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附录


   
附录1.上海滩著名编剧导演简介


  郑正秋:

  郑正秋(1889—1935),原名芳泽,号伯常,广东潮州人。幼时举家迁上海,14岁肄业于上海育才公学。及年长,渐对戏剧艺术入迷。1910年11月开始以“正秋”为笔名,以“丽丽所戏言”、“丽丽所伶评”等为题,在于右任办的《民立报》上发表戏剧评论,从此开始了与戏剧界的紧密联系。
  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首次涉足影坛,即为新民公司提供了他的第一部电影脚本《难夫难妻》。此后10年,他一心扑在新剧的创作和演出上,并发下宏愿,要振兴新剧。但新剧由于其本身难以克服的弱点,走向没落已是必然,郑正秋回天乏力。1922年,明星电影公司的创建,使他终于在影坛一展才华。
  1922年—1935年这13年中,郑正秋为“明星”编导或参与编导了50余部影片,其中优秀之作,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姊妹花》等。对于郑正秋来讲,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说郑正秋以其作品影响了甚至左右了这个时期中国电影的风格和发展方向并不过份,许多电影公司的创作人员的确是唯其马首是瞻,他的创作实践,为最初的中国电影传统定下了基调。
  郑正秋能有如此作为,靠的是独具慧眼的题材选择和独具匠心的创作方法以及导演手法。郑正秋的作品从题材上分大致有二:一是为人生而创作,为受压迫者尤其是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妇女鸣不平;二是为金钱而创作,为迎合观众心理,编写一些无伤大雅的武侠、传奇剧本,以取得可观的票房收入。
  纵观郑正秋的电影创作历程,可以看到他始终执著于人生问题,尤其是妇女问题的一条清晰的线索,并由此构成他创作的主流,这在同时代的名编导中是不多见的。
  之所以能如此,与他始终坚持电影的教化社会的功能是分不开的。而这一认识,恰恰又基于他戏剧功能的看法,萌芽于他从事戏剧活动年代的种子,在电影创作中开花结果了。
  “明星”成立之初,郑正秋就提出了“长片正剧”的制片方针。他曾说:“为弱者呜不平,这是我从事戏剧的一贯主张……所以我觅取题材,往往从为穷人叫屈的各方面着想。”
  郑正秋的实践,是对20年代影戏理论的最好注释,并使该理论更为流行。进入30年代,郑正秋积极赞同邀请左翼文艺工作者入“明星”,并与他们精诚合作。
  郑正秋创作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对观众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又得归功于他长期的戏剧活动实践所积累的经验。
  郑正秋在艺术上的追求始终是与抓住最广大观众联系在一起的。他不仅了解观众,而且善于引导观众。1925年他就提出了电影艺术的发展要分“迎合”、“适应”和“提高与改良”观众心理三步走。
  他的创作正是贯彻着这一既定方针的,并由此构成了他的作品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充满人情味,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第二,富有民族特色,走出了一条使源于西方的电影艺术迅速中国化的道路。
  郑正秋的为人也颇可称道,他虽身居公司要职,又是负有盛名的导演,但他待人诚恳,尤其是对演员,他在导片时,对每一个戏的镜头,都不厌其烦的解释、示范,很使人折服。
  令人叹息的是,他的身体太差,自幼多病。为治病,又染上了鸦片瘾,无法戒除。刚届四十,即已两鬓斑白,身体羸弱不堪。影界同仁习以“郑老夫子”称呼他。
  1935年7月16日,郑正秋溘然长逝,年仅47岁。英年早逝,影坛为之震惊,同仁为之悲痛。明星公司为郑正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田汉挥笔写下挽联:
  早岁代民鸣,每弦繁管急,议论风生,胸中常有兴亡感;
  谁人舒国难,正公热水深.老成凋谢,身后惟留兰桂香。

  张石川:

  张石川(1889—1953),原名张伟通,字蚀川,因“蚀”含亏蚀之意,故后改为“石”。浙江宁波人。在张石川16岁时,父亲去世,后随舅父来到上海,在华洋公司当负责抄写的小职员。
  他白天上班,夜晚则苦攻英语。1913年,被经营亚细亚影戏公司的美国商人依什尔和萨弗聘为顾问,从此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之一,他和郑正秋一样,对默片时代和30年代的中国电影,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首先,张石川作为一们电影事业家,曾亲手创办了“新民”、“幻仙”和“明星”三家电影公司,“新民”和“幻仙”出品虽然不多,却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22年创办“明星”后,他更是呕心沥血经营了15年,直到1937年公司场地被日军占据而关门。
  其间,几多曲折,几多艰辛,他硬是凭着智慧、胆识、精明外加一点巧取的作风而闯了过来。“明星”的辉煌成果中,含有他的一份心血。
  其次,作为一位电影艺术家,一位编剧、导演,其功也不可没。张石川一生约导演过150部影片,如此丰产的名导演是不多见的。
  在这150部影片中,他导演的《难夫难妻》是中国故事片的开山之作;导演的《孤儿救祖记》以及随后一批妇女问题题材的影片使“明星”声名远扬,并对20年代中国电影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导演的《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片;他还曾导演过左翼作家编剧的《脂粉市场》、《前程》等片。这些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页。
  张石川也极为重视研究观众的心理,但他只是为了更好的迎合观众,甚至是观众中庸俗的欣赏趣味。这与他既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实业家有很大的关系。“他拍电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一个字:钱。”这就不能不有损于艺术的追求。
  即便如此,要使自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作品皆为广大观众所欢迎,也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也需要艰苦的努力和探索,而张石川对电影事业是怀有一种献身精神的。因此,他得以成为早期中国影坛上最成功的导演。
  1937年,“明星”关门之后,张石川仍念念不忘重振“明星”的昔日雄风,后来竟不惜为日伪经营的影片公司服务,这是他历史上不甚光彩的一页。抗战胜利后,他曾被指控为汉奸,使他惊吓成病,从此一蹶不振。1953年病逝于上海。

  邵醉翁:

  邵醉翁(1896—1979),浙江宁波人。原名仁杰,别号醉翁。1914年毕业于神州大学法科,曾任律师,1921年转入金融界,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自此一心从事电影事业。
  作为一位电影事业家和导演,他在这两方面各有成就,尤其是前者。他经营有方,使后起的“天一”能与“明星”相抗衡,尤可称道的是南洋电影市场的开辟,“天一”在南洋拥有的观众为其他公司无法匹敌。
  由于“天一”的诞生而带来的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对电影事业的发展也是一种刺激和促进。作为一位导演,“天一”早期作品大多出自他之手。
  虽然在导演艺术上,他并不是特别高明,但在挖掘新题材以吸引各阶层的观众方面,他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敏锐目光。率先拍摄古装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他所拍的古装片虽然制作比较马虎,但古装片这一题材从此经久不衰。这个题材的发掘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天一”还培养和孕育了不少电影人材,当然,其中的很多人是离开“天一”后才走红的,“天一”未能留住他们并使之有用武之地,这与邵醉翁在电影艺术上不求精进有关。

  但杜宇:

  但杜宇(1897—1972),贵州贵阳人,生于江西南昌,原名但祖龄。自幼学习绘画,尤其擅长美女和花卉画,故取艺名“杜宇”即杜鹃鸟之意。
  13岁丧父,家庭经济陷入困境,但杜宇不畏艰难,闯入上海滩,以绘画为生。他所绘的美女月份牌大受欢迎,他亦因此而闻名。他的漫画作品经常见诸报刊。
  1920年,但杜宇创办了上海影戏公司,并开拍长故事片《海誓》,从此献身电影事业,直至抗战爆发。其间17年,但杜宇共导演了30余部影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由他编剧并兼摄影的。
  他所导的影片,有着自己的特色,即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在早期电影界中,摄影之美,但氏称霸一时,其得力于美术功底,实为重要原因。”著名导演程步高如是说。
  但杜宇还以电影多面手而著称,他集编剧、导演、摄影、美工、布景、洗印等于一身,拍出多部影片,堪称一绝。他虽身兼数职,却从不马虎,对工作有着刻意求工、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拍得不理想之处,总是不计成本重新拍摄,直到满意为止。
  但杜宇特别勤于钻研和探索,在技术落后、条件简陋、资金有限的20年代,他因陋就简,开动脑筋,拍出了许多当时看来十分困难的镜头。
  如拍《杨贵妃》时,需拍漫山遍野的逃难民众的镜头,却雇不起那么多的群众演员。但杜宇选择了农历七月十八日苏州乡民朝山进香,道路为之堵塞的机会,用远景拍摄,竟能以假乱真。
  又如一次拍舞会镜头,剧情要求地板光亮照人,而影棚的地板却很粗糙,他令人用拖把将地板拖湿,摄入镜头后即晶亮透彻,饶有光泽的。
  他总是用智慧,来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然而,但杜宇的影片也有着共同的缺点,由于他崇尚唯美主义,他的影片美则美矣,却远离现实生活,且欧化色彩浓厚。
  因此,但杜宇17年的电影生活,于中国电影事业虽有诸多贡献,却没能留下多少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独到地位的影片来。1937年,上海影戏公司的摄影场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但社宇夫妇迁居香港,复以卖画为生。

  黎明伟:

  黎明伟(1893—1953),广东新会人,生于日本,在香港求学。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3年组织人我镜剧社,同年初次试拍电影、摄成《庄子试妻》,从此即醉心于电影事业。1923年创办民新影片公司。
  黎民伟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是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之一;其次,在电影编导尤其是纪录片的编导和拍摄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由于对民主革命充满热情,黎民伟特别崇拜孙中山先生,他为广东革命政府摄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北伐开始后.他曾赴北伐前线拍摄军事纪录片,最终编成《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这一内容十分丰富的大型纪录片。
  黎民伟的主要兴趣在摄影方面,因此由他编导的影片并不多,但在他领导下的民新公司,曾罗致了欧阳予倩、侯曜、卜万苍等著名编导,为“民新”拍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影片。
  黎民伟导演的《祖国山河泪》和《蔡公时》也以其反帝题材而钦誉海内外,故而“民新”能独树一帜。此外,黎民伟还是“复兴国片”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他与罗明佑携手创办了联华公司,并担任“联华一厂”的主任。
  1937年上海沦为“孤岛”后,黎民伟返香港。后脱离影界经商,死于癌病。

  杨小仲:

  杨小仲(1899—1969),原名杨保泰,生于江苏常州。1916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补习学校半工半读。1920年,他应任彭年之请,为商务影片部代中国影戏研究社摄制的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改编剧本和撰写字幕说明,从此与电影结缘,并改名杨小仲。
  此后,他先后为商务影片部、长城、大中华百合、联华、艺华、新华等公司编导了约20部影片。由于这些公司的制片方针各异,杨小仲所导的影片在题材选择、艺术追求上也显得参差不齐。
  抗战爆发后,他曾赴内蒙抗日前线拍摄纪录片。“孤岛”时期及抗战以后,他多受雇于私营公司,拍摄了为数不少的影片。
  总的说来,杨小仲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主要在于中国电影的开创时代,他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他的一生也都奉献给了电影事业。

  陆洁:

  陆洁(1894—1967),字焕章,江苏嘉定人。17岁时赴上海当学徒,后又赴新加坡谋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上海。20年代初进入电影界,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首先,他是创刊于1922年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的创办人之一,他与顾肯夫创办的这份杂志介绍了外国电影知识,首译和统一了一批外来的电影名词术语,如“导演”一词,就是他在受到朋友来信中提到的“教习”一词的启发而译出的。
  其次,作为一名电影编导,他为“大中华”和后来的“大中华百合”编写和导演过数部影片,是公司的主要编导人员。
  “联华”成立后,陆洁出任二厂经理;1936年,“联华”改组为“华安”后,他又任“华安总厂丫长。在他的主持下,“联华二厂”和“华安总厂”曾拍出一大批优秀影片。
  抗战爆发后,陆洁留在“孤岛”上海租界内,为吴性栽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出任吴性栽投资创办的文华公司常务董事兼厂长。陆洁的一生也是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夏衍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出生于浙江杭州。1914年自德清县立高小毕业,1915年被保送入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1921年,夏衍被日本明治专门学校录取。1924年加入国民党。
  1927年7月,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夏衍经同学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受中共党组织委托参加了“左联”的筹建工作。
  1932年,夏衍进入电影界,成为左翼电影运动的著名倡导人与领导人,在他的一个个电影剧本被搬上银幕的同时,他的话剧剧作也一一问世。1936年,他首次以夏衍为笔名创作的话剧《赛金花》曾作为国防文学的力作而轰动剧坛,此后又有《上海屋檐下》等话剧剧本问世。1937年,转入新闻界。
  夏衍对中国电影,特别是30年代左翼电影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一位电影编剧,他的作品树立了左翼电影的楷模,从左翼电影的开山之作《狂流》到1937年创作的《摇钱树》,出自他手(包括与人合作)的电影剧作有12部之多。
  这些影片不仅展示了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以精巧的构思,独到的结构以及各种电影表现方法的恰当应用,显示了夏衍的电影剧作特有的魅力。
  一个30年代初才涉足影坛的编剧能有如此的成就,固然是由于他本身业已具备的理论水平和文学修养,但更与他踏入影界后的刻苦钻研密不可分。
  在对电影特性的研究和把握方面,他是同时代人中的佼佼者。他曾在编剧实践中尝试过对戏剧电影观的突破。在改编《春蚕》时,就有意冒着“很大风险”,采取了“不是戏剧化而是极端素描的题材”,在摄制时采取“很多电影方式”。
  此外,夏衍在30年代还撰写了一批电影评论,通过影评推荐优秀影片或新方法、新理论;批判坏影片。在与软性电复论者的论战中,他的文章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田汉

  田汉(1889——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毕业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后留学日本。1921年,携妻归国,创办了《南国半月刊》,并撰写有关电影的文章,后集成《银色的梦》出版。
  1926年,田汉应新少年影片公司之请,编写了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翠艳亲王》,因触及时弊,公司未敢拍摄。1926年底,他发起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并亲拟发出启事:
  “……酒、音乐和电影为人类三大杰作,电影年最稚,魅力也最大,以能白昼造梦也。梦者,心之自由活动,现实世界被压榨的苦闷,至梦境而宣泄无余,唯梦不可以作伪……”
  南国社投入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田汉自编自导的《到民间去》,但由于资金匮乏,这影片断断续续拍了两年,仍未能拍完。1927年,田汉又主持拍摄了《断笛余音》,也未能拍完。田汉还为“明星”编成《湖边春梦》,1927年摄成。这也是他第一部与观众见面的影片。
  1930年,田汉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成为“左联”的重要成员。1931年他编写的电影剧本《母性之光》标志着他在电影创作上的转折。193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将主要精力投入了左翼电影的创作和指导,直至1935年被捕。
  1937年出狱后,首次以田汉为笔名,创作了《青年进行曲》这一电影剧本。1931年至抗战爆发,田汉有9部电影剧本被搬上银幕。田汉于抗战期间完成的《胜利交响曲》和战后完成的《忆江南》及《丽人行》也是该时期中重要的电影作品。
  田汉对中国电影事业有卓越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电影编导,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浪漫的激情、传奇的色彩和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使他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阳翰笙

  阳翰笙(1902——1993),原名欧阳继修,出生于四川高县罗场。1922年,就学于成部省立一中。1924年,入上海大学社会系读书。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中,阳翰笙参加了“三罢”斗争。1926年,他奉调入黄埔军校,任中共入伍生总支书记、教官和政治部秘书。
  1927年底,他辗转来到上海,即受郭沫若之邀,参加了“创造社”的工作。1928年起,陆续以华汉等笔名发表了以大革命为时代背景的一批长、中、短篇小说。
  在左翼文艺工作者进军电影界之时,阳翰笙接受夏衍等人的建议,开始了电影剧本的编写,第一次以阳翰笙为笔名,编写了《铁板红泪录》,随后进入“艺华”。1940年,他任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至抗战结束,他又创作了《八百壮士》等4个电影剧本。
  战后,他主持了昆仑公司的编导委员会,并创作了《万家灯火》,改编了《三毛流浪记》。阳翰笙的电影创作特色也是十分鲜明的,他的作品无一不是紧扣时代脉搏。他的电影文学创作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风云,一类是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写揭示社会矛盾。他与夏衍、田汉是左翼电影运动的三员猛将。

  孙瑜:

  孙瑜(1900——1990),四川自贡人,生于重庆,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和北京清华大学文学系。1923年赴美留学,1926年学成回国,1927年正式跨入电影界。
  孙瑜任编导的处女作是1928年为“长城”拍摄的《渔叉怪侠》。“长城”结束后,孙瑜转入“民新”,1929年编导了《风流剑客》。
  “联华”成立后,孙瑜开始展现其非凡的导演才华,“联华”的最初两部影片《故都春梦》和《野花闲草》均出自孙瑜之手,使“联华”一鸣惊人。此后,孙瑜走上了艰难的现实主义电影的探索之路。
  1931年、1932年编导的《自由魂》、《野玫瑰》、《火山情血》择取的均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的题材。1933年编导的《小玩意》、《体育皇后》,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大路》,写下了30年代电影史上光辉的一页。
  抗战期间,孙瑜编导了《火的洗礼》。抗战胜利后,赴美考察,1948年回国,参加了昆仑公司,并筹拍《武训传》。
  作为一位杰出的电影编导,孙瑜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一方面他从不回避现实,另一方面,在具体创作上,他的影片充满了乐观明快积极的情绪。这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正是孙瑜影片的最大特征。
  孙瑜还是一位善于发掘和培养演员的伯乐,金焰、王人美、郑君里等皆是因主演孙瑜编导的影片而成名的。他对于演员,总是循循善诱,耐心启发,使演员与角色产生心理共鸣。

  蔡楚生:

  蔡楚生(1906——1968),广东潮阳人,12岁时到汕头一家小钱庄当学徒,18岁时即置身革命。后只身来到上海,经朋友介绍,在一家电影公司做个相当于打杂地位的职员。
  1929年,蔡楚生结识了同乡名导演郑正秋,得到郑的赏识,从而进入“明星”,并师从郑正秋学习导演。1931年,蔡楚生加入“联华”,并编导了处女作《南国之春》。
  1932年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大大拓展了他的视野,1933年以后编导或导演的影片《都会的早晨》、《渔光曲》、《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既是当时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在艺术上几乎每部又都是可圈可点之作。
  抗战期间,蔡楚生编导了《孤岛天堂》和《前程万里》两片。抗战胜利后,他成为昆仑公司的主要编导,拍出了中国电影史上不朽的名作《一江春水向东流》。
  蔡楚生的作品从精神到方法,都是严格意义上的现实王义。他创造的主要银幕形象,不论是正面的、反面的或中间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性格鲜明而能为观众接受并难以忘怀的。
  与郑正秋一样,蔡楚生也是民国电影史上拥有观众最多的电影编导之一。居于民国电影史上卖座率前列的三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和《姊妹花》,皆出于郑、蔡二人之手,而且前两部都是蔡的作品。
  蔡楚生的成就得到了举世公认,他是第一个为中国电影赢得国际荣誉的编导。几十年后,他的作品再度在中外上映时,仍深深打动了观众,他的艺术才华,令中外同行们赞叹不己。

  史东山:

  史东山(1902——1955),原名史匡韶,浙江杭州人。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史东山就表现出了对艺术的特殊爱好,但家道中落,史东山被迫赴上海谋生,在上海电报局当报务员。不久,进入但杜宇的上海影戏公司任美工师,从此即爱上电影这一行。
  1925年,他所编写的《柳絮》被公司录用,并让他自己导演,新片映出时,他第一次用了史东山这个名字。此后他转入“大中华百合”,编导了《同居之爱》、《儿孙福》和《王氏四侠》三片,流露出唯美主义倾向。
  1930年,史东山进入“联华”,翌年,导演了描写男女爱情的《银汉双星》。九·一八的炮火使他从艺术的迷梦中惊醒,他参与编导了《共赴国难》、《奋斗》等片。1934年转入“艺华”,编导了《女人》和《人之初》。此时,史东山已从唯美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
  他的影片,开始触及社会现实,同时,在影片的风格上,依然富有美感,并求得了与影片内容的融合。
  “国防电影”的口号提出后,史东山在“新华”与田汉首次合作,导演了《青年进行曲》,他自己则编导了《长恨歌》和《狂欢之夜》。抗战时期,他在“中制”编导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又与田汉导演了《胜利进行曲》。抗战胜利后,他作为“昆仑”的主要编导,完成了现实主义影片的杰作《八千里路云和月》。

  洪深:

  洪深(1894——1955),字浅哉、伯骏,江苏武进人。考入清华大学后,热衷于戏剧活动,大学时期,即创作了五幕话剧剧本《贫民惨剧》。1916年赴美留学,1922年回国,加入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并为公司创作了剧本《申屠氏》(未拍摄),剧本长3万余字,是我国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电影剧本。
  1925年,洪深加入“明星”,编导了《冯大少爷》等一批影片,形成了“心理剧”的特点。洪深为国产有声片的问世作出
  了很大贡献,”明星“最初的两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和《旧时京华》皆由洪深编剧。
  在30年代现实主义影片的主潮中,洪深创作成果丰硕,有数十个电影剧本被“明星”、“联华”、“新华”、“艺华”等大公司搬上银幕,其中,《劫后桃花》、《时势英雄》、《梦里乾坤》等尤为出色。
  在从事电影创作的同时,洪深一直没有放弃戏剧活动。抗战爆发后,他更以戏剧为武器,从事抗日宣传活动,从而脱离了电影界,直到抗战胜利后,他才又重编写了几部电影剧本。

  欧阳予倩:

  欧阳予倩(1889——1962),原名立袁,号南杰,生于湖南浏阳。15岁时即东渡日本求学,1911年回国。在传统戏剧方面,他于1915年成为正式京剧演员,并很快走红,成为名角,与梅兰芳齐名,戏剧界素有“北梅南欧”之说,足见其戏剧艺术造诣之深。
  1926年,欧阳予倩从影,加人民新影片公司,编写或编导了《玉洁冰清》等三部影片。与郑正秋一样,他是20年代电影界中的有识之士。
  1934年,受张善琨之邀,他为“新华”编导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片《新桃花扇》,片成后,即受到“明星”的聘请,担任编导,并主持“明星编剧委员会”。他为“明星”编导了《清明时节》等影片,又为“联华”编导了喜剧片《如此繁华》。
  抗战期间,欧阳予倩为“新华”编写了轰动一时的《木兰从军》。抗战胜利后,他编写的《关不住的春光》、《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分别由“昆仑”和“大同”摄成,他还为“大光明”和“南群”导演了《野火春风》和《恋爱之道》。
  欧阳予倩共编剧和导演了13部影片,纵观这些影片,皆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主题明确,选择题材大多首先考虑反映人民痛苦和教化社会;其二,注重电影表现手法的探索。因此,欧阳予倩的影片是民族风格的,同时也是戏剧化的。

  卜万苍

  卜万苍(1903——1974),是一位摄影师出身的导演。1924年入大中华影片公司,担任大中华首部影片《人心》的摄影师。翌年,黎民伟组建“民新”,聘请他担任“民新”的剧务主任和导演,并将公司的首部影片《玉洁冰清》交由卜万苍导演。然后此片拍竣后,卜与影星张织云劳燕分飞。
  1926年,苦恼之极的卜万苍转入“明星”,拍摄了《未婚妻》,导演了《良心的复活》、《挂名夫妻》、《湖边春梦》、《美人关》等片。由于作品制作精巧,情节感人,映后大受欢迎,卜万苍得以跻身于20年代著名导演的行列。
  30年代,卜万苍加入“联华”,导演或编导了《恋爱与义务》、《一剪梅》、《桃花泣血记》、《人道》等“联华”早期电影。
  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后,卜万苍导演了由田汉编剧的《三个摩登女性》和《母性之光》这两部被视为“联华”最早和最重要的左翼影片。接着,卜万苍在“艺华”导演了仍由田汉编剧的《黄金时代》和《凯歌》,这也是左翼电影中的重要作品。
  抗战爆发后,在孤岛上海租界,卜万苍为“新华”导演了《貂蝉》、《木兰从军》等一批古装片。战后亦有作品问世。再后来去了香港及台湾。

  程步高:

  程步高(1898——1966),就学于复旦大学,是一个十足的早期影迷,并常撰写影评文章投寄各报。后赴法国留学,1924年回国后加入大陆公司,拍摄了《吴佩孚》和《洛阳风景》两部纪录片。翌年为“大陆”导演了《水火鸳鸯》和《沙场泪》,从而开始了30余年的导演生涯。
  1927年,他转入新人影片公司,导演了《空门贤媳》和《飞剑侠女》。1928年,他进入“明星”,至1932年这5年间,他导演或与郑正秋、张石川合导了20部影片。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程步高满怀爱国热情,赴前线拍片,摄成《上海之战》,并因此右腿中弹。此后,夏衍的开山之作《狂流》也是由程步高导演的。
  1933、1934两年间,程步高导演了《春蚕》、《华山艳史》、《到西北去》及《女儿经》片断,并与张石川合导了《前程》。此后他又导演了《夜来香》、《新旧上海》、《小玲子》、《梦里乾坤》。
  抗战爆发后,程步高离开了电影界,直到1947年才又在香港重新执导影片,此后,直到60年代初,一直活跃于香港影坛。
   
上海滩部分女影星简介:


  陈波儿

  (1910——1951):广东汕头人,自幼即爱好戏剧。1929年加入上海艺术剧社,投身于左翼戏剧运动,主演过多部话剧,引起观众注目。1931年,为躲避当避迫害而赴香港,1934年返回,开始涉足影坛,加入了明星影片公司。
  在“明星”,她曾主演《青春线》。随后,陈波儿加入“电通”,主演《桃李劫》,以她真挚细腻的表演征服了观众,从而成为著名电影明星。
  “电通”结束后,她再次加入“明星”,主演了《生死同心》。1937年,她加入中共。抗战期间,她既从事话剧运动,又活跃于影坛,参加了《八百壮士》的拍摄,并对延安电影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王人美

  (1914——1987):原名王庶熙,湖南浏阳人,生于长沙。1927年后,进入上海黎锦辉主持的美美女校学习歌舞。黎锦晖亲自为她改名王人美。
  明月歌舞团改组为联华歌舞班的当年,王人美在孙瑜编导的《野玫瑰》中饰主角。次年该片公映,王人美一举成为电影明星。同年,她还为“天一”拍摄了歌舞片《芭蕉叶上的诗》。1933年,王人美又主演了蔡楚生编导的《都会的早晨》和《春潮》。
  她的演技为蔡楚生欣赏,接着,他俩完成了他们合作的杰作《渔光曲》,王人美塑造的小猫是她继《野玫瑰》中第二个渔家女形象。影片公映后,王人美有了个“野猫”的外号。
  1936年,王人美入“新华”,参加了《壮志凌云》的拍摄抗战爆发后,她又拍摄了《离恨王》。此后,她来到重庆,参加了《长空万里》的拍摄。抗战胜利后,她为“昆仑”主演了《关不住的春光》。

  黎莉莉

  (1915——):原名钱蓁蓁,安徽桐城人,其父是中共早期著名党员钱壮飞。大革命失败后,她随家人迁居上海。1928年,加入了明月歌舞团。为安全起见,她认黎锦晖为义父,并改名黎莉莉。
  1932年随团加入“联华”后,很快名扬影坛。她先后主演了《火山情血》、《天明》、《小玩意》、《大路》这几部孙瑜编导的影片,以天真、活泼的形象出现于银幕,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此后,她又在《国风》、《到自然去》、《狼山喋血记》、《如此繁华》等多部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塑造身份各异、性格不同的多种妇女形象。抗战期间,她参加了《热血忠魂》的拍摄,并主演了轰动一时的《孤岛天堂》和《塞上风云》。

  徐来

  (1909——1973):原名徐洁凤,浙江绍兴人,生于上海一商人之家。13岁时加入明月歌舞团,14岁开始随团旅行演出。1928年的南洋之行,更使她誉满海外。由于长相出众,舞姿优美而成为“明月”首屈一指的名演员。
  1931年,她正式加入“明星”,并主演了《残春》、《泰山鸿毛》、《华山艳史》、《到西北去》、《落花时节》等多部影片。“明星”老板为了让相当有名气的徐来招徕更多的观众,给徐来冠以“标准美人”的称号,而徐来的风姿也确使许多影迷倾倒。在30年代中期,徐来的名声与阮玲玉、胡蝶并驾齐趋。
  1935年,徐来主演《船家女》,其演技得到充分展现。拍完《船家女》后,她与黎锦晖离婚,嫁给了唐生明,从此徐来退出影坛。黄宗英
  生于1925年,同胞兄弟黄宗江、黄宗洛都是日后的著名演员。1941年,黄宗英到上海,加入上海职业剧团。有一次,剧团演出曹禺的《蜕变》,因一位演员未到,导演让她替代,结果获得了出乎意外的成功,从此黄宗英开始了表演生涯。
  战后,黄宗英登上了银坛,主演过《追》、《幸福狂想曲》、《鸡鸣早看天》、《街头巷尾》、《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片,大多扮演心地善良的知识女性或被侮辱的下层女性形象,深得广大青年观众的喜爱。
  在《幸福狂想曲》中,男女主角赵丹与黄宗英上演了一出真正的幸福喜剧,他们由相识而相恋,由相恋而成婚,组成了幸福美好的家庭。
  现在,黄宗英与冯亦代联姻。主要从事写作,出过许多有影响的作品。

  吴茵

  原名杨瑛,1909年生在天津,13岁到上海。1934年的一天,吴茵陪朋友应试,结果她的朋友没能从影,吴茵被蔡楚生看中,参加《新女性》的拍摄。这位已结婚的少妇从此改名吴茵,踏入影坛。
  1936年,吴茵加入“明星”,在一些影片中演配角。抗战时,吴茵参加了上海影人剧团入川,主要演出话剧,并在“中制”拍了《塞上风云》。
  战后,吴茵进入昆仑公司,参加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新闺怨》、《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的演出,基本饰演老年妇女形象,是她一生创作的高峰期。
  在《乌鸦与麻雀》中,吴茵演小摊贩的老婆,一个典型的小市民,与演小贩的赵丹配合默契,为中国影坛留下了一对令人难忘的形象。

  上官云珠

  (192O——1968):原名韦君荦,祖籍江苏江阴,自幼生活在苏州,后来到上海。194O年进“新华”的演员训练班。1941年初上银幕,在“艺华”的《玫瑰飘零》中饰演角色,导演卜万苍为她取名上官云珠。
  1947年,上官云珠同时有3部影片上映,《天堂春梦》中一个势利眼女性,《太太万岁》中一位姨太太,《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接收夫人”何文艳,使她一下名震影坛内外。
  在接下来的3部影片《万家灯火》、《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中,上官云珠一改戏路,演了三个善良正派的女性形象,表现出极强的可塑性,使影圈内外对她刮目相看。
  战后,她演的影片还有《乱世儿女》和《乌鸦与麻雀》。
  (1915——1969):原籍安徽安庄,高小毕业后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只身前往上海谋生。由于她国语出色,曾为中国第一部蜡盘有声片《歌女红牡丹》配音。
  1932年进“艺华”,后转入“明星”,先后拍了《民族生存》、《中国海的怒潮》、《夜来香》、《劫后桃花》《压岁钱》十几部影片,开始引起人们注意。
  抗战期间,舒绣文在“中制”主演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塞上风云》;在舞台演出《棠棣之花》、《虎符》《天国春秋》、《雷雨》、《日出》等名剧,是话剧界“四大名旦”之一。
  战后,她的电影作品有《一江春水向东流》、《裙带风》、《野火春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等片。
  舒绣文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交际花王丽珍的形象成为1947年中国影坛广为人知的一位明星。
   
附录三:上海滩部分男影星简介
   


  郑小秋

  (1910——1989):郑正秋之子,生于上海,童时即在“明星”首部“长片正剧”《孤儿救祖记》中初登银幕。20年代,郑小秋告别童星时代,开始以“小生”形象出现于银幕,至30年代的这段时间,他作为“明星”的主要“小生”,主演了《火烧红莲寺》、《黑衣女侠》、《空谷兰》、《啼笑姻缘》等一批影片。
  直至1933年,郑小秋在《春蚕》和《姊妹花》中分别饰演的农村青年“多多头”和木匠“挑哥”才表现出了艺术上走向成熟的风采。
  1935年,其父郑正秋去世以后,“明星”让他承乃父衣钵,改行当导演。此后,他曾协助张石川导演过《压岁钱》、《女权》等片。“孤岛”时期,曾在上海为“国华”导演影片。抗战胜利后,为“大同”导演影片。

  王献斋

  (1898——1941):原名王有廷,生于一俄国华侨家庭,祖籍山东。沪江大学医科肄业后,进入“明星”。曾参加“明星”第一部影片《滑稽大王游华记》的拍摄。
  在“明星”,主要影片中的坏蛋大多由他饰演,他塑造了数十个坏蛋的形象,诸如《最后之良心》中的暴发户、《歌女红牡丹》中的无赖丈夫、《劫后桃花》中的地痞、《啼笑姻缘》中的琴师等。
  他所塑造的恶人形象,曾被时人评为“无赖标本”、“人类罪恶的象征”。银幕上的王献斋坏事做绝,现实生活中的王献斋却是一位谦谦君子,风度儒雅,衣着讲究,淡泊守志,忠于友谊。
  1941年夏,王献斋面涂油彩,身着戏装,昏倒在拍片的水银灯下,再也没有醒来。在20年的银海生涯中,他“以演技突出于群星,高踞第一把反派交椅,享誉默片及声片前期这两个时代。”

  朱飞

  1903年生于上海一富人之家,曾就学于远东商业学校,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20年代初即为英美烟草公司电影部罗致为主要演员,拍摄广告片。他以各种优雅而含挑逗性的抽烟姿态所拍的香烟广告片,极为张石川欣赏。
  1925年,张石川将其挖至“明星”,当年即令其在《空谷兰》一片中饰男主角,该片非常卖座,朱飞也因此声名远扬。此后他又连续主演了《多情的女伶》、《良心的复话》等10多部影片。
  风流调傥的朱飞成名后逐渐放浪形骸,在脂粉阵中尽显其长,博得美人欢心。自恃一流明星,拍片经常迟到或早退,还常与导演“顶牛”,1928年,被张石川解雇。
  此时的朱飞,染鸦片瘾已深,无力自拔,终于在30年代因吸毒过深而惨死。

  张慧冲

  (1898——1962):广东中山人,家境富有。早在2O年代初,出于兴趣,加盟商务印书馆影片部,主演了《莲花落》、《好兄弟》等片。后又与人合股创办联合影片公司,主演了《水落石出》、《劫后缘》等片。
  自1925年应邀参加“明星”《新人的家庭》拍摄后,加入“明星”。因其外貌英武,又精于驾车、骑马、游泳,故多演侠客打斗片,成为中国第一位武侠明星。
  1927年,张慧冲在其父去世后,继承了25万银元的财产,于是脱离“明星”,自创“慧冲影片公司”,专拍武侠片。所拍影片的主演大多由他与妻子徐素娥担任,但营业上极不成功,慧冲公司在30年代初关门。
  破产后的张慧冲,组成了一个魔术团,浪迹于南洋,后成为“海派”魔术奠基人。1962年临逝于上海。

  龚稼龙

  原名龚家龙,南京人,1902年生。早年在南京体育场做管理员时就向往银幕生涯。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影人郑矜苹相识,闯入上海电影圈。
  1926年被“民新”导演卜万书看中,邀其主演卜万苦执导的《玉洁冰清》一片,随后与卜一起转入“明星”,参加了《挂名夫妻》、《湖边春梦》、《同学之爱》等多部影片的拍摄。
  来自体育运动场的龚稼龙体态健美,不同于当时“脂粉气”的“小生”,这个新“小生”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30年代,作为“明星”最有名的男演员之一,主演了《狂流》、《春蚕》、《脂粉市场》、《到西北去》等多部优秀影片,对30年代现实主义影片潮流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金焰

  (191I——1983):原名金德麟。1927年春,金焰南下上海,怀着找一个不要本钱的职业的愿望,经人介绍进了民新影片公司,从此涉足影坛。1929年,转入“明星”。孙瑜在拍摄他的《风流剑客》影片时,大胆起用金焰,时年19岁。
  193O年,金焰加入“联华”,在孙瑜编导的《野花闲草》中饰男主角,是年冬影片公映,观众惊喜地发现金焰这一新型男主角的英俊形象。接着、金焰又主演了《恋爱与义务》、《一剪梅》等影片。
  1932年,上海《电声》举办了观众评选“电影皇帝”的活动,结果金焰当选,成了观众心目中的“影帝”。此后,他又主演了《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城市之夜》、《大路》等一大批左翼影片。
  3O年代是金焰从事电影创作的黄金时代,他成为3O年代现实主义电影潮中最有成就的男影星。

  袁牧之

  (1909——1978):原名袁家莱,浙江宁波人。13岁赴上海读中学,此后开始了演剧活动。1934年,袁牧之进入“电通”,从此开始了他的银幕形象的创造。他在“电通”主演了《桃李劫》、《风云儿女》,从而由一个著名的话剧演员成为受观众喜爱的电影演员。
  “电通”结束后,袁牧之加入“明星二厂”,主演了《生死同心》,他一人扮演了革命志士和华侨青年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演得是那样的泾渭分明,令人叹服。
  袁牧之对电影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表演艺术,作为一名电影编导,他在30年代共编剧或编导了3部影片,即《桃李劫》、《都市风光》和《马路天使》。尤其是《马路天使》在艺术上、结构上送到高峰。
  抗战期间的1938年,袁牧之主演了“中制”影片《八百壮士》,同年奔赴延安。

  金山

  (1911——1982);原名赵默,字缄耳。祖籍湖南沅陵,生于江苏吴县。20岁时闯入上海滩,1932年,金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左翼剧联的创作、演出等工作。
  他与章泯组织了东方剧社,又参与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的创立。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后,金山在演剧的同时,参加了进步影片的拍摄。
  他为“新华”主演了《狂欢之夜》和《夜半歌声》,尤其是他所饰演的《夜半歌声》中宋丹萍一角,虽带有舞台痕迹,但却以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激情,震憾了观众的心灵。
  抗战爆发后,金山主要从事戏剧活动,曾率文艺团体赴海外为抗日募捐。抗战胜利后,他在“长制”编导了著名影片《松花江上》。

  高占非

  (1904——1969):天津人,从小就喜爱戏剧、电影,尤其擅长皮簧。19岁时,矢志不移的高占非弃学赴上海,经亲友推荐,加入“明星”担任配角。他在《空谷兰》等片中的表演引起了张石川等人的注意和赏识。
  不久,他在新人公司的《小侦探》和耐梅公司的《奇女子余美艳》中担任了主要角色,赢得观众青睐而崭露头角。
  3O年代,他加入“联华”,主演了《自由魂》、《都会的早晨》等十余部影片,接着又为“明星”主演了《女儿经》、《船家女》、《劫后桃花》等多部影片。从而成为30年代影震坛最有名的男影星之一。
  抗战期间,他先后赴武汉、重庆,参加了《热血忠魂》和《长空万里》的拍摄。战后赴香港,在“大光明”拍摄了欧阳子倩导演的《野火春风》等片,1951年随同“大光明”迁回上海。

  周伯勋

  (1911——):原籍陕西临潼,生于西安一商人之家。大革命失败后,为躲避迫害,逃至上海。1930年入持志大学,不久转入复旦大学。1931年参加《玉堂春》的拍摄,首次登上银幕,饰演的是“反角”,后又参加《续故都春梦》的拍摄。
  1933年,他参与创建“艺华”的工作,后在“明星”客串演出了《时代的女儿》和《上海二十四小时》。1934年加入“电通”,在“电通”的四部影片中,均扮演了角色,演来都得心应手。
  抗战期间,参加了《塞上风云》的拍摄,饰日本特务长。战后参与组建和领导昆仑公司,并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塑造了庞浩公的形象。
  周伯勋一生演过数十个反派角色,他从不在形象上有意丑化反角,而追求把反面人物的丑恶心理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他的含蓄的表演耐人寻味。

  韩非

  (1919——1985):本名韩幼止,原籍浙江宁波,生于北京。13岁时随家庭南迁上海,偶然机会在话剧《阿Q正传》露面。这次演出导致了韩非生活的转折。
  此后,他成为上海剧艺社的职业演员。在话剧舞台上,韩非很快显出了他的喜剧才能,在《镀金》、《裙带风》等一系列喜剧中,以幽默诙谐的动作与风趣生动的语言,造成强烈的喜剧效果。
  韩非初涉银幕,是在张石川导演的《夜深沉》中扮演男主角,后来又主演过《乱世风光》。战后,他在文华公司拍了《太太万岁》、《艳阳天》等影片。
  1949年初韩非到香港,在回上海前的3年中,与王丹凤、李丽华、夏梦等合演了一批出色的喜剧影片。韩非的表演真实自然,夸张适度,谐而不俗,从角色自身性格与经历中发掘喜剧因素.是影坛不可多得的优秀喜剧演员。

  石挥

  (1915——1957):原名石毓涛,生于天津,自幼时随家人迁居北京。194o年石挥来到上海,开始了他辉煌的表演生涯。他在上海多个话剧团体从事舞台演出,是若干剧团的台柱之一。
  石挥在《雷雨》、《家》、《蜕变》、《正气歌》、《大马戏团》、《秋海棠》、《夜店》中扮演了一系列人物形象,风靡上海,被称为“话剧皇帝”。
  “孤岛”时期石挥走上银幕,主演过《世界儿女》与《乱世风光》两部影片。1947年参加文华公司,主演过《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夜店》、《艳阳天》、《哀乐中年》等影片,编导了《母亲》。昔日的“话剧皇帝”在银幕上再次放出耀眼的光彩。

  赵丹

  (1914——198O)原名赵风翱,祖籍山东肥城,生于江苏南通。中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业余参加戏剧演出活动,并改名为赵丹。
  1932年,赵丹在影片《琵琶春怨》中演一个角色,从此走上银幕,成为“明星”基本演员。1937年以前,主演了《时代的女儿》、《乡愁》、《清明时节》等十几部影片,尤其是在《十字街头》中演的老赵与《马路天使》中的小陈更引起观众注目。与此同时,他还在舞台上演出多部世界名剧,成为一名影剧两栖的著名演员。
  1939年,赵丹与四名同仁到新疆,企图在那里打开局面,但被盛世才逮捕入狱,直至1945年才出狱。1946年,赵丹回到上海,主演了《幸福狂想曲》、《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影片,尤其在《乌》片中,有较为出色的表演,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