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


原载1957年少年儿童出版社《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

地质学家的谜

  淝水静静地从八公山前流过,这儿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场,就是那使得秦王荷坚感到“草木皆兵”的地方。多少年来无数的人从山下走过,谁也没有发现什么矿。
  1946年6月,地质学家谢家荣和他的伙伴来到这里,山上山下跑来跑去,最后他们作出推断:山前的地下,有着丰富的煤田!
  随后搬来了机器,从9月30日起,开始向地下钻眼,仅仅钻了7天,在地下近20多米深的地方,果然碰到了煤层,这层煤足足有3米多厚。1年以后,探出的煤已有24层,其总厚度是39米左右!现在,这里成了在五年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矿山。
  类似这样的事情并不算少,往往在一般人看来很平常的地方,地质学家却跑来宣布:这是块宝地,地下有这种或是那种矿产。
  你呢?你什么也没有看见。
  难道地质学家长着封神榜上杨任有的神眼?不是,他不过是掌握了发现矿产的规律,得到了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
  钥匙藏在哪里呢?藏在石头里。为了掌握它,我们便要研究地球上的石头。
  我们地球的外壳是石头构成的,大约有15~70千米厚。现在我们采矿的活动,仅在它的上层约5千米厚这一部分。
  任何矿藏都躲在这石头的海洋里。
  石头是矿物的堆积体。
  矿物呢?矿物是几种元素在自然中生成的化合物,比如黄铁矿是硫和铁的化合物;也还有少数矿物是在自然界中单独存在的元素,比如天然金、硫磺等。
  地球上矿物的种类很多,我们已经知道的就有2000多种,目前对我们有用的不过200多种。
  对我们用处不大的矿物,纵然聚集得很多,也不能称为矿产;对我们有用的矿物,如果太分散,不便于取用,也不能成为矿产。
  矿产是又要有用,又要集中。
  在许多石头中都有含铁的矿物,但由于铁的含量太少,这显然不能当做铁矿来开采。
  其实铁在地壳中并不算是含量很少的元素。
  有人对地下16千米以上这层地壳进行了分析,平均算起来,铁仅占了这部分地壳总重量的4.2%,最多的是氧(49.13%)、硅(26%),此外像铝(7.45%)、钙(3.25%)、镁(2.35%)、钠(2.4%)、钾(2.35%)、氢(1%)也比较多,其他的元素都不到1%,像铜只占万分之一,银只占千万分之一。
  要是元素在地壳中总是这样平均分布,我们就无矿可寻了。
  幸而在地壳中,元素没有中止过运动,在合适的条件下,它们就生成有用的矿物,并且大量聚集起来,成为值得开采的矿产。
  元素在地壳中是怎样聚集起来的呢?
  这就是我们要掌握的找矿规律之一。
黑口湾的故事

  在《一滴水旅行记》(阿尔汉格里斯基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开头,有个黑口湾的故事。黑口湾是里海东岸的一个海湾,又浅又大,一条宽宽的水道将它和里海相连,海水汹涌地流进来,可是不见再流出去,就像海湾底下有个无底洞,再多的海水也装不满。
  100年以前,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有个勇敢的人席列布卓夫,坐着小船在海湾里找了好几天,他调查的结果证明,这儿没有什么无底洞。
  可是海水上哪儿去了呢?
  上天去了。原来这个海湾的周围是火热的沙漠,海湾简直像只大锅子,锅子里的海水受着高热的煎熬,水分蒸发了。
  海水中不光是水,还溶有各种各样的盐。水分跑掉了,盐留了下来。
  这里的蒸发进行得很快,虽然不断涌进了海水,但也仅能维持海湾不致干涸。水没有增多,可是盐却愈来愈多了。不幸的鱼儿从里海游进海湾,一会儿就翻转肚皮死去了,这是由于水中的盐分太浓了啊!
  多少水能溶解多少盐,是有个限度的,多余的盐不得不从水中分离出来,沉积在海底。
  盐的种类很多,它们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早晚也不是一致的。当有的盐类物质,像石膏感到在海水中太挤,呆不下去了,沉淀在海底的时候,另外一些盐类,像食盐住在海水中却觉得很宽敞,必须等到海水中的食盐增加得更多,这才沉积到海底,成为岩盐。
  这样,海湾像个“化学工厂”,替我们把有用的盐类分别集中起来。像石膏、岩盐、芒硝、天然碱、硼砂、光卤石……许多矿
  <!——海湾里的盐是这样堆积起来的——>
  <!——海湾里的盐是这样堆积起来的——>产,多半是在类似黑口湾的海湾或内陆湖泊中形成的。
  不过这种“化学工厂”的生产是有条件的,如果那里的气候既不炎热又不干燥,海湾就不会像只被火烧的锅子,上面那些矿产也就不能造成了。
  那么,“工厂”的生产是不是停顿了呢?不,它往往又找到了别的工作。原来有些矿的生成不是由于海湾起了锅子的作用,而是由于几种元素在水中相遇,它们结合起来生成了不易溶解的矿物,沉淀在水底便成为矿产。这种作用不限于海湾,在湖泊、沼泽中都有。
  在“工厂”中有时还有“工人”来帮助工作。这就是细菌,说它是“工人”是很不妥当的,因为它并没有想到造成什么矿产,只是为了自己要吃东西。有的细菌喜欢吃铁,有的细菌喜欢吃锰。自然,它们吃下去并不能使铁、锰化为乌有,相反地是替我们从中搜集了大量的金属,并使它们沉积起来。一个细菌是渺小的,但是无数个细菌长期的积累,也就能聚集起巨大的矿藏。
  铁矿、锰矿、铜矿的一部分,就是在上面这种“工厂”中造成的。
  工厂要生产,就得消耗原料。海水、湖水中的原料是哪里来的呢?
  是水从地壳中带来的,水把石头中能够溶解的物质都溶化了,不能溶解的物质就被水冲走,直到水流的力量微弱,实在带不动了,才把它们扔下。
  “万川归大海”,每年全世界河流带到海洋中的溶解物,达到几十亿吨。
  大量的物质被水从石头中带走了,但是有些矿物却仍然顽强地留了下来。由于许多元素跑掉了,它们在这里所占的比重便大大提高了,以致可以当做矿产来开采。像提炼铝的铝土矿,烧瓷器用的高岭土,大都是这样生成的。
  我们不要忘记,当水溶解了石头中的一些物质以后,并不是全部流到海里,还有一部分是渗入到地下,它们有的在地下的裂缝或是空间中沉淀起来;有的和地下的石头发生作用,慢慢地把原来在石头中的一些元素排挤出去。这样,厚厚的石灰岩,竟可以变成褐铁矿!在我们看来非常平静的地下,却充满了斗争。在地下沉淀和斗争中生成的矿产种类很多,有铁、锰、铜、钒、重晶石、石膏、菱镁矿……但是埋藏量往往不很大。
  如果水在地上碰到的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已经生成的矿石,那么它可以把矿物溶解,带到地下再一次堆积起来,这样也可能生成有价值的矿产,像部分铁、钴、镍、铜、铅、锌等金属矿,就是由这种原因生成的。
  那些被水花了相当力量才带走的不溶物质,有时也能成为矿藏,当水流突然缓和时,它们便大量堆积起来,像山麓、河口、洼地、河流弯曲处,都是它们的藏身之所。金、锡石、石英、磁铁矿、金刚石和宝石等,就可能形成这类矿藏,因为它们不怕磨损,也不怕风化。水,是把地壳分散的元素集中起来的勤劳工人。
生物工厂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碳是最容易接触到的元素。我们吐出的每一口气中都含有碳元素。全人类每年大约有2.7亿吨碳吐到空气中。
  碳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地球上特别丰富的元素。最上等的无烟煤就含碳95%以上,这些煤在地下聚集成大片的煤田,一层就厚到100多米,宽广到几千平方千米。
  然而地壳中碳的含量只不过占到各种元素总量的0.35%。
  这么多的碳是怎样聚集起来的呢?
  这是另一个“工厂”所做的工作。
  这个“工厂”今天还在继续不断地工作哩!它就是植物。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取水和溶解在水里的无机盐,植物的叶从空气中吸来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多啦!
  “工厂”所需要的原料是不缺的,可是还需要有动力才能开工。动力是什么呢?是阳光。
  经过“加工”的原料,变成了脂肪、淀粉、糖,它们都是碳、氢、氧的化合物,供应着植物生长的需要。这样碳就在植物体内定居下来了。
  当气候温和、雨水充足的时候,植物就长得特别茂盛,这说明原料和动力都充足,“工厂”的开工情况很好。可是原料会不会消耗完呢?
  假如空气中没有了二氧化碳,“工厂”就不得不停工、关厂;植物死亡了,依靠吃植物的动物也就跟着灭绝,那些食肉的动物最后也没有东西可吃了,大地上将没有一点生机。
  幸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永远用不完,除了动物吐出来的二氧化碳以外,它还不断地从水里和地下得到补充。因为动物吃下去含碳的东西,一部分被留下来,另一部分制成二氧化碳送到空气中;当动植物死亡以后,它们的尸体慢慢腐败,碳又会从尸体中逃出来,变成二氧化碳再跑到空气中。
  不过,并不是所有尸体的遭遇都相同。在那沼泽中的丛林下,大量的落叶和死树堆积在阴暗和潮湿的地上,这里有的是水和烂泥,然而空气却很少。植物尸体中的碳要想逃出去,就需要许多空气中的氧来和它结合。
  于是,另一种变化发生了,沼泽中的许多细菌进行了分解尸体的工作。它们的工作很有价值,把尸体中的碳保留在地下了。
  碳元素开始了新的集中过程。
  植物的尸体埋在地下经过了若干万年,变成烂糟糟的黄褐色的一团,质地疏松,常常吸收大量的水,碳的含量也就大大提高了。在植物的组织里,碳的含量通常不过占40%左右,而在这种物质中,碳的含量可以达到50%~60%,我们叫它做泥炭。
  泥炭和植物原来的样子完全不同,不过在它的中间,常常还保留一些没有变化的植物纤维,从这纤维上,我们看得出来它是由植物变来的。
  <!——煤层中的植物遗迹——>
  <!——煤层中的植物遗迹——>
  又过了不知几千几百万年,森林早已消失了,沼泽中盖满了泥沙,泥沙又变成了石头,泥炭埋到地下去了,它受着沉重的压力,加上地球内部热力的烘烤,使得泥炭中的碳聚集得愈来愈紧密,其他的物质却逐渐跑掉了,最后它变成了乌黑发亮的石头,这就是煤。煤在地下埋藏得愈久,所含的碳就愈多,火力也就愈旺。
  当你烧煤的时候,你没有想到这就是亿万年前的树木吧。煤,的确更像石头,不像树木,只有把它磨成薄片,拿到显微镜下去看,才会发现煤中有植物的花粉孢子。细心的人还可以用肉眼找到煤层中含有树叶或树干的痕迹。
  在那安静的海湾下,正在进行着另一种变化。曾经有过大量的浮游生物在这种海湾里繁殖,其中有动物也有植物,它们和水中其他生物的尸体一古脑儿沉在海底,跟软泥混在一起。由于上面有一层静止的水,后来又盖上了泥沙,保护着这些尸体不受空气的破坏。可是细菌却来帮忙了,把尸体进行分解,这回留下的不只是碳,还有氢。
  碳和氢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中含碳少的成为气体,就是天然气;含碳较多的成为液体,这就是石油。它们都需要有不透水的石头盖在上面,才能关闭在地下。这石头哪里来呢?就是那盖在生物尸体上面的泥沙所变成的石头。
  还有些生物的尸体堆积在海底,后来造成了磷矿和石灰岩(碳酸钙)。在动物的骨骼中含磷是很多的,特别是鱼骨;另一些动物的甲壳和骨骼中含有许多钙。磷和钙分别在海底集中起来,成为矿产。动物的身体中为什么会有这些元素呢?这是通过吃东西后吸收得来的。
  原来,生物也是一个聚集元素的工厂。
在“死鱼河”的秘密后面

  西藏高原上,有一条奇怪的河流,每隔一定时刻,河面就浮起了大批死鱼,一批又一批。这条河对于鱼类来说,是个死亡的陷阱。
  鱼儿为什么会死呢?
  探险家后来发现,在河底的一个地方,每隔一定时间就涌出一股滚热的泉水,正碰上这股热水的鱼,虽然不致完全煮熟,但也逃不了死亡的命运。
  这种滚热的泉水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北京、南京、重庆、西安附近都已有发现,并被用来沐浴。
  但是泉水为什么会热呢?
  泉水是从地下来的,泉水很热,说明地下更热。地下的确是很热的,在东北鹤岗煤矿,当地面铺满了白雪的时候,矿井深处却温暖如春。
  许多地方的调查证明:在地壳中愈深愈热,大约每下降3米多,温度就要升高1℃。这样算起来,在3万多米深的地壳中,就该有1000℃以上,石头也会熔成液体了。地壳里的压力也很大,比地面上的大气压力约高3万倍以上,强大的压力使熔融的物质不能随意流动,仍然保持固体的状态。
  可是一旦地壳上发生了裂缝,或是别的什么变动使得压力减轻了,这些熔融物质马上就活动起来,向地面上冲去,这时我们叫它做岩浆。
  岩浆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高热液体,里面是熔融的石头、水和各种气体。水和气体本来早该分离出来的,只是因为压力太大,才不得不和熔融的石头混在一起。
  当岩浆冲出地壳来到地面时,人们说火山喷发了。在这个时刻,岩浆中的气体和水蒸气便不再受压力的束缚,直冲向高空,看起来像一根巨大的烟柱;那些熔融的石头就在地上流动、焚烧、冲击着它遇到的一切,处处给人一个“火”的感觉。
  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含有许多元素,可惜聚集起来的很少,大多数都散失在空中,只有硫、雄黄和雌黄(都是硫和砷的化合物)等在火山附近聚集起来,成为矿产。日本是个多火山的国家,所以硫的产量很高。
  那些在地上流动的液体喷出物,冷却后成为石头。有一些液体物质还被喷到高空,然后冷凝成细屑,再落下来一层层地堆积在一起,这些细屑物质是水泥的老祖宗,古罗马人用它来建筑巨大的宫殿,至今还能用来搀和水泥使用,因此也可算做一种矿产。
  并不是所有的岩浆都能冲出地面,更多的岩浆被囚禁在地壳内,这里面活像一个熔炉。
矿产挨着“熔炉”有秩序地排列起来

  当岩浆向地面进军的时候,一路上遇到的石头都被它熔化了,同时越往上走地壳的压力越小,岩浆也就更活跃了。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在发展,这就是它在沿途散失了不少的热量,走得愈远,热量散失得愈多,岩浆的活动力也就逐渐小了,因此岩浆上升到一定地方就停留下来。只有在地壳薄弱的地带,才有火山出现。
  囚禁在地壳内的岩浆,要经过很久很久才能冷却下来。岩浆中差不多包含了地壳上所有的元素。由于岩浆在地下是缓慢地冷却的,所以能使元素分别聚集起来,成为矿产。
  你做过这样的试验吗?把油和水装在一个杯子里,用筷子搅几下,油就成为一个个小圆球散在水里,让它静静地搁置一段时间后,因为油轻水重,油都聚集在杯子的上部,下面全是水。
  在地壳中也有这样的作用,一部分沉重的岩浆往下坠,这部分岩浆中铁和镁两种元素含得很多;另一部分较轻的岩浆向上部集中,这里面硅和铝很丰富。于是矿产初步的分家形成了。
  由于岩浆的热量慢慢在散失,温度一点点降低,一些只有温度很高才能熔化的矿物开始分离出来凝结成固体,尽管这时温度还超过1000℃。这些矿物多半是在石头中常见的石英、长石、云母这些东西,它们给我们组成了大量的石头,这些石头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花岗岩。这一段分离工作是不太叫人满意的。温度降低到700℃左右时,还没有生成多少矿产,在上部的岩浆中仅仅有些磁铁矿,因为它很重,聚集在“熔炉”的底部。幸而在下部较重的岩浆中还分离出来一些钢、镍、铁、钛、铬这些有用的金属,它们和别的元素化合起来,聚成矿产。贵重的矿物金刚石和白金也是这个时期生成的,不过仍然很分散,往往还得劳驾流水来搬运堆积。
  当岩浆中大量的物质凝结出去以后,剩下的岩浆中,水汽和气体所占的比重就大大增高了,这使得残余岩浆的活动性增强。因为水汽和气体在岩浆中就像孙悟空关在八卦炉中一样,一心想逃出去,它们的含量愈多,岩浆就愈不稳定。
  如果地壳的压力很大,水汽和气体就不容易逃走,只好留在岩浆里,不过并没有死心,只要地壳哪里有一道哪怕是很细小的裂隙,它们也会钻出来。
  自然,它们还是没有跑掉,岩浆在裂隙中冷凝下来,造成了许多形体巨大的矿物,像绿柱石、蓝宝石、水晶、黄玉……以及许多含有稀有金属的矿物。
  在岩浆钻进裂隙中时,它会接触到别的石头,如果这些石头所含的元素和它相近还好一点;要是大不相同,岩浆中的一些元素就会跑到周围的石头里去,同时石头中的一些元素还会熔进岩浆里来,生成一些新的矿物。重要的研磨材料——刚玉就是在这种场合形成的矿产。
  有时地壳的压力不能迫使水汽和气体留在岩浆里,就会像打开汽水瓶子的盖一样,气跑了,液体留了下来。
  不过在地下跑路并不是很方便的,一路上碰到石头的阻拦,石头中一些元素把水汽和气体中的一些元素留下来,结合成矿物。又因为愈靠近地面,温度、压力都降低了,环境起了变化,原来在气体中结合得很好的元素,比如锡和氯、氟,到这里也闹着要分手了,锡和水汽中的氧结合起来成为锡石。在气体和水汽前进过程中形成的矿产,还有铁矿、钨矿、铋矿、砷矿等。
  岩浆的温度继续降低,直降到374℃时,水蒸气已经可以开始凝结成水了。自然,这种水的温度很高。这热水溶解了大量物质,成为一种含有许多种元素的溶液,沿着地壳中的裂隙上升,它行动起来可比岩浆活泼多啦。一路上它和碰到的石头发生变化,一些元素集中到石头里去,同时,石头中的元素也跑到溶液中来,在旅途中愈是上升,溶液的温度愈是降低,不断地有矿物从溶液中跑出来。最先跑出来的是锡石、钨矿、铝矿……紧接着分离出来的有金、银、铜、铅、锌、钴、镍、钙、镁等许多金属的矿物。
  当温度低到175℃以下时,差不多溶液中所有的矿物都分离出来了,最后一批跑出来的是水银、锑、砷、钡的矿物以及萤石、方解石、菱铁矿(铁的碳酸盐)等许多矿物。
  这些矿物聚集在地壳中的裂缝或是空洞里,成为重要的矿产,许多有价值的金属矿都是这样生成的。
  地下熔炉成了集中地壳里的元素的另一种“工厂”,熔炉的中央冷却后就结成石头,在它的边缘和周围的石头中就生成许多矿产,并且都是有秩序地排列着。那些在高温生成的矿物一般聚集在靠近炉子的地方,那些在低温下生成的矿物是在距离炉子较远的地方。不过,在自然界中变化是复杂的,有时,矿物也并不严格遵守秩序,这只是个大致的规律。
石头告诉我们些什么

  在造成矿产的过程中也造成了石头。或者说得更准确些,是在造成石头的过程中形成了矿产,因为石头要比矿多得多,矿藏在石头里,就像大海里的一根针。
  一部分石头是在地下熔炉中造成的,还有少量的石头是岩浆跑到地面形成的;它们是一母所生,都叫火成岩或是岩浆岩。不过,在地面凝结的石头里,矿物颗粒都很细;在地下深处凝结的石头中,矿物的颗粒很粗。像花岗岩就是著名的火成岩。
  火成岩常常一大块一大块地出现,通常比较结实,它占去了地壳的一大部分。但是在地面上碰见的火成岩并不是很多,因为它本是埋在地下的,只是因为地壳上发生变动,把它头上盖着的石头搬走了,这才露了出来。
  盖在火成岩上的是什么石头呢?常常是海洋、湖泊、沼泽里的泥沙堆积变成的石头,这叫做沉积岩。泥沙本来也是石头,这些石头有火成岩,也有早些时候生成的沉积岩,它们在地面上受着日晒雨淋,慢慢破裂,大块变小块,小块变泥沙,然后被流水、风、冰川带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这些泥沙静静地躺在海底、湖底、山麓……一层层愈来愈厚,在下层所受的压力也愈来愈大。长年累月,过了很多世纪,泥沙变成了石头。有时候,有些另外的物质钻到泥沙中把它们胶结起来,使它们变硬。前面说到的一些矿产的形成,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
  沉积岩由于泥沙的性质、颗粒的粗细、颜色等的不同,看起来是一层一层的,像书页一样,很容易与火成岩区别开来。
  沉积岩在地壳中所占的分量,比火成岩少得多,但是陆地表面的大部分为沉积岩覆盖,因此也很重要。
  火成岩和沉积岩在生成以后,如果受到巨大的压力、热力等作用,可以重新调整内部的组织,变成新的岩石。比如大理岩就是石灰岩受热变成的,这类石头叫做变质岩,它们往往兼有火成岩和沉积岩的某些特性。
  找到了火成岩就等于找到了古代的“熔炉”,找到了沉积岩就等于找到了古代的海洋、湖泊、沼泽……
  这下子我们找起矿来就不致于漫无边际了。
  但是,同样是在水中堆积的矿产,有的是在沼泽里,有的是在滨海……我们能不能进一步认出这些区别呢?
  区别是有的,比如在海洋中造成的沉积岩,大都面积广、厚度大,而且是离大陆愈近,造成石头的物质颗粒就愈粗。这是由于比较粗的泥沙进入海洋这个比较稳定的环境后,海水无力把它带到海中央去,便在海边留下,在海中堆积的是极细的物质和从海水中沉淀出来的东西。至于大陆上湖
  <!——像书页一样的沉积岩——>
  <!——像书页一样的沉积岩——>
  <!——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泊中堆积的沉积岩,一般面积小、岩层薄。如果岩层很厚,面积却不广,并有颗粒很粗的沉积岩出现,那么这就可能是古代的山麓或山间的盆地。
  石头中的化石也帮助我们来认识当时的环境。什么是化石呢?就是那些古代的生物留在石头中的遗迹或遗体。因为有些生物的尸体埋在泥沙中被保护着,没有马上腐烂分解,而是逐渐被别的物质代替了它的位置,保留了它的形状甚至内部构造,这就形成化石。中药店卖的石燕就是一种浅海里生物的化石。比如北极冻土中发现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是因为被天然的“冰箱”或是“水晶棺材”保护得很好,所以一直把尸体留到今天,这也是化石。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存环境,深海的鱼到了海面就得死去,而淡水鱼也不能在海水中生活。有些生物像珊瑚,只能在温暖的浅海中生存;有一种已经灭绝的生物——笔石,只是在海湾中才有。
  石头甚至还可以告诉我们许多古代的气候状况,红色的石头表示炎热,因为泥沙中的铁受到氧化,把石头染成红色;寒冷地方造成的石头颜色常常较暗,因为死亡的生物没有迅速完全分解,保留了一部分有机物在石头中。要是在石头上发现了光滑的擦痕,或是石头中的颗粒粗大、杂乱而且有棱角,这说明这里过去很可能有过冰川。因为它在搬运时不像水中的石子那样相互摩擦得厉害,所以当冰川融化后,留下的沙石是有棱角的。
  生物的发展变化也说明着气候的状况,像长着长毛的动物就说明当地气候是寒冷的;高大的植物,说明那里的气候温和、雨水充足。这些都可以从化石中了解到。
写在石头上的历史

  我们从石头上虽然能了解到过去发生的许多变化,但是还很零乱,需要整理。我们不仅要知道这里曾经有过海洋,我们还需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海洋,什么时候海洋又从这里消失了。
  谁替我们保存了这些事情的记录呢?还是石头,特别是沉积岩。
  沉积岩像本厚厚的日历。不,叫它日历太不合适了,沉积岩不是以天为单位来记录时间的,也不是以月为单位,它的每豆厘米厚度就代表了30~100年的时间。
  像树木的年轮一样,岩层有时还可以告诉你,它经历了几番寒暑,多少次春秋。颜色较浅、颗粒较粗的一层是夏天的产物,夏天水大、泥沙多,有机物分解快;紧挨着较薄的一层色深、粒细,是冬天造成的。
  这样,我们挨着数下去不就能弄清这层石头是什么时候生成的吗?
  事实上哪里有这样简单的事。各地的沉积岩并不是连续的,当海洋变成陆地的时候,这里就没有沉积岩生成了。再说,在出现沉积岩以前,早就有了地球,而最古老的岩石已超过20亿年,真的让你一年一年数下去,单是从1念到20亿的数字就要1000年,这个方法怎能行得通?
  我们采用的是比较的方法。
  一般来说,早些时候造成的石头是在岩层的下部,年轻一些的岩层是在上面,可以根据岩层的上下来定时间的先后。但是各地的岩层都是零乱不全的,要整理出一部完整的记录,必须把许多地方的岩层进行对比,就像整理一套残缺的杂志一样:你有第七期,我有第五期,他有三、四期……大家凑起来也就比较齐全了。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里或那里的岩层是谁先谁后呢?可以从两处岩层本身的性质来对比,更重要的还是依靠化石。
  生物发展的历史也是不能割断的,某一种生物的祖宗往往内部构造比较简单,而他的子孙却是愈来愈复杂,还有些种类的生物,只在一定的时期才有,往后就灭绝了。靠着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岩层的先后,把零乱的史册整理起来。
  火成岩也记下了一些东西。当它穿过沉积岩的岩层时,说明它比这些沉积岩年轻。如果是沉积岩截去了火成岩的岩层时,这说明了先有火成岩。火成岩的出现常常说明当时发生过较大的地壳运动,这是很有意义的记载。
  根据多方面的材料,地质学家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新生代——从6500万年前开始到现在这一段时期。地球已逐渐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植物、哺乳动物都很繁盛。大约距今250万年才出现了人类。
三叶虫的化石

  中生代——从2.5亿年前到新生代开始这一段时期。这时期地壳运动很剧烈,许多海洋消失了,植物繁茂,出现了许多像恐龙这样巨大的爬行动物,它们成为当时地球上的霸王,但在这个时代的末期便逐渐灭亡了。
  古生代——从5.7亿年前到中生代开始这一段很长的时期。在古生代后期,陆地面积很大,湖泊沼泽众多,植物茂盛,有很多高几十米的树木,两栖动物也很活跃。在此以前,孢子植物和鱼类开始出现,鱼类并逐渐繁殖,非常旺盛。在古生代初期,地球上海洋面积广大,海水淹没了许多大陆,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特别兴旺,是三叶虫的极盛时代。
  元古代——约为5.7亿年以前至25亿年前这段悠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已有藻类植物出现。曾有猛烈的地壳运动,造成许多高山。在后期大陆开始下降,海水淹没了一部分大陆。
  在元古代以前的时期称为太古代。
  在地壳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造成了不同的矿藏。
  掌握了地壳发展的历史,找起矿来便可以有的放矢了。
揭穿谜底

  现在我们知道,地壳上的物质是在不断运动、发展着。然而,是什么力量维持了这么庞大的运动呢?
  我们可以说是水。比如黄河每年经过河南陕县,带到下游和海口的泥沙竟达到十几亿吨!水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力量?因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可是水怎样跑到高处去的呢?是阳光使它化为蒸汽,然后凝结成雨,降落在高处。
  原来水的气力是从阳光那儿得来的。看来阳光是个基本的动力,是它使“生物工厂”开工,使黑口湾受到烘烤。
  但这还只是一面。假使地无高低,水向何处流呢?没有高山深海,哪来矿产的堆积?
  是什么原因使地势起伏不平呢?这也应该是个基本的动力。
  地势高低的变迁,主要是由于地壳发生了升降、挤压的运动;发生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热力、重力等在各处不平衡。这些问题目前正在探讨。
  这些变迁在今天还能见到,比如地震时山崩地裂的震动;又如地质工作者曾在广州附近发现了古海岸的遗迹,证明这里的地盘升高了。但是在非洲刚果西边的海底下,却又发现了古代的河口,证明这里的地盘降低了。
  在山上,本来应该水平卧倒的沉积岩,如今却歪斜地躺着,有的地方更像一个驼背的人,拱起来了;原来连在一起的岩层,现在看起来,就像有人拦腰斩了一刀,并且两边错开了。
  这都是由于过去的地壳运动,使这些岩层发生了弯曲、断裂。
  地壳运动把岩层造成了复杂的组合。
  在我们的眼里,山不再是座囫囵的山,山的内部是石头的组合。这座山与那座山之间可能为沟、谷、河流切断,但是它们内部的联系,还可以找到。
  只有把这些关系搞清楚了,才更有把握去找矿。比如中央隆起、四周低下的岩层,要是上部有一层是透水的石头,那么这里最适宜储藏石油了,因为这就像一个盖子把石油罩住了。我们在报纸上常见的“储油构造”,就是指的这一类构造。
  地壳运动的影响,决不单单是岩层的断裂、弯曲。地壳运动剧烈的地区,可以降得很低,因而堆积很厚;也可以升得高,成为高山。由于升降剧烈,所以岩层弯曲、断裂的很不少,也就是说对地下的压力减轻了,岩浆大大活跃,因而由地下熔炉造成的金属在这个区域就容易找到。我国的祁连山、秦岭、南岭、天山……前苏联的乌拉尔就是从前地壳活动剧烈的地区。
最适宜储藏石油的地层构造

  有一些地区运动缓和,只是慢慢上升、下降,岩层很少弯曲,更少断裂,堆积物不是很厚,也很少成为高山,多半地势平坦。在这种稳定地区与活动地区之间的地带,往往兼有两方面的某些特点。这些地区大都湖多,海浅,火成岩活动极少,因而煤、石油、盐类常有希望在这里找到。现今我们在祁连山上找到了铜、铅、锌、金、铂、铬、镍等许多金属矿,在它两边的酒泉盆地、柴达木盆地中已发现了丰富的石油矿,柴达木盆地还找到了煤和许多岩盐,更证明了这些推断。
  看来,谜底可以揭穿了,要是我们能综合各方面的规律去认识地壳,预测矿产不是不可能的。
八公山的煤矿是这样藏着的

  八公山煤田就是这样发现的,首先这里有大量的沉积岩,岩石的性质表明它是在内陆盆地中生成的。时代呢?正是古生代成煤的时代。可是就没看见煤矿,地质学家来到这里最初也没有很大的把握,后来他们在八公山前一层石灰岩中找到一种纺锤虫的化石。根据一般的规律,在这种石灰岩上往往有一层煤,而且八公山附近地方的煤层,在明朝就已进行开采。因此他们断定在八公山这层石灰岩上面也有煤。既然是在上面,为什么下面的石灰岩看见了,而煤却看不见呢?这是由于八公山的岩层向东北倾斜,煤层的地势低,被泥沙盖住了;而石灰岩的地势较高,露出的一部分就看得见了。因此我们在八公山的东北钻孔,实地检查有没有煤。
  看来神秘的眼睛,说穿了就是这些。
  要是我们把许多知识很好地运用起来,就可以揭穿更多宝库的谜。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