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话(一集)
堵塞不如开导

  
一切事物都有各不相同的种种特征,同时,一切事物又必定有它们的共同性。不停 的运动应该算是一切事物的共同性之一。 因为一切事物都有不停的运动的力量,所以人们对待各种运动的力量采取什么态度, 则是决定人们的所作所为成功或失败、正确或错误的一个根本问题。 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也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 相反对的。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一种是积极开导使之顺利发展。前者是错 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和经验教训非常多。 最古的最著名的是鲧和禹治水的传说。 关于鲧的传说,在许多古籍记载中颇不一致。《山海经》的《海内经》说鲧是天神, 不忍见人间饱受洪水的灾害,偷了天上的“息壤”到人间来治水。天帝震怒把他杀了。 但是,《尚书》《尧典》记载了另一情况,就是说,尧派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方法, 以致洪水越闹越大,人民不满。后来舜把他作为四凶之一,杀死在羽山。《吕氏春秋》 和《韩非子》等书记载这个传说,与《尚书》的记载基本上相同,应该认定这是流行比 较广的传说。 我们且不去考证我国原始社会时代是否有尧、舜和鲧等人的存在,只从这个传说来 看,那末,很显然可以断定鲧的治水方法是错误的,他完全违背了洪水奔流的自然规律, 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与此相反,禹的治水方法就比鲧高明得多了。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是非常了不起的伟 大事迹,这里面包含着很重要的道理,不可仅仅作为等闲的神话传说来看待它。 据古书记载,禹是鲧的儿子,舜杀了他的父亲,又叫他去治水,他却没有怨言,而 以拯救天下人为己任。可见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风格也很高。禹鉴于他的父亲失败的 教训,决心改变他的父亲的做法,不用堵塞而用开导的方法,使洪水畅流入海。这个方 法符合于自然的规律,结果当然就胜利了。 我们并非盲目相信古代传说。我们知道,禹治水的时代乃是新石器的时代,以原始 的最低的生产力,决难治服滔天的洪水,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关于当时洪水的传说, 决不是没有根据的。同样,大禹治水的传说也不能认为毫无根据。孟子还特别具体地说: “禹疏九河,渝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这些记载岂可一概抹杀?我们如果从这一个传说中,能够领会一些古人的经验教训,岂 不是更好吗?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前回主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