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 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 “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 “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 “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 “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还不如在办公室,觉得充实些。” 小英抬抬眼角,看了看这位已近中年的女人,大家都说她不好惹,可是,她却看到一种落寞感,一种和自己相似的落寞。看到别人也有的落寞,倒使小英放松了,甩甩头发,一笑: “要不要一块儿出去吃晚饭,我请客!” 没人知道今天是小英的生日,除了“他”。当然!现在又多了个她——唐小姐。 一直到喝咖啡,她才说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没想到,唐小姐一点也没惊讶,只是淡谈一笑:“我的生日,也常是这样过的。他,总有事,总是突然打个电话说抱歉,害我对着一桌做好的菜,和插好的蜡烛,掉眼泪……。唉!有什么办法?跟别人分……” 小英愣了。赫然发现,眼前这位唐小姐,竟像是一面镜子,立在眼前,让她看到自己。 忍不住的泪水,突然一串串地滚下来。赶紧拿餐巾去挡,还是被唐小姐看见,焦急又关心地问: “你怎么了?什么事让你伤心。难道……” 小英的心防崩溃了,多少年来,从不曾对人倾吐的秘密,如同滚下的泪水般,全涌了出来。 说完了,已是深夜,唐小姐开车,送她到家门口,这也是小英从没经验过的,不管多熟的同事,她都不曾把人带回家,这是她和“他”的秘密,不能让人知道。 但是,今天,不!今夜,她觉得好轻松,觉得终于遇到一个跟她有着同样痛苦、同样煎熬的人。发觉自己不再孤独。 唐小姐一夕之间,成为她最要好的朋友。只是,她不了解,为什么其他同事,渐渐对她露出奇怪的眼光。有时候,桌上的电话才响,她感觉得到,几十双眼睛都在看她,听她。 终于有一天,马小姐偷偷对她说: “你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其实,你不该讲,大家同事六、七年,你都没说,为什么唐小姐才来,你就告诉她了呢?那又是个大嘴巴,到处吹牛,说她知道你的私事。” “可是她,她也一样……” “她也一样什么?跟你一样爱上了有妇之夫?那才是笑话呢!她今年初才结的婚!” 小英忍不住地冲到唐小姐面前,低声狠狠地问:“你为什么把我的事跟别人说?你明明才结婚,又为什么要骗我?” 唐小姐缓缓地偏过头来: “哎呀!交朋友嘛!我看你好伤心,八成是那么回事,编个故事让你舒服点。”又是淡淡一笑,“何况,我不编那个故事,你也不会告诉我你的故事啊!” (想一想) 某日,有个学生到我工作室来,一进门就问我的生日,然后兴匆匆地掏出个掌上形的小电脑,把我的名字和生日打进去,接着电脑的液晶荧幕上,就显示了一大堆“天格、地格、人格”之类的数字,以及我的“命盘”。 学生一行行念着,念一段,就问我准不准? 我笑着骂她,什么不学,学算命。她居然一白眼, “老师!你知道吗?我用这个小电脑,不知交了多少朋友,办成了多少别人办不到的事。碰到陌生人,我只要拿出小电脑,问他要不要算算,就立刻知道了他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接着,管它准不准,准的他点头,不准的他摇头。没两下,我把他祖宗三代,一家人口,全弄清楚了。而且,”她神秘兮兮他说:“老师!你要晓得,当一个人把他的秘密告诉你之后,他就会对你特别好,这就是我的高招哇!” 从我这位学生的活,和前面的那个故事,我们知道,要跟一个人建立特别亲密的关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分享他的秘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会使用各种手段,他们可以为你算命,为你填表,为你做心理测验的游戏,也可以用他们的秘密来交换你的秘密:甚至用“假秘密”换你的“真秘密”。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交浅而言深,既为君子所忌,亦为小人所薄。”每个人在对你说出他的秘密之后,都可能不心安。因为他不敢确定,你是不是会把他的秘密说出去。 于是,最简单的方法,他也要求你说出你的秘密。这就好比黑社会。对新加入的分子,为了证明忠诚,要他去执行一个任务,或在械斗杀人时,把枪交给新手,叫他“补”那是要命的一枪。 照做了,就是共犯,从此便脱不了身。 同样的,如果别人对你说出秘密,也交换了你的秘密,你就要小心了。如果你说出他的,他就会说出你的。 如果事情真这么单纯倒好了,问题是,如果你不过去“补”一枪,又如果你不愿说出自己的秘密,或者你真是没什么秘密好说,只怕你也要倒楣,那一枪可能就落在你的头上,就算对方没有枪,能立刻对付你,在他心底,总会对你怀一份戒心,觉得你抓住了他的小辫子。有一天,发生战乱,他手上真有了一把枪,遇到你,那把枪很可能举了起来。 所以,我们要知道,不论对别人说自己的秘密,或去听别人的秘密,那没什么好处,你可能有“短利”,也可能有“长害”,何况在秘密传递的过程中,又会产生许多副作用。 (请接着看下面的故事。) “方大太最近情绪好像不怎么好。” 几位平常一块买菜聊天的太大,私下议论纷纷,会不会是方先生出了轨?可是,大家每天晚上七点钟,还是准时听见方先生关车门的声音。 再不然,是方太太的小女儿生了病。可是,三岁多的孩子,长得又白又胖,天天在门口跑来跑去。 也许是方太太得了病?不!李太太最近才跟她一起去检查过身体,据说心脏功能的“跑步机”.方太太不但跑满分,而且跑了一百三十分。医生说她十年都不会得心脏病呢! 可是,方太太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呢? “唉!李太太,你跟她比较好。你去打听打听好不好?”大家偷偷推李太太出马。 从那天开始,李太太就有事没事往方家串。只是,不论李太太直着问,或旁敲侧击,方太太都说没事。 这一天,两人正聊天,方太太的小女儿,光着上身从里屋跑出来,一转身,李太太吓一跳: “怎么?她好象背上流血了。” 小丫头没听见,一溜,又进了里屋。方太太他好象没看见,继续钩她桌巾。 “不对呀!”李太太推推方太太:“我刚才看见,你女儿背上好象有一大片红。” “没什么!没什么!” 才说着,小丫头又跑了出来,李太太再定睛看,真是流血了,站起身要过去抓孩子,却被方太太一把拦了下来: “告诉你好了!既然你看到了。我女儿背上,从出生就有一大块原砂红的胎记。医生原来说,过两年就会自己消失。可是,现在过三年了,一点都没退。最近医生改了口,说那是永久的胎记,要跟我女儿一辈子了。”叹口气:“我最近就为这事不开心。想想,一个女子,背上长那么大的胎记,远看,真以为流血了。以后怎么穿露背装?搞不好,丈夫还会嫌,我是为她操心……”话说一半,抓了抓李太太的手:“这事可只有你晓得,别人是不知道的,你可不准出去乱说,否则就不够朋友了!” “你把我想成什么多嘴婆了?”李太太脸一整:“我半个字都不会说。” 快说!快说厂众家太太围着李太太,非叫她吐出实情不可。 “我是知道了!也不是她先说的,是我自己知道的。”李太太倒够义气:“但是,我答应她,不说。” “说一点嘛!说一点嘛!”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你推一把,我推一把。“我们都是她朋友,让我们也关心一下好不好?” “不能说就是不能说!好吧!我说一点点,是她孩子的事。”李太太双手一挥:“到此为止,以下,我誓死也不奉告!” 没过两天,大家买菜时又碰上了,正巧方太太也牵着她的小女儿。 大家一起走回巷子。可是,这次跟往常不一样,嘴上聊的虽然是菜价,几个太太的眼睛却在方小妹妹的身上打转。 “你们为什么一直盯着我女儿看?”方太太把女儿拉到身边,满脸孤疑地问:“李太太说了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不信明天你碰到她,可以问,她什么都没说,只是说你女儿……” “说我女儿怎么样?”方太太突然火冒三丈:“这个混蛋!我女儿身上长块胎记,干她屁事?我非找她算帐不可!” (想一想) 看完这个故事,请问: 方太太的秘密,是谁说出去的? 是李太太说?还是方太大自己说的? 在方太太心中,又认为是谁说的? 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我们要知道,这世界上是无所谓“一部分秘密”的。人们似乎有个天性。只要知道一部分秘密,就想要挖出全部。 所以,当你泄漏自己或别人的一部分秘密时,也等于泄漏了全部。 更糟糕的一件事,是当一个人把他的秘密告诉你的时候,只要他听说“你讲了秘密的一小部分”,就会假设你透露了全部。 而人们又有个特性,是喜欢把他听到的一小部分,在众人面前炫耀,吹嘘自己知道得更多。 正因此,在西方社会,许多公司主管和一般职员的餐厅是分开的,这绝对不是有阶级观念、而是为了避免在用餐时,主管之间的对话,被职员听到,再断章取义地去传播。 即使在一起用餐,主管也尽量不跟下属同桌,即使同桌也绝不谈公事。道理很简单,想想,如果你是个小职员,今天中午居然跟老板同桌吃饭,你回办公室能不说吗?你说的,如果涉及公事,即使知道的只是片段,只要讲的确有其事,别人会不猜想你知道得更多,而催你多讲一点吗?你为了炫耀,又能不加油添醋吗? 许多耳语或不必要的纷争,就因此产生了。 从另一个度来想前面的故事: 如果方太太不那么急性子,只因为别人说“李太太提到孩子”,就以为李太太“全说了”,而且自己全盘托出。单凭李太太讲的那一句,大家又能知道多少?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结论: 如果你不幸听到别人的秘密,对方在这世上只告诉了你,又叮嘱你不能说,你就要真正做到“一字不说”! 如果你发现别人知道了你的秘密,千万要忍;因为别人很可能只是猜测,或只知道极小的一部分。你自己可千万别成为“真正说出来的那个人。” 记住,这世界上许多人会问你对第三者的看法。他的目的,可以是调查,也可能是“套你的话”。当你发现别人来套话的时候,一个字也不能说。 至于在一般闲谈间,如果你发现对方要批评与你相关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把话题带开,或暗示对方,你的“关系”。 否则,对方的批评一出,如故事中的,那许许多多的副作用,就会产生了。 总之,能不传话,最好不要传话;能不套话,最好不要套话。能不涉入“背后的批评”,最好不要涉入。让自己像沙滩,多大的浪来了,也是轻抚着沙滩,一波波地退去。而不要像岩石,使小小的浪,也激起高高的水花。 秀英今天一进门,脸色就不好,皮包往沙发上一摔,坐在那儿,闷不吭气。 “怎么了?”小王轻声细气地靠近。 “怎么了?”秀英别过脸去:“问你自己!”这一开口,气是更大了,一下子满脸胀得通红。 “你今天真是让我丢够了脸,当着一大堆同事的面,我真想找个洞钻进去。” “我跟我们处长,到你公司参观,怎么会丢你的脸呢?”小王一头雾水:“正因为我是处长面前的红人,他才会带我去,他怎么不带别人呢?而且,你要想想,处长不去别的厂参观,为什么专找你们工厂,还不是我介绍的?”小王也愈说愈有气:“你们工厂,从上到下,如果做成这笔生意,应该感谢我,也就是感谢你才对,怎么反而说让你丢脸呢?” “当然丢脸!”秀英转过脸来:“你还没去,我就跟老板和同事说了,说你是我同系的学长、高材生,也是这方面的专家……” “你说的没错啊!” “错大了!”秀英一瞪眼,突然低下头,掩着脸哭了起来:你跟在你们处长旁边,一副一问三不知的样子,明明你最懂的机器,根本可以由你来介绍,你为什么不说话,还不断问你处长。他懂个屁!” “他懂个屁?”小王停一下,居然笑了起来:“他也是学这个的,就算过时了,他总是处长啊!” (想一想) 以上这两个故事,我故意只讲一半,留下结尾让读者猜。 何助教确实是个聪明的年轻人,他一个人可以当十个人用,问题是,“聪明”包括的不仅是知识、反应,更应该包含处世的智慧。 年轻人失败,常败在不知道及时表现自己,也常败在过度表现自己。愈表现,愈得意,得意忘形地忘了别人的存在。 相反地,那个以幕僚姿态,站在长官身后,默默耕耘,不显示自己的小王,则懂得了做人的三昧。故事中,小王说得很明白:“他(处长)也是学这个的。” 如果处长完全是外行,由小王这个内行代力解说,绝对是当然的事。但是,当自己的主管也是内行人的时候,小王抢在前面说话,不但是抢风头,而且表现了“我比你内行”的气势。 推销员都懂得一种说话技巧;明明知道对方并不懂,却说。 “相信您一定是内行,知道……”然后,把自己要推销的观念说出来。这样做,要比说“你要知道……”的效果好得多。因为前者表现的是同意,是同一立场,也是尊重;后者表现的,是假设对方不懂,需要人指点。 人人爱戴高帽子,当然前者的说法最讨好。 此外,人都喜欢表现,每个懂一点的人,都自以为是半个专家;而每个专家,都希望自己是专家中的专家。有什么情况,会比在一个专家面前,表现得更专家,造成场面更尴尬呢? 我曾亲眼看见,一位“大师”带着徒弟参观书法展,站在一幅草书前,大师摇头晃脑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突然,有个字写得太草了,连大师也认不出来,正左想右想的时候,徒弟却笑道: “不过是个“头’发的‘头’罢了!” 当场,大师就变了脸,怒斥道: “轮得到你说话吗?” 那徒弟犯的错,就是“在老师面前,表现老师”,问题是,那毕竟是他老师啊。 谈到这儿,我们也常在学术界,听见研究生抱怨:“某教授发表的论文,根本多半是我写的。他只是定个题目,全是我做的研究,偏偏到后来挂他的名。” 这种实情是不少,但我们也要想想,当那个教授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是不是也曾经帮他的教授作研究呢? 有一些“伦理”是长期发展出来的,看似不合理,其中却有一定的道理。 “一将功成万骨枯”,小兵可以说“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仗是我们在打,为什么成名的都是将军?” 当他说这句话时,应该想想: 第一,哪个将军不是从下层升上去的? 第二,当仗打败了,譬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绞刑台的,是那些将军战犯,为什么不是杀人的小兵? 我曾经看过一个博士论文口试之后,指导教授对通过口试的学生,很客气他说: “讲实在话,这方面,你研究这么多年,你才是专家,我们不但是在考你,在指导你,也是在向你请教。” 学生则再三鞠躬说: “是老师指导我方向,也给我机会,没有这个机会,我又怎么表现呢?” 在这儿,我特别要对初入社会的年轻朋友强调,这个社会好象许多果园,当你进去,果园的主人可能说:“好!那片地,交给你种!” 当你种出最丰硕,甚至远超过果园主人以前种出的果实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是谁让你进来,又是谁给你这块地。 我们自鸣得意的时候,千万不能忘本。 当然,人际之间的进退,是有很大技巧的,有些技巧近于不合理,甚至可以称为技巧。 譬如,当古代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即使正与敌人对阵的将军,可以一举把敌人击溃,不必再劳动皇帝,但是只要听说御驾要亲征,就常常按兵不动。等着皇帝来,再打着皇帝的旗子,把敌人征服。 这按兵不动,可能姑息养奸,让敌人缓口气,而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把他打下来呢? 此外,御驾亲征,劳师动众,要浪费多少公禄?何不免掉皇帝的麻烦,皇帝岂不更高兴吗? 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甚至错得可能有一天莫明其妙地贬了职,甚至掉了脑袋。 你要想想,皇帝御驾亲征是为什么?里面难道不存有“好大喜功”吗?他会不会根本知道敌人已经马上要投降,才御驾亲征。他不是“亲征”,是亲自来“拿功”啊! 拿功给谁看? 给天下人看!给万民看! 看!皇上一出马,顽敌就俯首称臣了。 所以就算皇帝只是袖手旁观,由你打败敌人,你也得高喊“吾皇万岁万万岁!”都是皇上的天威,震慑了顽敌。 这样说,有错吗? 也没有错。因为你的将军衔,是皇帝给的。你的大军也是皇上派的。饮水恩源,还是皇恩浩荡。 说了这许多,有些事真令人疑惑、教人心寒,但这是真实的社会,真正的“人性”与“人情”,我不能不说,你不能不懂。 对了!前面两个故事的结尾—— 何助教后来考自己系里的研究所,居然没考上。主任常冷嘲热讽,何助教最后出了国。 秀英的工厂,果然拿到了订单,小王后来还当了处长。 送礼,有个原则,就是看对象。生活上短缺的朋友,你最好送他有实值的礼物;生活优裕的人,你可以送个有情趣的东西。 送礼,就是表示敬意、表示礼貌、表示尊重。 对方是怎样的身份,你再送怎样的礼。怎样的礼,也正可以表示受礼者在送礼者心中的份量。 相对地,有多少能力,送多少礼。如果你没有那个份量,那心胸,就不要勉强自己。因为,如果送礼显示了你的“优越感”或让对方感到“自卑”,都失去了送礼的意义。 记住:送礼是大学问,不但要送得“对”,而且要送得巧”。 “实用”不等于“情意”;“价值”不等于“重量”。 你即使送东西帮助人,也一定要把对方的面子作足。 在人生的战场上,永远要记得: 鱼不能离开水,如果你靠群众起家,就不能离开群众。如果你靠某样专业起家,最好不要被“调离”你的专业。即使被调开,也要保持联系,不能落伍。 当然,你也可能是了不得的大才,能从九死一生的战役中凯旋。那时候打倒奸小.而获“黄袍加身”的,自然是你。 记住!我们不必去假设人人都是坏人。但要知道,这世上不合理的好处,是不能拿的。不合理地去信任别人,是危险的。即使你因此得到好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 --------------------------------------------------------------- 跟主子穿一条裤子打出天下的臣子,常第一个被杀掉。 自从小石成为董事长的特别助理,各单位的主管都紧张了起来。因为随时一通电话,就可能忙得鸡飞狗跳,稍稍反应慢一点,小石自己便冲了下来。 毕竟是留美的企管博士,虽然年纪不过三十出头,办事效率可了不得,进公司没多久,把每个单位全搞清楚了。 当然搞清楚也就有了麻烦,不见那张经理、王经理,分别卷了铺盖吗?前一天小石才在他们的单位转一圈,翻了翻本子,第二天居然就发现了免职通知。 从小石进来,原来已够精明的董事长,更是如虎添翼,事事能洞察机关了。 当然董事长也真了不起,虽然受的教育不多,但是知人善任,所以公司能由当年一个厂长,加上管会计的华小姐,和几个工人,发展到今天上百人的大规模。人人都说厂长没有华小姐,不可能财务抓得这么稳,华小姐若不是把命卖给了公司,也不可能拖到今天仍然未婚。 小石跟董事长非亲非故,还不是一次面谈,就得到那么大的权力!董事长的道理很简单: “时代不同了!需要用现代方法与观念来管理,才能经得起考验,聘个外来的年轻人,没有旧的瓜葛,做事放得开手,也显得客观。” 几乎每次主管会议,董事长都要当着大家夸小石,说要由小石帮他,为公司做一次全面的整顿,改善公司的体质,冲得更高更远。 小石的评估计划终于出炉了,所有的主管都屏息以待,看看要怎样“变天”……。 “在了解每个部门的作业之后,我觉得公司需要全面电脑化、透明化,把所有的资料全部输入电脑。要查那批货,那笔帐乃至估价的细节,一按键就清清楚楚地出来,既增加了效率,减少了人情干扰,又可以防止舞弊!” 小石把一份厚厚的计划书,交给了董事长: “上面写得很详细,连电脑的容量、机型,都做了评估,花不了多少钱。您只要交给采购部门,找人估价就成了,到时候我会协助安装,并教大家使用………” “好!好!好!我来看看!”董事长频频点头,又转过身:“华小姐,你也研究研究!” 一个月就能办妥的事,居然拖了近半年。难道董事长和华小姐要研究这么久吗?不过每次开会;他必定竖起大拇指,大声说: “石博士这个计划真是太伟大,太伟大了。哈!哈!哈!我愈看愈佩服,一定要做!一定要做!” 大家都猜到小石很快会升到一级主管,果然董事长在会议上宣布了这个消息: “石博士留美多年,我们公司应该积极借重他的才能,以开拓海外市场,所以我决定设立美国办事处,请石博士担任驻美代表。同时为了使他能无后顾之忧,公司要为他在美国买一栋房子,全家的机票。搬家和子女的教育费,全由公司负担。” 多么优厚的待遇啊!人人都露出羡慕的眼光。 只是公司的全面电脑化,要由谁来负责呢? “我正在研究”每次有人问,董事长都这么说:“一定要做!一定要做!” (想一想) 许多人读这个故事,都会说小石功高震主,董事长为了让他远离权力中心,所以把他外放。 实际故事中的功高震主,并不合于功高震主的“狭义”解释。狭义的功高震主,是当臣子的功劳太高、权力太大时,有将“主”推翻,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使“主”为之震动,而不得不将这个强臣除去。 至于功高震主的“广义”解释,就复杂多了,最少我们可以归纳成以下两种: 一、对主的了解大深,或因为与主太熟,恃宠而骄,造成“功高震主”。譬如历史上许多帮助草莽出身的皇帝,打天下的臣子,后来没有好下场。不见得因为他们可能夺权,而是因为当“主”成为了所谓“真命天子”时,在万民眼中,他是龙;在当年穿同一条裤子的老伙伴眼中,仍然是普通人。 做了龙的主,是无法忍受被看为凡人的,所以那些不知道跪在地上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老朋友,便要被一一除去。 而且为了避免世人责怪他不念旧情地杀功臣,往往要罗织大的罪名,以便堂而皇之地下手。又因为这些老臣,有许多班底,凡不归顺,甚至敢挺身说话的,也可能被一井除去。 这种情况也常发生在夫妻之间,许多由贫苦环境中奋斗出头的夫妻,不能白头偕老,是因为当昔日的贫贱小子,成为众人偶像时,在他老婆的眼中,却仍然是个平凡人。当世人都认为他的学问浩如烟海的时候,在妻子的眼中,却一清二楚,知道他不过读了那几本书。当他在餐桌上高谈阔论时,坐在旁边的妻子却心中暗笑,丈夫谈话的内容,她已经听了几百次。 于是当有一天那成功的男人,遇到崇拜他的女子,再与常冷言冷语,伤他自尊心的妻子相比时,极可能放弃糟糠之妻。 二、因为做事的方法太直,可能对主造成伤害,以致震主。譬如一个草莽英雄革命成功,为了建立秩序,他需要良好的司法制度;也为了表现兴利除弊,去除旧社会的腐败,他必须整肃贪污。 这时候,他要面对许多困难。其中包括帮他革命的老朋友,这些老朋友很可能正是贪污者,他们自然成为阻力。为了表现大公无私,做“主”的,常不得不对老朋友开刀。 接着的问题,是“主”本人,或他的家族,也可能有不法的事,当司法和监察制度真正建立时,他自己也难逃被调查的命运,这时做主的,便不得不放缓原有的步子,甚至到头来成为改革的阻力。 又譬如某广大违建户,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集中力量支持某民意代表当选,但是当那个代表真正进入议会,为了政治良好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可能渐渐改变原来反对拆除违建的立场。于是在下次选举,违建户们大力掣肘,使他落选。此处的“主”是违建户,那功高而不听使唤的,则是他们原先选出的民意代表。 小石的功高震主,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改革。起初虽然对董事长有利,但到后来,却可能因为使公司太“透明化”,造成对董事长有害,而遭到“外放架空”的命运。 整个归纳起来,我们要知道: 一、当共事的老伙伴,突然之间发达得近乎神化的时候,他会由于总听见别人赞美,而有些腾云驾雾。这时如果你发现他不再是原来能“察纳雅言”的老朋友,再不然早早拆伙、离开他。再不然,恐怕你就也得跟着众人拍马屁。 相反地,如果过速成功的是你,便应该时时检讨,自己是否犯了“自以为神”的毛病,因为这常是造成人“富不过三年”或富不过三代”的原因。做一个“主子”,如果没有主子的格局,在今天,是很难长久的。 二、在主子的眼中,臣子是他的工具,法律也是他的工具,除非他有天下为公,或以“法治”而非“人治”的观念和心胸,那工具对他有利时,他会重用;无利时,他就要除去。 中国有句成语——“芳兰当户,不得不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那芳兰不是长在门前,而是生在窗前,不但不会被锄。反倒可能被“供养”。 所以如果你自认是芳兰,却不能为上司重视,甚至被视为眼中钉时,先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当了户”,是不是挡了路!” 这个世界上,很难说有永久的朋友,和永久的敌人。 当原来的“互利”变成“互害”,在利益上有了冲突,则原来的朋友可以变成敌人。 当原来的“敌对”,变成“共荣”在利益上可以结合,则原先的敌人可以成为朋友。 你在批评任何人之前,都应该想想,是他这个“人”与你对立,还是因为他今天的职位和立场,使他不得不与你对立。进一步想,如果有一天,他卸下这个工作,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 这就是所谓”对事不对人”!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良知,每个人也都有眼睛会看、耳朵会听。一个人似乎没有良知,也似乎不看不听,很可能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因为他处的“位置”。 一个成熟的人一定要知道——在看别人立场的时候不可忽略那个“人”。绝对不要用立场否定“人”,或否定“人性”。 因为有一天,你也可能换成对方的立场。如同前面故事中的小牛和小草,你原来的朋友,一下成了敌人;你原来的敌人,又一下子成为了朋友。 你绝不要以为站在今天职位上,所获得的推崇,当你换了职位,依然能够保有。当你在大公司工作顺意,似乎外面厂商、客户都对你奉承有加、形同兄弟的时候,你千万不可乐昏了头。甚至想,如果我跟老板闹翻了,自己出去另立门户,大家都会跟着我走。 据统计,客户跟业务跳槽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因为: “第一,原来的厂,已经合作很久,既然没出问题,何必自找麻烦换地方。 第二,原厂的老板也是老交情,甚至交情远在那跳槽的业务之上,何必为个部属得罪老朋友。 第三,许多人认厂不认人。如同猫常常认屋子不认主人一般。这是一种人性。 第四,做老板的常向着做老板的。他下意识也不会愿意跟着对方老板的叛徒跑。何况这样做,会给自己手下,留下坏榜样。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必呢? 第五,当有人跳槽另起炉灶时,原厂为了留住老客户,并打击新对方,常会加强服务、降低价钱。既然已经在这“矛盾之间”获利,也就不必换厂了。 由此可知,除非你自立门户之后,条件远优于原来的东主,你是很难在短期获胜的,即使获胜,也常会两败俱伤。所以,不论跳槽或自立门户,都得好好策划,而不能因为自己“狐假虎威”地得到些掌声,而错估真正的形势。否则,你会败得很惨,甚至惨到在原来的圈子呆不下去。 --------------------------------------------------------------- 用非常的手段,应付非常的对手,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这小子最近有笔大生意过我手上,我不打算放水,所以今儿准没好事,你讲话小心,什么都不能答应,就算帮忙也办不到,更绝对别占他便宜,他给什么都不能拿!”临下计程车,他还叮嘱老婆:“三请、四请,面子上不能不去,我可是真不愿意,所以他要开车来接,我都回了,我说‘你要是来这一套,我就不去!’咱们这包礼也不轻,只得他一顿饭,两不欠嘛!好聚好散,老同学一场。”又转身捅了捅儿子: “你也听着,别拿人家东西,事关老子的操守,不是开玩笑的!” 有钱人就是有钱人,院子大得像个小公园,还带荷花池呢!池边木莲树,正开着一朵碗大的白花。 “在台北,这已经是稀有的植物。”他感慨地说:“小时候,我家院里有一棵,公家改建挖掉,十几年不见了。” “挖起来送你,如何?” “笑话!我哪儿有院子种?”心里一惊,他马上把脸挂了下来,回头看老婆,正在那儿赞赏女主人的衣服: “这名家款式的衣服,只有你这高个儿穿起来漂亮!” “这哪儿叫款式?没腰没身的,谁穿都一样,不信换给你穿穿看!”说着就把他老婆往屋拉,却被他及时吼住了。 红木大圆桌,薄胎米瓷,外加银托银盖,菜更不用说了。 “桑岛的海鲜,寻香园的排翅,福寿齐的小点心……”主人一样样地介绍:“你坚持不上馆子,我只好出去打点了,要是再来个你老家的名产汾酒。就更妙了!对不对?哈哈哈………” 他支吾地点头,心里却在计算一桌菜的价钱。 拍!主人一击掌:“您老哥这一点头,我还真想起,多年前有位高人送过这么一瓶酒,没舍得喝。”说着打开酒柜。 他赶紧冲过去阻止:“已经开了一瓶XO,不要拿别的了。” “哈哈!你慢了一步。”砰地一声,主人已经打开了瓶盖。 “不成!不成!放回去。”他胀红着脸坚持。 “已经开了嘛!老同学,不要这样嘛!你不喝,我喝行了吧!” 正巧那边儿子打翻了果汁,太太急着拿餐巾擦桌子。 “桌子没关系,应该先照顾小孩儿嘛!”倒是女主人掏出白手帕,跪在地上为孩子擦拭,跟着自己进去换了衣服,想必身上也被弄脏了。 “都十六岁,明年考大学了,还跟小孩子一样冒冒失失的。”他皱着眉对孩子说:”快点吃完;自己坐车去补习。” “我们送他。” “不用!他认得路,每次到附近打电玩,都自己坐公车。” “打电玩?” “可不是吗?非要玩那种叫什么‘火鸟’的进口机器,动不动就是几十块钱!”老婆拍着儿子,还笑呢! 餐后四个大人坐在荷花池边聊天,木莲的香,让他有些陶然,却又不得不随时提高警觉,所幸男主人居然没再提那笔生意。 告辞已是近黄昏了,女主人提个小袋子出来,拉着他的老婆的手: “你老公说什么礼也不准送,我们女人例外,而且是旧的,我原来穿的那件,刚才已经叫佣人送出去改过,下襟剪短,一定正合适!” 他老婆吓了一跳,近乎尖叫地喊:“不行!不行!声音直发抖。“唉!剪都剪了,我也不能穿了,又不是新衣服,你怎么这样呢?” 老婆回头看他,两眼惶恐。他点了头。 “这才对嘛!”男主人拍拍老同学的肩膀:“你不准我送东西,一根小树枝总成吧!”举手便折下那朵木莲花,递到他手上:“童年!童年!回忆一下。” 他的脸又胀红了,倒退着往大门移动,竖直食指: “君于一诺啊!不推开车送。” “当然!当然!”男主人举起双手作成投降的样子:“而且车子送令郎去上课了,等在补习班门口,说不定正送令郎回家呢!” 七天之后,他的孩子再不用老远到天母打“火鸟”了,因为有人运了一台到门口。他一生不曾见过孩子那副兴奋的样子,东西又没处退,只好留了下来。 十天之后,他又看到那个案子。犹豫了一整天,临下班,批了“可”。 “想一想” “他”为什么会签原本不打算批准的公文? 因为接受了对方的盛情的款待,并收了礼物! 但是让我们回想一下,“他”得到了什么? 不过是一餐丰盛的午饭、两瓶酒、一件衣服、一朵花、孩子上下补习班的一趟私家车接送,和一个电玩。全部加起来,也值不了什么钱! “他”不是原先坚持不接受对方的馈赠吗?为什么还会接受? 这就是故事的重点了—— 因为那都是无法拒绝的东西,当他要拒绝时,已经来不及了! 那不是一百万块钱,一辆车,一只都彭打火机或一只劳力士金表,那些具有有形价值,又可以退还、拒收的东西! 菜是由各大餐馆叫的,你能退吗? 酒已经“砰”地一声打开了,你能再密封得跟以前一样吗? 白手帕为孩子擦身体,你能让手帕不脏吗? 衣服已经剪短了,你能再把布接回去吗? 唯一一朵木莲花已经折了下来,你能使它长回去吗? 孩子已经送了,你能叫时光倒流,车子退回吗? 电玩已经放在你的门前,你能运回给不知名的发货人吗?(虽然你猜到是谁送的,但无法证明) 送礼人的高明,就在这儿了!他知道你不会接受,所以送出你不得不接受的东西。 有一种人敬酒,你非喝不可,因为他说: “如果您看得起小弟,就一定喝了这杯,我先干为敬!” 一仰头干了杯,你能不喝吗?不喝就是看不起他。 更狠的人,是当他把酒倒人口中,酒杯先不离嘴,两眼圆瞪瞪地盯着你,看你喝不喝,如果你还是不喝,他一低头,原来”含”在口里的酒,又吐回了杯子! 真脏!也真狠! 问题是,世上多少英雄、豪杰,坚守原则的人,就这样不得不妥协了下来! 日本帮会的人犯了大错,常自己切下一截小指,呈给帮会的长老或被亏欠的人、对方如果接受那用白布包着的血淋淋的手指,就表示原谅犯错的人。 有几个人看到这种场面,会不接受呢? 手指已经切下,再也接不回去,你忍心不接受吗? 当禅宗大师慧可,拜达摩为师的时候,达摩本来不想收,但是后来为什么收了呢! 因为慧可砍下自己的手臂呈上去! 连达摩祖师这样“定”的人,都不得不改变初衷啊! 再往前想吧! 公元前二二七年,燕太子丹用什么方法?使荆轲愿意赴那“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死亡约会——刺秦王! 很简单,也很简单! 当荆轲跟太子丹出游,捡地上瓦片丢着玩的时候,太子立刻捧上金块,来替代瓦片。 当他们一起骑千里马出去,荆柯无意中说了一句“千里马肝美”,太子立刻杀了千里马,把马肝奉上。 当荆柯看到弹琴的美女,赞赏一句“好巧的一双手”时,太子立刻把美女的双手剁下,用玉盘盛来送给荆柯…… 好狠的燕太子丹!又是多么懂得“送礼之道”的燕太子丹哪!因为他知道,最毒的礼.是当对方想拒绝时,已经来不及的东西。尽管“千里马的肝”和“美女的双手”,都是那么不合情理地被牺牲,却如同“慧可的手臂”一般,叫你无法“不领这份情”! 怪不得荆柯要感叹他说:“太子对我大厚了!” 总而言之,这世上送“有形礼物”给你的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以一种莫明其妙、毫不合理的方式,捧上礼物,又使你不得不接。即使不接,也不得不百分之百领情的人! 如果真碰上这种人怎么办? 一、你要保持高度警戒,在他开酒、折花,掏手帕之前,先一步挡住他! 二、你用苦肉计对苦肉计。将那电玩放在门口,任它日照雨淋,或捐给公益团体。 把那名贵的衣服捐去慈善义卖,再送一个大红包,给带孩子上下课的司机! 用非常的手段,应付非常的对手!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 情归情,理归理,好话丑话最好都说在前面。 从乡下的老盾,搬进台北的高搂,小李真是兴奋极了。楼高十八层,小李十七楼,站在阳台上,正好远眺市中心的十里红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小李那十几盆花。阳台朝北,不适合种。适合种的东恻,却只有窗,没阳台。 “何不钉个花架呢?什么都解决了”有朋友建议,并介绍了专做花架的张老板给小李。 只是,自从订了花架,虽然还没钉上去,小李却一直作恶梦。梦见花架钉得不牢花盆又重,突然垮了下去,直落十六层楼,正好掉到路人的头上。当场脑浆四溅…… 小李满身冷汗地惊醒,走到窗前,把头伸出去往下看,深夜两点了,居然还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想想!这时候花架掉下去,都得砸死人。要是大白天出了事,还能不死一堆? 想到这儿,小李打了个寒颤,可是,花架已经订了,花盆又没处放,看样是非钉不可了。 钉了花架的那天,小李特别请假,在家监工。 张老板果然是老手,十七层的高楼,他一脚就伸出窗外,四平八稳地骑在窗口,再叫徒弟把花架伸出去,从嘴里吐出钢钉往墙上钉。 张老板活像个变魔术的,不知道事先在嘴里含了多少钉了,只要一伸手就是一支,也不知钉了多少。突然跳进窗内: “成了!你可以放花盆了。” “这么快!够结实吗?花盆很重的!”小李不放心地问。 “笑话!我们三个大人站上去跳,都撑得住,保证二十年不成问题,出了问题找我。”张老板豪爽地拍拍胸口。 “这可是你说的,”小李马上找了张纸,又递了支笔给张老伯:“麻烦您写下来,签个名。” “什么?还要……”张老板好象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看小李满脸严肃的样子,又不好不写,正犹豫,小李说话了: “如果你不敢写,就表示不结实。这要掉下去,可是人命关大,不结实的东西,我是不敢收的。” “好!我写我写。”张老板勉强写了保证书,搁下笔,对徒弟一瞪眼:“把家伙拿出来,出去!再多钉几根长钉子,出了事,咱可就吃不完兜着走了。” 说完,师徒二人,又足足忙了半个多钟,检查再检查,才气喘吁吁地离去。 (想一想) 这是个发生在台北的真实故事,只是后来,故事的主角小李对我说, 他还是放心不下,而一直想,会不会张老板起先只是马马虎虎地钉,直到发 现他要签保证书,才出去补救。 “我怕他先钉的钉子根本不够长,可是能钉的地方已经钉满了,后来虽 然要补大钉子,却没什么地方能补下去,因此,用了那么多时间。”小李对我说:“如果我在他钉之前,先讲明要他写保证书,事情恐怕就好得多了!” 他的这句话,可以说“正中要害”,也是我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重心。 记得我有一次叫工人送印好的新书来,书很多,堆了一落又一落。因为堆得不整齐,我特别请工人别堆太高,免得地震时倒下来伤人。 几千本书总算堆完了,我看工人忙得汗流侠背,除了运费,还额外给了他不少小费。 看到小费,他怔了一下,很不好意思他说。 “哎呀!早知道你要给我小费,应该特别给你堆整齐一点。”说着,居然就跑到书堆前,东推一下,西推一下,已经堆完了,再推也没用。 这件事,让我得到个教训—— 在国内,因为没有给小费的习惯,所以给小费或任何好处,最好先讲明。有处罚和原则,也应该事先说好。前者是“好话说在先”,后者是“丑话说在先”。 人性是很妙的,基本上,对于负面的事我们会假设:“即使我做得不够好,对方也可能看不见;就算看见了,也可能放一马。” 对于正面的事,我们也会假设:“即使我做得好,对方也可能看不见;就算看见了,也八成不会给额外的奖赏,而认为这是当然。” 在这个基础上,一般人做事,是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的。如果你希望非常好,或不至于“有一点点坏”,最好的方法,就是事先“摆明了”。 举两个最普通的例子来说。 如果你带了不少怕摔、又笨重的行李到旅馆。明明小费是要最后给的,但是你可以在到旅馆,才下车的时间,就对运行李的人说: “麻烦你小心一点运,等下我会好好谢你。” 我曾经参加个旅行团,团里有对老夫妇,每次住旅馆,都被分配到“窗外景观最好”的房间。当十几天的旅行结束时,我开玩笑地问:“你们一定是事先就告诉领队,会给他很多小费吧?所以运气总能那么好。” 岂知老先生一笑: “我们没说,否则是‘期约行贿’。但是,我们让他感觉到了!” “感觉到?” “对!”老先生神秘他说: “教你一招,你可以在旅行才开始,就当着领队和导游的面,给餐馆服务生或司机小费。那些人明明是不必给小费的,你却给,而且给得大方,看在心里,就受用了!” 可不是吗?当一个人预期,甚至确定你会给予额外的奖励时,当然会努力地表现。这对老夫妇的暗示法,诚然是极高的艺术。 说到这儿,我也要举个相反的例子,就是当对方根本不预期你的奖赏,甚至报酬时,所产生的问题。 最常见的例子是,我们往往发现,请亲戚帮忙做的事,不但不见得最好,还可能最差。同样的,我们帮亲戚做事,也常并不把事情摆在最优先。 第一,是亲戚,就算做坏了,也还是亲戚。 第二,是亲戚,不好拿报酬,就算给,也不好意思收。 问题是,人性基本上是相互的,当你有了以上的两点假设,怎么可能产生最好的效果?能及时交件,表现平平,已经不错了。 于是,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的事: 某人请亲戚帮忙做事,拖拖拉拉、马马虎虎完成之后。某人很客气地照样付钱,亲戚先推,某人硬给,说“哪儿能白做?一定要收。” 最后,亲戚收下了,某人则在背后大骂: “什么亲戚嘛!又贵又差。” 他岂知,说不定那亲戚也正后悔呢: “早知道会硬给我钱,而且一文不少,当初应该好好帮他做!” 这种情况,中国人的社会最常发生。我们要好好检讨:原则、酬劳、赏罚,是不是应该跟人情分开来?所谓“情归情、理归理”,好话丑话都说在前面。 这不再是个能猜来猜去的社会,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社会。该讲明的事,如果都能早早讲明,事情会完满得多! 经营者和领导者,不要认为都用自己人是最好的。自己的人可以用,但他们必须是对你效忠的自己人。而不能让下面人之间徇私,超过对你效忠的程度。如同故事中,江经理和王经理(小王),都是总经理的自己人。一个是亲表弟,一个是亲自提拔出来的好部属。江与王都对总经理效忠,却彼此是客观地各尽本职。 相反地,如果王与江的私情有可能超过“公事公办”的程度,则不是好现象。 不论在政治、军事、商业界,聪明的领导者,都知道怎样安排部属之间的“权力均衡”,使领导者能不被蒙蔽,也减少部属联合叛变的可能。 从部属的角度看。如果你是个没有背景的人,绝对不要因此认为争不过那些“有关系”的。要知道,”没背景”正可能是你的优点,你可能因此而“找到背景”。 此外,如果你喜欢拉小圈圈,也必须小心。在主管者的眼中,小圈圈不但最容易惹闲话、造是非,而且最容易作弊。你尤其不可跟业务上应该“客观对立”的人拉小圈圈。譬如你是会计、他是出纳,你们走得比谁都近,似乎形形不离。据你想,这两个部门本来就该合作无间。但是你也要知道,商业界的一句老话:“会计兼出纳,弊端丛生。”所以,私交是私交,公事仍然要公办,如果有公私不分的现象,绝对是大忌。 当然,如果领导者采取“直接领导”的方式,也可能造成两个缺点。 第一,是“马屁精”型的部属,巨细靡遗地向你报告,造成累死领导者、不能分层负责的情况。 第二,是你经常会听到闲话,不是这边告一状,就是那边参一本。 面对两个缺点,你必须一方面做到充分授权,要求部属分层负责,一方面对于各种“小道消息”,要有过滤的能力。你尤其要多听少讲,免得部属拿你无心的一句话,“鸡毛当令箭”地下去传递,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困扰。 记住,一个开车时闪躲每个路上小坑沿的人,常有较高的出事率。中国更有句谷话:“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一个对于部属告的每个状,都作立即反应的人,绝对不是最佳的领导者。 领导者怎样使属下各尽本职,客观地树立,而不是主观地敌对,以避免徇私、腐化,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图省事,而把东西完全包出去的做法,经常是最不智的。因为又贵、又危险。 但是,如果你说:“我是新手,不懂怎么做,当然交给一家最方便。” 那么,我建议你试着抽出中间一个步骤,由你另外找一家来作。 接过书,小青真是兴奋极了!这是她主编的第一本校刊,翻开来第二页,就有她的文章。 她翻过来,翻过去,看了又看,觉得好亲切。每一篇东西,都是由同学投稿中选出来的。最前面是作文比赛得奖作品,然后有优美的散文,再下来是跳跃的新诗,最后则是厚重的小说和论文。 “这是照指导老师讲的,看一本杂志,不必细看,只要翻过去,就能感觉轻重和疏密的节奏。”小青心想。只是当她快速翻阅的时候,却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为什么版面一下高,一下低,跳来跳去,不在同一个位置呢? 为什么文字一下浓,一下淡,会变来变去呢? 小青找几位编辑开会之后,决定请装订和印刷厂的老板来谈谈。 “哎呀!这本书装坏了嘛!摺纸就没摺准,钉子又钉歪了!”印刷厂老板拿起书叹气,接着把毛病指给大家看:“太槽了!你们可以扣他钱!” 印刷厂老板才走,装订厂老板也气喘吁吁地赶来。小青马上把毛病指给他看。 老板直抓头,把校刊翻了又翻,还拿起几页,对着灯光看,突然大声叫道:“你们看!你们看!我装得有毛病,实在也因为印得不好,不信你们还透光看看。”举起一页:“前一页和后一页的数字页码,都不在同一个位置。 装订厂老板一边鞠躬,一边神秘兮兮地笑道:“我们下次要改进。但是我也要愉偷跟你们说,我看这本书不是那家厂印的。油墨一下深、一下淡。八成是太忙,外包给别家小厂印的,你们可以扣他钱。”又把手指放在唇边:“千万别说我讲的!” 小青立刻又打电话给印刷厂。 老厂在那头怔了半天,没话说。最后终于开口了: “老实告诉你,最近我们实在太忙,你们又要赶在青年节,实在印不出来,可是外包的那家厂也不错啊!版位虽然没印准,油墨不匀全是因为纸不好。你们订的是什么纸啊?又粗又掉纸毛!” “是最好的道林纸!”小青说。 印刷厂老板笑了起来,炸得小青耳朵直疼:“不要笑死人好不好?连模造纸都不够格!” 学期结束,校刊社开了个检讨会,把这次学到的经验一一写下来,以便交给下一年编校刊的同学。大家相信,明年的校刊不但会比今年印得更好、更厚,而且可以印得更讲究。 为什么? 因为今天足足扣了厂商三分之一的纸张、印刷和装订费,省下不少钱,可以明年用。 (想一想) 这个故事谈的是另一种对立。 在小青分别谈的印刷厂、装订厂和纸厂老板之后,由于他们彼此的推卸责任和批评,不但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学到不少专业知识,而且省下许多钱。 相反地,如果小青不是分别交给三家厂,而是由“一家包到底”,她就很难听到真话了。 想想,如果是你一人承揽这笔生意,无论纸张、印刷或装订出问题,都是扣你的钱,你会不掩饰吗? 此外,如果三个老板同时出现,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大家都是同业,谁好当面说对方的不是呢?要说,也是偷偷说啊! 无可否认地,这运用了人性,但是如果这样得到的是真相,这样能不被欺骗,又有什么错?我们只是将对方各个击破罢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处处利用这种智慧,让外行的自己退到另一个角度,冷眼旁观地听那些对立的人说话。然后加以组合、分析,成为我们的结论。 记住!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冲动地去争吵,要冷眼看人生,在那许多人际利害的矛盾中,积累自己的知识。 接到古先生的电话,小宋心跳到了一百二十下。 “这么大牌的制作主持人,居然会找到我。”小宋放下电话,兴奋地对老婆说:“还约我明天碰面,说要谈节目的事。” 小宋一夜没睡好,小宋的老婆也没睡好,一大早就起来为小宋烫衬衫,一边烫,一边问: “你猜,古先生是找你做什么节目呢?” “不知道!可以确定是不会找我主持他的‘四海心声’。” “四海心声”是古先生的成名节目,自己的制作班底,加上自己主持。起初大家看他一定弄不成,没想到一炮而红,愈红愈有大人物愿意上,收视率也愈高,使古先生不仅在电视界,连在政治界、学术界,也成了一号人物。靠着关系作生意,更愈作愈大。 想想,有谁会把自己的“成名之作”,交给别人呢?尤其是交给小宋。 当然了!小宋也是新秀,留美的硕士,又仪表堂堂、辩才无疑。大家都说他是“学者从秀”,前途无量的明白之星。 “如果古先生能提我一把,就棒了!”小宋出门时,在胸前画了个十字,又要老婆亲了一下: “希望你的吻,能带给我好运。” 小宋果然交了好运,一个想都不敢想的好运—— 古先生居然真的要把“四海心声”的主持棒,交给小宋。 “我的事情多,常在世界各地跑,偏偏节目每个礼拜都得录影。”古先生两只热手握着小宋冰凉的手,很诚恳他说:“想来想去,只有你这位青年才俊,够格来接,你考虑考虑。” “哪里还要考虑?”小宋高声叫着,对电话那头的老婆喊:“我当场就接了。” 小宋接手主持“四海心声”,真像是一声雷,震动了电视界,更震动了观众。大家议论纷纷: “小宋这么嫩,怎能接古先生的东西?” “老古把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交给小宋,太冒险了!” “不是小宋这样的旷世才子,又有谁接得了?放眼今天,能主持,又有学校背景的,能有几人?” 节目播出了,小宋果然主持得可圈可点。虽然有些看惯古先生的人,一时不能习惯,隔些时也就成了。 问题是,隔了好些时,节目不但收视率没提高,反而下降了,小宋四处请求,广告商就是不跟。 “老弟!这可是我的‘老招牌’,你要加油啊!”古先生常鼓励小宋,只是,说归说,连古先生的制作班底,也愈来愈没劲。而且听说都去搞另一个新节目了。 “四海心声”在古先生打响招牌十年之后,终于因为收视率太差,广告又太少,而宣告结束。 小宋伤心极了,觉得愧对古先生重托。 “没关系!没关系!”古先生拍着小宋:“连你这样的人才,都做不下去,也就没话说了。不怪你!不怪你!” 隔不久,又传出了雷声。 古先生再度出马,开辟一个比“四海心声”更精彩的节目,而且亲自主持。 退出的广告,一下子全回来了。 古先生的班底,居然在短短两个星期当中,已经制作了好几集,还存了许多精彩的“点子”! 新节目又一炮而红。 还是古先生的魁力惊人。只是年轻的才子小宋,砸了“四海心声”那么有名的节目,成为票房毒药,短时间很难再爬起来了。 (想一想)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古先生是很不简单,居然把他的成名节目,交给小宋。小宋也硬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节目作垮了。 只是很奇怪,古先生的老招牌砸了,似乎没伤害到古先生,反证明古先生的魅力,使他更红了。 再想想,那个做了十年的“四海心声”,似乎也真是太老,该换新东西了。 说到这儿,相信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古先生的成名作、老招牌,怎么能在他自己的手下砸掉,那是多明显的失败啊!可是节目又该更新了,怎么办” 于是“卡位”的计谋产生。把这个已经没救的位子让给小宋吧!他做成功了,那是我古先生的节目,在我铺路下,做成功的。 做失败了,只怪他能力不足。这么老的招牌,居然到他手上就垮了,可见还是我古先生行,还是换我来吧! 年轻人!记住! 这世界上处处有古先生,看来把最好的东西交给你,令你感激涕零。但是,你也要想想,凭什么他要给你?你是真年轻干练,足当重任吗?抑或你只是个替死鬼? 不要忘了!尤其在你最得意的时候,切记: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 笨蜻蜒抱着自己的尾巴啃,还以为抓到了一只大肥虫。 看看表,还有三个钟头,小强冲出机场,他心里只有一个目标——为菲菲买架最好的照相机。 这个念头已经在小强心里盘旋很久了。菲菲学生时代就爱摄影,总是背着相机。好几次小强骑车载着她。菲菲会突然大叫“停车!停车!”吓得小强猛煞车,两个人差点同时翻倒。 然后,就见菲菲举起相机猛拍。妙的是,什么猫打架、牛拉车,到了菲菲的镜头里,都变得那么美。连台北的空气污染,也能拍成一片迷迷蒙蒙的梦境。 “菲菲要是有了新相机,就更棒了!”小强终于看到一家摄影器材行,赶快停住步子。 对照相机,小强虽不内行,也不算外行了,尤其是这半年来,除了常问菲菲,只要看见有人照相,他总会钉着看,看那机器的样子、品牌。他早打定主意,要为菲菲买一架全自动的美达相机。 “而且要是可以改变焦距的,这样菲菲就不用带好几个镜头了。”小强一边想,一面问价钱。 尽管在香港,这个免税的购物天堂,美达相机还是不便宜的。尤其广角二点八的镜头,更贵。 不过小强很精明,在两岸做生意,跑了四年,他早练就了货问三家不吃亏的本事。 “给我一张名片!”小强一边把问好的型号和价钱写在名片上,一边对店员说:“这可是你们最低的价钱”我是要比价的哟!” 走出这家店,进入那家店。小强一家家比,而且愈问愈内行。 “那些店员单单听我说出型号和特性,就知道我是行家。”小强得意地想:“价钱也自然会压到最低。” 只是连走了好几条街,价钱居然都差不多。小强正想就此停住,挑一家稍便宜的下手。所幸,最后的这家,终于走对了! 当对方说出价钱,小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确定是美达G5,那种最新的机器吗?”小强慎重地再问一次,心想怎么可能比别家便宜四分之一。 “当然!我们是直接由工厂进货,保证比别家便宜得多。”老板笑道: “你买不买?还是要再比几家?要就快讲,我还得派人去拿货。” “拿货?” “因为我们价钱低,卖得快,刚卖完。现在要去拿,很近,五分钟就拿回来了。” 小强看看表,离回台北班机的起飞时间,只有一个多钟头了。 “好吧!我买。”说着掏出旅行支票。 问题是旅行支票早签好了,派出去拿货的小弟,却过了十多分钟,还没回来。 小强猛看表。店老板也着急,一直拨电话找,却又拨不通。好不容易通了,原来因为仓库没货,小弟又去了别的仓库。 放下电话,老板走到小强身边,低声问:“老弟!有一件事,我不太懂。你为什么非要这种美达?”沉吟了一下,老板缓缓打开橱窗,拿出一架康尼的机器:“看你老弟也是内行人,你为什么不买这种机器呢?你拿拿镜头看,多重!这是金属的。哪里像美达,是塑胶的。这种价钱不过贵一点点,可是好啊!” 接过机器,果然比在别家看的美达重得多。“多少钱?”小强问:”你可不能算贵了!” “笑话!”老板拍拍小强:“你问过几百家了吧?为什么挑上我?就因为我比别人便宜,对不对?”又拍了拍小强:“这只是建议,如果你坚持,我们就等美达。” 小强看看表,又数了数身上现款,连剩下的人民币都凑上,还差那么一点。 “那点钱算了!看你老弟这么诚意,就卖给你吧!”老板豪爽地笑着:“以后别忘了多介绍客户给我们。” 一直到坐进飞机,小强的心都猛跳。他知道,那是兴奋。他也知道,当菲菲拿到这康尼相机,会更兴奋。 “如果在台湾,只怕六万块钱都不止,谁想到,让我歪打正着地碰上了!还买得这么便宜。”小强的心跳更快了。 “天哪!一架康尼!我同事才买一架,我好羡慕,居然自己就有了。”菲菲把小强紧紧抱住亲吻。 “是啊!才花了我一个多月的薪水呢!”小强说:“没想到吧!” 抱着相机,菲菲突然抬起头来,瞪着小强。 “你说多少钱买的?” “合台币四万块。” “笑话!我朋友在台湾买,才花了三万。” “想一想” 看完这个故事,你或许要问:“如果小强非买美达不可,他是不是就赚到了?” --------------------------------------------------------------- 上帝把我放到地球上,只为了要我完成一定的工作。 现在我还落后大多,我永远不会死。 读“二十世纪文坛灵魂人物“海明威的传记。作者用数十万言写海明威的一生,居然以简单的几句话作了结束: “他(海明威)将两颗子弹上膛,把枪托小心的放在地上,身子凑向前,用枪口抵住眉毛上方前额的位置,然后扣下扳机。” 多么可怕的一幕啊!那双管猎枪强大的爆炸力,必定轰掉了海明威的半个头颅。 使我想起大画家梵高,他的自杀也很惨,不但一枪进了肚子,而且死前已经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还有日本文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居然嘴含着瓦斯管自杀。至于更惨的则是切腹而死的三岛由纪夫;凡切腹的人,都要请“介错人”把自己的头砍掉,所以三岛的死是“身首异处”。 为什么寻死? 他们都是有成就的人,何必去寻死呢?难道他们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创作和生命”已经到尽头,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已了,活着不再有意义,所以自己结束生命? 如果真是这样,我倒还有儿分谅解。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年纪轻轻的孩子,居然也自杀了呢? 他们也觉得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已了吗?他们的贡献在哪里?我只知道他们是父母呵护大的,花了不少父母师长的金钱和血汗,又留给大家无限的哀伤。他们的贡献在哪里? 难道正因为他们太被呵护了?他们不用赚钱养家,不必担心失业,甚至不用洗碗扫地。他们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着:“你什么都不必做,只要好好念书,考个好学校就成了。” 这下我懂了!他们自杀的道理与海明威一样,却又相反。海明威可能觉得不能再贡献了,所以活着没意义,他们则不知道有什么好贡献,所以活着没意义。 人到这个世界,不是来消耗,是来贡献的啊!你看那孩子多的父母,一辈子操劳;临老,还要东奔西跑,到各孩子家帮忙照顾孙子,他们不是活得很快乐吗?就算他们嘴里有时抱怨,你只要看他们在忙,忙得充实而健康,健康而长寿,就是幸福。 相反地,那些家财万贯,却没生育的人。为什么会去领养孩子,再不然专注干事业,即使退休之后,还要四处当义工。他们何不图个清闲,吃吃喝喝睡睡,好好地“混吃等死”呢? “混吃等死”这个词用得真妙,当一个人不再贡献力量,不再付出爱心,只是混日子的时候,就是在“等死”了。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则常说“人无近忧,必有远虑”。你会发现那些衣食无虑,又不为子孙操劳的人,就好象站在人生的大道上,前面一片平坦,没山岗也无树林的阻挡,他一眼望去,大道的那头正有个可怕的东西在等他——死亡。 常常想到死亡在等着自己的人,怎么可能快乐呢? 要有责任,活着才有意义! 我以前教过一个洋学生,高中没毕业,已经一头乱发,满脸于思,看来活像五、六十岁的人。他学国画是想透过国画的水墨,去得“道”;他想“得道”,是因为觉得生命太空了。 他一天到晚觉得活着没意思,常常坐在我对面,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隔半天,说: “教授,我昨天差点死掉。”然后用两根手指比个手势:“差那么一点,就完了。可是你知道吗?我想到你的画稿我还没还。我今天不还,别的同学就借不到。所似,我没扣下扳机。” 天哪!我的画稿(就是借给学生临摹用的画)居然救了他一命。可是,从他的话去想,人为什么活下去,人是为责任活下去,不是没有责任活下去。 后来,他去印度呆了一阵。现在不但大学毕业,而且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过得充实极了。 每次谈到以前他要自杀的事,他就手一挥:“哎呀!你为什么老辏我呢?我那时候懂什么?” 问题是,他那一晚,如果真扣下扳机,他现在在哪里? 谁救了他?不但是还画稿的责任救了他,更是印度苦难的人民救了他。当他从印度回来时,满脸痛苦,又满脸欣喜,痛苦他说“为什么?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可怜的人,真是生不如死!” “可是他们在努力地活着!”我说。 他又欣喜他说:“是啊!看了他们,才觉得自己幸福,他们都那么认真地活着,我又怎么能死?” 也记得有位学生因为感情问题要自杀。她在电话里有气无力地对我说:“我要跟你说再见了!因为我马上就要自杀了!” “你能死了吗?你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完了吗?”我问她。 “就因为我不能做什么!” “笑话!”我吼了回去:“我送你去残障育幼院看看,有多少人需要你帮助?然后想想,你有没有资格,在对这个世界没尽一份力之前,就去死。” 然后我立即联络了台南的瑞复益智中心,对方也欢迎她去工作。 我再打电话给她,叫她到松山机场碰面,由我送上飞机。她没有接受。但是就这么十几分钟,她已经打消了死念。 死念岂只是十几分钟,真正“致死的死念”,常只是几分钟。就那几分钟想不通,就死了! 你看那要跳楼的人,坐在阳台边,一边是几十公尺的高楼,下去就告别人世;一边是走回屋子,重新面对人生。这是多么大的抉择啊!那自杀的人,居然成为半个上帝,由他决定一个人的生与死。 这个人是他父亲亿万个精子里,终于能受孕,又在受孕之后,由他母亲怀胎十月,再平安产下的。这个人会说话,会唱歌,会走、会跳、会思想。居然用他莫明其妙的思想,判他自己死亡。 如果他有一生最笨的决定,必是跳下去。如果他能有大的智慧与勇气,就是回头。回头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生命,为自己、为社会,好好做点事;这样才不负上天给予他生命,才不负他得到宝贵的生命。 我太太的秘书,在墙上挂了一段幽默的话。大家都借去“拷贝”,于是挂满了办公室。现在,则挂到了我的家里。 那幽默的句子是: “上帝把我放到地球上,是为了要我完成一定的工作。现在,我还落后大多,我永远都不会死!” 各位朋友!如果你居然要自杀,请想想这句话。 --------------------------------------------------------------- 你要为自己纯净的心版上,多记录些美好的事务和前人的智慧。 你要打造一把钥匙,去开启人生的每一道门。 小时候,每次我从外面玩回来,母亲都叫我去洗手。她知道我懒得洗,所以每次洗完,还要把我的手抓过去闻闻。 顽皮的我,于是想出个办法,打开水龙头,让母亲听到水声,然后根本不洗,就把龙头关上,只是用手摸摸肥皂,伸去给妈妈闻。 她吸口气,嗅到肥皂的味道,点点头,我就又蹦又跳地跑开。我好得意啊!心想:“看!我多聪明,妈妈又被我骗了!” 看到这儿,你会不会觉得很好笑?洗手,是为我好,不是为妈妈洗,我明明骗了自己,却觉得很得意,不是太笨了吗? 不过,你也别笑我。因为我处处看见年轻朋友,在做这样的傻事。 有一天,收到一位中学生的来信,还没打开,已经被那封信的厚度吓到。打开之后,又是一惊,只见工工整整十几张信纸上,排列着密密麻麻,却又工整无比的小字。 那字像是印刷的“仿宋体”,娟秀而一笔不苟。当我展读之后,更是讶异了!真难相信一位高中生,能写那么深入的文章。 我立刻邀请那位女同学到办公室聊天,还请她和陪她来的同学午餐。 在餐桌上,我问她:“相信你在学校的作文成绩一定很好。” 未料,她淡淡一笑:“很烂!” “你的文笔这么好、字这么漂亮,怎么可能呢?”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我从来不好好写”。她又淡淡一笑:“我的老师很烂,我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写给她看?” 然后,她形容了老师的“烂”,又很羡慕地说某名校的国文老师多好。问题是,她可曾想过,文章是她自己的,学问是她自己作的,不是给她老师作的。 由这位同学的表现,使我想:这世界上会不会有许多具有才华的年轻朋友,只因为不满意学校,不满意老师,而放弃自己、埋没了才华? 常听见不好好念书的学生,很但然他说:“读书,谁不会读?哪里不能读?又何必在学校读?以后哪一天我想念书,都可以!” 活是没错,但我也要说,学校教育有它的优点,那也是其他环境不能取代的。 记得我大学刚毕业那年,曾应邀到某大学的国文系演讲。当时我已经得了“优秀青年诗人奖”,也在不少报章上发表作品而小有名气。 但是,在接受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我却出了丑,一个连国文系新生部知道的东西;我居然说错了。 事后,我痈定思痛,开始苦读古诗,甚至编《唐诗句典》,但我始终忘不了出丑的那一幕,我常想:我为什么连这个基本国学都不知道?是因为有关中国文学的书看得太少?还是因为看得没有组织? 答案应该是后者。你会发现学校教育虽然有不少僵化而值得批评的地方,但无可否认,它也像是营养专家,将各种食物拼成食谱。虽然口味变化不大,也不够刺激,却有你必需的营养。当你按部就班地读下来,自然得到了完整的学问。而不会像你自修时,可能随兴所至;东抓一本,西抓一本,看来渊博,却忽略了最基础的东西。 这基础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治学的工具”。 “治学的的工具”像是一把钥匙,可以用来开启更多知识的宝库。你会发现求学像登高,不由山脚一步步往上走,是攀不上巅峰的。而很多你在学校里学到的“看来不像学问的学问”,正是那山脚的阶梯。 前些时、我在电视里,看到有关图书馆里修补古书的报道,一位八十岁的老先生,数十年不分寒暑,为图书馆里的破书换上新装。他把虫蛀的、水渍的、朽烂的书页,小心地拼凑、裱糊,不知保存了多少珍贵的善本书。 但令人惊讶的是,那位老人居然不识字。 我忍不住地想,要是遇到脱散的书籍,再加上页码已经朽烂,那位老先生该怎么分辨前后次序?又如果他能识字,在这数十年修补的过程中,他该能亲炙多少伟大的篇章? 他为什么没能“回头”花几年时间识字?难道要像是一个用“很钝的斧头”砍树的人说:“我砍树都来不及了,哪还有时间磨斧头?” 抑或因为一年年老去,记忆力一天天衰退,想学,也力不从心了? 说到这儿,我们又触及另一个重点——你必须把握青春,善用你记忆力最强的年岁,好好学点东西、背点东西。 让我们做个实验吧!去问问四、五十岁的人,他们记不记得小学时候读的《武训兴学》和中学时念的《木兰诗》。你会发现,他们可能连昨天看过的新闻都忘了,却记得“莫叹苦,莫愁贫,有志竞成语非假,铁杵磨成绣花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抒声,唯闻女叹息……” 即使他们背不了全部,总会想起几句。想想!那是多久远以前的事了,他们为什么还记得? 因为,那是在他们记忆力最强,心灵也最纯净的年岁,被一笔笔刻在心版上的。 于是,你摸摸自己的心,你自己不正在这个人生的黄金时代?你能不好好把握吗? 让我为你说两个真实而好笑的故事。 我中学时候,有位同学很会作“板书”。每次要考国文默写。他就早早到校,用钢笔,一丝不苟地把整篇课文写在桌子上。 然后,他会站到桌子上踩,踩上一片灰上,再用袖子轻轻拂一遍。使那些“板书”被掩在一层薄薄的灰土。 考试时,可精彩极了!考哪一段,他就对准那一段呵气。呵气之后桌面潮湿了,原来钢笔的笔迹浮现出来,他就照抄。 有一次他呵气呵得太厉害,老师还以为他犯了气喘,引得全班大笑(只有老师不知道原因)。 我还有位同学,专精干制作“袖珍小抄”。大学联考前,他花了许久的工夫,写了一本数十褶的小抄应战。我感动于那小抄之精致,特别预订,请他在考试之后送给我收藏。 他考完了,没把小抄送我,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我问他为什么 “我走出考场的时候,看到地上有个小纸条,拿起来一看,居然是本更精致的‘珍本’,比我的棒太多了。”他说:“原以为我的最精,没想到人上有人,一气,就扔了!” 前面两位同学都名落孙山,后一位还对着我哭,说他原本会的,但是心里一直想着小抄,监考盯得紧,小抄不容易翻,反而会写的都没写。 我则想:要是他们能用那写板书和作小抄的时间,好好读书,成果应该好得多。最起码,那不是写在桌子和纸上,而是刻在心上啊! 话说回来,读书又何必为考试、为成绩?那是为自己读,不是为数字读。记得我以前在美国教书的时候,学生的表现都不错。我就试着教点深的东西,并提出很难的问题考他们。 有一次,一个学生答对了。我高兴极了,说:“Extracredit(加分奖励!)” 从此,每次问问题:学生们总先问:“有没有加分?” 渐渐,我发现他们对“加分”的兴趣,超过了“作答”。没有“加分”的题目,他们甚至懒得答。我发现自己错了,以为加分的奖励能促进学习,却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使他们把“学习的快乐”,转为“加分的快乐”。 当学习只为分数,便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与乐趣。失去乐趣的学习,则是最痛苦的工作。 学习应该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几千年前,老祖宗写在竹简上的字,我居然看懂了,知道那驻防边塞的军人,有着怎样的思乡情怀。 浩瀚的英文典籍,只因为学了英文,就一下子对我有了生命。虽然还不能全懂,但我会翻字典,我也会猜;愈猜愈懂,愈懂愈会猜了。 到寒山寺,令我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去灵隐寺,让我想起《济公传》里的癫僧。登岳阳楼,使我想起范仲淹;上黄鹤楼,让我想起崔灏。 到角板山,使我想到地理课本里说的“河阶地形”;到横贯公路,令我想起河川准点下移造成的“回春作用”。连站到挪威的山头,都让我眼睛一亮: “那不是‘冰斗’?那不是‘羊背石”吗?” 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初中二年级,物理老师说“热的地方气压低,冷的地方气压高,高气压往低气压移动”时,我大叫:“对!对!” 因为当我家失火时,我就感觉到“那阵风”。 学问真是可爱啊!它像是印章,盖在你人生的支票上,到时候,就可以提领。人生的支票愈多,愈能左右逢源,愈能在紧要关头”获得灵光一闪。“即使在人生的困境,都能因为你被学问充实的心灵,而得到舒缓。甚至让你转化,把那痛苦化作篇章,变成力量。 年轻人!把握你人生最美好的时段,为自己做点学问吧!不为父母、不为老师,不为成绩,甚至不为联考。 只因为,你要为自己纯净的心版上,多记录些美好的事务和前人的智慧。 只因为,你要打造一把钥匙,去开启人生的每一道门! --------------------------------------------------------------- 当一个人偏狭地时你好的时候,他自然期盼你能偏狭地 对他好。 施者总有不甘,受者总有不安。 当我十六年前刚到美国的时候,曾应邀在佛罗里达的一个小城举行画展。 画展揭幕那天,市长也来了。他拉着我到旁边,以一种很特殊的表情,说了一段很特殊的话,使我至今难忘。 “你知道吗?我们这个城市和台湾的某城结为了姐妹市。”他对我说:“可是,我愈来愈不知道,该怎么跟那个城市交流了。” “为什么?”我问。 “因为当我们去访问的时候,他们叫几千个学生列队欢迎,献花,用一长队礼车迎接,还加上警车开道,把我们都吓着了,不知道他们来我们这儿访问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安排。”市长摊摊手:“我们只是个小城,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结果,我们反而不敢邀请了。” 不久之后,我到达纽约,除了在学校教课,也在家里收学生。 有一天,我看到一个洋学生用的毛笔很差,建议他买好一点的。 “这已经是店里最好的了。”学生说:“老师,能不能托你帮我买一支?” 我马上就去找了一支,交给他:“这支笔就送你!” “真的啊!”学生兴奋极了。 隔不久,他又要买笔,我就又找了一支送他。说实在那笔没多少钱,学生又用功,我等于给他当奖品。 只是从此,即使他的笔已经旧了,而偷偷托同班的中国学生买,都再也不曾向我开口。 有一天我问他为什么。他很严肃他说:“你总不收钱,我怎么还能托你买?” 把过去的两件事对照,我突然有种感触: “难道中国的人情味,拿到洋邦,反而有了反面的副作用?” 没到美国之前,常听人说:许多中国人到了美国,别的没学会,先学会对亲友的无情。连打电话,都计时收钱。 到美国之后,有段时间,由博物馆安排,在各地旅游,并接受当地人士的接待。果然,他们也会把我打电话的帐单寄来,勾出我打的长途电话。 “他们真是无情。”每次我寄钱过去,都想:“要是在我们中国,就算你抢着付钱,主人也不会收。” 只是,一天天过去。听多了,看多了,我发觉自己的想法可能并不对。 当朋友来住在家里,我不收任何电话费的时候,他明明需要讲二十分钟的长途电话,可能不到五分钟就草草结束。问题是,二十分钟的事,用五分钟怎能说得清?如果有要紧的事得讨论,又怕多花主人的电话费,而不能多谈,岂不误了大事? 于是,我改为对来访的朋友说: “你尽量打电话,要是怕我付电话费,以后帐单来了,我会告诉你,千万别因为客气,而该讲的没讲。” 我发现,对方反而泰然了。正如一位朋友说的: “你这么做,真好!因为我到别人家作客,他们客气,绝不收电话费。害得我打电话的时候,都觉得主人在偷愉看表,结果,出来做生意,反而没做好。” 我真高兴听他这么说。只是,我心里还是多少有些不安:从国内来的朋友,是不是全能谅解呢?他们能谅解我这样做,是为大家好吗, 有一天,读到明朝袁了凡写的(了凡四训),其中说到两个有关孔子的故事,终于让我释怀。故事说: 鲁国法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赎回被邻国捉去做臣妾的百姓,政府都颁奖金。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人,却不接受奖金。孩子知道就骂他说:“你错了!怎么可以只为自己高兴,博取虚名,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大都是穷人,你开了恶例,使大家觉得赎人受赏是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赎人的风气,只怕要渐渐消失了!” 书里又说: 子路有一次救起溺水的人,那人送了一头牛为谢,子路收了。孔子听说;则大加赞赏。 了凡先生写了一段很引人深思的话。 “若所行似善,而其结果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善,若所行虽然不善。而其结果有益于大众,则虽非善而实是善。”又说:“例如不应该的宽恕,过分的称赞别人,为守小信而误大事,宠爱小孩而养大患……等,都急待吾人冷静检讨改善。” 我发觉,其实中国的儒家思想,早就重视了“合理化”,只是后来许多人故意表现“私情”,故作有人情味的样子,或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而造成“情理不分”。 读中国绘画史,有一段明代大画家沈周的故事,我永远不会忘。书里说,沈周的邻居掉了东西,误以为沈周家一个相似的东西是他的。沈周知道之后,就把自己的东西送过去。直到邻居掉的那个找回来,把沈周的东西归还,沈周也只是笑道:“这不是你的吗?” 书中举出的这类例子很多,似乎以此推崇沈周的“胸襟廓落”。只是,每次我读到这儿,都不以为然,这真叫胸怀吗?这根本是最害中国社会的“烂好人”、“真乡愿”。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论语》中的一段话,而不能不佩服孔子。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 孔子回问:“你拿什么去报德呢?”接着叮嘱:“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儒家“求合理”、“不过火”的中庸之道,在这两句话中,已经做了明确的表现。 问题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为什么却处处忘记这个道理。 最近,一个跟英籍丈夫离婚的中国妈妈,为了把孩子带回台湾,而上了法庭。那英国人居然批评台湾是个没人情味的地方,说你在路上被撞死了,都没人救你。 虽然法官后来把孩子判给了母亲,那英国人的每个批评,却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曾几何时,我们这个最有人情味的国家,却成了最没人情味的? 那人情味去了哪里? 答案应该是:去了自己人的身上。 总记得以前看过的两个电视笑剧—— 二人在公车上抢一个座位,突然发觉是熟人,于是不抢了,你让我,我让你。 一桌不认识的人吃酒菜,菜一上来,就抢着下箸。旁边一桌熟朋友,则正好相反。菜端上来,你让我、我让你,最好吃的鸡腿,反而在一桌人的注视下,留到最后,被端了下去。 这种谦让是真谦让吗?还是一种“褊狭的人情”? 糟糕的是,当一个人褊狭地对人好的时候,他自然期盼你能褊狭地对他好,施者总有不甘,受者总有不安。 于是,当你做大厨的时候,一定要给熟客人多加两勺。 当你做公务员的时候,一定要给熟人办事,多一些方便。 当你卖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给朋友较便宜的价钱。 而你给这人多一勺的时候,那人就少一勺。你给我方便的时候,就比较给别人不方便。你算我便宜的时候,别人就要比我多付钱。 请问,这造成的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不平则鸣!鸣则不宁!它对社会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 是光荣还是尴尬? 最后,让我说两个故事: 二十年前,当我太太在中山女高做训育组长的时候,一个老朋友听说,立刻兴奋他说:“太好了!这样我女儿就可以进中山女高了。” 五十年前,在上海。一位著名的京剧演员登台,戏院里座元虚席。突然进来一位“人物”,那名演员老远在台上看到,居然停下来打了个招呼。 我常常想到这两年事。心想,那位朋友难道以为靠关系,可以不参加联考?或是可以在考试中作手脚?他那样说,真是侮辱了联考。又想,那位“名角”,真能称为名角吗?一个敬业的演员,怎能在演出一半,不顾整场观众,而停下来打私人招呼? 我更想,如果我是那位“人物”,会觉得这是光荣,还是尴尬?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能公平地,真心地,以合理合法的态度,去关怀每一个人,而不是只对自己人好。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不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而能冷静地看每一件事。 我梦想,有一天,孔子“合理化”的中庸之道,能真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落实。 --------------------------------------------------------------- 你看过城隍爷出巡的仪式吗? 那真是精彩极引 掌管地府的城隍爷在前面威风凛凛地前进,后面跟着一 批青面掩牙的小鬼,和背枷戴铐“被打下十八层地狱的 恶人”。 常听人说“压力太大,实在受不了。”或是讲“我这个人,就是受不得压力。” 岂知道,我们每个人从没出生,就已经受到压力,而这压力一直到死,都无法脱离。 如果我们装满一杯水,在杯口盖上一张纸,再把杯子倒过来。会发现,那张纸和杯里的水,能不倾泻下来。 这是因为大气的压力。 如果把一个空心的铁球,切成两半,再合起来,并抽掉其中的空气。会发现那铁球的两半,紧紧吸在一起,即使用十六匹马,都可能拉不开。 这有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的压力。谁能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由地面向上延伸六十到三百公里,也把它的重量狠狠加在我们身上。 可是,我们不是活得很轻松吗? 那是因为我们的体内,相对地产生压力。两个压力抵消,就毫无感觉了。 记得一位政治家,回忆在监狱做政治犯的时候,常自己孵豆芽。一大把豆子,泡在杯里,居然愈被压在下面的豆子,长得愈肥。 我自己也有经验—— 每年秋天,我会在地上挖一个个深达六寸的坑,把郁金香的花球放到坑底,再盖上厚厚的泥土。 每次一边盖上,我一边想:“这些娇嫩的郁金香,为什么非种这么深呢?它们又怎么有能力,向上冲破这么厚的泥上?” 只是,一年又一年,它们都及时探出叶片,抽出蓓蕾,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若不是种过郁金香的人,谁会想到,它们是从六寸深的地方钻出来? 大家只见灿烂的花,有谁会想到它艰苦的过去? 当然,我也偶尔发现有些因为力量不足,没能钻出泥上而死亡的。看到它们终于萎缩的球根,我有着许多感慨: 它们不就像人吗?有些人很有才气,很有能力,甚至很有健康的身体。却因为受不了压力,而在人生的战场退缩下去。 他很可能是参加竞选的政治家,实在受不了精神压力,而中途退选。 他很可能是花十几年时间,准备参加世界运动大赛的国手,却因为承担不了大多人的瞩望。唯恐失败之后,难以面对全国同胞,而临场失常,败下阵来。 他还可能是每天把联考挂在心上的好学生。当那些功课不如他的人,都准备上场一搏的时候,他却宣布:”我痛恨考试,为了向这考试表示抗议,我要做拒绝联考的小子。” 他确实可能是特立独行的人物,敢于向他认为不理想的制度挑战。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么想: 他是因为太怕失败、受不了压力,而选择了不应战。 你看过城隍爷出巡的仪式吗? 那真是精彩极了!掌管地府的城隍爷在前面威风凛凛地前进,后面跟着一批青面潦牙的小鬼,和背枷戴铐“被打下十八层地狱的恶人”。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那游行队伍中,被边走边打的恶人,会愈来愈多。因为一路走,一路有人化装成罪人加入。 据说这样可以作为一种仟悔的方法,也可以消灭一些罪恶。但是据心理学家研究,他们实在是怕自己死了之后下地狱,所以先主动“下地狱”。就好比原始人类怕狮子老虎,反而把狮子老虎画成壁画。 也可以说,面对恐惧时,他们不但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反而俯首下来,任凭宰割。 同样道理。许多人有惧高症,站在高处往下看,就心惊肉跳。你问他有什么恐惧。他会说“害怕”。你再问“你不是站在很稳的地方吗,有什么好怕?” 他可能说:“我觉得自己随时会跳下去。” 不敢面对压力,或实在无法忍受压力的时候,就采取消极的逃避。甚至向那压力去靠拢、屈服。这是多么可悲的人性啊! 连小孩子,都会用装病,或弄伤自己,来博取大人的同情。 连成人都会因为不敢面对工作压力,而装病不上班。 他们岂知道,如同我们面对大气压力,最好的方法,是由体内产生相对的压力,使它两相抵消,让我们突然间,觉得轻松无比。 最近读到两个人的报道,都谈到压力。 一位是在一九八五年,以十七岁的年纪,勇夺温布顿网球大赛冠军的德国网球好手——贝克。 他居然:“如果时光倒流,我真希望输掉那场温布顿赛。” 因为自从他拿了冠军,大家对他的要求愈来愈高。只要一场失利,就嘘声四起。贝克感慨万千他悦: “大家好象只记得我是温布顿的冠军,却忘了我还是个青少年。” 另外一位,是伟大的音乐家伯恩斯但,他曾对一群年轻的音乐家说: “你们要想成为伟大的演奏家,不仅在于你多么勤苦的练习,更要看你走上台,面对观众的强大压力时,是不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恐惧与犹豫,全摔到一边。由内心产生一种特殊的力量,一种不信你办不到的力量。那力量,使你成为大师!” 我更永远记得,代表美国参加世界溜冰大赛的克莉丝蒂·山口小姐,当她做完一连串最难的动作时,没等表演结束,就握紧拳头,向空中狠狠一挥。 后来记者问她,那一挥是什么意思, 山口一笑,说: “是‘看吧!我终于办到了!(Gosh! I made it!)’” --------------------------------------------------------------- 别让配料杀了你的味觉,别在文章里加太多辣椒和味 精,更别不合时宜地一味倾吐,让读者喝了一大壶冷茶。 常有读者写信来,赞美我的文章写得好,并请教我写作的方法。 对于这一点,我真是愧不敢当,我从不认为自己的文笔好,也没什么特别的写作方法,更不是文学科系的“学院派”出身,我只是随兴写作,我笔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有时候,我甚至开玩笑地对朋友说: “我笔写我口,因为我的许多写作技巧,都是从‘吃’学来的。” 朋友不信,我则说: “你想想,要做一桌莱,就先得买材料,回家切切洗洗,把那不必要的扔掉。再按部就班地想好,哪样先得爆香,哪样应该切花,哪样先得慢火炖烂,哪样又得大火快炒。结果看来简简单单几道菜,很可能先花了一段时间里,用了不少时间买,费了许多时间摘,真正听见刀铲齐飞,看见火光冲天的时间,不过上桌前短短十几分钟。等到端上桌,又一会儿就吃完了。只是菜做得好,真是余味无穷,让人吃完了许久,还有得想。” 朋友都鼓掌。尤其写作的人,更是心有共鸣。 写文章不就如此吗?哪个写文章的人能不早早就想“材料”?你只要定下题目,就得想那做法,好好收集材料。而且写作比“办桌”更麻烦,一篇文章的材料,常得收集一年半载。写小说的要到文章中的地点体验,写散文的要为写作的主题找素材。你可以读一大堆东西,到最后全不用,却不能不读。“书到用时方恨少”,你很可能发现才读过的东西,因为当时没弄清楚,而不敢引用;也可能惊喜到小学念的故事,居然派上用场。 我最近看了一本美国黛安艾克曼(DianeBckeman)写的《感官之旅》(BnaiuralHistory of the Senss)真是吓一跳。这位小姐写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居然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句句有出处,不知下了多少考证的功夫。隔不久,又在美国的公共电视,看到她连续四集的报导,把文字的感官之旅变成影像,让我不得不佩服,她的题材不只是从书本里得来,更有许多“生活”的经验,怪不得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会发觉,一个亲身感受过的人,写出的东西,绝不同于纸上谈兵的作品。他谈的不只是知识、是道理,还会给你一种主动的影像,从文句中跳出来,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 我写文章很讲究这种影像,妙的是,我最早却是受到《诗经》的启发。 (诗经)里有所谓“兴”的写作技巧,先谈别的事,引起你的兴趣,再转入主题。它写男女约会,先说“东门之外的白杨树”;它写男女偷情,先说“野地里有只死樟,用白茅草包起来”。让你正不知怎么回事,突然话题一转,跳出一对生动的男女。它也用“蝉”的头来形容宽宽的额角,用飞蛾的“触须”形容弯弯的眉毛,用幼嫩的小草形容纤纤十指,甚至以蛀木头的小虫形容女孩白皙的脖子。 但是,因为那些都是诗人亲身接触的东西,所以写来不但不俗,而且生动,优雅。 我常想,写文章的人如果等见到题目,才出去找题材,恐怕已经来不及了。一个人真要左右逢源,顺手拈来都“妙造自然”,就得平时多读书、多游历、多感触,好象一位大师傅,把各种五香,干货、酒品、罐头,早早存着。只要捉到“生鲜”,立刻就能下锅。 什么是“生鲜”?生鲜是刚捕来的鱼虾,活杀的鸡鸭,也是写作时突然出现的灵感。你可以在翻报纸,看电视的时候,突然触动灵感,然后冲去书桌,摊开纸,就把灵感发挥出来。那灵感是生鲜,你平日贮存的知识是配料,少一样都不成。 当然,也不是每道菜都能“快锅大火”地立刻上桌。有些菜就非“温火”不成。碰到这类文章,你得慢慢地“煨”,把灵感和配料,在脑海里慢慢调和,让它们互相作用。好比高汤煨排翅,那滋味是高汤,精华是排翅;排翅无高汤只是“空质”,高汤无排翅只是“空鲜”,只在两者相合,才能成第一等的美味。 我不论写散文或小说,都爱这高汤排翅的作法。把平常生活中的杂感,慢慢煨煨人生哲理。那哲理因为有生活作背景,所以能感人。至于小说,我则喜欢慢慢的烘焙,把气氛整个酝酿起来,再把排翅放下去,使高潮能引起读者更大的共鸣。这慢火的功夫,我是经过几十年,才稍稍抓到的。 年轻时写文章,我喜欢大火炒,而且买到什么材料,都要下锅。道理很简单——我好不容易收集这么多材料,显示我功夫深,学问博,怎么不用?可是有一天,我到朋友家吃“腊八粥”,她只用了糯米、红枣和桂圆,再洒点米酒,却比我家放了八种材料的好吃得多。 我突然发觉,凑足了八样材料的“八宝粥”,不见得好过四种材料,而吃东西,重要的是味道,不是虚名,不论做菜,写文章,存心“掉书袋”、卖才学的,往往作不出最好的东西。那是堆砌,不是丰富;那是虚夸,不是真实。 说到真实,我认为和我们愈接近的愈真实,而愈接近的应该愈生活,也愈平凡。用生活中最平凡语言写出的东西,最让人感动。 所以我写文章,尽量用白话,白得小学生都懂。这有什么错呢?我们平常说话,不是孩子也听得懂吗?如果你能把高深的道理,说得小孩也懂,不是更好吗? 我常想起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哪个中国人不会背这首诗?哪个会这首诗的人到异乡,能不在心头浮上这些诗句? 只是,我也想,会不会惟有在大唐,那个万邦来朝、文风鼎盛的时代,人们才能由奇丽、诡橘、险怪,回归到最接近心灵的“平淡人妙”?如果把《静夜思》放到今天的“诗社”里评选,恐怕会被当作“打油诗”,不但得不了奖,连入选都办不到。 最近看英美大思想家罗素(BetrtrandRussell)的《罗素回忆集》,其中一段话,很引起我的共鸣。他说: “我总是使用平易近人的英文写作,虽然如大家所知,我也能用晦涩难解的数学逻辑。我也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能写出老妪能解的文章,它给我一种自由的感觉……” 罗素还建议写作的人:“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字就能表达出来,千万别用复杂的字。” 他使我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看作家老舍的《骆驼样子》时,看到老舍形容雪天、雪地,简简单单几句活,好象把那雪景活生生的搬到眼前,比我用一大堆“晶莹”、“剔透”、“白皑皑”、“粉饰银装”所形容的更直接、更生动。 也使我想起《史记》里描述荆柯刺秦王。“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恐,剑坚,故不可立拔。”那一段都用短句,但是正可以描绘千钧一发的画面。 我开始领悟,味道好,不但作料不能放得太多,而且要用得恰到好处。不能早放、不能久搁。最重要的是把“主味”烘托出来,而不能喧宾夺主。所以作鸡,要有鸡味;作牛,要有牛味。如果只知作料味,却失去鸡和牛本身的鲜味,就好比用一大堆形容词,写“刺秦王”的一瞬,和描述“一眼看到的雪景”,那瞬间最真实的感受,反而全不见了。 想起有一次和林玉山老师吃“生鱼片”,他看我在酱油里放了许多“芥未”,笑道:“你是吃生鱼片,还是芥未?放太多、太辣,反吃不出生鱼片的好滋味了。” 想起大学时代在师大旁边的龙泉街,吃辣牛肉面,一群人对着碗掉眼泪,一边哭,一边吃。有人问:“好吃吗”吃者答:“过瘾,辣极了!”只是后来想想,到底吃到牛肉味道了吗? 也想起有一次跟黄君壁老师吃饭,他的茶杯一空、我就为他倒满。老师居然把手掩着杯子说:“咱们是自己人,我就直说,为了我好,不要随时为我添茶,免得我没立刻喝,反而后来喝的全是冷茶。” 多有道理啊!别让配料杀了你的味觉。别在文章里加太多辣椒和味精。更别不合时宜地一味倾吐,让读者喝了一大壶冷茶。 说了这许多,你可许真以为我在教烹饪了。那么讲实在一点,我的结论是——要想文章写得好,你必须平时收集材料,不但看万卷书、也行万里路,使自己下笔能真实而生动。 写作时,你可以单刀直人地“破题”写来,也可以用生动的材料将“主题引入”。然后适时、适量地加入自己的论点和经验。那必须是你深恩之后豁然贯通的想法,而非生吞活剥的堆砌。那最好是平实自然的描述,而非艰深辞语的卖弄。 最重要的是,你无论怎么写,总不能偏离本题。而且只有出于真诚的文章能够感人,只有感人的文章可以流传。 --------------------------------------------------------------- 在冰寒的天气,一群人端正地坐着,稍不用心,就被戒尺 狠狠地抽在背上…… 在熙来攘往的街头,一个人直挺挺地站着,不管人们奇 异的眼光,大声呼喊…… 以前看过几次成人在街头打架,印象最深刻的是—— 两个人刚动手,就听见有东西在地上滚的声音,循声望去,原来是两只断了表带的手表。 也碰过人们在餐馆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妙的是,这个狠狠给那个一拳,那人倒在椅子上,椅子卡嚓一声,就断成了三截。 后来我常盯着自己的手表和椅子想: 看起来这表带挺结实,我丢球、作体操,它都不会掉。还有这椅子,两百磅的大胖子坐上去,也不会垮,为什么打架的时候,那么不经用呢? 我想出的答案是: 它们都是为理性的人做的。理性时再结实的东西,碰到不理性的动作,都变得脆弱无比。 问题是,人毕竟是人,是人就有情绪,有情绪就可能发怒。 去年秋天,我到挪威首都的“维格兰雕刻公园”去。数百尊雄伟壮观的雕塑,仁立在中央走道的两侧。公园的中心点,则是耸入天际的名作——“生命之柱”。 奇怪的是,居然有一大群旅客,围在一个不过三尺高的小铜像前。 那是一个跺脚捶胸、嚎陶大哭的娃娃,公园里最著名的“怒婴像”。 高举着双手,提起一只脚,仿佛正要狠狠踢下去。虽然只是个铜像,却生动得好象能听到他的声音、感觉他的颤抖。 他是在发怒啊!为什么还这么可爱呢? 大概因为他是个小娃娃吧!被激动了本能;点燃了人类最原始的怒火。 谁能说自己绝不会发怒?只是谁在发怒的时候,能像这个娃娃,既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又不造成伤害? 最近看了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和张艺谋导演的《活着》。两部电影都好极了,但是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却都是发怒的情节。 在《霸王别姬》里,两个不成名的徒弟去看师父,师父很客气地招呼。但是当二人请师父教诲的时候,那原来笑容满面的老先生,居然立刻发怒,拿出“家法”,好好修理了两个听话的徒弟。 “在《活着》这部电影中,当葛优饰演的败家子,把家产输光,债主找上门,要葛优的老父签字,把房子让出来抵债时。 老先生很冷静地看着借据说“本来嘛!欠债还钱。”然后冷静地签了字,把偌大的产业让给了债主。事情办完,一转身,脸色突然变了,浑身颤抖地:追打自己的不肖子。 两部电影里表现的老人,都发了怒。但都是在该发怒的时候动怒,也没有对外人发怒。那种克制与冷静;让人感觉到“剧力万钧”。 只是,这世上有几人,能把发怒的原则、对象和时间,分得如此清楚呢? 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在联合国会议里,苏俄的赫鲁晓夫,会用皮鞋敲桌子。 后来,我跟精干外交的一位朋友谈到。他一笑,说:“有没有脱鞋,我是不知道。只知道作外交虽然可以发怒,但一定是先想好,决定发怒,再发怒。也可以发表愤怒的文告,但是哪一篇文告不是在冷静的情况下写成的呢?所以办外交,正如古人所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有所怒,有所不怒。” 这倒使我想起,一篇有关本世纪最伟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报道。 托斯卡尼尼脾气非常大,经常为一点点小毛病,而暴跳咆哮,甚至把乐谱丢进垃圾桶。 但是,报道中说,有一次他指挥乐团演奏一位意大利作曲家的新作,乐队表现不好。托斯卡尼尼气得暴跳如雷,脸孔胀成猪肝色,举起乐谱要扔出去。 只是,手举起,又放下了。他知道那是全美国唯一的一份“总谱”,如果毁损,麻烦就大了。托斯卡尼尼居然把乐谱好好地放回谱架,再继续咆哮。 请问,托斯卡尼尼真在发怒吗?还是以“理性的怒”作了“表示”? 想起一位刚自军中退伍的学生,对我说的笑话。 一位团长满面通红地对脸色发白的营长发脾气;营长回去,又满面通红地对脸色发白的连长冒火;连长回到连上,再满脸通红地对脸色发白的排长训话…… 说到这儿,学生一笑:“我不知道他们的怒火,是真的,还是假的。” “是真的,也是假的;当怒则怒,当服则服。”我说。 每次想到他说的画面,也让我想起电视上对日本企业的报道: 职员们进入公司之后,不论才气多高,都由基层做起,也先学习服从上面的领导。当公司出了大庇漏,一层层训下来,正像是军中一样。 报导中,也有企业界人士冬天去“打禅七”,和“在街头呼喊”的画面。在冰寒的天气,一群人端正的坐着,稍不用心,就被戒尺狠狠抽在背上。 在熙来攘往的街头,一个人直挺挺地站着,不管人们奇异的眼光,大声呼喊各种“老师”规定的句子。 他们在学习忍耐,忍耐清苦与干扰,把个性磨平,将脸皮磨厚,然后—— 他们在可发怒的时候,以严厉的声音训部属,也以不断鞠躬的方式听训话。怪不得美国人常说: “在谈判桌上,你无法激怒他们,所以很难占日本人的便宜。” 既会发怒,又难以被激怒。适时发怒,又适可而止。这发怒的学问有多大!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用发怒表示立场之前,先应该学会,在人人都认为我们会发怒的时候,能稳住自己,不发怒。 --------------------------------------------------------------- 台湾的联考,就像个非常著名。却座位有限的餐馆。 当你挤进去,能吃到最营养,最健康,最好吃的东西。 如果挤不进去呢? 你可以…… 大学联考距离我已经将近三十年了,但是一直到今天,我仍然难以忘怀当时发生的两件事: 考场上有两名枪手被抓了,一个是某著名大学的学生,另一名早已毕业。他们都有超人的功力,连着几年为别人代考,每次都考取名校。 被抓之后,他们的学籍被开除了,曾由他们代考的学生,也失去学籍,问题是,其中有两位不但已经在台湾念完大学,而且出洋留学,在外国拿到了研究所的学位。 看到这个新闻,我想,那请“枪手”代考的人,功课一定不怎么样,既然功课不好,进入名校一定跟不上,就算台湾的名校是“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出洋也必然要出丑。可是,为什么他们不但拿到硕士,甚至有的马上可以拿博士了呢? 另一件使我难忘的,是进入师大美术系的那天,系主任致欢迎辞时说。 “你们真幸运,今年有近两千人来考,我们只取二十五位,想必你们在进来之前,已经找很好的老师,磨练了许多年,所以,你们已经都很棒了!” 第一堂素描课下来,我环顾同学的作品,果然,大家都画得好极了。诚如素描教授当天的评语——“看得出你们都受过学院派老师的指导。”笑了一下,他歪歪头:“说实在的,没受过学院派的训练,也考不进我们美术系。… 我问了几位同学,也想想自己: “可不是吗?我们的老师都是学院派的,甚至可以说,都是名师!” 只是,从那以后,我常想:“如果一个有才气,也立志做艺术家的人,因为找不到学院派的老师,或请不起名师指导,是不是就永远跟我们美术系绝缘了呢?如果这样,未免太不公平了!” 哈佛大学:不看过去,看未来! 我总记得,美国的安克志的儿子对我说,他高中的成绩不是多么好,但是哈佛大学在口试之后收了他,原因是: “哈佛大学不只问你过去学到多少,更重视你的潜力,看你未来能学多少。” 问题是,我们的联考制度,怎么发掘那些有潜力,有热情的年轻人?在僵化的考试方法下,会不会有太多张大千、黄君壁和林玉山,在第一关就被打了回票? 只是,想到这儿,我又自问,前面那几位,又有哪个曾是考场的战胜者?靠着一纸金榜而伟大呢? 中国是那么重视科举,由科举出来的人才多得不可胜数,只是,如果我们好好算算,只怕不是科举出身的人,远比前者对中国历史有决定性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早在从事革命之前,就曾经上书李鸿章,还亲自送去天津。幸亏李鸿章没理睬,相反的,如果李重用了孙,只怕孙中山就当不了国父。也只怕我们一直到今天,还跟英国或日本一样,有个高高在上的皇室。 也使我想起在师大时,听说系里想聘江兆申先生执教,后来因为江先生学历不合而未达成,使系里同学失望了好一阵子。后来则知道江先生去了文化大学执教,又做到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而今则成为一代宗师。 当年师大僵化的用人方法,不但没伤到江先生丝毫,只怕还促使他更上层楼,更伟大了起来。 这又让我想到已故的名音乐家邓昌国先生,有一次对我说:“你可以试着去角逐几个大奖。得个奖,对你一定有帮助。”隔一阵,看我毫无角逐的意思,他又说:“有些人才,不屑于跟人竞争。只是,不屑于竞争,是好的!不敢去竞争,就糟了!前者自己朝认定的方向,不断努力,总会出头。后者,一逃再逃,虽然有才气,到头来,也要落在人后。” 又隔了两年,再遇到,他拍拍我: “何必去争那几个大奖呢?去争着做那几个大奖的评审委员吧!” 邓昌国先生逝世好多年了,他的话还如在耳边。我觉得他是个很会鼓励人的人。他指出一条路,激励我走上去。又找出第二条路,给我再一次的鼓励。最重要的是,他强调,一个人不论去不去跟人竞争,也不论竞争的一时成败,总要认定自己的方向,默默地奋斗。 非常侥幸,我在联考时过关了。许多当年失败的同学,隔了一年再考,还有服完兵役之后又考上的。那些落榜的,则早早进入了社会。 我开画展时,好几位当年落榜的同学,收藏了我的作品。他们起步早,在社会上也成功得早,好几位成了大老板,下面有一堆博士、硕士为他们工作。 我发现,自己当年想错了! 一个人不可能被考试打倒,只可能被考试打得自暴自弃,如果他因为没考取,而在未来的人生失败了,绝不是被考试淘汰,而是被他自己“沮丧的心”所淘汰。 我们可以不跟别人争,但不能不跟自己争。只有“超越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地成功。 三十年后,回顾大学联考,我发现一个巧妙的比喻: 台湾的联考,就像个非常著名、却座位有限的餐馆,当你挤进去,能吃到最营养、最健康、最好吃的东西。 如果挤不进去呢? 你可以改天再去,也可以不再光顾,毕竟这世界太大了,处处有餐馆、处处有美食。 只有那死心眼的人,才会说: “我挤不进联考大餐馆,我要一辈子挨饿了!” --------------------------------------------------------------- 你可以不准我写、不准我说、甚至不准我哭、不准我笑, 只是你没办法不准我想。 于是,我在心里想我的音乐,还是活得很美。 “我最近好为难。”有个条件不错的男学生对我说“我有两个女朋友,都很爱我,我也很喜欢她们,不知该选哪一个。” “表示两个条件差不多。”我说。 “不!条件差满多的。”学生瞪着我说,“一个很有钱,家里放了史坦威的大演奏。另一个很穷,我常给她打电话,打一半,就没法说了。因为她的卧室正靠着铁道,火车过,整个房子都震动,什么也听不见,只好拿着电话发呆。” 隔了半年,遇到那学生,他已经结婚了。 “娶了有史坦威钢琴的?”我笑道。 “娶了铁道旁边贫民区的。” “噢!”我点了点头:“不简单哪!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有一天,我到她家去,坐在她卧室聊天,突然火车过,好响!带起一阵风,把窗帘都吹起来了,那是一块很便宜的薄棉布的窗帘,她自己用手缝的。这时候,阳光射进来,我看见窗台上放了一个宝特瓶切一半作成的花盆,里面开着一丛不知名的小黄花。我问她那是什么花。她很不好意思,挡在前面说,是不值钱的花。我又问,很漂亮啊!是什么花嘛?她吞吞吐吐半天,才说,是野地里挖出来的小草花,不值钱!”学生脸上露出一种好特殊的光彩:“你知道吗?我那时候突然产生一种感动,冲上去抱住她,叫她不要那么说,不要说不值钱,美的感觉是不能用钱衡量的!就在那一刻,我发觉,我深深爱上了她。” 学生的话,常浮过我的脑海,我常想象那个浴着午后阳光,被风拂起的窗帘,和窗台上逆光看去的那丛野草花。多么平凡,多么美! 记得有一年情人节,去花店订花,花店老板随后拿了一支玫瑰送我。 回家,我把那支玫瑰插在细细的小瓶子里。隔两天,情人节的花也送到了,是二十四朵玫瑰。我又找了一个大大的水晶花瓶,放进去。 奇怪的是,那二十四朵端丽馥郁的玫瑰,和旁边孤零的一小枝比起来,我却对那一技,有种特别的感动。觉得好精巧,好细致,好有慧心。 也想到有一次到前历史博物馆馆长何浩天先生家去。布置很清简,案上没花,只有一盆番薯冒出的青苗。淡红色的番薯皮,翠绿弯转的藤叶,却给人一种特特别的雅致。让我回到童年,记忆中父亲用小水皿养的蒜苗,在冬天的窗前,盎出一片新绿。 真正会心的美,常像是简简单单的禅宗不墨画,不必华丽的色彩,也无需复杂的构图,却能在那“空灵”处引人遐想,给人美。 自从女儿上幼稚园,也常常给我这种美。 她有个放劳作的篮子,乍看好象垃圾桶。里面有用超级市场牛皮纸袋作的帽子。用衣服夹子和纽扣组成的小人。用纸盘作的面具,和用黄豆组成的图画。 学校动不动就发通知,要家长给孩子准备空的鲜奶盒子,或卫生纸用完剩下的“纸轴”。跟着就让孩子从学校带回,用那些废物组成的玩具。 问题是,在大人眼中的废物,却成为孩子的宝贝。他们不在乎世俗的价值,只在乎自己有没有感动,有没有想象。 于是,常看见小丫头举着她的劳作炫耀。先觉得她傻。想想,才发觉是自己俗。她让我又想起那个学生的女朋友,窗台上放的宝特瓶花盆,和里面的小草花。更让我想起以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一段话: “你们将来教美术,目的不应该是造就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国民。让他们能从最平凡的东西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东西,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而不只是现实的价值。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觉,面对人生的苦难。” 记得初到纽约的时候,去苏活区看一位艺术界的老朋友。进入他的工作室,我差点窒息。 只见一片烟尘飞扬,四处弥漫着浓浓的油漆味,他正埋头修理古董。 他把顾客送来的瓷器碎片,慢慢拼起来。先用胶水粘合,再用瓷粉填补、打光。然后把断缺的花纹,照原来的样子画好。再用喷飞机的罐装油漆,将表面喷成釉彩的光亮。 朋友摘下口罩,陪我走出工作室。小心跨过残雪的泥泞,步上曼哈顿昏暗的街头。 “多美啊!”他一面呵着手,吐着白烟,一面抬着头,看那四周围过来的高楼,近乎咏叹他说:“纽约!一个真正看到人的城市。”指指高楼,又指指蹲在街角的浪人:“都是人创造的,各式各样的人,多美!” 我看着他的脸,看那脸上的感动。也从心底产生一种感动——他,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在那么不如意的时候,他依然快乐,依然生活得很美。心里有美,眼里就有美。也让我想起东京现代美术馆收藏,川端龙子画的《金阁炎上》,和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三条殿之火》。熊熊的火苗向上腾升,带起浓浓的黑烟,日本的国宝建筑“金阁寺”正在燃烧,举着刀的武士正在杀人。却能在艺术家的笔下,成为一种美。 火可以烧死人,但它红得很美。冰雪可以冻死人,但它自得真美。战争很残酷,但能写成人类的史诗。古迹已经颓记,但能发思古之幽情。 一位民族音乐采集创作者的画面突然袭上心头。被关进监狱十多年之后,有人问他的感想,他一笑: “那时嘛,就好象照相,当他的镜头往右,你就偏左了;当他的镜头往左移动,你又变得偏右了。不过没关系,你可以不准我写、不准我说,甚至不准我哭。不准我笑,只是你没办法不准我想。于是,我在心里想我的音乐,还是活得很美。” 不必如意,不必富有、不必有如诗的画境当前。只要我们心里有美。眼里就有美。所有的离合悲欢,都能被咀嚼出一种美。即或是凄美,也很美。 多好啊!活得很美! --------------------------------------------------------------- 跟这种长不大的“男生”或“女生”谈恋爱,你能放心吗? 你能确定他说出的话代表他自己,他作的允诺必然会实 现吗? 每次回台湾,我都会为女儿买几件衣服。但是最近这次,我经过童装店时,想了又想,没买。 到家,女儿找我要新衣服。 我手一摊,对她说:“老爸没买,因为不知道你会喜欢什么衣服。你已经六岁,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不如改天,我带你去服装店,由你自己挑!”不对也是对。 隔日,我就带她去买了衣服。她先不敢挑,非要我帮忙,经过再三鼓励,才终于下手。 她居然挑了几件我平常想都不可能想到的衣服。问题是,她自己挑的,她特别爱穿,穿在身上怎么看都不对,却也怎样看都对。 我发觉,真正的“创意”和“突破”,往往是这样来的。如果我们希望下一代能比上一代强,就要给他们空间,给他们自由,让他们作主。 记我以前在美国大学的国画班上,有个美术系的学生,起初上课非常认真,一板一眼照我规定的去做。但是当他学会了国画的基本笔法,就不再临摹,而东一笔,西一笔地乱涂。 我当时很为他惋惜,觉得他如果照传统方法苦练,一定能成很好的国画家。 几年之后,我接到他画展的请贴,走进会场,才发觉自己错了。 他对了!因为他把中国画的技巧,融人了他的绘画当中。那确实不再是国画,却是“他”的画! 就艺术创作而言,什么都比表现自己的独特风格更重要呢? 从那天开始,我常想:“中国式的教育,在严格的管束下,是不是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觉?尤其是今天,孩子都少,都宠得像宝。 “你该喝水了!免得流汗太多,上火。” “你该吃水果了,免得便秘!” “你该吃这个菜,少吃那个菜,因为这菜比较营养!” “你该脱一件衣服了!天热了!” “你应该换盖厚被了,天凉了!” “你该念书了,是不是后天要考试?” 想想看!有多少父母不是这样叮嘱孩子?问题是,孩子也是人,他难道不知冷、不知饿?不晓得穿衣、吃饭?十几年这样“伺候”下来,那天生的本能,只怕反而变得迟钝了! 我们一方面用无微不至,不必孩子操心的方法去带他,一方面又希望他能成为独立思考、有为有守的人。这样的教育,能成功吗? 更严重的问题是,被这样带大的孩子,已经失去“作主”的能力;遇到问题,他不自己面对、解决,却退到父母的身后,等“大人”帮忙。 连上大学,都可以看到许多“大孩子”,在比他矮一个头的老妈的带领下注册。 跟这样的“男生”或“女生”谈恋爱,你能放心吗?你能确定他说出的话代表他自己,他作的“允诺”必然会实现吗? 基于这个原因,我在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制造机会,要他作主。 他要买电脑,我教他自己看资料,打电话,讨价还价。碰到问题,我要他自己打免费咨询专线,一项项跟人讨论。 有时候,他来问我,我甚至故意装傻:“对不起!老爸不懂!你自己看着办,自己决定吧!” 我也早早为他开了信用卡和银行户头了,存了一笔不算少的钱进去,然后对他说:“如果我发现你乱花,以后就别指望我给你更多钱。相反的,如果我发现你很懂理财,则可能以后把大笔的钱交给你管!” 我发现,他愈获得尊重,愈会自重。尤其要紧的,是他学会了自负盈亏,也学会了负责。 当我念研究所时,有位教授说得好: “研究所教你作学问的方法,但不教你思考。思考,是你自己的事。” 我觉得这何必等研究所?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已经应该教他。至少我们可以教他怎么思考,而不直接帮他作答。 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看法,是他独立的个人,凭什么要求人人的答案一样呢?只要他思考的方法正确,看法不偏激,叉经过他自己的反复辩证,就应该被尊重。 自己的决定,自己负责,是天经地义的事!就算他错了,失败了!也是他自己的失败,必须由他自己汲取教训。他有他的世界,要面对他的战斗,再强的父母,也不可能保护子女一辈子啊!你愈希望他经得起打击,愈要教他早早用自己的脚去站立。 一直到今天,我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我还常对他说那句老话:“这是你的事,老爸不懂。我也有我要忙的,你的头在哪里?还是你自己决定吧!” --------------------------------------------------------------- 当两人宝剑接触的刹那,当的一声,持名剑的人倒下了, 鲜血泪泊地由胸口淌出…… 十几年前刚到美国的时候,一位中国教授邀宴,并请了四对洋人夫妇作陪。 教授夫人好手艺,佳肴一道道端上来,宾客们赞不绝口。 “别吃大多!”教授笑道:“好菜还在后面。” 说着端进一盘卤味,咸淡适中、肥瘦合度,更有说不出的一股香味,果然让洋人吃得人仰马翻。 “太好了!太好了!”在座的男士纷纷怂恿自己的老婆,学学这道中国菜。只是教授摇头一笑: “想当年,大概三十年前吧!我妈带着一家逃难,跑了几十里路,钻进一大片芦苇,子弹在头顶上哗哗地飞,我们跳上一条小船,总算捡回几条命。到了安全地带上岸,看见我奶奶什么都没带,只随身抱了一个小瓦罐,你们猜是什么?” 有人猜黄金,有人猜珠宝。 “不对!”教授一挥手:“是一罐卤汁。”他故作神秘,小声他说:“我们家传了好几代的卤肉汤!后来传给了我,我又带来美国,刚才各位吃的这卤味,就是用那卤汤烧的。这汤汁愈陈愈香,每次只能往里加新材料,旧汤绝不能倒。所以算来总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在座的人全愣了,有人把夹了肉的筷子停在半空中。隔一下,又哄堂笑了起来:“教授真幽默!” 直到如今,当天的场面都在我脑海浮现。我常想:那天教授到底是说真的呢?还是如大家所想,只是编故事,开玩笑? 有一天跟儿子谈到这件事。 “其实美国人也常‘卖老!’连番茄肉酱,罐头都可能印上‘1896年老字号(since1896)’;我们附近修水管的公司,不也在宣传单上说他们已经在这个地区四十年了吗?”,儿子说:“不过中国人说老,常表现玄、表示很老很老,老得让你摸不透。洋人说老,意思是告诉你‘他已经成立这么久,经过了许多考验,而且跑不掉!” 听他的话,还真有点道理。 这使我想起念研究所时,一位教美术史的中国教授,说他见过著名的古代“澄心堂纸”。老教授瞪大了眼睛,好象在说神话: “澄心堂纸”,真是白净啊!用手模过去,不滑不腻;吹口气上去,还会发出一哗哗的响声……” 当时真是向往极了,心中勾画出一张美得不能再美,似乎不用写,不用画,就已经是艺术极品的纸。只是,后来真见到澄心堂纸,觉得也不过是张不算细的纸罢了。 莫不是中国人爱把东西说得玄而又玄,以显示自己学问的高深。结果以化传讹,愈传愈玄?说实在话,哪一张薄而质地紧密的纸,吹上去不会哗哗想呢? 过不久,读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的文章,其中评论著名的李廷“墨”,真是辛辣过瘾极了。 李格非说:“人人都讲李迁墨一条值多少黄金、多么了不得,我却不义为然。譬如有人讲那墨的边缘质地又细,又坚硬,利得能削东西。但我要削东西可以用刀,何必用墨? “又有人说那墨如果掉在水里,隔几天捞起来,也不会腐烂溶化。但好好的墨,何必拿去泡水? “还有人说,一般墨不超过二十年就坏了,李廷墨可以存上百年。我则认为这根本不算什么,用墨不过两三年,何必用百年? “那人又说他的墨特别黑,我则笑道?天下本来就没有白色的墨。何况当我把他的墨和普通墨混在一起,请他分辨时,他也分不出来。”(《墨癣说》语译) 李格非这几句话真是实在,一巴掌把腐儒术士们的歪理全打翻了。本来嘛!墨就是墨,那只是个写字的工具,何必卖得玄而又玄? 也听过画家自称用的颜料如何珍贵,或说他的笔法如何高妙,可以一笔画几尺,直得像用尺画的一般。 乍听似乎他的画太高明了。只是深入想想,我们欣赏的是画,不是颜料!我们看的是刨意、是境界,而不是特技表演。画家要努力在意境上下工夫,何必标榜材料和技术呢? 看过一部武侠小说,描写某侠客寻到一把数百年前的名剑,自认可以削断接触的刹那,当地一声,持名剑的人倒下了,鲜血沮沮由胸口淌出—— 名剑断了!他一心迷信古代的名剑,却没想到经过几百年,炼钢的技术更进步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我常想:当人们说“百年老方”的时候,往好处想,那是用了百年的方子;往坏处想,则是百年都没改进的东西。这百年来,科学有了多大的进步?世界有了多大的改变?我们凭什么信古人不信自己? 当威权的时代过去,伟人的神话不再,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的验证祖先传下来的道理? 对的!我们留下发扬光大!错的!即使千百年来都被认为对,即使是圣人说的,我们也把它抛弃!这才是独立思考,才是不因循,才是实事求是,中国人也才有前途! --------------------------------------------------------------- 抬头看看,天多么大! 低头看看,地多么实在! 在心里画个地球,想象你站在上面,飘浮在无边的宇宙 之中…… 写完这本书的第二天,我带着六岁的女儿,去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 还没到,就发现博物馆有特别的节目,门口高高挂了两道大布条,写着好大好大的英文字——“远征(Expedition)”。 一进门,就有人走过来,送给我小女儿一个本子; “小妹妹!要不要参加远征?这小本子里介绍了我们的博物馆,从古到今,从美洲到非洲、亚洲都有。你只要把每个部门都看了,而且请每个部门的人为你在小本里曾盖个章,拿回我们这里,你就可以得到远征成功的奖赏——一本填色书。” 于是,我们开始一关一关跑。我已经走得很快,小丫头还嫌慢,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地找“盖章的地方”。 终于,在跑完四层楼,几十个展示厅之后,五个章盖满了,远征成功!她得到了填色书。 然后,我们回家。 坐在车子里,小丫头已经迫不及待地翻阅她的奖品,连我叫她回头看曼哈顿美丽的夜景,她都没反应,只是,我再想想,今天一下午,她对博物馆哪样东西有反应呢?包括我和妻在内,我们都好象不曾细细看过任何一样展品,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快找到盖章的地方。 我相信博物馆安排这样的节目,一定有他们的美意。可是,他们的美意会不会产生了反效果?过去每次带女儿到那儿,我们慢慢逛、慢慢看,可以在中美洲一个陶制的玩具前面,读博物馆的说明,知道那轮子或许传自中国。也可以在亚洲人馆,细细看中国人的族谱,一面教小丫头认中文,一边分析给她听。 可是,今天,我们除了腰酸腿痛,和得到那本填色本,真是连博物馆的橱窗都不曾好好看过。 为什么?因为我们失去求知的欲望,只想到“现实”的目标。 使我想起有一次返台,朋友开车带我去阿里山,匆匆忙忙地,在高速公路上一路超车。冲上山顶,住进旅馆,第二天天不亮就动身,跑到观日出的地方。偏偏当天下雨,又有雾,非但没见到日出,连远山都看不清。于是,“他又带我冲回台北。 “上阿里山,就是为着日出。”他说:“没见到,真扫兴!” 我真不了解,他心里为什么只有那一个目标。其实一路的风景,甚至山上凉凉的空气,和路边的小草、山头的早樱,不都很美吗? 这也使我想起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批评传统文化的一段话。他说中国人常讲“娶妻生子”,“养儿防老”、“行善福报”、“升官发财”,似乎娶妻就为生子,行善就为福报,升官就为发财。 我则要继续探讨他说:“升官发财”前面是什么?是“读书”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两句话,我们从小就说,父母师长也总拿“它”来训诲我们、安慰我们。告诉我们:“好好读,拼命念,今天少睡、少玩,少想,牺牲一点没关系!只要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就随你玩、随你想、随你睡了!” 我们似乎从来不曾怀疑这句话。但是今天,我要说: 这句话害了中国!中国文化之所以缺乏生机勃发的力量,就是因为年轻人最具创意的那十年,都被元人间的寒窗埋藏了。当你终于“一举成名”。你可能背熟了圣人诗书,也可能下笔万言,你所有的技巧都成熟了,却永远失去那段青春的创意。 我常盯着我十六岁画的“少女像”,心想:“太好了、大感人了!我今天技巧虽然好,却再也画不出来。因为,我失去了那份激情。” 谁能说年轻人的创作青涩,不足取?青涩有青涩的价值!有青涩的美呀! 记得有一天,我去看红木家具展,试着坐坐大师椅,觉得好舒服,因为那椅子虽然硬,却正适合我这患“坐骨神经痛”的人。 我买了两把回家,常坐在上面看书。可是,有儿子跟我聊天,我叫他坐,他宁愿坐在地毯上,也不坐太师椅。 “那是老人家的东西,大硬、太难受!”他说。 我突然一惊。想到旧时代的厅堂里,全用这种老人家的东西,难道那时的年轻人跟现在不同?小小年岁就爱坐太师椅?还是因为整个中国旧社会,都以中老年人为主角,一方面忽视了年轻人,一方面强迫下一代,接受“中老年的文化”,用中老年人的价值观,看这个世界。 我们的文化真是太老大了。即使到今天,这个天涯咫尺、资讯爆炸的时代,仍然摔不掉古老的包袱。 明明可以电脑自动驾驶的,我们要用手操作,甚至跟电脑冲突。明明可以一板一眼;依法执行的,我们要讲人情。明明眼前有无数条路,可以让我们走,我们偏偏告诉自己:“只有一条路,考不上,一生就完了!” 我们把科举的遗毒带到今天! 更可怕的,是我们把读书作官、升官发财这“思想的单行道”,也带到今天的社会。 人们常说社会病了!病在哪里? 我要说:“病在文化!” 当我们让每个人从孩提时代,心里就只有一条单行道可走。他们长大之后,怎能不功利?怎能听得进新观念?又怎能敞开心胸接纳不同的人种与文化,成为一个“世界人”? 多年来,我很不自量力地,出了一系列书。由《萤窗小语》,《点一盏心灯》、《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人生的真相》、《冷眼看人生》到这本《我不是教你诈》。我要很坦白他说,我实在是设计了一串东西,希望在无形,也就是在读者不知不觉中,把“另一种观念”带给大家。 在这本书里,我很少下独断的结论,只提出一些建议,说出几种可能。我宁愿留下较多的空间,让读者自己思想。 本来嘛!这是个“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的世界。稍做准备,你就可以到地球的另一边去。这也是个人人能自由思考的时代,它不再只有对与错,而有不对不错。我们不必尊重“威权”,要尊重“真理,”。而所有真理,都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获得验证。 记得少年时,有一次去爬山。夜里,住在山头。大家躺着,看天上的星星。 没了空气污染和灯火的干扰,星星好亮、好干净,好象从四面拥来,把我围在其中。有人感叹地说:“多宽广的天地啊!好象拥有了整个宇宙,上面是无边的天空,下面是一整个地球。” 三十年来,我常想起那一夜,好怀念那种感觉。可是,有一天、我改了。走在街上,我会抬起头,看看天,那虽然可能是高楼夹起的小小一块。但我知道,在楼后面有更大更大的天。然后,我踏踏脚下的地,好实在!那是什么?那不仅是路,更是地球!一整个圆圆的地球,都在我的脚下。 我常对年轻朋友说: 为什么一条路不通,你就觉得走投无路? 抬头看看,天多么大!低头看看,地多么实在!在心里画个地球,想象你正站在上面,飘浮在无边的宇宙之中。 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好亲近,大家都是这地球上的入。你会觉得这世界好大,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到各处去。 愿每个人都能脱离心灵的囚笼。 愿每个人都能走出心中的单行道。 愿每位年轻朋友,年轻时就发光、发热! 愿大家都能迎向开阔的人生! 当我念大学的时候,常到附近的一个摊子买水果。去多了,处熟了,也就跟老板成为朋友。听我喉咙沙哑,他问我为什么不喝点椰子汁。 我说好啊!可是没买过,不知怎么挑,他笑道:“我帮你挑,摆得愈久的椰子,愈甜,也愈好!” 从那以后,我常去买椰子、还带朋友去,主动告诉朋友,摆得愈久的椰子愈好。 有一次,我跟女朋友一起去买了个椰子,特别请老板帮忙挑。可是拿回家,才把椰子靠柄的地方削掉,就觉得软软的不对劲,等插进吸管尝一口,差点呕了出来。 那椰子壳里的果肉,已经烂在椰子汁中,散发出一股酸臭的味道。 我突然发现自己上当了。长久以来,我把那人当朋友,他却只想把快坏掉的东西卖给我这个笨蛋。 我后来常想,当我介绍同学去向他买“烂椰子”的时候,他的笑容后面,是怎么想?他八成在笑我们都是一群书呆子。 进入社会的第二年,我出版了《萤窗小》,没想到非常畅销,又一连写了六本。奇怪的是,几年下来,物价不断上涨,我印书的成本不但没涨,还下降了。 有一天,我对装订厂老板抱怨:“我发现你以前要的价钱不合理,害我多花了不少钱。” 他居然若无其事地一笑: “那当然了!以前你是新手,现在是老手了嘛!从新手到老手,总是要缴学费的啊!” 最近,有个学生对我说,她简直要发疯了。因为她打工的店里,常有顾客请她推荐最好产品。 “我起初实实在在,把我所知道的告诉顾客,可是有一天被老板听到了,居然把我叫进去骂一顿,说‘什么叫最好的?你去仓库看看!积压最多的,就是最好的!’”说到这儿,学生哭了:“我觉得好有罪恶感,我怎么能这样骗人呢” 她离开之后,我想了许久想到自己第一次发觉被出卖时的愤慨,也想到从小至大上过的许多当,相信如果现在把我再放回年轻时代,我一定能看到许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我也一定能少吃些亏。 当然,回想以前初入社会时的处事方法,也发觉有许多不对的,那时候的我,不懂工作伦理,常常率性从事。每次想到这些,都令我惭愧。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古人这句话说得真好,问题是等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我们的生命恐怕已剩下不到一半了。为什么在学校里有那么多老师教我们作学问,却少有人指导我们处世的学问?就算有些治世格言,也常是“等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暖暖内含光”、“守愚圣所藏”,或“雄辩是银,沉默是金”之类。 那真是最对的吗?就算对,对的道理在哪里? 为什么没人教我们“工作伦理”、“人际关系”、“说话技巧”、“行为语言”?为什么让我们这些读破万卷书的,进入社会之后,处处碰钉子?而且真正做到“被人卖了,不在帮他数钞票”? 近几年,常有朋友找我聊天,征询我的意见。令我不解的是,当他们把身处的情况说出来时,已经一清二楚,可以见到横在眼前的陷饼,他们竟然毫无感觉,直到我“点破”,才大吃一惊。 是因为我聪明吗?不!是因为我上过许多当,久病成良医,终于对人生与人世,有些了解。 人生真像一局棋,一局只能下一盘的棋。可惜多数人,可能一直下到结束,还摸不清自己在下什么棋,局棋又该怎么下。 为此,我写了这本《我不是教你诈》。它只是我系列“处世学”作品的一部分,因为那学问太大了,故事也太多了。为了不过度刺激学生读者,这本书中的题材,还是经过了调配,有尖锐也有柔和。我尽量为每个人生处境,提出解决方法。希望读者们看完书,就能用。 在《冷眼看人生》的一开头,我曾印著“这是一本专为成年读者写的书。未满十八岁的读者,请在成年人的辅导下阅读。”但是经过再三斟酌,我认为这本书不必这么印。虽然它是为社会人写的,我却建议高中学生也不妨一读。因为它在学问之外,或许能提供些处世的智慧,使你更圆融、更成熟,并在见到人生的各种怪现象时,更能冷静地面对。我要再一次强调: 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技巧地坚守原则;是教你保护自己,且在风雨狂澜中,作个中流砥柱。 对于这本书的推出,我既兴奋且惶恐,这是大胆的试探,敬待读者的指正!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