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追星


            ---记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
        新华社通讯员 邹鹏辉 新华社记者 奚启新 本报记者 陈祖甲
    以“远望号”命名的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20年来31次远征太平洋,圆满完成了
航天发射海上测控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走向世界创造了辉煌业绩。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远程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等新型航天器相继问世。为此,必须建
立海上活动的航天测控站———远洋测量船队,才能完成全程测控。
    1978年,我国自主研究、设计、制造的“远望一号”、“远望二号”航天远洋测量
船先后下水。这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之后,第四个拥有航天远洋测量船队的国
家。两年后,“远望号”船队首次乘风破浪驶向南太平洋,执行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
射试验海上测量任务,首战告捷。我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的辉煌帷幕就此拉开。
    1982年10月,“远望号”船队圆满地完成了我国第一枚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
验海上测量任务,为我国新型武器的研制和定型作出了贡献。
    1984年,我国发射的试验通信卫星因故障没有进入预定轨道。在太平洋上游弋的
“远望号”船队及时测定了卫星飞行中的数据。航天测控中心据此将失控的卫星重新“捕
获”,火箭研制部门从“远望号”提供的数据中分析出故障所在。70天后,我国第一颗地
球同步通信卫星准确地进入轨道。
    1990年4月,我国首次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守候在太平洋上的
“远望号”船队比合同规定提前22分钟准确地提供了卫星轨道参数。
    1997年,在执行“风云二号”、“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测量任务时,“远望号”
又成功地对卫星的转速和姿态进行海上测控,实现了我国的航天远洋测量向海上测控的质的
跨越……
    20个春秋过去了。“远望号”船队在太平洋上畅游50余万海里,出色完成国家的重
大科研试验和卫星发射测控任务。中央军委给“远望号”记了集体一等功。
    “远望号”船队长期与惊涛骇浪为伴,其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常人难以体验的。
    “远望人”以自己的智慧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掌握了在复杂动态环境下稳定跟踪、
船姿定位、精确校标等海上测控高技术,其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电磁兼容是海上测控的国际性难题。“远望号”上集中了通信、测控、导航、气象等1
0多个系统的精密设备,仅在不足4000平方米的甲板上,就耸立着60多副大大小小的
天线,大的比最大的锅盖还大几倍,小的如细杆。每一副天线都不断地发射和接收强烈的电
波信号,而钢铁船体本身又构成一个巨大的磁场,紊乱的磁力线干扰着电波的有序传送。
“远望人”迎难而上,从频率分布、天线空间、功率分配、时段区分等角度入手,经过反复
论证和试验,让高度密集的电子设备在一条船上,有条不紊,各得其所。“远望人”首次采
用新技术,在测量“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卫星时,他们在海上连续跟踪和控制卫星
长达10个小时,实现了世界上罕见的航天海上测控。
    “远望号”船队取得的辉煌业绩,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有一支适应在世界三大洋执
行各种航天远洋测控任务的科技专业队伍,一支能胜利合成编队和单船航行的指挥员队伍,
一支具有自航自修自救能力的远洋航行动力队伍,一支掌握了陆地海上两套本领的后勤保障
队伍。
    20年来,他们围绕海上航天测控开展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瞄准国际航天技术前沿,
学习高科技,运用高科技。他们强化科技人员业务素质,实行科研课题负责制,以课题研究
带动测控任务,以测控任务促进课题研究,取得了科研与测控双丰收。“八五”以来,在完
成海上测控任务的同时,他们还获得了192项国家和军队科技成果奖,在国家级学术刊物
上发表了800多篇论文。
    蹈海战天20载,“远望号”又面临新的挑战。在未来的蓝图上,他们将远航三大洋,
执行新型航天器的海上测控任务。“远望人”正在以新的姿态走向新世纪。
    《人民日报》〔1998120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