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党中央便决定要建立一座支撑共和国工业大厦的柱石之一——重型机器厂。勘探员们在北国草原的嫩江之滨,为这个机械工业的天之娇子,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富拉尔基在地图上的位置被放大了。 多少年来,这儿一直是块空旷的荒原,听不见人的声音,看不到人的踪迹,在大自然粗野的鞭挞下,凄苦地度过了数不清的岁月。直到达斡尔族的渔民和猎人来到这里,她才第一次听到人的笑语。不过,在那黑雾弥天的旧中国,达斡尔人的生活,也是苦难压倒了欢乐。但是,人们并未对未来失去信心,他们把自己的家乡敢名为“富拉尔基”。富拉尔基是达语“红色之岸”的意思。我们的达族同胞用这美丽的名字,表明渴盼过渡到幸福彼岸去的希望。 这个美好的理想在五星红旗插在这块多难的土地之后,实现了。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建设者们用激情和汗水建设了50年代世界第一流的重型机器厂。不夜的灯光,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嫩江两岸,富拉尔基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色之岸”。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我们的很多建设事业是从零开始的。好多工矿企业,都冠以“第一”的美称。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也得天独厚地获得了这个荣誉——国家命名它为第一重型机器厂,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一重”。 “一重”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对它的期望。即使是在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给我国带来严重困难的那些严峻的年月,也从它的怀抱里走出一个个“钢铁巨人”: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套大型轧纲机,第一台大型模锻锤,以及占全国60%的大型电站的转子、大轴……从这些“争气机”上,人们看到了一个全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重型机器厂造”。在北京,在上海,在云南,在四川……在我们祖国许多工业基地上,人们看到了这个标志;在平壤,在卡拉奇,在布加勒斯特,在坦桑尼亚……人们也看到了这个标志。但是,使得一重职工最为幸福和自豪的是:在1962年6月的一个艳阳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来到了富拉尔基。他老人家在视察了一重之后,给这座草原上的钢铁大厦以极高的评价。总理说:“你们这个厂可是‘国宝’啊!为了建设它,我们六亿人民每人投资一元人民币,它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啊!”最后和一重职工依依告别时,总理又勉励大家:要发奋图强,使“国宝”为社会主义建设大放光芒! 只有懂得周总理这些话的分量有多重,才会懂得第一重型机器厂在全国工业建设中的分量有多重! 人们还记得吗?当报纸上登载了“我国自造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胜利出厂”的消息以后,引起了全国人民多么大的欢欣之情! 但是,凡是人民和周总理所宝贵的,林彪、“四人帮”就要毁灭它!从1966年开始的全国性的大灾难,也降落到“国宝”的头上来了!1.7万名职工队伍被整得伤残溃散了,机床停止了运转,熔炉停止了冒烟,设计室停止了设计……到“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1968年,一重的工业总产值不到1966年的1/33! 国家每年要拿出多少钱来养工厂,养职工!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