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二十五回 殖民据点遍及全球 英国终成日不落梦


  热心的朋友,这本书写到这一回已接近尾声了,那么,本书题旨“日不落之梦”做成了没有?答案是肯定的。英国资产阶级使用原始积累之寻常方法,在17~18世纪漫长的时间里,运用海上劫掠、奴隶贩运、商业战争、殖民地战争及殖民地掠夺等手段,从昔日的殖民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家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占领了它们昔日陆上的殖民属地,并将其殖民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经过几个世纪的惨淡经营,终于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大英帝国,这个大英帝国除了拥有英国本土以外,还包括自治领、殖民地、代管地及其他属地。大英帝国盛极一时的版图遍布五大洲,总面积达33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本国领土的13O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亿,相当子本国人口的9倍,英国终于建立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势力范围几乎遍及全球的殖民大帝国,实现了“日不落之梦”。有一首诗为此而描写道:

    大地是英国立国的地方,
    转遍地球都可看到这个国家。
    红色的都是英国的版图,
    别处是一片灰暗。

  这就是帝国时代的意义。
  然而,在本回书中,强大的英国还面临不甘示弱的法国和今人敬畏的波拿巴·拿破仑,战胜法国,是英国称雄世界的最后、也是最难超越的障碍。

  连续组织反法同盟

  话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国王路易十六想方设法取得欧洲宫廷的援助,同其他国家宫廷密扎往返。奥地利皇帝允诺,只要法国国王逃出法国,他就给予一定的帮助。然而由于路易十六的逃走并未成功,使君主制的威望完全扫地以尽。1793年,法国政府把国王路易十六世送上了断头台,这等于同时向所有的君主国家宣了战。在革命年代里,法国人民在作战上表现出了“巨大革命创造精神,他们改造了全部战略体系,废除了战争方面的一切陈旧规章,创立了新的作战方法,废除了旧军队,建立了新的、革命的、人民的军队”。1794年法国反革命政变后,大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利用这支军队在前线迭获胜利,使法国在一个长时期内决定着欧洲的国际局势,是法国资产阶级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
  1795年春,法国政府积极地与普鲁士、西班牙进行和平谈判。当年4月,法国和普鲁士在巴塞尔签订和约,和约将莱茵河西岸让予法国所有,普鲁士退出了战争。整个北德意志宣布中立。巴塞尔条约预示着庞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崩溃。当年5月,法国与荷兰签订和约,和约使荷兰变为法国的附庸,改称巴达维亚共和国,并自1794年起,法国已经不是把这些地区作为解放区,而是作为占领区与之交往。1794年7月,法国又同西班牙签订和约,和约规定西班牙退出战争,并承认比利时由法国占领。在普鲁士、荷兰、西班牙以及其他国家退出反法同盟以后,只有英国和奥地利继续对法作战。
  法国在督政府年代(1795~1799年)外交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军事上的胜利取得最大的好处,沿着共和国东部边界建立一个由附庸国组成的地带,用以保证法国对中欧和意大利的统治。在督政府看来,意大利是粮食和金钱的丰富源泉,是通往东方市场的方便途径。自从法国丧失了大西洋彼岸的殖民地以来,占领这些市场便成了法兰西资产阶级殖民政策的主要目标。法兰西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1796年又派遣大军攻打奥国,拿破仑被任命为进攻意大利的统帅。拿破仑在意大利很快打败了撒丁军队,迫使撒了退出反法联盟,并割让萨瓦及尼斯与法国;翌年2月,拿破仑占领了意大利北部所有的要地,迫使教皇庇护六世与法国缔结和约,割给法国大片领土,并赔偿法国3000万法朗。同时,拿破仑从意大利掠走大量黄金、钻石和艺术品。拿破仑肃清意大利境内的奥军后,挥师越过阿尔卑斯山,进攻奥地利本土、直趋维也纳,迫使奥地利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退出战争,把尼德兰割让给法国,放弃伦巴第,同意帮助法国获得菜菌河左岸的土地,承认了拿破仑在意大利北部建立的阿尔卑斯共禾口国。这个和约肯定了法国对德意志与意大利的控制权,并为法国在阿尔巴尼亚和爱奥尼亚群岛建立了根据地,迫使第一次反法联盟的解体。
  法国发动侵略战争已同各国结怨,而督政府建立的许多附庸国,更使各国备受威胁。拿破仑还打算通过占领埃及、向印度进攻来制服英国。欧洲列强在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连续组织第2~6次反法同盟,法国同欧洲列强展开了不间:断的殊死战争。
  第2次反法联盟在德意志西南部、意大利北部、瑞士与法国本上展开了战争:俄军和奥军把法军赶出了意大利;英军在荷兰登陆、控制了荷兰的北部;法国新建的附庸共和国也纷纷瓦解了。拿破仑利用内外危机、以武力推翻督政府,以第一执政的身份,一方面在军事上打击联盟军队的进攻,另一方面运用外交手段离间英、俄、普、奥之间的关系,使俄国首先退出联盟,并联合普鲁士、瑞典、丹麦组织武装中立同盟以抵制英国。拿破仑随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奥军主力,迫使奥地利退出反法联盟,同法国缔结了《吕内维尔和约》。根据和约,奥地利仍遵守《坎波一佛米奥和约》的条件,并承认巴达维亚(荷兰)、内阿尔卑斯(意大利北部)、海尔维第(瑞士)、利古利亚(热那亚周围地区)等共和国,亚平宁半岛再次由法国自由支配。随着俄国、土耳其同法国缔结和约,第二次反法联盟崩溃了。
  就在反法同盟与法国作战当中,英国于1800年9月用饥饿的办法迫使马耳他岛的法国驻防军投降,英国占领该岛,显然是要把法国和俄国排挤出地中海。于是,几个备受英国梅上霸权之苦的国家组织了一个反对“海上霸主”的新的武装中立联盟。俄国和法国签订了俄法和约和秘密胁定。在秘密协定里,拿破仑同意由俄国出面调停解决因法国割去撒丁王国和德意志帝国各诸侯的领地而对他们给以补偿的问题,同时承认和在爱奥尼亚群岛建立的“七岛共和国”,答应今后不损害那不勒斯波旁王朝的领土完整,并和俄国共同“保障海上自由”。英国为了在这场拖延已久的斗争中有一个哪怕是暂时的喘息机会,开始同法国谈判,暂时停止军事行动,并于1802年3月在亚眠签订了以英国为一方,法国及其盟国(西奢牙、巴达维亚共和国)为另一方的和约。和约规定:英国除特立尼达及锡兰岛(今斯里兰卡)上的荷兰属地外)必须将它所占领的一切殖民地都退还给各国。荷兰在好望角的港口仍应作为自由港。法国军队必须退出那不勒斯、罗马与厄尔巴岛。英国军队必须退出1800年9月所占领的马耳他岛,将该岛交还给马耳他骑兵团,由法、英、俄、奥、西保证马耳他的独立与中立。缔约双方保证土耳其战前领地的完整,因此,英国须澈出埃及,并邀请土耳其加入该约。
  亚眠和约巩固了因法国占优势而遭到破坏的政治均势,实质上将西欧大陆送到法国手中。拿破仑根本不想诚实地履行他所承担的义务,也不想把自己闭锁在亚眠和约和做法秘密协定所规定的疆界之内。英国也借口法国的侵略扩张活动,拒不履行和约条款,拒不撤出马耳他岛。在拿破仑“或者是让出马耳他!或者是战争!”的公斤威胁下,英法两国关系更加恶化:法国军队侵入原属乔治三世的汉诺威,英国重新封锁法国各港口,捕获法国、荷兰的商船。随着俄法关系的破裂,第三次反法同盟建立起来了。拿破仑乘联军力量还未集中、先发制人,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运用他那天才的指挥才能,给予俄奥联军以决定性的打击,迫使奥地利求和,法国与奥地利签订了《普雷斯堡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承认法国在西欧取得的一切成果,把威尼斯区域、伊斯特拉半岛与达尔马提亚让给法国。奥地利还把蒂罗尔和其他一些地方让给法国的德意志诸盟邦,井向法国交付4000万弗洛林赔款等。这些苛刻要求,给哈布斯堡王室以较重的处罚,从而宣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终结。第三次反法同盟以奥地利的彻底失败而瓦解。
  第4次反法同盟是英国促成俄国和瑞典而组成的。当时的俄国已经打通了波罗的海与黑海两个西方出口,占领了大片波兰领土,企图争夺欧洲霸权。可是,英国是一个海权强国,是俄国发挥两个出海口作用的严重威胁,俄国对于已经到手的战略要地马耳他岛被英国占有一直耿耿于怀。吸取了教训的俄国认识到,法国是一个陆上强国,与其助英反法,消耗自己的军力,不如联法反英。俄国沙皇亲自给拿破仑写信,使法俄两国达成了默契。俄国皇帝和拿破仑会晤后,俄国参加大陆封锁,退出反法联盟,并与法国结盟反英。两国签订的《提尔西特和约》使普鲁士丧失了易北河左岸的全部土地,其中大部分划归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在普鲁士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所取得的地区,成立华沙大公国。但泽被宣布为自由市。维斯瓦河航行自由。贝洛斯托克地区划归俄国。俄国承认莱茵联盟,承认拿破仑的兄弟约瑟夫为那不勒斯国王、路易为荷兰国王、杰罗姆为威斯特伐利亚国王。在和约的秘密条款中,俄国允许将科罕港让给法国,承认法国对爱奥尼亚七大岛的主权。7月,在缔结的普法和约中,除有关领土的条款外,还责成普鲁士将军队裁减为4万人,偿付法国1亿法郎的条款,规定法军撤出普鲁士的条件是普鲁士付清赔款和加入大陆封锁体系。《提尔西特和约》和普法和约,标志了第4次反法同盟的崩溃。
  1806年11月,拿破仑颁布了《柏林敕令》,宣布封锁不可颠岛屿,对英国的贸易与联系都被禁止了。拿破仑所控制的领土上的英国人,一律被宣布为战俘,属于英国臣民的财产一律没收。由英国及其殖民地驶出或曾驶往该地的任何国家的船只,都被禁止在欧洲各港口内停泊。作为对英国颁布两道枢密院命令的报复措施,拿破仑签署了《米兰敕令》,把所有受英国支配的船只,都与英国船只同等看待,都要拘捅;封锁扩展到所有在英国出产的货物,并不问这些货物的所有者是谁。1810年,拿破仑签署的《枫丹白露敕令》又进一步规定,凡是在大陆发现的一切英国货物,必须焚毁。大陆封锁使英国的工商业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时也激化了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人民的反法情绪,同时还恶化了俄法关系。英国利用伊比利亚人民起义反对拿破仑的机会,一方面援助西班牙和葡萄牙,一方面于1809年组织第五次反法同盟。奥地利乘法国大军西调,对法国发动战争,在瓦格拉姆决战中,拿破仑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俄法关系却进一步恶化了。
  拿破仑击败英奥第5次反法联盟、签署了《维也纳和约》之后,认为阻碍他统治世界的主要敌人是俄国,决心征服俄国。拿破仑先后同普鲁士、奥地利、瑞典订立秘密协定后,亲自率领42万大军,未经宣战就攻入了俄国。俄国和普鲁士订立了同盟条约,英国、瑞典很快加入,第6次反法联盟建立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很快地解决拿破仑帝国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奥地利的政治态度。当俄国、普鲁士、瑞典和英国的大军集中于德意志对付拿破仑帝国的时候,奥地利也加入了第6次反法联盟。1813年10月,在莱比锡的决定性会战中,法军以死伤38000人、损失28面军旗、325门火炮、600辆弹药车、4万支步沧和几名将宫的代价,败退于莱茵河西岸,使联军进入法国本上。1814年3月30日联军进逼巴黎。翌日,俄国皇帝和普鲁上国王率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被软禁在厄尔巴岛上。当拿破仑听到;联盟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意见分歧重握政权的野心又膨胀越来。1815年8月,拿破仑逃出厄尔巴岛,很快又重握政权,5月底便召集了正规陆军284000人,补助兵力222000人。拿破仑的复出,立刻使联盟国家一致对法,于是英、俄、普、奥组织了第7次反法联盟,终于在滑铁卢打败了拿破仑。
  拿破仑的兴起和被黜,标志着法国一度成为欧洲大陆第一号强国走向衰落,而英国则乘机进一步扩大了它的海权强国的优势。根据两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的最后议定书,英国在地中海占有马耳他岛、爱奥尼亚群岛,控制了地中海;英国还占领了丹麦的赫耳果兰岛;从荷兰夺取了锡兰(今斯里兰卡)、好望角和圭亚那;从法国夺取了西印度群岛的圣户西亚岛、多巴哥岛和马达加斯加附近的毛里求斯,从而成为“海上霸主”。

  英帝国逐步向世界各地扩展势力范围

  打败法国之后,英国利用其“海上霸主”的地位,极力在世界各地扩展其势力范围,极欲建立一个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
  英国觊觎黑海的出海口已久。当俄国黑海舰队驶入博斯普鲁斯海峡、俄军14000人在土耳其登陆并获得俄国军舰可以自由出入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权利时,英国和法国受到很大震动。1838年,英法强迫土耳其缔结了外国产品进口值百抽主的商约。英国还巧妙地利用土耳其和埃及的矛盾,策动两国战争。1840年7月,以英、俄、奥、普为一方,以土耳其为另一方缔结了关于集体援助土耳其苏丹、对付埃及的《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列强同意保护奥斯曼帝国的完整和独立;一旦埃及进攻土耳其,如苏丹提出要求,则列强应当保护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以及君上但丁堡。这个条约由于是背着法国秘密谈判和签订的,引起法国朝野哗然,甚至以战争相威胁。当埃及拒绝《伦敦条约》,英奥联合舰队炮轰贝鲁特,英国陆军随之登陆,并于10月10日将其占领该城。11月3日,英军占领阿克尔,进而占领了权利亚、接着英国舰队又驶入亚历山大港,迫使埃及订立《亚历山大条约》,承认埃及为土耳其苏丹的藩属、归还土耳其服队,放弃对叙利亚的要求以交换对埃及的世袭权。1841年7月,英国又联合法国,同俄、奥、普、土在伦敦签署了《海峡公约》,规定土耳其在平时禁止一切俄国军舰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俄国从此丧失了自己军舰通过黑海两个海峡的权利。黑海两个海峡处于欧洲列强集体监督之下。英国的势力渗透到了地中海的东岸和中东地区。
  1853年在近东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的起囚,有的史学家认为是圣地保护权,即耶稣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稣的诞生地伯利恒教堂内享有的一切豁免和特权引起来的,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是沙俄与芙法之间在近东争霸,特别是夺取君士但丁堡和黑海两个海峡控制权的斗争引起的,在英法的怂恿下,土耳其对俄国宣战,俄国舰队歼灭了土耳其的舰队。英法对此十分愤怒,法国建议英法舰队驶入黑侮,俄国与英法断绝外交关系,遂使英法对俄宣战,从而形成英、怯、土、撒丁为一方,俄国为另一方的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结束,双方签署的《巴黎和约》,俄国收复克里米亚半岛,而把多瑙河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割给摩尔达维亚、把卡尔斯退还土耳其、放弃对土耳其境内东正教徒的保护;黑海中立化,禁止各国军舰通过两海峡,禁止俄土在黑海拥有它们的军火工厂等。克里米亚战争使英法一起在土耳其树立了优势,“欧洲宪兵”的角色部分地落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名下。英国在19世纪50~60年代,垄断了世界工业和海上霸权,从而有利于英国在近东、印度和远东的侵略扩张。
  进入19世纪,英国国会便取消了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给日益壮大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以自由进入印度的权利。印度变成了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彻底摧毁了印度的手工业。历史上以纺织品闻名的印度变成了英国机织品的市场,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印度人民,反英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起义打乱了英国殖民者在亚洲的侵略部署,间接地支援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反英斗争。英国为了加强和巩固殖民统治的基础,颁布了《维多利亚女王诏书》,宣布凡是愿作英国忠实奴仆的土邦王公,都保证他们的地位和财产不受侵犯,从此,英国殖民者与印度反动派建立了镇压人民的反动联盟。在英国东印度公司解散之后,英国宣布维多利亚女王为印度女皇,印度总督改称副王,但实际上门然是伦敦印度事务部大臣命令的执行者。
  早在18世纪初,英国就利用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将其殖民触角伸进了荷兰霸占的印度尼西亚。1811年,英印总督明托率军进攻爪哇、占领巴达维亚,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同时期英美殖民者竟相侵占当时尚未被并入荷兰管辖区的各岛:1840年,英国占领了沙捞越;1864年,美国霸占了文莱的部分领地,而英国1881年从美国手里获得了承租权的转让,1888年便建立了对文莱、沙捞越的保护权,北婆罗州(今北加里曼丹),亦转入英国手中,1871年英国为防上美国侵占亚齐,与荷兰签订了《苏门答腊条约》,荷兰把西非黄金海岸殖民地让给英国,英国则允许荷兰侵占亚齐。
  1637年,英国侵略者来华,炮击虎门要塞。18世纪初,英国的对华贸易(主要是鸦片贸易)已占首位。1793年英国向清朝要求开辟商埠,遭到拒绝。1727年时,英国运往我国的鸦片只有200箱,到1821~1822年则激增至6000箱,1838~1839年又增加到4 箱。由于清朝政府腐败不堪,英国烟贩走私猖獗,在遭到禁烟之后,英国侵略者终于连续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先后迫使清朝政府订立了《穿鼻条约》、《广州和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在中国取得了许多的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列强的半殖民地状况之中。与此同时,英国在中亚地区的伊朗、阿富汗、波斯,南亚的缅甸、孟加拉等地都染指镇压人民的斗争,千方百计地扩展其殖民领地。
  19世纪之初,西方列强加速向非洲内陆扩张,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建立和扩大殖民地。据统计,自1791年至1870年,英法等国派遣了80个探险队,随着探险队的足迹,西方殖民者从非洲沿海据点向内地展开了武装侵略。在西非,英国于1808年在塞拉利昂沿海建立了殖民地,1851年,英军攻占拉各斯城后,把尼日利亚变为殖民地;在东非,英国势力渗入桑给巴尔、肯尼亚,插手桑给巴尔内政。在南非,英国于1806年从荷兰手中夺得开普殖民地后,继续向东扩张,镇压了当地人的反抗,直到1871年才把南部非洲的殖民地联成一片。
  英帝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和殖民帝国。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虽然逐渐丧失了工业垄断地位,但是它对殖民地的扩张和掠夺则继续加紧推行,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惨淡经营,英国终于建立了一个几乎遍及全球的殖民大帝国,实现了它苦心孤诣,一意追求的“日不落”殖民大帝国之梦。
  然而,好梦不长。大英帝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便遇到了后起资本主义强国德国和美国的挑战。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在工业领域超过了英国,英国背上了34亿镑的沉重债务;帝国内部出现离心倾向,不少国家先后宣布独立;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猛烈地冲击着大英帝国的根基。昔日的大英帝国只剩下徒具形式的英联邦少数几个国家集团,一等强国的威势也降到了二三等国家的行列,日不落的玫瑰色梦幻消失了。在美国一跃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盟主、气使颐指,横行一时之际,其帝国地位不得不降为一个小伙计,这个昔日只知道欺凌别人的国家,却受到了后起美国的欺凌!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