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五节 加强后勤建设提高战时保障能力


  人民军的后勤工作,经过一年多多次战役的实践,取得了经验,干部水平得到提高,工作逐步走上轨道。但也暴露了不少弱点。根据这个情况,后勤顾问组帮助总后勤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后勤建设,以提高战时保障能力。

  一、再次整编后勤组织

  人民军后勤组织从1951年整编以后,各级供卫机构及各种勤务分队已逐步地充实起来。但在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控制不严,机关日益臃肿。为了使后勤进一步适应运动战的要求,后勤顾问组根据人民军总部整顿编制装备的精神,经过调查研究,于1952年8月25日向总后勤局提出新的整编建议。11月,又由罗贵波提出了《对总后勤局整顿机关组织向总军委的几个建议》。《建议》的基本内容是:贯彻精兵简政和后勤军事化的原则,裁并重叠机构,精简人员,使机关精干有力;充实后勤政治机关,加强后勤政治工作和干部管理工作。整编的步骤,1953年内先把总后勤局和师后勤机关整编好。整编的重点是总局的运输系统和军工系统。对兵站、仓库、医院、汽车部队和各种工厂的整顿,也提出了意见。
  上述建议得到了总军委和总后勤局的赞同。在执行中,对机构的设置、调整、裁并、编制定员和精简工作等方面,争论较多,阻力较大,经反复地进行科学计算和解释说服,逐步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这次整编,进一步统一了后勤编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关系,干部比例上升,勤杂人员减少,效率有所提高。裁减了大小59个单位,减少人员6467名,占原有人数的35.4%,内有3379人补入战斗部队。
  各部队后勤的整编,主要是加强师、团后勤机构,使供给和医疗救护机构充实而精干,并编配了建制的人力运输、担架分队等。

  二、健全后勤业务

  健全和修订标准制度。在后勤顾问组的帮助下,人民军后勤工作的各种供给标准和制度已陆续地建立起来。无章可循、无账可查、科目混乱的状况已有所改观。但由于干部业务水平较低和管理不严格,执行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后勤顾问组于1952年8月对总局重新提出了加强全军财政经济工作管理的建议,包括修正供给标准,清理账目,严格预决算制度,加强审计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的工作等。经共同研究,均取得了一致意见。随即,在顾问帮助下,对部队生活、财经纪律、制度执行情况等,作了典型调查,采取走群众路线的方法,在总结经验、征求机关部队意见的基础上,陆续修订和颁布了《财粮标准》、《被装标准》、《工厂生产原料消耗标准》、《军需财粮制度的规定及执行细则》、《军械工作制度的规定》、《军医工作制度的规定》、《运输工作制度》、《总后勤局关于请示报告、检查等工作制度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严格预决算制度。预决算制度经过前两年的整顿,到1953年已初见成效。对预算的编报,克服了科目混乱的现象;各种费用的提出较为符合标准规定,克服了随意估计的毛病;主管部门进行较严格的审核,克服了盲目拨款的缺点。执行决算的情况也有好转。过去,各部队的经济开支,账目不完善,决算制度很不健全,到1952年稍有改变,但仍有很多单位全年没有报过一次帐。从1953年开始,正规的决算报销制度逐步地实行起来了。
  建立新账,清理旧账。为了彻底改变账目不清的状况,1952年在建议建立新制度的同时,曾提出了清理旧帐、解决悬案的建议。同年11月,进一步建议把1952年以前的旧账一刀斩断,1953年1月1日起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另立新帐。同时建议对1952年以前的账目专门组织清算委员会处理。并帮助起草了处理办法。人民军总军委向全军发了专门指示。经过清理,问题得到了解决。

  三、进行以战时勤务为中心的后勤训练

  经过两年的培养训练和实际锻炼,人民军后勤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有所提高,各类干部也初步掌握了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但从总体看,后勤干部业务不熟练、政治水平低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就很难完成日益繁重的后勤保障任务。为此,军事项部团于1952年9月提出了关于后勤训练方针与任务的建议。建议教育、训练、培养后勤干部的方针和目的,应当是提高干部为抗战服务、为部队服务的素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后勤工作条例,除工作职责外,应突出战时后方勤务的组织领导方法和工作制度,以改进指挥,熟练业务,提高技术。同时,必须注意业务技术训练方式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训练方式为举办训练班与组织在职训练相结合。并提出:总后勤局应有计划地轮训师、团及联区的后勤领导干部和总局机关的工作骨干;中下级业务干部则在总局的统一指导下,由各业务部门分头培训。总后勤局采纳了上述建议。此后,直到停战为止,一直实行这个基本方针。
  后勤顾问组在前一阶段帮助举办的各种后勤训练班,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军医训练班始终在军医顾问的直接帮助下实施训练。稍后,又开办了军医士学校。到1953年,轮训医务骨干的计划大体完成,军医局便保留了一所军医士学校,继续培训新生力量。经过三年的努力,部队卫生人员逐步充实起来,并建立起一支基本适应完成卫勤保障任务需要的野战医疗力量。军需训练班也是在后勤顾问组帮助下培训干部较多的一个训练班,为建设部队的供给机构和贯彻正规的供给制度培养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军械和运输训练班,顾问组主要是帮助拟定训练讨划和提供教学材料。
  营级以上后勤干部的训练,由总后勤局直属的训练班承担。这个训练班在1953年上半年以前,主要进行政治学习。鉴于师、团、联区供给机关逐步设立之后,迫切需要提高各级后勤领导干部的业务知识和指挥能力,在后勤顾问组的建议和具体帮助下,改以业务训练为主。经过积极筹备,于1953年9月开训。第一批轮训团、营级后勤干部62名。其余的翌年陆续完成。训练中,除由顾问团按照训练计划选定及编写部分教材和授课外,主要靠越方领导干部结合检查工作和总结经验授课。毕业学员大多成为后勤骨干。这个训练班后来发展成为后勤干部学校。
  在职训练是普及业务教育的主要办法,以做什么学什么、增长知识、改进工作为目的。但由于作战行动频繁,休整期间后勤部门亦很难进行系统的集中训练,因之,有必要把训练与执勤结合起来。西北战役后,顾问组提议把后勤业务教育的侧重点放在结合战役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方面,以达到打一仗进一步的目的。

  四、西北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

  (1)战前后勤准备工作

  西北战役的后勤准备工作上半年就开始,6月进入具体准备,时间是充裕的。但由于总后勤局对西北战场的特点缺乏调查研究,领导思想上信心不足,片面夸大困难,加之对部队从东部平原转向西北高原作战将给后勤保障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心中无数,计划不落实,致使后勤工作陷于被动,重蹈补给中断、部队挨饿的覆辙。
  后勤顾问组史一民等参加人民军总部于9月9日召开的战役动员会后,听取了总后勤局的情况介绍,得知物资准备己大体就绪,各项工作计划均已确定,但如何保证实现尚无具体措施。经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之后,就如何落实并加速工作进度的问题,向总后勤局提出了如下建议:
  第一、以粮食供给为战役后勤工作的重点,对粮食筹集和转运以及军械、卫勤等工作提出具体方案。
  第二、运输以人力为主,但用人不宜过多,要大力做好民工工作。并提供了教育材料《民工政治工作》。
  第三、请总后勤局对布置的工作加强检查,做到每天了解情况。组织得力干部先去前方进行具体指导。
  总后勤局采纳了建议,派军需局长阮清平、运输局副局长武文顿率领先遣组提前出发。后勤顾问周复同往,帮助组织战役后勤工作。9月21日到达安沛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后方汇报的情况有很大的出入。这时距部队行动的时间已很紧迫,但粮食准备远不能满足需要,越方提出请中国援助大米500吨。后勤顾问研究后,向总后勤局主任陈登宁提出:要中国援助粮食的问题可报劳动党中央考虑。但从中国运来需要时间,只能作后备之用;眼前急需的问题应以国内解决为主。经共同商讨,对作战第一阶段和后续带要的粮食均作了妥善安排。
  陈登宁率总后勤局指挥机关与先遣组汇合后,开了一次工作会议。后勤顾问应邀参加,除帮助进行建立转运站、组织接力运输、布置新区筹粮及仓库、医院的配置和通讯联络等工作外,还在会上就战役后勒保障工作的要求和方法、后勤组织指挥应注意的问题,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经验。

  (2)战役第一阶段后勤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这一阶段,后勤工作的最大问题是粮食没有运上去。部队开进中就发生断炊,攻击义路时仍供给不足。除36团和174团外,各部队都挨了饿。其原因,从客观上看,道路崎岖泥泞,民工挑运确有难以想象的困难,加之沿途荒无人烟,没有就地取给的可能。然而,更主要的是领导机关缺乏督促检查,情况不明,纪律不严,下面执行命令不坚决。例如,缺粮最严重的扣华山方向,按顾问和总局领导共同拟定的计划,前线运粮民工只需8000多人,实际配备了1.3万人,但运粮却很少,又增加了5000人吃饭,加重了前方的粮食困难。另外,在接力运输中,因指挥不当,运输效率很低,天天完不成计划,因而未能改变粮食短缺的局面。其次,伤员不能及时抢救。有的师、团未按预定计划配备专门的担架民工,或配备了民工没有搞好组织领导,以致义路战斗中的伤员抬不下来。大部分伤员的伤口生了蛆,才派战斗部队把伤员抬到医院。

  (3)战役第二阶段的后勤保障逐步改善

  根据第一阶段的教训,后勤顾问组建议总后勤局前指对粮食的转运工作进行了整顿,加强了检查督促和具体指导;总部机关抽调干部加强了后勤力量;利用战斗胜利发展创造的条件,及时组织两个方向同时延伸前送,并动员部队背粮,从而缓和了补给困难。另外,在战役准备阶段就开始为第二阶段储备的粮食,提前运到了光辉,在光辉就地筹粮也取得成效。这些都对改善供应起了很好的作用。
  为了保证实现既定计划,在人民军攻占万安之后,后勤顾问偕同总后勤局有关领导赶赴设在41号公路的后勤指挥所进行检查和帮助,发现这里的实际情况与电报报告有很大出入。物资储备不足而民工集中很多,汽车运输效率也较低。经帮助整顿和调整,情况很快得到改变。为减少粮食消耗,大量民工提前复员,仅留5000名随军运输和抢修公路,保证了攻克木州、安州的战斗以及围困那产部队的供应。
  西北战役后勤工作的经验教训极为深刻。战后,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进行了普遍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上寮战役的后勤工作

  上寮战役的后勤工作比西北战役有较大进步。这次战役准备时间短,运输线更长,动用民工减少一半,却较好地完成了供给任务。其基本原因,除越南劳动党中央重视,支前有力,旱季气候良好,以及战役持续时间较短等有利因素外,主要是接受了西北战役的经验教训,加强了后勤工作的预见性、计划件和具体指导。
  为避免重蹈覆辙,后勤顾问组根据西北战役的经验教训,对战役后勤计划的制定提出了四条建议:(1)物资储备,应首先解决粮食问题,须以后方调运为主,对就地取给的可能性不作过高估计;(2)把组织顺畅的运输线作为战役全过程的首要任务;(3)力求少用民工上前线;(4)后勤保障计划要服从作战计划,兼顾需要与可能。总后勤局采纳了这些建议。经进一步研究,后勤顾问组帮助制订了上寮战役后勤保障方案和战前准备工作的实施计划。顾问团派出后勤顾问随总后勤局前方指挥所先往前方,帮助筹划准备工作。首先,应邀在前指召开的动员会上,结合战役后勤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就后勤的组织指挥和工作方法等介绍了经验。其次,为解决物资的筹划和运输问题,与总后勤局领导进行了讨论,帮助拟定了各项工作的具体步骤和落实的措施,把抢修公路放在优先地位,同时,充分利用水道和小路,力争提前完成物资前送任务。再次,鉴于过去后勤受挫,在很大程度上是吃了情况不明的亏,建议对交通情况、战场附近人力物力和地形情况、后方的准备和动员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提高了后勤工作的效能,从而保证了在部队行动前即将一线所需的弹药、油料和粮食等物资,全部如期运到设在6号公路马江北岸的前方供应站。
  为隐蔽战役企图,人民军总部对战前准备期间军用汽车和人员的活动范围、前方物资的屯积地点等作了严格的限制,使后勤的人员、物资不得不靠后部署,接敌的道路也不能预先修通,出而加重了临战时的工作负担。对此,后勤顾问组逐一帮助采取了积极的解决措施。
  战役开始,当部队沿6号公路向桑怒迫进,桑怒守敌南逃,部队突然转入追击时,各部队后勤的工作,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混乱,使追击部队一度处在断粮的威胁之中。总后勤局领导和后勤顾问根据总部的指示精神,研究了对追击作战的保障计划。总后勤局立即派出负责干部,协同寮国抗战政府,帮助追击部队进行就地筹粮。同时,把运输途中的粮食追送前方追击部队并抢修道路,向前线延伸运输,使一度紧张的粮食问题适时地得到了解决。
  这次战役虽然没有很激烈的战斗,后勤遇到的情况却相当复杂,困难不少,但整个工作过程,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重视了调查研究和掌握重点,组织指挥也有改进,取得了新的经验。总后勤局于6月召开了上寮战役后勤工作总结会议。会前,后勤顾问组就西北、上寮两个战役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如何改进战役后勤工作问题,与总后勤局领导共同进行了研究,帮助起草了总结提纲,并应邀参加了会议。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