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
1972年1月10日下午3点,陈毅的追悼会将在八宝山烈士公墓举行。按照文件上所定的规格,陈毅已不算党和国家领导人,追悼会由中央军委出面组织。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主持追悼会,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致悼词。政治局委员不一定出席,参加追悼会人数为500人。地点在八宝山。悼词连头带尾600字。简历占去了一半篇幅。 对于悼词,毛泽东圈去了“有功有过”四个字,这对周恩来是一个极大的安慰:现在的悼词尽管对陈毅没有作充分的评价,但是肯定了陈毅一生为人民服务的战斗精神。他若在天有灵,是会首肯的。况且悼词张茜已经看了。她曾亲口对周恩来说:我只要“优秀党员”、“忠诚战士”两句话就够了!这是一位熟知丈夫情操的妻子。 对于追悼会的规模,政治局已通过,周恩来也无力改变了。他在政治局处于受攻击、受挟制的地位,说话也无用。只是,离追悼会的时间越近,周恩来的心情愈加沉重,这种低规模的追悼会。对为党为人民奋斗一生,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丰功伟绩的陈毅,是太不公正了! 10日中午12点,周恩来面前的饭菜几乎没动。往日宁静的西花厅里,一直响着他沉重的踱步声。 此时,身穿淡黄色睡衣的毛泽东,在一侧堆满线装书的卧床上辗转不宁。他面色略显憔悴,腮边胡须很长。1971年11月下旬,毛泽东曾患重病,经医生全力抢救,方才脱离危险。他的卧室没有日历,床头没放手表。自从8日圈发了陈毅追悼会文件后,没有任何人提醒他,今天是10日,陈毅追悼会将于下午3时在八宝山举行。中饭后,毛泽东照例午休,宽敞的卧室里,只间或听见他翻身的声音。突然,毛泽东缓缓起身,他摸索着穿上拖鞋,向进来的工作人员说:“调车,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说着,人向门口走去。 工作人员快速拨通了西花厅的电话。这个电话,像严冬刮起一阵东风,驱散了周恩来的满脸阴云,他立即拨通中央办公厅的电话,声音宏亮有力:“我是周恩来,请马上通知在京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务必出席陈毅同志的追悼会;通知宋庆龄副主席的秘书,通知人大、政协、国防委员会,凡是提出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要求的,都能去参加。” “康矛召同志吗?我是周恩来,请转告西哈努克亲王,如果他愿意,请他出席陈毅外长的追悼会,我们将有国家领导人出席。” 周恩来依据毛泽东参加陈毅追悼会的举动,迅速作出了提高追悼会规格的决定,这既是周恩来真实感情的流露,也是他机敏过人的决断。 搁下电话,周恩来的“大红旗”风驰电掣,迅速超过毛泽东的专车。他赶到八宝山休息室,激动地通知张茜:“毛主席要来。”张茜听后,双泪长流。周恩来安慰道:“张茜,你要镇静些。”张茜忍住抽泣询问:“毛主席他老人家为什么要来啊?”周恩来慨然说:“他一定要来,井冈山上的战友就是他了。” 休息室里,落坐在沙发上的毛泽东看见张茜进来,脸上显出激动的神情,他两手撑住沙发扶手,努力想站起来迎接。张茜快步上前扶住毛泽东,满脸热泪哽咽着问道:“主席,您怎么也来了?”毛泽东泪流两行,他握住张茜的手,话语格外缓慢、沉重:“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 然后,毛泽东与后进来的四个孩子昊苏、丹淮、小鲁和姗姗一一握手,询问了各人的工作情况,最后深情勉励:“要努力奋斗哟!陈毅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做出贡献,立了大功劳的,这已经作了结论了嘛!” 孩子们离开后,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赶到了。毛泽东开始与西哈努克亲王谈话。张茜坐在他的旁边。陆续来到的几位老帅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倾听着毛泽东的谈话。 毛泽东对西哈努克亲王说:“陈毅同志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的英勇战士,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是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给中国人民立了功的,他是我们党的一个好党员、好同志。他能团结人,他跟我吵过架,但我们在几十年的相处中,一直合作得很好。” 毛泽东转向在座的中央领导人说:“林彪是要打倒你们老帅的,我们的老帅他一个也不要。你们不要再讲他们‘二月逆流’了,‘二月逆流’是什么性质?是陈老总他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关戚’的。都是政治局委员,在一起议论一下有什么不可以,又是公开的,当时你们(指在座的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为什么不找我谈谈呢。” 在毛泽东与西哈努克亲王继续交谈时,叶剑英轻轻走到周恩来身旁,递过去几页稿纸,周恩来接到手中,不解地抬头望叶剑英,叶剑英拱手再三,未语而退。这样,致悼词者便由叶剑英换成了周恩来。 在毛泽东谈话即将结束时,张茜请求说:“主席,您坐一下就回去吧!”毛泽东微微摇头,说:“不,我也要参加追悼会,给我一个黑纱。” 张茜忍着泪连连摆手:“那怎么敢当呢!”毛泽东说:“你们把它套在我大衣的袖子上,我今天是穿着白色衣服,为陈毅同志致哀。”张茜搀扶着毛泽东走进会场。毛泽东已经穿上那件银灰色的夹大衣,衣袖上戴着一道宽宽的黑纱。 会场内没有演奏哀乐的军乐队,只有一架破旧的留声机,放出的哀乐还夹杂着小刀刮玻璃的“吱、吱”声,一遍未完,戛然而止。这一切像钢刀刺痛着礼堂内一百多位党和国家、政府部门领导人和礼堂外越聚越多的悼念群众。周恩来站在陈毅遗像前致悼词。他读得缓慢、沉重,不足六百字的悼词,他曾两次哽咽失语,几乎读不下去。这样的感情失控,出现在素有超人毅力和克制力的周恩来身上,实属罕见,陡然增添了会场里悲痛气氛,硬压在心底的呜咽声、抽泣声顿时响成一片。 在鲜红党旗覆盖下的陈毅骨灰盒前,毛泽东深深地三鞠躬。会场里呜咽之声再次形成高潮,是为陈毅,也是为“文革”以来蒙受屈辱的一切同志。一个强烈的共同感慨在人们心头共鸣:直声满天下的陈毅元帅,您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
回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