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王朝的背影            
  
                               作者:余秋雨
                                       一
    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扬州
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这是清代的开始;而讲到“火烧圆明园”、“戊戌变
法”时又有泪花了,这是清代的尾声。年迈的老师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清代历史,是小
学中唯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从小种下的怨恨,很难化解得开。
    老人的眼泪和孩子们的眼泪拌和在一起,使这种历史情绪有了一种最世俗的力量。我小
学的同学全是汉族,没有满族,因此很容易在课堂里获得一种共同语言。好像汉族理所当然
是中国的主宰,你满族为什么要来抢夺呢?抢夺去了能够弄好倒也罢了,偏偏越弄越遭,最
后几乎让外国人给瓜分了。于是,在闪闪泪光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汉奸,什么是卖国贼,
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气节。我们似乎也知道了中国之所以落后于世界列强,关键就在于
清代,而辛亥革命的启蒙者们重新点燃汉人对清人的仇恨,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化”的
口号,又是多么有必要,多么让人解气。清朝终于被推翻了,但至今在很多中国人心里,它
仍然是一种冤孽般的存在。
    年长以後,我开始对这种情绪产生警惕。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
的社会评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我们缺少人类普遍意
义上的价值启蒙,因此这些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观念逐渐引伸出来的,
带有很多盲目性。先是姓氏正统论,刘汉、李唐、赵宋、朱明……在同一姓氏的传代系列中
所出现的继承人,哪怕是昏君、懦夫、色鬼、守财奴、精神失常者,都是合法而合理的,而
外姓人氏若有觊觎,即便有一千条一万条道理,也站不住脚,真伪、正邪、忠奸全由此划
分。由姓氏正统论扩而大之,就是民族正统论。这种观念要比姓氏正统论复杂得多,你看辛
亥革命的闯将们与封建主义的姓氏正统论势不两立,却也需要大声宣扬民族正统论,便是例
证。民族正统论涉及到几乎一切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许多著名人物和著名事件,是一个在今
后仍然要不断争论的麻烦问题。在这儿请允许我稍稍回避一下,我需要肯定的仅仅是这样一
点:满族是中国的满族,清朝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统观全部中国古代史,清朝的皇
帝在总体上还算比较好的,而其中的康熙皇帝甚至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之一,他与
唐太宗李世民一样使我这个现代汉族中国人感到骄傲。
    既然说到了唐太宗,我们又不能不指出,据现代历史学家考证,他更可能是鲜卑族而不
是汉族之后。
    如果说先后在巨大的社会灾难中迅速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康雍乾盛世”的两位中国
历史上最杰出帝王都不是汉族,如果我们还愿意想一想那位至今还在被全世界历史学家惊叹
的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元太祖成吉思汗,那么我们的中华历史观一定会比小学里的历史课开阔
得多。
    汉族当然非常伟大,汉族当然没有理由要受到外族的屠杀和欺凌,当自己的民族遭受危
难时当然要挺身而出进行无畏的抗争,为了个人的私利不惜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之徒当然要
受到永久的唾弃,这些都是没有异议的。问题是,不能由此而把汉族等同于中华,把中华历
史的正义、光亮、希望,全都押在汉族一边。与其他民族一样,汉族也有大量的污浊、昏聩
和丑恶,它的统治者常常一再地把整个中国历史推入死胡同。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有可能作出
超越汉族正统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又未必是倒退。
    《桃花扇》中那位秦淮名妓李香君,身份低贱而品格高洁,在清兵浩荡南下、大明江山
风雨飘摇时节保持着多大的民族气节!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她和她的恋人侯朝宗为
抗清扶明不惜赴汤蹈火、奔命呼号的时候,恰恰正是苟延残喘而仍然荒淫无度的南明小朝
廷,作践了他们。那个在当时当地看来既是明朝也是汉族的最后代表的弘光政权,根本不要
她和她的姐妹们的忠君泪、报国心,而只要她们作为一个女人最可怜的色相。李香君真想与
恋人一起为大明捐躯流血,但叫她恶心的是,竟然是大明的官僚来强逼她成婚,而使她血溅
纸扇,染成“桃花”。“桃花扇底送南朝”,这样的朝廷就让它去了吧,长叹一声,气节、
操守、抗争、奔走,全都成了荒诞和自嘲。《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是孔老夫子的后裔,连
他,也对历史转捩时期那种盲目的正统观念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把这种怀疑,转化成了笔
底的灭寂和苍凉。
    对李香君和候朝宗来说,明末的一切,看够了,清代会怎么样呢,不想看了。文学作品
总要结束,但历史还在往前走,事实上,清代还是很可看看的。为此,我要写写承德的避暑
山庄。清代的史料成捆成扎,把这些留给历史学家吧,我们,只要轻手轻脚地绕到这个消夏
的别墅里去偷看几眼也就够了。这种偷看其实也是偷看自己,偷看自己心底从小埋下的历史
情绪和民族情绪,有多少可以留存,有多少需要校正。
    二
    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家园林,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虽然闻名史册,但久为禁
苑,又地处塞外,历来光顾的人不多,直到这几年才被旅游者搅得有点热闹。我原先并不知
道能在那里获得一点什么,只是今年夏天中央电视台在承组织了一次国内优秀电视编剧和导
演的聚会,要我给他们讲点课,就被他们接去了。住所正在避暑山庄背後,刚到那天的薄暮
时分,我独个儿走出住所大门,对着眼前黑黝黝的山岭发呆。查过地图,这山岭便是避暑山
庄北部的最后屏障,就像一张罗圈椅的椅背。在这张罗圈椅上,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奇
怪的是,整个中华版图都已归属了这个王朝,为什么还要把这张休息的罗圈椅放到长城之外
呢?清代的帝王们在这张椅子上面南而坐的时候在想一些什么呢?月亮升起来了,眼前的山
壁显得更加巍然怆然。北京的故宫把几个不同的朝代混杂在一起,谁的形象也看不真切,而
在这里,远远的,静静的,纯纯的,悄悄的,躲开了中原王气,藏下了一个不羼杂的清代。
它实在对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诱惑,于是匆匆讲完几次课,便一头埋到了山庄里边。
    山庄很大,本来觉得北京的颐和园已经大得令人咋舌,它竟比颐和园还大整整一倍,据
说装下八九个北海公园是没有问题的。我想不出国内还有哪个古典园林能望其项背。
    山庄外面还有一圈被称之为“外八庙”的寺庙群,这暂不去说它,光说山庄里面,除了
前半部有层层叠叠的宫殿外,主要是开阔的湖区、平原区和山区。尤其是山区,几乎占了整
个山庄的八成左右,这让游惯了别的园林的人很不习惯。园林是用来休闲的,何况是皇家园
林大多追求方便平适,有的也会堆几座小山装点一下,哪有像这儿的,硬是圈进莽莽苍苍一
大片真正的山岭来消遣?这个格局,包含着一种需要我们抬头仰望、低头思索的审美观念和
人生观念。
    山庄里有很多楹联和石碑,上面的文字大多由皇帝们亲自撰写,他们当然想不到多少年
后会有我们这些陌生人闯入他们的私家园林,来读这些文字,这些文字是写给他们后辈继承
人看的。朝廷给别人看的东西很多,有大量刻印广颁的官样文章,而写在这里的文字,尽管
有时也咬文嚼字,但总的来说是说给儿孙们听的体己话,比较真实可信。我踏着青苔和蔓
草,辩识和解读着一切能找到的文字,连藏在山间树林中的石碑都不放过,读完一篇,便舒
松开筋骨四周看看。一路走去,终于可以有把握地说,山庄的营造完全出自一代政治家在精
神上的强健。
    首先是康熙,山庄正宫午门上悬挂着的“避暑山庄”四个字就是他写的,这四个汉字写
得很好,撇捺间透露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祥,可以想见他首次踏进山庄时的步履也是这
样的。他一定会这样,因为他是走了一条艰难而又成功的长途才走进山庄的,到这里来喘口
气,应该。
    他一生的艰难都是自找的。他的父辈本来已经给他打下了一个很完整的华夏江山,他八
岁即位,十四岁亲政,年轻轻一个孩子,坐享其成就是了,能在如此辽阔的疆土、如此兴盛
的运势前做些什么呢?他稚气未脱的眼睛,竟然疑惑地盯上了两个庞然大物,一个是朝廷中
最有权势的辅政大臣鳌拜,一个自恃当初做汉奸领清兵入关有功、拥兵自重于南方的吴三
桂。平心而论,对于这样与自己的祖辈、父辈都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政治势力,即便是德高望
重的一代雄主也未免下得了决心去动手,但康熙却向他们、也向自己挑战了,十六岁上干脆
利落地除了鳌拜集团,二十岁开始向吴三桂开战,花八年时间的征战取得彻底胜利。他等于
把到手的江山重新打理了一遍,使自己从一个继承者变成了创业者。他成熟了,眼前几乎已
经找不到什么对手,但他还是经常骑着马,在中国北方山林草泽间徘徊,这是他祖辈崛起的
所在,他在寻找着自己的生命和事业的依托点。
    他每次都要经过长城,长城多年失修,已经破败。对着这堵受到历代帝王切切关心的城
墙,他想了很多。他的祖辈是破长城进来的,没有吴三桂也绝对进得了,那么长城究竟有什
么用呢?堂堂一个朝廷,难道就靠这些砖块去保卫?但是如果没有长城,我们的防线又在哪
里呢?他思考的结果,可以从1691年他的一份上谕中看出个大概。那年五月,古北口总
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辖的那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康熙竟然完全不同
意,他的上谕是: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
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
“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
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说得实在是很有道理。我对埋在我们民族心底的“长城情结”一直不敢恭维,读了康熙
这段话,简直是找到了一个远年知音。由于康熙这样说,清代成了中国古代基本上不修长城
的一个朝代,对此我也觉得不无痛快。当然,我们今天从保护文物的意义上修理长城是完全
另外一回事了,只要不把长城永远作为中华文明的最高象征就好。
    康熙希望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修得安民”云云说得过于堂皇而蹈空,实际上他有
硬的一手和软的一手。硬的一手是在长城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秋天,由皇帝亲自率领
王公大臣、各级官兵一万余人去进行大规模的“围猎”,实际上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军事演
习,这既可以使王公大臣们保持住勇猛、强悍的人生风范,又可顺便对北方边境起一个威慑
作用。“木兰围场”既然设在长城之外的边远地带,离北京就很有一点距离,如此众多的朝
廷要员前去秋猎,当然要建造一些大大小小的行宫,而热河行宫,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软
的一手是与北方边疆的各少数民族建立起一种常来常往的友好关系,他们的首领不必长途进
京也有与清廷彼此交谊的机会和场所,而且还为他们准备下各自的宗教场所,这也就需要有
热河行宫和它周围的寺庙群了。总之,软硬两手最后都汇集到这一座行宫、这一个山庄里来
了,说是避暑,说是休息,意义却又远远不止于此。把复杂的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转化为一
片幽静闲适的园林,一圈香火缭绕的寺庙,这不能不说是康熙的大本事。然而,眼前又是道
道地地的园林和寺庙,道道地地的休息和祈祷,军事和政治,消解得那样烟水葱茏、慈眉善
目,如果不是那些石碑提醒,我们甚至连可以疑惑的痕迹都找不到。
    避暑山庄是康熙的“长城”,与蜿蜒千里的秦始皇长城相比,哪个更高明些呢?
    康熙几乎每年立秋之后都要到“木兰围场”参加一次为期二十天的秋猎,一生参加了四
十八次。每次围猎,情景都极为壮观。先由康熙选定逐年轮换的狩猎区域(逐年轮换是为了
生态保护),然后就搭建一百七十多座大帐篷为“内城”,二百五十多座大帐篷为“外
城”,城外再设警卫。第二天拂晓,八旗官兵在皇帝的统一督导下集结围拢,在上万官兵齐
声呐喊下,康熙首先一马当先,引弓射猎,每有所中便引来一片欢呼,然后扈从大臣和各级
将士也紧随康熙射猎。康熙身强力壮,骑术高明,围猎时智勇双全,弓箭上的功夫更让王公
大臣由衷惊服,因而他本人的猎获就很多。晚上,营地上篝火处处,肉香飘荡,人笑马嘶,
而康熙还必须回帐篷里批阅每天疾驰送来的奏章文书。康熙一生身先士足打过许多著名的
仗,但在晚年,他最得意的还是自己打猎的成绩,因为这纯粹是他个人生命力的验证。17
19年康熙自“木兰围场”行猎后返回避暑山庄时曾兴致勃勃地告谕御前侍卫:
    朕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麋鹿
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口,哨获之鹿已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
记矣。朕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若庸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数也。
    这笔流水帐,他说得很得意,我们读得也很高兴。身体的强健和精神的强健往往是连在
一起的,须知中国历史上多的是有气无力病恹恹的皇帝,他们即便再“内秀”,也何以面对
如此庞大的国家。
    由于强健,他有足够的精力处理挺复杂的西藏事务和蒙古事务,解决治理黄河、淮河和
疏通漕支等大问题,而且大多很有成效,功泽后世。由于强健,他还愿意勤奋地学习,结果
不仅武功一流,“内秀”也十分了得,成为中国历代皇帝中特别有学问、也特别重视学问的
一位,这一点一直很使我震动,而且我可以肯定,当时也把一大群冷眼旁观的汉族知识分子
震动了。
    谁能想得到呢,这位清朝帝王竟然比明代历朝皇帝更热爱和精通汉族传统文化!大凡
经、史、子、集、诗、书、音律,他都下过一番功夫,其中对朱熹哲学钻研最深。他亲自批
点《资治通鉴纲目大全》,与一批著名的理学家进行水平不低的学术探讨,并命他们编纂了
《朱子大全》、《理性精义》等著作。他下令访求遗散在民间的善本珍籍加以整理,并且大
规模地组织人力编辑出版了卷帙浩繁的《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韵府》、
《大清会典》,文化气魄铺地盖天,直到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还离不开这些极其重
要的工具书。他派人通过对全国土地的实际测量,编成了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在他倡
导的文化气氛下,涌现了一大批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可以称得上第一流大师的人文科学
家,在这一点上,几乎很少有朝代能与康熙朝相比肩。
    以上讲的还只是我们所说的“国学”,可能更让现代读者惊异的是他的“西学”。因为
即使到了现代,在我们印象中,国学和西学虽然可以沟通但在同一个人身上深潜两边的毕竟
不多,尤其对一些官员来说更是如此。然而早在三百年前,康熙皇帝竟然在北京故宫和承德
避暑山庄认真研究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经常演算习题,又学习了法国数学家巴蒂的《实用和
理论几何学》,并比较它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差别。他的老师是当时来中国的一批西方传教
士,但后来他的演算比传教士还快,他亲自审校译成汉文和满文的西方数学著作,而且一有
机会就向大臣们讲授西方数学。以数学为基础,康熙又进而学习了西方的天文、历法、物
理、医学、化学,与中国原有的这方面知识比较,取长补短。在自然科学问题上,中国官僚
和外国传教士经常发生矛盾,康熙不袒护中国官僚,也不主观臆断而是靠自己发愤学习,真
正弄通西方学说,几乎每次都作出了公正的裁断。他任命一名外国人担任钦天监监副,并命
令礼部挑选一批学生去钦天监学习自然科学,学好了就选拔为博士官。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
《验气图说》、《仪像志》、《赤道南北星图》、《穷理学》、《坤舆图说》等等被一一翻
译过来,有的已经译成汉文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如《几何原理》前六卷他又命人译成满文。
    这一切,居然与他所醉心的“国学”互不排斥,居然与他一天射猎三百十八只野兔互不
排斥,居然与他一连串重大的政治行为、军事行为、经济行为互不排斥!我并不认为康熙给
中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希望,他的政权也做过不少坏事,如臭名昭著的“文字狱”之类;我想
说的只是,在中国历代帝王中,这位少数民族出身的帝王具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他的人格
比较健全。有时,个人的生命力和人格,会给历史留下重重的印记。与他相比,明代的许多
皇帝都活得太不像样了,鲁迅说他们是“无赖儿郎”,确有点像。尤其让人生气的是明代万
历皇帝(神宗)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亲政三十八年,竟有二十五年时间躲在深宫之内不
见外人的面,完全不理国事,连内阁首辅也见不到他,不知在干什么。没见他玩过什么,似
乎也没有好色的嫌疑,历史学家们只能推断他躺在烟榻上抽了二十多年的鸦片烟!他聚敛的
金银如山似海,但当清军起事,朝廷束手无策时问他要钱,他也死不肯拿出来,最后拿出一
个无济于事的小零头,竟然都是因窖藏太久变黑发霉、腐蚀得不能见天日的银子!这完全是
一个失去任何人格支撑的心理变态者,但他又集权于一身,明朝怎能不垮?他死后还有儿子
朱常洛(光宗)、孙子朱由校(熹宗)和朱由检(思宗)先后继位,但明朝已在他的手里败
定了,他的儿孙们非常可怜。康熙与他正相反,把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在旷野、猎场和
各个知识领域挥洒,避暑山庄就是他这种生命方式的一个重要吐纳口站,因此也是当时中国
历史的一所“吉宅”。
    三
    康熙与晚明帝王的对比,避暑山庄与万历深宫的对比,当时的汉族知识分子当然也感受
到了,心情比较复杂。
    开始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都是抗清复明,甚至在纠纠武夫们纷纷掉头转向之后,一群柔
弱的文人还宁死不折。文人中也有一些著名的变节者,但他们往往也承受着深刻的心理矛盾
和精神痛苦。我想这便是文化的力量。一切军事争逐都是浮面的,而事情到了要摇憾某个文
化生态系统的时候才会真正变得严重起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
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当时江南地区好几次重大的抗清事件,都起之于
“削发”之争,即汉人历来束发而清人强令削发,甚至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
地步。头发的样式看来事小却关及文化生态,结果,是否“毁我衣冠”的问题成了“夷夏抗
争”的最高爆发点。这中间,最能把事情与整个文化系统联系起来的是文化人,最懂得文明
和野蛮的差别,并把“鞑虏”与野蛮连在一起的也是文化人。老百姓的头发终于被削掉了,
而不少文人还在拼死坚持。著名大学者刘宗周住在杭州,自清兵进杭州后便绝食,二十天后
死亡;他的门生,另一位著名大学者黄宗羲投身于武装抗清行列,失败后回余姚家乡事母著
述;又一位著名大学者顾炎武比黄宗羲更进一步,武装抗清失败后还走遍全国许多地方图谋
复明,最后终老陕西……这些一代宗师如此强硬,他们的门生和崇拜者们当然也多有追随。
    但是,事情到康熙那儿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文人们依然像朱耷笔下的秃鹫,以
“天地为之一寒”的冷眼看着朝廷,而朝廷却奇怪地流泻出一种压抑不住的对汉文化的热
忱。开始大家以为是一种笼络人心的策略,但从康熙身上看好像不完全是。他在讨伐吴三桂
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把下令各级官员以“崇儒重道”为目的,朝廷推荐
“学问兼优、文词卓越”的士子,由他亲自主考录用,称作“博学鸿词科”。这次被保荐、
征召的共一百四十三人,后来录取了五十人。其中有傅山、李[禺页]等人被推荐了却宁死
不应考。傅山被人推荐后又被强抬进北京,他见到“大清门”三字便滚倒在地,两泪直流,
如此行动康熙不仅不怪罪反而免他考试,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他回乡后不准别人以“中
书舍人”称他,但这个时候说他对康熙本人还有多大仇恨,大概谈不上了。
    李[禺页]也是如此,受到推荐后称病拒考,被人抬到省城后竟以绝食相抗,别人只得
作罢。这事发生在康熙十七年,康熙本人二十六岁,没想到二十五年后,五十余岁的康熙西
巡时还记得这位强硬的学人,召见他,他没有应召,但心里毕竟已经很过意不去了,派儿子
李慎言作代表应召,并送自己的两部著作《四书反身录》和《二曲集》给康熙。这件事带有
一定的象征性,表示最有抵触的汉族知识分子也开始与康熙和解了。
    与李[禺页]相比,黄宗羲是大人物了,康熙更是礼仪有加,多次请黄宗羲出山未能如
愿,便命令当地巡抚到黄宗羲家里,把黄宗羲写的书认真抄来,送入宫内以供自己拜读。这
一来,黄宗羲也不能不有所感动,与李[禺页]一样,自己出面终究不便,由儿子代理,黄
宗羲让自己的儿子黄百家进入皇家修史局,帮助完成康熙交下的修《明史》的任务。你看,
即便是原先与清廷不共戴天黄宗羲、李[禺页]他们,也觉得儿子一辈可以在康熙手下好生
过日子了。这不是变节,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文化生态意义上的开始认同。既然康熙对汉
文化认同的那么诚恳,汉族文人为什么就完全不能与他认同呢?政治军事,不过是文化的外
表罢了。
    黄宗羲不是让儿子参加康熙下令编写的《明史》吗?编《明史》这事给汉族知识界震动
不小。康熙任命了大历史学家徐元文、万斯同、张玉书、王鸿绪等负责此事,要他们根据
《明实录》如实编定,说“他书或以文章见长,独修史宜直书实事”,他还多次要大家仔细
研究明代晚期破败的教训,引以为戒。汉族知识化界要反清复明,而清廷君主竟然亲自领导
着汉族的历史学家在冷静研究明代了,这种研究又高于反清复明者的思考水平,那么,对峙
也就不能不渐渐化解了。《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直到今天
还要承认的事实。
    当然,也还余留着几个坚持不肯认同的文人。例如康熙时代浙江有个学者叫吕留良的,
在著书和讲学中还一再强调孔子思想的精义是“尊王攘夷”,这个提法,在他死后被湖南一
个叫曾静的落第书生看到了,很是激动,赶到浙江找到吕留良的儿子和学生几人,策划反
清。这时康熙也早已过世,已是雍正年间,这群文人手下无一兵一卒,能干成什么事呢?他
们打听到川陕总督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想来肯定能继承岳飞遗志来抗击外夷,就派人带给
他一封策反的信,眼巴巴地请他起事。这事说起来已经有点近乎笑话,岳飞抗金到那时已隔
着整整一个元朝、整整一个明朝,清朝也已过了八九十年,算到岳钟琪身上都是多少代的事
情啦,还想着让他凭着一个“岳”字拍案而起,中国书生的昏愚和天真就在这里。岳钟琪是
清朝大官,做梦也没想到过要反清,接信后虚假的应付了一下,却理所当然地报告了雍正皇
帝。
    雍正下令逮捕了这个谋反集团,又亲自阅读了书信、著作,觉得其中有好些观念需要自
己写文章来与汉族知识分子辩论,而且认为有过康熙一代,朝廷已有足够的事实和勇气证明
清代统治者并不差,为什么还要对抗清廷?于是这位皇帝亲自编了一部《大义觉迷录》颁发
各地,而且特免肇事者曾静等人的死罪,让他们专到江浙一带去宣讲。
    雍正的《大义觉迷录》写得颇为诚恳。他的大意是:不错,我们是夷人,我们是“外
国”人,但这是籍贯而已,天命要我们来抚育中原生民,被抚育者为什么还要把华、夷分开
来看?你们所尊重的舜是东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这难道有损于他们的圣德吗?吕留良
这样著书立说的人,连前朝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赫赫盛德都加以隐匿和诬蔑,实在是不顾
民生国运只泄私愤了。外族入主中原,可以反而勇于为善,如果著书立说的人只认为生在中
原的君主不必修德行仁也可享有名份,而外族君主即便精励图治也得不到褒扬,外族君主为
善之心也会因之而懈怠,受苦的不还是中原的百姓吗?
    雍正的这番话,带着明显的委屈情绪,而且是给父亲康熙打抱不平,也真有一些动人的
地方。但他的整体思维能力显然比不上康熙,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外国”人,“夷人”,尽
管他所说的“外国”只是指外族,而且也仅指中原地区之外的几个少数民族,与我们今天所
说的外国不同,但无论如何在一些前提性的概念上把事情搞复杂了,反而不利。他的儿子乾
隆看出了这个毛病,即位后把《大义觉迷录》全部收回,列为禁书,杀了被雍正赦免了的曾
静等人,开始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年间也有丑恶的文字狱,但来得特别厉害的是乾隆,
他不许汉族知识分子把清廷看成是“夷人”,连一般文字中也不让出现“虏”、“胡”之类
字样,不小心写出来了很可能被砍头。他想用暴力抹去这种对立,然后一心一意做个好皇
帝。除了华夷之分的敏感点外,其他地方他倒是比较宽容,有度量,听得进忠臣贤士们的尖
锐意见和建议,因此在他执政的前期,做了很多好事,国运可称昌盛。这样一来,即便存有
异念的少数汉族知识分子也不敢有什么想头,到后来也真没有什么想头了。其实本来这样的
人已不可多觅,雍正和乾隆都把文章做过了头。真正第一流的大学者,在乾隆时代已不想作
反清复明的事了。乾隆,靠着人才济济的智力优势,靠着康熙、雍正给他奠定丰厚基业,也
靠着他本人的韬略雄才,做起了中国历史上福气最好的大皇帝。承德避暑山庄,他来得最
多,总共逗留的时间很长,因此他的踪迹更是随处可见。乾隆也经常参加“木兰秋[犭
尔]”,亲自射获的猎物也极为可观,但他的主要心思却放在边疆征战上,避暑山庄和周围
的外八庙内,记载这种征战成果的碑文极多。这种征战与汉族的利益没有冲突,反而弘扬了
中国的国威,连汉族知识界也引以为荣,甚至可以把乾隆看成是华夏圣君了,但我细看碑文
之后却产生一个强烈的感觉:有的仗迫不得已,打打也可以,但多数边境战争的必要性深可
怀疑。需要打得这么大吗?需要反复那么多次吗?需要这样强横地来对待邻居们吗?需要杀
得如此残酷吗?
    好大喜功的乾隆把他的所谓“十全武功”镌刻在避暑山庄里乐滋滋地自我品尝,这使山
庄回荡出一些燥热而又不详的气氛。在满、汉文化对峙基本上结束之后,这里洋溢着的中华
帝国的自得情绪。江南塞北的风景名胜在这里聚会,上天的唯一骄子在这里安驻,再下令编
一部综览全部典籍的《四库全书》在这里存放,几乎什么也不缺了。乾隆不断地写诗,说避
暑山庄里的意境已远远超过唐宋诗词里的描绘,而他则一直等着到时间卸任成为“林下
人”,在此间度过余生。在山庄内松云峡的同一座石碑上,乾隆一生竟先后刻下了六首御诗
表述这种自得情怀。
    是的,乾隆一朝确实不算窝囊,但须知这已是十八世纪(乾隆正好死于十八世纪最后一
年),十九世纪已经迎面而来,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乾隆打了那么多仗,耗资该有多
少?他重用的大贪官和[王申],又把国力糟蹋到了何等地步?事实上,清朝乃至中国的整
体历史悲剧,就在乾隆这个貌似全盛期的皇帝身上,在山水宜人的避暑山庄内,已经酿就。
但此时的避暑山庄,还完全沉湎在中华帝国的梦幻中,而全国的文化良知,也都在这个梦幻
边沿口或陶醉,或喑哑。
    1793年9月14日,一个英国使团来到避暑山庄,乾隆以盛宴欢迎,还在山庄的万
树园内以大型歌舞和焰火晚会招待,避暑山庄一片热闹。英方的目的是希望乾隆同意他们派
使臣常驻北京,在北京设立洋行,希望中国开放天津、宁波、舟山为贸易口岸,在广州附近
拨一些地方让英商居住,又希望英国货物在广州至澳门的内河流通时能获免税和减税的优
惠。本来,这是可以谈判的事,但对居住在避暑山庄、一生喜欢用武力炫耀华夏威仪的乾隆
来说却不存在任何谈判的可能。他给英国国王写了信,信的标题是《赐英吉利国王敕书》,
信内对一切要求全部拒绝,说“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使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
疆各有专属”,“从无外人等在北京城开设货行之事”,“此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
行!”,也许至今有人认为这几句话充满了爱国主义的凛然大义,与以后清廷签订的卖国条
约不可同日而语,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本来康熙早在1684年就已开放海禁,在广东、
福建、浙江、江苏分设四个海关欢迎外商来贸易,过了七十多年乾隆反而关闭其他海关只许
外商在广州贸易,外商在广州也有许多可笑的限制,例如不准学说中国话、买中国书,不许
坐轿,更不许把妇女带来,等等。我们闭目就能想象朝廷对外国人的这些限制是出于何种心
理规定出来的。康熙向传教士学西方自然科学,关系不错,而乾隆却把天主教给禁了。自高
自大,无视外部世界,满脑天朝意识,这与以后的受辱挨打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乾隆在避
暑山庄训斥外国帝王的朗声言词,就连历史老人也会听得不太顺耳。这座园林,已孱杂进某
种凶兆。
    四
    我在山庄松云峡细读乾隆写了六首诗的那座石碑时,在碑的西侧又读到他儿子嘉庆的一
首。嘉庆即位后经过这里,读了父亲那些得意洋洋的诗后不禁长叹一声:父亲的诗真是深
奥,而我这个做儿子的却实在觉得肩上的担子太重了!(“瞻题蕴精奥,守位重仔肩”)嘉
庆为人比较懦弱宽厚,在父亲留下的这副担子前不知如何是好,他一生都在面对内忧外患,
最后不明不白地死在避暑山庄。
    道光皇帝继嘉庆之位时已四十来岁,没有什么才能,只知艰苦朴素,穿的裤子还打过补
丁。这对一国元首来说可不是什么佳话。朝中大臣竟相摹仿,穿了破旧衣服上朝,一眼看
去,这个朝廷已经没有多少气数了。父亲死在避暑山庄,畏怯的道光也就不愿意去那里了,
让它空关了几十年,他有时想想也该像祖宗一样去打一次猎,打听能不能不经过避暑山庄就
可以到“木兰围场”,回答说没有别的道路,他也就不去打猎了。像他这么个可怜巴巴的皇
帝,似乎本来就与山庄和打猎没有缘分的,鸦片战争已经爆发,他忧愁的目光只能一直注视
着南方。
    避暑山庄一直关到1860年9月,突然接到命令,咸丰皇帝要来,赶快打扫。咸丰这
次来时带的银两特别多,原来是来逃难的,英法联军正威胁着北京。咸丰这一来就不走了,
东走走西看看,庆幸祖辈留下这么个好地方让他躲避。他在这里又批准了好几份丧权辱国的
条约,但签约后还是不走,直到1861年8月22日死在这儿,差不多住了近一年。
    咸丰一死,避暑山庄热闹了好些天,各种政治势力围着遗体进行着明明暗暗的较量。一
场被历史学家称之为“辛酉政变”的行动方案在山庄的几间屋子里制定,然后,咸丰的棺木
向北京启运了,刚继位的小皇帝也出发了,浩浩荡荡。避暑山庄的大门又一次紧紧地关住
了,而就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间,很快站出来一个二十七岁的青年女子,她将统治中国
数十年。
    她就是慈禧,离开了山庄后再也没有回来。不久又下了一道命令,说热河避暑山庄已经
几十年不用,殿亭各宫多已倾圮,只是咸丰皇帝去时稍稍修治了一下,现在咸丰已逝,众人
已走,“所有热河一切工程,著即停止。”
    这个命令,与康熙不修长城的谕旨前后辉映。康熙的“长城”也终于倾坍了,荒草凄
迷,暮鸦回翔,旧墙斑剥,霉苔处处,而大门却紧紧地关着。关住了那些宫殿房舍倒也罢
了,还关住了那么些苍郁的山,那么些晶亮的水。在康熙看来,这儿就是他心目中的清代,
但清代把它丢弃了,于是自己也就成了一个丧魂落魄的朝代。慈禧在北京修了一个颐和园,
与避暑山庄对抗,塞外溯北的园林不会再有对抗的能力和兴趣,它似乎已属于另外一个时
代。康熙连同他的园林一起失败了,败在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建立过什么功业的女人
手里。热河的雄风早已吹散,清朝从此阴气重重、劣迹斑斑。
    当新的一个世纪来到的时候,一大群汉族知识分子向这个政权发出了毁灭性声讨,民族
仇恨重新在心底燃起,三百年前抗清志士的事迹重新被发掘和播扬。避暑山庄,在这个时候
是一个邪恶的象征,老老实实躲在远处,尽量不要叫人发现。
    五
    清朝的灭亡后,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
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
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
    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
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为汉族人是束发还是留辫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
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迹,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
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死于政治斗
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
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王国维先生实在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在他的书架里,《古今
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乾嘉
学派、纳兰性德等等都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对他来说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
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
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竟还未
消散。为此,宏才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
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
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
以后也是这样。但清末又是整个中国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
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王国维先生到颐和园这也还是第一次,是从一个同事处借了五元钱才去的,颐和园门票
六角,死后口袋中尚余四元四角,他去不了承德,也推不开山庄紧闭的大门。
    今天,我们面对着避暑山庄的清澈湖水,却不能不想起王国维先生的面容和身影。我轻
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
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选自:《文明的碎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公益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