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舰史

定远
1881年12月22日下水,1885年抵华交舰.舰身长298.5,宽64,舱深24.28,吃水19.6;
标准排水量7,144吨,满载7,335吨,乘员329人;装备门305公主炮,二门150公副
炮,八挺37公五管连珠炮,三支380公鱼雷发射管及两艘舰载鱼雷艇。
    1894年九月十七日的黄海大海战中,担任北洋舰队旗舰的"定远"号曾中弹159发,死
17人伤38人,后残余清舰退入威海卫港自保;次年二月日,"定远"舰被突入港内的日军"
第九号"鱼雷艇偷袭击中左舷水,清军急忙移动舰位坐礁浅滩上当做炮台使用,旗舰改移"镇
远"舰.接着九日"定远"被日军由占领的炮台发炮击毁,管带刘步蟾自杀;"镇远"等十舰被
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中国军舰博物馆为纪念这艘中国海军史上第一巨舰,特将其复原并停泊在本馆东码头前
展示,供参访者登舰体当年北洋官兵在舰上的感受.本馆复原是以"定远"舰在甲午战争以前
的型态与涂装为标准.("定远"与"镇远"二舰之详细资料,请洽本馆"大清帝国厅/北洋海军室
/定远,镇远专区".)
    由梯口看右舷主炮
定远
向后在舰舯呈梯型交错排列,每座炮塔内装置火炮两门,炮塔装甲厚度304公,由水压机驱
动。
    这种由德国克伯厂于1880年所制造的主炮口为305公,倍25,重32吨;炮口初速每
秒500公尺,炮弹重329公斤,平均每10分钟发射3发;是中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舰
炮。
    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定远"舰的主炮曾先后击中日舰"松岛","比睿"与"赤城"。
    其中日军旗舰"松岛"号在被击中弹药库爆炸死伤84人后退出战斗。
    由梯口看右舷主炮
定远
向后在舰舯呈梯型交错排列,每座炮塔内装置火炮两门,炮塔装甲厚度304公,由水压机驱
动。
    这种由德国克伯厂于1880年所制造的主炮口为305公,倍25,重32吨;炮口初速每
秒500公尺,炮弹重329公斤,平均每10分钟发射3发;是中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舰
炮。
    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定远"舰的主炮曾先后击中日舰"松岛","比睿"与"赤城"。
    其中日军旗舰"松岛"号在被击中弹药库爆炸死伤84人后退出战斗。
    由舰艏回看舰桥方向
定远
计的舰桥竟是中日黄海之战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1894年九月十七日12时55分中日两舰队相距5,000公尺时,"定远"管带刘步蟾首
先下令发射主炮,不料舰桥应声被震垮,站在上面的提督丁汝昌摔落甲板上重伤不能指挥,
由刘步蟾代理;不久本舰的信号装置亦被日军击中,清舰队陷入群龙无首的混战状态终以失
败收场。
    由右舷仰望烟囱
定远
6,200匹双轴推进,航速14.5节,10节巡航时的航程可达4,500.燃煤装载量为650吨,
必要时可装到1,000多吨;航行时每天平均用煤60多吨.船上有三部70千瓦的发电机。
    包含"定远"舰的北洋各舰原来的涂装方式与欧洲各国海军相同,都是黑色舰身上部结构
如烟囱桅杆等是漆成鹅黄色。
    本纪念舰现在的涂装就是比照那个时代而定的。
    但这种涂装方式在战场上却完全没有保护作用,所以到了1894年七月廿五日中日丰岛
海战后,根据"济远"舰从战场带回来的经验,所有北洋各舰就都改漆成灰色了。
    由右舷仰望后桅黄龙旗
    清朝军舰所悬的海军旗为同治五年(1866年)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制订的黄底蓝龙戏
红珠图案旗;初为三角旗,光绪七年(1881年)后改为长方型旗;但真正明文规定则要等到
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颁布后方才确认。
    当年清廷并无另外制定国旗的图案,所以海军旗亦等于是清朝的国旗。
    军舰以舰尾为神圣地带,所以舰上的国旗传统上都是悬于舰尾的旗杆上,登舰者必先向
舰尾敬礼.但早年军舰的国旗却是悬在后桅的桁支索上,到了"镇远"舰被日军俘虏后,才在
舰尾竖立一根旗杆挂上太阳旗。
    此外清朝的军舰在舰艏都饰有金龙纹章(请在登舰前注意舰艏),这是来自于西方船时代
舰艏木雕海神像的传统。
    舰尾礼炮施放
    军舰放礼炮的传统起自400多年前的英国海军,由于当年旧式前膛炮装弹发射速度很
慢,若在驶入别国海域时将火炮内的弹药全部发射一空即表示没有敌意;是为礼炮的由来.
礼炮数依对象的阶级之分从7到21响不等,礼炮通常由专用的小口火炮(45到100公)发射
黑火药空包弹为之,发射间隔一般为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