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王朔





  评述
  王朔在其小说中反映社会问题,跨越了阶级和教育的障碍。下岗工人,学者,都被他的小说所吸引。王朔的小说抓住了后毛泽东时代城市居民所面对的问题。他的文学世界主要由无业游民、艺术骗子和黑社会成员组成。批评家提出一个词来描述王朔的作品:痞子文学,或是闲侃文学。考虑到他的生活故事,这位文学叛逆者下部小说是以他自己为原形的。王朔出生在南京,在海军呆过四年,一边写作一边做点零工。小说并不是他惟一的表达。他还写了影视剧。王朔有时住在北京,有时呆在加利福尼亚,在那儿他和导演Wayn Wang一起制作一部新电影。41岁的王朔最不屑那些自视甚重的知识分子。他说:“我走我的路”。中国读者对他期望甚高。

               “京城侃爷”

  在当今文坛,王朔搅起的浑水已开始转清。当人们回忆80年代末90年代初王朔走红的那阵儿。至今记得王朔给人们的带来的冲击是多么大。喜爱他的人很多,下层劳动人民、城市贫民和那些在“正统”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人很多是“王朔迷”。当然不喜欢王朔的人也很多,有的人真诚地对其批评。有的人看着王朔的小说畅销妒火中烧,那年头,王朔确是挨了不少骂。但现在看来,王朔是作了很大贡献的,尤其在语言上,他自己说他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侃”小说。于是很多人就戏称其为“京城侃爷。”
  侃在北京是很受欢迎的,“侃”已被赋予了艺术意味。由平常的吹牛聊天说大话变为某种文化形式而成为首都风俗。北京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和现实的地位,使他的市民在语言修养、说话功夫方面得天独厚,别具一格,近代产生了相声,现在又诞生了“侃”。王朔的情形,也许标志着“侃”已成为了一种新的京味文学样式。但如果把“侃”只理解为地方风味或新潮产品,又未免肤浅。“侃”其实乃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支脉,至少可上溯一千几百年,在魏晋时代觅到它的知音,那就是被誉为“魏晋风度”的清议玄谈。
  魏晋时期有号称“竹林七贤”的著名侃爷,他们放浪形骸、惊世骇俗的举动甚至要令当今王朔乍舌。光腚见客,大言不惭,“们虱而谈”,何等洒脱。他们蔑视礼法,“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其气势亦毫不逊于王朔的调侃神圣和打趣英雄。但那种“风度”只不过是才士们在险恶处境中的病态表演。如不信,去看看那时候风格迥异的“汉唐气象”、“建安风骨”和陶潜遗世独立的归隐诗篇。
  人们为避祸患、免是非,谈起玄来既避实就虚,不着边际,但又要吸引和打动人,便不能不用心考究语言,讲求表达。一部流传下来的《世说新语》,可略见当时的侃家水准。王朔小说与那时候还处于原始状态的小说有一大相通,就是都重用“街谈巷语”。
  称王朔为语言大师,不仅仅是因他的作品镀着一层金币的光泽形成潮流且被众人推波助澜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空前一“热”,他的贡献还在于,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刻意营造的独特文学语言打破了汉语的表叙定势,对语素、词、词组等的逻辑基础进行了大胆的拆解并重新编码,甚至影响左右了当今京都民众的言语习惯并使整体水准接近具有无限张力的境界。
  看王朔,不必当真也匆求真。一个侃字似乎包罗一切,而其中“自嘲”的内核又发人警悟。赤裸裸的人生百态在《顽主》、《玩的就是心跳》、《爱你没商量》、《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里统统掀去了假面具,使读者看不到丝毫京都人惯有的那种皇亲国戚般的优越感和居高临下的矜持性。芸芸众生相向江南又向塞北停立在你的身边,使人无不为之击节称赏,为之扼腕叹息,为之魂牵梦绕。自嘲一生活重负下的心理悲剧性空前地缩短了作品一作家一读者(观念)之间的隔离感,人们在感叹王朔笔下人物的同时也难免不感叹自己。
  自嘲一自知一自信,这就是王朔作品即语言文学给读者和观众的人生启迪。尽管王朔尚未尽美尽善,尽管对王朔语言的研究尚无定论,但这一天的到来诚如王朔作品自身一样是挥之不去的。
  王朔对待自己的语言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将痞子语言合法化,使汉语言多了不幸,“在汉语屡遭强暴的躯体上,又狠狠下了一手”的批评非常坦然:“先有语言后有语法,秦朝说的是潮州话。宋朝说的是河南话,汉语本来就是浪荡女子,纯洁早就死了。”骂别人是痞子,就像共公汽车上被挤了一下的女孩却自做多情地回头骂人一句“流氓”,他以为他是谁。痞子一词是地主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污蔑,革命成功就在于打倒了某些人的优越感。
  侃诚然是王朔的特色,但不是全部,侃爷之所以能侃得云山雾罩,能侃得让听者如醉如痴,还得讲求语言的幽默性。
  的确,幽默是王朔小说语言的一大特色,那些看王朔的人,面部表情一般都活泼欢快,咯咯乐也说不定,但是眉头紧锁,独自伤心的人少见,即便是写挺悲伤的主题,王朔也偶尔露峥嵘,争取让你乐上一两回,给你留下一个“嬉皮笑脸”的印象,虽然事后有人咂嘴:是这么回事儿。
  中国人活得够累的啦,一天到晚上班逗心眼不说,下班老婆孩子一大堆,烦心事不请自来。没结婚的都挖空心思赚点钱花,谁还有心思回家再抱一本“特深沉”去琢磨呢!俗人么,都希望活得能轻松自如,偶尔来点深刻那是锦上添花,为谈恋爱弄外遇作点准备。
  可稍有点层次的人就无法满足那些言情武侠之类,假得溢于言表的东西,王朔那种娓娓道来的真里有假、假中又有真的神侃正好填补了这项国内空白,这可能也是他玩得这么火的原因之一吧。
  但王朔是怎么做到一划拉倒一大片的效果的呢?那些让人上瘾的、可卡因般的幽默从何而来?
  较为普通的幽默,是驴唇不对马嘴式,极不和谐的搭配造成的一种逻辑的混乱,由此产生出幽默性。
  “忧国忧民难写,”于现说:“哥儿们写了七篇‘正气歌’,看着都跟骂人似的。”
  忧国忧民是国家领导人、有识之士的专利,于现这种人也跑去忧国忧民,这就有点像是扎堆瞧热闹一样了,而且还一连气跟母鸡下蛋似的一下就来七篇“正气歌”,于观这人的浅俗和不正经一下就历历在目,包袱到最后抖出来,跟骂人似的——完了,把老祖宗优秀遗产弄成市井之辈大放厥词了。
  “没办法。”我拆了一对“么鸡”,“谁让咱跟了共产党这么多年了,一日夫妻百日恩呢。”
  “这个捧人吧,起源于劳动……”
  更是不对头了,捧人是一种肉麻谄媚的无耻行为,怎么能和造就了人的劳动拉扯上。
  就是这样,看起来十分突兀,可随之而来的就是难忍的笑意——王朔喜欢把生活中最严肃、最虔诚地加以对待的东西,与无聊、最渺小和相当粗俗相当莫明其妙的话拉上钩,让人看了先是觉得不伦不类,不是味,稍一琢磨(压根有的就不用想)便为一种奇特的荒谬感所打动,不禁开怀大笑。
  其实,王朔的这些语言不单单是玩俏皮,要是那样的话,它就和庸俗相声中屡见不鲜的逗嘴皮子混同一谈了。能够打动人的语言都是让人们觉得可笑,也只有在可笑之外还有些余味,才称得上幽默。
  中国人是很严肃的,长幼尊卑,秩序特重要。不信你到哪个会场上瞧瞧去。无论是大会堂、工作单位还是社会各方面,大家都正正板板地搞精神文明建设,乱说乱笑,不分场合不是中国人的性格。而王朔的幽默俏皮,它把什么严肃的玩艺都抹上一层不类的油光,不知什么时候就把大家脑子里是紧绷的那根弦给“荒诞”一下,一乐,得,轻松了不少。
  再进了一个层次,那就是这种幽默具有特鲜明的讽刺性:
  “捧人在我们国家源远流长。”
  “……捧人是社会的需要,时代呼唤捧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这些话,让人看了特别舒服,因为它把社会上虚伪、空泛、教条的东西损得太解气了,什么“源远流长”、“起源于劳动”、“社会需要”、“生产力的发展”,这些东西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可实际上,都是些空话、套话,半点问题也不解决。这本是每个人心目里都清楚的,被稍微点一下,可笑之处就来了。
  王朔除了幽默,俏皮之外、有时也来点平淡、激情,让人感到平淡后的无奈及激情中的张扬,在这种活泼泼的语言攻势下,大部分读者都被这位“侃爷”给侃晕了。

              痞子文学和文学痞子

  王朔本人并不在乎别人对他怎么评论,甚至别人骂他,他也很高兴。有时拿那些批评家没办法,你刚准备骂他油滑,他说他是《顽主》,你再骂他是流氓时,他会说《我是流氓我怕谁》,看着批评家的一脸无辜模样,他还可能会奉劝一句《一点正经没有》、《玩的就是心跳》。当你气急败坏骂他“龟儿子”时,他会心平气和地告诉你《我是你爸爸》。这就是众多人眼中的“痞子王朔”,而王朔小说被冠之痞子文学。但那些王朔文学的爱好者则并没有王朔那么坦然,他们明知不愿意让自己去当痞子文学的读者,而更愿意将王朔文学称为平民文学是相对于“精英文学”、“贵族文学”的粗略划分,从语言特色、故事内容、人物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更面向民间和大众。
  王朔出生于平民家庭,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为生存而奋斗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熟悉与认同以及对所谓的知识分子的伪崇高的反感,构成了王朔作品的一个基调,他不再注重故事情节和客观叙述,而是将生活还原成一个个片断,让人物语言专揭示性格、矛盾,在闲侃中触摸这个社会的“下腹部”,严肃的主题被消解成吃喝拉撒。生活变得“平庸”得可怕。
  读王朔的小说,给人最初的印象是柏拉图所力倡的那个“理想国”永远破灭了。这个世界上仅仅具有美好、崇高意义的东西,就象仅仅具有丑恶、庸俗意义的东西一样,并不存在。这些东西充其量不过是观念上的事物,事实上,它根本不可能成立。
  这么多年以来,我们被人左右了,被那些理直气壮的观念左右了。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叫它“理想国”。因为它,我们对近在咫尺的东西浑然无觉;因为它,我们对发生在身边的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也解释不清。“理想国”该有多美好,可仔细一想,你就会知道它有多可怕。
  其实,没有王朔的小说,我们也早就开始怀疑了。王朔的小说帮助我们分析,给了我们认清自我和认清环境的力量。我们感谢王朔,就是因为他为我们建立了一个逻辑上的新起点。从此我们就可以更加勇于讨论现实究竟是什么,而文学又究竟该如何显示这种现实的问题了。
  过去,我们似乎一直在接受着一种一贯的大是大非的教育。这种教育告诉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几种力量的斗争,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永不间歇地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反抗,而真、善、美,假、恶、丑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一经宣传也仿佛变得历历可见,如同测量计一样的实物。显而易见,这些观念把生活简单化了,生活不可能那样被整整齐齐地分成几部分。不然,在许许多多的时候,对那么激烈的斗争和较量我们为什么茫然不见,对那么多显而易见的反抗和争夺我们为什么毫无党察。这并不是我们的判断力存在问题。生活本来就不是这样。仔细地想一想,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告诉自己,生活从来就没有以这种面目呈现给我们。那么,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干什么,想什么,而这些行为、想法又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认识能力和理智呢?
  王朔的小说把生活还原了,还原到平庸而粗鄙的本来面目。生活本来具备什么,不具备什么,那里面都说不清楚。作为一个叙述者,王朔从来不对小说中任何东西说三道四,因而他的作品显得很纯粹。对于小说中的人物王朔也不像过去作家那样横加干预,或凭空赋予他们很多本来子虚乌有的东西,而是让他们自己说话,该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该说的时候就只能缄默无语。相比之下,情节在他的作品中则显得并不是那么至关重要,重要到可以影响人物的言语和行动。这很可笑,很不切实际,因而王朔抛弃了它。他更重视的是对人物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的客观显示。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错位,也反映在王朔的作品中,通过对他心目中的“知识分子”、“遗老遗少”们的抨击,人们看到了王朔的在商业时代的“俗文化”与知识分了的“媚俗文化”的区别。王朔这样写到:“现在有不少知识分子看了我的小说,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心想:我操,你把什么都否定了,把我们社会赖以生存的价值观念都否定了,这还得了。我就觉得特别的不理解:怎么着,你觉得你这些价值观念还值得捍卫吗?你觉得我们这个社会还有这些东西是不是?咱们社会最坏的就是是非曲直所谓正义呀、道德呀、高尚呀,这些东西现在统统都是被一部分人拿来压迫另一部分人的晃子。你发现没有,中国人扼杀别人的时候全部都是拿着这些做幌子的。我觉得吧,咱们谁都别捏半拉子装紧,都撕开脸做人好不好。你也别老觉得道德上比我进化。人格上比我高大,咱们都是平等人。我写小说时就自认为我身上有多少卑鄙的东西别人身上就有多少,没人比我强。这当然也是一个捷径,那就是你挖掘你自己的东西越厉害,你表现在作品中的内容就会越透彻。”
  够俗的了吧?他不把自己标榜为圣人,还要把矜持清高的知识分子拉下凡尘!还有更俗的呢,作为一个码字练小说的人,他一改过去文人的羞羞答答老习惯在经济上开始和书商张口要价。除了谈版税,还要出售影视改编权!这就是俗得不搀一点假的王朔。
  王朔敢于坦言自己的“侃”,对待那些批评他的文章“侃”的时候,他承认自己的文章是为了“名利”,不是怀着什么崇高的目的和道德关怀,反而现出了批评者的假宽容,既然王朔的小说是萝卜白菜之类,为什么非得要他有猪肉味呢?有些批评家拿来西方、东方的概念性的文字向王朔的头上扣,反而来得更为矫情和媚俗。
  当大家都在谈论尼采萨特玩深沉时,王朔却不玩这种深沉,坦言说从未读完一套哲学书。
  从来没看完过一本完整的这种东西。一般的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看没故事的、纯哲学的字儿书我没到那份儿上。基于生活,我们已经能认识到这一步。没必要单码一堆词儿,绕着弯子说这事。理性是不能跟感性分离的。你创造一个理想的人格模式、社会模式,大伙就商量好了,照这样做了?不可能。对他们那些,我多数是一听。真正自己看来的,很少。凡是把事弄成那样的,都是陈腐的,以偏概全的。如果你是个职业哲学家,可能职业需要你看。如果你不是,没必要陷在那里面。普通人的生活,从生活中形成的事就够了。
  作为写字儿的人,还有一个功利的考虑,你受了他的影响,出来的东西再好也是他的。我主张有本事咱把书都烧了,自个儿说自个儿的,不带说别人说过的话的,这是本事儿。好多评论家让人看不上也在这儿,你说的再好也不是你自己的,我直接着他的去不得了么?他们老引恩格斯,好像恩格斯在人文科学上说的比马克思多。后来不引用恩格斯,又引用萨特,其实一回事。你自个儿有话没话?你没话干脆给我们开张书单子,我们自个儿看去不得了么?
  哲学家的叙述方式我也不能接受,有阅读障碍。尼采的东西与任何其他东西一样,只能解释一部分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你拿他的这个解释全部生活,成为他的信徒,只能说你有问题,你让他骗了。

               能折腾的王朔

  王朔坦言自己写作是为了名利,当他的书畅销之后,很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确实“发”了。可能很多人骂王朔也就因为他一夜暴发这件事实。台湾一家公司想买王朔作品的全部海外代理权,王朔开口就是一百万美元。
  有了钱的王朔也想当导演,当演员,尝尝过把瘾的感觉。
  1992年之后,王朔的小说创作处于“瘫痪”状态,差不多与此同时,王朔的大名经常曝光于影视片中。《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瘤》、《一地鸡毛》、《情殇》、《永失我的爱》、《红樱桃》等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竟然粉墨登场,出演了一个流氓头子。就是那个角色,把他演得一点自信都没了。
  真实的王朔没什么了不起,他和街头的打工仔实质上没什么两样。就因为他是王朔,冲这个名儿,就有人愿意给他钱,让他住宾馆,吃大餐和搞点所谓的“文化”。他不是不想立新功,只怕是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他背着沉重的《王朔文集》,不愿“堕落”到写随笔、书信往来的问候、祝词贺语的境地,于是他便混迹于演艺圈中了,今天一个电影,明天一个电视地走来走去。一个“混”字,对他来讲是再合适不过了,可是东混西混也没有混出大圈儿,仰仗过去写作上的名声,人家让他参与的也是文字上的东西,只不过是动口不动手,有时他也辜负了人家的期望,给人家“点了”,“牌”依旧糊不了,坏了别人的事。《海马歌舞厅》砸了,《好梦献给你》也没有了踪影。王朔不是万事通,不混,你让他怎么样?不写再不混,那他就大没意思了,利用他过去的优势,挣点儿银子,王朔基本上不去自己的“时事公司”了,很多人知道,现在他正在美国,而且很多人确切地知道他已经在洛杉矶了。他身后的那一摊事情都扔给了大鹰。公司的版权代理和作品改编等业务也停下来,王朔是不错的创意人员,参与的策划也比较多。说白了,无非是谈点儿意见,务虚一下。他不是一个好的经理人,因为他自身的弱点,比如不能持之以恒,尤其对财务工作的缺乏耐心,干了将会害人害己。对比一下他与导演的距离比经理更近一点。
  投资方的认可也好,剧组的信心也罢,人们看当导演的王朔总觉悟得他还是那个擅长的胡言乱语的作家。他已经拍得差不多但是又被枪毙的片子《我是你爸爸》是个概念先行的作品,故事出自于冯小刚。当时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一个儿童剧,冯小刚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没有写,结果让王朔弄成一个长篇。和《过把瘾》异曲同工,写的时候王朔并没有意识到,后来发现这反映的是一个爱的方式问题,许多人以为有爱心就够了,世界就会美好得不得了,其实爱的方式更重要,日常的矛盾中最大的伤害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
  电影《我是你爸爸》后来曾经改为《爸爸》,宣传画上,当起男主角的冯小刚和他“儿子”有模有样地读着报纸,王朔居高临下一脸的灿烂。笑到最后该是笑得最好的人,回想拍摄初期王导演在现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模样,那时他是无论如何也乐不起来的。对王朔来说,码字儿是熟练工种,导戏则为新的课题,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在技术上连电影学院的学生都不如”好在有一群哥儿们帮忙捧场,王导演的一切还都顺利。
  王朔虽然挨了很多人的骂,也骂了很多人,但从没有因此而吃上官司,这一方面与王朔的所谓“流氓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也得归于王朔的骂人艺术。
  王朔不是所有的人都骂,他与一个“混蛋”还有距离。他更清楚谁该骂谁不该骂,而不是不管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统统让他们“狗”血喷头。“骂”完的后果王朔是比较在意的,他现在真是“乖”多了,他曾经精心组织一帮人来“骂”他,然后自己做出某种姿态来。这事儿发生在他当导演之后,不幸的是,稍稍有点儿“过”,不能不让人对他当导演的才能打点折扣,事后有人问他,他的“检讨”是真心还是假意,王朔当然回答是“真”。但既是导出来的戏,形式上的真实就不容不怀疑。可在他的言论中不能排除认识上的“真实”。王朔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是不会认死理儿的,在别人抽嘴巴之后自己也再抽自己几下,你还能把我怎么着?
  有人骂王朔两排扰民狂犬牙,一条信口雌黄舌。王朔快成胡说八道专业户了,不知王朔是因为小说写得不顺影响了心情,还是因为老骂人影响了写作。王朔的哥儿们认为:王朔创作上的停滞甚至滑坡,跟他那种毫无节制的招惹是非有直接关系,他的心思怎么都用在“骂”人上了?
  但王朔并不认为骂人妨碍他的写作,倒是因为赶写电视剧毁了自己。王朔虽任性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他知道自己的缺点所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前些年,总觉得自己幼稚、浅薄,特别是自己不由意做出某些尴尬事,尤其憎恶自己的不成熟。于是修身养性,韬光养晦,十分欣赏那句老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尽可能缩小活动范围,尽量不与人打交道,总是一副冷面孔很收了一些高深莫测、城府颇深之效。沉默了九年的王朔是原来他所说的那样,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吗?性格上的修养好像只有他自己知道,而文学上的造诣好像并未因此而提高,当然既要拿《看上去很美》和他以前的作品比,还要拿读者的反映与他的预期相比。以前喜欢王朔的读者反而认为王朔也不“王朔”了,也变得媚雅起来。《看上去很美卜出头就遭众人棒喝。
  在序言里,他反思自己“既往”“文风失之油滑”了,表面上却好像是他向你检讨,但读完这本书却发现王朔却没有变得成熟,反而有些假心意,向媚雅低头。这本书出奇高的稿费及配套商业宣传与其冷清反应的对比敲响了王朔的丧钟,但王朔毕竟是折腾惯的人,又于近期挑战金庸。
  这一论战马上使王朔成了众矢之的,那些金庸迷们怒不可遏,称王朔为跳梁小丑,不甘寂寞之人,靠挑战名人来出名。金庸是名人自不用说,王朔岂不是名人?好像王朔也没有必要靠挑战金庸来扬名四方。众所周知,金庸作品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这一点金庸本人也直言不诲,如果换一个人批金庸,可能更容易接受,但偏偏是王朔,这个自诩谁都不怕的“流氓”竟去挑战“大侠”,真是自不量力。由此可见,很多读者对王朔是不宽容的。但很多王朔的支持者们倒很欣快,王朔毕竟是王朔,还是那个谁都不怕的“流氓”,一个蒸不熟、煮不烂、碾不碎、爆不扁的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中国的文坛因为有了王朔,曾经热闹非凡。只要王朔不封刀告老,读者总能听到、看到意想不到的热闹,因为王朔《玩得就是心跳》。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