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打工文学的一朵报春花 ——《青春驿站》座谈会纪要 刘楚材(深圳市图书馆副馆长):安子的长篇纪实文学《青春驿站——特区打工妹写真》发表后,在社会上尤其是在打工阶层中引起较大反响。为了开展基层读书活动,活跃特区文学争鸣的空气,由市图书馆、海天出版社和市读者联谊会召开这次座谈会,请到会者踊跃发言。 “一花引来百花开”——《青春驿站》何以能引起轰动效应? 杨宏海(市文化局调研处副处长):几年前,我在文化调查时了解到,深圳临工喜欢看的书有三类:一是琼瑶的小说,二是武侠小说,三是算命卜卦的书。近年来,打工文学的兴起,不仅为特区文坛注入了新的生机,更引起了打工者对反映自身生活的文学作品的关注。打工者开始把阅读的对象转向打工文学,今天到会的有许多临工代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我们的文艺是属于人民大众的,《青春驿站》从报纸连载到结集出版,必将推动打工文学的发展,起到“一花引来百花开”的作用。让文学更多地进入人民大众,这就是《青春驿站》发表的价值所在。 倪鹤琴(市委宣传部新闻处):《青春驿站》能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轰动效应,我认为不要单从文学本体研究去探讨,而应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去审视。安子的作品来源于生活激流的底层,代表打工阶层讲出自己的声音,吐出心中的苦闷和希冀,所以社会反映效果好,说明源于生活、反映现实的作品才能拥有读者。 张和平(福田区委党校教师):《青春驿站》的发表,起到一种双向沟通的社会效应。对百万打工者来说,作品讲出了他们想讲而没有机会或没有水平讲的心里话,引起了打工者的强烈共鸣;而对机关干部、知识阶层来讲,则可以从中了解到打工者这一阶层的生活、工作、愿望和要求,以及客观地认识他们对特区建设所作的贡献。 杨彦庄(深圳读者联谊会副秘书长):打工者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边远穷困地区,到了深圳,深受商品经济新文化的熏陶,比内地青年有更多的机会与选择,也比内地青年有更多的困惑与骚动,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更多的心理平衡和精神慰藉,《青春驿站》正是为他们起到平衡和宣泄的作用。所以我认为,深圳需要打工文学,需要有更多的打工作家。 张慧文(罗湖村企业公司临时工):读《青春驿站》,仿佛有身历其境的感觉。我来深圳打工多年,也像《青春驿站》所写的那样,饱尝飘泊生活的滋味,经常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今天,我虽然经过努力,成为“罗湖区十大优秀青年临工”之一,但只是一个起点。我认识到,只要像《青春驿站》中先进人物一样,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我们打工妹就能赢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陈跃武(深圳丰业拉链有限公司):打工者处于社会底层,他们因生计奔波、文化局限等因素无法将心声向社会倾诉,因而产生一种压抑感。安子的作品及其他打工文学再现了打工者的生活,展示了他们的心灵档案,使之得到社会的关注与理解。有人认为打工文学是“下里巴人”而不予关注,这是片面的。如果只强调“阳春白雪”的话,就会忽略百万打工者这一庞大的读者市场。 “呼唤打工文学,淡化打工意识”——《青春驿站》引发的思考 刘学强(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作为打工生活的一本写真集,《青春驿站》是多了几分真诚,少了一些虚伪;多了几分朴实,少了一些虚荣。看过作品,使我了解到深圳打工者的活法,有新鲜感。从特区文学发展角度看,我呼唤打工文学更繁荣;但从特区社会发展角度看,我希望打工意识要淡化。因为深圳有100多万打工者,应在他们中间树立主人的意识,淡化“别人的城市”的心态。你今天在深圳工作,你就是深圳人,就要有作为深圳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就应该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特区作贡献。安子的成功不是惟一的成功,每个打工者都可以从不同的岗位去争取自我价值的实现。 张和平:打工文学的兴起,向理论工作者提出一系列新的有待探讨的问题。《青春驿站》中描写了大量白领阶层与蓝领阶层的关系,揭示出随着“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出现,我们的生产关系掺杂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劳资关系,这种劳资关系与原来企业中单一的干群关系和工人们的主人地位发生冲突,从而发生角色转变,许多人出现心理失衡,这是社会变革大潮中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宣惠良(市文联主席):《青春驿站》描绘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打工阶层中严峻的生活图景,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新的关系,可以启示人们从社会学、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等角度去思考问题。正如安子所说:“深圳不相信眼泪”,在深圳打工阶层中的确存在“野麦岭”、“包身工”的现象,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去审视这些社会问题,讨教人生与文学的道路。安子从打工妹走向文坛,但未必所有人都要走这条路。深圳是充满机会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在适应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还有政府的关心和法规的保护,这就是我们的打工者与西方打工者的不同之处。 苏民牛(深圳音像公司八卦岭展视厅经理):安子周围有一大批打工者的文学发烧友,这也是她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这使安子能从不同渠道得到创作素材,同时也激励了一批有志的打工者发奋努力、争取上进。 “微笑看世界”——《青春驿站》的艺术特色及其局限 杨宏海:安子具有女性作家细腻敏锐的艺术感觉,她总是以“微笑看世界”的视角来观察和反映生活。毋庸讳言,打工生活飘泊、艰苦,绝大部分打工妹在深圳仅是一段青春之旅,她们面临生活是严峻而紧张的,但安子笔下的打工妹,大都是成功人物,表现出一种“挑战生活、实现自我”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又不失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如果说打工文学的基调是“沉重的廉洒”,那么安子淡化了其“沉重”,强化了其“潇洒”,这种创作视角也受到不少读者的欢迎。作为纪实文学,《青春驿站》一般性的记述叙事较多,而文学典型性不够,文字也嫌粗糙。 钟海帆(市委宣传部新闻处):作品的特点是诗意与平民意识的结合,给主人公辛酸的经历涂上一层亮色。“微笑”的视角寓于女性的气息。我认为,安子在一大片赞扬声中也可能会潜伏一种危险。过去文坛有一些人借题材、经历而功成名就,作品于是便成了“绝唱”,再也难以有所突破。所以“短、平、快”地反映生活,有其好处也有其缺点。 崔玲(《深圳电视报》记者):安子生活经历坎坷,但她能不懈地追求、勤奋地写作,对此我很是敬佩。但我认为“安子现象”的轰动效应,是一种社会情绪的体现,不是来自文学自身,而是来自千千万万打工者心灵的渴求。我觉得安子还没有从文学的视角去看世界,她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学与生活的功底,愿以此与安子共勉。 安子(《青春驿站)作者):我从一个平凡而普通的打工妹,逐步走向文学之路,这是深圳给我的机会,期间也得到文学界、新闻出版界以及广大读者的热情帮助,我对此深怀感激之情。《青春驿站》能引起一定的反响,我觉得这是对反映临工生活的打工文学的肯定,也是对千千万万打工者的肯定,这仅仅是我迈出的第一步,我将继续努力下去,不辜负大家的殷切期望。 司徒海文整理。原载《深圳特区报》1992年7月26日第四版“文艺评论”。 年轻,但充满生机 ——评安子《青春驿站》 兼谈“打工文学” 在节奏明快、蔚为壮观的深圳特区,随着百万打工仔、打工妹相继涌人,在现代工业文明冷峻的曙色里盘桓寻梦,逐渐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特区文化——“打工文学”。“打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深圳特区特殊的社会和独特的历史道路相一致,它的出现尽管稚拙,却是不可避免的,反映了被青春的梦境和现代工业流水线纠结在一起的那一社会阶层的生活和心态。最近安子在《深圳特区报》推出了长篇纪实文学《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是“打工文学”又一可观的成果。 7年前,安子年仅17岁,稚气未脱,怀着依稀的梦想,孤身只影闯深圳。岁月在都市霓虹灯的明灭中悄然逝去,安子亲身感受到在特区兴建与繁盛的过程中,百万打工仔、打工妹如奔流不息的浪潮跌宕回旋,他们的青春故事,可歌可泣,令人激奋。这一切繁杂多样、与时俱进的现实情景,给她留下了永生难忘的深刻印象。《青春驿站》以简洁真挚的文笔,忠实地记录了一些特区打工妹漂流、奋进、成功或沉沦的过程和命运,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记述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青春驿站》作者安子之所以选取纪实文学这种体裁,显然有一个基本的艺术动机,就是因为打工妹的生活本身曲折,自成精彩故事,稍作艺术加工,就呼之欲出,动人心魄。而要取得创作成功,至少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拥有丰富的原始素材;二是有独到的思想,充沛的激情。这两点,安子是做到了。我们在《人在旅途》一节中,通过作者质朴明快的自叙,可以感受到安子面对一个生疏而新奇的世界挑战时的憧憬和勇气。作者基本上是用一个个相连的事件,即安子自身丰富的经历和体验来打动人的心弦:始从梅县偏远贫困的山区而来,终在特区找到归属感,拥有一个温馨的家。正如客人所说:“经历是一种文化。”这种经历的吸引力量源于新环境富有挑战性的诱惑和机遇,源于精神的昂扬强健和对生活不竭的激情。《人在旅途》,隐喻着人生的流转不息。因此,安子满怀热情抒写她的经历时,由于其简洁、蕴含哲理和柔婉的艺术感受力,使许多读者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感情的共鸣。 《青春驿站》的特色在于由一个个或长或短的人物列序构成,包括安子自己在内,共写了16个女性在深圳特区的故事。也许首先应该感谢深圳特区这块绚丽多彩的土地,这块土地和她明丽的空间有如五光十色的舞台,正在演出无数生动的悲喜剧。在绝大多数人物经历的描述中,都体现一种经得起摔打,处于逆境益加坚强的精神面貌,在《说好一声“再见”》一节中的杨燕,千里迢迢来特区,好不容易在一家电子厂站稳脚根并进入白领丽人的行列,但因有职无权的工作不能满足,后来终于当了3间连锁发廊的总代理。她认为人海茫茫,总有自我的位置,有发挥潜质的地方。这种在特区形成的人生信念,促使她找到了自己合适的生存空间。 也许我们不大满意作者在《青春驿站》中选取的事例过于戏剧化,绝大多数是成功人物——郑毓秀、夏雪娥、阿华、马兰英、康珍。艾静雯等等。事实上大多数打工妹终会成为深圳的匆匆过客,洒下青春血汗,留下一段美好而悒郁的回忆,然后消失在远方。但安子描述的这些成功人物,确有一股洒脱的豪气在,勤奋而又精明,善于学习和善于应变。她们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都意识到在这种处处充满竟争和力的较量的现代社会氛围里,在个体的生存背景中需要相应的文化素养和一两样过得硬的实用技能支撑。因而,狂热地追求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适应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是这些成功女性的显著特征。在她们身上,体现着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对所有的打工者以及艰难地走向现代化的人们,都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安子在《青春驿站》中,成功地展现了现代都市新城打工妹一幅幅生动秀美、勇于开拓的众生图。在总体的组合上,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热切呼唤着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现代精神,引导人们在特区错综复杂的环境里珍惜光阴,正视自我,在观念转变和趋向现代文明中,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以利于人类和社会发展。 在艺术手法上,作者善于用洗炼的语言勾勒事物的特征,因此每见精彩之笔,显得纯净明快。造成这种效果与作者具有细腻、柔美的艺术感受力,在小标题的设置和字里行间的诗意描写是分不开的。如小标题“风雨人生路”、“人在旅途”、“风吹响一树叶子”、“晚霞,在燃烧”等等,既蕴含人生哲理,又富有诗的形象和韵味。因此,整部长篇纪实文学不仅以选材的贴近生活,思想的敏锐引人入胜,而且在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 采用纪实文学的体裁来反映这么丰富多姿的生活,有其快捷、即时见效的优点,这反映了作者对彩色斑斓的客观情景和满溢的内在感受与思考急于倾吐为快(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春驿站》也是一种社会情绪的体现);但从总体构思、结构、细节描写以至语文表述上,都还显得比较粗糙,这也反映了作者在艺术准备上的不足。 但何必对安子这么严苛呢?“打工文学”比深圳特区的历史还要年轻。写“打工文学”目前较有影响的,大多还是打工出身的作者。其中张伟明的短篇小说《我们INT》,写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文明接触初期产生的破碎感和失落感;林坚的中篇小说《别人的城市》,写打工仔趋向现代文明的艰难过程。而安子这部长篇系列纪实文学《青春驿站》,写的却是打工妹在深圳充满机遇的环境中找到自我价值时的喜悦。侧重点各有不同,艺术风格也迎然有别,但可见这3位有代表性的打工作家在精神上的内在联系,以及“打工文学”的发展轨迹。 “打工文学”的年轻还体现在写这类作品的作者年纪大多在20岁到30岁这个区间。这些作者直接从严酷的青春生命的体验中汲取艺术灵感,在乎缓生活压力的同时有一种急于宣泄的欲望,因而写得情真意切,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一些作品当之无愧地进入特区10年来文学创作的最佳之列。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作者缺乏广博深湛的文化熏陶,未能将这些生活和艺术感觉上升到历史发展的高度来思考,来观照。因此,这些作者还须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创作实践中不断补充、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吸收新的文化养料,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者:温波。原载《深圳特区报》 1992年1月5日 第五版。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