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七章 幻灭的光环




           ——自认吃亏、能捞则捞的补偿心态

  进入世纪末,一大批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共和国礼炮响起而陆续参加工作的老干部,开始面临一个人生新课题:离休或退休。
  退下来的生活是陌生的。面对陌生的生活,这些老干部,特别是握有相当权力的老干部,绝大多数人都会正确对待并顺利完成人生角色的转换和健康的心理转换。可是,我们遗憾地看到,在个别人心里,难免会掠过丝丝惶惑的云丝,有的还会压上铅重的阴云,回顾人生,他们更觉得心里不踏实。
  他们的确是奉献的一代人。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尽,他们年青的脸庞便随着共和国成长的年轮,而被岁月刻上一道道皱纹。清匪反霸、土改、生产关系大变革、大跃进、反右……运动一个接一个,直到几乎人人受冲击的“文化大革命”
  他们在几十年的生涯中,锻炼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向社会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国家也赋予了他们相当大的权力。他们曾满足过、欣慰过。可是,当他们埋头拉车就要达到退离休的终点时,抬头四顾,特别是回首一路叱咤风云的生涯,才猛地一拍脑袋:吃亏了,太不划算了!曾经拥有的那么大的一笔“资源”,竟没有很好地开发!于是,曾经是深恶痛绝的一种恶念,竟如黑色泡沫,迅速升腾,弥漫全身,最后淹没自己。既然过去吃亏了,那么现在则应该尽快捞回来,尽快予以补偿。所以在这类老干部的犯罪中,呈现出一种超乎异常的“重力加速度”,不到三两年功夫,甚至更短,便成了一个贪婪的人。卑微的人,乃至当东窗事发之后,蓦然回首,连自己都不敢正视自己了。

                  一

    贪于近者则贵远,溺于利者则伤名。
                       ——《晋书·宣帝纪》

    世间一切声色嗜好洗得净,一切荣辱得失看得
  破,然后快乐意思,方为此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

  这是在金融部门跋涉了数十年,靠自己的奋斗和刻苦工作,一步一步地越过若干台阶,终于当上某银行湖南省分行总经济师的罗亦军的忏悔:
  “我为党工作几十年,老老实实,不贪不占,廉洁奉公。有人说我是假正经,也有人说我傻,无能,没有本事……”
  这种责备,这种挖苦,自然并非空穴来风,恐怕每一个有类似经历的老干部都会遇到。面对这些责备、挖苦和奚落,有的人是一身正气,大声呵斥,有的人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有的人是淡淡一笑,我行我素。可是,这位老总经济师却撑不住了。
  “……想想也是,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不如趁在位的时候能捞则捞。”
  作为一个省级专业银行的总经济师,不怕找不到“捞”的机会。
  这位一生中得过数不清荣誉,与钱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总经济师,终于被钱耀花了眼睛,重重地跌倒在钱堆里。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
  他利用手握大权到即将卸职这两个时间段之间的空档,巧妙地下了手。
  他下手的部位也是利用“时间差”。
  他所在的单位在珠海那个花园城市订购了一批房地产,接着又委托一家公司出售。
  一进一出之间,有一小段时间。
  在这个时间里,他两头一虚晃,近十五万人民币到手了。他觉得这一次干得很精明。然而,“裁判”向他出示红牌:构成贪污罪。
  “付出太多,得到太少”的喟叹不仅是一个面临退休的总经济师发出的。
  这种老干部在“功德圆满”之前跌下马来,正是受的这类心态左右。他们觉得,为国家干了一辈子,也该想想自己了。过去,奖状虽不少拿,头衔虽不少挂,名誉虽不少得,可实惠呢?人生一盘点,才发现:“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国家的事业发展了,单位的事业发达了,可自己呢?不过是“两手空空”的匆匆过客!
  他们进行人生大盘点,固然合情合理,可是用于盘点的量度标准却只用了“钱财”。狭窄的钱财观,诱起贪心大膨胀。
  想得到更多,反把已得到的失去了。
  西南大都市一省会专业银行的老行长,也是要差那么短短几步路,就迈向光荣退休之路,却不料也跌倒在“钱”字上。
  这时,他才由衷地痛恨那些向他“开炮”的行贿人。
  这位18岁便参加革命队伍,风风雨雨四十多年,担任行长兼党委书记和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的“识途老马”,让他马失前蹄的仅区区1.6万多元。
  转变他命运的是春节前的一个牛皮信封。
  春节前夕,流行拜年。老行长家里也来了不少客人。这一夜,银行下属的一个单位的副主任来了。说了一大通感谢话,便掏出一个胀鼓鼓的信封。
  老行长当然知道那里面装的是什么。没有推辞,他收下了。
  连续两年,这位副主任都来拜年,每次都留下装有2000元“过节费”的信封。他出国考察,这个“忠诚”的下属又送来500美元。
  很快,这位副主任转“正”了。当任命宣告那天,他紧紧握住老行长的手。手与手相握,一种微妙的情感,像电流通过一般,两人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很快,老行长习惯了这种感觉。
  他帮助了一名职工女儿的工作调动,那名职工千恩万谢,送来了3500元的“感谢费”。
  这些交往,他都尚能用“正常交往”解释,随后的几件事,他开始感到“出格”了,可又按捺不住对金钱的渴求。
  一家建筑公司的经理夫妇二人也来拜年了。经理姓辜,快人快语,提出一个合作项目:由他的公司和老行长的银行合作,在海口市联合开发商品房。
  急于在房地产开发方面有所作为的老行长静静地听着辜经理的陈述,不时地颔首认可。
  辜经理热情邀请老行长全家一道前往海口考察。
  “哦?”老行长微闭的双目一亮,他早就想同他那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出去走一走,现在不是一个机会吗?
  辜经理夫妇是精明人,一见火候将到,便留下一个拜年的信封,谦卑地告辞了。
  送走客人,打开信封:呀!整整4000元。还有一个金戒指,黄澄澄的,耀得人眼发花!
  这钱有点出格,不能收!老行长暗暗对自己说。
  过完年,老行长专程找到辜经理,执意要退给他。这回轮到辜经理吃惊了:“哟,这算得了啥?老行长,这不过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与任何单位和企业都没关系!对,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我个人财产罢了,我有权支配……”
  推来推去,老行长收下了,并一再地说:“保密哟,下不为例哟……”
  初春,海南最美的季节,老行长携夫人,还有他最心疼的小孙子,飞赴海南“考察”了。
  “考察”的结果,大家都满意。祖孙三人尽兴而归,辜经理也拿到了老行长拍板同意合作的方案。
  除了当好他的行长外,老行长还欣然同意当了一家乡镇企业的“顾问”。这乡镇企业的算盘自然打得很精,是看准他的贷款审批权。它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发展自然需要资金,而所贷项目及金额又往往超出当地县一级银行的规定,它的经理便把目光越级投向老行长这里。
  精明的企业家搞了个“曲线行贿”的手段。既然老行长是“顾问”了,于是便有名烟、名酒、手表等礼品,还有现金作为“顾问补贴费”。想到自己头上有顶“顾问”的帽子,老行长也感到受之无愧了。
  可是,还是“翻船”了!不是他一个人,是他领导下的整个银行系统!
  摧枯拉朽的反腐飓风扫进这个银行系统,竟挖出17名以贷谋私、贪污受贿的案犯,查出的犯罪金额达一百八十多万兀。
  新光华街营业部主任垮掉了,查出受贿金额数十万元;
  德盛街营业部副主任垮掉了,查出受贿金额数万元;
  城郊信用社主任垮掉了,查出受贿金额二十多万元;
  洞子口信用社主任垮掉了,受贿近十万;
  东大街营业部副主任垮掉了,受贿达……
  不知哪条线,牵出老行长。他终于走上被告席。
  那一段日子,他闭门思过,把他那四十多年与钱打交道的经历翻烙饼式地想了又想,把他那在紧要关口未能把握自己的关键性几步琢磨了又琢磨。他为自己的失误而惭愧,为自己领导下的银行系统竟出如此多罪犯而惭愧。他掂量又掂量,觉得自己还构不上犯罪,于是,聘请了一名著名律师作辩护人。经过人民法院的一审、二审,终于对他作出公正的处理……
  “老行长,你真幸运!”有人向他“祝贺”,他总是苦涩地笑笑:
  “教训呵教训……”
  每每到了夕阳西下,天边抹了一道亮丽的霞彩,在西南这座大都市里,在闹市区的一条街道的夹竹桃丛边,两位老人搀扶着,默默地散步,身边是活泼的小孙子。
  夕阳是最美的风景,可老行长的晚年却抹上了一道灰暗的色彩。于是,他总是叫过小孙子,讲开了做人的根本。

                  二

    人之制情,当如堤防之制水,常恐其漏坏之易。
                      ——宋·林逋《省心录》

    寸火能焚云梦,蚁穴能决大堤。
                       ——《抱朴子·备阙》

  严格讲,老行长还不算贪得无厌的蛀虫。
  这家银行系统的窝案、串案被突破,一时轰动全国,金融系统也抓住这个典型,大张旗鼓地整饬从业队伍。遗憾的是,共和国的金融界,还在接受类似的震荡,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惊。
  我们看到,在设有不同规模金库的各类金融机构,监守自盗屡有发生。袭击数额大,预谋时间长,侦破难度更加增大。
  我们看到,高智能犯罪渗透进银行系统,利用电脑“病毒”作案,实施贪污的事件时有所闻。
  我们看到,伴随各类信用卡为社会广泛接受,迅速增长的发行量与银行内部制度管理欠完善形成真空地带,恶意透支的现象便出现了。
  我们还看到,银行系统的从业人员盗用客户帐户,随意挪用资金,甚至炒期货、炒股票的案件已不是一件两件。
  我们还看到,信贷资金时“回扣”风仍然存在,银行系统内手握实权的人物违反规定发放信贷的标准,是看对方给予的“回扣”多少……
  这些,都是金融系统犯罪常见的特点。如果说,第一类尚属“暴力型”犯罪,第二、三、四类属“智能型”犯罪,那么,第五类则呈现出“权力型”的特色。对于处于“五十九岁现象”之中的老干部而言,第一类犯罪即暴力型犯罪,显然不是他们的“长项”;而“智能型”犯罪又显得新潮,由于经历和时代局限,他们都不在行;最得心应手的显然是“权力型”犯罪。他们的地位,他们的权力,他们的威望,都足以催化埋在心底的“贪”字。
  重庆的冬天,雾气沉沉,连日阴霸不开。
  位居副厅级的某银行重庆分行的李副行长,此刻的心情也如天气一般灰暗。他手中的权力很大,掌握着整个分行的信贷大权,但他已满59岁,就到了退休年龄。想来真是人生如梦,参加工作的日子,恍然如在昨日,竟已干满40年了。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就这么了结了?就没有一点补偿了?国家的退休政策自然是懂的,可是,那未免太……太寒酸了吧?国家和单位都不能补偿,、干脆自己想办法补偿吧!离退休就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手中权力眼看就要飘然而去,此时不抓紧“补偿”,更待何时?说快还得抓紧!李行长暗暗打定主意。
  机会自然是层出不穷的。几天后,重庆某总司老总踏着一路寒气闯进李行长的办公室。管信贷的副行长,对在经营上遇到红灯的企业家来说,可是货真价实的财神菩萨呵!
  李行长既然心中已打定主意,也就来了个月亮坝里耍大刀——明砍:“贷款自然是好事!但是,‘好处费’……”
  老总的处境,已是急如星火,便同意下来。
  接着便是具体商量操作方式。几经权衡,想出了个“好点子”:把贷款的利率从国家规定的10%增加到20%,其中便有10%差额,这差额便作为“好处费”。
  “要现金哟!”李行长也急如星火,迫不及待地叮咛。他心里的小算盘一划拉:对方要贷款250万,即便是下属打点折扣,我把条子批下去,贷给他们200万是能够办到的。这200万元的10%也是二十万元左右了。
  老总也点头认可。不过,直来直去又恐不妥,男人与男人的对话,总有些强硬。于是由李行长提名,一位丰韵犹存的少妇闯入他们的两人世界,成为肩负穿针引线的特使。这位少妇的公开身份是一家生产资料公司的承包人。
  一切都安排妥帖了,李行长反复掂量,确认无误后,便开始行动。
  两张批条从他笔下轻轻地飘出,份量却是沉甸甸的:李行长分别指令两家支行各“支持”100万和150万。
  老总在少妇的引导下,奔波于市分行和两家支行之间。
  有李行长的批条,一路绿灯。
  不久,整整250万元便从两家支行划转到那家总公司的帐上。
  办公室里,李行长把玩着签字笔:这支笔,魔力无限呀!一个名字签下去,250万没有一点麻烦就到位了!不,不!不是笔的魔力大,是掌握这支笔的人的魔力大,是我的魔力大!
  李行长不知批了多少条子,这一次竟如此痴迷地品尝权力。
  该说那一头了。李行长一个电话打过去,先做暗示,然后,笑吟吟的“特使”也登门催要。
  总公司老总自然不敢怠慢。二十多天时间里,这位少妇分三次从他手里接过十来万元现金,并打下三张白纸“收条”:今收到“业务费”若干,并煞有介事地盖上承包公司的大印。反正是承包经营,管理“灵活“得很!公司印章就在皮包里兜着,随时拿出来盖就是了。
  事情还没有完。贷款的时间转眼就到了,贷给总公司100万的第一家支行找上门来。总公司的效益未见起色,老总只得硬着头皮又来找李行长通融。
  根据有关规定,这类情况不能再放贷。如果李行长尚有良知,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泥坑不能愈陷愈深。可此刻的他,补偿心态的驱动已使他的良知的触觉萎缩,不仅不认为这是一个泥坑,反倒视为一个人生补偿的大好时机。
  “好,好!我给你办一个转贷手续,不过,‘好处费’要照过去方针办!”
  李行长的签字果然魔力极大,这家下属支行顺利地给他办理了转贷的手续。老总真是服了李行长。
  感谢的话还没说出口,李行长的电话便打进来了,劈头就是:“喂!啥时兑现?”
  经过上次小心翼翼地试探,李行长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找一个“特使”串来串去反倒麻烦,干脆赤膊上阵。
  公司老总已深深体会到李行长的威力,一放下电话便急忙召来出纳,用报纸裹着一万两千多元现金,送到李行长的办公室里。
  转眼又到了还贷款的日期,公司老总还想继续贷款。李行长又“义不容辞”出面招呼,下属的这家支行又给公司办了“空转贷款”的手续。
  这一次,李行长来得更陡,一个圈子也不绕,直接到这家总公司,从老总手中提走现金近两万元。
  另一家下属支行贷给这家公司的150万元也该到期收回了。而公司老总仍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周转资金肯定不够还贷。话又说回来,既然有李行长这棵大树,为何不借国家的钱多周转些时日呢?他急冲冲地再登李行长之门。
  已是轻车熟路了,李行长也不用再与公司老总讨价还价,操起电话就给下属支行发了话。一切搞定,这家支行为公司办理了空转贷款半年的手续。
  不知为何,这一次公司老总迟迟没给李行长进贡。眼看退休在即,偏偏这家伙不急!李行长火了,一个电话打过去:
  “我是谁?声音听不出来了!对了,就是我!开好没有?快点送过来!”
  第二天,公司老总灰溜溜地提着一个不显眼的文件袋,在一家大酒楼见到了可敬可畏的李行长。他把文件袋双手呈给李行长,里面是现金4.4万元。
  李行长不动声色地将文件袋塞进公文包内。
  离退休只有几个月了,李行长从副厅级的分行副行长的宝座上翻落下来。检察机关受理查处,案由是利用信贷吞下18.3万余元。
  “怎么就会翻船呢?”直到手铐咬住双腕,李行长都没想明白。

                  三

    蠹众则木朽,隙大则墙坏。
                       ——《商君书·修权》

    池塘信美应难恋,针在鱼唇剑在暇。
                     ——唐·陆龟蒙《白鸥诗》

  这是湖南湘江支流上的一座美丽城市。
  当这座城市的一座最高建筑拔地而起时,干了大半辈子基建的某局基建科科长却从人生的顶点,直跌深渊,蒙受了丧失晚节的羞辱。
  他的被捕入狱极富戏剧化。他刚办了退休手续不到10天,正迈进人生的第60个门槛,便一脚踏进了铁窗。
  这位姓谭的老科长,人生经历无可挑剔。他1956年参加工作,很快当上支局长,随后调到市局,主管过好几个业务部门。随着业务的硬件建设加强,这个局的各分局大规模基本建设展开了。由于他业务强,人也很能干,上级指派他主持基建工作。他兢兢业业,。洛尽职守,随着一幢幢大楼的拔地而起,从领导到职工,都对他伸出大拇指。他的劳绩犹如一个个光环,令他自豪和骄傲。
  然而,越接近退休,心里越感到不平衡,特别是与他打交道的,不是建筑队老板,就是包工头。眼看这些人依靠着他很快就暴富了,可自己仍然是两手空空。不错,那一幢幢漂亮的楼房可以说是他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实证,可是,撇开耀眼的光环说点实际的,我又得到了什么呢?
  建筑业处处是诱惑,甚至是陷阱,随时都可以诱发“贪欲”的火花。这火花如果熄灭在溅发之初,或者说,没有合适的干柴干草,还不至于引起冲天大火。可在谭科长这里,随着“吃专”、“补偿”等心态烘得干干燥燥的柴草,一溅上“贪欲”的火花,便是欲火熊熊,顿成燎原之势。
  人心是广阔的,但这广阔如果与贪欲相结合,便是欲壑难填;这样的人心如果广阔得像草原,那欲火一引燃,便是一场灾难,真可谓星火燎原,势不可挡。
  建筑公司的老板承包了这个局的业务大楼、宾馆和中央空调房等重大基建工程,总想尽快拿下“基建科长”这块山头。端午节的前夕,他试探着给他送礼。
  老科长正在简陋的基建工地的施工房里静静地看图纸,老板悄悄地溜了进来。他掏出一叠钱塞到老科长的衣袋里:“过节了,您老人家自己去买点东西。”老科长客气地婉拒一阵,也就收下了。这第一次是4000元。
  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转眼间,中秋节又到了,老板又悄悄塞来一卷票子,说是请老科长自己去买点月饼。这一次是2000元。
  秋尽冬来,到了元旦前夕,这个公司又送来5000元。到了春节,老板过来拜年,又是1万元塞进谭科长的办公桌抽屉里。
  这些建筑老板们,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敲开谭科长的心扉,锈蚀着谭科长的灵魂。
  20多次受贿,从这幢大楼的开工到验收,谭科长受贿10.3万。
  大楼是一砖一瓦盖起来的,主持大楼基建的谭科长的受贿数是一笔笔累积起来的。最终,大楼雄伟地矗立起来了,大楼基建主持人却抖抖索索地趴倒在地。
  在他灵魂深处,心中的大楼已轰然倒塌。
  拱倒他心灵之厦的是“吃亏”和“补偿”心态。
  最后,这位老干部老泪纵横地得知法院对自己的判决: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他细细一算:如果这判决生效,度过12年高墙岁月,他该72岁了。到那时,还能再修建几幢楼吗?
  当务之急,还是抓紧修复心灵之厦吧。
  看罢一个心灵大厦倾斜的老干部的悲剧,不妨再来考察一个“驾着高速汽车”驰进高墙的老干部的堕落轨迹。
  禹宝森,青海汽车制造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他从干部科长、人事处长、纪委书记到厂长、党委书记,无疑是一路高歌,将人生的高速汽车驶向夕阳辉映下的从政晚期。
  一封检举信揭开他由功臣成为罪人的角色转换序幕。青海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报告表明:禹宝森在一年的时间内,贪污公款17次,金额近11万元。
  他说过一句话,是这辆驰向高墙的“高速汽车”提速的动力。这句话是:“过去没拿吃了亏,现在不拿白不拿。”
  多么简明的宣言,多么坦率的语言。
  汽车在急驰,急驰进高墙的原由却先是“抛锚”——思想的抛锚。
  短短一句话,勾勒着这个不可多得的贪官的心态。
  且看这辆高速汽车是如何急驰的。
  禹宝森到青海汽车制造厂就职,同时兼任一段时间的青海汽车改装厂的厂长和党委书记,有权随意调动改装厂的经费。一次,他叫改装厂的会计给他送一笔钱去,会计送去1.2万元,问怎样做帐目,他指示是“活动费”。可一转眼,他便以亲戚的名义存进了银行。这样的伎俩竟用了4次,共将2.4万元公款以“活动费”名义存入自己或亲戚的名下。
  索要“活动费”——汽车大王“提速”手段之一。
  看到汽车制造厂正在为职工发奖金,这位禹厂长坐不住了,赤裸裸地叫来主办人员:“我们几位厂级干部不是给你们推销过汽车吗?为什么没份?”主办人员只得奉上奖金3000元。这样的奖金,他共要了1万元。
  索要“奖金”——汽车大王“提速”手段之二。
  工厂要定做一批厂服,可是,眼装厂做好以后,久久不见汽车厂付款。为尽快取回服装款,服装厂不得不送来“好处费”5000元……
  收受“回扣”——汽车大王“提速”手段之三。
  禹厂长主持汽车厂的全面工作,无心主政,却热心收受干部和职工的贿金。多年亏损的工厂,工人不能按时领到工资;由于不能如数交纳电话费和电费,通讯和电源也一度中断,催帐声搅得厂内厂外不安。连过元旦,全厂数干名工人都领不到工资,只能发100元的生活费。面对这个冷冷清清的工厂,禹宝森还不放过。他先后29次收受厂内工人干部的“送礼”钱2.87万元,特别是在这些工人干部有求于他的时候……
  “阎王不嫌鬼瘦”——汽车大王“提速”手段之四。
  极度拮据的经营状态,没有激起一点禹宝森励精图治的雄心。在“过去没拿吃了亏,现在不拿白不拿”的指导思想下,他不顾企业和职工,却忘不了寻欢作乐。在汽车制造厂仅一年时间,他先后与7个女人有染。一次,他出国回到北京,立即与两名女工打电话,要她们乘飞机到北京陪她。一个月以后,没钱花了,一个电话打回厂,命令派人坐飞机送到北京去。工厂不景气,排场却是不能不要的。他看不上原来的小轿车,便挪动技改资金35万元,购回一辆豪华进口车,却被另一厂级干部开车游玩时撞坏,修理费就花去5万元……
  追求享乐——汽车大王“提速”手段之五。
  “汽车大王”疯狂的提速教训,给每一辆还在人生道路上奔驰的车辆,竖起了一块警示牌。

                  四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防患先防内,内患隐难知;不见栋梁柱,蝼蚁坏
  其基。
                       ——《溉堂集·蚊子》

  一座大厦矗立起来了,一名老干部却垮下去了。这样的事例不止一个。
  金秋九月,带着采访的任务,我来到北国江城哈尔滨。雄伟的哈尔滨火车站大楼一下吸引住我的眼睛。
  “好漂亮的大厦!好气派的大厅!”我由衷地称赞。看得出,这座大厦刚修好不久。
  见我赞美车站建筑,黑龙江的朋友们也十分高兴。大约是职业习惯,话题一引申,朋友又说:“修建这座大厅,属哈尔滨铁路枢纽工程的组成部分。当年,这项工程刚完工,指挥部的一名副总指挥就被检察机关给铐走了。”
  就这样,我的案头又多了一份“贪官档案”。一名落马的老干部的心路历程又明明白白地摆在这里。
  这名副总指挥姓阎,当时的职务是哈尔滨车站扩建办主任,原哈尔滨铁路分局局长。已年近六十,临近离职交权的时间。
  “我曾有一个自豪的过去,在即将离职交权的时候,本可以划上个值得人们尊敬的‘老局长’的句号而告老还乡。但看到社会上一些做大买卖挣大钱,吃穿住行都比我们这些局级干部神气得多的人时,我就眼红。没想到,在我临近(离职)末尾之时,机遇来了。反正快离休了,能捞就捞点……”这是阎总指挥的亲笔供词。
  他是一名老铁路,十几岁时便参加工作,一直没离开铁路,当过技术员、工程师、铁路分局办公室主任,最后是分局局长。党龄35年。
  临近离休,他受命主持哈尔滨铁路枢纽的筹建、扩建工程。本来,这可以为他的公职生涯抹上最后的一笔辉煌,然而,一步踩虚,这座大厦的修建,却成为了这位老局长的“人生滑铁卢”。
  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宏观调控的实施,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这样一个大工程,自然成为建筑行业瞩目的对象。大公司小公司都想把它拿下,拿不下全工程,能够吃下其中的一部分也好。各方都使出浑身解数,展开了明争暗斗。
  从总体上,竞争是一件好事。这种局面的出现,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麻烦的是,改革一旦没有配套,难免会出现不正当竞争的情况。即便是有不正当竞争,只要主持工程竞标的人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就能把不正当竞争的因素降到最低点,甚至彻底杜绝。
  其实,阎总指挥的过去经历,说明他还是清正廉洁,极有工作能力的,要不然,他怎么会从人才济济的东北铁路行业脱颖而出呢?也许上级正是考察了他的历史,才让他主持这项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大型项目的修建。老干部,历经沧桑,是可以完全信赖的。
  的确,对绝大多数老干部来说,都是如此。然而,事与愿违的情况也会发生。为了杜绝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解剖这种现象。让我们来考察间总指挥此时的心态吧。
  他得到这份任命后,一时间感到任重道远,想不到要离休了,还有这么一个大工程要主持!多么光荣,多么重大啊!激动之余,一片阴影又悄悄在他脑海升起:过去不是羡慕那些“做大买卖”的吗?现在主持这么大的工程,要同建筑老板打交道了。听说里面的世界很精彩,这会不会……是一个机遇,离休前的最后一次机遇?要抓住,能捞就捞点……
  说形象点吧:管了一辈子的列车,没搭上发财这班车;要离休了,这建筑业可是搭发财这班车的好机会。过去错过了,怪咱头脑不好使,现在机会来了,可得好好补偿!把过去吃了的亏都补起来!
  阎总指挥长即将主持的工程还没来得及全面启动,大厦还没见一砖一瓦,他心中神圣的大厦已开始倾斜、裂缝了。
  火车得沿着轨道跑才跑得起来——如果谁要在干了几十年铁路的阎总指挥长面前讲述这类大道理,他肯定会哑然失笑。
  然而,以后的事实恰恰让我们看到,阎总指挥长的翻车,恰恰是他的人生列车要挣脱轨道的“束缚”限制。这轨道,就是正确的人生方向。自然要应包括党纪国法和对权力的监督。
  一家建筑公司得知这项大工程即将在家门前展开,捷足先登,找到这位总指挥长,要求照顾。其实这家公司也挺有竞争实力,决非那种一个牌子一个章的野建筑队之类。不过,社会风气使他们不能不放下架子,也要“两条腿走路”,公开场合竞标,暗地里也要通融关系。
  阎总指挥长了解这家公司的实力,自然满口应承。如果真是野建筑队,他决不会为区区一点钱去担风险的。
  在工程议标时,他提出这家公司,大家也没什么意见。于是,顺理成章与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
  那个念头一直在阎总指挥长的心里发酵。
  公司的施工队进场了。他觉得不能再拖了,可是,怎么才能说出口呢?
  “过去吃了不开窍的亏,现在要补偿!”这是鼓足他勇气的强劲动力。
  他终于叫来分公司的经理。
  “你知道吗?这个工程本来要我们铁路内部的施工队伍来做的。我为你们做了工作……”
  谁也会听懂潜台词。
  这位经理连连点头:“我们了解、了解!”
  不久,这位经理亲登阎家之门。“这项大工程,我们能承揽到,完全靠了您的帮忙,我们是了解的,是心中有数的。”这番话是发自经理内心,阎总指挥长十分受听,微微仰着头听他继续说下去。“我们准备了一万元钱作为给您的酬金,作为答谢您。您看,是给您现金呢?还是先给您存起来?”
  “那就先给我存着吧。”阎总指挥长立即接过话茬。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连间总指挥长都惊讶自己的自然:怎么像一个受贿老手的表现?
  他起身进里屋,取来一张纸条,写了一个名字,将纸条递给经理:“就按这个名字存吧。”这是一个女人的名字。
  把纸条递过去的时候,他左手有点微微发颤。
  几天后,经理把一张存折塞给他。经理走后,他小心翼翼地展开这淡绿色的折子:这是一个活期存折,金额是一万元。
  他悄悄地笑了。满脸皱纹绽起一朵菊花。
  在工程全面展开期间,他又陆陆续续有些进项。
  在接受花岗石商人的推销时,他先受贿800元,以后又受贿1500元。
  大理石厂想挤进扩建工程的材料供应,送来一台日本录像机。
  某灯具厂为感谢他订购了该厂的产品,送来1000元……
  平心而论,这些受贿金额都不算大,他也收得小心翼翼。最终,人民法院认定他收受的各方贿赂折合人民币不足3万元,一审判处他有期徒刑6年。
  区区3万元,短短一年时间,便在他人生道路上划开了一条分水岭:左边是几十年清白生涯,右边是难堪的高墙人生。
  这条分水岭横亘在即将离休的末尾几年,尤其令人感叹。
  一则寓言不失时机地插进我的思绪,与此事此情十分贴切:

                铁轨与列车
    一辆列车轰隆隆地驶过,一路风驰电掣,威风凛凛,引起人们的称赞。
    “哼,我的能量这么大,凭什么被牢牢地限制在两根光溜溜的铁轨上?”
  列车奔驰着,俯首看看不起眼的轨道,十分不满。
    轨道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支撑着庞大的车体。
    “你不答话,正说明你的无能!今天我偏要挣脱你的限制和束缚!”
  列车更加气愤,“过去我被你束缚得太久了,今天要补偿一回!”
    轨道还是静静的,把目光投向远方。
    列车不耐烦了:“离开你,我更能显示能量!”
    呼啸的劲风告诫列车:“不能呀,你的威风和显赫,是因为沿着轨道
  前进。你离开这条轨道。就会翻车,而且就不是列车了!”
    列车奔驰得十分得意,哪里听得进这番教训:“你说不行,我偏要试
  一试!”
    于是,列车拼命一挣,滑出轨道。
    车体跌跌撞撞向前冲了一段距离,轰地一声,翻倒在大地上。
    轨道还是默默地躺在那里。什么也没说。
    瘫痪的车体这才知道,尽管它不说话,没离开它时,似乎没感到它的
  存在;一旦起逸轨道,这轨道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

                  五

  放衔垂辔,奔马不制。
                           ——《易林》

  凡取舍之患,在于见可欲而不虑其败,见可利而不虑其害。
                    ——魏征《群书治要·体论》

  我继续在东北采访,几天后来到辽宁丹东市。
  关于“补偿”与挣脱“束缚”的警示,这里还有一件触目惊心的案件。
  6月16日,这在生意人看来,是一个“顺而又顺”的日子,然而,对辽宁省丹东市原市长常义、原市政府秘书长姜善堂。丹东边防武警支队队长施成福等人来说,却是“翻车”的开始。
  那一天,丹东海运总公司“丹川”轮在上海港因涉嫌重大汽车走私案被海关扣留,露出了一件罕见的走私大案的冰山之一角。紧接着,中纪委组织联合调查组进驻丹东,清查此案。
  南方某些靠走私致富的“利好”消息,也传到了北国鸭绿江畔的丹东。该市农资公司经理田某首先想到这个点子:“何不利用同韩国地理位置接近的条件,搞一批韩国的高档轿车过来呢?”他及时向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王某提出建议。王主任和田经理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随后,王主任兴冲冲地向市政府秘书长作了汇报。最后市长常义发话了:同意搞,但只许供销社一家搞。
  这种“走私”的勾当,是违反国家法律和纪律的,可他们明知违法也要干,支撑他们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呢?
  王主任和田经理领到市长的指令,便马上出动,找到市海运总公司的姜副总经理,告诉他市领导已同意供销社走私进口韩国汽车,并邀请海运公司与农资公司一起干。姜副总经理将信将疑,一边与韩国某客户联系,一边提出要去市政府证实才算放心。
  得到的答复是令他放心的。紧接着,姜副总经理与韩国方面签订合同。不到10天,从韩国仁川港驶来的货轮就要到了。
  他们意识到,还有重要一关没通融好。农资公司和海运公司的负责人又急匆匆向市政府秘书长作汇报,请他们出面向武警支队等方面打“招呼”。于是,秘书长姜善堂开了一个协调会,要求边防武警支队“配合”一下,并议定由边防部门对走私车辆接“贩私”处理,每辆车罚款玉万元后放行。
  参加协调会的有丹东武警边防支队支队长施全福。这一关本来该他来把住,可是他没有。回到支队后,他一边向市公安局作汇报,一边召集副支队长和业务处长开会。几经斟酌,达成决定:市政府布置的任务要执行!不扩大范围;按贩私处理,每辆车罚款1万元;不参与、不提前介入。第Th天,施支队长又主持召开了支队部门正职以上干部参加的会议,并具体分工,他在支队坐阵指挥。
  4月17日,市供销社王副主任和农资公司田经理、海运公司姜经理等来到边防支队,联系接船事宜。
  当日下午5点钟,停在茫茫大海的丹川号货轮发现快艇急驶而来,由于满载走私车,货轮负责人不免有些惊慌。经过一番喊话,才让来接船的武警部队两名参谋和海运公司人员上船。
  对讲机里传来紧急的呼叫。经过一番联系,支队指示将货轮押往大东港。
  茫茫夜色笼罩着鸭绿江出海口。大东港码头,气氛紧张,一片肃杀景象,码头已被宣布戒严,三十多名武警官兵赶往码头。
  晚上8时过,丹川轮进港,立即卸车,22辆走私汽车很快驰进中国的上地,并驰进驻军的一个大院里封存起来。
  作为边防武警部队的支队负责人,自然知道“走私”意味着什么。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
  三天后,支队宣布:由于收到群众匿名举报电话,出海查获一批走私汽车,决定按“贩私”处理,每辆车罚款1万元后放行。
  瞒上欺下,也自欺欺人。
  走私车便这样“合法”了。丹江市市长常义决定:政府留用17辆。当两位一正一副的市府姜秘书长不知怎样落实买车款时,他指示让国上局出。
  接到市府指示,国土局局长表示同意借出100万元。一
  初战告捷,市供销社。农资公司负责人兴奋极了:想不到就这么轻松过关了!于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再搞第二次、第三次!可是他们发现,资金周转发生困难,遂提出贷款要求。
  贷款来走私?咋一听犹如天方夜谭。可是,在正抱成团的这一拨政府官员手里,没什么办不成的。
  几家银行的头头们被召集到市政府开会。会后,3家银行拆借400万人民币,名义是农业银行的购货款。这样划给农资公司,倒也“对口”。
  一方面落实资金,一方面积极谈判下一批走私汽车的价格。酒席上,丹东的这批官员和企业家与韩国某株式会社的代表觥筹交错,好不惬意!谈笑之间,便搞妥了下几批走私汽车的价格。
  10天后,第二批走私车共36辆,从韩国群山港启航,运到丹东的浪头港。
  这一次仍是故伎重演:边防人员出海接船,车辆开进部队大院暂存。
  不过,这一次在边防支队的“发案记录”上,又换了一个花样,不能老是“群众匿名举报”吧?这一次“案件来源”用的名目是:市农资公司经理田某来投案自首。
  田某作了一回“苦肉计”中的黄盖。所不同的是,黄盖为的是国家社稷,而他不过一己私利,或者说是一团体一地方的私利罢了。
  还不同的是,黄盖老将军是被真地打得皮开肉绽,而因某这位老干部却轻松过关,“投案自首”无损一根毫毛,误不了晚上灯红酒绿的宴会。
  与上次如出一辙的是:按贩私处罚——每辆罚款1万元后放行。
  说话间,第三批共56辆韩国汽车又启航驶往中国。这一次承运的不是“丹川”轮,而是俄罗斯的“和平”号货轮。
  大约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小姜秘书长来传达常义市长的指示:“不能在港上卸车,在海上过驳交货。”
  5月7日,俄罗斯的“和平”号货轮停在港外,边防支队一名副支队长亲率30名武警官兵前往北井子码头。驳船卸下56辆走私车,交罚款56万后,走私车放行。
  这一股“发走私财”的暗流,在丹东的一些权力部门迅速涌动,冲垮了一些人本来就不坚牢的心理堤防。市供销社和农资公司的做法太令人羡慕了!
  市外经委率先行动。该委主任刘某找到市长常义,请求也能做点“汽车生意”。头班车没赶上,再也不能错过下一班车了,无论如何也得“补偿”一下!
  常市长点头同意。沉吟片刻,他又要求:不要只想到赚钱,要解决老干部和机关用车。刘主任自然连声同意。
  说干就干,刘主任立刻安排下属公司的胡经理联系。胡经理是边贸的一把好手,很快便落实了与韩国另一家株式会社的代表商定购轿车50辆。对方要求预付定金15万美金。刘主任听罢汇报,喜从心来,立刻安排筹集资金。
  小姜秘书长又给武警边防支队打招呼了,施支队长自然连声承诺照办。4月28日,这帮人轻车熟路地来到码头接车。
  殊不知,另外一彪人马也赶到码头。
  这批人是海关的执法人员。他们接到群众举报,已经询问过刘主任,并同时布置人员来到码头。
  外经委刘主任并不怵头,他当着海关关长的面,拨通小姜秘书长的电话。小委秘书长在电话里对海关关长说:“这是市长同意的,边防支队已在过问,你们不要管了。”
  海关人员奉命撤离码头。
  傍晚,一艘巴拿马走私船运到50辆韩国车。
  边防支队照例虚设事实,按处理“贩私”处罚,每辆车罚款1万元。于是,外经委交罚款43万元,开走了这批车。
  紧接着,市粮食局也心动了,经请示市长同意,也以粮油食品部的名义做开了汽车生意,开回了走私汽车34辆。
  丹东安清制衣有限公司也沉不住气了,七弯八拐地做开了汽车生意。他们走私轿车36辆,也享受每辆“罚款1万元”便放行的待遇……
  据统计,每辆走私车经营单位可以赚2到4万元钱。可是,国家的关税损失是巨大的。如市粮食局卖车获利65.4万余元人民币,逃避关税达521.4万余元;安清制衣有限公司逃避关税683万余元人民币。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东北边陲的这座名城,一时间走私黑浪滚滚而来,大量走私黑车涌进国门,亵渎、嘲弄着共和国的法律和尊严。
  来得凶,垮得也快。
  6月中旬,丹东走私案露出马脚,中央迅速过问,中纪委组成强有力的调查组开进丹东。市长带头走私汽车早就不得人心,从市府机关到普通市民,从海关到边防部队,到处都不乏正义的呼声。在人民的配合下,联合调查组迅速查清案情。
  从市长到边防支队的支队长,从市府的秘书长,到粮食局局长、外经委主任,还有这个那个的经理,好些都是年过半百,接受多年教育、有丰富从政经历的老干部,可为什么就那样一叶障目,不顾国家法律,也不顾自己的前途,干得那么起劲呢?
  我曾沿着西南边境线采访过国境线上好几个边防支队,对国门卫士严守祖国大门的事迹由衷钦佩。记得在老挝、缅甸境内好几个小集镇上,曾看到数以十计的豪华小轿车,都灰头灰脑地趴在公路旁和草丛里,陪同我们越境采访的武警边防部队指挥员一挥手,自豪地说:“这些走私车都想瞅空子溜进国门,没那门儿!你没正当手续,休想骗过咱们边防武警的眼睛!”在西双版纳州边防支队的一个哨卡里,我还看见一辆被挡获的豪华黑色轿车。原来。这辆车的主人按捺不住赚钱的急迫心情,想趁着浓浓夜色,在前一个深夜里偷偷闯关。他不开车灯,缓缓驶进国境线,在泥泞的土路上摇摇晃晃地潜行,殊不知还是没逃过边防武警士兵那忠诚的目光……可在丹东,同样是边防武警部队,肩负着同样的神圣职责,却是支队长带头开门揖盗?
  我密切关注着新华社等传媒对本案的报道。并在丹东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发生在这座城市的全国罕见的走私大案,您还记得吗?”轰动效应失去之后,我想了解当地人对这事的评价。
  “怎么不记得?这是我们城市的耻辱2”一位老同志气愤地说。丹东人珍视历史,在城边的高坡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和一块直插云天的纪念碑。那是丹东人永恒的光荣,在英烈的目光注视下,丹东人更珍视荣誉。
  一位中年朋友说他是搞企业的。他听我提到丹东走私案,脸色凝重起来:“这事儿无论如何不能做。每一件事吧,对地方有好处,可对整个国家来说不一定是好事。每一个地方都强调自己的利益,那国家不就乱套了?靠山的吃山,靠水的吃水,靠边境的就吃‘走私’,这算什么事呀?您问他们为什么要干?我不一定说得上,但我揣摩吧,从他们内心来说,肯定有一种精神,或者说动力,在支撑、在推动他们这么干。他们顶多就认为这事肯定犯嫌,肯定出格儿,但至多就是个纪律处分。那么多人都跟着干,市长也稀里糊涂地开绿灯,秘书长吧,按理说,你是市长的高参,得给他多琢磨着,可他还是掺和着穿针引线,挺积极的;更不用说那些个经理什么的,跟着起哄。更踢跷的是那边防部队,你就是那拿耗子的猫哇,这回好了,耗子来了,还去帮忙!这事这玄乎劲,还真够琢磨。支撑他们的精神、推动他们的动力,我想举出一条吧,看中不中?咱丹东也算是名城吧?全世界也算有点名,可是穷哇,穷怕啦,比起南方那些个边境城市更比不上!前几轮的改革开放热潮,没赶上趟!这一回吧,可千万别错过!就是说吧,前几轮没赶上趟,没有沾着改革开放的光,吃亏了不是?咱这一趟可得补回来,补偿补偿!可这一补呢,说是为地方、为百姓谋利,可太猴急猴急,利令智昏吧,忘了咱国家还有一个统一的法度在那里戳着。算是打擦边球,可手艺不好,球没打着,自己跌倒了不是?”
  “对了,补偿心态!有补偿心态的官员,如果认为自己个人吃了亏,要为自己捞一把,以弥补过去的“吃亏”,那就极可能跌入个人经济犯罪的渊薮。贪污啦、受贿啦,这在那些临近退休的想赶“官场末班车”捞一把的老干部那里,可以举出这种例证。而这种心态一旦用于指导发展地方经济,想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地方多谋些福利,弥补过去一误再误发展时机而“吃了亏”的失策,更快地驱动经济列车,但若调整不好角度、把握不好分寸,极有可能蹈丹东走私案的覆辙……
  丹东之行使我得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已经下达。法律是无情的: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判决是由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全案共起诉被告13名,包括丹东市原市长常义、原市政府秘书长姜善堂和副秘书长姜万发、原边防武警支队支队长施成福以及市供销社原副主任王某、农资公司原经理田某、海运总公司副经理姜某、市外经委主任刘某、市粮食局局长王某、丹东安清制衣有限公司经理隋某,还有武警边防支队副支队长张某、业务处长马某、嘉利公司经理胡某等等。这些翻为囚犯的人物,都是丹东市的头面人物或知名人物。他们被指控的罪名是同样的,即“走私罪”。一审法院认定他们罪名成立,分别被判处14年以下、2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宣判后,原市长常义不服。几家企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也不服,他们的理由是工作失误、没有为自己牟私利。赚钱都归单位等等。
  二审的判决无情地割碎了他们心存的幻想。光环最终幻灭。
  本案的最终判决结果,为正在酝酿重大修改的中国刑法典修改有关条款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1997年春天,这部刑法典通过,10月三日正式实施。
  人们看到,法人犯罪的条款有了明文规定。
  人们还看到,对于走私犯罪等,打击力度明显增大。
  国家,不愿把一个经济秩序混乱的局面带进21世纪。
  丹东这起震惊全国的走私案,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奔腾大江上,横亘起一个难忘的叹号,它提醒人们,警示人们,告诫人们: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依法治国,越是要惩腐防变!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