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六) |
|
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现在的光线还很好,已经偏西的太阳从身后照着鳞次栉比的城市,照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场面。秀山次郎把欧阳朗云送回学校安顿停当以后,随即收拾好所有的照相设备,返回了旧城。得到机会的幸运和急于拍照的渴望,让他感到说不尽的兴奋和刺激。 照相机在茶楼前支起来的时候,身边已经又围了一大群人。每次都是这样,每次秀山次郎来照相的时候都要被这些愚昧好奇的眼睛包围起来。就好像一个人无意中走进了畜群。扛相机的校工张三升像赶苍蝇一样在身后呵斥着,可是这样的呵斥从来都没有效果。遮光的布罩隔断了多余的光线,秀山次郎从镜头里又清晰地看到了刚才已经看到过的场景:两颗人头滚落在街道上,两摊长长的血迹已经晒成了黑色。黑色的血迹中,一颗人头横躺着,另一颗人头被立起来,好像是从街道的石头路面上长出来的一张脸。士兵们围站在人头的旁边,“会贤茶楼”四个斗大的金字匾额完好无损地镶在门楣上。街道中心是那个被炸出来的深坑,茶楼毁坏的门窗露出崭新的断茬,四下里散落的碎片布满在街道上。夹在街道两边林立的店铺招牌由近及远,标志出一个很好的纵深。左上角的远景是鼓楼飞翘在空中的高雅的重檐楼角。西斜的光线在景物的凹凸中流转折射,把这一切照得明暗有致。很好,一切都完满地留在了镜头里。这个完美的构图,除了机会之外,更需要独特、自信的眼睛。历史就是这样形成的。历史就是因为有了观看它的眼睛才存在的。有了哥伦布的眼睛才有了美洲新大陆,有了麦哲伦的眼睛才有了地球的概念。不被文明的眼睛观看的一切永无可能成为历史。这个叫银城的城市,应该为了有这样一双观看它的眼睛而庆幸。这个生产井盐的支那城市,将会因为这双眼睛的注视而被更多的人看见。它的凿井技术,它的井盐和天然气,它那些千奇百怪的凿井工具,才终于有可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双观看的眼睛,它现在的一切,就像它的千百年一样将永远默默无闻……秀山次郎的眼睛长久地停在镜头之中,品味着自己的兴奋和自信。两年来,他曾经无数次地通过这架蔡斯牌照相机的镜头观看银城,把银城的山川风物,人间万象,一次又一次地留在了照片上。秀山次郎和妹妹不一样,他这样做并非因为他喜欢中国。他对“支那”谈不上任何喜欢,更没有任何感情,他这样做是因为还没有任何一个日本人,像他一样如此深入到长江上游,深入到“支那”的西南腹地。秀山次郎在育人学校自己专门的暗室里把照片及时地冲洗出来,非常仔细地为那些所有的照片编排号码,注明时间,为每一幅照片编写了详细的说明。两年来他已经用照片积累了一本关于银城的书。秀山次郎坚信,这本影集不仅仅对日本有用,这些拖着辫子的“支那人”,终有一天也会为这本书留下的内容而感谢自己。 秀山次郎从遮光布的下面露出头,再次端详自己的画面,他发现那四个身挂腰刀手持鸟枪的士兵破坏了画面。他们和那些围观者一样,正笑嘻嘻地对着镜头,白亮的牙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秀山次郎厌恶地挥起手来:“不要笑!你们!这样很不真实!你们!” 可是他的中国话说得很生硬,士兵们笑得更厉害了。 张三升在一旁帮腔:“各位军爷,各位军爷,帮帮忙!帮帮忙!” 人群里有人喊:“三升,三升,你啷个不站过去叫洋先生照你,你怕照丢了魂,别个就不怕么?” 张三升沉下脸来,“胡说八道些啥子嘛你们!秀山先生给我照过多少回了,我人还不是好好的,啷个就会把魂照丢了呢?” 嘴上这样说,可张三升知道这些人是故意在挑逗。他们不是怕丢魂,他们是在讲价钱,是在等着想看看秀山先生兜里的照片,是在算计着要得到那个布袋里的铜钱。 “你讲给洋先生听,帮忙不是白帮忙的!我们又不是傻瓜!” 张三升对秀山次郎尴尬地笑笑,“秀山先生,我讲给你这个头是开不起的,你硬要惯他们,银城人都是些最会算账的人……人都是些贱骨头……越惯越贱的骨头些!” 这又是一个经常要经历的场面。秀山次郎已经习以为常。他毫不在意地摆摆手指,“给他们铜钱!不要耽误光线!” 张三升从怀里取出钱袋来,把铜钱一个一个地数给士兵们,每人五个。给过铜钱,张三升又再三嘱咐士兵们:“各位军爷,一寸光阴一寸金。秀山先生拍照片要靠阳婆的光,没得阳婆,啥子都照不到的!你们赶快些。” 士兵们拿了钱,果然不再嬉笑,一个个正颜威色,目不斜视。 秀山次郎急忙抢下了这个买来的场面。可他还是觉得不够满足,又和张三升边说边比划地解释了一阵。张三升终于弄明白了,他又朝士兵们走上去,指着那颗立在地上的人头询问:“刚刚是哪一位军爷把这颗人头摆拢来的?”看到有人在笑,他赶忙又说:“秀山先生想要你把人头托起照一下。” 那个士兵豪爽地走上去,抓起人头来举到胸前,“砍都砍得,举它一下怕啥子!”一面说着,一手提着人头的辫子高举过肩,一手持枪拄地,竟然学着戏台上武生的架势来了一个亮相。围观的人群一阵骚动。有人叫起好来。 秀山次郎哭笑不得地摆摆手,“不对!不对!你的不对……你的不真实……” 一面说着他又叫过张三升再次费劲地解释自己的意图,又焦急地指指西斜的太阳。因为一直跟着秀山次郎扛照相机,张三升学会了几句洋文。他咿咿啊啊地应答着,而后走过去重新摆弄那个士兵:“这位军爷,秀山先生是想要你蹲下,来来来,像这个样子才对头……” 那个士兵被张三升推着肩头蹲到了街道边,很不高兴地抱怨:“又不是摆棋给人看,蹲到起像啥子嘛,一点儿点儿看头都没得!” 秀山次郎点点头,再一次抢拍下这个满意的镜头。随即又对张三升摆摆指头:“给他。” 张三升不满地叫喊:“秀山先生,你硬是不听,你硬是不听,人都是些贱骨头,你越惯,他就越贱……二天你不知道还要花多少冤枉钱!” 尽管嘴上这样说,可张三升知道钱是秀山先生的,不是自己的。他只是一个扛机器的下人。自己也是秀山先生花了钱雇来的,他不能违抗秀山先生。张三升再次把五个铜钱放到士兵的手上。周围都是些羡慕的眼睛。大家似乎都还不满足,都在等着还有什么值得看看的事情。等着秀山次郎仔细地把照相机收拾停当之后。张三升一手提起装照相机的木箱,而后又把木制的三角支架扛到肩上,对围观的人群不耐烦地摆摆头,“走开!走开!不照了,今天不照了!还把路挡到起做啥子嘛你们!又不是牛些,听不懂人话的。” 围观的人群意犹未尽地让开一道缝隙。眼看着神秘而又阔气的洋先生带着他的机器昂然而去,大家很有一点失望。他们当中有人曾经亲眼看过那种叫照片的东西。那是秀山次郎为了说明照相的好处和无害,特意带在身上的几张照片。他时常需要反复拿出它们来,让那些担心被照丢了魂的“支那人”看看真实的证据。用证据告诉他们,那上面的人就是拍过照片的银城人,就是他们自己的邻居,他们无中生有的担心是毫无根据的,是愚昧可笑的。秀山次郎已经习惯了这种被围观的场面,已经不会因此而有任何的情绪波动。理性在告诉他:就像一头牛没有必要理解圆周率一样,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懂得硝酸银照相底片和赛璐珞胶片之间的不同,更不可能理解天塞万能镜头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只要拿出那些“证据”和张三升袋子里的铜钱,秀山次郎可以像驯服动物一样解决一切难题。但是,这些“支那人”永远不会知道,在这个被木头和玻璃密封的暗箱里装着一种叫做历史的东西。 西斜的太阳已经有一半沉到玉泉山的背后,晚凉暗生的街道里已经没有了热气和阳光。西山顶上的半块残阳,抚摸着旧城连绵的瓦顶和高高的钟鼓楼,在斜辉的映照中留下一片无人观看的古朴和沉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