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文集                  附录3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李陀

  前不久出版的《中国作家》第二期上发表了一个中篇小说,题目叫做《透明的
红萝卜》。
  萝卜能够透明,还是红色的。这已经是个意象,一个富于诗意的意象。它使人
想起童话。然而,按照通常的说法这应该算是一篇反映农村生活的所谓农村题材小
说。但凡是读过这篇小说的人,恐怕都要犹疑,它究竟能不能算是反映现实农村生
活的农村题材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这孩子刚出现的时候
普普通通,赤着脚,光着脊梁,穿一条又肥又长的白底带绿条条的大裤头裤子,细
长的脖子支撑着大脑袋。但是越到后来,这孩子越象个小精灵,还透着几分神秘。
他从来不说话。他从不怕冷,当十分强壮的老铁匠都穿上棉袄时,他仍然光背赤足,
且没有半点瑟缩。他用手去抓热铁,让热铁象知了一样在手里滋啦滋啦地响,把手
烫得冒出黄烟,可他还不慌不忙,仿佛那皮肉的的痛中有一种快感。他在一个夜晚
看见了透明的红萝卜,那萝卜晶莹透明,尾巴上的根根须须象金色的羊毛,萝卜里
还流动着活泼的银色液体。于是孩子便着迷地去寻求它,以至于到萝卜地去,把每
一个萝卜都拔下来举到阳光下端详,最后把一片地萝卜全部拔光……。这的确很象
童话。然而,这些非现实的童话因素在《透明的红萝卜》中只是其艺术形象构成的
一种成分。与这种童话式的非现实因素相交织,小说中又有很多十分现实的农村生
活描写。凡是对我国农村生活,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农村生活比较熟悉
的人,都会承认这些描写既丰富多彩,又生动准确。例如小说作者对公社副主任刘
太阳的刻画,用墨并不多,只寥寥几笔,然而活龙活现,一个本质还不算太劣,却
已经习惯于欺凌百姓的小官僚跃然纸上。小说中的其他几个人物,还有小说所展现
的一幅幅农村生活图景,也都写得十分生气,发散着一股温馨的泥土气息。读这些
地方的时候,我们几乎会忘记小说中的那些童话式的非现实的因素,以为自己在品
味一篇风格上非常“写实”的小说。如此,《透明的红萝卜》多少给人一种迷离恍
惚之感。它所描写的一切,似乎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是经验的,又是非经验
的,是透明的,又是不透明的。小说这种独特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效果,使我们获得
一种新鲜的、陌生的审美经验。它使我们有些困惑,但也使我们享受到一种“别是
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愉悦。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小说?是否有些故弄玄虚?我以为读者发
此疑问是合情合理的。但要回答这问题却比较困难,因为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清。
首先,这篇小说所蕴藏的涵义似乎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农村题材小说有很大不同。虽
然它也写了贫穷落后的农村状况,也写了农村生活的“阴暗面”,还有农民做为小
生产者的种种心理,他们的狭隘、愚昧、纯朴、善良等等。但是,我们越仔细解读
小说,就越相信这些都不是作品的主旨;作者无意于使自己作品的主题拘束于社会
学范围之内,这大概正是使许多读者困惑的原因所在。许多年来,不仅文艺作品对
生活的表现形成一定的模式,读者的欣赏习惯和心理似乎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其
实,倘若我们有意不象通常那样到《透明的红萝卜》中寻找我们所习惯的主题,这
篇作品的解读相反会比较容易。关键是对小说主人公——黑孩的理解。从表面的层
次上说,这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一个倔犟顽强、饱受困苦的农村孩子,他的性
格和命运中都有一种悲剧色彩,令人同情,读者也许会通过他思索很多的东西。但
是如果仅仅如此,那这思索就会与类似小说中类似这样的形象所引起的思索大同小
异。然而,正是渗透于这个形象的那些童话式的非现实因素,使我们对黑孩的理解
有可能进入到更深的层次。黑孩形象中的非现实色彩,使他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一种
抽象和象征。这和《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一种抽象和象征有些类似。只不过
孙悟空是人们在专制压迫和长期压抑下所形成的那种造反情绪和愿望的抽象、象征。
而黑孩却是中国农民那种能够在任何严酷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发展的无限的生命力的
抽象和象征。无论黑孩那种超自然的、神秘的承受苦难和忍耐痛苦的能力,无论黑
孩那在刚刚能活下去的恶劣条件下仍能保持那么多幻想,仍能顽强地去追求的炽烈
感情,我们都不能把它们只看做是人物性格,而是应当做作者对中国农民的反思。
其中有他的热爱、理解和信任,也有忧虑、怀疑和批评。
  因此,《透明的红萝卜》并不玄虚。作者想表现他对生活的一定感情和态度,
但是他没有采用人们都十分熟悉的写实方法,而是藉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将现实
因素和非现实因素溶成一体,形成一种十分特殊的小说艺术形象。这种小说写法自
然与追求“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法,有明显的不同。不过,如此处理艺术与
现实生活的关系,我国伟大画家齐白石曾有一个很好的概括,叫做“妙在似与不似
之间”。或许有人认为这原则只适合于中国画的画理,用之文学则不然。这看法恐
怕可以商榷。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皇皇巨作《红楼梦》,从大的情节构架至小的生活
细节,都有现实因素和非现实因素的交织,其遵循的原则恐怕也正是“妙在似与不
似之间”。倘再研究其他小说,如六朝志怪、唐宋传奇乃至“三言”、“二拍”等
等,就更可看出这是我国小说艺术的独有传统。说起来,《透明的红萝卜》还应算
做是恢复这个传统的一个很有成效的努力呢。
                  (原载《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下一页  回目录  秋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