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西宁,原名朱青海,1927年生于山东省临朐县的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家庭。抗日战争爆发那年,他才11岁,便离开家乡,开始了流亡生活,浪迹于苏北、皖东、南京、上海等地,断断续续地读书和工作。抗战胜利后,入杭州国立艺专。1946年,他19岁时,在当时的《中央日报》副刊发表第一篇小说《洋化》。解放战争时期加入国民党军队,并随之去了台湾,他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上等兵至上校军阶,先后25年之久。50年代登上台湾文坛,是台湾“军中作家”之一。他曾任台湾黎明文化公司总编辑、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并曾主编《新文艺》杂志、任职于新中国出版社。70年代,他曾公开提倡开放30年代文学作品,因而遭到官方冷遇。1977年8月,台湾当局召开规模较大的“第二次文艺会谈”,会议不仅不让他参加,还针对他所提倡的开放30年代文学作品问题,正式通过决议,要“匡正视听,以免流毒社会”云云。著有:长篇小说《猫》、《画梦记》、《旱魃》、《猎狐记》、《茶乡》等,短篇小说集《大火炬的爱》、《铁浆》、《狼》、《破晓时分》、《第一号隧道》、《冶金者》、《现在几点种》、《奔向太阳》、《非礼记》、《蛇》、《将军与我》、《将军令》、《海燕》、《牛郎星宿》、《熊》等。他的夫人刘慕沙,是台湾著名的女翻译家,三个女儿朱天文、朱天心和朱天衣,也写小说或写电影剧本,或表演京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