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回首页
文化的霉、昧、媚、魅力


作者:秦巴子

  这一次我总算是领教了文化的mèi力。
  这一次是经过王朔的提醒,或者说刺激……我是指王朔跟金庸叫板以及由此所引出的民众和文化精英联袂跟王朔叫板之事。
  金庸在内地有相当数量的拥趸,这一点我早就知道;我早先所不知道是金庸作品的mèi力到底是哪个字。以我的小肚鸡肠来揣测,金先生写武侠小说,最初的动因大概是促销《明报》兼带着赚些银子;如果要把文化也捎进来,我想,读很多中国书的金先生,在小说中用那些劳什子来消闲解闷儿乃至玩招子逗趣儿总是有的。至于文化的魅力以及博大精深之类,他老人家大概没顾上那么多……忙着赶稿子呢。既然你们大家喜欢读,我继续操练就是了,报人的“为读者服务”大概就是这点意思。
  恕我不敬,香港等地极喜欢金庸小说的普通读者,乐莫乐兮地沾着唾沫翻书的时候,感觉到的大约就是所谓文化的那些昧力了,说中毒是有些言重,因为人家只顾着阅读时的快乐,根本就不去想那些后来被内地的一干子所谓文化人附会,终于沉重得一塌糊涂的劳什子文化,颇相似的东西我们也见过。譬如周星驰版的《大话西游》,香港等地的观众会笑得前仰后合,笑完乐完之后,一个晚上就算过去了,没谁去多想什么文化及其深刻的意味。
  称香港为“文化沙漠”的文化人,免不了会把周星驰的电影和金庸的武侠小说统归为沙漠植物。这些东西刚刚被贩到内地来的时候,最初的那批读者和观众常常被自以为很有文化的人贬为层次低、没文化。若有怀疑者欲问:曾几何时?毕竟时间未久,如果我们尚不是很健忘,过来人大约都还会记得那时的情形。
  现在的情形,当然是大不同了。
  现在金庸的拥趸里不乏文化精英。一般老百姓也许只当读武侠是消遣,稀里糊涂地顺便被昧了一下;被昧一下很舒服所以没什么恶感,当然也没觉得自己的灵魂因此被提升了多少公尺。但是文化精英不同,拥戴金武侠的文化精英尤其不同,他们早就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了,不仅仅是感觉到,他们甚至玩出了趣味,玩出了学问。他们会告诉你,那里面有宗教、有哲学、有道德文章、有人生大义、有云云云云,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啊,至于周星驰的电影他们也会条分缕析地告诉你,那是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没看出来吧?没看出来你当然傻B没看出来只能说明你没文化,如果不读或者读不进去,那你简直连受教育的机会都错过了。你已经“文化盲”了却还不自知,你自然愚不可及;甚至,你只翻了几页就要站出来乱说胡话。如王朔等,你也只好承受强大的文化带给你的霉力了,认霉吧。
  现在我终于明白也终于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所谓文化的媚力。文化是最时髦的眼影水啊,点哪儿哪儿就变得千娇百媚。点金庸,金庸就成了可以与鲁迅并肩的文学大师;点周星驰,周星驰就成了最富时代感的后现代模板;点茶、点酒、点饮食、点茅厕,同样都可以令其大放文化异彩,如此媚力,金先生回想起当初为了午夜值班编辑发排而赶稿子的情形。没准会暗自窃笑呢。
  窃笑的大概还有点完票子走出影棚的周星驰。
  窃笑的大概还有美国的迪斯尼。
  不过迪斯尼笑的是我们这里那些被所谓的文化魅力昧掉的文化们,明明孩子看动画片看得正乐,乐完就完了--玩去了,爹娘爷奶们却偏要把孩子揪住,硬要告诉孩子那动画片里所传达出来的道理。但是偏就有那不听话的孩子,譬如王朔,说皇帝什么也没穿就是什么也没穿呗!哪来的那么多说道!他是既不知其魅力,也不愿意被抹掉,同时也不吃媚的那种主儿,在这些充满了文化陷阱的地方,他闻到了霉味儿而且要说它的霉力来自何处,触了霉头他也只能自认。
  这就是文化的霉、昧、媚、魅力。这一次我算领教了。

  摘自《社科新书目》报1999年12月18日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