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六十八章 白宫采纳奥卿建议战机直指科索沃,“联合力量”不凑效再寻和解之路


  在20世纪后期,美国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东地区,一个是巴尔干地区。在中东地区,海湾战争之后继续对伊拉克实施打压,但在世界和平力量的作用下,“惊雷”未炸,“沙漠之狐”又草草收场,让美国人很不够面子。于是,他们把独霸天下之手再次伸向巴尔干地区。
  大家知道,1992年的波黑战争虽然停火,但这一地区的和平却一直没能真正实现。这几年,塞族和阿族在科索沃的冲突逐年升级。这让喜欢干涉别国内政的美国当权者怎么也放心不下。
  1999年1月15日,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在追捕前几天杀害塞族警察的恐怖分子时,遇到“科索沃解放军”的武装袭击。塞尔维亚警察部队予以还击并打死了45名阿族恐怖分子。16日,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沃克尔带外国观察员和阿族记者赴现场调查后发表声明,称塞警在拉察克村被杀的不是恐怖分子,而是阿族平民。
  沃克尔的这一声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南联盟政府首先予以驳斥,认为沃尔克已经成为阿族恐怖分子的代言人,要求欧安组织更换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并随即宣布限他48小时内离开南联盟。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借机发难,称塞尔维亚警察部队的行动严重破坏了联合国安理会的1199号协议。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称,如果南联盟政府不能满足联合国和北约的要求,西方将诉诸武力,因为武力是南联盟“能够听懂的唯一语言”。接着,北约理事会特别会议宣布,把何时动武的全权授予北约秘书长索拉纳。
  1199号协议是在西方国家的主导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8年9月23日通过的。要求南斯拉夫联盟立即从科索沃撤军,并称必要时将采取“进一步行动”,似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10月12日,北约16个成员国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常设理事会议,批准了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的计划。11月,在北约第44届年会上,北约成员国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北约无须联合国授权而在其缔约国区域外动用武力。
  与此同时,为了实施北约的的新意图,积极对南斯拉夫进行武装干涉。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北约开始为在科索沃进行武装干预进行军事力量聚集。到1999年3月24日前,在意大利境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共集结了460架战斗机、轰炸机,其中美国一家就提供了260架。这些作战飞机主要部署在意大利的12个空军基地。这其中还包括部署在英国的6架B-52战斗轰炸机,部署在意大利的12架刀-117A隐形战斗机和10架EA-6B电子战飞机。
  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北约国家也投入了空中作战力量,它们是:英国的4架“鹞”式战斗机,德国的14架“旋风”式战斗机、荷兰的14架F—16战斗机、比利时的10架F-16战斗机。
  法国的20架“美洲虎”和“幻影一2000”型战斗机、挪威的8架F-16战斗机、西班牙的4架F/A-18战斗机和1架运输机。
  意大利的8架“旋风”式战斗机。
  此外,美国海军载有“战斧”式巡航导弹的7艘战舰与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土耳其的军舰在地中海海域进行巡逻,美国的“安乔奥”号巡洋舰、“阿利。伯克”号驱逐舰以及载有48架F/A-18和F-14战斗机的“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也开始在爱琴海游七;法国的航空母舰“福熙”号在两艘法国驱逐舰(“卡萨尔”号和“图尔维尔”号)和一艘英国驱逐舰(“萨默塞特”号)的护卫下抵达亚得里亚海。
  在西方大国的覆压下,塞阿双方于2月6日在巴黎西南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首轮谈判。一连谈了20几天,南联盟和科索沃阿族双方未能就科索沃实现实质性自治问题达成协议。第二轮谈判于3月15日在巴黎重开,因南联盟代表团对联络小组的和平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遭国际调停人的拒绝,而使谈判陷入僵局。
  3月18日,巴黎的天气灰蒙蒙的,上苍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什么。这一天当晚,阿族代表团在联络小组提出的和平协议上签了字,而塞族方面却拒绝签宇。三位国际调解人中两位是美国人,他们以证人的名义签署了和平协议,另一位俄罗斯人鲍里斯。马约尔斯基当时也在场,但没有签名。3月19日上午,科索沃和谈两主席发表了一个谈判无限期休会的声明。
  阿族单方面签字之后发表了一个声明,声明中隐含着对南联盟的一个威胁:“我们严正警告贝尔格莱德当权者切勿发动任何地面进攻,也不得阻挠观察小组的行动自由。任何此类无视警告的行为都会产生最严重的后果。”
  面对北约“要么签字,要么挨炸”的威胁,塞尔维亚副总理舍舍利说:“塞尔维亚正在为自卫作准备。这是在目前形势下要做的最平常不过的事。”
  华盛顿对和谈破裂发出红色警告:如果南斯拉夫领导人米洛舍维奇不接受阿族今天已经签字的和平协议,北约将对塞尔维亚的目标采取行动。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塞尔维亚人将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负责。“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也重申:如果必要,盟军将毫不犹豫地对南斯拉夫武装部队发动猛攻。五角大楼发言人培根表示,北约的飞机和载有”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军舰已经作好”充分准备“。
  为给北约可能发动的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准备充足的舆论,克林顿总统也开始向国会和美国人民兜售他的充满冒险的科索沃政策。于是,包括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国防部长科恩在内的克林顿的国家安全助手们,在参议院秘密会议上提出了美国的战略。
  白官说,科索沃危机到了“决定性阶段”。
  一面是西方列强的炫武扬威,一面是南联盟在内忧外患面前决不退步的强硬态度,科索沃危机已经到了一解即发的境地。
  但此时的克林顿总统仍觉得,动武的火候还不到。于是,他再次派特使霍尔布鲁克前往贝尔格莱德进行外交斡旋。霍尔布鲁克的欧洲之行,说是去传递北约的“最后通牒”也好,说是一次外交尝试也行,但结果确是明摆着:一无所获。
  考虑到军事、政治以及外交等方面的因素,克林顿对在最后危急关头是否启动战争机器举棋不定,派霍尔布鲁克前往贝尔格莱德,表明他对于大军压境逼米洛舍维奇结城下之盟尚存幻想。
  另外,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也定于3月23日前来华盛顿,这也将是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的重要机会。
  克林顿为什么派霍尔布鲁克出使南联盟,而不派别人呢?因为霍尔布鲁克曾在波黑战争中成功地说服米洛舍维奇接受代顿协议,因此被西方誉为解决巴尔干麻烦的专家。然而,这一次他并没有抱多大希望。
  3月22日早晨,霍尔布鲁克飞往布鲁塞尔,他下飞机后直接到英国驻欧盟大使斯蒂芬。沃尔的住处,同这位大使共进早餐,商讨有关事宜,然后驱车前往北约总部,翻看了轰炸南联盟的最新计划,旨在加重他在同米洛舍维奇谈判中的筹码。离开北约总部后,他就飞往贝尔格莱德同米洛舍维奇开始谈判。
  第二天传出的消息令人沮丧,两人一开始的对话气氛就很不友好,米洛舍维奇像往常一样抱怨说,霍尔布鲁克在波黑问题上欺骗了他。在会谈中这种气氛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双方谁也没有表现出让步的迹象。
  布鲁塞尔时间3月23日,北约理事会在对科索沃危机和对南联盟动武问题进行讨论后宣布,北约决定在空袭前给南联盟考虑接受和平协议的时间将以小时计。
  3月24日早上,霍尔布鲁克同米洛舍维奇又举行了一次会谈。霍尔布鲁克向米洛舍维奇最后摊牌:“要么签字,要么挨炸”,同时向米氏提出了一项包括库克和奥尔布赖特在内的一些关键人物授权他提出的让步措施:米洛舍维奇可以不必非要在朗布依埃自治协议上签字;如果他同意减少驻在科索沃的塞尔维亚军队和重新开始谈判,北约可以推迟轰炸。
  然而,这最后的鲜花并没能让米洛舍维奇动心,从而使霍尔布鲁克非常懊恼。3月24日,他回到美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的保密室,同克林顿和奥尔布赖特通了电话,说“再也没有办法了”。就这样,科索沃危机终于演化成了战争。
  南斯拉夫当地时间3月24日晚,游七在亚德里海的北约国家的战舰上火光闪闪,照得附近海域通夜雪亮,一枚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射向南联盟,与此同时,出现在南联盟境内的6架B-52战斗轰炸机也发射出一枚枚巡航导弹。紧接着,北约70余架作战飞机接连从意大利的各个空军基地起飞,对南联盟境内实施轰炸,拉开了北约自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序幕,代号为“联盟力量”行动。
  是真的没有办法了,还是人为地走向了战争的死胡同?美《新闻周刊》对空袭情况进行的分析表明,由于外交错误和丧失时机,政府可能使自己受到错误的政策选择“越来越紧的钳制”。
  首先它没有给米洛舍维奇一个保全面子的折中方案,又没有订出一项进行强硬外交所需要的可靠的军事方案。然而,当政府知道空袭不可避免时,它又忘了全面计划和如何处理成千上万外逃的难民的人道主义问题。
  而且,进行战争的决定是出自主要由奥尔布赖特精心策划的对外政策:“由武力威胁支持的外交。”几个月来,作为政府高级鹰派人物的国务卿,她一直在努力使北约19个成员国都支持华盛顿。到3月13日开会之时,甚至连总统都100%支持她。据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说。两天后在白官举行的另一次绝密会议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顿对不可避免的空袭的暗淡估计使与会的要人感到震惊,据说估计的情况非常可怕,甚至奥尔布赖特也吓得几乎要接受鸽派的意见了。但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以武力制服米洛舍维奇。
  从3月24日至26日为空袭的第一阶段,攻击的目标主要是南联盟境内的防空设施、军事基地和其它固定的军事目标。在这一阶段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作战飞机发射或投人的导弹和炸弹,以及从亚德里亚海的军舰发射的巡航导弹,共击中南联盟50多个军事目标,造成10人被炸死,38人被炸伤,且人失踪。
  战争往往是这样,一旦打起来就很难收场。怎么办?看来轰炸还得升级。克林顿心里这样想着。
  这个周末,克林顿忙得不可开交,他急需喘口气儿。他驱车来到弗吉尼亚郊外,点燃一支雪茄,悠闲地玩起了高尔夫球。他的助手们不堪想象,当美国飞行员在巴尔干上空冒着敌人的炮火作战之时,武装部队总司令却若无其事,这在人们眼里成何体统。对此,克林顿的顾问们忐忑不安,他们请总统回去办公。克林顿断然回绝,他说:“我累坏了,我需要清醒一下头脑。”
  他的确有一大堆问题要思考。巴尔干地区的冲突会不会跟波斯湾一样需要具有政治风险的解决办法,即大规模派遣地面部队?眼下,克林顿根本不想承认这是考虑之中的事,但他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他采取主动。
  其实,警示性迹象早就露出端倪。1998年10月,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拜会了时任南联盟军队总参谋长的佩里希奇,要求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兑现诺言,撤走驻科索沃的军队和警察。但是,他告诉克拉克,军队是南联盟仅存的民主机构,如果跟北约发生冲突,军队将遭受重大损失。他将不惜一切避免冲突,于是克拉克得到了他想要的承诺。正因为如此,一个月后米洛舍维奇解除了佩里希奇的职务。这是他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加强手中权力的开端。
  北约领导人本来希望13个国家联合组成的空中力量能迅速“摧毁”斯米利亚尼奇的防空系统,使塞尔维亚军队很快失去斗志并撤出科索沃,轻轻松松地迫使米洛舍维奇就范并回到谈判桌旁。但事实并非那么简单。
  克林顿按照预先的安排,给布莱尔打了个电话。布莱尔同他一起回顾了战况。跟首相关系接近的人私下承认,空袭结果令人失望。他们一致认为应加紧轰炸,布莱尔同时答应让皇家空军派出更多飞机。
  驻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的各国大使左右为难。军事指挥官要求有更多的出击自由,政治家则担心平民受到伤亡。他们围坐在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厅的圆桌旁争论不休,越来越急于达成一致意见。
  这次,美国人执政的北约盟军司令克拉克没有出席,但向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在打击米洛舍维奇在南联盟各地的军工设施时拥有几乎“完全自由的目标选择权”。他想炸掉南联盟的全部军事堡垒、桥梁、电网、电视台、军工厂、贝尔格莱德的政府大楼和政党总部。他认定,北约必须大动干戈,让“独裁者”醒悟。
  英国和美国都坚决认为,应该满足克拉克的要求。希腊和距冲突最近的意大利等国则担心被卷入一场更加广泛的战争。从理论上说,19个北约成员国中的任何国家(包括没有军队的冰岛)
  都可以阻止空袭升级。但由于英美施加压力,结局实际上是不言而喻的。10个小时后,克拉克几乎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战争升级也便顺利达到。
  当地时间3月27日晚,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下令空袭进入第二阶段,同时授权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对南联盟进行空袭。
  根据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对北约盟军司令克拉克下达的命令,北约开始扩大攻击范围,对南联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空袭,重点攻击南联盟的地面武装力量,特别是北纬44度以南、主要是科索沃及其附近地区的南联盟军队、警察、军营,以及各种重型武器。
  就在北约刚刚开始进人第二阶段的空袭时,27日晚9时,一架美国最尖端的武器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被击落。被击落的飞机来自美国空军新墨西哥州第82中队,飞机编号为806F-117A“夜鹰”隐形战斗机,它是美国空军的骄子,美国空军总共才有59架。F—117A首次用于实战是在1990年美军入侵巴拿马的行动,当时共出动了6架。在海湾战争中,45架F-117A在一个多月的空中打击中,共执行1271架次轰炸任务,投掷了约2000吨精确制导炸弹,本身无一损伤,创造了一个神话。然而,随着“夜鹰”的坠落,神话已不再存在。
  在华盛顿,由于F—117A被击落而窘迫的美国总统克林顿,3月28日发表声明,称坚决支持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作出的扩大对南联盟攻击范围的决定。
  空袭仍在不停地进行,而且又有扩大范围的迹象。
  4月3日,北约开始轰炸贝尔格莱德市区。位于贝尔格莱德市区内使馆附近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内务部大楼分别被巡航导弹击中。坐落在内务部大楼附近的包括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塞尔维亚医疗中心和全国最大的妇产医院在内的25个医疗设施,侥幸未受到明显损坏。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个被轰炸的欧洲城市。当天,克拉克声称,这次“轰炸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模式”,就是今后“轰炸南联盟的模式”。
  转眼间,第二阶段的空袭已经过去了18天,米洛舍维奇没有一点服软的迹象,南斯拉夫人反倒更坚强了。4月12日,有15个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云集布鲁塞尔,分析形势,商讨对策。
  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3日在白宫声称,从这天开始,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将进人第三阶段,北约将出动更多的战斗机参加轰炸。同一天,北约盟军司令克拉克在布鲁塞尔宣布,他已要求美国国防部增派300架飞机,其中包括12架F—117A隐形战斗机,参加对南的空袭行动。至此,北约部署在南联盟周围的战机将增加到近1000架,比3月24日空袭开始时的数字翻了一番多。与此同时,北约战机加大了带有放射性弹头的炸弹和导弹的使用量。
  克林顿的这一决定,既是对着南联盟的,也是做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看的。因为他们要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请到欧盟会。
  4月I4日,安南果然来到欧盟会的会场,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之所以说这是第一次,因为在这以前,联合国一直都是在其纽约总部解决世界问题。另外,欧盟15国重申联合国应在解决这一冲突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华盛顿却不让联合国插手解决这一冲突,这就引起欧盟其他成员国的不满,首先是英国。
  欧盟首脑会议一结束,英国首相布莱尔就来到华盛顿,在白宫会见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布莱尔虽是克林顿的客人,但他却想责备克林顿。这位英国首相以明确的语言直截了当地指责美国政府在对科索沃进行地面干预的问题上一味退缩。据《科索沃战争秘闻》一书的作者埃里克。洛朗说,布莱尔在那天晚上一直在向克林顿阐述进行地面干预的理由。三个小时后,两人分手,布莱尔没能说服克林顿。
  接着,英国许多报纸议论纷纷,说托尼。布莱尔对美国人的态度感到很“失望”。白宫确信,英国报纸这样大谈布莱尔的心情,是一种有组织的行动,于是决定作出反应。克林顿拿起电话,以略带怒意的口气要求布莱尔“约束”那些企图散布英美分歧的人们。第二天,英国报界恢复了正常。
  此后,北约成员国均对科索沃战争表现出积极态度,同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外交努力。意大利利用宗教势力操作米洛舍维奇,把阿族头目鲁格瓦推了出来;德国外交部长、绿党领袖排除众议,同意扩大战争;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在欧洲进行外交斡旋,迫使米洛舍维奇接受俄罗斯等西方国家提出的和平计划。
  尽管如此,军事行动仍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从开始空袭到4月中旬,北约19个成员国的大使一直是每天开一次会,到5月初他们改成每周才开三次会,而且经常只是通报一下情况而已。会议除了介绍各方为寻求外交解决而采取的干预行动,每次还对军事形势做些介绍。
  负责介绍军事情况的是领导北约军事委员会的圭多。文图罗尼上将。军事委员会为设在蒙斯(比利时)的军事一体化指挥机构和政治负责人之间起着沟通和调和作用。它所得到的消息都是军事一体化指挥机构愿意透露的。一位观察家曾经讽刺说:“这些消息比五角大楼每天晚上提供给报界的消息详细不了多少。”
  因此有人说,在战争的准备阶段和随后发动空袭的时候,北约理事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作为北约真正的“内阁”,没有它的正式同意,什么事都干不成。从去年夏天开始,它就批准了北约袭击南联盟的作战计划。3月24日,也就是它宣布空袭开始,并在几天后决定让空袭进人第二阶段。每次扩大空袭范围(北约更愿用这种说法,而不用进入第三阶段这个说法)都会征求北约理事会的意见。可是现在,作战指挥权已经大大地旁落了。
  实际上,在涉及战略或外交问题的时候,重大决定都是由四五个国家作出的。它们是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有时还有意大利。从派遣的飞机和集结地面部队上看,这五个国家在这场战争中出力最大。实际上,这几个国家的元首和部长们没有一天不互通电话,特别是外长之间的通话更是频繁得有时多达四五次。
  法国外长于贝尔。韦德里纳身边的一位助手说,电话交流可以保证随时分析形势,评估各方接触的成果、特别是同俄罗斯人接触的成果,研究新的建议,或者只是再次证实一下双方在军事战略上一直没出现分歧。
  具体指挥作战的是蒙斯的军事一体化机构。其中参与决策的人有: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韦斯利。克拉克(美国人)、克拉克的助手(英国人)、克拉克的参谋长(丹麦人)和副指挥官(美国人)。
  克拉克是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对巴尔干地区的形势了如指掌,北约称他是代顿协议“之父”,至少在涉及军事内容时可以这样说。他是一名非常“政治化”的军官,并以此而著称。
  1997年他被任命为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的时候,五角大楼曾经持保留意见。可是他同克林顿总统的安全顾问桑迪。伯杰关系非常好。
  在这一阶段中,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目标进行了24小时不间断的轰炸。这些目标包括雷达、导弹、空军基地,防空。
  指挥和控制系统,地面武装部队、各种类型的重武器以及运输工具、国家的通讯、运输、公路、机场、桥梁、工厂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国家政府部门机关所在地,甚至包括南联盟总统府。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北约加大了对民用目标,尤其是关系到南联盟国计民生的设施的打击力度。
  5月2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使用了一种“新式秘密炸弹”,对南联盟境内的供电系统进行大规模轰炸,造成南境内70%以上的地区停电。事实上,这种“秘密炸弹”是“石墨炸弹”,这种炸弹呈圆棒形,大小如保温杯,里面装有多个缠绕在石墨轴棒上密密麻麻的细细的碳丝球。石墨炸弹在高压输电站上空炸开后,一团团的导电碳丝球撒向电网,使得高压电路短路,从而造成了广大地区停电。
  空袭在不断升级,时间在继续拉长。包括科索沃在内的南斯拉夫人看不到一线和平的光亮。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空袭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战争开始后他们又不断地犯错误,因此世界舆论越来越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利。看来,美国似乎是坚持不下去了,克林顿对解决科索沃危机表现无能为力的样子。
  就在克林顿感到一愁莫展之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特使切尔诺梅尔金来到美国,他给克林顿带来了他与米洛舍维奇会晤的情况。
  5月5日,切尔诺梅尔金在白宫会见克林顿时说,科索沃冲突接近于外交解决。克林顿听了这话很高兴,他说,如果南联盟接受北约的基本条件,北约愿意暂停轰炸。这是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听到美国官方的可“暂停轰炸”的说法,因此让人立即产生了和平幻想。但克林顿接着又说,他需要得到证实,被俘美国士兵要得到释放,而且寻求谈判只改变科索沃阿族人总体政策的一部分。
  会晤之后,克林顿提议立即召开西方七国外交部长会议,并邀请俄罗斯外交部长参加。为了使这次外长会议能有满意的成果,他还特意安排了一次欧洲之行,与欧洲盟友们探讨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原则方案。
  5月6日,八国外长云集德国波恩,召开紧急会议,经过反复磋商,就解决科索沃危机达成一致。会议结束时,八国外长发表了五点声明。这五点声明是:一、八国外长接受科索沃危机政治解决的如下总原则:立即停止科索沃的暴力活动和镇压;从科索沃撤出军队、警察和准军事部队;在科索沃部署有效的国际民事和安全存在,在这方面必须得到联合国的赞同和认可,它们应保证能实施上述原则;联合国安理会应决定在科索沃建立过渡性的管理机构,从而保证科索沃全部居民过上和平和正常生活;让所有难民和被驱逐者安全地和自愿地返回家园,人道救援组织应不受限制地进入科索沃;开始在科索沃实施充分自治的政治进程,这一进程应考虑到朗布依埃协议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以及这一地区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科索沃解放军”应该非军事化;全面研究危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稳定问题。
  二、为了实现上述原则,八国外长委托其政务负责人准备一项联合国决议草案。
  三、政务负责人将就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后续具体步骤制定出一项时间表。
  四、会议主席将向中国领导人通报今天会议的结果。
  五、八国外长将就审查实施情况继续举行会晤。
  在八国外长五点声明发表之时,白宫同时宣布:轰炸不会停止。不仅如此,在美国国内还在争论是否派地面部队问题。有人说,八国外长的声明还只是一个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原则意见,离真正解决问题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不派地面部队,战争是不会结束的。
  在派地面部队方面,虽然舆论已造了不少,但美国及其盟国都不敢贸然迈出这一步。军事专家分析,北约要占领科索沃,需要7。5万人的兵力,而要控制南斯拉夫最少得20万人的部队。
  这是克林顿总统不敢轻易作出的决策。而且有人早就警告说,如果美国硬要派遣地面部队,等着它的将是“第二个越南”,而“越南战争”在美国至今仍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魔。
  但是,在空袭了四十多天之后,关于派遣地面部队的议论又多了起来。出头的是英国首相布莱尔,但他孤掌难鸣。克林顿迟迟不明确表态,最多只是说“不排除任何选择的可能性”。因此,他们只能寻求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途径。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动用了最新式的武器,花费了两个月时间也没能制服一个小国,反而落到进也难、退也难的境地,连西方舆论也认为这是很丢脸的事。华盛顿的一家思想库日前以“寻找体面的出路”为主题,展开了好一番讨论。其占上风的看法是:出路是会有的,但要体面则很难。
  6月3日,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经贝尔格莱德来到科隆,准备向在那里开会的他的欧盟同行们报告:米洛舍维奇已接受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提出的和平计划。他一走下车,等在那里的德国总理施罗德就上前同他紧紧拥抱。这位芬兰总统很可能没有料到会受到这种欢迎。施罗德说:“对欧洲来说,包括对南斯拦夫人民来说,这是个好日子。”当然,和平尚须争取,但通过这些事人们毕竟发现,政治欧洲已开始诞生了。
  到这时,科索沃问题才回到了联合国。6月11日,联合国召开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共同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草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这个决议使人看到了结束巴尔干历史上黑暗和凄惨一章的开始”。
  根据八国外长会议提供给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精神,南联盟已于6月9日在撤军协议上签了字,并从10日开始撤军。这一天,北约确认南联盟撤军开始,宣布暂停轰炸。6月20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宣布,由于南联盟军队和警察4。1万人已经全部撤出科索沃,北约正式停止对南联盟的轰炸。至此,进行了80多天的科索沃战争宣告结束。
  轰炸结束了,包括科索沃在内的南斯拉夫重新享受着和平。
  世界一切正义的人们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狂妄行动不禁要问,美国和北约究竟要干什么。对此,克林顿早在1997年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早已作了口答。此报告所提出的新战略构想,就是要使美国不仅始终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而且要加快新军事革命的步伐,确保ZI世纪美国的世界第一优势地位。一句话,就是要称霸世界。
  克林顿的梦想能如愿以偿吗?常识告诉人们,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推行“新炮舰政策”,危及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遭到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反对,是不得人心的,他们要称霸世界的美梦也是永远不能得逞的。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对南联盟实施狂轰烂炸的时候,对中国驻南大使馆进行了导弹袭击,因此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极大损害。
  当天晚8时30分(北京时间28日3时30分),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与北约各成员国代表磋商后,下令对南联盟攻击进入第二阶段。与此同时索拉纳对北约盟军司令克拉克授权,克拉克获得了对南联盟发动攻击的自由时间。
  这是一个扩大攻击范围的决定。根据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向北约盟军司令克拉克下达的命令,北约开始对南联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空袭,重点加强了对南联盟武装力量的直接打击。同时,美国总统克林顿就F-117隐形飞机被被击落发表声明,表示坚决支持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作出的扩大对南联盟攻击范围的决定。
  尽管空袭升级,仍然没有好的选择,令美国政府最担心的事成为事实:米洛舍维奇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残酷。从表面上看,政府团结一致,但是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不声不响地与克林顿造成的“无过失摧毁”保持距离。现在军方的上层领导忧郁地坚持说,他们警告过,光靠空袭是不行的。实际上,当轰炸开始时,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到五角大楼的会议室监视轰炸开始的情况。
  这没有什么奇怪。主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外交那么无效,米洛舍维奇为什么那么难对付。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克林顿可能把塞尔维亚独裁者比作希特勒,但去年秋天霍尔布鲁克发现他愿意(尽管有些勉强)谈判。在当时称为小小刺激性打击的威胁下,米洛舍维奇同意在继续就科索沃自治进行会谈期间,对科索沃采取国际维和行动并撤出他的部队。

  ------------------
  书 路 扫描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