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七章 铸剑为犁


  我总也不能忘记冷战结束后,苏联送给联合国的雕塑作品:“化剑为犁”。
  是的,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绝对不应该继续再互相争斗、互相残杀了。不管什么原因,也不管什么理由,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再动用军队来杀人。任何挑起争斗的人都必须受到惩罚。
  九十年代初,苏联以及苏联领导下的华沙条约组织迅速解体,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世界大战的阴影似乎不再象过去那样笼罩着人类。
  当初的ARPANET是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处的资助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它的本意当然是要为美国军队打仗服务。然而,在运行ARPANET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ARPANET的真正功能还是为电脑科学家服务,而不是为美国军队打仗服务。
  并且,尽管互联网起因于军队的资助,尽管军队的特性就是封闭和保密。然而由于互联网一直是在大学的校园里培养起来的,美国大学校园的开放性的风格对互联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它从一开始就不那么象是一个军队的网络。
  在DARPA和BBN公司共同起草的“结束ARPANET报告”(ARPANET Completion Report)中,也谈到了这一点:“ARPANET计划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支持、并且推动了电脑科学的发展,而ARPANET本身的真正来源也即是电脑科学。”
  因此,美国国防部于1990年正式取消ARPANET,可以说终于让互联网回到了本来应有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由于ARPANET的成功运行,促使了许多机构也争相寻求资金建立自己的网络。在此契机下,美国能源部(DoE:The U.S.Department of Energy)为自己的研究人员建立了MFENet。高能物理学家们建起了HELPNet。美国宇航局(?NASA)接着建立了APAN。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资助下,RickAdrion,Devid Farber和Larry Landweber电脑科学家建起了“电脑科学网”(CSNET)。1981年,Ira Fuchs和Greydon Freeman又创建了BITNET,用学校的大型机来传送小小的电子邮件。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网”,这就是我们前面谈到过的“USENET”,由1977年正式启用的UNIX主机之间文件拷贝的软件“UUCP”来完成各个专题讨论组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所有这些网络中,除了BITNET和USENET是“用公家的钱干私活”,不需要什么资助以外,其他的网络,包括ARPANET都必须由一定的资金支持才可能开办起来。因此,每个网络在获得资金保证的同时,从一开始也都有了各自的特殊目的。HELPNet是为了高能物理研究,CSNET则只是为了给电脑科学家用的,等等。
  这样,也就无法避免各自的局限性。
  同时,随着用户的增加,互联网已经很难继续作为一种接受资助的免费服务而继续存在下去。而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用户的增加,商业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从80年代初,就有几十个小的软件商把TCP/IP协议加在他们到软件中,因为他们的客户需要有能够接入互联网的功能。但是,这些小的软件商并不真正了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细节,因此编出来的软件也难免问题重重,有的只是把他们自己的网络功能加了上去。甚至是美国国防部也一方面要求购买的软件必须包含TCP/IP协议,然而另一方面却很少帮助软件商了解TCP/IP协议的内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5年,Dan Lynch在IAB的合作下,组织了为期三天的讲习班,给所有需要提供TCP/IP协议的软件商讲解TCP/IP的工作原理。结果,参加讲习班的人大约有250多人。而讲解这些原理的人,也有50来人。这些人大多数正是那些发明TCP/IP协议、并且每天都要使用这些协议工作的人。
  讲习班的效果之好,完全超出了组织者的预料。一方面,听讲的人大多数来自商界,他们不仅学到了有关TCP/IP的知识,而且也学到了学术界与商界完全不同的开放风格──这些学者毫无保留地把TCP/IP的工作方式,甚至存在的问题都详细地讲了出来。而另一方面,讲解的人也收获不小。因为,他们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从使用者那里了解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是他们一直没有想到过的。
  这种使双方都受益的互相交流到后来也一直没有中断。
  在这样的交流中,软件商们逐渐成熟起来。又经过2年多制定TCP/IP的人和软件商在一起召开数次会议、讲习和交流,已经有不少软件商能够提供很好的符合TCP/IP的软件。1988年9月,这些软件商被邀请参加为期3天的大会,来演示他们的TCP/IP软件。这是第一次互联网软件的演示、交易会,有50个公司以及来自可能的用户的5千多名软件工程师参加。这种演示会的形式也一直保留了下来。现在,每年都要在全球的7个城市召开演示会,听众达25万人。通过这样的演示会,大家可以了解互联网最新动态,探讨今后的发展进程。
  于此同时,制定TCP/IP标准的人每年也要参加三、四次TETF的大会,讨论对TCP/IP的新想法。开始的时候有大约几百人参加会议,并且大多数受到了政府的资助;而现在每次到会的有几千人,多数还是自费参加。
  从1969年ARPANET的第一台主机在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投入运行,到1989年底,ARPANET运行了20年。在这20年中,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网络用户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1987年,用户的数量直线上升。从1988年到现在,互联网的用户更是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
  尽管ARPANET为美国军队和大学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但是这毕竟是军队的网络。
  网络建设的初期,如果没有军队的资金,就不可能有ARPANET;但是,按照网络自身的发展规律,ARPANET的发展已经不是军队可以管得了的,并且也已经不适合继续由军队来管理了。
  接替DARPA管理互联网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由美国国会成立于1950年,是隶属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从互联网的网页上(//www.nsf.gov/)可以了解到,这个基金会现在每年的计划资金达3亿3千万美元,这些资金涉及的研究和教育计划有2万多个。
  “因为,现在对人、对思想的研究以及对各种未知现象的研究将决定下一个世纪美国的地位。”
  早在1985年,来自爱尔兰的Dennis Jennings就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工作了一年,在那里领导建设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当时,就是他帮助国家科学基金会作出了重要的决定:所有在NSFNET上使用的程序都必须符合“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TCP/IP)。这个决定为后来互联网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一年以后,当Steve Wolff接替Jennings的工作时候,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必须为学术界建立一个更加广泛的网络体系。
  NEFNET的组织结构也和DARPA管理ARPANET的组织结构相似,并且也在“互联网活动部”(IAB:Internet Activities Board)。
  从1988年至今,互联网的用户始终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飞速增长。同样是在1988年,Kleinrock领导下的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一个民间机构)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委托,完成了研究报告《通向全国的研究网络》(Towards a NationalResearch Network)。这个报告对于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作出了理论上的准备。
  两年以后,1991年,成立了由Vinton Cerf领导的“互联网协会”(InternetSociety)协会。1992年,在原来的互联网活动处(IAB)的基础上,建立了隶属于互联网协会的“互联网结构处”(Internet Architecture)。
  1995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正式完成了互联网的私有化工作,不再为互联网的主干网提供资金。从1986年建立科学基金网到1995年完成私有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一共为互联网提供了2亿美元的资金。互联网的主干网(backbone)从传输速度为5.6万波特率的6个节点,发展到21个节点,数据传输速度也增长到45兆波特率。这时,整个美国联入互联网的网站一共有大约2万9千个,而全世界联入互联网的网站则超过了5万个。
  //www.nsf.gov互联网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件事:一是互联网的“军转民”(同时也包括“学转商”?或者“学转商”是环球网出现的结果?),另一则是对网络信息的组织产生了一种崭新的方式:环球网(WWW:World Wide Web)。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