。从甲板弹射后以102千米/小时的速度进入爬升转弯,然后从3000米低空对准目标俯冲下来,时速决不会高于370千米,既安全,又有利于瞄准。此外,“剑鱼”的转弯半径极短,比德国机更加灵活,不但有利于摆脱敌机的纠缠,反而多次击落了性能先进的德国飞机。
  值得一提的是“剑鱼”飞机在塔兰托军港立下了大功,为此不少史书和文学创作将它编成了故事。1940年11月11日19时45分,12架“剑鱼”乘着月光从“光辉”号航母上鱼贯起飞,组成4个品字形编队,直捣塔兰托。为延长飞行时间,他们腾出后座加进270升大小的临时油箱。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无数只阻拦气球和地面高炮吐出的“火链子”。前2架“剑鱼”各挂16枚照明弹和4枚112千克的炸弹,负责照亮整个港湾中的意大利海军目标和一片油库,随后4架要投下共24枚112千克穿甲炸弹,作为佯攻,轰炸一些次要目标。后6架“剑鱼”各挂一枚545千克重的Mk.X-Ⅲ型磁感应鱼雷,真正的目标是在泊的战列舰。经三十分钟恶战后,炸伤“利托里奥”号和“加富尔公爵”号战列舰共2艘,“剑鱼”被击落1架。当英国人发起第二波攻击时,又派出8架“剑鱼”于21时23分出击,这批飞机分400米和1200米两个高度层投下鱼雷,至次日凌晨1时12分“剑鱼”又被击落1架,阵亡1人,但意大利舰队在一天之内共被击沉战列舰3艘,其他军舰4艘,并炸毁一些港口措施。“剑鱼”编队只用了11枚鱼雷及少量炸弹就使地中海海军力量对比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简直创造了一个大奇迹。
  这次战斗再次证实在拥有制空权的前提下,鱼雷攻击机在海战中的巨大作用。这次战斗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形成了英国海军自特尔法拉加海战以来最伟大的胜利,“剑鱼”攻击机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伊尔—2(C·B·FEdeQFHF_—2)
  前苏联曾是最早大量开展攻击机研究的国家。在大战前的20多年内,就先后试制过EQ、TQ、QOM、AHT-18、布尔基、哈依、伊万诺夫和P-5f等多种研究性质的原始的攻击机。因受杜黑“独立空军”学说的影响,至30年代,许多西方强国都偏重发展大、中型轰炸机,却放松了对战术攻击机应有的重视。
  前苏联年轻的飞机设计师谢·伏·伊留申在战前大胆提出了一种体现其独创的“装甲躯壳”设计思想的第一代实用型攻击机的设计方案。1938年,原型机TsKB55试飞。它就是伊尔—2攻击机的雏型。
  这架装一台水冷发动机的双座飞机干脆用可抗13毫米枪弹扫射的厚4~13毫米的钢板焊成机身,让承力和防弹二者合一。但机尾与外翼仍为木质结构。
  1940年1月,TsKB55尽管通过了国家鉴定,但空军并不欣赏这种看似笨重的战术飞机。10月12日,各部分作了改良并换装1680马力AM38发动机的TsKB-57再次进入试飞。可部队方面以飞行性能不佳为由坚持要求改成单座形式。
  11月7日,伊留申本人被迫上书斯大林,请求让该机早日投入使用,申请报告得到了斯大林的首肯,于是,以伊尔—2m 的制式型号名义获准大量生产,但是一种单座机。
  伊尔—2m的前2架于1941年3月交付空军进行试用。
  在当时以大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的伊尔—2虽因工艺原因一度延期交货,但仍在德国入侵前向前线交付了200多架,从而形成一定的打击力量。为此,伊留申第一次获得斯大林奖金。
  1941年6月22日,当德国坦克大模大样踏上前苏联领土的时候,尤其是当Ju87攻击机疯狂攻击着前苏联的车站、楼房和阵地时,红军更希望能有自己的攻击机投入反击。8月,伊尔—2终于出其不意地飞临德军坦克纵队上空,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9、10月份,伊尔—2又为捍卫首都莫斯科的尊严而左右拼杀。当时,伊尔—2被战士们昵称为 ShturB movik。
  工厂内迁使伊尔—2的生产进度减慢了,1941年底,斯大林通过人民委员会553号令,措词严厉地命令工厂必须来个大增产。当年下半年交付1293架,比上半年增产420%,1942年又比1941年增产470%。前苏空军终于将伊尔—2攻击机列入优先考虑的机种。
  来自德国的战斗机威胁,使人们不得不冷静地考虑到:宁可牺牲性能,也要恢复双座型式,使后方有一个自卫枪手。在斯大林亲自过问下,双座伊尔—2m3终于出台。
  伊尔—2m3试飞于1942年3月1日,同年秋天投入使用。该改型不仅增加了1挺12.7毫米活动机枪用来对付追尾之敌,而且装备了用来击穿硬目标的直径132毫米火箭弹,甚至可改装37毫米的反坦克炮。它成为欧洲大地除Ju87之外独一无二杰出的攻击机。斯大林在听取战况汇报后高兴地给工厂发了贺电,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红军需要伊尔—2就象需要面包一样。”11月某日夜晚,全苏电台宣布:“伊留申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伊尔—2m3式攻击机采用常规布局,尖尖的机头是三叶螺旋桨的桨毂罩,紧接着的是一台水冷活塞发动机。串列双座座舱的后部是一挺12.7毫米活动机枪,用于自卫。梯形下单翼可将主起落架收入。机翼下可挂各种炸弹达400~600千克,或挂82毫米PC—82火箭8枚,或挂132毫米PC—132火箭4枚。机翼内固定装备20毫米或23毫米机炮2门,用于对地扫射。
  随着德军虎式和豹式坦克的不断改良,伊尔—2也面临新的技术挑战,于是,伊留申设计集团对伊尔—2进行大改造,于1943年研制成功伊尔—10。采用全金属结构,机身延长后改善了纵向安定性。各部位修形减阻,换装2000马力的AM42水冷发动机,还重新调整了装甲系统,全机装甲重量从700千克增至950千克。对坚硬的点状目标的击毁概率有所提高。1944年秋季,伊尔—10服役,但到1945年2月才真正参战,加速了德日法西斯的灭亡。其教练型是乌伊尔—10,座舱盖与伊尔—10明显不同。
  伊尔—2在大战中共生产出36163架,成为世界战争史上产量最高的军用飞机!伊尔—10在战时生产过466架,战后至1950年又生产出4500架,另外捷克斯洛伐克也仿制过2000架,但更名为B—33和BS—33。
  伊尔—2参加了德苏战争的全过程并参加了消灭我国东北地区日本关东军的战斗。
  早在莫斯科保卫战时,伊尔—2即以良好的表现博得了军人们的广泛欢迎。1942年秋后,苏军又开始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名义组建了空军“强击”(攻击)航空军和独立师。海军则将伊尔—2充当鱼雷攻击机,组建了强击师、旅。广泛用于对浅近纵深敌坦克群、炮兵、舰船、机场、交通枢纽及地面有生力量进行攻击。
  伊尔—2常以小编队作离地仅仅几十米的超低空飞行,作战高度的降低,大大降低了被地面火器击中的概率。有时,又以百多架的大编队集中兵力进行所谓的“剃刀飞行”,对目标进行饱和性攻击。周全的装甲,又大大提高了飞机生存性。
  1943年7月,爆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对坦克的战役——库尔斯克大会战。这正是伊尔—2大显身手的机会。在这次战斗中,还首次使用了聚能破甲反坦克炸弹。飞行员威特鲁克率领6架伊尔—2只一个起落就击毁敌坦克15辆,大大鼓舞了士气。7日那天,仅20分钟就有70辆德国坦克被伊尔—2打瘫在地面上动弹不得。2个小时内,另一支强击机部队又使270辆坦克变为废铁。在战斗中,红军飞行员越战越勇,他们采用了集中突击和分批游猎相结合的战术,尽最大限度发挥了飞机的技术优势。
  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伊尔—2大多采用了单机机动出击的战法,这有利于灵活地歼灭街头巷尾中的敌寇及其工事,为步兵推进扫清障碍。拜托科夫将军在回忆录中写到:“各兵种常盼望它(伊尔—2)的到来,有时尽管大雨倾盆,伊尔小分队仍呼啸而至赶来增援。有时,即使是大雪纷飞,能见度只有2千米,云高仅50米,我们的‘飞行坦克’不需要战斗机的护航,仍能独立完成轰炸机根本无法完成的攻击任务。”战士们都把伊尔—2称之为“了不起的勤快人”。但在德寇中间,却把它视为“黑色死神”。
  在攻克柏林的最后日子里,伊尔—10开始崭露头角,很快也成为空中明星。有鉴于伊尔攻击机的威名,1945年,伊留申本人再次获得15万卢布的斯大林奖金。
  在攻击机部队中,涌现出不少战斗英雄。例如飞行员布柳哈诺夫在其牺牲前个人击毁坦克40辆,火炮3门,火车1列和卡车152辆。
  战后,伊尔—10装备了不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空军一直使用到1958年。中国空军也引进了伊尔—10,并成为最早的攻击机机种,70年代才退役。在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中,22岁的飞行员刘健汉挂弹4颗攻击敌舰,3颗直接命中目标,一时成为美谈。
  伊尔—2/10以其坚固性、灵活性和较高的生存性取得了成功,也为开拓新一代攻击机打下了基础。
  97式舰载攻击机(B5N1~2)[中岛飞行机制作
  所97式舰攻(B5N1~2)]
  珍珠港事件直接导致日美开战。日军运用以97式舰载攻击机为主的海上编队,促成了这次战略奇袭。
  早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6年,日本即已开发自己的舰载攻击机,暂名“10试舰攻”,因为时值“昭和十年”。经竞争,中岛飞机厂以三竹为首的青年设计组研制的编号B5N的方案获得审查通过,这便是97式舰载攻击机。原型机于1937年1月18日首飞成功,数周后,移送横须贺海军航空实验队作进一步的试验。同年7月,在鹿儿岛近海作了首次甲板起降试验,8月定型投产。1938年4月,批产机装配出厂,从此,97式舰载攻击机(简称97舰攻)成为大战中日海军的主力舰载机型之一。
  97舰攻是一架外形平凡的全金属结构单发3座战术飞机,拥有一副大面积、厚翼型、带上反角的梯形低单翼。机头罩内装备“光三式”或“荣11式”空冷星形活塞发动机。螺桨不带桨毂罩。串列式座舱盖由多段滑动窗组成,从前到后分别配备着飞行员兼鱼雷投掷手、领航侦察兼投弹手和通信员兼后方射手。1挺7.7毫米鲁依斯机枪用于后半球自卫,可叠放于舱内。当海上迫降时,翼内四个油箱可通过充气布袋排空燃油以增加水上浮力。机身腹部有两列弹架,右弹架可挂一枚800千克重的91式或94式航空鱼雷,射程4000米,航速78千米/时。也可在弹架下挂一颗800千克的穿甲弹或2颗250千克炸弹或7颗30~60千克小炸弹,投弹手透过地板上的小窗实施瞄准。
  97舰攻号称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悬臂低单翼布局的舰载攻击机。同时,97舰攻又是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军用机在迈向近代化道路上的代表作。成为日本飞机中最早采用起落架液压收放系统、最早实现机翼折叠、最早采用机内高压液压操纵系统、最早使用变距恒速螺旋桨、最早使用机翼锻压单樑和整体油箱、最早应用开缝襟翼的型号。
  日本军用机改型不多,97舰攻也不例外,除两架原型机外,只发展了3种改型:97式一号舰攻(B5N1) 1937年11月服役的首批生产型,暂装830马力的光三式发动机。为此,机头套了一个很不协调的大直径NACA发动机罩,成为该型外部特征,它用于侵华战争前期,后改称为97舰攻11型。
  97式三号舰攻(B5N2) 厂内代号KM—3,1939年12月交付。正式安装1000马力的荣11型14缸双排星形空冷发动机,故发动机罩直径缩小,满足了流线形要求,改善了前方视界和飞行性能。用于太平洋战争前期与中期,后改称97舰攻12型。
  97式一号教练攻击机(B5N1—K),教练机改型,在第二座位上加装一套操纵系统,1941年12月服役,仅造30架。
  上述各改型从1936年12月至1941年为止共生产1250架,其中的581架委托爱知飞机厂和广工厂生产。
  97舰攻最早用于30年代末。八·一三事件后,忙于攻占南京城的日军不断从日本本土调来97式一号舰攻,以替代过时的96式舰攻投入对地面目标的袭击。由于该机航速已高于一般日本战斗机,所以一度出现没有战斗机可以伴随护航的现象。在日军沿长江向汉口逼进的时候,97舰攻又加紧了对地面部队的直接支援,有时一天要出动两、三次。日军常用倒V型9机编队作水平轰炸,大多使用杀戳人畜的60千克陆用炸弹。在袭击碉堡或高炮阵地时,也使用5号炸弹,它由36公分直径的穿甲炮弹改装而成,重250千克。有时,97舰攻也采用15度浅俯冲攻击,命中率较水平投弹要高。
  97舰攻最为成功的一次出击发生在袭击珍珠港的那次世纪性事件中。当天上午,在渊田中佐指挥下,从6艘航空母舰上分两批共起飞了143架97式三号舰攻。第一波攻击中,有49架挂800千克大炸弹,有40架挂鱼雷。第二攻击波中,54架97式三号舰攻全部携带炸弹。这些满载的攻击机和其他一些舰载轰炸机一起,摇摆着沉重的机翼,躲避着地面射来的防空炮弹。它们首尾相连,在吃水很浅的港湾上空以20米超低空飞行逼近目标,并在距美舰500米距离投下鱼雷,这些鱼雷拖着一条条尾迹直窜港湾外围泊位的大型舰只,命中率高达55.3%。另一批97舰攻则将穿甲炸弹扔到其他一些美国军舰周围。在这场干净利落的偷袭中,97式舰攻和99式舰载轰炸机共击沉美舰7艘,重创7艘,炸毁地面上的飞机188架,炸死美军2403人,炸伤1178人……而97舰攻仅损失5架(其他损失略)。在这次战略攻击行动中,97舰攻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1942年6月,中途岛海空大战爆发,由于美军有了足够的防备,并装备了雷达,97舰攻已不能大摇大摆地作全程中空水平轰炸,不得不降至500米低空,以9机编队突防。只有在距岛90千米处才拉升到3400米高度,然后实施瞄准。由于F4F战斗机的奋力阻截,97舰攻损失较大,返航时,又因它们的母舰已被美国TBF攻击机和B—17轰炸机炸毁而徘徊在浊浪荒海之上,不知所措。
  此后发生的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和南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冲突虽然都留下了97舰攻的身影,但它已力不从心,攻击任务已越来越多地让位给99舰载轰炸机和“天山”式舰载攻击机。
  97舰攻曾先后配备在27个陆上基地及19条航母的几十支飞行队内,包括了“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龙骧”号和“苍龙”号。
  97舰攻作为大战中第一代舰载攻击机,其设计是成功的,也较为实用。在海战中,它更多用于水平(飞行)轰炸、鱼雷攻击和远距离侦察,是一种火力较猛的战术飞机。典型攻击方式有两种:挂一枚800千克穿甲炸弹轰炸大型舰只甲板及上层建筑,投弹高度至少3000米,5机密集编队,同时掷弹;或挂一枚鱼雷,俯冲角为零,速度保持在278~351千米/小时,投雷高度100米,也是多机编队行动。由于飞行性能没能逐年改善,所以要保持一定的生存性和突防成功率是困难的,随着1942年后战绩不再那样显赫,其在海空大战中所占的地位也逐步下降,在6次著名的海战中,97舰攻参加战斗架次占全部机种出击架次的百分比分别为40.3%、34.4%、25%、28%、14.7%和13.15%。1944年,天山式飞机已全盘替代了97舰攻。
  
  

  ------------------
  allan9扫描制作 || //www.qiuzao.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