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追星族”


——中国卫星回收部队纪实
卫星降落只有5分钟了
川中某地的金色田野上笼罩着一层临战的紧张气氛:远处,一架 黑色直升机象只“猎鹰”在空中盘旋;地面,数十台测控工程车在两个无名高地上依次展 开,车上的遥测雷达如一双双犀利的眼睛在蓝天上搜寻…… “发现目标!”“抓住它!”指挥员话音刚落,只见淡黄色的天幕中,一个红白相间的 彩色巨伞挂着一个黑色物体从天空飘然而下。 顷刻,地面回收分队驱车疾速向落点奔去。我国第十七颗返回式卫星回收成功了。 赢得这一骄人战绩的是我国唯一一支卫星回收部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回收测量 站。这支有着神秘色彩的部队参与了我国所有返回式卫星的回收任务,完成回收任务成功率 100%。他们用心血和智慧把光荣与辉煌书写在中国航天的史册上。
现代大蓬车队
渭河平原上的华县老百姓至今没有解开心里的一团谜:一天清晨,在他们 熟悉的一座军营里,突然开出一队汽车,长的短的,高的矮的,还载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仪 器,从火车站到营区排出了一、二里地。在战争年代才能看到的威武壮观的情景,像电影一 样,在他们眼前过了一遍又一遍。他们中的许多人知道这支部队与卫星有关,却不知道他们 每次都去了哪里,执行了什么任务。正是这种神秘的行踪,使老百姓们确定了这样一个想 法:这是一支非同寻常的特殊部队。 的确,从回收测量诞生的那天起,神圣的使命就喻示着他们的每一次旅程都和艰辛与辉 煌联系在一起。 虽说渭河平原是回收站的大本营,但他们的大部分日子是在外地度过的。每当我国发射 的返回式卫星在太空完成飞行使命后,即从西北部飞回本国领土,这时地面测控系统就要对 其实施一系列控制,按计划回收。之前,回收部队要提前两个月向卫星的预定落区开进,做 好回收准备。回收卫星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他们只能四海为家。每当任务来临时,他们打起 行李,丢下妻子和孩子,几乎是全体出动。 一年除夕,解放军报的一位女记者从南方某地随意爬上了一辆满载着仪器和设备的列 车,她想探究一下,除夕之夜谁还在铁路上奔波。上了车,她发现车厢里的旅客很特别,行 李也很特殊,当得知这是一支刚刚执行完卫星回收任务正在返回途中的卫星回收部队时,女 记者感慨万端,灵机一动,在报纸上赋予了这支部队一个颇有浪漫色彩的名字“现代大篷车 队”。 最初,回收站设想把旅客列车改装为专用列车,直接把卫星回收设备装在车上。但这样 做只能在铁路上机动,而需要布站的地方大多人迹罕至,交通环境相当恶劣。于是设想把设 备装在汽车上,离开铁路线后,汽车还可独立运行,这样机动性就大大增加了,但随之而来 的艰巨性也就增多了。游牧式的生活也从此开始了。 如果说吉卜赛人的大篷车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而回收站的大篷车队满载的却是神圣、艰 辛与责任。 他们所到之处不是戈壁荒漠,就是穷乡僻壤。有一年的夏季,四川某地阴雨连绵,溽热 潮湿,回收站500多名官兵、40多台(套)车辆浩浩荡荡地开进这里时,没有住所,只能租 借当地一些破旧的民房。雷雨来临时,外边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烈日当头时,室内如蒸笼一 般,不到一刻钟,人便像洗了一次桑拿浴。最难熬的还是夜晚,天不黑,蚊子就成群结队而 来,上厕所都得带把扇子,即使这样,一夜下来仍把你叮得体无完肤。由于气候潮湿,许多 官兵还患上了“烂裆病”,奇痒无比,抓破了便流黄水,疼痛难忍。 由于住房紧张,没有固定的食堂,官兵只好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吃饭,有时候正吃着, 突然暴风雨来了,狂风一下子把棚子掀翻,慌忙中大伙只好把碗里的饭搅和着雨水沙子一起 咽进肚里。 艰辛的生活困扰着回收站官兵,也磨砺着他们坚强的意志,使他们在回收卫星的坎坷历 程里,显示出英雄的本色。
追星,十万火急
漆黑的深夜,倾盆大雨抽打着崎岖的山峻。泥泞的山道上急速行驶着一 条长龙般的车队,看似一场军事演习,其实是一次真正的人与卫星的较量。此刻,在这支队 伍的上空,我国发射的一颗返回式卫星正在太空轨道上高速运转,十几个小时之后,它将落 在前方的某一区域。回收部队奉命必须在卫星降落前八小时到达那里,并完成所有回收准 备。 这是卫星回收站面临的一次严峻考验。返回式卫星是指卫星在太空完成预定的程序脱离 轨道,返经大气层,在预定的地区软着陆,整个过程靠一系列指令来实现,而地面发指令的 任务就是由卫星回收站负责完成。卫星在太空的运行状态有时难以预料,稍有失误,返回地 面的落点就会有偏差,可谓“空中失之毫厘,地面差之千里。”回收部队只好人随星移,卫 星落在哪里,就向那里转移。在他们20多年回收卫星的旅程里,曾有过许多次火速追星的 经历。 1992年8月9日,我国第13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当运行到第 13天时,卫星突然失控了。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立即进行紧急处置,经过精密计算和判断,决定将原计划第15天回 收推迟一天,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在卫星运行第16天途经四川遂宁偏东一点上空时, 由回收站将它捕获。 于是,指挥部发出急电,命令正在遂宁地区等待回收的回收站:“卫星将落在川东境 内,你站进行转移。” 又要转移?站领导接到电令,似乎难以相信,入川已来,这已是他们第二次转移了。 6月底,他们将数百号车辆设备装上列车,从陕西华县出发,经过7天7夜的颠簸来到 遂宁。设备刚一展开,就接到指挥部命令:由于卫星落点有偏差,需主副站阵地分别进驻遂 宁天门坎和潼南。”不容迟疑,回收站官兵冒着大雨,向新阵地挺进。由于山高路徒,地面 泥泞不堪,大家手拉肩扛,喊着劳工号子,一步一步十分艰难地把十二辆装备车推上了阵 地,并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设备仪器。大家刚喘了口气,不料又接到“卫星失控,需要再次大 转移”的命令。 身经磨炼的站长齐收金看着眼前官兵的一副副倦容,真不忍心宣布手中的命令,可这是 军令,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他没有犹豫,把手一扬说:“立即撤收,全站转移”。 身心疲惫的官兵又挺起精神,冒着大雨,把十几吨设备和十二辆装备车从山头撤收下 来,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似的,浑身上下溅满了褐红色的泥浆。天黑了,大家来不及拧一把湿 透的军装,顾不上擦一把迷住眼睛的雨水,纷纷跳上数十辆装备车、生活车,一头扎进昏暗 的雨夜,开始了“人随星移”的强行军。 上级给回收站从转移到待命回收的时间是一天一夜,这与以往相比时间够充裕的了,但 这次对回收站来说却太吝啬了。因为先前全站已进行了一次转移,车辆和设备经过多次折腾 完好率难以保证,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和维护,这样赶路的时间就非常紧迫。 车队匆匆忙忙上路了。按常规,装备车只能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行驶,而这次时速 却达到每小时60公里。 遂宁距新阵地的距离是100多公里,沿途大都是崎岖的山道和湍急的河流。天下着大 雨,路况复杂而泥泞,车队每行驶一段都非常艰难。前面的车陷入了泥潭,坐在后面大轿车 上的官兵纷纷跳出车门,一点点地将车推出泥坑。行驶到一个弯道时,不料一辆解放30车 又出现了故障,一下把后面的车队堵住了。弯道有限的宽度仅能行驶两辆车,旁边是幽深悬 崖,超车就意味冒险。怎么办?情急之中,参谋长果断决定:“越过去!” 参谋长站在雨中亲自指挥,大家屏住呼吸,睁大双眼,看着车队一辆一辆地从悬崖边擦 车而过,惊险之状,把每个人的心都吊了起来。越过险阻,车队又浩浩荡荡地向目的地开 进。雨夜,天地迷蒙,车队时而穿过山头,时而跨过深谷。炽白的车灯连成一串,似繁星在 夜幕里闪烁。 凌晨5点,车队经过一夜的强行军,终于到达了新阵地。此时,雨停了,天际边微微露 出一抹晨霞,映照着回收站官兵憔悴的脸庞。 这时,从指挥部传来了卫星运行的状况,新的战斗又开始了。
决胜五分钟
“五分钟准备!”进入临战状态的卫星回收现场霎时变得异常寂静。 这一天是我国第七颗返回式卫星回收日。五分钟后,回收站将按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指 令对卫星进行捕获、控制并回收。这一刻,是回收站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 这一刻,对回收站的综合技术能力是一次最严峻的考验。 突然,从测控中心传来口令:“长江注意,黄河无观测数据和引导数据,长江自行处 理!”回收场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大家把目光一齐投向站长齐收金。 齐收金额头一皱:怎么会没有引导数据?这在他回收卫星的经历中还是首次。 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按照理论设计,当卫星上的制动火箭点火之后,卫星脱离原轨 道,再入大气层,采用降落伞减速。在回收舱离地面7公里左右的时候回收信标机开始工 作,这时回收站主、副两站雷达开始实施测量定位。而这种测量定位的关键在于控制中心要 给主、副两站引导数据。这些引导数据是根据标准弹道的返回程序,用返回圈制动火箭熄火 后的雷达实测数据,计算回收舱在一定高度相对于回收站主、副站的时间、方位、仰角和距 离4组数据。主、副站按引导数据和返回程序,在规定的引导范围内扫描搜索,最终捕获目 标。 很显然,引导数据是回收站完成测量回收任务的前提,没有引导数据就好像眼睛没有目 标,雷达扫描搜索就如同大海里捞针!经过了解得知,失去引导数据是由于部署在甘肃地区 某跟踪雷达突然发生故障所致。 时间一分一秒一秒地向“零时”逼近了。此刻,齐收金表情冷峻,内心却在激烈地跳 动。他反复揣磨着指挥部的命令:自行处理?怎么处理?能让大家关机?不行。即使有一线 希望,也要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种情况以前虽然没出现过,但战前应急演练过。 一旦出现没有引导数据的情况,可以从回收前一圈的数据与实施引导数据究竟有什么区 别中找出一点规律。这样或许能在没有引导数据的情况下捕获目标。 于是,他果断地下达命令:“按返回前一圈理论落点数据进行搜索!”雷达启动了,40 秒后仍未发现目标。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焦虑的目光再次投向齐收金。整个指挥车内只听到人 们喘气的声音,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到。 齐收金从口袋里掏出计算器迅速地演算了一遍理论数据。然后来到调度台上,打开调度 参谋下达命令的调度开关,对着前面的话筒声音厚重而急促地再次下达命令:“扩大雷达搜 索范围!”雷达操作手迟疑了一下,他明白此次扩大雷达搜索范围,就是要突破测控中心所 给的正负9公里位置进行搜索,这是一次冒险行动,如搜索失败雷达将失去作用,导致整个 任务的失败。但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成败在此一举,他果断地按指令再次调整了雷达。 指挥车内异常寂静,人们揪心地等待着。突然,雷达车上的显示仪浮现出一个亮点,指 挥员异常激动地报告:“长江一号捕获目标!”“长江一号自动跟踪!”回收场顿时欢声雷 动,空中的直升机和地面的工程车轰鸣着一起向卫星落点目标奔去。 我国又一颗返回式卫星回收成功了。
“追星族”里的明星
这一天是卫星回收日。昨天一场大雨一直持续到凌晨,回收站领导 的脸上布满了愁云。 此时,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在被大伙称为料天如神的“活神仙”安 振华。 根据兄弟部队的天气预报,回收日这天,这一地区将被大雨覆盖,卫星回收将难以进 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据此准备调整回收计划,对卫星进行控制,使其在天空多运行一天, 但星上的能源是否够用却是未知数。 犹豫不决之际,安振华和几个气象人员对云图反复进行了分析并精密计算,得出结论: 大雨将在早上8点前停止,回收可以如期进行。 回收指挥部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用回收站的气象预报,一切工作瞄准预定回收时间。 测控中心昼夜对卫星进行监控,前沿阵地测量雷达调整好既定方向,直升机在机场随时准备 起飞。 时针一秒一秒地指向了6点30分,雨仍下个不停。站长齐收金焦急地问安振华:“雨 到时能停吗?”安振华对自己的预报充满着信心:“这块积云过一会就会散,到时肯定雨过 天晴。”不到8点,大雨骤然而止,乌云慢慢地散了,天空一片晴朗。 安振华和他的同伴果然料天如神。像安振华这样身手不凡、技术精湛的“追星人”,被 称为回收站的“明星”,而且远远不止一个。对于从事的这项高科技事业,官兵们在长年累 月追星揽箭的岁月里,不仅锤打着耐于吃苦的坚强意志,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在 他们每一个人的心底都铭刻着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没有聪明才智和过硬技艺,哪能追得 上高速飞行的卫星? 罗盘中队队长王远领的过人本领不在地面,而是在万里云天。此时,他正端坐在“黑 鹰”直升机驾驶舱内,两道浓眉下的眼睛一会儿看着前方的云天,一会儿紧盯着机舱内的罗 盘。 这个1983年入伍,从一名农村战士成长起来的中队长,已在蓝天上飞行了数万公里, 有过完成9颗卫星回收任务的个人纪录。他带领的中队所执行的任务非同小可。 飞机上的罗盘一旦接收到卫星信号后,要立即测出它的方位,然后给飞机导航,使它按 “零度”飞行,将卫星返回舱回收起运后,飞往大本营。 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却使王远领和同伴们在空中反复磨练摔打了无数次。他们不仅要经 受飞机颠簸后的“翻江倒海”,有时还面临强气流冲击飞机而使生命遭遇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在空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麻痹。一次,回收卫星前的 试飞已进行了多次,情况一切正常,最后一次试飞时,王远领突然发现罗盘出现异样状况, 仔细检查后,发觉是罗盘进行改装后装机有误差。于是他立即命令返航。 一下飞机,他和同伴冒着突降的大雨进行抢修,以最快的速度改装修正,使罗盘在任务 开始前几小时完好如初。 王远领以出色的才能再次圆满完成了任务。回收卫星需要智慧和胆识,有时也需要奋不 顾身的勇气和胆魄。 一天中午,回收阵地突然刮起呼呼大风,接着,天空滚过一阵阵霹雳般的雷鸣,暴雨骤 然而降。阵地上的帐篷被刮倒了,车上的一些设备也被推翻在地。 正在阵地值班的李军和金春杰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缓过神后,他俩立即拿起电话向指 挥所报告,可是,电话线也被刮断了。“怎么办?”焦急之时,一阵强烈的雷鸣好象在头顶 炸开。 “雷达避雷针被击倒了,雷达有遭雷击的危险。”金春杰惊呼一声,急忙跑向前去。 紧跟着,李军也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俩人一齐抱住避雷针迅速向上扶起,霎时,天空 掠过一道闪电,他俩顿时感到全身一阵麻木,强烈的电流将他俩重重地击倒在地上。 当清醒过来后,他俩忍着疼痛,又顽强地从地上爬起来,又一次扶正避雷针,并紧紧地 抱在怀里,让它高高耸立在雷雨中…… 闻讯赶来的官兵被眼前壮烈的一幕震憾了:风雨中,金春杰和李军像两尊雕塑毫无惧色 地挺立在阵地上———他们仿佛在塑造一种令人敬畏的英雄气慨,也仿佛在塑造回收测量站 征战沧桑岁月的军旅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