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

  依一般较普遍为人所接受的说法,现代军用刺刀[Bayonet]的发展应起源于16世纪末
期的欧洲,在当时西班牙的都灵[During]地区设计出现代刺刀的雏型,虽然以现代的眼光
看来,此款刺刀的造型比较接近阿拉伯男士的配剑。而英文中的刺刀一词则是由法文
bayonnetts所演变而来,是由法国南部与西班牙接壤处所传出来的。而刺刀的军事用途的
展上一位页献良多的人是1611~1632年的瑞典国王GustavusAdolphus,他下令当时全国的
武装部队全面配挂刺刀为标准配备,并出征丹麦、波兰与俄罗斯,虽然最后这位国王战死于
征战途中,但武装部队配挂刺刀也令全欧国家发现其重要性,并进而改变了当时的战术,因
为当时的欧洲部队是以火枪步兵与长枪步兵为作战主力,但当时的火绳燧发枪,每次射击
后,必需花上近两分钟才能完成再装填的动作,而长枪步兵的战地价值,就有如竹篱笆对小
偷的防御一般的无效,当时的作战经当时以火枪兵配合长枪兵一面射击、一面装填,一面以
方阵缓慢前进,作战情况相当的壮烈,但到了短兵相接后,一次只能射击一发的火绳枪用途
有限,而长达2M的长枪矛头对近距离作战作用亦有限,而象徵身分与地位的指挥刀配剑又
只有军官才能拥有与使用,更惨的是,当时的欧洲人对于徒手博击、格斗、击杀技艺又毫无
观念可言,完全是蛮力,以现代文明的角度看来,与野兽的集体??杀差不少了多少,而刺
刀的出现,使火枪步兵在最后一轮的齐射后,??然可以以刺刀进行近身肉博战,长枪兵也
可依情况使用长矛或短刀进行贴身战斗,对双方方指挥官而言,上刺刀的口令下达后,接着
就是冲锋,因为当时大都是以会战的方式进行作战,而无攻守方之分,刺刀的出现,使士兵
们更容易让他的敌人为国效命,也更容在遭受攻击时保卫自身的安全。但依现代兵器标准而
言,当时的刺刀其实应归类于突击刀或战斗匕首,因为当时的刺刀并无刺刀座,而火枪的喇
叭枪口也不适合加装刺刀座,但依当时的标准而言,这己是刺刀了。
    发展与沿革
    第一世界大战开始,机枪、战车与飞机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但有些基争的基本
原则仍然是存在的,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了人类的恐惧,特别是一种武力的宣示,一名看管战
俘的警卫,若只是配备步枪,即使让战俘知道配备了实弹,但由于眼未见,是有那么一些轻
视,但若加上了刺刀,即使是空枪,仍能对人员心理产生相当的威吓作用,因为人类对于刀
械、尖刺等物体有无可抗的畏惧感,但在此,一般人对刺刀的印象就是装在枪口的那把刀,
虽然这并没有错,但实在太笼统了一点,接下来我们就要对刺刀的本体做一个细部的说明。
    大体的说来,刺刀可分为刀、剑、刺三大类,所谓刀,乃指平刀背,单刃者,通常刀身
都会有开血漕,使刀刃刺入人体组织后,释放血液以减轻刀身的受压力,而为了使刀具本身
的使用发挥到极致,刀背经常会加开锯齿,刀刃亦开孔配合刀鞘成为剪线器,早期如第一次
大战间单发步枪所配发的刺刀即属刀款,而近来新近的刺刀设计亦回归此一概念,如美国
M9刺刀,英国SA80刺刀与俄国的AKM、AK74等刺刀皆走回刀的设计理念,而刀刃的走向亦
分为顺向刀与逆向刀,顺向刀指的是刺刀装上枪枝后刀刃向下者,除法国的FAMAS步枪外,
大部份的西方国家刀款刺刀皆属顺向刀,而逆向刀自然即指装上枪枝后刀刃朝向者,俄系
AK家族系列皆属逆向刀,虽然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都会影响到使用的方式,例如国军刺
枪术中的砍劈动作就是逆向刀作不到的,相同的,共军枪刀术中的挑杀也是顺向刀作不到
的,另外,刀刃亦又分为单锋刃与双锋面,单锋刃者,即刀体断面为倒直角三角型,刀体仅
单面砥砺,加工较简单,但由于有一面为完整的平面,刺入人体的受压亦较大,AK步枪刺
刀即有部份属此种,双锋刃者,乃指刀体断面为倒等腰三角型,刀体双面砥砺,加工较复
杂,前面所提到的美国M9刺刀,英国SA80刺刀皆为双锋刃刀,而在打磨时也需注意两边受
力是否均匀,但刺入人体的受压亦较单锋刃刀来得小。
    而剑,乃指双刃刀体或一又二分之一刃刀体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80年间的西方
世界刺刀皆为类似的设计,例如美系的M4、M5、M6、M7刺刀,FN系列的FAL、FNC刺刀与
北约多国的刺刀也都此种概念下的产物,虽然有一说是此种刺刀源自狩猎用手刀,而称其为
猎刀,但笔者个人较倾向于个人配剑的改良这个说法,在本世纪初期,军官与贵族、绅士是
可以画上等号的时代里,军官的制服上总是有一把打造精美的随身配剑,彰显其身份,而作
战时亦可用于杀敌或展现军人风范的自裁用途,例如我国黄埔陆军官校的早期毕业生于毕业
时即配发每人一把军人魂配剑,作为毕业生军旅生涯最后一段路程的伴侣,其中最有名的例
子是二十九军军长张自忠将军,在身中六弹后仍是以军人魂配剑展现中国军人风范自尽身
亡,而非死于日本军之手,其军人魂配剑即属双刃刀体的设计,以中国古代的兵器谱所云,
双锋开刃或刃开双锋,体长三尺者为长剑,一尺以上,未足三尺者为短剑,未足一尺者,或
曰匕首、或曰钢刺。剑型刺刀的优点在于刀身通常较为轻巧,为双面皆为刃,使用上较为便
利,但刀体变化与配合用途有限是其缺点。
    刺,顾名思义即指长而细尖的圆柱或多角锥,早期的枪械有一大部份皆使用转轴于枪口
下方反折收起的圆锥做为刺刀,拿破仑时代的枪械就大概都是此设计,而中国大陆的SKS卡
宾枪、与部份的56式冲锋枪仍保留类似的设计,事实上,各国的早期步枪设计上都曾有过
类以的概念设计出现,以枪口套者有,以卡防火帽作为刺刀座固定者有,以扣环固定者亦有
之,然由于此种设计除杀敌外,无其他另外可使用功能可言,故渐受人所淡忘,但由于刺通
常较长,杀伤力亦极为可观,对部份攻击型部队而言,仍是无法割舍之爱,中共特战部队即
是一例,刺一般只有圆锥刺与三角锥刺两种,由于刺本身的造型与应力,人体组织的自然压
力其实对刺的进出不致于造成什么影响,但为求更强大的杀伤效应,以三角锥设计,开辟三
道血漕,使刺在人体组织的进出更加的快速。顺畅,方便在最短时间内造成最多与最大的伤
害,而由于人体的结构,任何一个部位被刺对穿后,仍能对人造成攻击威胁者万中难选其
一,因此被刺中的人几乎立刻就会丧失攻击能力,而目前大部份仍服役的刺,其长度足以将
两个成年男子对胸刺穿,其杀伤大力可见一斑,而中共亦针对军刺[中共语]开发出一套特
别的刺枪术,与国军所习之气、刀、体一致的刺枪刺完全不相干,中共的军刺刺枪术是全攻
击型,从头到尾找不到任何防御的招术,而且招招皆刺向要害,笔者强烈建议国军高层应找
出反击此种特别的制式装备及其应变方式,并全面训练国军部队,若然他日相遇,其后果可
虑。
    结语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因为一个没有枪的军人,就如同丧失了生存的条件一般,
更别提作战、保家卫国了;但一把没有刺刀的枪,也不是一把完整的枪,因为就枪而言,少
了刺刀,那何只失去一半的生命,我们可以说刺刀,是枪枝的第二生命,来表彰刺刀与枪休
戚与共的关系,事实上,除了刺刀之外,许多战斗刀与特种刀在军人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但碍于篇幅,笔者将另找机会与各详谈,刺刀外一章——战斗刀,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