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精选散文集
刘香女

  
离开故乡以后,有十八年不曾因去,一切想必已经大有改变了吧。据说石板路都改 了马路,店门往后退缩,因为后门临河,只有缩而无可退,所以有些店面很扁而浅,柜 台之后刚容得下一个伙计站立。这倒是很好玩的一种风景,独自想象觉得有点滑稽,或 者檐前也多装着蹩脚的广播收音机,吱吱喳喳地发出非人间的怪声吧。不过城廓虽非, 人民犹是,莫说一二十年,就是再加上十倍,恐怕也难变化那里的种种琐屑的悲剧与喜 剧。木下垄太朗诗集《食后之歌》里有一篇《石竹花》,民国十年曾译了出来,收在 《陀螺》里,其词云:   走到薄暮的海边,   唱着二上节的时候,   龙钟的盲人跟着说道,   古时人们也这样的唱也!   那么古时也同今日没有变化的   人心的苦辛,怀慕与悲哀。   海边的石墙上,   淡红的石竹花开着了。 近日承友人的好意,寄给我几张《绍兴新闻》看。打开六月十二日的一张来看时, 不禁小小的吃一惊,因为上面记着一个少女投井的悲剧。大意云: “城东镇鱼化桥直街陈东海女陈莲香,现年十八岁,以前曾在城南狮子林之南门小 学读书,天资聪颖,勤学不倦,唯不久辍学家居,闲处无俚,辄以小说如《三国志》等 作为消遣,而尤以《刘香女》一书更百看不倦,其思想因亦为转移。民国二十年间由家 长作主许字于严某,素在上海为外国铜匠,莲香对此婚事原表示不满,唯以屈于严命, 亦无可如何耳,然因此态度益趋消极,在家常时茹素唪经,已四载于兹。最近闻男家定 于阴历十月间迎娶,更觉抑郁,乃于十一日上午潜行写就遗书一通,即赴后园,移开井 栏,跃人井中自杀。当赴水前即将其所穿之黑色哗叽鞋脱下,搁于井傍之树枝上,遗书 则置于鞋内。书中有云,不愿嫁夫,得能清祸了事,则反对婚姻似为其自杀之主因,遗 书中又有今生不能报父母辛劳,只得来生犬马图报之语,至于该遗书原文已由其外祖父 任文海携赴东关,坚不愿发表全文云。” 这种社会新闻恐怕是很普通的,为什么我看了吃惊的呢?我说小小的,乃是客气的 说法,实在却并不小。因为我记起四十年前的旧事来,在故乡邻家里就见过这样的少女, 拒绝结婚,茹素诵经,抑郁早卒,而其所信受爱读的也即是《刘香宝卷》,小时候听宣 卷,多在这屠家门外,她的老母是发起的会首。此外也见过些灰色的女人,其悲剧的显 晦大小虽不一样,但是一样的暗淡阴沉,都抱着一种小乘的佛教人生观,以宝卷为经史, 以尼庵为归宿。此种灰色的印象留得很深,虽然为时光所掩盖,不大显现出来了,这回 忽然又复遇见,数十年时间恍如一瞬,不禁愕然,有别一意义的今昔之感。此数十年中 有甲午戊戌庚子辛亥诸大事,民国以来花样更多,少信的人虽不敢附和谓天国近了,大 时代即在明日,也总觉得多少有些改变,聊可慰安,本亦人情,而此区区一小事乃即揭 穿此类乐观之虚空者也。 北平未闻有宣卷,宝卷亦遂不易得。凑巧在相识的一家旧书店里见有几种宝卷, 《刘香女》亦在其中,便急忙去拿了来,价颇不廉,盖以希为贵钦。书凡两卷,末页云, 同治九年十一月吉日晓庵氏等敬刊,版存上海城隍庙内翼化堂善书局,首页刻蟋龙位牌, 上书“皇图巩固,帝道遇昌,佛曰增辉,法轮常转”四句,与普通佛书相似。全部百二 十五页,每半页九行十八字,共计三万余言,疏行大字,便于诵读,唯流通甚多,故稍 后印便有漫滤处,书本亦不阔大,与幼时所见不同,书面题辛亥十月,可以知购置年月。 完全的书名为《太华山紫金镇两世修行刘香宝卷》,叙湘州李百倍之女不肯出嫁,在家 修行,名唤善果,转生为刘香,持斋念佛,劝化世人,与其父母刘光夫妇,夫状无马玉, 二夫人金枝,婢玉梅均寿终后到西方极乐世界,得生上品。文体有说有唱,唱的以七字 句为多,间有三三四句,如俗所云攒十字者,体裁大抵与普通弹词相同,性质则盖出于 说经,所说修行侧重下列诸事,即敬重佛法僧三宝,装佛贴金,修桥补路,斋僧布施, 周济贫穷,戒杀放生,持斋把素,看经念佛,而归结干净土信仰。这些本是低级的佛教 思想,但正因此却能深入民间,特别是在一般中流以下的妇女,养成她们一种很可怜的 “女人佛教人生观”。十五年前曾在一篇小论文里说过,中国对于女人轻视的话是以经 验为本的,只要有反证这就容易改正,若佛教及基督教的意见,把女人看作秽恶,以宗 教或迷信为本,那就更可怕了。《刘香女》一卷完全以女人为对象,最能说出她们在礼 教以及宗教下的所受一切痛苦,而其解脱的方法则是出家修行,一条往下走的社会主义 的路。卷上记刘香的老师真空尼在福田庵说法,开宗明义便立说云:   你道男女都一样 谁知贵贱有差分   先说男子怎样名贵,随后再说女子的情形云:   女在娘胎十个月 背娘朝外不相亲   娘若行走胎先动 娘胎落地尽嫌憎   在娘肚里娘受狱 出娘肚外受嫌憎   合家老小都不喜 嫌我女子累娘身   爷娘无奈将身养 长大之时嫁与人    嫁人的生活还都全是苦辛,很简括的说道:   公婆发怒忙赔笑 丈夫怒骂不回声   剪碎绫罗成罪孽 淘箩落米罪非轻   生男育女秽天地 血裙秽洗犯河神   点脂搽粉招人眼 遭刑犯法为佳人   若还堂上公婆好 周年半载见娘亲   如若不中公婆意 娘家不得转回程    这都直截的刺人心坎,又急下棒喝道:   任你千方并百计 女体原来服侍人   这是前生罪孽重 今生又结孽冤深   又说明道,“男女之别,竟差五百劫之分,男为七宝金身,女为五漏之体。嫁了 丈夫,一世被他拘管,百般苦乐,由他做主。既成夫妇,必有生育之苦,难免血水,触 犯三光之罪。”至于出路则只有这一条:   若是聪明智慧女 持斋念佛早修行   女转男身多富贵 下世重修净土门  我这里仔细的摘录,因为他能够很简要的说出那种人生观来,如我在卷上所题记, 凄惨抑郁,听之令人不欢。本来女子在社会上地位的低尽人皆知,俗语有“做人莫做女 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之语。汪悔翁为清末奇士,甚有识见,其二女出嫁皆不幸,死 于长毛时,故对于妇女特有创见。《乙丙日记》卷三录其“生女之害”一条云: “人不忧生女,偏不受生女之害,我忧生女,即受生女之害。自己是求人的,自己 是在人教下的。女是依靠人的,女是怕人的。”后又说明其害,有云: “平日婿家若凌虐女,己不敢校,以女究在其家度日也,添无限烦恼。婿家有言不 敢校,女受翁姑大伯小叔嫡俚小姑等气,己不敢校,遂为众人之下。”此只就“私情” 言之,若再从“公义”讲,又别有害: “通筹大局,女多故生人多而生祸乱。”故其所举长治久安之策中有下列诸项: “弛溺女之禁,推广一溺女之法,施送断胎冷药。家有两女者倍其赋。严再嫁之律。 广清节堂。广女尼寺,立童贞女院。广僧道寺观,唯不塑像。三十而娶,二十五而嫁。 妇人服冷药,生一子后服之。”又有云: “民间妇女有丁钱,则贫者不养女而溺女,富者始养女嫁女,而天下之贫者以力相 尚者不才者皆不得取,而人少矣,天下之平可卜。”悔翁以人口多为祸乱之源,不愧为 卓识,但其方法侧重于女人少,至主张广溺女之法,则过于偏激,盖有感于二女之事, 对于女人的去路只指出两条最好的,即是死与出家,无意中乃与女人佛教人生观适合, 正是极有意义的事。悔翁又絮絮于择婿之难,此不独为爱怜儿女,亦足以表其深知女人 心事,固爱之切知之深而欲求彻底的解决,唯有此忍心害理的一二下策矣。《刘香女》 卷以佛教为基调,与悔翁不同,但其对于妇女的同情则自深厚,唯爱莫能助,只能指引 她们往下走去,其态度亦如溺女之父母,害之所以爱之耳。我们思前想后良久之后,但 觉得有感慨,未可赞同,却也不能责难,我所不以为然者只是宝卷中女人秽恶之观念, 此当排除,此外真觉得别无什么适当的话可说也。 往上走的路亦有之乎?英诗人卡本德云,妇女问题要与工人问题同时解决。若然则 是中国所云民生主义耳。虽然,中国现时“民生”只作“在勤万解,且俟黄河之清再作 计较,我这里只替翼化堂充当义务广告,劝人家买一部《刘香宝卷》与《乙丙日记》来 看看,至于两性问题中亦可藏有危险思想,则不佞未敢触及也。                 廿五年六月甘五日,于北平。                (1936年6月作,选自《瓜豆集》) ------------------   公益图书馆扫校
前秋早文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