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西北咽喉道,秦地东大门。短短十个字道出了潼关的险。地处晋、豫、陕三省交界的潼关脚下的黄河,沿着刀劈斧砍似的黄土断层奔涌,水那么平静;不斜着头细看,觉不出水在流动。我们登上一艘别致的水文测量船,它没有动力,完全靠水的流速行驶。像以前的有轨电车那样,凌空悬着一道钢丝绳,它的轨道在河中,驾驶这没有动力的船,要有高超的技术和超人的勇气。 这艘测量船的舵手叫阎学仁。53岁的阎师傅,穿着桔黄色的救生衣,身材魁梧,石柱似地立在驾驶室里。黄河越发显得文静了,水速缓慢船稳稳的显不出移动,在驾驶中与阎师傅自由交谈仿佛在公园的亭子里。 阎学仁的老家在河南洛阳地区,幼年为生活所迫,14岁便和船打交道。从洛阳往山东运粮、运煤,闯花园口,越东平湖,与黄河结下了缘分。1959年参加水文工作,还是在黄河上驶船。驾驶水文船没有运输船那么风光开心,水文船死守着一个断面,又危险又乏味。在龙门水文站当艄工时,曾产生过背上行李卷辞职回家的念头,后来领导和他聊起了发生在龙门的一件事:有一年,黄河发大水,当时龙门水文站没有测到实际流量,报汛时,那两个测流人商量着估算,结果报大了许多。下游群众接到水情报告后,急忙割掉了还没有成熟的庄稼,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农民出身的阎学仁听了,心痛死了,割半熟的庄稼,农民心里不流血吗?罪过呀!嗨,水文这么重要。他咬着舌尖,咽了口唾沫,发誓干一辈子水文。 在黄河潼关段驶船,真是把脑袋掖在腰带上。黄河在这里净使性子,一到汛期,咆哮的黄浪触龙门携着黄沙直撞潼关,洪涛漫卷,雷滚浪飞。那时节驶船,如一片树叶在浪涛中飘荡,那危险不敢想象。1988年8月7日,潼关站出现9年来最大的洪水,洪峰流量达8460立方米秒。偏偏船在前一次测流中,船舵被撞留下内伤。为修舵去购买榆木的人还没回来,洪水却无情地先来了。阎师傅主动向站长请战,亲自驾驶带伤的船驶向洪水。在浊浪滔天、汹涌奔腾的洪峰里,他紧紧抱着舵柄,避开一个又一个旋涡,闪过一个又一个浪头,躲过一个又一个漂浮物,驾驶剧烈颠簸的测船一次又一次地驶出险区…… “这么危险,你害怕吗?” 对我的突如其来的发问,阎师傅稳稳地把着舵,实实在在地回答:“怎么不害怕呢!你看这舵,两丈四尺长,当时里边受了重伤,都快折了。那么大的浪,船上载着二十多名测流的人员,二十多人的安危和测洪的成败,全攥在咱手心上,我抱着这有内伤的舵柄能不害怕吗?不瞒你说,一上船,我的腿就打哆嗦。船一开,浪一打,胆才大起来。这么说吧,和黄河打交道,越干越害怕!”提起那次测洪,阎师傅心有余悸地倒吸了口冷气。 这样的危险事,连阎师傅本人也说不清有多少次了。记得有一次用重锚长缆固定测船测洪时,吊缆突然断开,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他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双手紧紧抓住断缆,使尽全身力气,迅速将缆绳拴在锚桩上,丢缆、溜船事故避免了,他舒了一口气,突然觉得双手又麻又疼,伸手一看,净是血,原来断缆上的钢刺,扎进掌心,鲜红的血滴答滴答地流着…… 对这洪峰浪尖上的搏击,阎师傅淡淡地说:“越干越害怕,害怕还要干。洪水每隔两年都要出现几次,而且多半在夜里,黑乎乎的,洪水无情,一不留心就会翻船,船一旦翻了,轻则重伤,重者丧命!” 干一辈子水文意味着要吃一辈子苦。相比之下,长期的吃苦比一时的危险要难熬得多。渲关水文站距潼关县城二十多里,测水位的断面距水文站又有十来里。身为测船组组长,阎师傅只好以船为家。这个家,太窄太小了,白天是测船,晚上是宿舍。夏天船舱里炎热赛蒸笼,阎师傅和船工们便铺张席子睡在甲板上,任凭蚊虫叮咬。冬天,黄河的冰凌激起刺骨的寒风,钻进被子里腿都不敢伸直,睡到天亮脚也暖不热。以船为家,顾不了远在洛阳农村的小家。阎师傅在黄河上干了30年,教育儿女,服侍老人,里里外外,全落在妻子一人肩上。有一年汛期刚到,黄河过早地连续出现洪峰,有几名船工请假回家麦收,只剩下他和两名年轻的船工。恰恰在这时刻,家里打来电报,要他马上回家收麦子。麦熟如救火,站长同意了。阎师傅看着频频上涨的河水,一狠心,不回家了。他给家中寄了50元钱,附上一封信,嘱咐家里雇人帮忙。没想到妻子收到钱后舍不得雇人,白天黑夜连轴干,把麦子抢收回家……当阎师傅探亲回家,妻子无意中露了真相,他突然吼了一声:“你真浑!” 三十多年来,他没有超过一次假,没有旷过一次工。1989年汛期来临,经费一时拨不到站上,阎师傅和两个船工集资四百多元,购买了汛前急需的物品。问他是怎么想的,他答得那么随便:“我觉得当一名水文战士,就要像当兵的说得那样,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我们离开妻儿老小常年守在黄河边,一想到下游的人家老老少少合家安安全全,我们就感到高兴。再说,还有比潼夫水文站更苦的,远的不说,你去看看龙门……” 我禁不住问他有什么希望?他抹与抹了黄河一样颜色的下巴,望着那缓缓流动的黄水,不好意思地搓着双手说:“我有一儿一女,都在乡下,我希望能让儿子接班,当一名船工。” 希望儿子接班,当一名船工,在黄河上艰苦一辈子。对于这个极普通的要求,老艄工阎学仁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分手时,我们的面包车开出老远,回首岸边,他依然站在那里,结实的身板,紫红的脸庞,那神态,就像五十多年前,女作家肖红笔下的山东老艄工阎胡子——阎胡子仍旧在沙滩上站着,两脚深深地陷进去,那圆圆的旋涡埋没了他的两脚…… 黄河万里九曲十八弯,到了入海口还透着那种粗犷的“野性”。含沙量居世界诸大河之冠的黄河,不停地决口改道,入海口不断地变换。自1855年在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以来,才归顺在山东半岛北部行水,从1949年以后,入海口固定在垦利县。建国后才设县制的垦利县,70年前,还是一片汪洋。而今,远离大海一百多里。这里,黄河河床高出县城十多米,站在河堤上南望,是钻塔井架林立的胜利油田,回首北岸,是一望无际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历年来,黄河在这里与海潮逆流冲撞,泥沙大量沉积,沉积的泥沙淤塞了河道,随之决口改道,改道再淤塞,淤塞再改道,反反复复,形成了“黄河”摆尾奇观。历史上,黄河摆尾区波及冀、鲁、苏、皖四省。黄河之尾摆得好宽阔呀!在这黄河摆尾造就的三角洲上,黄委会水文局设了一个河口水文实验站,站长兼党支部书记张克洪,是一个传奇人物。 1978年,正是壮年的张克洪,告别了23年的军旅生活,从人民海军的艇长变成守卫黄河的孙口水文站站长。1983年,升为管辖150公里河道。9000多平方公里滨海区的河口水文实验站的党政一把手,“统帅”108名“官兵”和两艘测船。他上任时,两艘测船的24名“水手”,除三四个快退休的老职工,都写了请调报告。他接过老站长移交给他的那一大摞请调报告,不知如何是好。发工资时,几个年过三十的“水手”对他说:“站长,工资不要了,最好发个对象。”几个结了婚的“旱鸭子”也乘机助威,哼起自编的小调儿:“好女不嫁测量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盼得丈夫归来时,穿着一身脏衣裳!”要是在部队,听了这“片儿汤”话,张克洪早发火了。面对这些“散兵游勇”,他眉头紧皱,欲言又止。在孙口水文站当了5年站长,他知道水文职工的艰苦。人有七情六欲,能不发牢骚吗?要想留住这些职工,必须让穷得叮当响的河口水文实验站改变面貌。于是,张克洪带领全站职工,大搞多种经营,冲向社会,承揽有偿服务项目,三四年内获得70多万元的毛收入。这些钱,可解决了大问题,先拿出10万元添置急需的水文仪器,剩下的,给单独值勤的“小分队”买了7台电视机,给职工购买煤气炉灶……一手抓多种经营,他还一趟一趟地找领导汇报,向上级呼吁,终于磨下27万元拨款。趁热打铁,1987年在龙口市建了一座四层楼职工宿舍,常年漂泊的船员们,破天荒有了自己固定的家。有了宿舍楼,张克洪动员搬到龙口市居住的老伴,充当“红娘”,退休的老伴乐颠颠地接受丈夫的“指令”,辛辛苦苦地为大龄青年牵线搭桥,很快,青工们个个有了对象,争先恐后地成了家。 为了大家有个像样的家,张克洪忘了自己的家。妻子患急性肾炎住院,他的孩子患风湿炎发高烧,都没有顾上。妻子埋怨说:人家见了电报往家里跑,你是收到电报往海里窜…… 1989年9月,张克洪正准备出海测量时,收到一份加急电报:母病重,速归。张克洪恨不得立刻飞到母亲身边。可想到马上要出发的测量船,默默地把电报塞进了衣兜。张克洪忍着腰痛、腿痛上了船,在他满载而归踏上陆地时,一封电报如晴天霹雳,母亲病故了!顿时,腰腿病一齐发作,他一下子瘫倒了。几天后,又是一封电报:岳父病故!不到一个月,两位亲人相继去世,他没看上一眼,为了黄河,张克洪忍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 操心受累的张克洪,身体一天比一天削瘦,当接受山东省科委“黄河口滨海地区水文要素调查”这一科研项目时,已是有其心无其力了。硬撑着病体挂帅啃这块“硬骨头”。硬碰硬,他通宵达旦精心制定测验实施方案,为了抢时间,节省资金。他支起铁匠炉,抡起大锤亲自锻打、铆焊测船部件,又拿起刨子、斧头,亲手设计制作了升降流速仪和简易水文绞车。等到开船实测指挥时,腰脊疼痛搅得他不停地咬着嘴唇。未开发的黄河口拦门沙区,水浅,浪大,流急,渔民们称为“鬼门关”。张克洪指挥10艘测船,威风凛凛地闯进“鬼门关”。“鬼门关”低头了,当山东省科委提出表彰时,张克洪却躺在济南的医院里。船工们记得清清的,完成任务船靠岸,张克洪再也撑不下去了,一下子躺倒在沙滩上。大伙连忙找车把他送到济南,在医院做了大型脊椎牵引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住院多治疗一些日子,每年为水文实验站创造一二十万元的张克洪,执意要去总站招待所“疗养”。没等完全恢复,揣着热水袋、带上红外线电疗灯,回到那简陋的办公室。 张克洪固执,腰痛腿痛病更固执,潜伏的病根,像魔鬼的影子纠缠着他,每年都要发作几次,每次发作,如电击针刺,痛得他满身冷汗,咬紫了下唇…… 从海上到陆地,从艇长到站长,年过半百的张克洪,像保卫大海那样,在黄河营造的这片冲击平原上洒着血汗。 黄河“摆尾”,有声有色。滚滚黄水把黄沙掀入几十公里的大海,蔚蓝的海面上腾起一股粗壮的黄流。这汹涌澎湃的壮景,蓦地使人想起“禹王神箭”的故事。山东禹城县有座禹王台,相传是大禹和海龙王谈判的地方。当年,大禹治水到禹城,龙王带领蟹将虾兵阻截去路,大禹要求让一箭之地凿为入海口,龙王欣然同意。谁知大禹挽弓搭箭,一下子射出200多里。龙王见大禹神通广大,只好乖乖地退水到落箭之处。 而今的禹城离大海已有好几个200里。禹王神箭的威力还在延伸,向着大海延伸…… 作为大禹的子孙,守护着禹王创造的陆地。动过脊椎手术的张克洪,无论在船上,还是在芦苇丛生的沙洲,在这洪荒壮丽的“黄河之门”,他总是尽力把腰板挺得直直的,威风凛凛一副“禹王神箭”的神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 借李大自的咏叹,抒发了张克洪的心声。 小溪流入小河。小河汇入大河。大河注入大海。 天是被,地是褥。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从额尔古纳河、松花江到北伦河、万泉河;从海河、闽江到伊犁河、雅鲁藏布江,两万多名水文职工和三万名委托观测员,在同一时间,同一步调尽职尽责地观测、预报。 水文,像时间那样,是流动的,又是凝固的。流动和凝固的永恒,辉煌的永恒! 今年4月,我和陕西省水文总站的同志一起,朝拜了谛听到黄河涛声的黄帝陵。 步入轩辕庙大门,迎面便是“黄帝手植柏”,这株5000年参天古柏,高58尺,下围31尺,七人合抱不严,当地民谚曰:“七搂八扎半,二十四个疙瘩不上算。”如此巨柏,外国人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 植树绿化,造福人类,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遗憾的是,这一优良传统常被遗忘——乱砍乱伐树木的邪风时起,山洪暴发时而发生…… 就在黄帝陵脚下,有一个黄陵水文站,只有四人编制,使命是监测黄河流域北洛河水系的沮河,掌握沮河降水径流变化关系。多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发源于子午岭的沮河,水量日益减少,子午岭成了缺水的轻沙区…… 从黄帝陵登上汉武帝祭黄帝所筑的“汉武仙台”,但见郁郁葱葱的桥山高峻如桥,淙淙沮水环绕似仙岛之形。令人忧伤的是,目光离开桥山,从于午岭向东远眺,尽是刀劈斧砍的黄土,龟裂的黄土高原,大河冲击的黄土高原,“造就”了黄土高原的那条大河也冠以“黄”字 想到黄陵“头枕”的黄河,我的思绪止不住飞向与黄河同一纬度的密西西比河、多瑙河。绿色的密西西比河和蓝色的多瑙河,那么温顺那么轻柔,却有百年一遇的抗涝标准。相比之下,我们的黄河只有60年一遇、长江仅有40年一遇的防洪防涝标准,其他江河的标准则更低。难怪,去年江淮太湖的那场洪涝,受灾农田面积相当于英国全部国土,几乎相当法国一半人口的中国农民被洪水围困,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不幸之大幸——7号台风“刮偏了”,这场大雨没落在长江流域,与长江相对的黄河干涸断流,要不——?! 我们的江河防洪排涝标准普遍偏低,我们的水库又大都是老、弱、病、残,全国83000多座大中小型水库,病险库竟有三分之一!对此,权威的水利专家苦涩地比喻:“我们许多城市的头上都顶着一盆水!” 与密西西比河相比,我们太落后了。在密西西比河上,1987年统计有地表径流量站10624个,水位站1806个,地表水水质站2901个,地下水水位站32588个,地下水水质站9120个。而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水文站点仅有36000个,水文站网密度平均每万平方公里仅有3.5个,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水文站网密度太低了,更令人忧虑的是,我们的技术手段太落后了,人家50年代已经普及应用的水位、雨量长期自记观测仪器,我们迄今未能推广应用。人家70年代已经开始应用地球卫星遥测实时水情、监视无人测站的运行手段,我们尚处于试验阶段……啊,相差40年! 人有人路,水有水路,没有路,它自己要找出路。逼急了,水一旦自己找路,其损失不仅是几十亿、几百亿元,更惨的是人葬鱼腹! “指导”水循水路的华夏看水人,人穷志不短,壮志冲云霄——1991年至1995年初步建成全国分布式水文数据库系统,软件技术达到发达国家80几年代初期水平:1996年至2000年,基本建成全国分布式水文数据库,达到发达国家80年代末期水平。这一“水文工作十年发展纲要”,对于经费拮据、设施老化、交通和通讯十分落后的中国水文来说,无疑是艰巨的、困难的! 困难艰巨也要上。 炎黄子孙不应该落后,“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量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从仙气袅袅的“汉武仙台”回到洪荒而又恢弘的轩辕庙,站在50尺高的“黄帝手植柏”下,吟咏孙中山先生的佳句,我想,创造五千年文明“水史”的炎黄子孙,一定会让中国的水文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 我的目光,从五千年古柏移向太空。极目浩瀚天宇,思索天文,回味水文,啊,天之文,水之文;水之文,人之文!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