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科普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原载1979年1月《科普创作》。

  假使科学不普及,世界会成什么样子呢?人类到现在还将处在蒙昧的状态。前些年林彪、“四人帮”疯狂摧残科学,扼杀科普事业,就是为了推行蒙昧主义,妄图借神圣的光圈去掩饰他们建立封建法西斯专政的阴谋,用迷信愚弄群众,宰割万民。
  神权是皇权的支柱,而生产力低下和愚昧无知是产生迷信和偶像的土壤。科学的出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揭露了迷信,动摇了专制的统治,但这只是在它为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时,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普及科学知识的意义,就是应该摆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经历了林彪、“四人帮”所造成的一场浩劫,大家对于这一点看得比较清楚了。
  普及科学知识,有多种途径,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教学,就是在普及最基本的科学知识;通过报纸、刊物、书籍、图片、电影、电视和幻灯等形式介绍科学知识,影响更为广泛。不仅青少年需要从课外阅读中得到大量科学营养,各行各业的人员,包括专家,直至家庭妇女,都需要经常从科普作品中获取知识,以适应现代化日新月异的要求。一本比较好的科普读物,常常是印行几十万、上百万册,仍然供不应求,在群众中的影响,远远超过专门著作。当然两者性质不同,不能简单地以此相较,但至少可以从这些科普作品不胫而走的盛况看出,科普创作确为时代所需要。
  现在,科普创作的重要性,应该说已逐渐为社会所认识了,但是科普创作需要进行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则未必都为人所知,因而时至今日,还有这样的误解,以为科普不过是把现成的东西灌输给读者,做起来容易,特别是认为给少年儿童阅读的科普作品,更无需多高的知识水平,称之为“小儿科”,似乎是轻而易举。这影响到一些人仍视科普创作为低一等的劳动,据说科学研究才是具有创造性的,高人一等。
  且不要说从政治上看,劳动不应有高下之分,用“小儿科”做贬词,不伦不类;从劳动的艰辛复杂程度来看,科普创作也不亚于科研,只不过是各有特点。不错,科普作品中,许多时候是在介绍现成的知识,但不能认为这里面就没有创造。如何使学习者从不知到知,最有效地掌握知识,这里面大有学问。比如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的教学活动,实际主要也是在传授现成的知识,但要教好就不容易。最近许多地方评定奖励了一批特级教师,就是承认在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创造性的劳动。大学教授未必能教好小学生,只能承认各有所长,都应受到社会的尊重。
  科普与教学都有传授知识的作用,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科普的对象广泛,它所介绍的知识往往还是艰深的专门知识,而且不像教科书被规定为必读,它只有靠自身符合读者的需要,被读者所喜爱,才得以存在和流传。这就要求科普作者能够把复杂艰深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无误地介绍出来,而且还要做到趣味盎然,引人入胜,使读者思想上得到启发,艺术上得到享受。当然,我们的科普作品并不是都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但这只能说明还需要我们在科普创作上狠下功夫,而不能成为科普创作无足轻重的理由。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没有进行过科普创作,也不知其难也。
  科普与科研,相辅相成,各有千秋,都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许多时候,科普是在科研的基础上再创造,把科研的新成果推广到群众中去,使科学与社会结合,进一步得到发展。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是科学上的一大进展,他的友人赫胥黎普及进化论之功也不可磨灭。达尔文学说传入我国,就是从翻译赫胥黎所著《天演论》开始的,在当时这就是一本科普读物译本。出版后,风行一时,从1905年到1927年间,仅商务印书馆就印了24版,影响了一代人。
  又如地质学中“火成论”的提出者、“均变论”的先导郝登,当他的论文在英国皇家学会宣读时,并未受到注意,更不为社会所知。据历史记载:“郝登对于著作,素非所长,故其内容之布置与叙述,均不足引起读者兴味,幸有知友柏勒弗亚(数学家)与之相处甚久,熟晓其所持之地质学见解,故在郝登死后之第五年(1802年)乃著有《郝氏地球论之说明》一书。全书叙述之简明,文章之美妙,均为后之读者所称许。”正是经过这样的普及,郝登的正确观点才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① 叶良辅:《地质学小史》。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是任何一项科研新成果如果不普及,都将难以得到社会包括本行业的了解,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能有利于生产也不能利于科学的发展。
  科普也可以跑到科研前面,探索未来,宣传科学中先进的萌芽。在科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时候是科普给科研提出了新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其著名者如月球探险、海底潜航、地热开发、环境保护……都是先有普及,产生社会影响,方推动了这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像儒勒·凡尔纳的许多科学幻想小说,经过了一个世纪左右,至今仍对我们很有启发。1962年在美国出版的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形象而尖锐地提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受到污染恶化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从此环境科学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所以正如茅以升同志在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上所说:“科研与科普可以互相促进,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科普创作不仅对发展科学是不可缺少的,还给文学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而且随着现代化的程度愈来愈高,科学日益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这种作用正愈来愈显著。科普创作不仅推进科学的发展,还推动着文艺的创新。
  科普创作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1.专门知识的通俗化

  如何把专门的科学知识,用群众可以理解的语言文字或者图像,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即大众化、通俗化,是科普创作所必须具备的一个特点。这个“化”的过程,就是个创造的过程。
  有人以为,通俗化不过是把科学中一般人不懂的名词、术语、概念、行话,“翻译”成通俗的语言就行了,其实不是这样简单。
  科学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是真理,本来应该是明确而朴素的。但是,由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经历着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的曲折的过程,我们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一定都正确,而且有许多东西我们至今尚未认识。现有的专门著作,记录了这些复杂的认识,因而常常夹有许多不必要的内容和不正确的成分,特别是在有些情况下,科学的规律为芜杂的材料所淹没,朴素的真理被生造的名词术语打扮得神秘艰深,使人望而生畏,勉强灌输也很难掌握。正如秦牧同志在一篇文章中所说:“旧中国的自然科学教学大抵是枯燥无味和缺乏体系的,这使得许多后来不从事理、工、医学的人,大抵把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抛之九霄云外。”现在重新学习,他建议:“首先要读一下优秀的通俗自然科学的著作。”
  ① 秦牧;“文学艺术与自然科学”,《艺海拾贝》。
  好的科普作品,不是简单地对专门知识进行“翻译”,而是应当做到吃透科学原理,掌握充分的材料,抓住事物的本质,融会贯通地、最精练地介绍群众所需要的科学知识,摘掉蒙在科学上的神秘的面纱和臃肿的外衣,使它返璞归真,回到人民中间。这个创作过程也是一个研究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求对这个题材的科学原理吃透,而且应对有关各种材料、各种观点和这个问题的研究历史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分析比较,鉴别选择,把握正确的本质的认识,才能得心应手、通俗流畅而又准确无误地对科学原理进行阐述。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研究,就会或者笔头拘谨,仍为专门的术语行话所束缚,或者失之浅薄庸俗,产生谬误。我们的通俗化,要求普及科学的知识,不是人云亦云,照本宣科,乃至以讹传讹。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尚在探讨或还未找到规律的东西,人们还没有产生科学的认识,并不是不可以普及,但应当把现在有些什么不同的看法,已经认识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都讲清楚,实事求是。这需要掌握科学的发展状况,不是简单的工作。
  我们的通俗化,是在深入的基础上浅出,广博的基础上精湛,是使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趋于一致,认识更接近于客观真理的过程。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是“化”不了也“化”不好的。

  2.科学内容的文艺化

  “胪陈科学,常人厌之”。科普作品正是以“常人”为对象,除了某些有特定作用的普及读物,一般的科普作品都应力求加强自己的艺术性。在科普创作中,不仅像“地球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地震的发生是地球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这类用哲学语言来代替科学内容的做法不能要;平铺直述,即所谓“教科书式”的写法,也不宜采用。现在用散文、故事、童话、寓言、小说、相声、连环画、幻灯、电影、戏剧等文艺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大受群众欢迎,说明了科普创作的一个发展趋势,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推广和提高。
  科学内容的文艺化,也是一种创造,因为“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在科学实践中应用的是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在艺术实践中应用的是形象思维。要使科学与文艺结合,就得既采用文艺的创作手法,又不违背科学要求,这是科普创作所需要解决的难题,也正是表现出创造性的所在。
  ① 法捷耶夫:《争取做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艺术家》,转引自《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181页。
  在不少专门的科学著作中,的确常常是从概念到概念,用名词解释名词,自有一套语言,使未入其门者晕头转向,望而却步。但科学并非只有这种表述方法,即使是专门著作也未必一定得用固有的格式。形象思维并非与科学格格不入,只能排除在科学之外。其实有些著名的科学著作像达尔文环游世界的旅行记,赖尔的《地质学原理》,其中都不乏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抽象的科学原理的事例。在科普创作中更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艺术创作的规律。只要我们能吃透科学的原理,掌握准确细致的事实材料,又比较熟悉艺术的表现方法,就可以创作出既有文艺特点又符合科学要求的产品。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特别是本属大自然一部分的人对自然所作的反映,更不能不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且不说用拟人化手法;且不说“生命啊!你是一部写不完的史诗”;像那没有生命的火山又何尝不是经历着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沉默无语的顽石也保存着饱经沧桑的记录,整个大自然就是无数的乐章组成的雄壮的交响诗。在人类历史上,文艺创作曾经给铁马金戈的战争场面,纵横捭阖的政治舞台,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作了丰富多彩的刻画,难道今天就不能给足以改天换地的科学技术以充分的表现?
  ① 高土其:《生命进行曲》。
  在文艺创作中,讲究塑造典型,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观点。这种方法在科普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运用。处理得当,并不妨碍准确地阐述科学原理,还能够加深正确的认识。像什么是火山,要用简单抽象的语言来概括,其实很难说清楚。在一本教科书中是这样下的定义:“由火山喷发物所堆积而成的锥形高地称火山。”另一本教科书上说:“火山生成物喷出的地方,叫做火山。”后者注意到了有的火山并没有锥形,但“地方”的概念又太广泛了,而用火山来解释火山又怎么说得清楚呢。总之,似是而非。也还有这样的情况,名词术语造了一大堆,以为用了它们就很科学了,然而并不能给人以准确的概念。对于“常人”尤其难以理解。概念是从形象中概括出来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某些形象来表现科学的概念呢?比如用火山活动的形象来说明它的本质。当然,自然界的事物是复杂的,没有哪一座火山的形象能充分说明火山的全部本质,所以在科学中终究要运用逻辑思维。但我们可以选择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还可以把许多个别存在的特征集中起来,全面地然而仍是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对科学的原理了解深刻,掌握的材料充分,就有可能进行这种提炼,用文艺的形式准确地表现科学内容。
  在文艺创作中讲究要有冲突,有冲突才有“戏”;科普创作中也是如此,要抓住问题,有矛盾才能引人入胜。
  “一听细菌这个名字,你别以为它们都是坏蛋。它们还是人类的朋友呢!”这是人的认识和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在小朋友或“常人”的头脑中,细菌都是有害的。
  “如果没有铁的话,我们的世界会变成是什么样子呢?”这是用矛盾来启发读者的想像,围绕矛盾展开科学知识的介绍。
  ① 高士其:《炼铁的故事》。
  “彩色的焰火,又叫做礼花,它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怎么办?怎样做?这是人如何改造客观世界的矛盾。
  ② 高士其:《国庆节的焰火》。
  “昆虫和植物的关系一向是很密切的。有的昆虫吃植物,有的植物以昆虫为营养。”这是自然界内部各事物之间的矛盾。
  ③ 高士其:《猪笼草和紫胶虫》。
  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在客观世界内部,充满着矛盾。只要我们善于把握住矛盾来创作,就不致于“胪陈”,就有可能使读者看了开头还想知道结尾;到了结尾还想知道后事如何。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据此演绎推论,在科普创作中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然矛盾必须是在自然界中或人们的认识中确实存在的,本来没有这样的问题,臆造出来,无助于得到科学的认识,艺术上也不会成功。在文艺创作中,脱离生活,臆造矛盾,如某些惊险小说可以风行一时,终究不能成为艺术,这在我们的科普创作特别是科学幻想小说的创作中是应引以为戒的。
  要使科学作品具有文艺的特点,还必须善于运用艺术的语言、图像来表达科学的内容。其实科学所探讨的客观世界,本来就是光怪陆离,波澜起伏,气象万千,非常生动活泼的,如果我们能细致而形象地揭示出来,就很引人入胜,无需华丽的词藻堆砌,也不需夸张的空话。朴素、朴素,能朴素地表现出大自然的本来的面目就是科普创作的艺术。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基础,但还得善于用语言、图像来表达。
  在我国有着丰富的语言的宝库,只要我们搞科学的人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肯向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民间艺术学习和借鉴,是不难做好的。为什么科学就必定得道貌岸然、枯燥古板呢?其实不少著名的科学著作,语言也是很美妙的,在我们的科普创作中,更应努力进行艺术上的创造。自然界的变化无穷,生活之树常青,只要我们能结合实际来介绍科学原理,就不愁没有新鲜的创作素材。自然界的发展和人对自然界的认识都是无穷的,科普创作的泉源也是无穷无尽的,文艺化了的科学,科学化了的文艺,必将日益繁荣。

  3.自然与人生的融合

  科普创作在形式上是科学与文艺的结合,在内容上则是自然与人生的结合。在艺术创作中,不能为艺术而艺术,在科普创作中,也不能为科学而科学。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在于它提供了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我们对科学的赞颂,在于它能为人民造福。在科普创作中,不管以什么自然界的事物为题材,都应该把人作为出场的或不出场的主角。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科学的探讨,都应该从对人类的影响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我们不能站在自然之外,而应把自然和人生融为一体。本来人类也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时间伯伯”正在工厂里指挥着机器大军前进。“生命啊!你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们的科普创作应该成为时代的歌手,我们的科普创作从题材到内容和形式,都应该反映时代的特点、人民的要求;在今天就是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呐喊。我们的科普创作是“遵命的科普创作”,遵人民大众之命,急人民之所急,写人民之所需。热爱生活,倾注感情,赞扬进步,鞭挞落后,“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创作科普作品,也要发愤,科学的诗情画意,才能由此而来,真正具有艺术的价值,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性。请看:

  森林,绿色的海洋,
  你是人类的第一故乡
  你是庄稼的好伙伴
  它需要你防涝,
  也需要你抗旱。
  它需要你供给肥料
  也需要你保护土壤
  你是天然的蓄水库:
  你把地下的水分吸收
  又把空中的雨水留住
  你是氧气的制造厂,
  你能把空气过滤,
  不让尘土飞扬。
  ……

  ① 高士其:《时间伯伯》。
  ② 高士其:《生命进行曲》。
  ③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 高士其《森林之歌》。
  让这歌声使那滥伐森林的伐木者醒来吧!当我们从报纸上看到,由于过量的砍伐,今天海南岛已受到沦为荒漠的威胁;而如这种滥伐还不停止,到20世纪末,我国森林就有被砍光的危险;像四川成都平原这个天府之国的粮仓,也将要在我们这一代断送掉,就不禁想到,像高士其同志这样把自然与人生融合在一起写下的诗篇是多么的需要!

  4.认识统一的自然界

  科普创作要观察自然与人生的融合,这就决定它必须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而这正是某些专门的研究所缺少的。各门科学,各有所长,见仁见智,各有不同,不必求全责备,但要使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接近和符合客观实际。这是受到局限的,因为“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的(相互)关系构成的”。通过科普创作,有助于我们看到这个一切方面的总和和它的相互关系。
  ①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环境保护问题的受到重视,由科普读物首开其端不是偶然的,因为在美国施用的农药滴滴涕竟影响到南极的企鹅;在瑞典降落的含硫酸很高的“酸雨”,原来是西欧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废气随风而来;工厂排放的废气粉尘在使气管炎患者增加,过度抽用地下水引起了地面的沉降等等问题,不从全面出发,不注意各种事物间的相互影响,是不易发现的。当然,现代的科学研究也已注意到应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所以边缘学科日益增加,但科普创作能更广泛和灵活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题材,从总体上和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上来反映自然。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件科普作品都要面面俱到,但只要我们的科普创作都具有这样的指导思想,就能从各个方面,提出在人和自然的斗争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得到比较正确的认识。30年代伊林的作品,突出表现了这个特点,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互相联系的大自然的各个侧面组成的完整的立体的形象,特别是看到了人的劳动在自然发展中所起的辉煌作用。近年来阿西莫夫的作品,在人类扩大了对自然的视野并加深了认识的基础上,上穷碧落下黄泉,综合观察了自然界,普及了科学上的新成就,也回顾了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表现了科学技术已发展到现代化阶段的时代特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把自然界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认识,这需要打破原有科学门类的框框,掌握跨越学科的广博知识,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和鉴别能力,方能明察秋毫,得到完整的概念,这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5.捕捉新鲜事物与张开幻想的翅膀

  在文艺创作中,讲究革命的浪漫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结合。在科普作品中能不能也有浪漫主义呢,郭沫若同志已经给我们作了回答:
  “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科学工作者同志们,请你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
  是的,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幻想变成现实的历史。自然界在无限发展,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在无限发展,任何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终极真理的观点都是谬误。早在1923年我们的李四光同志曾提出在地质学的研究中,“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取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有学说压倒”。科学研究如此,作为给科学的发展鸣锣开道的科普创作,更应该技坚执锐,勇于开创。在科普工作中,由于要综合地全面地观察自然,有可能更敏锐地发现新问题,觉察新鲜事物的萌发,在它们孕育或出土之际就紧紧地抓住,为它们大喊大叫。不仅科学上的新发现新成就,应该成为科普创作的重要题材,而且还应该通过科普创作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长期以来,我国有一个顽固保守、反对革新的传统,非礼勿动,动辄得咎,循规蹈矩,禁铜思想,阻滞社会的进步,妨碍科学的发展,至今我们还食其恶果。我们的科普创作就是要以科学为武器,冲破思想牢笼,这是时代的要求。近来不少推测未来的科学作品,如科学幻想故事,特别受欢迎,就反映了人民对现代化的渴望。应该说今天我们的想像力还发挥得很不够,这类科学作品还很少,而且我们的有些幻想,人家已变成了现实。还需要我们更勇敢些,让我们的科普创作长上幻想的翅膀,在无垠的客观世界中大胆翱翔。
  ① 李四光:《中国地势变迁小史》。
  当然我们的幻想应当是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幻想,像幻想造出永动机或者使今天的猿猴变成人,那是不能成立的。但是在大量客观事物都还未被我们认识的今天,要求幻想都是准确的、将来可以实现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儒勒·凡尔纳用炮弹把人送上月球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但这种探索月球的大胆幻想,对今天的宇宙航行,实起了先行的启蒙作用。当然,在已经认识到这是行不通的以后,还这样幻想就不对了,对于经过实践检验已经证明了的科学原理,即使是幻想也不应违背。
  作为一个科普作者应当对新鲜事物有敏锐的感觉,并且有丰富的想像力,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问题是怎样才会有这样的能力,这不可能生而有之,还在于解放思想,用创造性的辛勤劳动去解决。

  6.教育原理的实践

  我们的科普作品,普及科学的知识,还要普及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它是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在科普创作中必须遵循运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考虑到读者在年龄、知识基础和需要等多方面的特点,有的放矢,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注意不是灌输现成的结论,而是要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按照人的认识规律,逐步展开,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引导读者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名词,下定义,一、二、三、四,开中药铺,是科普创作的大忌。从感性入手,上升到概念,对初学这门知识者,是有效的方法。
  “大约几十万万年以前,当地球还非常年轻的时候,地面上尽是高山和岩石,既没有平地,也没有泥土。大地上是一片寂寞荒凉的景象,毫无生命的气息。”高士其同志这样用丰富的想像力、形象的笔法提出了“土壤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他接着具体地描述了岩石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分崩离析变为沙土的过程,引入了“风化”这一概念。“但是呀!泥土还不是土壤,泥土只是制作土壤的材料。”问题又深入了一层。那么泥土怎样才能变成土壤呢?“首先是微生物的劳动”。“但是微生物的身子很小,它们的能力究竟有限,不能改变泥土的整个面貌”,还需要比它们大的生物起作用。于是随着生物的进化,“每一次更高一级的生物的出现都给泥土带来了新的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内容。这样,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泥土变成了土壤”。问题到这里似乎已经解决,然而高士其同志继续让我们看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泥土、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生物,都会影响土壤的性质”。“随着自然的发展,有时候土壤会变得更加肥沃,有时候也会变得贫瘠。”人的活动也在使土壤发生变化。全文短短千余言,但却相当细致全面,层层深入,说理清楚,特别是这里没有僵硬的概念灌输,也没有“哲学语言”的空喊,但启发了人的思维,辩证法在科学内容中得以体现。恩格斯曾经提醒人们:“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它的思维的影响;它们一个只知道自然界,另一个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活动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那么把自然与人生融合起来的我们的科普创作,就应该利用自身的特点,自觉地去解决这个问题,给人们以科学知识,同时在思维方法上给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武装。对于少年儿童尤其要注意,因为他们的思想、性格正处于形成阶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来的影响至巨,而他们那种“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的思想的活跃,实可敬服。我们如何像种树者郭橐驼那样“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启发引导,使之欣欣向荣,是少儿科普作品的创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鲁迅先生早年曾经指出,编写给儿童看的图书“必须十分慎重,做起来也十分烦难”。寓意深刻,非常正确。在我们的少儿科普作品中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还应注意共产主义品德的熏陶。要收到这样的效果,必须注意使教育学的原理符合儿童的特点,这和教师所进行的教育实践的基本规律相同,不同者是教师面对学生,直接教学,而科普作者则是通过作品与小读者见面。对其他类型的读者来说,科普作品也应具有教育的作用,都要符合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特点。
  ① 以上引文均见高士其二《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208~209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北京第一版。
  ③ 鲁迅:《看图识字》,《全集》第六卷第29页,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
  ④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河东集》30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一堂课讲授质量的好坏,影响不过数十、百人,而一件科普作品的影响则常达数百、千万人,因此我们应当十分重视科普作者,特别是少儿科普作者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劳动,并认识到这种劳动的特点。只有当我们的工作符合科普创作的规律,才能得到大量优秀的科普作品,使科普创作园地出现万紫千红的繁荣局面。
  当前,全党工作的着重点正在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人民迫切需要掌握科学技术,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科学普及非常重视。但在有的地方,有的同志可能还以为科普创作挥毫即成,轻而易举,因而科普作者的工作条件和培养提高,似乎都无关紧要,向科普作者索取作品者多,具体帮助者少。在有的单位,科研可以列为任务,时间、物质条件都能得到保证,科普则常只能作为业余。加上不少同志是斗室蜗居,老幼共处,只能在夜深人静之际,长期加班加点进行创作,而有了成果,尽管群众欢迎,作用很大,但往往仍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当然广大科普作者应当自觉地为社会主义而劳动,但从社会来说,则应该对科普创作也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在精神上、物质上予以鼓励,至少应做到从事科普创作不致受到非难或者歧视,科普创作成果应该肯定为作者的贡献,而不能成为一个“负数”。
  科普作者如何培养提高,现在也应列到日程上来。不能认为目前的科普作者是业余的,只需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提高就行了。要搞好科普创作,不仅要求科普作者掌握好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了解一些社会科学知识。科普作者还必须不断改造世界观,提高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水平,深入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关在狭小的书斋里出不了好的科普作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科普作者的需要。这些仅仅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提高是难以办到的,需要创造条件,给科普作者以特殊的帮助。
  特别是要想使我们的科普创作提到一个高的水平,培养部分作者专门进行科普创作的研究和专门从事科普创作,是非常需要的。既然科普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有它自己独特的创作规律,就有专门研究之必要。
  以上问题希望有关方面能予以重视和解决,更希望科协、科普作协和出版部门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订扶植、奖励科普创作的办法和建立研究科普创作的研究室乃至科普创作研究所,培养提高科普作者,壮大科普创作队伍;恢复和扩大科普图书资料馆,加强科普出版、制作工作,改善科普创作条件,以赶上时代的需要。当然,对于我们科普作者来说,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孜孜不息,埋头苦干;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现在,我们伟大祖国奔向四个现代化的时代列车开动了,更应该加倍辛勤地劳动,同时也相信会从各方面得到更多的热情的支持,科普园地山花烂漫的景象必将出现!

  1979年1月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