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帕尔是印度东北部的战略重镇,离缅甸西部边境仅50英里。1944年,盟军在英
帕尔等印缅交界地区,经激战击溃日军三个师团的闪电进犯,取得重大胜利。
1944年3月8日,日本第15、第31、第33等三个师团和一个印度国民师,为
了破坏盟军从印度向缅甸发动进攻的准备,渡过亲敦江向英帕尔地区实施闪电进犯。日军不
顾补给缺乏,仅携带部分马、牛、羊、大象和20天口粮,便断然渡过亲敦江。日本第15
集团军司令牟田口中将宣布:“只要一个月,日军就能占领英帕尔”。4月5日,日军第3
1师团长佐藤幸德中将指挥的主力部队已进逼科希马。日军闪电突袭已获初步成功。但是也
暴露出他们的致命性战略缺陷——补给匮乏。
英军第14军军长斯利姆抓住这一战机,用火车、飞机运送大批主力部队和军需,火速
增援科希马,在这里集结了英军主力1.2万人,运来了军需补给品1.8万吨,很快建起
一道紧急防线,挡住了日军奔袭迪马普尔的通路,日军已无力再向前突袭。英军同时用大批
空降兵切断日军的陆上补给线,并请美国、中国空军支援,用飞机对日军进行地毯式轰炸。
日军后方的补给线被炸毁。切断粮道之战使日军陷入绝境。
形势恶化,战局逆转,日军损失很大。日军如果在此时罢手,仍可以安然撤军。但牟田
口不顾各师团长的反对,下令继续实施对英帕尔的进攻。在再次进攻中,日军损失更加惨
重。6月26日,日军被迫撤退。
时值雨季,血战64天的日军被英军四处追歼围剿。日军面临严重困难:天上有美国、
中国空军的不断轰炸;地上通向缅甸的山林羊肠小道已被大雨山洪冲垮;粮食极端缺乏,日
军靠吃野草、蜗牛、蜥蜴、蛇、猴子度日。7月16日,日军向亲敦江撤退,在倾盆大雨中
狼狈地翻山越岭,冒着中国、美国空军的轮番轰炸仓皇后撤。途中,数万伤员用手榴弹自
杀,几万官兵魂断荒山密林,溺死于深涧大川。日本人承认:“全线撤退的情形是鬼哭啾
啾,狼嚎惨惨。”8月20日,日军退回亲敦江畔。河水猛涨,几百名日军命赴黄泉。8月
30日,日军残部才渡过亲敦江,退守明京山。
日军大本营原指望英帕尔之战能重振士气,改变不利态势,结果却适得其反,使自己陷
入了更加困难的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