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晨6 :00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病房
陈霞再次醒来。雨声停了。
4 点钟的时候,她在梦中惊醒。窗外大雨瓢泼,漆黑一片。
她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袭上心头。仿佛无菌病房的什么地方,正暗藏杀机,恐
怖的气氛让她全身发冷。
梦中的情景挥之不去:正当她开心地准备和网友聊天时,从网上跳出了惊魂故
事———一个白血病病人的绝望挣扎。
这位受赠者就像自己一样,已在无菌室里进行了“骨髓清除性治疗”,全身免
疫系统和造血功能已被彻底摧毁。然而,在最后的关头,捐赠者却消失了。
数月后,这个受尽病魔折磨的女孩离开了人世。
惊醒之后,陈霞再也赶不走那张委屈绝望的面容,仿佛她就是自己刚刚死别的
一位病友,在另一个世界里,带着一丝羡慕看着自己。
[闪回:病友吴凌]
陈霞一直把病友吴凌称为大姐姐,吴凌出生于艺术世家,母亲是舞蹈演员,自
己在学校教授音乐,有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儿子。
她与陈霞病情相同,2000年1 月的春节前夕,从无锡某医院转入苏州大学附属
第一医院。
大年初一,苏大附一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博士推开病房门,被吴凌的憔悴模样
吓了一大跳。她的脸肿得变形,牙齿都被肿胀的牙龈包住了。吴凌已濒临死亡边缘。
经过大剂量的化疗,她的病情曾有过一定的缓解,但由于一直没能找到骨髓供
体,后来在天津治疗时发生感染去世了。
吴凌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陈霞至今还记得她的音容笑貌和苦苦求生的意志。
蜷缩在小小的病床上,一种逃离的念头久久地控制着陈霞。一时间,她觉得病
房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冷酷无情。白得发冷的床,坚硬灰暗的器械,一尘不染的地
面,没有一件女孩喜爱的小玩意,也见不到化妆品的踪迹。
一切都好像在提示着灾难和病痛。
[背景:白血病与骨髓移植]
白血病又称血癌,它不仅影响患者的骨髓及整个造血系统,还侵犯身体的其他
器官。
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十万人中就会有三到四个人罹患这种疾病;而在
各类癌症总发病数中,白血病占了百分之五。
白血病多发于儿童或青壮年。在我国,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男性发
病率高于女性。从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率来看,白血病居男性的第六位,女性的第
八位;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它更高居第一位。
近年来,白血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白血病的病因究竟是什么,专家们到现
在还不能完全确定。不过医学研究表明,大致有五种因素可能诱发白血病:病毒、
电离辐射、化学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其他血液病。
面对白血病,人类一直在不懈地摸索攻克的方法。联合化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这种把人体好细胞和坏细胞一同杀死的治疗方法,虽然会收到一定疗效,却不能
达到根治的目的。
在称白血病为“不治之症”很多年以后,人类开始有了一些办法,白血病也被
降格为“难治之症”。
1970年,美国人托马斯博士(Dr.Ed.Thomas)研究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血液
干细胞疾病获得成功,开拓了治疗白血病的全新途径。直到现在,骨髓移植仍被公
认是治疗严重血液疾病的最好方法。
1986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非血缘关系骨髓注册中心。
1990年,托马斯以异基因骨髓移植主要奠基人的身份获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
一个荣获该奖的临床医生。
三十年过去了,异体骨髓移植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它给全球众
多的白血病人带来了希望。然而,这项技术的推广却受到了骨髓来源的严重制约,
因为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配型的几率很小,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
份相同的HLA ,几近于大海捞针。想到这里,陈霞又多了一份恐惧:万一台湾那位
大哥哥……她不敢再想下去,感到颈部为做手术插入的导管口中,有一股死亡的气
息深深钻入了体内。
朦朦胧胧中,窗外有了亮光,陈霞好像又回到了人间。昨天,凤凰卫视吴小莉
电话中的祝福给了她温暖的力量。她相信吴小莉,她早就听说过这位大明星许多救
苦救难的故事。
[特写:爱心大使吴小莉]
“做一个新闻记者,是我从小的志愿,秉持着见证历史、眼见为凭的工作信念,
我来到了香港,求真相,求知识,求进步。对未来的自我期许是———当大事发生
时,我存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吴小莉如是说。面对众多的辉煌成绩,
吴小莉最看中观众的称誉:爱心大使,无处不在。
1999年底,一个名叫陈健的贵州小女孩牵动了吴小莉的心。身患先天性白内障
的陈健,在黑暗中度过了十六个春秋,从未见过这个世界的绚丽多彩,就连自己亲
生父母的模样,在她眼前也是一片空白。这时,吴小莉走进了她的生活,牵着她的
手走出大山,踏上了光明之路。
2000年5 月,一个独臂母亲带着脊椎严重侧弯的女儿曹贺到北京求医,然而昂
贵的医药费使得母女俩望而却步。无奈的母亲考虑再三,毅然表示捐出自己的肾,
换取女儿的手术费。这一次,又是吴小莉牵着小曹贺的手走进了手术室,使小曹贺
挺起了腰板,站直了身躯。
此刻,她正拥抱着陈霞在电话中叫她的甜甜声音,忍着北京申奥活动中摔伤的
腿痛,坐着轮椅,拄着拐杖两过台北家门而不入,跨越三千公里海峡群山,向一个
期待她的姑娘送来自己的又一次关爱。
陈霞听见了走廊里的脚步声,知道是医生要来了,赶紧关上了商务通,把写好
的日记藏到枕头底下。
[陈霞日记]
2001年6 月13日
今天对我来说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的希望!得
到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生命!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常人无法想像的,我感悟到了什么
叫生命:生命就是希望,充满艰难与险阻,惟有坦然面对生活的一切成功与失败,
光荣与屈辱,病魔与快乐,那才叫领悟生命,才是生命的强者!
雨夜的苏州街头
4 点多钟的时候,苏州有线电视台的茅君匆匆地走在雨夜的街头。作这《生命
20小时》两岸拯救陈霞行动全直播的总控导播,她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
扬子晚报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