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
1996年11月初,侨居在美国中部的华人作家薛海翔,被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黄蜀芹用长途电话“捉”来上海,委以重任:为一部反映中国留美学生回国创业故事的23集电视连续剧,创作剧本。薛先生一到上海就被“关”到七宝一幢别墅之内,开始紧锣密鼓地讨论剧本。剧组要求97年3月脱稿,一共仅有3个多月的创作时间。 不过,这对薛海翔来说并非难事,毕竟他有丰厚的生活积淀。作为文学作家,他曾写下一百多万字的小说、诗歌、电影文学剧本。1993年,他以4个月的时间闪电般写了一部3万字的小说《早安,美利坚》,讲的是几个去美国的留学生历经艰苦,拼搏人生的故事,反映美国的社会现状和东西文化的碰撞,9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经3次重印,产生轰动效应。特别在美国华人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生活是创作的最好源泉,薛海翔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可能是《早安、美利坚》成功的最好诠释。薛海翔1951年生于上海一个干部家庭。1966年,只读了初中二年级的他,即在“文革”中打起背包去了广西壮乡插队落户,随后又去黑龙江炮兵部队服役。10年以后他才回到上海。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凭着多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积累,他考入了上海师大中文系,从此开始人生的第一次“飞翔”。去上师大四年间,薛海翔勤奋创作,小说、诗歌、散文不断见诸报刊。1982年,上海作家协会破格吸收包括他在内的几个年轻作者入会。他如愿以偿开始多年梦寐以求的作家生活。 也许薛海翔的名字本身就包含某种暗示,像海鸥觅食一样翱翔海上,总是不安于现状,总是着迷于“上下求索”。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薛海翔在深圳开始了他的“二次飞翔”。他组织起人马,创办了一家民营公司,经营科研、生产和贸易,一下从文人变成了商人。只用三年的时间,他学习外语,学会了与外国人共处的方式。三年后,生意正红火的薛海翔又弃商从文,以中国青年作家的身份进入了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从深圳到美利坚,也许可算“第三次飞翔”。初到美国,他作过清洁工,送过盒饭,当过房屋管理工,当过刑事犯罪调查局的调查员。美国人是讲究务实的,在每一份工作中,他都以其真诚、勤劳、朴实、一个典型的东方知识分子的形象赢得了一份信任、一片真情。 1990年,是薛海翔来到美国的第四个年头。他不仅站住了脚跟还结识了许多在美国有声望的华人和美国的一些高层人士。他应美国电脑行业的委托,在丹佛创办了一家华文《美中时报》,并亲自出任总编辑。他搜集人才,组织班底,办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报社,也是在美国最多刊发中国新华社和中新社新闻电讯稿的大报之一。它发行5000余份,引起了美国中部华人的广泛注目。 1993年,薛海翔又在丹佛创办了一家“美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国际商务咨询服务业,这是他在美国商务界成就的“处女作”,在国际商务界开创的一条崭新的道路。事业一派红火,然而,薛海翔总是心系祖国。从94年到96年短短3年中,他往返大洋两岸十余次,先后为苏北地区引进美资建起了一家油墨厂;为苏南一家电缆厂联系到出口高压电缆接头的业务;为上海医疗单位引进了眼科先进仪器。现在,他正在为美方财团在大陆寻求8000万美元的实业投资对象。薛海翔的成功之道,来源于他惊人的适应能力,无论大江南北,海内海外,他都能随遇而安,应付自如。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每年在东西半球平均分配一半时间,身上仿佛装着两套系统,一到中国,就是彻底的中国生活方式,骑自行车,在拥挤的人潮里早晚奔忙,好像从来没有出过国;一到美国,便在信息高速公路和汽车高速公路上遨游,对后工业时代驾轻就熟、安之若素。” 人们认为,薛海翔在美国和中国都已经功成名就,加诸于他的头衔很多:总编辑,总经理,国内则称他为作家、华侨实业家。薛海翔自己对此的回答,却完全是“中国式”的朴质的语言:“我是下了海的作家,又是商人。归根结蒂,还是作家。” |
回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