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幕后

  苏联红军敞开东北大门
    八路军开赴热察和东北的行动,自8月底就开始了,但总共不过几个团的兵力。除李运
昌部以外,原定万毅部从海上运去,却因种种原因,直至9月底也只有一个连到达东北。大
批部队9月下旬才分别开始从晋冀鲁豫等地或陆路,或水路,或武装,或徒手,陆续动身赶
往热、察和东北。书记处很快就发现,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在冀东地区集中起8到
10万人。待布置妥当,两个月左右才有把握投入战斗,“更快则不可能”。而蒋介石运兵
可能较我迅速,就是我军先期控制了冀热辽和辽东半岛,蒋军也仍有可能深入东北。因此,
书记处的意见是,我军进入东北的部署应做长期打算,将重心首先放在背靠苏联、朝鲜、蒙
古等有依托、有重点的城市和乡村,建立持久斗争的基点。
    对于中国面临的困难,苏联方面自然很少了解。9月30日美军进一步北上天津登陆,
10月1日又北上秦皇岛登陆。眼看美军节节逼近东北,苏方迅速做出决定:利用中国武装
阻挠美蒋势力在东北立足。
    10月3日,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苏共中央军委委员,在后贝加尔方面军近卫军第六集团
军克拉夫钦科大将、图马尼扬中将等陪同下,专门出面招待了中国东北局的负责人彭真等。
他特地转达了斯大林的话,称赞“中国共产党是勇敢的、聪明的、成熟了的,我们很有信
心”。
    在得知中国中央准备夺取全东北时,他高度赞赏地说:“你们气魄很大”。但他不同意
中国关于让开南满,争取背靠苏蒙朝鲜的东西北满的军事部署,说这表明你们还没有脱离游
击战争的观念,你们应该在山海关方面部署15万主力部队,在沈阳周围地区部署10万兵
力。他说:
    “你把南边,特别是山海关方向抓住(长春路是商办,谁若运兵需要交涉),北面自然
是你们的。东三省人力、财富主要在南边,又是门户,把这里掌握了,北面还有什么要
紧。”
    东北局领导人表示:八路军还有很多不足,武器落后,特别是没有炮……这位军委委员
当即笑着说:现在就有了,可以多给一些。第二天,即10月4日,苏方更进一步通知东北
局:他们愿意把保存在沈阳、本溪、四平、吉林、长春、安东、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缴获日
本关东军的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全部转交中国接收。说是主要的武器库在北面,至少可以
装备几十万人。当东北局领导人说明以中国目前在东北的力量还无力全部接收时,苏军领导
人很痛快地说,一个月内他可代为保存。
    苏方变得这样慷慨,使东北局领导人大为兴奋。他们立即电告延安,称苏军“前门已
开”,“数量极大”,“确系远方决定”,机不可失。故建议:“下最大决心,立即从各区
抽调30万主力,于一个月内赶到,用尽一切方法控制此间。这是决定全局的一环,为了争
取这一环,宁肯牺牲其他地区,即使化为游击区,即使是暂时的丧失都值得。”
    这时关内战争已四处打响,因而书记处颇觉犹豫,答复说:“30万办不到,一个月可
有10万到达冀东和东北,本月底可再出动5万到8万。现因国民党有将近50万大军从平
绥、同浦、平汉、津浦向平津、东北前进,我冀鲁豫、太行、五台等区部队均不能抽调,必
须阻止顽军北进,并消灭其一部,才能掩护我出动30万到达目的地。”为此,书记处甚至
提出,是否请苏军从张家口、绥远方面给中国以必要的援助。
    10月11日,毛泽东回到延安。他一了解到这一情况,马上表示了不同意见。他提出,
我冀鲁豫、太行、山东、五台等区部队虽一时不能抽调,但在平汉、津浦等八条铁路线上全
面阻击国民党军队,迟滞并牵制其推进,并非不可能。目前情况下,既然苏方态度已明,集
中部队拒止蒋军已是关键一环。确保山海关一线暂时做不到,至少可以按照苏方建议,在南
满实施防堵。据此,他在书记处给东北局的指示中专门加上了这样一段话:“我党方针是集
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于庄河、安东之线,坚决拒止蒋军登陆及歼灭其
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改变过去分散的方针。”
    10月中下旬,美军开始协助蒋军强行抢修被八路军破坏了的、从秦皇岛通往山海关的
铁路交通,并公然武装护路。这更加让苏军大为恼火,于是开始给国民党脸色看。
    10月24日,苏军首先突然搜查了国民党刚刚建立起来的吉林省党部等机关,并封锁了
其东北行营,中断了同国民党的交涉。25日,苏军代表通知中国东北局:“如果说过去需
要谨慎些,现在应该以主人自居,放手些干”。他宣称,所有兵工厂、武器弹药和工业中心
将统统交给中国,并要求中国准备抵抗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包括封锁所有机场。他并且表
示,如果在11月15日苏军正式撤退之前国民党方面发动进攻的话,苏军将协同八路军作
战。
    苏军如此积极,毛泽东颇为振奋。他爽快地表示,我军正在组成55万至60万野战军,
尚有70万至100万地方军,只要“友人”能够给以有力援助,完全有把握取得华北和东北
的优势地位。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苏军应尽可能推延撤退时间。
    10月27日,两艘美国军舰运送国民党军抵达葫芦岛,遭到李运昌部三十一团的武装抵
抗,被迫退回秦皇岛。武装拒止美蒋进入东北的行动由此开端。
    但真的打起来了,苏方的态度又开始有些退缩。莫斯科毕竟不希望直接与美国人冲突。
因此,苏军代表于28日通知中国东北局称,莫斯科指示,苏军不能同美军发生直接冲突,
一旦美军与国民党军队联合登陆,苏军奉命采取退让方针。不过,中国如果抵抗,苏军不加
干涉。苏军并且希望中国对敢于强行进入东北的国民党军进行打击和歼灭。考虑到营口、葫
芦岛两处均为国民党准备登陆的地点,苏军指挥部迅速指示当地苏军撤出原防,全部设施交
中国。同时,苏联大使通知国民政府称,该两处已经没有苏军,对那里出现的任何冲突概不
负责。
    11月初,中国在平汉战役等阻截国民党军进兵东北的战斗中相继取得胜利,国民党军
两个师起义,约20个师被歼,华北各主要铁路均被切断,国民党从陆路进入东北的计划严
重受阻。而这时东北各个口岸又多被八路军占领,长春等重要城市的机场也在苏军允许下由
八路军设防,国民党军通往东北的各种通道几乎都被堵死。已经和即将进入东北的中国部
队,总计将达到15万人左右。沈阳地区的大批军火,包括大量轻重机枪和步兵炮,亦开始
陆续输送给关内作战部队,整个军事形势明显变得对中国有利。
    1946年2月13日,改称“民主联军”的东北中国军队对进占秀水河的国民党军发起了
攻击,一举歼灭其5个营。国民党恼羞成怒,公开宣布军事调处不包括东北在内。这样一
来,战争自然不可避免地要继续下去。
    3月8日,苏军突然开始从抚顺、吉林撤退,将政权交中国接收。
    9日,苏军代表通知中国东北局:沈阳红军将于13日撤退,希望中国占领,沈阳以南
苏军也将不再向国民党交接;一切苏军撤走地区,中国可以自由破坏。
    东北局提议,趁苏军突然撤退,国民党不敢冒进,迅速控制长春路沿线城市,以阻止国
民党军北进,并将后者吸引在长春路沿线。但是,在重庆负责谈判的周恩来认为:目前局势
是美苏趋向于解决问题,故东北问题也应争取得到解决。他建议,继续承认政府军有权进驻
长春路及苏军撤退区,但同时要求对方承认我在东北之地位,并不得随便增兵。这时仍在负
责中央工作的刘少奇,也倾向于争取东北和平前途,故明确指示东北局:苏军退出沈阳后,
我军不要去进攻沈阳城。
    不仅沈阳不必去占,即沈阳至哈尔滨沿途地区苏军撤退时我们都不要去占领,让国军去
接收。只是,不能一般性地承认国军有权进驻全部长春路及苏撤区,因苏军已经交我接收的
安东、通化、延吉、海龙、合江、佳木斯、黑龙江、兆南、通辽、辽源等地,我不能让。
    东北问题至此又面临一次重大抉择。苏方得知中国意见后,首先就持反对态度。苏军代
表声称,目前不是主动让步的时候。他们一再询问:你们为什么对美国如此客气?为什么会
容许国民党派五个军到东北来?他们强调:凡苏军撤退之地,包括沈阳、四平,中国均可
“放手大打”,也希望放手大打,而长春以北,如哈尔滨等地,则应坚决控制,不让国民党
进兵。甚至抚顺、营口等地也应力争双方都不驻兵。
    毛泽东毫无疑问是倾向于东北局的意见的。注意到局势的复杂,他不顾医生劝告,停止
了休养,又开始参加到中央关于东北问题的决策中来了。
    3月15日,毛泽东亲自致电周恩来:哈尔滨决不能让国民党驻兵,抚顺及营口要力争
双方不驻兵。不要答应国民党其他条件,苏军态度极强硬,将有重大发展。
    16日,毛泽东在转发东北局给中央的电报时,再度提醒周在东北问题上要强硬,称停
战协定并未规定让国民党接收长春路全部及苏军全部撤退区,具体问题必须协商解决,让他
们去与我东北前方将领商谈。
    17日,毛泽东批转周恩来发来的东北停战协定草案时批示:请东北局速与苏军接洽,
“将整个中东路(包括哈市)让我驻兵,永远占住,不让国民党进驻一兵一卒”。他并且明
确要求东北局根据苏方建议,立即进驻沈阳以北长春路沿线所有苏军撤退区。
    21日,鉴于蒋介石坚持不同意在条约中限制国民党接收范围,毛泽东明令周恩来:
“我们不签含有重大危险之协定”,“宁可战而失地,不可在谈判中失地”。
    至此,和平解决东北问题已全无可能。毛泽东明确主张:立即动手大破北宁路及沈阳附
近之长春路,立刻动员全军趁敌立足未稳之时“坚决彻底歼灭国民党进攻军队,愈多愈好,
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二万人)”。毛泽东此时决心之大,可以想见。
    3月22日晚,苏联大使奉命通知国民政府,苏军将于4月底前全部撤退完毕。与此同
时,苏军以瘟疫、交通不便等各种借口推延国民党军队沿长春路北进,以配合中国破坏北宁
路及沈阳附近的长春路,便利中国军队迅速接防苏军撤退的各个城市及战略要点。毛泽东为
此要求东北局,“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哈及中东
路,而以南满西满为辅助发展方向。”毛泽东甚至考虑:“力争我党占领长春,以长春为我
们的首都”;在取得苏军同意后,东北局亦应准备迁往长春。
    3月27日,在马歇尔的催促下,国共之间达成了一项关于派遣停战小组到东北调停的
训令。但它对国共两党实际上都没有约束性,形同一纸空文。
    3月29日,苏军通知中国东北局,苏军同意尽速撤退长春驻军以便中国军队占领。4月
上旬,苏军开始向中国转交北满的日军武器库,其中仅轻重机枪就在万挺以上,各种炮上千
门。苏军要求中国派主力分别控制长、哈、齐等城郊,并派少数部队入城,以便苏军撤出时
可顺利夺取三市。他们明确表示,希望中国坚持东北;使东北问题悬而不决,让国、美双方
都不能达到目的。
    4月14日,苏军撤出长春,中国军队迅速向城内国民党军队发动攻势,并第一次使用
了包括坦克和大炮在内的重型武器,于19日将该城完全占领。毛泽东得讯后非常高兴,当
即通电嘉奖有功部队,并电告东北局:抽调大批干部加强长、哈中心地区的工作,确保四
平、海龙以北在我控制之下,“做长期保持计划”,并考虑迅速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成
立东北自治政府问题。
    摘自《百年潮》1998年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