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卷下之上

    容止第十四

  1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魏氏春秋曰:“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 英发。”使崔季珪代,〔一〕帝自捉刀立床头。既 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 雅望非常,魏志曰:“崔琰字季珪,清 河东武城人。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 重。”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 追杀此使。〔二〕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建安二十一年 五月,操进爵为魏王。其时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与侯 王来朝。七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将其名王来朝。殆此 时事。然其年琰即诛死,恐非实也。”

〔二〕 李详云:“详案:史通暗惑 篇曰:‘昔孟阳卧床,诈称齐后;纪信乘纛,矫号汉王 。或主遘屯蒙,或朝罹兵革,故权以取济,事非获已。 如崔琰本无此急,何得以臣代君?况魏武经纶霸业,南 面受朝,而使臣居君坐,君处臣位,将何以使万国具瞻 ,百寮佥瞩也?又汉代之于匈奴,虽复赂以金帛,结以 姻亲,犹恐虺毒不悛,狼心易扰。如辄杀其使者,不显 罪名,何以怀四夷于外蕃,建五利于中国?’” 嘉锡 案:此事近于儿戏,颇类委巷之言,不可尽信。然 刘子玄之持论,亦复过当。考后汉书南 匈奴传:自光武建武二十五年以后,南单于奉藩称臣, 入居西河,已夷为属国,事汉甚谨。顺帝时,中郎将陈 龟迫单于休利自杀。灵帝时,中郎将张脩遂擅斩单于呼 征。其君长且俯首受屠割,纵杀一使者,曾何足言?且 终东汉之世,未尝与匈奴结姻,北单于亦屡求和亲。虽 复时有侵轶,辄为汉所击破。子玄张大其词,漫持西京 之已事,例之建安之朝,不亦傎乎?

  2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正夏月,与热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 转皎然。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 帛不去手,行步顾影。”按:此言,则晏之妖丽,本资 外饰。且晏养自宫中,与帝相长,岂复疑其形姿,待□ 而明也。〔一〕

【笺疏】

〔一〕 嘉锡案:晋书五行志曰:“ 尚书何晏,好服妇人之服。傅玄曰:‘此服妖也。’” 晏之行动妖丽,于此可见。 嘉锡又案:古之男子,固 有傅粉者。汉书佞幸传云:“孝惠时,郎侍中皆傅脂粉 。”后汉书李固传曰“梁冀猜专,每相忌疾。初,顺帝 时,诸所除官,多不以次,固奏免百余人。此等既怨, 又希望冀旨,遂共作飞章,虚诬固罪曰:‘大行在殡, 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云云。此虽诬 善之词,然必当时有此风俗矣。魏志王粲传附邯郸淳注 引魏略曰“临灾侯植得淳甚喜,延入坐。时天暑热,植 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云云 。何晏之粉白不去手,盖汉末贵公子习气如此,不足怪 也。

  3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一〕 时人谓“蒹葭倚玉树”。魏志曰:“玄 为黄门侍郎,与毛曾并坐。玄甚耻之,曾说形于色。明 帝恨之,左迁玄为羽林监。”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魏志后妃传: ‘毛后,河内人。’曾驸马都尉,迁散骑侍郎。又玄传 作‘散骑黄门侍郎’。”

  4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 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魏略曰:“ 李丰字安国,卫尉李义子也。识别人物,海内注意。明 帝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以安国对之。是 时丰为黄门郎,改名宣。上问安国所在?左右公卿即具 以丰对。上曰:‘
丰名乃被于吴、越邪?’仕至中书 令,为晋王所诛。”

  5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康 别传曰:“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一〕 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正尔在群形之中, 便自知非常之器。”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 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 俄若玉山之将崩。”

【笺疏】

〔一〕 文选五君咏注引嵇康别传曰 :“康美音气,好容色。”“土木形骸”,解见后。

  6  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 〔一〕王戎形状短小,而目甚清照,视 日不眩。〔二〕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下裴令公疾 ,夷甫谓其‘双目闪闪,若岩下电’,此云裴以称王戎 。临川杂采诸书,故有重互。”

〔二〕 程炎震云:“艺文类聚十七 引竹林七贤论云:‘王戎眸子洞彻,视日而眼明不亏。 ’”

  7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岳 别传曰:“岳姿容甚美,风仪闲畅。”少时挟弹出 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一〕左太冲绝 丑,续文章志曰:“思貌丑悴,不持仪 饰。”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 而返。语林曰:“安仁至美,每行,老 妪以果掷之,满车。张孟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 之,亦满车。”二说不同。〔二〕

【笺疏】

〔一〕 卢文弨钟山札记三云:“晋 书潘岳传云:‘岳美姿仪,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 投之以果。’此盖岳小年时,妇人爱其秀异,萦手赠果 。今人亦何尝无此风?要必非成童以上也。妇人亦不定 是少艾,在大道上,亦断不顿起他念。至岳更无用以此 为讥议。乃史臣作论,以挟弹盈果与望尘趋贵相提并论 ,无乃不伦?” 嘉锡案:文选藉田赋注引臧荣绪晋书 曰:“潘岳总角辨惠,摛藻清艳,乡里称为奇童。”以 此推之,则挟弹掷果,亦必总角时事。卢氏之辩甚确。 然惜其未考世说注,不知掷果者之本是老妪也。夫老年 妇人爱怜小儿,乃其常情,了不足异。既令年在 成 童,亦不过以儿孙辈相视,复何嫌疑之有乎?

〔二〕 程炎震云:“晋书潘岳传作 张载,盖用语林。”

  8  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一〕恒捉 白玉柄麈尾〔二〕,与手都无分别。

【笺疏】

〔一〕 文选四十九晋纪总论注引王 隐晋书曰:“王衍不治经史,唯以庄、老虚谈惑世。”

〔二〕 能改斋漫录二引释藏音义指 归云:“名苑曰:鹿之大者曰麈。群鹿随之,皆看麈所 往,随麈尾所转为准。今讲僧执麈尾拂子,盖象彼有所 指麾故耳。” 嘉锡案:汉、魏以前,不闻有麈尾,固 当起于魏、晋谈玄之士。然未必为讲僧之所创有也。通 鉴八十九注曰:“
麈,麋属。尾能生风,辟蝇蚋。晋 王公贵人多执麈尾,以玉为柄。”

  9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一 〕时人谓之“连璧”。〔二〕八王故事 曰:“岳与湛着契,故好同游。”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湛传云: ‘每行止,同舆接茵。’”

〔二〕 文选集注百十三上夏侯常侍 诔注引臧荣绪晋书曰:“湛美容观,才章富盛,早有名 誉。与潘安仁友善,每行止,同 舆 接茵,京师谓之连璧。”

  10 裴令公有俊容姿,一旦有疾至困,惠帝使 王夷甫往看,裴方向壁卧,闻王使至,强回视之。王出 语人曰:“双目闪闪,若岩下电,精神挺动,〔一〕体 中故小恶。”名士传曰:“楷病困,诏 遣黄门郎王夷甫省之,楷回眸属夷甫云:‘竟未相识。 ’夷甫还,亦叹其神俊。”

【笺疏】

〔一〕 李详云:“详案:枚乘七发 :‘筋骨挺解’与上下文‘四支委随,手足堕窳’相厕 ,则‘挺解’亦是倦●之貌。挺动义并相同。”

  11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 鸡群。”〔一〕答曰:“君未见其父耳!”康 已见上。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绍传云: 起家为秘书丞,始入洛。”

  12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 。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 ,光映照人。”

  13 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一〕而悠悠 忽忽,土木形骸。〔二〕梁祚魏国统曰 :“刘伶,字伯伦,形貌丑陋,身长六尺;然肆意放荡 ,悠焉独畅。自得一时,常以宇宙为狭。”

【校文】

 “悴” 景宋本作“悴”。

【笺疏】

〔一〕 文选集注九十三酒德颂注引 臧荣绪晋书曰:“刘灵父为太祖大将军掾,有宠,早亡 。灵长六尺,貌甚丑悴,而志气旷放,以宇宙为挟也。 ”悴不作悴,与宋本合。

〔二〕 汉书东方朔传曰:“土木衣 绮绣,狗马被缋罽。”类聚二十四引应璩百一诗曰:“ 奈何季世人,侈靡及宫墙。饰巧无穷极,土木被朱光。 ” 嘉锡案:此皆言土木之质,不宜被以华采也。土木 形骸者,谓乱头粗服,不加修饰,视其形骸,如土木然 。

  14 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 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玠 别传曰:“骠骑王济,玠之舅也。尝与同游,语人曰: ‘昨日吾与外生共坐,若明珠之在侧,朗然来照人。’ ”

  15 有人诣王太尉,遇安丰、大将军、丞相在 坐;往别屋见季胤、平子。石崇金谷诗 叙曰:“王诩 字季胤,琅邪人。 ”王氏谱曰:“诩,夷甫弟也,仕至脩武令。”还 ,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16 王丞相见卫洗马曰:“居然有羸形,虽复 终日调畅,若不堪罗绮。”玠别传曰: “玠素抱羸疾。”西京赋曰:“始徐进而羸形,似不胜 乎罗绮。”

  17 王大将军称太尉:〔一〕“处众人中,似 珠玉在瓦石闲。”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衍传,王 敦过江,尝称之。”

  18 庾子嵩长不满七尺,腰带十围,颓然自放 。

  19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 堵墙。〔一〕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 人谓“看杀卫玠”。玠别传曰:“玠在 群伍之中,寔有异人之望。龆龀时,乘白羊车于洛阳市 上,咸曰:‘谁家璧人?’于是家门州党号为‘璧人’ 。”按永嘉流人名曰:“玠以永嘉六年五月六日至豫章 ,其年六月二十日卒。”此则玠之南度豫章四十五日, 岂暇至下都而亡乎?且诸书皆云玠亡在豫章,而不云在 下都也。

【笺疏】

〔一〕 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 之圃,□观者如堵墙。”

  20 周伯仁道桓茂伦:〔一〕“嵚崎历落可笑 人。”〔二〕或云谢幼舆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彝传亦谓 是周顗语。”

〔二〕 李治敬斋古今黈四曰:“周 顗叹重桓彝云:‘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也。’渭上老 人以为古人语倒,治以为不然。盖顗谓彝为人不群,世 多忽之,所以见笑于人耳!此正言其美,非语倒也。”

  21 周侯说王长史父:王氏谱 曰:“讷字文开,〔一〕太原人。祖默,〔二〕尚书。 父祜,〔三〕散骑常侍。讷始过江,仕至新淦令。”形 貌既伟,雅怀有概,保而用之,可作诸许物也。

【校文】

 注“开” 景宋本作“渊”。
 注“祜” 景宋本作“佑”。

【笺疏】

〔一〕 言语篇注引王长史别传云: “父讷,叶令。”建康实录八云:“濛,安西司马讷之 子。”

〔二〕 魏志王昶传云:“兄子默, 字处静。”

〔三〕 程炎震云:“祜当作佑,各 本皆误。” 嘉锡案:祜,言语篇注作佐,晋书杨骏、 王湛、王济、王濛等传并作佑。湛传云“峤,字开山。 父佑,位至北军中侯。峤永嘉末携其二弟渡江,元帝教 曰:‘王佑三息,始至名德之胄,并有操行’”云云。 则佑子三人齐名,讷盖峤之弟也。

  22 祖士少见卫君长云:“此人有旄仗下形。 ”

【校文】

 “仗” 景宋本作“杖”。

  23 石头事故,朝廷倾覆。晋 阳秋曰:“苏峻自姑孰至于石头,逼迁天子。峻以仓屋 为宫,使人守卫。”灵鬼志谣征曰:“明帝末有谣歌: ‘侧侧力,放马出山侧。〔一〕大马死,小马饿。’后 峻迁帝于石头,御膳不具。”温忠武与庾文康投陶 公求救,〔二〕陶公云:“肃祖顾命不见及,且苏峻作 乱,衅由诸庾,诛其兄弟,不足以谢天下。”徐 广晋纪曰:“肃祖遗诏,庾亮、王导辅幼主而进大臣官 ,陶侃、祖约不在其例。侃、约疑亮●遗诏也。”中兴 书曰:“初,庾亮欲征苏峻,卞壶不许。温峤及三吴欲 起兵卫帝室,亮不听,下制曰:‘妄起兵者诛!’故峻 得作乱京邑 也。”于时庾在 温船后闻之,忧怖无计。别日,温劝庾见陶,庾犹豫未 能往,温曰:“溪狗我所悉,〔三〕卿但见之,必无忧 也!”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 至。

【校文】

 “投陶公求救” 景宋本及沈本俱 无“陶公求救”四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五行志作 ‘明帝太宁初’,又重力字,无出字。”

〔二〕 程炎震云:“以晋书陶侃、 温峤、庾亮诸传参考之,亮奔温峤于寻阳。侃后自江陵 至,温、庾未尝投陶也。”

〔三〕 程炎震云:“溪狗之溪,当 从□。傒狗字亦见南史胡谐之传。陶,豫章人,故云傒 狗。李莼客孟学斋日记以明人呼江西人为鸡,是傒之误 。”“溪狗”,孝标无注。案“溪”当作“傒”。李慈 铭越缦堂日记第五册云:“前代人呼江西人为鸡。高新 郑见严介溪,有‘
大鸡小鸡’之谑,常不解所谓。按 南史胡谐之传:‘谐之,豫章南昌人。齐武帝欲奖以贵 族盛姻,以谐之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谐 之家教子女语。二年后,帝问谐之曰:“卿家人语音正 未?”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 遂使宫人顿成傒语。”帝大笑。’又范柏年云:‘胡谐 是何傒狗’,乃知江西人曰傒,因傒误为鸡也。” 嘉 锡案:吾乡人至今犹呼江西人为鸡。淮南子本经训云: “傒人之子女。”注云:“傒,系囚之系,读若鸡。” 是傒可转为鸡之证。南朝士夫呼江右人为傒狗,犹之呼 北人为伧父,皆轻诋之辞。陶侃本鄱阳人,家于寻阳, 皆江右地,故得此称。然温太真不应诋侃,盖庾亮与侃 不协,必其平日与人言 及侃,不 曰士行,而曰傒狗。太真因顺其旨言之耳。高拱谑严嵩 语见王肯堂郁冈斋笔麈二。梁书杨公则传云:“公则所 领,是湘溪人,性怯懦,城内轻之,以为易与。”南史 作:“公则所领,多是湘人,溪性懦怯。”是齐、梁之 时,并呼湘州人为溪矣。

  24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 、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一〕音调始遒,闻函道中 有屐声甚厉,〔二〕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 ,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 复不浅!”〔三〕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 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 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孙绰庾亮碑文曰:“公雅好所托,常 在尘垢之外。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 以玄对山水。”

【校文】

 “使吏” “使”,景宋本及沈本 俱作“佐”。
 “因便” “因”,沈本作“自 ”。
 “小颓” “颓”,景宋本作“ 颓”。

【笺疏】

〔一〕 程炎震云:“‘使’字宋本 及晋书亮传均作‘佐’。”

〔二〕 宋吴聿观林诗话云:“‘函 道’,今所谓‘胡梯’是也。”

〔三〕 翟灏通俗篇十八曰:“老学 庵笔记:‘南郑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 称老子。乃悟西人所谓大范老子,盖尊之以为父也。’ 按西人并不以老子为尊,唯有自称。然后汉书韩康传: ‘亭长使夺其牛,康即与之。使者欲奏杀亭长,康曰: “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康乃京兆霸陵人,正 可为的证者。三国志甘宁传注:‘夜入魏军,军皆鼓噪 举火。还见权,权曰:“足惊骇老子否?”’此老子似 指曹操。权岂欲尊操而云然乎?晋书陶侃传:‘顾谓王 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应詹传:‘镇 南大将军刘弘谓曰:“君器识宏深,后当代老子于荆南 矣。”’庾亮传:‘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 诸人不皆西产,而其自称如此,必当时无以称父者,故 得通行不为嫌。若五代史冯道传:‘耶律德光诮之曰: “汝是何等老子?”对曰:“无材无德,痴顽老子。” ’更显见其称之不尊矣。” 嘉锡案:曲礼曰:“大夫 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 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注曰:“老夫,老人 称也。”左氏隐四年传曰:“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 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注曰:“称国小己老 ,自谦以委陈。”汉、晋人之自称老子,犹老夫也,有 自谦之意焉。至宋时,流俗乃称为人父者为老子。陆游 言西人称大范老子,事见朱子三朝名臣录七引名臣传云 :“仲淹领延安,养兵畜锐,夏人闻之,相戒曰:‘今 小范老子腹中自有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戎人 呼知州为老子,大范谓雍也。”是则西夏人之称大范, 固非尊敬其人,然呼知州为老子,正是以其为父母官而 尊之,犹后人之称官为老爷也。翟氏据汉、晋人之所以 自称者以驳陆游,是不知古今之异也。但宋人仍有用古 人之意入文词者,如老学庵笔记二载黄鲁直在戎州作乐 府曰:“老子江南、江北,爱听临风笛。”此又非当时 流俗人之所谓老子,不可以一概而论也。

  25 王敬豫有美形,问讯王公。王公抚其肩曰 :“阿奴恨才不称!”〔一〕又云:〔二〕“敬豫事事 似王公。”语林曰:“谢公云:‘小时 在殿廷会见丞相,便觉清风来拂人。’”〔三〕

【笺疏】

〔一〕 德行篇云:“丞相见长豫辄 喜,见敬豫辄嗔。”注引文字志曰:“王恬字敬豫,少 卓荦不羁,疾学尚武,不为导所重。”嘉锡案:此恨其 才不称貌,亦嗔之也。

〔二〕 李慈铭云:“案‘又云’字 有误,上文乃导自谓其子之语。下不得作‘又云’也。 当是他人品目之语。”

〔三〕 程炎震云:“王导卒时,谢 安才二十岁,何由于殿廷见导乎?盖从其父裒官京师, 故得见耳。”

  26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 如点漆,此神仙中人。”江左名士传曰 :“永和中,刘真长、谢仁祖共商略中朝人士。或曰: ‘杜弘治清标令上,为后来之美,又面如凝脂,眼如点 漆,粗可得方诸卫玠。’”时人有称王长史形者, 蔡公曰:“恨诸人不见杜弘治耳!”

  27 刘尹道桓公:鬓如反●皮,眉如紫石棱, 自是孙仲谋、司马宣王一流人。〔一〕宋 明帝文章志曰:“温为温峤所赏,故名温。”吴志曰: “孙权字仲谋,策弟也。汉使者刘琬语人曰:‘吾观孙 氏兄弟,虽并有才秀明达,皆禄胙不终。唯中弟孝廉, 形貌魁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晋阳秋曰:“ 宣王天姿杰迈,有英雄之略。”

【校文】

 注“禄胙” “胙”,景宋本及沈 本俱作“祚”。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温传作‘ 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 。御览三百六十六引‘眉’亦作‘眼’。”御览三百九 十六引语林曰:“桓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司马宣王、刘越 石一辈器。有以比王大将军者,意大不平。征苻健还, 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是刘越石妓女。一见温入,潸 然而泣。温问其故,答曰:‘官家甚似刘司空。’温大 悦;即出外脩整衣冠,又入呼问‘我何处似司空?’婢 答曰:‘眼甚似,恨小;面甚似,恨薄;须甚似,恨赤 ;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宣武于是□冠解带 ,不觉惛然而睡,不怡者数日。” 嘉锡案:唐人修晋 书采入温本传。余谓温太真识温于襁褓之中,闻其啼声 ,称为英物,则其声必不雌。刘真长许为孙仲谋、司马 宣王一流人,则其雄姿可想。亦何至眼小面薄,如语林 所云者?此盖东晋末人愤温之自命枭雄,觊觎神器,造 为此言,以丑诋之耳。晋书信为实录,非也。

  28 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 一〕公服从大门入。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 。”〔二〕大奴,王劭也。已见。中兴 书曰:“劭美姿容,持仪操也。”

【校文】

 注“仪操也” 景宋本及沈本俱无 “操”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御览二百七引 晋中兴书曰:‘桓温授侍中太尉,固让不受。旬月之中 ,使者八至,轺轩相望于道。温遂亲职。’按晋书穆纪 :‘永和八年七月丁酉,以征西大将军桓温为太尉。’ 温传则云‘固让不拜’,据此知温终就职也。晋书哀纪 :‘兴宁元年五月,加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 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录尚书事。’似加侍中在后 。然侍中为门下省之长官,温既为太尉,必加侍中。其 后自尉转马,则加官如故,晋书不及析言也。劭之授温 ,盖即永和八年事。至晋书劭传不言其为侍中,此作‘ 侍中’,字恐有误,文或应在‘加授桓公’下。”

〔二〕 程炎震云:“晋书劭传云: ‘虽家人近习,未尝见其有堕替之容。’”又云:“雅 量篇‘王劭王荟共诣宣武’条注引劭、荟别传曰:‘桓 温称劭为凤雏。’然则有凤毛者,犹凤雏耳。”南齐书 谢超宗曰:“新安王子鸾,孝武帝宠子。超宗以选补王 国常侍,王母殷淑仪卒,超宗作诔奏之。帝大嗟赏曰: ‘超宗殊有凤毛,恐灵运复出。’”金楼子杂记篇上曰 :“世人相与呼父为凤毛。而孝武亦施之祖,便当可得 通用。不知此言意何所出?” 嘉锡案:金楼子梁元帝 所撰。据其所言,是南朝人通称人子才似其父者为凤毛 。元帝已不能知其出处矣。劭、荟别传言桓温称劭为凤 雏,彼自用庞士元事,与此意同而语异,不必即出于一 时。虽可取以互证,然不得谓凤毛即凤雏也。若云“大 奴固自有凤雏”,则不成语矣。

  29 林公道王长史:“敛衿作一来,何其轩轩 韶举!”语林曰:“王仲祖有好仪形, 每览镜自照,曰:‘王文开那生如馨儿!’时人谓之达 也。”

  30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羲之传, 论者称其笔势是也,今乃列于容止篇。”

  31 王长史尝病,亲疏不通。林公来,守门人 遽启之曰:“一异人在门,不敢不启。”王笑曰:“此 必林公。”按语林曰:“诸人尝要阮光 禄共诣林公。阮曰:‘欲闻其言,恶见其面。’”此则 林公之形,信当丑异。

  32 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一〕桓大司马 曰:“诸君莫轻道,仁祖企脚北□下弹琵琶,〔二〕故 自有天际真人想。”〔三〕晋阳秋曰: “尚善音乐。”裴子云:“丞相尝曰:‘坚石挈脚枕琵 琶,有天际想。’”坚石,尚小名。

【笺疏】

〔一〕 嘉锡案:言有比人为谢尚者 ,其意乃实轻之。若曰“某不过谢仁祖之流耳”。

〔二〕 李慈铭云:“案‘企’同‘ 跂’,企亦举也。”乐府诗集七十五载谢尚大道曲曰: “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 。”并引乐府广题曰:“谢尚为镇西将军,尝着紫罗襦 ,据胡床,在市中佛国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市人 不知其三公也。”

〔三〕 类聚四十四引俗说曰:“谢 仁祖为豫州主簿,在桓温阁下。桓闻其善弹筝,便呼之 。既至,取筝令弹,谢即理弦抚筝,因歌秋风,意气甚 遒。桓大以此知之。”

  33 王长史为中书郎,〔一〕往敬和许。敬 和,王洽已见。尔时积雪,长史从门外下车,步入 尚书,着公服。敬和遥望,叹曰:“
此不复似世中人!”

【校文】

 “着公服” 景宋本及沈本“着” 作“省”,又无“公服”二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王濛为中书郎 ,当在康帝时。王洽传不言为尚书省何官,盖略之。”

  34 简文作相王时,与谢公共诣桓宣武。〔一 〕王珣先在内,桓语王:“卿尝欲见相王,可住帐里。 ”二客既去,桓谓王曰:“定何如?”王曰:“相王作 辅,自然湛若神君,续晋阳秋曰:“帝 美风 姿,举止端详。”公亦 万夫之望。不然,仆射何得自没?”仆 射,谢安。

【校文】

 注“端详” “端”,景宋本及沈 本作“安”。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桓温自徐移荆 ,迄于废立,与简文会者二:前在兴宁三年乙丑洌洲, 后在太和四年己巳涂中。此是会涂中事。据排调篇‘君 拜于前,臣立于后’语,知太和六年谢安犹为侍中。则 太和四年,安亦以侍中从行,非仆射也。寻其时日,仆 射乃王彪之。检彪之传,三为仆射:初以病不拜。次在 穆帝升平二年戊午谢奕卒时,其年当出为会稽内史,居 郡八年,至兴宁三年为桓温劾免下吏,会赦免,左降为 尚书。顷之,复为仆射。考废纪:兴宁三年,即位有赦 。十二月以会稽内史王彪之为尚书仆射。纪传皆合。自 此至孝武宁康元年桓温死后,乃自仆射迁尚书令。珣为 彪之子侄行。‘仆射何得自没’者,正以彪之不从行, 巽言以解其被劾之前嫌耳。注以仆射为安,不知安为仆 射在孝武宁康元年桓温死后。且安尝事温,珣即谢婿, 何为辞费乎?此等似非刘注,孝标不至若是。知非洌洲 会者。王珣以隆安四年卒,年五十二,则生于穆帝永和 五年己酉。传云‘弱冠为桓温掾’,则洌洲会时,珣年 十七,未入温幕。简文以太和元年始为丞相,前此不得 称相王也。”

  35 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 来,轩轩如朝霞举。

  36 谢车骑道谢公:“游肆复无乃高唱,但恭 坐捻鼻顾睐,便自有●处山泽闲仪。”

  37 谢公云:“见林公双眼,黯黯明黑。”孙 兴公见林公〔一〕:“棱棱露其爽。”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孙兴公’ 下当有‘亦云’二字。”

  38 庾长仁与诸弟入吴,欲住亭中宿。诸弟先 上,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长仁曰:“我试观之。 ”乃策杖将一小儿,始入门,诸客望其神姿,一时退匿 。长仁已见,一说是庾亮。

  39 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 。”
 
 
 

    自新第十五

  1  周处年少时,凶彊侠气,〔一〕为乡里所患 。处别传曰:“处字子隐,吴郡阳羡人 。〔二〕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不治细行。”晋 阳秋曰:“处轻果薄行,州郡所弃。”又义兴水中 有蛟,山中有邅迹一作白额。虎 ,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 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 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 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三〕。孔氏 志怪曰:“义兴有邪足虎,溪渚长桥有苍蛟,并大啖人 ,郭西周,时谓郡中三害。”周即处也。乃自吴寻 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 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 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 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四〕晋 阳秋曰:“处仕晋为御史中丞,多所弹纠。氐人齐万年 反,乃令处距万年。伏波孙秀欲表处母老,处曰:‘忠 孝之道,何当得两全?’乃进战。斩首万计。弦绝矢尽 ,左右劝退,处曰:‘此是吾授命之日。’遂战而没。 ”

【校文】

 “乃自吴寻二陆” “自”,景宋 本及沈本作“入”。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御览三百八十 六引侠作使。”

〔二〕 嘉锡案:阳羡汉属吴郡,吴 宝鼎元年分属吴兴郡,见吴志孙皓传注。晋惠帝永兴元 年分属义兴郡,见晋书地理志。此作吴郡,乃吴兴之误 。

〔三〕 初学记七引祖台之志怪曰: “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吞啖人。周处执剑桥侧伺 ,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创, 流血满溪。自郡渚至太湖句浦乃死。”

〔四〕 嘉锡案:晋书周处传亦有杀 猛兽斩蛟入吴寻二陆事,与此略同。劳格读书杂识五晋 书校勘记曰:“案此采自世说,予以处传及陆机传覈之 ,知系小说妄传,非实事也。案处没于惠帝元康七年, 年六十有二。推其生年,当在吴大帝之赤乌元年。陆机 没于惠帝太安二年,年四十三。推其生年,当在吴景帝 之永安五年。赤乌与永安相距二十余载,则处弱冠之年 ,陆机尚未生也。此云入吴寻二陆,未免近诬。又考陆 机传: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是吴未亡之前,机未 尝还吴也。或以为处寻二陆,当在吴亡之后,亦非也。 考吴亡之岁,处年亦四十三,筮仕已久。据本传:处仕 吴为东观左丞、无难督。故王浑之登建邺宫,处有对浑 之言。如使吴亡之后,处方厉志好学,则为东观左丞、 无难督者,果何人乎?以此推之,知世说所云尽属谬妄 。晋书不加考核,遽采入本传,可谓无识。刘子玄讥其 好采小说,诚非过也。又案处碑,世传陆机所撰,亦有 ‘来吴事余厥弟’之语。此碑系唐刘从谏所重树,窜改 旧文,事迹错互,不可尽据以为信。”

  2  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 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 渊在岸上,据胡床,〔一〕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 神姿峰颖,〔二〕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 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 归机,辞厉非常。〔三〕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 〔四〕虞预晋书曰:“机荐渊于赵王伦 曰:‘盖闻繁弱登御,然后高墉之功显;孤竹在肆,然 后降神之曲成。伏见处士戴渊,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 ;安穷乐志,无风尘之慕。诚东南之遗宝,朝廷之贵璞 也。若得寄迹康衢,必能结轨骥騄;耀质廊庙,必能垂 光瑜璠。夫枯岸之民,果于输珠;润山之客,烈于贡玉 。盖明暗呈形,则庸识所甄也。’伦即辟渊。”过 江,仕至征西将军。

【笺疏】

〔一〕 嘉锡案:“胡床”即“交床 ”,解在任诞篇“王子猷出都”条。

〔二〕 “峰颖”,御览四百九作“ 锋颖”。

〔三〕 “辞厉非常”,御览四百九 作“辞属非常”。

〔四〕 程炎震云:“晋书若思传云 :‘遂与定交,后举孝廉,机荐于赵王伦。’”
 
 
 

    企羡第十六

  1  王丞相拜司空,〔一〕桓廷尉作两髻、葛□ 、策杖,路边窥之,叹曰:“人言阿龙超,〔二〕阿龙 故自超。”〔三〕阿龙,丞相小字。〔 四〕不觉至台门。〔五〕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元纪太兴四年 七月,王导为司空。”

〔二〕 李详云:“详案:日知录卷 三十二:‘阿者,助语之辞,古人以为漫应声。老子: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今南人呼为入声,非。’又 案隶释汉殽阮碑阴云:‘其闲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系 以阿字。如刘兴阿兴,潘京阿京之类。必编户民未有表 德书石者,欲其整齐而强加之。此见阿字托始之义。’ ”

〔三〕 程炎震云:“导、彝同年生 ,彝盖差长,故李阐为颜含碑云:‘王公虽重,故是吾 家阿龙。君是王亲丈人,故呼王小字。’碑见续古文苑 卷十五。晋人自言呼小字之例如此。洪容斋随笔卷七以 为晋人浮虚之习,似未考也。” 嘉锡案:彝与导长幼 不可知。晋人于相与亲狎者,亦得呼其小字,不必皆丈 人行也。程氏因此遂谓彝长于导,未免过泥。

    容斋随笔卷七曰:“颜鲁公 书远祖西平靖侯颜含碑,晋李阐之文也。云:‘含为光 禄大夫,冯怀欲为王导降礼,君不从曰:“王公虽重, 故是吾家阿龙。”君是王亲丈人,故呼王小字。’晋书 亦载此事,而不书小字。世说:‘王丞相拜司空,桓廷 尉叹曰:“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呼三公小字 ,晋人浮虚之习如此。”

〔四〕 御览引郭子注云:“导小名 赤龙。”

〔五〕 此事出郭子,见御览三百九 十四。

  2  王丞相过江,自说昔在洛水边,数与裴成 公、阮千里诸贤共谈道。羊曼曰:“人久以此许卿,何 须复尔?”王曰:“亦不言我须此,但欲尔时不可得耳 !”欲,一作叹。

  3  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一 〕又以已敌石崇,〔二〕甚有欣色。〔三〕王 羲之临河叙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四〕莫春之 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 咸集。〔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 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序时人 ,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 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 三斗。〔六〕

【笺疏】

〔一〕 寰宇记九十六:“越州山阴 县兰亭在县西南二十七里。舆地志云:‘山阴郭西有兰 渚,渚有兰亭,王羲之所谓曲水之胜境。制序于此。’ ”

    水经注四十渐江水注云:“ 湖水下注浙江,又迳会稽山阴县,浙江又东与兰溪水合 。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 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太守王廙之移亭水中 。晋司空何无忌之临郡也,起亭于山椒,极高尽眺矣。 亭宇虽坏,基陛尚存。”

〔二〕 嘉锡案:此以金谷诗序与石 崇分言之者,盖时人不独谓两序文词足以相敌,且以逸 少为兰亭宴集主人,犹石崇之在金谷也。今晋书羲之传 乃云:“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 而甚喜。”与此不同。考诸书引用金谷诗序,无题为潘 岳者,其文已略见品藻篇“金谷中苏绍最胜”条注中。 观其波澜意度,知逸少临河叙实有意仿之。故时人以为 比。潘岳金谷集诗在文选内,不闻有序。纵安仁尝别为 之序,亦必非逸少所仿也。桂馥札朴六据羲之传遂谓石 崇金石诗叙即安仁代作,实非崇文。夫石季伦非不能文 者,何须安仁捉刀?况他书并无此言,晋书单文孤证, 恐系纪载之误,未可便以为据也。

〔三〕 程炎震云:“晋书取此,东 坡讥之。”

〔四〕 太平广记二百七引羊欣笔阵 图曰:“王羲之三十三书兰亭序。”宋桑世昌兰亭考八 引同。 嘉锡案:晋书羲之本传但云年五十九卒,不着 年月。陶弘景真诰十六阐幽微注云:“逸少为会稽太守 ,永和十一年去郡,告灵不复仕。至升平五年辛酉岁亡 ,年五十九。”真诰虽不可信,而隐居之注,考证不苟 ,必有所据。张怀瓘书断卷中亦云:“升 平 五年卒,年五十九。”后来如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瘗 鹤铭后,谓王逸少以晋惠帝大安二年癸亥岁生,至穆帝 升平五年辛酉岁卒。兰亭考载李兼跋,与伯思同,因以 推知右军兰亭之游,年五十有一。大抵皆据书断为说也 。至钱大昕疑年录一独移下十八年,谓生大兴四年辛巳 ,卒太元四年己卯。且以东观余论为误,而不言其何所 本。遍检晋书考异、诸史拾遗、及养新录诸书亦并无一 言。第以其说推之,则永和九年正得年三十有三,疑即 本之羊欣笔阵图耳。考本书汰侈篇曰:“王右军少时, 在周侯末坐,割牛心啖之,于此改观。”本传亦曰:“ 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 啖,顗先割啖羲之,由是始知名。”按元帝大兴纪元尽 四年,改元永昌。周顗即以其年四月为王敦所害。若如 钱氏之说,则当顗之死,右军方在襁褓之中,安能与其 末座啖牛心炙耶?盖所谓羊欣笔阵图者,本不可信,远 不如真诰书断之足据也。

〔五〕 御览一百九十四引王隐晋书 曰:“王羲之初渡江,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与 孙绰、许询、谢尚、支遁等宴集于山阴之兰亭。” 嘉 锡案:兰亭考一载兰亭诗及云谷杂记一载兰亭石刻,皆 无许询、谢尚、支遁等三人。然考法书要录三所载唐何 延之兰亭记,仅略举主宾十一人姓名,其中乃有支遁。 不审何以不在石刻四十二人之内,又不审当修禊赋诗之 时,许询、谢尚果在座中与否也。古事难考,如此类者 多矣。

〔六〕 严可均录此序入全晋文卷二 十六。自注云:“此与帖本不同,又多篇末一段,盖刘 孝标从本集节录者。” 嘉锡案:今本世说注经宋人晏 殊、董弅等妄有删节,以唐本第六卷证之,几无一条不 遭涂抹。况于人人习见之兰亭序哉。然则此序所删除之 字句,未必尽出于孝标之节录也。

  4  王司州先为庾公记室参军,后取殷浩为长 史。始到,庾公欲遣王使下都。王自启求住曰:“下官 希见盛德,渊源始至,犹贪与少日周旋。”

  5  郗嘉宾得人以己比符坚,大喜。

【校文】

 “符坚” 景宋本作“苻坚”,是 。

  6  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一〕晋 安帝纪曰:“昶字彦达,平昌人。父馥,中护军。昶矜 严有志局,少为王恭所知。豫义旗之勋,迁丹阳尹。卢 循既下,昶虑事不济,仰药而死。”尝见王恭乘高 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 真神仙中人!”〔二〕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太元十五年二 月,王恭为青、兖二州刺史,镇京口。”

〔二〕 李慈铭云:“案颜氏家训勉 学篇云:‘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 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 囊,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昶之所谓,正此类也。王 恭凭藉戚畹,早据高资,学术全无,骄淫自恣。及荷孝 武之重委,任北府之屏藩,首创乱谋,妄清君侧。要求 既遂,跋扈益张,再动干戈,连横群小。昧于 择 将,还以自焚。坐使诸桓得志,晋社遽移。金行之亡, 实为罪首。枭首灭族,未抵厥辜。孟昶寒人,奴颜乞相 ,惊其炫丽,望若天人,鄙识琐谈,何足称述?而当时 叹为名士,后世载其风流,六代陵迟,职由于此。昶得 遭时会,缘藉侯封,其子灵休,遂移志愿。临汝之饰, 贻秽千秋。其父报仇杀人,其子必将行劫,此之谓矣! ” 嘉锡案:矜饰容止,固是南朝士大夫一病。然名士 风流,仪形俊美者,自易为人所企羡,此亦常情。晋书 王恭传载此事云:“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 濯濯如春月柳。’尝被鹤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窥见之 ,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然则昶之赞恭,乃美 其姿容,非第羡其高舆鹤氅裘而已。莼客乃鄙昶为寒人 ,诋为奴颜乞相,不知本书所载,若此者多矣!即如上 篇王长史于积雪中着公服入尚书,王敬和叹为不复似世 中人,此与昶之赞恭何异?敬和宰相之子,岂亦寒人奴 颜乞相耶?莼客此评,深为无谓。若移家训语入容止篇 下,以见风气之弊,则善矣。
 
 
 

    伤逝第十七

  1  王仲宣好驴鸣。魏志曰:“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曾祖龚、父畅,〔一〕皆为 汉三公。粲至长安见蔡邕,邕奇之,倒屣迎之曰:‘此 王公孙,有异才,吾不及也!吾家书籍,尽当与之。’ 避乱荆州,依刘表,以粲貌●通脱,不甚重之。太祖以 从征吴,道中卒。”〔二〕既葬,文帝临其丧,顾 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 一作驴鸣。按戴叔鸾母好驴鸣,叔鸾每 为驴鸣以说其母。人之所好,傥亦同之。〔三〕

【笺疏】

〔一〕 “父畅”,当从三国志本传 作“祖父畅”。王粲父名谦,为何进长史。

〔二〕 程炎震云:“‘太祖’以下 ,当有脱文。”又云:“魏志粲传:建安二十一年,从 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三〕 嘉锡案:叔鸾名良,事见后 汉书逸民传。此可见一代风气,有开必先。虽一驴鸣之 微,而魏、晋名士之嗜好,亦袭自后汉也。况名教礼法 ,大于此者乎?

  2  王浚冲为尚书令,着公服,乘轺车,经黄 公酒垆下过,韦昭汉书注曰:“垆,酒 肆也。以土为堕,四边高似垆也。”顾谓后车客: “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 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 视此虽近,邈若山河。”〔一〕竹林七 贤论曰:“俗传若此。颍川庾爰之尝以问其伯文康,文 康云:‘中朝所不闻,江左忽有此论,皆好事者为之也 。’”

【笺疏】

〔一〕 程炎震云:“王戎为尚书令 ,在惠帝永宁二年,去嵇、阮之亡,且四十年矣。此语 殊阔于世情。晋书取此而不云为尚书令时,盖亦知戴逵 之说而不能割爱也。” 嘉锡案:此事盖出裴启语林。 轻诋篇注引续晋阳秋曰:“晋隆和中,河东裴启撰语林 ,时人多好其事,文遂流行。后说太傅事不实,而有人 于谢坐叙其黄公酒垆,司徒王珣为之赋。谢公加以与王 不平,乃云:‘君遂复作裴郎学。’自是众咸鄙其事矣 。”可与此注所引七贤论互证。临川既载谢安语入轻诋 ,而仍叙黄公酒垆于此,其不能割爱,与晋书同。 又 案:淮南览冥训云:“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 。”注云:“黄泉下垆土也。”文选曹子建责躬诗云: “昊天罔极,生命不图。尝惧颠沛,抱罪黄垆。”魏志 王粲传注引吴质别传曰:“文帝崩,质思慕作诗曰:‘ 何意中见弃,弃我归黄垆。’”然则黄垆所以喻人死后 归土,犹之九京黄泉之类也。此疑王戎追念嵇、阮云亡 ,生死永隔,故有黄垆之叹。传者不解其义,遂附会为 黄公酒垆耳。

  3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 。武子丧时〔一〕,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 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 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二〕宾客皆笑。孙举 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语林 曰:“王武子葬,孙子荆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既 作驴鸣,宾客皆笑。孙曰:‘诸君不死,而令武子死乎 ?’宾客皆怒。”

【校文】

 注“孙曰” 景宋本及沈本“孙” 下俱有“闻之”二字。
 注“而令武子死乎” 景宋本及 沈本“令”下有“王”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济传:年 四十六,先浑卒,不着何年。”

〔二〕 李慈铭云:“案‘真声’误 倒。晋书王济传作‘体似声真’,今据改。李本亦误。 ”

  4  王戎丧儿万子,〔一〕山简往省之,王悲 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 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王 隐晋书曰:“戎子绥,欲取裴遁女。绥既蚤亡,戎过伤 痛,不许人求之,遂至老无敢取者。”简服其言, 更为之恸。一说是王夷甫丧子,山简吊 之。〔二〕

【笺疏】

〔一〕 赏誉篇注引晋诸公赞曰:“ 王绥字万子,年十九卒。”

〔二〕 程炎震云:“晋书王衍传取 此,云衍尝丧幼子。盖以万年十九卒,不得云孩抱中物 也。” 嘉锡案:今晋书王衍传作“衍尝丧幼子,山简 吊之”。即注所载一说也。吴士鉴注曰:“王戎丧子, 年已十九,不得云孩抱中物。世说误衍作戎,合为一事 。注引王绥事以实之,亦误也。”

  5  有人哭和长舆曰:“峨峨若千丈松崩。” 〔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四十五和 峤传云:‘元康二年卒,永平初策谥曰简。’周保绪晋 略列传五曰:‘元康在永平后,峤非先卒,必豫于卫瓘 之祸,何谥之有?’清殿本考证曰:‘永平定属永康之 误,今改正。’按永康元年四月,贾后废后,追复故皇 太子位号,峤得策谥,事或有之。然晋初追谥者少,卫 瓘受祸,仅乃得之。张华且不得谥,恐峤非其比也。疑 永平字不误。峤自永熙元年卒,误为元康二年耳。永熙 元年之明年,即永平元年。”

  6  卫洗马以永嘉六年丧,谢鲲哭之,感动路 人。永嘉流人名曰:“玠以六年六月二 十日亡,葬南昌城许征墓东。玠之薨,谢幼舆发哀于武 昌,感恸不自胜。人问:‘子何恤而致哀如是?’答曰 :‘
栋梁折矣,何得不哀?’”咸 和中,丞相王公教曰:“卫洗马当改葬。〔一〕此君风 流名士,海内所瞻,可脩薄祭,以敦旧好。”玠 别传曰:“玠咸和中改迁于江宁。丞相王公教曰:‘洗 马明当改葬。此君风流名士,海内所瞻,可脩三牲之祭 ,以 敦旧好。’”

【笺疏】

〔一〕 建康实录五曰:“玠卒,葬 新亭东,今在县南十里。”自注曰:“按地志:咸和中 王导为扬州刺史,下令云云,改葬即此地也。未悉本葬 何处?” 嘉锡案:许嵩未考世说注,故不知其本葬南 昌城。

  7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一〕家人常以 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 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 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二〕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永嘉六年,顾 荣卒。晋书荣传:子毗。”

〔二〕 嘉锡案:颜氏家训风操篇曰 “江南凡吊者,主人之外,不识者不执手”云云。然则 凡吊者,皆须执主人之手。此条言不执孝子手,后王东 亭条言不执末婢手,皆着其独于死者悼恸至深,本不为 生者吊,故不执手,非常礼也。

  8  庾亮儿遭苏峻难遇害。诸葛道明女为庾儿 妇,既寡,将改适,亮子会,会妻父彪 ,〔一〕并已见上。与亮书及之。亮答曰:“
贤女尚少,故其宜也。感念亡儿,若在初没。”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父当作文。 会妻名文彪也。见卷中方正篇注。”程炎震云:“此父 字当作文。文彪,会妻名也。见方正篇注。”

  9  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一〕“埋玉 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搜神记 曰:“初,庾亮病,术士戴洋曰:‘昔苏峻事,公于白 石祠中许赛车下牛,从来未解。为此鬼所考,不可救也 。’明年,亮果亡。”〔二〕灵鬼志谣征曰:“文康初 镇武昌,出石头,百姓看者于岸歌曰:‘庾公上武昌、 翩翩如飞鸟;庾公还扬州,白马牵旒旐。’又曰:‘庾 公初上时,翩翩如飞□;庾公还扬州,白马牵旐车。’ 后连征不入,寻薨,下都葬焉。”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咸康六年,庾 亮卒。何充时为护军将军、参录尚书事。”

〔二〕 还冤志曰:“晋时庾亮诛陶 称。后咸康五年冬节会,文武数十人忽然悉起向阶拜揖 。庾惊问故?并云:‘陶公来。’陶公是称父侃也。庾 亦起迎。陶公扶两人,悉是旧怨,传诏左右数十人皆操 伏戈。陶公谓庾曰:‘老仆举君自代,不图此恩;反戮 其孤,故来相问。陶称何罪?身已得诉于帝矣。’庾不 得一言,遂寝疾。八年一月死。” 嘉锡案:此与搜神 记不同,虽荒诞之言,无足深论,然使世无鬼神则已, 如犹姑存其说,则与其谓亮死于白石之鬼,不如谓亮死 于陶侃。使知嫉功妒能,背恩负义之不可为,亦以见人 心世道之公也。亮以咸康五年杀陶称,六年正月卒。还 冤记作八年,传写之误耳。

  10 王长史病笃,寝卧镫下,转麈尾视之,叹 曰:“如此人,曾不得四十!”〔一〕及亡,刘尹临殡 ,以犀柄麈尾箸柩中,因恸绝。〔二〕濛 别传曰:“濛以永和初卒,年三十九。沛国刘惔与濛至 交,及卒,惔深悼之。虽友于之爱,不能过也。”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法书要录卷九 载张怀瓘书断称:‘濛以永和三年卒,年三十九。’”

〔二〕 高僧传八释道慧传云:“慧 以齐建元二年卒,春秋三十有一。临终呼取麈尾授友人 智顺,顺恸曰:‘如此之人,年不至四十,惜矣!’因 以麈尾纳棺中而葬焉。” 嘉锡案:智顺此言,正□王 濛耳。

  11 支道林丧法虔之后,精神霣丧,风味转坠 。支遁传曰:“
法虔,道林同学也。俊朗有理义, 遁甚重之。”常谓人曰:“昔匠石废斤于郢人,庄 子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运斤斫之,垩 尽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牙生辍弦于钟子, 韩诗外传曰:“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 志在太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莫景之闲,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之,以为在者无足为之鼓琴也。”推己外求, 良不虚也!冥契既逝,发言莫赏,中心蕴结,余其亡矣 !”却后一年,支遂殒。〔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高僧传卷四云 :‘乃着切晤章,临亡成之,落笔而卒。’”又云:“ ‘外求’高僧传作‘求人’。”高僧传四云:“遁有同 学法虔,精理入神,先遁亡。遁叹曰云云,乃着切悟章 。临亡成之,落笔而卒。”

  12 郗嘉宾丧,左右白郗公“郎丧”,既闻, 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中兴书曰:“超年四十一,先愔卒。 〔一〕超所交友,皆一时俊乂。及死之日,贵贱为诔者 四十余人。”续晋阳秋曰:“超党戴桓氏,为其谋主, 以父愔忠于王室,不令知之。将亡,出一小书箱付门生 ,云:‘本欲焚此,恐官年尊,必以伤愍为毙。〔二〕 我亡后,若大损眠食,则呈此箱。’愔后果恸悼成疾, 门生乃如超旨,则与桓温往反密计。愔见即大怒曰:‘ 小子死恨晚!’后不复哭。”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超传不着 卒年。通鉴系之太元二年十二月,当必有据。”又云: “宋本作‘二’,晋书亦云‘四十二’。”

〔二〕 “毙”晋书作“弊”,是。

  13 戴公见林法师墓,支遁传 曰:“遁太和元年终于剡之石城山,因葬焉。”曰 :“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绵绵,不与气运俱 尽耳!”王珣法师墓下诗序曰:“余以 宁康二年,命驾之剡石城山,即法师之丘 也 。高坟郁为荒楚,丘陇化为宿莽,遗迹未灭,而其人已 远。感想平昔,触物凄怀。”其为时贤所惜如此。

  14 王子敬与羊绥善。绥清淳简贵,为中书郎 ,少亡。绥已见。王深相痛悼, 语东亭云:“是国家可惜人!”

  15 王东亭与谢公交恶。中兴 书曰:“珣兄弟皆婿谢氏,以猜嫌离婚。太傅既与珣绝 婚,又离妻,〔一〕由是二族遂成仇衅。”王在东 闻谢丧,〔二〕便出都诣子敬道:“欲哭谢公。”子敬 始卧,闻其言,便惊起曰:“所望于法护。”〔三〕法 护,珣小字。王于是往哭。督帅刁约不听前,曰: “官平生在时,不见此客。”王亦不与语,直前,哭甚 恸,不执末婢手而退。末婢,谢琰小字 。琰字瑗度,安少子。开率有大度,为孙恩所害。赠侍 中司空。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离下脱□字 。” 嘉锡案:“又离□妻”,事见晋书王珣传。

〔二〕 嘉泰吴兴志四云:“三鹅冈 ,在长兴县西南六十五里,有晋谢安墓。冈中有断处, 梁朝有童谣:‘鸟山出天子’,故凿焉。”又十三云: “谢太傅庙,在县南三□冈,庙前即其墓。”按“三鹅 ”“
三□”,必有一误。元和郡县志二 十五云:“上元县谢安墓在县东南十里石子岗北。”景 定建康志四十三云:“谢安墓在城南九里梅岭岗。”南 唐书:“梅颐岗 相接处,即谢安 墓。”舆地纪胜十七云:“谢安墓在上元县东十里石子 冈北。”陈始兴王叔陵传:“晋世王公贵人,多葬梅岭 。及叔陵所生母彭氏卒,启求梅岭,乃发故太傅谢安旧 墓,弃去安柩,以藏其母。” 嘉锡案:安石墓本在建 康,而嘉泰吴兴志乃云墓在长兴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 九云:“谢安墓在长兴县西南六十里,地名三□冈。今 尚有子孙守墓者。陈叔陵发冢以葬其母,裔孙夷吾适为 长兴令,徙葬于此。”

〔三〕 程炎震云:“子敬长元琳五 岁,故得斥其小字。晋书珣传云‘诣族弟献之’,误矣 。”

  16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献 之以泰元十三年卒,年四十五。〔一〕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 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 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 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幽明录 曰:“泰元中,有一师从远来,莫知所出。云:‘人命 应终,有生乐代者,则死者可生。若逼人求代,亦复不 过少时。’人闻此,咸怪其虚诞。王子猷、子敬兄弟, 特相和睦。子敬疾属纩,子猷谓之曰:‘吾才不如弟, 位亦通塞,请以余年代弟。’师曰:‘夫生代死者,以 己年限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贤弟命既应终,君侯算 亦当尽,复何所代?’子猷先有背疾,子敬疾笃,恒禁 来往。闻亡,便抚心悲惋,都不得一声,背即溃裂。推 师之言,信而有实。”〔二〕

【校文】

 “子敬子敬” 景宋本及沈本无下 “子敬”二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法书要录九载 张怀瓘书断曰:“子敬为中书令,太元十一年卒于官, 年四十三。族弟□代居之,至十三年而卒,年三十八。 ”案所载□年,与晋书合,知所称子敬之年,亦当不误 。此注或传写之讹耳。”

〔二〕 嘉锡案:据世说:子敬亡时 ,子猷尚能奔丧,且有人琴俱亡之叹。其不哭也,盖强 自抑止,以示其旷达,犹原壤之登木,庄生之鼓缶耳! 非不能哭也。安得谓之都不得一声乎?当时虽复恸绝, 然月余乃卒,若其背疾即时溃裂,恐不能活至月余矣。 世说、幽明录均刘义庆所著,而其叙事不同如此,当由 杂采诸书,不出一源故也。持矛刺盾,两相乖谬,其为 虚诞,不攻自破。盖为天师道者,欲自神其术,造此妄 说,以惑庸愚。以子敬兄弟名高,又家世奉道,故托之 以取信耳。孝标取以作注,以为实有此事,不免为其所 欺矣。

  17 孝武山陵夕,王孝伯入临,〔一〕告其诸 弟曰:“虽榱桷惟新,便自有黍离之哀!”中 兴书曰:“烈宗丧,会稽王道子执政,宠幸王国宝,委 以机任。王恭入赴山陵,故有此叹。”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安纪:‘ 太元二十一年十月,葬孝武帝于隆平陵。王恭自京口入 赴。’”

  18 羊孚年三十一卒,〔一〕桓玄与羊欣书曰 :“贤从情所信寄,暴疾而殒,孚已见 。宋书曰: “欣字敬元,太山南 城人。少怀静默,秉操无竞。美姿容,善笑言,长于草 隶。”羊氏谱曰:“孚即欣从祖。”〔二〕祝予之 叹,如何可言!”公羊传曰:“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子路亡,子曰:‘噫!天祝 予!’”何休曰:“
祝者,断也。天将亡夫子耳。”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卷上言语篇 注引羊氏谱,称孚卒年四十六。”

    程炎震云:“言语篇‘桓玄 问羊孚’条注引羊氏谱,作‘年四十六’。”

〔二〕 李慈铭云:“案孚与欣为从 祖兄弟,皆徐州刺史忱之曾孙。孚祖楷,父绥。欣祖权 ,父不疑。以年论之,孚当为欣之兄。此注从祖下脱一 兄字,各本皆误。”

  19 桓玄当篡位,语卞鞠云:卞 范已见。“昔羊子道恒禁吾此意。今腹心丧羊孚, 爪牙失索元,索氏谱曰:“元字天保, 炖煌人。父绪,散骑常侍。元历征虏将军、历阳太守。 ”幽明录曰:“元在历阳,疾病,西界一年少女子姓某 ,自言为神所降,来与元相闻,许为治护。元性刚直, 以为妖惑,收以付狱,戮之于市中。女临死曰:‘
却后十七日,当令索元知其罪。’ 如期,元果亡。”而□□作此诋突,讵允天心?”
 
 
 

    栖逸第十八

  1  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真人 ,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岩侧。籍登 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 ,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复叙有为之 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 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 ,退,还半岭许,闻上●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 响。顾看,迺向人啸也〔一〕。魏氏春 秋曰:“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 哭而反。尝游苏门山,有隐者莫知姓名,〔二〕有竹实 数斛,杵臼而已。籍闻而从之,谈太古无为之道,论五 帝三王之义,苏门先生脩然曾不眄之。〔三〕籍乃嘐然 长啸,韵响寥亮。苏门先生乃逌尔而笑。籍既降,先生 喟然高啸,有如凤音。籍素知音,乃假苏门先生之论, 以寄所怀。其歌曰:‘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阳精 晦不见,阴光代为雄。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富贵 俛仰闲,贫贱何必终。’”〔
四〕竹林七贤论曰:“籍归,遂着 大人先生论,〔五〕所言皆胸怀闲本趣,大意谓先生与 己不异也。观其长啸相和,亦近乎目击道存矣。”

【校文】

 注“三王之义” “王”,景宋本 及沈本作“皇”。

【笺疏】

〔一〕 嘉锡案:此出戴逵竹林七贤 论,见类聚十九、御览三百九十二引,较世说稍略。

〔二〕 文选集注四十二引公孙罗文 选钞曰:“隐有三种:一者求于道术,绝弃喧嚣,以居 山林。二者无被征召,废于业行,真隐人。三者求名誉 ,诈在山林,望大官职,召即出仕,非隐人也,徼名而 已。”

〔三〕 御览五百十引袁淑真隐传曰 :“苏门先生尝行,见采薪于阜者。先生叹曰:‘汝将 以是终乎?哀哉!’薪者曰:‘以是终者,我也;不以 是终者,我也。且圣人无怀,何其为哀?圣人以道德为 心,不以富贵为志。’因歌二章,莫知所终。” 嘉锡 案:袁淑所言,略本之阮籍大人先生传。然此特籍之寓 言耳,未必真有是采薪者,乃能与先生相应答也。

〔四〕 嘉锡案:此歌即大人先生传 中采薪者所歌二章之一。

〔五〕 阮嗣宗集大人先生传云:“ 大人先生,盖老人也,不知姓字。陈天地之始,言神农 、黄帝之事昭然也。莫知其生年之数,尝居苏门之山, 故世咸谓之闲。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其视尧、舜之 所事,若手中耳。先生□为中区之在天下,曾不若蝇蚊 之着帷,故终不□为事,而极意乎异方奇域。游览观乐 ,非世所见,徘徊无所终极,遗其书于苏门之山而去, 天下莫知其所如往也。”

  2  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 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康集序曰:“孙登者,不知何许人。无 家,于汲郡北山土窟住。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好读易,鼓一弦琴,见者皆亲乐之。”魏氏春秋曰: “登性无喜怒,或没诸水,出而观之,登复大笑。时时 出入人间,所经家设衣食者,一无所辞,去皆舍去。” 文士传曰:“嘉平中,汲县民共入山中,见一人,所居 悬岩百仞,丛林郁茂,而神明甚察。自云‘孙姓,登名 ,字公和’。康闻,乃从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荅。 然神谋所存良妙,康每薾然叹息。将别,谓曰:‘先生 竟无言乎?’登乃曰:‘子识火乎?生而有光,而不用 其光,果然在于用光。人生有才,而不用其才,果然在 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曜;用才在乎识物 ,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 无多求!’康不能用。及遭吕安事,在狱为诗自责云: ‘昔惭下惠,今愧孙登!’”王隐晋书曰:“孙登即阮 籍所见者也。嵇康执弟子礼而师焉。魏、晋去就,易生 嫌疑,贵贱并没,故登或默也。”〔一〕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水经洛水篇 注曰:‘臧荣绪晋书称:孙登尝经宜阳山,作炭人见之 ,与语,登不应。作炭者觉其精神非常,咸共传说。太 祖闻之,使阮籍往观,与语,亦不应。籍因大啸。登笑 曰:“复作向声。”又为啸。求与俱出,登不肯,籍因 别去。登上峰,行且啸,如箫韶笙簧之音,声振山谷。 籍怪而问作炭人,作炭人曰:“
故是向人声。”籍更求之,不知所 止。推问久之,乃知姓名。’余按孙绰叙高士传言在苏 门山。又别作登传。孙盛魏氏春秋亦言在苏门山,又不 列姓名。阮嗣宗感着大人先生论,言‘吾不知其人。既 神游自得,不与物交’。阮氏尚不能动其英操,复不识 何人而能得其姓名。案郦氏之论甚覈。苏门长啸者与汲 郡山中孙登,自是二人。王隐盖以时地相 同 ,牵而合之。荣绪推问二语,即承隐书而附会。唐修晋 书复沿臧说,不足信也。” 嘉锡案:葛洪神仙传六孙 登传叙事与嵇康集序及文士传略同,只多太傅杨骏遗以 布袍,登以刀斫碎,及登死,骏给棺埋之,而登复活二 事。并无一字及于阮籍者。盖洪为西晋末人,去登时不 远,故其书虽怪诞,犹能知登与苏门先生之为二人也。 水经清水注云:“百门陂方五百步,在共县故城西,即 共和之故国也。共伯既归帝政,逍遥于共山之上。山在 国北,所谓共北山也,仙者孙登之所处。袁彦伯竹林七 贤传:‘嵇叔夜尝采药山泽,遇之于山,冬以被发自覆 ,夏则编草为裳,弹一弦琴,而五声和。’”御览五百 二引王隐晋书曰:“魏末有孙登,字公和,汲郡人。无 家属,时人于汲郡北山上土窟中得之。夏则编草为裳, 冬则被发覆面,对人无言。好读易,鼓琴。初,宜阳山 中作炭者忽见有人不语,精神不似常人。帝使阮籍往视 ,与语,亦不应。籍因大啸,野人乃笑曰:‘尔复作向 声。’籍又为啸。籍将求出,野人不听而去。登山并啸 ,如箫韶笙簧之音,声震山谷。而还问,炭人曰:‘故 是向人耳。’寻知求(此句中有脱误),不知所止。推 问久之,乃知姓名。” 嘉锡案:大人先生传及魏氏春 秋并言苏门先生,不知姓名,而王隐以为即嵇康所师事 之孙登,与嵇、阮本集皆不合,显出附会。刘孝标引以 为注,失于考覈矣。今试以王隐之言与水经注所引臧荣 绪书互较,知荣绪所述,全出于隐,并“推问久之”二 句,亦隐之原文。如此,荣绪直录之耳。李□客以为荣 绪即承隐书而附会,非也。

    魏志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曰 :“初,康采药于汲郡共北山中,见隐者孙登。康欲与 之言,登默然不对。逾时将去,康曰:‘先生竟无言乎 ?’登乃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及遭 吕安事,为诗自责曰:‘欲寡其过,谤议沸 腾 。性不伤物,频致怨憎。昔惭柳下,今愧孙登。内负宿 心,外赧良朋。’”又晋阳秋云:“康见孙登,登对之 长啸,逾时不言。康辞还曰:‘先生竟无言乎?’登曰 :‘惜哉!’” 嘉锡案:魏、晋两春秋皆孙盛所撰, 其叙康之见登,一则曰逾时将去;再则曰逾时不言。然 则康、登相见,不过一炊许时耳,而张骘文士传谓康从 游三年。久暂不同,显然乖异。盛与骘虽不知孰先孰后 ,然裴松之尝讥骘虚伪妄作,不可胜纪,则其书疑未可 信。

  3  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一〕康别传曰:“山巨源为吏部郎, 迁散骑常侍,举康,康辞之,并与山绝。岂不识山之不 以一官遇己情邪?亦欲标不屈之节,以杜举者之口耳! 乃荅涛书,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大将军闻而恶 之。”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魏志二十一嵇 康传注曰:‘案涛行状,涛以景元二年除吏部郎。’盖 当年即迁,故康书云:‘女年十三,男年八岁。’而景 元四年康被诛时,嵇绍十岁也。晋书康传亦云:‘涛去 选官,举康自代。’惟文选注引魏氏春秋云:‘山涛为 选曹郎,举康自代。’而裴松之因之,盖漏去涛之迁官 一节耳。”程炎震云:“康书云‘闻足下迁’,是涛已 迁官之证。又云:‘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 议以吾自代。’则别是一事,不必定是代为吏部郎。”

  4  李廞是茂曾第五子,清贞有远操,而少羸 病,不肯婚宦。居在临海,住兄侍中墓下。既有高名, 王丞相欲招礼之,故辟为府掾。廞得笺命,〔一〕笑曰 :“茂弘乃复以一爵假人!”〔二〕文 字志曰:“廞字宗子,江夏钟武人。祖康,〔三〕秦州 刺史。父重,平阳太守。世有名望。廞好学,善草隶, 与兄式齐名。躄疾不能行坐,常仰卧,弹琴、读诵不辍 。河闲王辟太尉掾,以疾不赴。后避难,随兄南渡,司 徒王导复辟之。廞曰:‘茂弘乃复以一爵加人!’永和 中卒。廞尝为二府辟,故号李公府也。式字景则,廞长 兄也。思理儒隐,有平素之誉。渡江,累迁临海太守、 侍中。年五十四而卒。”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御览三百八十 六引笺命作板命,是也。”

〔二〕 嘉锡案:廞本不肯婚宦,兼 素有高名,耻复屈身掾史,故其言如此。汉书朱云传曰 :“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从容谓云曰:‘在田野 亡事,且留我东阁,可□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 迺欲相吏耶?’”李廞之意,亦若此而已。

〔三〕 程炎震云:“祖康当作祖秉 ,见德行篇。”

  5  何骠骑弟以高情避世,而骠骑劝之令仕。 答曰:“予第五之名,何必减骠骑?”中 兴书曰:“何准字幼道,庐江灊人。骠骑将军充第五弟 也。雅好高尚,征聘一无所就。充位居宰相,权倾人主 ,而准散带衡门,不及世事。于时名德皆称之。年四十 七卒。有女,为穆帝皇后。赠光禄大夫。子恢,〔一〕 让不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恢,晋书准传 作惔。”

  6  阮光禄在东山,萧然无事,常内足于怀。 阮裕别传曰:“
裕居会稽剡山,志存肥遁。”有 人以问王右军,右军曰:“此君近不惊宠辱,老 子曰:“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虽古 之沈冥,何以过此?”杨子曰:“蜀、 庄沈冥。”李轨注曰:“沈冥,犹玄寂,泯然无迹之貌 。”

  7  孔车骑少有嘉遁意,年四十余,始应安东 命。未仕宦时,常独●,歌吹自箴诲,自称孔郎,游散 名山。孔愉别传曰:“永嘉大乱,愉入 临海山中,不求闻达,中宗命为参军。”百姓谓有 道术,为生立庙。今犹有孔郎庙。〔一〕

【校文】

 “歌吹” 景宋本无“吹”字。
 “名山” 景宋本及沈本俱作“ 山石”。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歌吹自箴 诲’句有误。晋书孔愉传云:‘
东还会稽,入新安山中,改姓孙氏 。以稼穑读书为务,信着乡里。后忽舍去,皆谓为神人 ,而为之立祠。’”

    程炎震云:“晋书七十八愉 传云:‘永嘉中,元帝以安东将军镇扬土,命为参军。 邦族寻求,莫知所在。建兴初,始出应召。’又晋书云 :‘入新安山中。’”

    水经注四十渐江水注云:“ 湖水又迳会稽山阴县。县南九里有侯山,山孤立长湖中 ,晋车骑将军孔敬康少时遯世,栖迹此山。”嘉泰会稽 志九:“会稽县侯山在县西四里。旧经云:‘南湖侯山 ,回在湖中,俗名九里山。盖昔时去县之数也。’孔愉 少栖此山。”寰宇记一百四曰:“歙县孔灵村,在县南 二十五里。按晋书云:‘孔愉字敬康,会稽人。永嘉之 乱,避地入新安山谷中,以稼穑读书为业,信着邻里。 后忽舍去,皆以为神人,为之立庙。’按所居止在此, 故谓之孔灵山。祀其上。”罗愿新安志三歙县古迹云: “孔灵村在县南三十里。孔愉东还会稽,入新安山中, 事见晋书本传。而世说亦云:‘
自称孔郎,游散名山,百姓为生立 庙。’是其事也。今此村祷赛犹及孔愉先生云。”自注 曰:“愉别传云‘愉入临海山中’,而晋书又以为会稽 有新安山,然世说既称游散名山,明非一处。今此地以 孔名,而寰宇志、祥符经皆言是愉隐处,不可没也。”  嘉锡案:晋书言归会稽,后入新安山中耳。非谓会稽 有新安山也。

  8  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 一〕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訏谟之益,征为 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 不受所饷,〔二〕缘道以乞穷乏,〔三〕比至上明亦尽 。〔四〕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 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 〔五〕为乡闾所安。邓粲晋纪曰:“驎 之字子骥,南阳安众人。少尚质素,虚退寡欲。好游山 泽闲,志存遁逸。桓冲尝至其家,驎之方条桑,谓冲: ‘使君既枉驾光临,宜先诣家君。’冲遂诣其父。父命 驎之,然后乃还,拂短褐与冲言。父使驎之自持浊酒菹 菜供宾,冲敕人代之。父辞曰:‘若使官人,则非野人 之意也。’冲为慨然,至昏乃退。因请为长史,固辞。 居阳岐,去道斥近,人士往来,必投其家。驎之身自供 给,赠致无所受。去家百里,有孤妪疾,将死,谓人曰 :‘唯有刘长史当埋我耳!’驎之身往候之疾终,为治 棺殡。其仁爱皆如此。以寿卒。”〔六〕

【校文】

 “符坚临江” 北堂书钞六十八引 作“苻永固临江上。”
 “桓冲” 北堂书钞引作“桓车 骑”。

 “翛然” 北堂书钞引作“萧然” 。嘉锡案:书钞所引与今本不同处,皆义得两通,未详 孰是。

 注“拂短褐” “短”,景宋本作 “裋”。

【笺疏】

〔一〕 李详云:“详案:阳岐,村 名,去荆州二百里。见后任诞篇注。”程炎震云:“阳 岐注见任诞篇‘桓车骑在荆州’条。”

〔二〕 李慈铭云:“案当作‘悉受 所饷’,‘不’字衍。”

〔三〕 李详云:“乞,与也。”

〔四〕 程炎震云:“晋书七十四桓 冲传‘孱陵县界,地名上明,北枕大江,西接三峡。于 是移镇上明。’水经注三十四江水篇:‘江水又东经上 明城北。晋太元中苻坚之寇荆州也。刺史桓冲徙渡江南 ,使刘波筑之,徙州治此城。其地夷敞,北据大江’。 通典一百八十三‘
江陵郡松滋县西有废上明城,即冲 所筑’。通鉴一百四‘桓冲自江陵移镇上明’,在太元 二年。”

    通鉴地理通释十三引郡县志 云:“三明故城,亦谓之桓城,在江陵府松滋县西一里 ,居上明之地,而桓冲所筑,故兼二名。苻坚南侵,冲 为荆州刺史。渡江南上明,筑城以御之。上明在县东三 十步,明犹渠也。晋末朱龄石开三明,引江水以灌稻田 ,后堤坏,遂废。” 嘉锡案:郡县志即元和郡县图志 也。今本残阙,故无此条。舆地纪胜六十四亦引之,不 如此详。宋书朱龄石传:“义熙八年,高祖西伐刘毅, 龄石从至江陵。九年始自江陵伐蜀。”其开三明,当在 此时。事在桓冲之后。然冲时既有上明,则当已有此三 渠。其后淤废,龄石重开之耳。

〔五〕 李慈铭云:“案‘厚’字疑 衍。”

〔六〕 御览五百三引王隐晋书曰: “邓粲,长沙人也。少以高洁著名,与南阳刘驎之、南 郡刘尚公同志友善,并不应州郡辟命。荆州刺史桓公卑 辞厚礼,请粲为别驾。粲嘉其好贤,乃起应召。驎之、 尚公谓粲曰:‘卿道学深,众所推服,忽然改节,诚失 所望。’” 嘉锡案:据史通古今正史篇,王隐以咸康 六年奏上其书,不应下及太元时为邓粲立传。御览所引 ,不知为何书之误。然由此可见粲所纪驎之事,乃亲所 见闻,皆实录也。今晋书八十二粲传,与御览略同。

    御览五百四引晋中兴书曰: “刘驎之字子骥,一字道民。好游于山泽,志在存道, 常采药至名山,深入忘返。见有一涧水,南有二石囷, 一囷开,一囷闭,或说囷中皆仙方秘药,驎之欲更寻索 ,终不能知。桓冲请为长史,固辞,居于阳岐。人士往 来,无不投止,驎之自供给,人人丰足。凡人致赠,一 无所受。” 嘉锡案:初学记五引臧荣绪晋书略同。惟 名山作衡山,今晋书隐逸传从之。案此叙驎之所见,颇 类桃花源,盖即一事而传闻异辞。陶渊明集五桃花源记 ,正太元中事,其末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 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据记 ,驎之盖即卒于太元闲。晋书谓驎之为光禄大夫耽之族 。而渊明作其外祖父孟嘉传,言耽与嘉同在桓温府,渊 明从父太常夔尝问嘉于耽,则渊明与耽世通家,宜得识 驎之,故知其有欲往桃源事,惟不知与晋中兴书所记, 孰得其真耳。 嘉锡又案:搜神后记卷一兼载桃源及衡 山二事,其书即托名陶潜。但易桃花源记中之南阳刘子 骥为太守刘歆,作伪之迹显然。然亦梁以前书也。

  9  南阳翟道渊〔一〕与汝南周子南少相友, 〔二〕共隐于寻阳。庾太尉说周以当世之务,周遂仕, 翟秉志弥固。其后周诣翟,翟不与语。晋 阳秋曰:“翟汤字道渊,南阳人,汉方进之后也。笃行 任素,义让廉洁,馈赠一无所受。值乱多寇,闻汤名德 ,皆不敢犯。”寻阳记曰:“初,庾亮临江州,闻翟汤 之风,束带蹑屐而诣焉。亮礼甚恭。汤曰:‘使君直敬 其枯木朽株耳。’亮称其能言,表荐之。征国子博士, 不赴。〔三〕主簿张玄曰:‘此君卧龙,不可动也。’ 终于家。”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道渊,晋书九 十四汤传作道深,唐人避讳改也。南阳晋书作寻阳,帝 纪两见。前云寻阳,后云南阳,当两存之。”

    御览五百三引晋中兴书曰: “翟汤字长渊,寻阳人。耕而后食。凡有馈赠,一无所 受。庾亮荐汤,以国子博士征,不起。” 嘉锡案:汤 为方进之后,则其先本南阳翟氏,过江后侨居寻阳。长 渊之与道渊,不知孰是。

〔二〕 程炎震云:“子南别见尤悔 篇‘庾公欲起周子南’条。”

〔三〕 程炎震云:“晋书成纪:咸 和八年四月,以束帛征。康纪:建元元年六月,又以束 帛征。”

  10 孟万年及弟少孤,居武昌阳新县。万年游 宦,有盛名当世,少孤未尝出,京邑人士思欲见之,乃 遣信报少孤,云“兄病笃”。狼狈至都。时贤见之者, 莫不嗟重,因相谓曰:“少孤如此,万年可死。”袁 宏孟处士铭曰:“处士名陋,字少孤,武昌阳新人,吴 司空孟宗后也。少而希古,布衣蔬食,栖迟蓬荜之下, 绝人闲之事,亲族慕其孝。大将军命会稽王辟之,称疾 不至,相府历年虚位,而澹然无闷,卒不降志,时人奇 之。”〔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云‘以寿 终’。此铭仍称会稽王,则在简文未立时。”

    御览五百四引晋中兴书曰: “孟陋字少孤,少而贞洁,清操绝伦,口不言世事。时 或渔弋,虽家人亦不知所之。太宗辅政,以为参军,不 起。桓温躬往造焉。或谓温宜引在府,温叹曰:‘会稽 王不能屈,非敢拟议也。’陋闻之曰:‘亿兆之人,无 官者十居八九,岂皆高士哉?我病疾不堪,忝相王之命 ,非敢为高也。’”今晋书隐逸传同。

  11 康僧渊在豫章,去郭数十里,立精舍。旁 连岭,带长川,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乃闲居 研讲,希心理味,庾公诸人多往看之。观其运用吐纳, 风流转佳。加已处之怡然,亦有以自得,声名乃兴。后 不堪,遂出。〔一〕僧渊已见。

【校文】

 “加已处之怡然” 景宋本及沈本 俱无“已”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高僧传云:‘ 后卒于寺。’”

  12 戴安道既厉操东山,续晋 阳秋曰:“逵不乐当世,以琴书自娱,隐会稽剡山,国 子博士征,不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戴 氏谱曰:“逯字安丘,谯国人。祖硕,父绥,有名位。 逯以武勇显,有功,封广陵侯,仕至大司农。”

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 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逯’晋书 作‘□’,附见谢玄传。言是逵之弟,封广信侯。‘家 弟’作‘家兄’。”

  13 许玄度隐在永兴南幽穴中,每致四方诸侯 之遗。或谓许曰:“尝闻箕山人,似不尔耳!”许曰: “筐篚苞苴,故当轻于天下之宝耳!”〔一〕郑 玄礼记注云:“苞苴,裹肉也。或以苇,或以茅。”此 言许由尚致尧帝之让,筐篚之遗,岂非轻邪?

【笺疏】

〔一〕 嘉锡案:易系辞传曰:“天 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此言天下之宝,谓 尧让许由以天子之位耳。

  14 范宣未尝入公门。韩康伯与同载,遂诱俱 入郡。范便于车后趋下。〔一〕续晋阳 秋曰:“宣少尚隐遁,家于豫章,以清洁自立。”

【笺疏】

〔一〕 吴承仕曰:“据此,是晋时 车制与周制略同。据考工记,皆从车后登降也。”

  15 郗超每闻欲高尚隐退者,辄为办百万资, 并为造立居宇。在剡为戴公起宅,甚精整。戴始往旧居 ,与所亲书曰:“近至剡,如官舍。”郗为傅约亦办百 万资,傅隐事差互,故不果遗。约,琼 小字。〔一〕

【笺疏】

〔一〕 嘉锡案:刘注但称约为傅琼 小字,而不言琼为何如人,似有脱文。本书识鉴篇言“ 郗超与傅瑗周旋”,南史傅亮传云:“亮,晋司隶校尉 咸之玄孙也。父瑗,与郗超善。”琼疑亦咸之曾孙,瑗 之兄弟行,故得与超相识。其隐事差互,事不可考。

  16 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 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一〕

【笺疏】

〔一〕 “许”,后山诗集注引作“ 卿”。

  17 郗尚书与谢居士善。常称:“谢庆绪识见 虽不绝人,可以累心处都尽。”尚书, 郗恢也。别见。檀道鸾续晋阳秋曰:“谢敷字庆绪,会 稽人,崇信释氏。初入太平山中十余年,以长斋供养为 业,招引同事,化纳不倦。以母老还南山若邪中。内史 郗愔表荐之,征博士,不就。初,月犯少微星,一名处 士星。〔一〕古云:‘以处士当之。’ 时 戴逵居剡,既美才艺而交游贵盛,先敷著名,时人忧之 。俄而敷死,会稽人士以嘲吴人云:‘吴中高士,便是 求死不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初学记一御览 七引此,‘一名处士星’上有‘
少微’二字。”
 
 
 

    贤媛第十九 〔 一〕

【笺疏】

〔一〕 嘉锡案:本篇凡三十二条, 其前十条皆两汉、三国事。有晋一代,唯陶母能教子, 为有母仪,余多以才智着,于妇德鲜可称者。题为贤媛 ,殊觉不称其名。唐修晋书,列女传才三十四人,而五 人出于外族。其晋人行义足尚者,不过十余人耳。考之 传记,晋之妇教,最为衰敝。夫君子之道,造端夫妇。 故关雎以为风始,未有家不齐而国能治者。妇职不修, 风俗陵夷,晋之为外族所侵扰,其端未必不由于此也。 故具列当时有识之言,以为世戒。干宝晋纪总论曰:“ 其妇女庄栉织纴,皆取成于婢仆,未尝知女工丝枲之业 ,中馈酒食之事也。先时而婚,任情而动,故皆不耻淫 逸之过,不拘妒忌之恶。有逆于舅姑,有反易刚柔,有 杀戮妾媵,有黩乱上下,父兄弗之罪也,天下莫之非也 。又况责之闻四教于古,修贞顺于今,以辅佐君子者哉 ?”抱朴子外篇疾谬篇曰:“今俗妇女,休其蚕织之业 ,废其玄紞之务。不绩其麻,市也婆娑。舍中馈之事, 修周旋之好。更相从诣,之适亲戚。承星举火,不己于 行。多将侍从,暐晔盈路。婢使吏卒,错杂如市。寻道 亵谑,可憎可恶。或宿于他门,或冒夜而返。游戏佛寺 ,观视畋渔。登高临水,去境庆吊。开车褰帏,周章城 邑。杯觞路酌,弦歌行奏。转相高尚,习非成俗。生致 因缘,无所不肯。诲淫之源,不急之甚。刑于寡妻,邦 家乃正。愿诸君子,少可禁绝。妇无外事,所以防微矣 。”

  1  陈婴者,东阳人。〔一〕少脩德行,箸称 乡党。秦末大乱,东阳人欲奉婴为主,母曰:〔二〕“ 不可!自我为汝家妇,少见贫贱,一旦富贵,不祥!不 如以兵属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 三〕史记曰:“婴故东阳令史,居县素 信,为长者。东阳人欲立长,乃请婴。婴母见之。〔四 〕乃以兵属项梁,梁以婴为上柱国。”

【校文】

 注“婴母见之” “见”,景宋本 及沈本作“谏”。

【笺疏】

〔一〕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东 阳故城,在楚州盱眙县东七十里,秦东阳县城也,在淮 水南。”

〔二〕 史记集解引张晏曰:“陈婴 母,潘旌人。墓在潘旌。”索隐曰:“潘旌是邑聚之名 ,后为县,属临淮。”

〔三〕 史记项羽本纪曰:“东阳少 年杀其令,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 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 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 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 。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婴乃不敢为王,以兵属项梁。”列女传八陈婴母传略同 。世说此条事同而辞异,未知其所本。

〔四〕 嘉锡案:史记东阳人之请婴 ,乃请为东阳长耳,未尝请见婴母。婴母云云,自以告 婴,非见东阳人而语之也。此注所引过求省略,遂失本 意。

  2  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 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 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一〕后匈奴来和,求 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 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汉书匈奴传 曰:“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求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 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明君赐之。单于欢喜,上 书愿保塞。”文颖曰:“昭君本蜀郡秭归人也。”琴操 曰:“王昭君者,齐国王穣女也。年十七,仪形绝丽, 以节闻国中。长者求之者,王皆不许,乃献汉元帝。帝 造次不能别房帷,昭君恚怒之。会单于遣使,帝令宫人 装出,使者请一女。帝乃谓宫中曰:‘欲至单于者起。 ’昭君喟然越席而起。帝视之,大惊悔。是时使者并见 ,不得止,乃赐单于。〔二〕单于大说,献诸珍物。昭 君有子曰世违。单于死,世违继立。凡为胡者,父死妻 母。昭君问世违曰:‘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违曰: ‘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三〕石季伦曰: “昭以触文帝讳,故改为明。”

【校文】

 注“单于求朝” “求”,景宋本 及沈本作“来”。
 注“昭君恚怒之” “之”,景 宋本及沈本作“久”。

【笺疏】

〔一〕 李详云:“御览三百八十一 作‘志不苟求,工遂毁为甚丑’,当从御览,否则今本 必去为字,方令人解。” 嘉锡案:此以求字绝句。为 者,作也。谓工人于作画时故意毁其容貌。无不可解者 ,不必从御览也。

〔二〕 西京杂记二叙昭君事,与此 略同。然其事实不可信。宋王观国学林四曰:“前汉元 帝纪‘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赐单于待 诏掖庭王嫱为阏氏’。匈奴传曰‘王昭君号宁胡阏氏’ 。后汉南匈奴传曰‘王昭君字嫱,南郡人。汉元帝时, 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宫女五人赐之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 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 ,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小说西京杂记曰:‘汉元 帝尝令画工图宫人,欲呼者,披图以召。故宫人多行赂 于画工。王昭君姿容甚丽,无所苟求,工遂毁其状。后 匈奴求美女,帝以昭君充行。既召见,帝悦之,而名字 已去,遂不复留。帝怒,杀画工毛延寿’。观国案:前 汉元帝纪曰:‘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赐单于待诏掖 廷王嫱为阏氏。’盖单于请婚,当时朝议许与单于和亲 。则汉之君臣讲之素定矣。及单于来朝,而以待诏掖廷 王嫱为阏氏,豫选定也。其礼仪恩数,皆已素定,非临 事而为之也。而后汉匈奴传乃谓‘以宫女五人赐之’, 又谓‘昭君自求行’,又谓‘呼韩邪临朝辞,帝召五女 以示之,而昭君丰容靓饰,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 失信’。此皆误也。盖王嫱为阏氏者,行婚礼也。若以 宫女五人赐之,则何人为阏氏耶?汉既许婚矣,必待单 于临辞,然后以五女示之耶?后汉匈奴传所言王昭君一 节,首尾皆乖谬之甚。杀画工毛延寿之事,尤不可信。 按匈奴和亲,乃汉家大事。若以宫女妻之,而未尝简阅 其人,凭图画以定大事,恐当时君臣,不如此之卤莽。 汉赐单于阏氏,乃披画图择貌陋者赐之,又非和亲之意 。盖小说多出于传闻,不可全信。” 嘉锡案:观国所 引西京杂记与今本字句多不合,而反与世说相同。但多 杀毛延寿一事,未详其故。至其驳后汉书及杂记,则甚 有理。汉书明言呼韩 邪愿婿汉氏 以自亲,则其意在求尚汉公主,非如杂记以世说所言, 但求美女而已。汉以呼韩邪已为藩臣,与汉高和亲时强 弱不侔,不欲以宗室女妻之,而赐之以后宫良家子。故 昭君之为阏氏,汉所命也。岂泛赐以宫女数人,而使之 自择者哉?且如后汉书之说,则昭君之下嫁匈奴,乃出 于其所自请,初非因画工毁其容貌,元帝案图而遣之也 。杂记之说,真颜师古所谓“其书浅俗,出于里巷,多 有妄说”者矣。世说从而述之,孝标亦未加以辨正,皆 惑也。

〔三〕 嘉锡案:汉书匈奴传云:“ 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大阏氏生四子:长曰雕陶莫皋。呼韩邪死,雕陶莫皋立 ,为复株絫若鞮单于。复株絫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 。”后汉书南匈奴传曰:“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 牙师以次当左贤王。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单于欲传其 子,遂杀知牙师。(此单于舆时事,舆亦呼韩邪庶子。 )知牙师者,王昭君子也。昭君生二子。及呼韩邪死, 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 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据两汉书所言,则昭君 子不名世违,且未立为单于,昭君亦未自杀。琴操之言 ,与正史不合。孝标不引两汉书而引琴操,岂欲曲成昭 君之美耶?

  3  汉成帝幸赵飞燕,飞燕谗班婕妤祝诅,于 是考问。辞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脩善尚不 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一〕若鬼神有知,不受邪佞之 诉;〔二〕若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汉 书外戚传曰:“成帝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父母 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河阳主家学 歌舞,号曰飞燕。帝微行过主,见而说 之,召入宫,大得幸,立为后。班婕妤者,雁门人〔三 〕。成帝初,选入宫,大得幸,为婕妤。帝游后庭,尝 欲与同辇,婕妤辞之。赵飞燕谮许皇后及婕妤,婕妤对 有辞致,〔四〕上怜之,赐黄金百斤。飞燕娇妒,〔五 〕婕妤恐见危,中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六〕帝崩, 婕妤充奉园陵。薨,葬园中。”

【笺疏】

〔一〕 嘉锡案:汉书外戚传作“修 正尚不蒙福”,正与邪对,所以辨祝诅之无益,此改为 脩善,非也。

〔二〕 汉书作“不受不臣之诉”。  嘉锡案: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倢□挟媚道祝诅后宫 ,詈及主上,故曰“不臣之诉”。改为“邪佞”,则其 语泛而不切。

〔三〕 陈汉章列女传斠注曰:“今 本汉书外戚传无雁门人三字。”

〔四〕 嘉锡案:“有辞致”三字, 乃□括之词,非原文。

〔五〕 汉书作“赵氏姊弟骄妒”。

〔六〕 李慈铭云:“案中字当衍。 今本汉书作‘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无中字 。”

  4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 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 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 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一〕死故应尔!” 至山陵,亦竟不临。魏书曰:“武宣卞 皇后,琅邪开阳人。以汉延熹三年生齐郡白亭,有 黄气满室移日。父敬侯怪之,以问卜者 王越。越曰:〔二〕‘此吉祥也。’年二十,太祖纳于 谯。性约俭,不尚华丽,有母仪德行。”

【笺疏】

〔一〕 左氏庄六年传曰:“楚文王 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 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曰:‘人将不食吾余。 ’”杜注曰:“言自害其甥,必为人所贱。” 嘉锡案 :卞后言此,斥丕之所为,禽兽不如也。

〔二〕 程炎震云:“魏志后妃传注 引两越字均作旦。”

  5  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 !”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 为,其况恶乎?”列女传曰:〔一〕“ 赵姬者,桐乡令东郡虞韪妻,颍川赵氏女也。才敏多览 。韪既没,文皇帝敬其文才,〔二〕诏入宫省。上欲自 征公孙渊,姬上疏以谏。作列女传解,号赵母注。〔三 〕赋数十万言。赤乌六年卒。”淮南子曰:“人有嫁其 女而教之者,曰:‘尔为善,善人疾之。’对曰:‘然 则当为不善乎?’曰:‘善尚不可为,而况不善乎?’ ”〔
四〕景献羊皇后曰:“此言虽鄙, 可以命世人。”〔五〕

【校文】

 “其况恶乎” 沈本无“其”字。
 注“姬上书以谏” 沈本无“以 ”字。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隋书经籍志 ,自刘向撰列女传后,有高氏列女传八卷,项原列女后 传十卷,皇甫谧列女传六卷,綦母邃列女传七卷。此所 引当是项原列女传。”

〔二〕 李慈铭云:“案文皇帝当作 大皇帝,谓孙权也。”

〔三〕 李慈铭云:“孙氏志祖曰: ‘后汉书皇后纪论、文选李善注言列女传有虞贞节注, 盖即赵母注也。’”

〔四〕 淮南说山训曰:“人有嫁其 子而教之曰:‘尔行矣,慎无为善!’曰:‘不为善, 将为不善邪?’应之曰:‘善且由弗为,况不善乎?’ ”孝标所引与今本不同。

〔五〕 嘉锡案:敦煌本古类书残本 第二种贞烈部首引献皇后语二条,羊皇后语一条。罗振 玉跋谓即晋景献羊后是也。其第四条曰:“昔人有女将 嫁,其父诫之曰:‘慎勿立善名。’女曰:‘当作恶, 可乎?’父曰:‘善名尚不可立,而况于恶乎?’后闻 之曰:‘善哉!训言“鸟恶网罗,人恶胜己”,岂虚也 哉?’”意与此同而文异。其语较赵母及淮南子尤为明 晰。盖古之教女者之意,特不愿其遇事表暴,斤斤于为 善之名,以招人之妒嫉,而非禁之使不为善也。其所谓 后闻之者,亦即羊皇后,与孝标所引,当是同出一篇, 而去取各异,故不同耳。

  6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魏 略曰:“允字士宗,高阳人。少与清河崔赞,俱发名于 冀州。仕至领军将军。”陈留志名曰:“阮共字伯彦, 尉氏人。清真守道,动以礼让。仕魏,至卫尉卿。少子 侃,字德如,有俊才,而饬以名 理 。风仪雅润,与嵇康为友。仕至河内太守。”奇丑 。〔一〕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 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 范也。魏略曰:“范字允明,沛郡人。 仕至大司农,为宣王所诛。”妇云:“
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 卿,故当有意,〔二〕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 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三〕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周 礼:“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 、妇功。”郑注曰:“德谓贞顺,言谓辞令,容谓婉娩 ,功谓丝枲。”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四〕 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 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五〕允 有惭色,遂相敬重。〔六〕

【笺疏】

〔一〕 “奇丑”下残类书多“有德 艺”三字。

〔二〕 “故当有意”下,残类书有 “门承儒胄,必有德艺”二句。

〔三〕 “便捉裾停之”,残类书作 “捉衫裙停之”。

〔四〕 黄生义府下曰:“汉以还呼 子妇为新妇。后汉何进传:‘张让向子妇叩头云:“老 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世说王浑妻钟氏云云 ,此自称新妇。凉张骏时童谣云:‘刘新妇簸,石新妇 炊。’北齐时童谣云:‘寄书与妇母,好看新妇子。’ 盖必当时谓妇初来者为新妇,习之既久,遂不复改耳。 ” 嘉锡案:后汉书列女传周郁妻阿传曰:“郁父伟谓 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郁之不改,新妇过 也。’”此呼其子妇也。本书文学篇王夫人云:“新妇 少 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又本篇本条许允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此 自称也。其他类此者尚多,姑举其显著者耳。

〔五〕 “何谓皆备”,残类书此下 作“放衫,允不敢去,甚有愧惭,乃谢过”。

〔六〕 嘉锡案:此事见初学记十九 引郭子及魏志夏侯玄传注引魏氏春秋。 残类书贞烈部 于引羊皇后语四条之次引列女传鲁女师一事,即母仪传 中之鲁母师。复次引钟、郝两夫人、李势女、诸葛诞女 各一事,许允妇阮三事,周宣王姜后一事,五言诗一首 ,列女传鲁漆室女一事。其钟、郝夫人以下至姜后凡七 事,均不出书名。而六事见于世说,惟钟、郝夫人及诸 葛诞女两事与世说合。其余文字皆有异同。罗振玉跋疑 其即采自世说。今本经宋人改订,自不能无差异。余考 之,殊不然。试以唐写本及诸类书所引用者,与今本校 ,其于孝标之注固多所刊落,而正文则但有讹夺,绝无 删改。何以此数条为例独殊?不惟有溢出之句,乃至文 词事迹亦颇不同,其非采自世说亦明矣。考周宣姜后事 出刘向贤明传,余初以钟夫人等六事既杂厕于鲁母师及 姜后之闲,颇疑其亦是六朝人列女续传之文,继思此等 兔园策子,恐不可以体例求之。其为果出何书,盖无可 考。要之文辞尔雅,其必采自古书,则可断言也。

  7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 贲收之。其妇出诫允曰:〔一〕“明主可以理夺,难以 情求。”既至,帝覈问之。允对曰:〔二〕“‘举尔所 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 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 新妇自若云:“
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魏 氏春秋曰:“初,允为吏部,选迁郡守。明帝疑其所用 非次,将加其罪。允妻阮氏跣出,谓曰:‘明主可以理 夺,不可以情求。’允颔之而入。帝怒诘之,允对曰: ‘某郡太守虽限满,文书先至,年限在后,日限在前。 ’帝前取事视之,乃释然。遣出,望其衣败,曰:‘清 吏也。’”〔三〕

【笺疏】

〔一〕 “其妇出诫允”,残类书作 “有人告明帝,明帝收之。其妇出合,隔纱帐诫允”。

〔二〕 “允对曰”下残类书作“臣 比奉诏,各令‘举尔所知’”。

〔三〕 嘉锡案:此事见类聚四十八 引郭子,与魏氏春秋不同,世说则采自郭子也。

  8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 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魏 志曰:“初,领军与夏侯玄、李丰亲善,有诈作尺一诏 书,以玄为大将军,允为太尉,共录尚书事。无何,有 人天未明乘马以诏版付允,门吏曰:‘有诏。’因便驱 走。允投书烧之,不以关呈景王。”魏略曰:“明年, 李丰被收,允欲往见大将军。已出门,允回遑不定,中 道还取葱。大将军闻而怪之曰:‘我自收李丰,士大夫 何为□□乎?’会镇北将军刘静卒,以允代静。大将军 与允书曰:‘镇北虽少事,而都典一方。念足下震华鼓 ,建朱节,历本州,此所谓着绣昼行也。’会有司奏允 前擅以厨钱 谷,乞诸俳及其官属 。减死徙边,道死。”魏氏春秋曰:“允之为镇北,喜 谓其妻曰:‘吾知免矣!’妻曰:‘祸见于此,何免之 有?’”〔一〕晋诸公赞曰:“允有正情,与文帝不平 ,遂幽杀之。”妇人集载阮氏与允书,陈允祸患所起, 辞甚酸怆,文多不录。〔二〕门人欲藏其儿,妇曰 :“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 才流及父,当收。〔三〕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 ,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 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四〕儿从之。会反以状对, 卒免。世语曰:“允二子:奇,字子太 。猛,字子豹。并有治理。”晋诸公赞曰:“奇,泰始 中为太常丞,世祖尝祠庙,奇应行事,朝廷以奇受害之 门,不令接近,出为长史。世祖下诏,述允宿望,又称 奇才,擢为尚书祠部郎。猛礼学儒博,加有才识,为幽 州刺史。”〔五〕

【校文】

 注“取葱”,“葱”,景宋本作“ □”。
 注“允有正情”,沈本作“主” 。

【笺疏】

〔一〕 魏志夏侯玄传曰:“后丰等 事觉,徙允为镇北将军,假节督河北军事。未发,以放 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道死。”注引魏略,与此 同。“减死徙边”下,作“允以嘉平六年秋徙,妻子不 得自随,行道未到,以其年冬死”。 嘉锡案:师欲杀 允而先迁其官,且与书通殷勤者,盖师虽因允与夏侯玄 、李丰亲善而疑之,然无实状可指。所谓诈作尺一诏书 走马付允,事殊恍惚,有无不可知。即令有之,而其人 不知谁何,无从质证。故师虽疑允,亦无可发怒, 乃令出镇河北,慰谕使去,欲以军法诛 之耳。阮氏明智,知其将然。故曰:“
祸见于此也。”师既念念欲杀允, 于其未行,适有放散官物事,因摭以为罪,便收付狱, 不复待其至河北矣。

〔二〕 嘉锡案:魏志魏略均言允徙 边道死,而此云文帝幽杀之。允实死于司马师为大将军 时。文帝当是景帝之误。道死之与幽杀,亦自不同。考 魏志毌丘俭传注引俭及文钦等表曰:“近者领军许允, 当为镇北,以厨钱给赐,而师举奏加辟,虽云流徙,道 路饿杀。天下闻之,莫不哀伤。”则允实为师所杀,非 仅死于道路而已。或疑俭等之表,出于仇口,欲着师之 罪,未必不故甚其辞。然世说此条本之孙盛魏氏春秋, 亦云“允为景王所诛”。裴松之齐王纪注据夏侯玄传及 魏略以考允之事,而云:“允收付廷尉,徙乐狼,追杀 之。”不用道死之说。夫岂无所见而云然?盖师以允与 李丰交结,事出暧昧,所坐放散官物,又罪不至死,故 使人暗害之,托云道卒。鱼豢、陈寿,多为时讳,亦不 敢着其实。傅畅书着于胡中(见魏志傅嘏传注)。无所 避忌。孙盛书则作于东晋,为时已远,故皆得存其直笔 耳。当司马懿勒兵闭城门,奏废曹爽时,使允及陈泰解 语爽,允与泰因说爽,使早自归罪(见爽传及注)。则 允本党于司马氏,而卒死于师手,允之所不及料也。惜 乎不见阮氏与允书,莫能知其祸患所由起矣。

〔三〕 嘉锡案:此事亦见魏志注引 魏氏春秋。疑郭子中或亦有之。残类书载此事,首数语 与世说同。神色不变下作“叹曰:‘故知耳尔。’(当 作尔耳)织仍不止。门生欲抱其儿藏之,妇曰:‘无预 君事。’后提子徙居墓侧,积年露宿,晨夕哭临。景帝 闻之,使大将军钟会看之,(大将军下有脱字,会后在 司马昭大将军府管记室事,疑此处所脱亦是记室二字。 )并视□□,若子神彩及父,当收养之,所司供给。帝 惭其妇,悔之不已。”以上许允妇三事,残类书所 引,均与世说不尽同。而此一事,尤为 文情俱异。世说言“才流及父当收”者,虑其长大后不 可制,或为晋室之害,故欲收杀之,以除后患耳。而类 书所引,则是师闻阮氏之哀毁,内愧于心,乃使钟会视 其子,若人材似父,有可造就,当令官为收养,以示恩 意。两者情事,大相迳庭。知其所出,决非一书。罗氏 跋谓其即采自世说,真大误也。两书所言虽未知孰是? 然允本司马氏之党,师特以疑而杀之,其罪状原不甚明 。否则当已与李丰、夏侯玄等诸所连及者,同夷三族矣 。观允出镇时,师所与书,其平日交情可知。允既死, 师愧对其妇,感念旧勋,因思收养其孤,容或有之,不 可谓事所必无。懿父子兄弟杀人之父,亦已多矣!除深 仇如:曹爽、王凌、李丰等皆族灭外,其余亦未尝因虑 其子之报雠,而尽诛其童稚。后来昭杀嵇康,寻亦中悔 ,未尝并诛嵇绍也。类书之言,故当存之,以资参考矣 。

〔四〕 嘉锡案:会盖假吊问之名以 来,故必涕泣。会止儿亦止,以示不知其父得祸之酷。 又令儿少问及朝廷之事者,阳为愚不晓事,不知会之侦 己,无所疑惧也。

〔五〕 政事篇“成帝在石头”条引 许氏谱曰“猛吏部郎”,与此不同。隋志云:“梁有太 子中庶子许孟集三卷,录一卷,亡。”文廷式补晋书艺 文志六云:“许孟当作许猛。”

  9  王公渊娶诸葛诞女。入室,言语始交,王 谓妇曰:“新妇神色卑下,殊不似公休!”妇曰:“大 丈夫不能仿佛彦云,而令妇人比踪英杰!”魏 氏春秋曰:“王广字公渊,王凌子也。有风量才学,名 重当世。与傅嘏等论才性同异,行于世 。”魏志曰:“广有志尚学行,凌诛,并死。”臣谓王 广名士,岂以妻父为戏,此言非也。

  10 王经少贫苦,仕至二千石,母语之曰:“ 汝本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经不能用。 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一〕,被收。涕泣辞母曰: “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语之曰:“为 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二〕世 语曰:“经字彦伟,〔三〕清河人。高贵乡公之难,王 沈、王业驰告文王,经以正直不出。因沈、业申意,后 诛经及其母。”晋诸公赞曰:“沈、业将出,呼经,不 从,曰:‘吾子行矣!’”汉晋春秋曰:“
初,曹髦将自讨司马昭,经谏曰: ‘昔鲁昭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 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 也。且宿卫空阙,寸刃无有,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 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髦不听。后杀经,并及 其母。将死,垂泣谢母。母颜色不变,笑而谓曰:‘人 谁不死,往所以止汝者,恐不得其所也。以此并命,何 恨之有?’”干宝晋纪曰:“经正直,不忠于我,故诛 之。”按傅畅、干宝所记,则是经实忠贞于魏,而世语 既谓其正直,〔四〕复云因沈、业申意,何其相反乎? 故二家之言深得之。

【校文】

 注“笑而谓曰” “笑”,景宋本 及沈本作“哭”。

【笺疏】

〔一〕 孙志祖读书脞录续编三曰: “陈寿魏志不为王经立传,而附见于夏侯尚传末。朱昭 芑史纠讥之。志祖案:寿为司马氏之臣,不能无所回避 。其曲笔犹可谅也。宋临川王义庆作世说时,晋室久移 ,乃于贤媛篇载经母事而曰:‘经助魏,不忠于晋。’ 此何言欤?夫司马氏亦魏臣也。经以身殉国,岂得谓之 助魏不忠于晋乎?临川此言,三纲坏矣。” 嘉锡案: 世说杂采群书,此条出自裴启语林,见御览四百四十。 “助魏不忠于晋”,亦用语林本文。裴启晋人,其立言 自不得不如此。然云助魏,正是许其以身殉国。云不忠 于晋,则其忠于魏可知。微文见意,何损于经?且曰“ 为子则孝,为臣则忠”,其称经亦至矣。孙氏此言,似 正而实未达文义,殆不足取。

〔二〕 魏志夏侯玄传注引晋武帝太 始元年诏曰:“故尚书王经,虽身陷法辟,然守志可嘉 。门户湮没,意常愍之。其赐经孙郎中。”

〔三〕 文选四十七三国名臣序赞曰 :“王经字承宗,李注云:“裴松之曰:‘经字彦纬’ ,今云承宗,盖有二字也。” 嘉锡案:今本魏志夏侯 尚传注引世语作“字彦伟”,与此同。而文选集注九十 四引陆善经李善注皆作“字彦纬”,当从之。

〔四〕 程炎震云:“魏志高贵乡公 纪注引重经字是也。”又云:“
此正直,谓以尚书在直,非忠贞之 谓也。因沈、业申意,固是诬善之辞,然孝标误认正直 二字与干宝同解,肆其弹射,亦为失矣。”

  11 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妻韩氏 ,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 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 ,意欲窥之,可乎?”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 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 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 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一〕晋 阳秋曰:“涛雅素恢达,度量弘远,心存事外,而与时 俛仰。尝与阮籍、嵇康诸人箸忘言之契。至于群子,屯 蹇于世,涛独保浩然之度。”〔二〕王隐晋书曰:“韩 氏有才识,涛未仕时,戏之曰:‘忍寒,我当作三公, 不知卿堪为夫人不耳?’”〔三〕

【校文】

 “君才致” 景宋本及沈本俱无“ 才”字。
 注“雅素” 景宋本作“雅量” 。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此文全出于竹 林七贤论,见全晋文一百三十七引御览四九,又四百四 十四。”

〔二〕 嘉锡案:嵇、阮虽以放诞鸣 高,然皆狭中不能容物。如康之箕踞不礼钟会(见简傲 篇),与山涛绝交书自言“不喜俗人,刚□疾恶,轻肆 直言,遇事辄发”。又幽愤诗曰“惟此褊心,显明臧否 ”。皆足见其刚直任性,不合时宜。籍虽至慎,口无臧 否(见德行篇)。然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辄以白 眼对之(见简傲篇注)。则亦孤僻,好与俗忤。特因畏 祸,能衔默不言耳。康卒掇杀身之祸。籍亦仅为司马昭 之狎客,苟全性命而已。涛一见司马师,便以吕望比之 ,尤见赏于昭,委以腹心之任,摇尾于奸雄之前,为之 功狗。是固能以柔媚处世者,宜其自以为度量胜嵇、阮 ,必当作三公也。呜呼!观于竹林诸人之事,则人之生 当乱世而欲身名俱泰,岂不难哉!然士苟能不 以 富贵为心,则固有辟人辟世,处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 。虽不为山涛,岂无自全之道也欤? 嘉锡又案:晋书 涛本传云:“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 ,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钟会作乱于蜀 ,文帝将西征,时魏氏诸王公并在邺。帝谓涛曰:‘
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 以本官行军司马,给亲兵五百人镇邺。”夫钟会之为人 ,嵇康所不齿,而涛与之款昵,又处会与裴秀交哄之际 ,能并得其欢心,岂非以会为司马氏之子房,而秀亦参 谋略,皆昭之宠臣,故曲意交结,相与比周,以希诡遇 之获欤?至为昭居留守之任,以监视魏之王公,俨然以 钟繇、华歆自命。身为人作伍伯,视宗室如囚徒,非权 奸之私昵,谁肯任此?与时俯仰是矣。然实身入局中, 未尝心存事外也。通鉴八十四:“帝决意伐吴,贾充、 荀勖、冯紞固争之。帝大怒,充免冠谢罪。仆射山涛退 而告人曰:‘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释吴为外惧 ,岂非筭乎?’”胡注曰:“山涛身为大臣,不昌言于 朝,而退以告人,盖求合于贾充者也。”胡氏此言,深 得涛之用心。盖涛善揣摩时势,故司马氏权重,则攘臂 以与其逆谋;贾充宠盛,则缄口以避其朋党。进不廷争 ,以免帝怒;退有后言,以结充欢。首鼠两端,所如辄 合。此真所谓心存事外,与时俯仰也。传言“涛再居选 职,每一官缺,辄拟数人,视帝意所欲为先”。其迎合 之术,可谓工矣。操是术以往,其取三公,直如俯拾地 芥,岂但以度量胜嵇、阮而已乎?

〔三〕 嘉锡案:嵇、阮诸人,虽屯 蹇于世,然如涛浩然之度,则固叔夜之所深羞,而嗣宗 之所不屑也。

  12 王浑妻钟氏生女令淑,虞 预晋书曰:“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魏司徒昶子。仕 至司徒。”武子为妹求简美对而未得。有兵家子, 有俊才,欲以妹妻之,乃白母,王氏谱 曰:“钟夫人名琰之,太傅繇之孙。”〔一〕曰: “诚是才者,其地可遗,然要令我见。”武子乃令兵儿 与群小杂处,使母帷中察之。既而,母谓武子曰:“如 此衣形者,是汝所拟者非邪?”武子曰:“是也。”母 曰:“此才足以拔萃,然地寒,不有长年,不得申其才 用。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武子从之。兵儿 数年果亡。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云:‘字 琰,繇曾孙。父徽,黄门郎。’下条亦云曾孙。”

  13 贾充前妇,是李丰女。丰被诛,离婚徙边 。妇人集曰:“
充妻李氏,名婉字淑文。〔一〕丰 诛,徙乐浪。”后遇赦得还,充先已取郭配女。贾 氏谱曰:“郭氏名玉璜,即广宣君也。”〔二〕武 帝特听置左右夫人。李氏别住外,不肯还充舍。晋 诸公赞曰:“世祖践阼,李氏赦还,而齐献王妃欲令充 遣郭氏,更纳其母。充不许,为李氏筑宅,而不往来。 充母柳氏将亡,充问所欲言者。柳曰:‘我教汝迎李新 妇尚不肯,安问他事!’”郭氏语充:“欲就省李 。”充曰:“彼刚介有才气,卿往不如不去。”充 别传曰:“李氏有淑性令才也。”郭氏于是盛威仪 ,多将侍婢。既至,入户,李氏起迎,郭不觉脚自屈, 因跪再拜。既反,语充,充曰:“语卿道何物?”〔三 〕按晋诸公赞曰:“世祖以李丰得罪晋 室,又郭氏是太子妃母,无离绝之理,乃下诏□断,不 得往还。”而王隐晋书 亦云:“ 充既与李绝婚,更取城阳太守郭配女,名槐。李禁锢解 ,诏充置左右夫人。充母柳亦□充迎李。槐怒,攘臂责 充曰:‘刊定律令,为佐命之功,我有其分。李那得与 我并?’充乃架屋永年里中以安李。槐晚乃知。充出, 辄使人寻充。〔四〕诏许充置左右夫人。充答诏以谦让 不敢当盛礼。”晋赞既云世祖下诏不遣李还,而王隐晋 书及充别传并言诏听置立左右夫人。充惮郭氏,不敢迎 李。三家之说并不同,未详孰是。然李氏不还,别有余 故,而世说云“自不肯还”,谬矣。且郭槐彊狠,岂能 就李而为之拜乎?皆为虚也。〔五〕

【校文】

 注“彊狠” “狠”,景宋本作“ 很”。

【笺疏】

〔一〕 李详云:“详案:隋书经籍 志:梁有晋太傅贾充妻李扶集一卷。是充妻之名扶也。 ” 嘉锡案:李氏名字,刘注引妇人集甚明。婉之与扶 ,无因致误。隋志有司徒王浑妻钟夫人集一卷,此之李 扶,疑亦李夫人之误。下条注“世称李夫人训”,可以 为证。

〔二〕 李慈铭云:“案郭氏先封广 城君,病笃改封宜城君。无广宣之号。”

〔三〕 吴承仕曰:“‘语卿道何物 ’以今语译之,当云:‘我曾告诉你说的是什么?’何 物即什么,么即物之声转。”

〔四〕 嘉锡案:注称充别传云云, 而上文所引别传,但有“李氏有淑性令才也”八字,并 无此处所述之语。其引王隐晋书,乃两言“诏充置左右 夫人”,文义重复,知“使人寻充”之下,盖脱去“充 别传曰”四字。然仍无充惮郭氏不敢 迎 李之事。疑其犹有脱文,或以所叙与王隐书同,故□括 其词,不复详引耳。

〔五〕 嘉锡案:以注之所引合观之 ,三家之言皆是也。晋诸公赞言世祖践●,李氏赦还, 当是以泰始元年十二月遇赦。文馆词林六百六十八:西 晋武帝即位,改元大赦,诏所谓“自谋反大逆不道已下 ,在今年十二月七日昧爽以前,皆赦除之”是也。其时 充年四十八矣。齐王攸年已十九,李氏女必已为齐王妃 。武帝素敬惮攸(见攸传),故李自乐浪还后,帝以其 王妃之母,不便令充离异。充又宠后妻而轻故剑,不肯 听其母之言,遣郭纳李。帝亦不欲重违其意,乃调停其 间,听令两妻并立。此王隐书及充别传所以言“诏充置 左右夫人”也。充既奉诏,其母亦□充迎李,而郭槐攘 臂与之争。充畏其悍,乃托言“
谦让不敢当盛礼”,为李氏别架屋 而不与之同居,犹不敢令郭知之。诸公赞言其不相往来 ,然王隐书言“槐晚乃知之。充出,辄使人寻充”,则 其初之不免密相往来可知也。其后乃奉□禁断,不得往 还。以为郭氏是太子妃之母,无离绝之理。晋书亦言“ 郭槐女为太子妃,帝乃下诏,断如李比,皆不得还”。 按之通鉴七十九及后妃传:充之谋结婚太子,在泰始七 年。而册拜太子妃,则在八年二月,去李氏之还,已六 年矣。此必郭氏疑充犹未与李氏绝,乃交通宫掖,求帝 下诏,假王言以临之。所谓李丰得罪晋室者,托词焉耳 。否则此诏何以不下于李氏初还之时,而顾待至六年以 后乎?王隐书及冲别传所言“诏置左右夫人”,与晋诸 公赞言“世祖下诏,□断往还”,本非一时之事。傅畅 与王隐等各记其所闻,虽不相通,而未尝抵牾。孝标未 能细心推勘,乃疑三家之说不同耳。即李氏之不还,虽 缘郭槐妒嫉,及有□禁断,然二女同居,其志必不相得 。当“诏置左右夫人时”,郭固不愿与李并,李亦未必 愿与郭为伍。孝标必以世说云“李自不肯还”为谬,亦 非也。今晋书 充传兼采三家及世 说,得之矣。由斯以谈,武帝感充能为晋为成济之事, 及己之得立为太子,充与有力,其待充乃如慈母之爱娇 子,务顺适其意,惟恐不至。既为创匹嫡之制,又宠树 其后妻,断其结发之恩,颠倒错谬,未有如斯之甚者也 !晋书何曾传言曾尝告其子遵等曰:“国家创业垂统, 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 ”今观帝之于贾充,不惜以王言纶綍,屡与人床第之事 ,岂但非经国远图而已乎?开国之规模如此,有以知晋 祚之不长矣。

  14 贾充妻李氏作女训,行于世。李氏女,齐 献王妃,郭氏女,惠帝后。充卒,李、郭女各欲令其母 合葬,经年不决。贾后废,李氏乃祔,葬遂定。晋 诸公赞曰:“李氏有才德,世称‘李夫人训’者。生女 合,〔一〕亦才明,即齐王妃。”妇人集曰:“李氏至 乐浪,遗二女典式八篇。”〔二〕王隐晋书曰:“贾后 字南风,为赵王所诛。”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四十九充 传云:‘李氏生二女:裒、裕。裒一名荃,裕一名浚。 ’此合字,盖即荃字之误。”

〔二〕 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四曰: “初学记卷四:‘华胜起于晋代,见贾充妻李夫人典戒 。云像瑞图金胜之形,又取像西王母戴胜也。’玉烛宝 典卷一引贾充李夫人典诫云:“每见时人月旦,问信( 文氏误作讯)到户,至花胜交相遗与, 为 之烦心劳倦。” 嘉锡案:两书作“戒”或“诫”,而 此作“式”,未知孰是?疑当作“诫”。世说所言女训 ,盖即此书,文氏分着于录,非也。

  15 王汝南少无婚,自求郝普女。〔一〕郝 氏谱曰:“普字道匡,太原襄城人。仕至洛阳太守。” 〔二〕司空以其痴,会无婚处,任其意,便许之。 魏氏志曰:“王昶字文舒,仕至司空。 ”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东海,遂为王氏母仪。 或问汝南何以知之?曰:“尝见井上取水,举动容止不 失常,未尝忤观。以此知之。”汝南别 传曰:“襄城郝仲将,〔三〕门至孤陋,非其所偶也。 君尝见其女,便求聘焉。果高朗英迈,母仪冠族。其通 识余裕,皆此类。”

【笺疏】

〔一〕 程炎震云:“王昶卒时,湛 才十一岁,岂能自觅妇耶?”

〔二〕 程炎震云:“襄城不属太原 ,洛阳亦无太守,皆有误字。御览四百九十引此事,云 出郭子,注云:‘郝氏,襄城人。父匡,字仲时,一名 普,洛阳太守。’”

〔三〕 嘉锡案:郝氏谱云“普字道 匡”,而此称郝仲将,郭子注又云“匡字仲时”。“时 ”、“将”二字,必有一误,以其名匡推之,疑作“时 ”为是。

  16 王司徒妇,钟氏女,太傅曾孙,王 氏谱曰:“夫人,黄门侍郎钟琰女。”〔一〕亦有 俊才女德。妇人集曰:“夫人有文才, 其诗赋颂诔行于世。”〔二〕钟、郝为娣姒,雅相 亲重。钟不以贵陵郝,郝亦不以贱下钟。东海家内,则 郝夫人之法。京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三〕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晋书列女传 :琰父徽,黄门侍郎。三国志:繇孙名见者,曰豫,封 列侯;曰骏,嗣为定陵侯;(毓七子,而毓弟会。传又 有兄子峻,盖即一人。)曰邕;曰毅;曰辿。邕、毅皆 随钟会死于蜀。徽又一人也。琰是钟夫人名,此注误。 ”程炎震云:“琰当作徽,说见前。”

〔二〕 文廷式晋书艺文志丁部曰: “初学记卷三引钟夫人诗曰:‘
冽冽季冬,素雪其霏。’类聚九十 二有钟夫人莺赋。”

〔三〕 姚振宗隋志考证二十四云: “王汝南者,名湛,字处仲,仕至汝南太守。东海者, 湛子承,字安期,东海内史。王司徒名浑,袭父爵,京 陵侯湛之兄也。” 嘉锡案:姚氏意谓京陵家内,即指 浑家也。然上文言“则郝夫人之法”,系举其子承之家 庭。此言“范钟夫人之礼”,何以独举其夫?且浑之官 以司徒为重,不应忽称其世爵。余谓此亦指其子孙袭封 者言之也。考晋书浑传:浑子济嗣,先浑卒。子卓,字 文宣,嗣浑爵,拜给事中。卓名不显,故世说但称为京 陵侯之家耳。

  17 李平阳,秦州子,李重已 见。永嘉流人名曰:“康字玄胄,〔一〕江夏人,魏秦 州刺史。”中夏名士。于时以比王夷甫。孙秀初欲 立威权,咸云:“乐令民望不可杀,减李重者又不足杀 。”晋诸公赞曰:“孙秀字俊忠,琅邪 人。初,赵王伦封琅邪,秀给为近职小吏。伦数使秀作 书疏,文才称伦意。伦封赵,秀徙户为赵人,用为侍郎 ,信任之。”晋阳秋曰:“伦篡位,秀为中书令,事皆 决于秀。为齐王所诛。”遂逼重自裁。初,重在家 ,有人走从门入,出髻中疏示重。重看之色动,入内示 其女,女直叫“绝”。了其意,出则自裁。〔二〕按 诸书皆云:“重知赵王伦作乱,有疾不治,遂以致卒。 ”〔
三〕而此书乃言自裁,甚乖谬。且 伦、秀凶虐,动加诛夷,欲立威权,自当显戮,何为逼 令自裁?此女甚高明,重每咨焉。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康当作秉, 已见前。”

〔二〕 程炎震云:“李重之死,本 传云‘永康初’,永康止一年,故通鉴系之元年。”

〔三〕 李慈铭云:“案前品藻篇亦 有‘仰药自裁’之言。则重之死,当时固有异论。”  嘉锡案:品藻篇载李弘度答谢公曰:“赵王篡逆,亡伯 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孝标于彼注但引晋诸公 赞,言“重有疾不治,至于笃甚,卒。”而不言仰药之 是非,顾于此发之,何也?

  18 周浚作安东时,行猎,值暴雨,过汝南李 氏。李氏富足,而男子不在。有女名络秀,闻外有贵人 ,与一婢于内宰猪羊,作数十人饮食,事事精办,不闻 有人声。密觇之,独见一女子,状貌非常,浚因求为妾 。父兄不许。络秀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 贵族,将来或大益。”父兄从之。八王 故事曰:“浚字开林,汝南安城人。少有才名。太康初 ,平吴,自御史中丞出为扬州刺史。元康初,加安东将 军。”遂生伯仁兄弟。〔一〕络秀语伯仁等:“我 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按周 氏谱:“浚取同郡李伯宗女。”此云为妾,妄耳。汝 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余年。”伯仁等悉从命 。由此李氏在世,得方幅齿遇。〔二〕

【笺疏】

〔一〕 程炎震云:“伯仁死于永昌 九年壬午,年五十四。则生于泰始五年己丑。开林若于 元康初为安东始纳络秀,伯仁已二十余岁。此之诬妄, 不辨可明。孝标更以谱证之,尤为坚据。晋书乃犹取入 列女,误矣。”

〔二〕 李慈铭云:“郝氏懿行云: ‘方幅,当时方言,犹今语云公然也。’世语曰:‘王 以围棋为手谈。故其在哀制中,祥后客来,方幅会戏。 ’宋书武三王义季传云:‘本无驰驱中原,方幅争锋理 。’吴喜传云:‘不欲方幅露其罪恶。’与此皆同。”  嘉锡案:此郝氏晋宋书故之说也。其实出于意测,殊 非确诂。如世说此条,若解作“
由此李氏在世,得公然齿遇”,已 不成语。又如周礼宰夫注:“若今时举孝廉方正。”贾 疏云:“方正者,人虽无别行,而有方幅正直者也。” 真诰稽神枢第一叙大茅山事云:“至齐初,乃敕句容人 王文清仍立此馆,号为崇玄。开置堂宇厢廊,殊为方副 。”皆不得解为公然也。盖截木为方,裁帛为幅,皆整 齐有度。故六朝人谓凡事之出于光明显著者为方幅。此 言“方幅齿遇”,犹言正当礼遇之也。

  19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 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逵未详。投 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 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 委地,下为二髲,一作□。卖得 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 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一〕逵既叹其才辩, 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 :“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 !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迺返。逵及洛,遂称之于 羊□、顾荣诸人,大获美誉。晋阳秋曰 :“侃父丹,娶新淦湛氏女,〔二〕生侃。湛虔恭有智 算,以陶氏贫贱,纺绩以资给侃,使交结胜己。侃少为 寻阳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宿,时大雪,侃家无草, 湛彻所卧荐锉给。阴截发,卖以供调。〔三〕逵闻之叹 息。逵去,侃追送之。逵曰:‘岂欲仕乎?’侃曰:‘ 有仕郡意。’逵曰:‘当相谈致。’过庐江,向太守张 夔称之。召补吏,举孝廉,除郎中。时豫章顾荣或责羊 □曰:‘君奈何与小人同舆?’〔四〕□曰:‘此寒俊 也。’”王隐晋书曰:“侃母既截发供客,闻者叹曰: ‘非此母不生此子’乃进之于张夔。羊□亦简之。后□为 十郡中正,举侃为鄱阳小中正,始得上品也。”

【校文】

 注“侃父丹”下,沈本有“吴扬武 将军”五字。

【笺疏】

〔一〕 宋诗纪事五引诗律武库云: “晋陶侃少时,家贫,有友人见访,无以致诚。其邻人 颇贤,谓侃曰:‘子门有长者车,何不延之,以论当世 事?’侃曰:‘贫不能备酒醴。’邻人密于墙头度以浊 酒只鸡,遂成终日之乐。本朝王冀公钦若过其庙题诗云 :‘九重天阙梦掉臂,黄鸡白酒邻舍恩。’用此事也。 ” 嘉锡案:此不知出何书,疑即因陶母事而傅会。姑 识于此,容俟再考。

〔二〕 李详云:“详案:晋书列女 传湛氏传‘侃父丹娉为妾’,与晋阳秋异。然云娉,似 非妾称。”

〔三〕 舆地纪胜二十三云:“饶州 延宾坊在萧家巷,世传为陶侃所居。陶侃传:孝廉范逵 尝过侃,仓卒无以待。其母乃截发得双□,以易酒炙。 乐饮极欢。故后世以延宾坊名之。又云:陶侃字士行, 鄱阳人,后徙居于浔阳。今城中有延宾坊,即其故居也 。”

〔四〕 程炎震云:“晋书云:‘时 豫章国郎中令杨□,侃州里士也,为乡论所归。侃诣之 ,□曰:“易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与 同乘,见中书郎顾荣’,此注有脱文。” 嘉锡案:晋 书侃传云:“时豫章国郎中令杨□,侃州里也,为乡论 所归。侃诣之,□曰:‘易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 行是也。’与同乘,见中书郎顾荣。荣甚奇之。吏部郎 温雅谓□曰:‘奈何与小人共载。’□曰:‘
此人非凡器也。’”御览二百六十 五引晋书曰:“杨□、陶侃共载诣顾荣。州大中正温雅 责□与小人共载,□曰:‘江州名少风俗,卿已不能养 成寒俊,且可不毁之。’杨□代雅为大中正,举侃为鄱 阳小中正。”其事与今晋书同而文异。职官分纪四十引 作王隐晋书,是也。此注所引晋阳秋,初不言羊□事, 而忽云或责□与小人同载,语意突兀。且“豫章顾荣” 四字,亦无着落。盖由宋人妄删,原文必不如此。

  20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饷母。〔 一〕母封□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 ,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侃别传曰 :“母湛氏,贤明有法训。侃在武昌,与佐吏从容饮燕 ,常有饮限。或劝犹可少进,侃凄然良久曰:‘昔年少 ,曾有酒失,二亲见约,故不敢逾限。’及侃丁母忧, 在墓下,忽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 人。遣随视之,但见双鹤冲天而去。”幽明录曰:“陶 公在寻阳西南一塞取鱼,自谓其池曰鹤门。”按吴司徒 孟宗为雷池监,以□饷母,母不受。非侃也。疑后人因 孟假为此说。〔二〕

【校文】

 “□” 景宋本及沈本俱作“鲝” 。
 注“常有饮限” 沈本作“饮常 有限”。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湛氏传: ‘以一坩鲝遗母。’音义:‘坩,苦甘反。’玉篇:‘ 坩,口甘切,土器也。’广韵二十三谈:‘坩,坩甒, 苦甘切。’”又云:“说文:‘●,臧鱼也。南方谓之 ●,北方谓之●。一曰大鱼为●,小鱼为●。从鱼,差 省声。’玉篇:‘
●,仄下切,藏鱼也。鲝同上。’ 广韵三十五马:‘鲝,释名曰:鲝菹也。以盐米酿鱼以 为菹,侧下切。’

    御览八百三十四谢玄与兄书 :‘昨日疏成后出钓,手所获鱼,以为二坩鲝,今奉送 。’又八百六十二与妇书略同。 并 据全晋文八十三。”

    纬略一云:“谢玄与妹书曰 :‘昨出钓获鱼,以为三坩鲝,今奉送。’亦用坩字。 说文曰:‘鲝,藏鱼也。’坩音龛。纂文曰:‘大坩为 坊。’东宫旧事曰:‘白坩五枚。’” 嘉锡案:谢玄 语见御览八百六十二作与妇书。

〔二〕 程炎震云:“孟宗事见孝子 传,御览六十五雷水部引之。”

    类聚七十二引列女后传曰: “吴光禄勋孟宗为监鱼池司马。罢职,道作两器鲝以归 奉母。母怒之曰:‘吾老,为母戒言,唯听饮彼水,何 吾言之不从也?’宗曰:‘于道作之,非池鱼也。’母 曰:‘汝为主鱼吏,而获鲝以归,岂可家至户告耶?’ 乃还鲝于宗。宗伏,谢罪,遂沈鲝于江。” 嘉锡案: 此注作雷池监,而列女后传作监鱼池司马,彼此不同。 三国志孙皓传:“建衡三年,司空孟仁卒。”注引吴录 曰:“仁字恭武,江夏人也。本名宗,避皓字易焉。除 为盐池司马。自能结网,手以捕鱼,作鲝寄母。母因以 还之曰:‘汝为鱼官,而以鲝寄我,非远嫌也。’”“ 盐”疑当作“监”,以形近致误。

  21 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一〕甚有 宠,常着斋后。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 。续晋阳秋曰:“温尚明帝女南康长公 主。”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 容。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 是本怀。”主惭而退。妒记曰:“温平 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 刃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 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 辞 甚凄惋。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二〕我见汝 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三〕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御览一百五十 四引妹作女。”

〔二〕 宋书五行志二曰:“晋穆帝 升平中,童子辈忽歌于道,曰阿子闻。曲终辄曰:‘阿 子,汝闻不?’无几,穆帝崩。太后哭曰:‘
阿子,汝闻不?’” 嘉锡案:据 此,则“阿子”乃晋人呼儿女之词。盖公主怜爱李势妹 ,以儿女子畜之,呼为“阿子”者,亲之也:类聚十八 引妒记作“阿姊”者,非。

〔三〕 敦煌本残类书第二种曰:“ 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女为妾,甚有宠,私置之后斋。公主 初不知,既闻,领数十婢将棒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 藉地,姿貌绝丽,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下地结发, 敛手而言曰:‘国破家亡,父母屠□,偷存旦暮,无心 以生。今日若能见杀,实惬本怀。’主乃掷刀杖,泣而 前抱之曰:‘我见汝尚怜爱,心神凄怆,何况贼种老奴 耶!’因厚礼相遇。”与此事同而加详。罗叔言先生跋 ,疑其即采自世说。今本经宋人改订,自不能无差异。  嘉锡案:余尝以唐写本世说与宋本校,知宋人所删者 ,刘孝标注耳。其临川正文,但偶有三数字不同,未有 刊削如此者。类书盖别有所本,非采自世说也。然其叙 事详赡,过于世说及妒记矣。

  22 庾玉台,希之弟也。希诛,将戮玉台。希 已见。玉台,庾友小字。庾氏谱曰:“友字惠彦,司空 冰第三子。历中书郎、东阳太守。”玉台子妇,宣 武弟桓豁女也。庾氏谱曰:“友字弘之 ,长子宣,娶宣武弟桓豁之 女, 〔一〕字女幼。”徒跣求进,阍禁不内。女厉声曰 :“是何小人?我伯父门,不听我前!”因突入,号泣 请曰:“
庾玉台常因人脚短三寸,当复能作贼不?”宣武笑曰 :“婿故自急。”〔二〕遂原玉台一门。中 兴书曰:“桓温杀庾希弟倩,希闻难而逃,希弟友当伏 诛。子妇桓氏女,请温,得宥。”

【校文】

 注“请温得宥” 沈本作“诉”。

【笺疏】

〔一〕 李详云:“详案:晋书庾冰 传作桓秘女。”

〔二〕 嘉锡案:友若不获赦,则宣 亦当从坐。故曰“婿故自急”。

  23 谢公夫人帏诸婢,使在前作伎,使太傅暂 见,便下帏。太傅索更开,夫人云:“恐伤盛德。”〔 一〕刘夫人已见。

【笺疏】

〔一〕 类聚三十五引妒记曰:“谢 太傅刘夫人,不令公有别房。公既深好声乐,后遂颇欲 立妓妾。兄子外生等微达此旨,共问讯刘夫人,因方便 称关雎螽斯有不忌之德。夫人知以讽己,乃问:‘谁撰 此诗?’答云:‘周公。’夫人曰:‘周公是男子,相 为尔,若使周姥撰诗,当无此也。’” 嘉锡案:自古 未闻有以关雎螽斯为周公撰者。谢氏子弟不应 发 此无稽之言。且夫人为真长之妹,孙绰就谢公宿,言至 款杂,夫人谓“亡兄门未有此客”(见轻诋篇)。何至 出辞鄙倍如此?疑是时人造作此言,以为戏笑耳。然亦 可见其以妒得名,乃有此等传说矣。

  24 桓车骑不好箸新衣。浴后,妇故送新衣与 。桓氏谱曰:“
冲娶琅耶王恬女,字女宗。”〔一 〕车骑大怒,催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 不经新,何由而故?”桓公大笑,箸之。

【笺疏】

〔一〕 嘉锡案:仇隙篇注引桓氏谱 又曰:“桓冲后娶颍川庾蔑女,字姚。”此条所记之妇 ,不知是王是庾也。

  25 王右军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曰:司 空愔已见。郗昙别传曰:“昙字重熙,鉴少子。性韵方 质,和正沈简。累迁丹阳尹、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 史。”“王家见二谢,〔一〕倾筐倒●;二 谢:安、万。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

【校文】

 “倒●” “●”,景宋本及沈本 作“屣”。

【笺疏】

〔一〕 嘉锡案:此王家乃指其夫右 军。

  26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 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 人材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 有阿大、中郎。〔一〕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 。〔二〕封胡,谢韶小字。遏末,谢渊 小字。韶字穆度,万子,车骑司马。渊字叔度,奕第二 子,义兴太守。时人称其尤彦秀者。或曰封、胡、遏、 末。封谓朗,〔三〕遏谓玄,末谓韶,朗玄渊,一作胡 谓渊,遏谓玄,末谓韶也。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 郎!”

【校文】

 “乃” 景宋本作“迺”。

【笺疏】

〔一〕 程炎震云:“中郎,谢万。 阿大不知何指,当即谓安。” 嘉锡案:道韫不应面呼 安为阿大,疑是谢尚耳。尚父鲲,只生尚一人,故称阿 大。安兄弟六人,见纰漏篇注。大兄奕,次兄据,均见 言语篇及注。则安乃第三,非大也。其于叔父独不及安 者,尊者之前,不敢斥言之也。

〔二〕 李慈铭云:“案晋书谢万传 作封、胡、羯、末。”

〔三〕 李慈铭云:“案此处封谓下 脱韶胡谓三字。韶玄朗三字误衍,当作‘封谓韶,胡谓 朗,遏谓玄,末谓渊’。晋书谢万传可证。彼渊作川, 唐人避高祖讳。又案一作下脱封谓朗三字,以文义推之 可知。”程炎震云:“晋书七十九谢万传及九十六列女 传作‘封、胡、羯、末’。又云‘封谓谢韶,胡谓谢朗 ,羯谓谢玄,末谓谢 川’。按川 即渊,唐人避讳改。”

    陆龟蒙甫里集八自注云:“ 羯,谢玄小字。末,谢川小字。”与晋书合。 嘉锡案 :伤逝篇云:“王东亭闻谢丧,往哭,不执末婢手而出 。”注云:“末婢,谢琰小字。”则末当即谢琰。孝标 此注乃谓“遏末,谢渊小字”。晋书亦谓末是谢渊,渊 与琰为从父兄弟,不应小字同用末字,其误必矣。

  27 韩康伯母,隐古几毁坏,卞鞠见几恶,欲 易之。鞠,卞范之。母之外孙也。答 曰:“我若不隐此,汝何以得见古物?”〔一〕

【笺疏】

〔一〕 嘉锡案:晋书范之传云:“ 玄僣位,以范之为侍中,封临汝县公。玄既奢侈无度, 范之亦盛营馆第,自以佐命元勋,深怀矜伐,以富贵骄 人。”然则范之为人,盖习于奢靡,平生服用,必力求 新异,韩母言不因己不得见古物,盖讥之也。

  28 王江州夫人语谢遏曰:“汝何以都不复进 ,夫人,玄之妹。为是尘务经心 ,天分有限。”〔一〕

【笺疏】

〔一〕 嘉锡案:王江州即凝之,夫 人即谢道韫。后条明云“谢遏绝重其姊”。御览八百二 十四引有谢玄与姊书,则道韫是 姊 ,非妹。况其言为尔汝之辞,直相诫励,亦非所以对兄 。妹字决为传写之误无疑。

  29 郗嘉宾丧,妇兄弟欲迎妹还,终不肯归。 郗氏谱曰:“超娶汝南周闵女,名马头 。”曰:“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死宁不同穴!” 毛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郑 玄注曰:“穴谓圹中墟也。”

  30 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 。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 是闺房之秀。”〔一〕

【笺疏】

〔一〕 嘉锡案:林下,谓竹林名士 也。赏誉篇曰:“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是其证。此 言王夫人虽巾帼,而有名士之风,言顾不如王。晋书列 女传所载道韫事迹,如施青绫步障为小郎解围,嫠居后 见刘柳与之谈议,皆足见其神情之散朗,非复寻常闺房 中人举动。类聚八十八引其拟嵇中散诗曰:“遥望山上 松,隆冬不能雕。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腾跃不能 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飖。”居然有 论养生服石髓之意,此亦林下风气之一端也。道韫以一 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至称顾家妇为 闺房之秀,不过妇人中之秀出者而已。不言其优劣,而 高下自见,此晋人措词妙处。

  31 王尚书惠尝看王右军夫人,〔一〕宋 书曰:“惠字令明,琅邪人。历吏部尚书,赠太常卿。 ”问:“眼耳未觉恶不?”妇人 集载谢表曰:“妾年九十,孤骸独存,愿蒙哀矜,赐其 鞠养。”〔二〕答曰:“发白齿落,属乎形骸;至 于眼耳,关于神明,那可便与人隔?”

【笺疏】

〔一〕 程炎震云:“王惠,劭之孙 ,导之曾孙,右军孙行也。”

〔二〕 嘉锡案:真诰阐幽微篇注云 :“逸少升平五年辛酉岁亡,年五十九。”夫人若与右 军年相上下,则其九十岁当在太元十七年前后。然王凝 之至隆安三年五月始为孙恩所害,夫人上此表时,若凝 之犹在,则不应云孤骸独存。夫人为郗愔之姊,愔以太 元九年卒,年七十二。夫人盖较愔仅大二三岁,则其九 十岁时,正当隆安三四年间,其诸子死亡殆尽,朝廷悯 凝之殁于王事,故赐其母以鞠养也。

  32 韩康伯母殷,随孙绘之之衡阳,韩 氏谱曰:“绘之字季伦。父康伯,太常卿。绘之仕至衡 阳太守。”于阖庐洲中逢桓南郡。卞鞠是其外孙, 时来问讯。谓鞠曰:“我不死,见此竖二世作贼!”在 衡阳数年,绘之遇桓景真之难也,〔一〕续 晋阳秋曰:“桓亮字景真,大司马温之孙。父济,给事 中。叔父玄,篡逆见诛。亮聚众于长沙,自号湘州刺史 。杀太宰甄恭、衡阳前太守韩绘之等十余人。为刘毅军 人郭珍斩之。”〔二〕殷抚尸哭曰:“汝父昔罢豫 章,征书朝至夕发。汝去郡邑数年,为物不得动,遂及 于难,夫复何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桓亮之难,在 义熙元年乙巳,距永和十二年殷浩殁时,整五十年。浩 卒年五十二。康伯之母如是浩姊,年当百余;如是浩妹 ,亦九十余矣。” 嘉锡案:晋书韩伯传第云母殷氏, 舅殷浩,不言是浩姊或妹。建康实录九云:“太元五年 八月,太常韩伯卒。伯母殷浩姊,伯早孤,卒时年四十 九。”以此推之,康伯当生于咸和七年壬辰,下至义熙 元年乙巳绘之死时,首尾七十四年。其母为殷浩之姊, 生康伯时,年当三十余,至此固已百余岁矣。又案:阖 庐洲不知所在,遍考地理书未见。晋书安帝纪:隆安二 年七月,王恭、庾楷、殷仲堪、桓玄、杨佺期等举兵反 。九月辅国将军刘牢之击败恭,收送京师,斩之。玄等 走寻阳。通鉴一百十云:“冬十月,仲堪自燕湖南归, 玄等狼狈西还,追仲堪,至寻阳及之。壬午,盟于寻阳 。朝廷深惮之,以荆州还仲堪,优诏慰谕,仲堪等乃受 诏,各还所镇。玄乃屯于夏口,引始安太守济阴卞范之 以为谋主。”世说言康伯母随孙绘之之衡阳,逢桓玄, 必是由建康赴任,遇之于道中。又言卞鞠时来问讯,知 在范之已为玄长史之后。然则阖庐洲必在大江之中,去 夏口不远。考影宋本寰宇记一百十三曰:“兴国军永兴 县阖闾山,在州东四百七十里,(兴国军本属鄂州,故 言在州东。)在县之北。史记云:“阖闾九年,子胥伐 楚。”吴越春秋云:“子胥将兵破楚,掘平王之墓,屯 军城于此山。”御览四十八地部有阖闾山,引武昌记曰 :“
昔阖闾与伍子胥屯众于此山为城, 故曰阖闾山。”舆地广记二十五云:“永兴县有阖闾山 ,吴王阖闾与楚相持屯此。”此虽皆只言阖闾山而不言 洲,然宋之兴国军即晋之阳新县,其东北滨大江。夏口 在武昌郡,自寻阳溯江至武昌,中途必过阳新。阖庐洲 盖即在阖闾山下。玄方由寻阳退屯夏口,故康伯母 遇之于此。此洲所以不见纪载者,殆已 沉没,或变为陆地,与岸相连矣。范之事见宠礼篇注。 晋书附桓玄传云:“范之为始安太守,桓玄少与之游。 及玄为江州,引为长史,委以心膂之任,潜谋密计,莫 不决之。后玄将为篡乱,范之与殷仲文阴撰策命。玄平 ,斩于江陵。”方康伯母遇之江中时,范之正从玄作乱 ,而韩母乃面斥玄为贼,盖欲以训戒之也。惜乎范之不 能从其外祖母之言,终与逆贼同死,负母意矣。晋之士 大夫感温之恩,多党附桓氏。母以一妇人独名其父子作 贼,虽是衔其兄浩被废之雠,然词严义正,能明于顺逆 ,可不谓贤欤?

〔二〕 李慈铭云:“案太宰下当有 脱字。”又云:“案郭珍,桓玄传作郭弥。”
 
 
 

    术解第二十

  1  荀勖善解音声,时论谓之闇解。遂调律吕, 正雅乐。每至正会,殿庭作乐,自调宫商,无不谐韵。 阮咸妙赏,时谓神解。〔一〕每公会作乐,而心谓之不 调。既无一言直勖,意忌之,〔二〕遂出阮为始平太守 。后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 试以校己所治钟鼓、金石、丝竹,皆觉短一黍,于是伏 阮神识。〔三〕晋后略曰:“钟律之器 ,自周之未废,而汉成、哀之间,诸儒修而治之。至后 汉末,复隳矣。〔四〕魏氏使协律知音者杜夔造之,不 能考之典礼,徒依于时丝管之声、时之尺寸而制之,甚 乖失礼度。于是世祖命中书监荀勖依典制,定钟律。既 铸律管,募求古器,得周时玉律数枚,比之不差。又诸 郡舍仓库,或有汉时故钟,以律命之,皆不叩而应,声 响韵合,又若俱成。”晋诸公赞曰:“律成,散骑侍郎 阮咸谓‘勖所造声高、高则悲。夫亡国之音哀以思,其 民困。今声不合雅,惧非德政中和之音,必是古今尺有 长短所致。然今钟磬是魏时杜夔所造,不与勖律相应, 音声舒雅,而久不知夔所造,〔五〕时人为之,不足改 易。’勖性自矜,乃因事左迁咸为始平太守,而病卒。 后得地中古铜尺,校度勖今尺,短四分,方明咸果解音 ,然无能正者。”干宝晋纪曰:“荀勖始造正德大象之 舞,以魏杜夔所制律吕,校大乐本音不和。〔六〕后汉 至魏,尺长于古四分有余,而夔据之,是以失韵。乃依 周礼,积粟以起度量,以度古器,符于本铭,遂以为式 ,用之郊庙。”

【笺疏】

〔一〕 通典一百四十四曰:“阮咸 ,亦秦琵琶也,而项长过于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 时,蜀人蒯朗于古墓中得之。晋竹林七贤图阮咸所弹与 此类同,因谓之‘阮咸’。咸世实以善琵琶知音律称。 ”又自注曰:“蒯朗初得铜者,时莫有识之。太常少卿 元行冲曰:‘此阮咸所造。’乃令匠人改以木为之,声 甚清雅。”

〔二〕 李慈铭云:“案直下疑当重 一勖字。谓咸无一言直勖,故勖忌之也。又案直同值, 遇也。谓咸遭勖意忌也。”

〔三〕 程炎震云:“晋书乐志云‘ 出咸为始平相’,误。又云:‘
于此伏咸之妙,复征咸归。’”又 云:“晋书律历志云:‘后始平掘地得古铜尺,岁久欲 腐,不知何代所出,果长勖尺四分。’又史臣案云:‘ 又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史奚景于泠道舜祠下得玉律,度 以为尺,相传谓之汉官尺。以校荀勖尺,勖尺短四分。 汉官、始平两尺度同。’又云:‘文选注引晋诸公赞作 “中护军长史阮咸”。’”

〔四〕 李慈铭云:“案堕,有徒规 徒可二反。作隳者俗谬。”

〔五〕 李慈铭云:“案不知疑当作 不如,谓勖所造不如夔也。”又“案此当以舒雅读句, 其声舒雅,而人不知是夔所造。盖勖未曾制钟磬,犹是 夔所为也。”

〔六〕 李慈铭云:“案本音当作八 音。晋书律历志、宋书律志俱作八音。”

  2  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 曰:“此是劳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 故车脚。〔一〕

【笺疏】

〔一〕 隋书王劭传劭上表请变火曰 :“昔师旷食饭,云是劳薪所爨。晋平公使视之,果然 车辋。”

  3  人有相羊祜父墓,后应出受命君。祜恶其 言,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相者立视之曰:“犹应出 折臂三公。”俄而祜坠马折臂,位果至公。幽 明录曰:“羊祜工骑乘。有一儿五六岁,端明可喜。掘 墓之后,儿即亡。羊时为襄阳都督,因盘马落地,遂折 臂。于时士林咸叹其忠诚。”

  4  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箸连钱障泥 。前有水,终日不肯渡。〔一〕王云:“此必是惜障泥 。”使人解去,便径渡。语林曰:“武 子性爱马,亦甚别之。故杜预道‘王武子有马癖,和长 舆有钱癖。’武帝问杜预:‘卿有何癖?’对曰:‘臣 有左传癖。’”

【校文】

 注“武帝问杜预” 景宋本及沈本 无“杜”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连钱,晋书济 传作连干。御览三百五十九引同。”又云:“终日不肯 渡,御览引无日字,是也。”

  5  陈述为大将军掾,甚见爱重。及亡,郭璞 往哭之,甚哀,乃呼曰:“嗣祖,焉知非福!”俄而大 将军作乱,如其所言。陈氏谱曰:“述 字嗣祖,颍川许昌人。有美名。”

  6  晋明帝解占冢宅,闻郭璞为人葬,帝微服 往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此法当灭族!”主人 曰:“郭云:‘此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 帝问:“为是出天子邪?”答曰:“非出天子,能致天 子问耳。”〔一〕青鸟子相冢书曰:“ 葬龙之角,暴富贵,后当灭门。”

【校文】

 注“青鸟子相冢书” “鸟”,宋 本作“乌”。

  7  郭景纯过江,居于暨阳,〔一〕墓去水不 盈百步,时人以为近水。景纯曰:“将当为陆。”璞 别传曰:“璞少好经术,明解卜筮。永嘉中,海内将乱 ,璞投策叹曰:‘黔黎将同异类矣!’便结亲昵十余家 ,南渡江,居于暨阳。”今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 桑田。其诗曰:“北阜烈烈,巨海混混;垒垒三坟,唯 母与昆。”

【校文】

 注“永嘉中” “中”,沈本作“ 末”。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暨阳,晋属 毗陵郡,即今常州府江阴县。”

    寰宇记九十二江阴县条下曰 :“郭璞宅在黄山北长广村,去县七里,吴时烽火之所 也。”

    日知录三十一曰:“晋书郭 璞传:‘璞以母忧去职,卜葬地于暨阳,去水百步许。 人以近水为言,璞曰:“当即为陆矣。”其后沙涨,去 墓数十里皆为桑田。’王恽集乃云:‘金山西北大江中 ,乱石闲有丛薄,鸦鹊栖集,为郭璞墓。’按史文元谓 去水百步许,不在大江之中。且当时即已沙涨为田,而 暨阳在今江阴县界,不在京口,又所葬者璞之母,而非 璞也。世之所传皆误。”顾氏自注云:“世说载璞诗曰 :‘垒垒三坟,惟母与昆。’则璞又有二兄同葬。”  嘉锡案:王象之舆地纪胜九江阴军古迹条下曰:“今父 老云:申港八里许,有郭璞母墓。”象之此说,尚与史 合。而其卷七镇江府景物条云:“金山前有三岛,号‘ 石牌’,称郭璞墓。”则又与俗传相合。周必大奏事录 曰:“金山龙游寺山门,借石门山为案,乃焦山三石峰 耳。其外小山,稍有树木,而鸟雀不栖者,世传为郭璞 墓。”又二老堂杂志五记镇江府金山曰:“山在京口江 心,号龙游寺,南朝谓之浮玉山。别有小岛,相传为郭 璞墓,大水不能没,下元水府亦在此。”必大此二条皆 不免惑于世俗讹传。然亦可见其说已盛传于宋,不始于 王恽也。

  8  王丞相令郭璞试作一卦,〔一〕卦成,郭 意色甚恶,云:“公有震厄!”王问:“有可消伏理不 ?”郭曰:“命驾西出数里,得一柏树,截断如公长, 置床上常寝处,灾可消矣。”王从其语。数日中,果震 柏粉碎,子弟皆称庆。王隐晋书曰:“ 璞消灾转祸,扶厄择胜,时人咸言京、管不及。”大 将军云:“君乃复委罪于树木。”〔二〕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璞传云: ‘时参王导军事。’”

〔二〕 南史张裕传曰:“初裕曾祖 澄当葬父,郭璞为占墓地曰:‘
葬某处,年过百岁,位至三司,而 子孙不蕃。某处,年几减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贵显。 ’澄乃葬其劣处。位光禄,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孙遂昌 云。” 嘉锡案:合世说所载上二事观之,则璞在当时 ,必以卜葬相冢墓着盛名,故有此等传说。后世以葬书 托之于璞,非无因也。 又案:御览九百五十四引幽明 录,与此略同,惟无王大将军语。幽明录亦义庆所著也 。

  9  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 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 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一〕“督邮”言 在“鬲上住”。〔二〕

【笺疏】

〔一〕 李详云:“详案:脐古亦作 齐,庄子达生篇:‘与齐俱入。’释文:‘司马云:“ 齐,回水,如磨齐也。”’史记封禅书:‘祠天齐渊。 ’索隐:‘临淄城南有天齐泉,言如天之腹齐也。’”

〔二〕 任渊山谷内集注一引至“平 原督邮”止。以下作注云“青州有齐郡”云云。“言到 脐”作“谓到齐下”,“言在鬲上 住 ”作“谓到鬲上住也”。今本误作大字,混入正文。

  10 郗愔信道甚精勤,〔一〕常患腹内恶,诸 医不可疗。闻于法开有名,〔二〕往迎之。既来,便脉 云:“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合一剂汤与 之。一服,即大下,去数段许纸如拳大;剖看,乃先所 服符也。〔三〕晋书曰:“法开善医术 ,尝行,莫投主人,妻产,〔四〕而儿积日不堕。法开 曰:‘此易治耳。’杀一肥羊,食十余脔而针之。须臾 儿下,羊膋裹儿出。其精妙如此。”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郗愔奉天师道 ,见后排调篇‘二郗奉道’条。”

    御览六百六十六引太平经曰 :“郗愔字方回,高平金乡人。为晋镇军将军。心尚道 法,密自遵行。善隶书,与右军相埒。手自起写道经, 将盈百卷。于今多有在者。”排调篇注引中兴书曰:“ 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晋书愔附父鉴传云:“与姊 夫王羲之、高士许恂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谷,修黄 、老之术。”

〔二〕 隋书经籍志有议论备豫方一 卷,于法开撰。高僧传四于法开传曰:“晋升平五年, 孝宗有疾,开视脉,知不起,不肯复入。康献后令曰: ‘帝小不佳,昨呼于公视脉,但到门不前,种种辞惮, 宜收付廷尉。’俄而帝崩,获免。” 嘉锡案:此可见 法开视脉之精。

    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十四云 :“魏、晋沙门皆依师为姓。余以僧传考之:于法兰高 阳人。于道邃炖煌人。于法开 不 知何许人,然事兰公为弟子,则从师姓也。其姓于,未 知何本。窃意其师必于阗国人,以国为姓,文不具耳。 ”

〔三〕 真诰运象篇有九月六日夕紫 微夫人喻作示许长史并与同学诗,注云:“同学,谓郗 方回也。”又有九月九日紫微夫人喻作因许示郗诗注云 :“郗犹是方回也。” 嘉锡案:许长史名谧,一名穆 ,即道士许迈之弟。迈事附见晋书王羲之传。真诰称愔 为同学,是愔已入道受箓,同于道士。而许穆又示以神 仙之诗,将谓飞升可望,固宜其信道精勤矣。 嘉锡又 案:魏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谓太平道及五斗米道皆教病 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甄命授亦云:“若翻然奉 张陵道者,我当与其一符使服之。如此,必愈而豁矣。 ”是奉天师道者,皆以符水治病。然亦有无病服符者。 真诰协昌期篇有“明堂内经开心辟妄符”:用开日旦朱 书,再拜服之,一月三服。郗愔所服,盖此类也。

〔四〕 李慈铭云:“案投下有脱字 。嘉泰会稽志作‘尝旅行,莫投主人,其家妻产’。”

  11 殷中军妙解经脉,〔一〕中年都废。有常 所给使,忽叩头流血。浩问其故?云:“有死事,终不 可说。”诘问良久,乃云:“
小人母年垂百岁,抱疾来久,若蒙官一脉,便有活理 。讫就屠戮无恨。”浩感其至性,遂令舁来,为诊脉处 方。始服一剂汤,便愈。于是悉焚经方。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八十四仲 堪传云:‘躬学医术,究其精妙。’隋书经籍志:梁有 殷荆州要方一卷,殷仲堪撰,亡。不 闻 殷浩,盖传写之失也。” 嘉锡案:诸书并不言殷浩通 医术,余初亦疑为仲堪之误。既而考之唐写本陶弘景本 草集注序录云“自晋世已来,其贵胜阮德如、张茂先、 裴逸民、皇甫士安及江左葛稚川、蔡谟、殷渊源诸名人 等,并亦研精药术。凡此诸人,各有所撰用方”云云, 乃知殷中军果妙解经脉,非多读古书见古本,不能知也 。大观本草所录陶隐居序,殷渊源作商仲堪,盖宋人所 妄改。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三十三曰:“图书集成艺术 典医部名医别传引医学入门云:‘殷浩精通经脉,着方 书。’”
 
 
 

    巧蓺第二十一

  1  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戏。〔一〕傅 玄弹棋赋叙曰:“
汉成帝好蹴踘,刘向以谓劳人体, 竭人力,非至尊所宜御。乃因其体作弹棋。今观其道, 蹴踘道也。”〔二〕按玄此言,则弹棋之戏,其来久矣 。且梁冀传云:“冀善弹棋,格五。”而此云起魏世, 谬矣。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箸葛巾角,低头拂棋,妙逾 于帝。〔三〕典论常自叙曰:〔四〕“
戏弄之事,少所喜,唯弹棋略尽其 妙。少时尝为之赋。〔五〕昔京师少工有二焉:〔六〕 合乡侯东方世安、张公子,〔七〕常恨不得与之对也。 ”博物志曰:“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 又能低头以所冠葛巾角撇棋也。”

【校文】

 注“常自叙曰” “常”,景宋本 及沈本作“帝”。

【笺疏】

〔一〕 李详云:“详案:御览七百 五十五引此作‘弹碁始自魏文帝宫内装器戏也’。”沈 涛交翠轩笔记一曰:“老学庵笔记‘大名龙兴寺佛殿有 魏宫玉石弹棋局’云云(详见前)。案吕颐浩燕魏杂记 :‘
北京隆兴寺佛殿两楹檐下有魏宫弹 碁局,魏文帝时款识存焉。王钦臣赋诗云:“邺城台榭 付尘埃,玉局依然 独未灰。妙手 一弹那复得,宝奁当日为谁开。飘零久已抛红子,埋没 惟斯近紫苔。此艺不传真可惜,摩挲聊记再看来。”此 局因沉积中为朔漕,进入禁中,不复见矣。’宋时以大 名府为北京,今隆兴寺遗址犹存。仲至此诗,宋诗纪事 亦失采。”

    李详云:“御览又引弹棋经 后序曰:‘自后汉冲、质已后,此蓺中绝。至献帝建安 中,曹公执政,禁阑幽密,至于博弈之具,皆不得妄置 宫中,宫人因以金钗玉梳戏于妆奁之上,即取类于弹棋 也。及魏文帝受禅,宫人所为,更习弹碁焉。’” 嘉 锡案:弹棋经后序,此下尚有“故帝与吴季重曰‘弹棋 闲设’者也。”二句。考魏志王粲传注引魏略曰:“大 将军西征,太子南在孟津小城,与质书曰‘每念昔日南 皮之游,诚不可忘。弹棋闲设,终以博弈’”云云。“ 大将军西征”,文选四十二与朝歌令吴质书注引典略作 “大军西征”,是也。案魏志武帝纪:建安十九年十二 月,公至孟津。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曹丕与质书 当在此时。南皮之游,又在其前。而后序乃谓“文帝受 禅,宫人更习弹棋,故帝与质书”云云,盖徒欲附会世 说弹棋始自魏宫之说,而不知其岁月之不合也。后序有 “唐顺宗在春宫日”及“长庆末”之语,盖唐末人所作 ,其叙汉、魏事绝不可信。恐读者误信其说,以为可以 调停世说及刘孝标注,故因审言所引,驳之如此。

    御览引艺经曰:“弹棋二人 对局,黑白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嘉锡案:黑白棋各六枚者,一人之棋也。两人则二十四 枚。皇朝事实类苑卷五十二引赞宁要言云:“弹棋或云 妆奁戏,不知造者。故有□背局,似香奁盖故也。”赞 宁之意,盖谓棋局有似香奁者,后人因造为起于魏宫妆 奁戏之说,其实非也。

〔二〕 嘉锡案:葛洪作西京杂记, 托之刘歆云:“成帝好蹴踘,群臣以蹴踘为劳体,非至 尊所宜。帝曰:‘朕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家 君作弹棋以献。帝大悦,赐青羔裘、紫丝履,服以朝觐 。”与玄叙小异,余疑其说或出于七略蹴踘新书条下。

〔三〕 周亮工书影五曰:“古技艺 中所不传者,弹棋。友人有言秦中一好古家藏有古弹碁 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皆与古所传合,予未之见 。然弹碁之法不传,局即存,无庸也。”老学庵笔记十 曰:“吕进伯作考古图云:‘古弹棋局,状如香炉。盖 谓其中隆起也。李义山诗云:“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 平。”今人多不能解。’以进伯之说观之,则粗可见, 但恨其艺之不传也。大名龙兴寺佛殿有魏宫玉石弹棋局 ,上有黄初中刻字,政和中取入禁中。” 嘉锡案:诗 话总龟二十八引古今诗话曰:“弹棋,今人罕为之。有 谱一卷,盖唐贤所为。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其 巅为小壶,四角微起。李商隐诗云‘玉作弹棋局,中心 最不平’,谓其中高也。乐天诗云‘弹棋局上事,最妙 是长斜’,谓抹角长斜,一发过半局。今谱中具有此法 。柳子厚叙:用二十四棋者,即此谓也。”其说较之放 翁尤为详尽。文帝用手巾角拂之,书生以葛巾角撇棋者 ,盖时人皆以手弹之使起,二人独不用手,所以为巧。

〔四〕 李慈铭云:“案常当是帝字 之误。”

〔五〕 艺文类聚七十四、御览七百 五十五均引有魏文帝弹棋赋。

〔六〕 “少工”,魏志注作“先工 ”,当据改。“焉”,魏志注作“马”。

〔七〕 “世安”,魏志作“安世” 。

  2  陵云台楼观精巧,〔一〕先称平众木轻重 ,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 ,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 扶持之,楼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洛 阳宫殿簿曰:“陵云台上壁方十三丈,高九尺。楼方四 丈,高五丈。栋去地十三丈五尺七寸五分也。”〔二〕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水经注十六谷 水篇引洛阳记曰:‘陵云台东有金市。金市北对洛阳垒 。’御览一百七十八引述征记曰:‘陵云台在明光殿西 ,高八丈,累砖作道,通至台上。’则陵云台永嘉后犹 存。”

    御览一百七十八引述征记曰 :“陵云台在光明殿西,高八丈,累砖作道,通至台上 。登回迥眺,究观洛邑,暨南望少室,亦山丘之秀极也 。” 嘉锡案:台高八丈,未为极峻,不称“陵云”之 名。盖亦字有脱误也。洛阳伽蓝记一曰:“千秋门内道 北有西游园,园中有凌云台,即是魏文帝所筑者。台上 有八角井。高祖于井北造凉风观。观东有灵芝钓台,累 木为之,出于海中,去地二十丈。风生户牖,云起梁栋 。丹楹刻桷,图写列仙。刻石为鲸鱼,背负钓台。既如 从地踊出,又似空中飞下。”案此所谓灵芝钓台,亦是 累木为之。盖即规仿陵云台。但此钓台当是北魏高祖所 造,非魏文所筑。聊并录之,以相参证耳。

〔二〕 艺文类聚六十二引杨龙骧洛 阳记曰:“陵云台高二十三丈,登之见孟津。”此注中 “十三丈”上疑脱“二”字。编珠二引洛阳记曰:“凌 云台高十三丈,铸五龙飞凤凰焉。”

  3  韦仲将能书。〔一〕魏明帝起殿,〔二〕 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既下,头鬓皓然,因敕儿孙 :“勿复学书。”〔三〕文章叙录曰: “韦诞字仲将,京兆杜陵人,太仆端子。有文学,善属 辞。以光禄大夫卒。”〔四〕卫恒四体书势曰:“诞善 楷书,魏宫观多诞所题。明帝立陵霄观,误先钉榜,乃 笼盛诞,辘轳长□引上,使就题之。去地二十五丈,诞 甚危惧。乃戒子孙,绝此楷法,箸之家令。”〔五〕

【笺疏】

〔一〕 御览七百四十七引三辅决录 曰:“韦诞字仲将,除武都太守。以书不得之郡,转侍 中。洛阳、邺、许三都宫观始就,命诞铭题,以为永制 。以御笔、墨皆不任用,因奏曰:‘夫工欲善其事,必 先利其器。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 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

〔二〕 水经谷水注曰:“魏明帝上 法太极,于洛阳南宫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南宫 既建,明帝令侍中京兆韦诞以古篆书之。”

〔三〕 李治敬斋古今黈六云:“晋 书:王献之为谢安长史,太极殿新修成,欲使献之题其 榜,难言之。试谓曰:‘魏时凌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 之,乃使韦仲将悬橙书之。比讫,须发尽白,裁余气息 。还语子弟,宜绝此法。’献之揣知其 旨 ,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 有以知魏德之不长也。’书法录云:‘魏明帝凌云台初 成,令韦诞题榜,高下异好,就点正之。因危惧,以戒 子孙,无为大字楷法。’王僧虔名书录云:‘魏明帝起 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之题。笼盛韦诞,鹿卢引上书 之。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戒子孙,绝此楷法。 ’李子曰:魏明帝之为人,人主中俊健者也。兴工造事 ,必不孟浪。况凌云殿非小小营构,其为匠氏者,必极 天下之工;其为将作者,必欲当时之选。楼观题榜,以 人情度之,宜必先定,岂有大殿已成,而使匠石辈遽挂 白榜哉?误钉后书之说,万无此理。而名书录载之,晋 史又载之,是皆好事者之过也。名书录又谓去地二十五 丈,以笼盛诞,鹿卢引上书之,果可信耶?书法录言高 下异好,令就点定。诞因危惧,以戒子孙。则此说其或 有之。晋书又称诞比书讫,须发尽白。此尤不可信者。 前人记周兴嗣:一夕次千文成,须发尽白,已属缪妄。 而诞之书榜,特茶顷耳,危惧虽甚,安能遽白乎?”  嘉锡案:晋书王献之传载谢安欲令献之题榜事,与本书 方正篇注所引宋明帝文章志全同,非唐之史臣所能杜撰 也。至于魏时起凌云台误先钉榜,乃以鹿卢引韦诞上使 书,则不独晋书言之,法书要录所载王僧虔启上古来能 书人名,(与李治所引不同)即世说此条及注引卫恒四 体书势,亦已先言之矣。但或以为殿,或以为台为观, 互有不同耳。夫陵云台观,万人属目,乃竟钉未书之榜 ,诚非情理所有。然卫恒去韦诞时不远,又与王僧虔皆 世代书家,纵所言不能无少误,然父师相传,岂得全无 所本乎?李氏竟似未见世说者,可怪也。李所引书法录 ,不知出何书,其文乃与张怀瓘书断全同。据其所言, 此榜仍是在平地书就,及悬之台上,方觉其不佳。榜既 高大,又已钉牢,取之甚难,故悬诞使上,令就加描润 耳。高下异好,书画之常。怀瓘此说,必别有所据,足 以正从来相传之失矣。又知诞之戒子孙 ,乃专令绝大字楷法,并非禁使永不学书也。若夫须发 尽白,乃是后来形容过甚之词,卫恒、王僧虔及广记所 引书法录皆无此说,分别观之可矣。

〔四〕 程炎震云:“魏志二十一刘 劭传注引文章叙录云:‘诞太仆瑞之子。建安中为郡上 计吏,特拜郎中。稍迁侍中、中书监。以光禄大夫逊位 。年七十五,卒于家。’”

〔五〕 程炎震云:“晋书三十六恒 传、四体书势无此文。惟篆书篇云:‘韦诞师淳而不及 。太和中,诞为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魏氏宝器 铭题,皆诞书也。’三国志刘劭传注引同。详其文意, 谓诞善篆书,非谓楷隶也。”

  4  钟会是荀济北从舅,〔一〕二人情好不协 。荀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许。孔 氏志怪曰:“勖以宝剑付妻。”会善书,学荀手迹 ,作书与母取剑,仍窃去不还。世语曰 :“会善学人书,伐蜀之役,于剑阁要邓艾章表,皆约 其言。令词旨倨傲,多自矜伐。艾由此被收也。”荀 勖知是钟而无由得也,思所以报之。后钟兄弟以千万起 一宅,始成,甚精丽,未得移住。荀极善画,乃潜往画 钟门堂,作太傅形象,〔二〕衣冠状貌如平生。二钟入 门,便大感恸,宅遂空废。孔氏志怪曰 :“于时咸谓勖之报会,过于所失数十倍。彼此书画, 巧妙之极。”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三十九勖 传:‘武帝受禅,改封济北郡公,固辞为侯。’”

〔二〕 程炎震云:“勖,御览一百 八十又三百四十三引并作深,是也。门堂下有并字是也 。余同不悉出。”

  5  羊长和博学工书,文字志 曰:“忱性能草书,亦善行隶,有称于一时。”能 骑射,善围棋。诸羊后多知书,而射、奕余蓺莫逮。

  6  戴安道就范宣学,中兴书 曰:“逵不远千里,往豫章诣范宣,宣见逵,异之,以 兄女妻焉。”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钞书亦 钞书。唯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 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7  谢太傅云:“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 ”〔一〕续晋阳秋曰:“恺之尤好丹青 ,妙绝于时。曾以一厨画寄桓玄,皆其绝者,深所珍惜 ,悉糊题其前。桓乃发厨后取之,好加理。后恺之见封 题如初,而画并不存,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 如人之登仙矣。’”

【笺疏】

〔一〕 历代名画记五引刘义庆世说 云:“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又 云:‘卿画苍颉,古来未有也。’”并与今本不合。又 引云:“桓大司马每请长康与羊欣论书画,竟夕忘疲。 ”今本亦无此语。名画记一云:“桓玄性贪 好 奇,天下法书名画,必使归己。及玄篡逆,晋府名迹, 玄尽得之。玄败,宋高祖先使臧喜入宫载焉。”

  8  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庾道季看之, 语戴云:“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尽。”戴云:“唯务 光当免卿此语耳。”列仙传曰:“务光 ,夏时人也。耳长七寸,好鼓琴,服菖蒲韭根。汤将伐 桀,谋于光,光曰:‘非吾事也。’汤曰:‘伊尹何如 ?’务光曰:‘彊力忍诟,不知其它。’汤克天下,让 于光,光曰:‘吾闻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让我乎? ’负石自沈于卢水。”〔一〕

【笺疏】

〔一〕 “韭”,名画记五引作“薤 ”。“卢水”引作“泸水”。

  9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 ?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 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恺 之历画古贤,皆为之赞也。

  10 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 。〔一〕博物志曰:“尧作围棋,以教 丹朱。”语林曰:“王以围棋为手谈,故其在哀制中, 祥后客来,方幅会戏。”〔二〕

【笺疏】

〔一〕 水经注二十二渠水注引语林 曰:“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或亦谓之手谈,又谓之为 棋圣。”

〔二〕 隋书音乐志引沈约奏曰:“ 檀弓丛杂,又非方幅典诰之书也。”梁书徐勉传:“尝 为书诫子崧曰:‘前割西边,施宣武寺。既失西厢,不 复方幅。’”陈书姚察传:“补东宫学士,宫内所须, 方幅手笔,皆付察立草。”南史萧坦之传:“帝夜遣内 左右,密赂文季,文季不受。帝大怒。坦之曰:‘官若 诏敕出赐,令舍人主书送往,文季宁敢不受?政以事不 方幅,故仰遣耳。’”又豫章王综传:“普通四年,为 都督南兖州刺史,颇勤于事,而不见宾客。其辞讼则隔 帘理之,方幅出行,垂帷于舆。每云:‘恶人识其面也 。’” 嘉锡案:详此诸证,则方幅之言,谓事物之正 当者耳。另参贤媛篇“周浚作安东时”条。

  11 顾长康好写起人形。续晋 阳秋曰:“恺之图写特妙。”欲图殷荆州,殷曰: “我形恶,不烦耳。”顾曰:“明府正为眼尔。仲 堪□目故也。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 之蔽日。”〔一〕日,一作月。〔二〕

【笺疏】

〔一〕 历代名画记一顾恺之曰:“ 画人最难,次山水狗马,其台阁,一定器耳,差易为也 。”

〔二〕 程炎震云:“晋书九十二恺 之传亦作月。”

  12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 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 壑中。”

  13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 ?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 阿堵中。”〔一〕

【笺疏】

〔一〕 书钞一百五十四引俗说云: “顾虎头为人画扇,作嵇、阮,都不点眼睛,便送还扇 主,曰:‘点睛便能语也。’”

  14 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恺之 每重嵇康四言诗,因为之图。’” 嘉锡案:晋书恺之 传云“恺之每重嵇康四言诗,因为之图”云云。世说不 言作图,语意不明。文选二十四嵇叔夜赠秀才入军诗云 :“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 游心泰玄。”按淮南子俶真训云:“夫目视鸿鹄之飞, 耳听琴瑟之声,而心在雁门之闲。”叔夜之意,盖出于 此。李善注未引。
 
 
 

    宠礼第二十二

  1  元帝正会,引王丞相登御床,王公固辞,中 宗引之弥苦。王公曰:“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 瞻仰?”中兴书曰:“元帝登尊号,百 官陪位,诏王导升御坐,固辞然后止。”

  2  桓宣武尝请参佐入宿,袁宏、伏滔相次而 至,莅名府中,复有袁参军,彦伯疑焉,令传教更质。 传教曰:“参军是袁、伏之袁,复何所疑?”

  3  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 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须,珣状短小。于 时荆州为之语曰:〔一〕“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 ,能令公怒。”〔二〕续晋阳秋曰:“ 超有才能,珣有器望,并为温所昵。”

【校文】

 “多须,珣状短小” “须”,景 宋本作“髯”。“珣”下景宋有“行”字,非。沈本有 “形”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超传作‘ 府中语曰’。此荆州字误。珣弱冠从温,已移镇姑熟, 不在荆州矣。”

〔二〕 嘉锡案:此出晋阳秋,见书 钞六十九引。

  4  许玄度停都一月,刘尹无日不往,乃叹曰 :“卿复少时不去,我成轻薄京尹!”语 林曰:“玄度出都,真长九日十一诣之,曰:‘卿尚不 去,使我成薄德二千石。’”

  5  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坐。还,下车呼其 儿,儿,即系也。丘渊之文章录曰:“ 系字敬鲁,仕至光禄大夫。”〔一〕语之曰:“百 人高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在此不?’ 〔二〕此故未易得。为人作父如此,何如?”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九十二滔 传系作系之。”

    李详云:“详案:晋书伏滔 传载滔子系之,与刘注异。”

〔二〕 李慈铭云:“案临上当有脱 字。晋书伏滔传作‘百人高会,天子先问伏滔在坐不? ’”

  6  卞范之为丹阳尹,羊孚南州暂还,往卞许 ,云:“下官疾动不堪坐。”卞便开帐拂褥,羊径上大 床,入被须枕。卞回坐倾睐,移晨达莫。羊去,卞语曰 :“我以第一理期卿,卿莫负我。”丘 渊之文章录曰:“范之字敬祖,济阴冤句人。祖□,下 邳太守。父循,尚书郎。桓玄辅政,范之迁丹阳尹。玄 败,伏诛。”
 
 
 

    任诞第二十三〔 一〕

【笺疏】

〔一〕 嘉锡案:国于天地,必有兴 立。管子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自古未有无礼 义,去廉耻,而能保国长世者。自曹操求不仁不孝之人 ,而节义衰;自司马昭保持阮籍,而礼法废。波靡不返 ,举国成风,纪纲名教,荡焉无存。以驯致五胡之乱, 不惟亡国,且几亡种族矣。君子见微而知着,读世说任 诞之篇,亦千古之殷鉴也。文选四十九干宝晋纪总论曰 :“风俗淫僻,耻尚失所,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 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 而狭节信。”又曰:“观阮籍之行,而觉礼教崩弛之由 。”又曰:“民风国势如此,虽以中庸之才,守文之主 治之,辛有必见之于祭祀,季札必得之于声乐,范燮必 为之请死,贾谊必为之痛哭。又况我惠帝以荡荡之德临 之哉?”李善注引王隐晋书曰:“贵游子弟,多祖述于 阮籍,同禽兽为通。”抱朴子外篇刺骄篇曰:“世人闻 戴叔鸾、阮嗣宗傲俗自放,见谓大度,而不量其材力非 傲生之匹,而慕学之。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或濯 脚于稠众,或溲便于人前,或停客而独食,或行酒而止 所亲。此盖左衽之所为,非诸夏之快事也。昔辛有见被 发而祭者,知戎之将炽。余观怀、愍之世,俗尚骄亵, 夷、虏自遇,其后□胡、猾夏,侵掠上京,及悟斯事, 乃先着之妖怪也。”戴叔鸾即后汉逸民传之戴良,见后 “阮籍当葬母”条。

    全晋文三十五应詹上疏陈便 宜曰:“元康以来,贱经尚道。以玄虚宏放为夷达,以 儒术清俭为鄙俗。望白署空,显以台衡之望;寻文谨案 ,目以兰薰之器。永嘉之弊,未必不由此也。”

  1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 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 ,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一〕 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二〕晋 阳秋曰:“于时风誉扇于海内,至于今咏之。”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阮以汉建安十 五年庚寅生,山以建安二十年乙未生,少阮五岁。嵇以 魏黄初四年癸卯生,少阮十三岁。王戎以魏青龙二年甲 寅生,盖于七人中最后死也。沈约七贤论曰:‘仲容年 齿不悬,风力粗可。’”

〔二〕 程炎震云:“文选卷二十一 五君咏注引魏氏春秋曰:‘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河 内向秀友善,游于竹林。’水经注卷九清水篇曰:‘长 泉水出白鹿山,东南伏流,迳十三里,重源浚发于邓城 西北,世亦谓之重泉也。又迳七贤祠东,左右筠篁列植 ,冬夏不变贞萋,向子期所谓“山阳旧居”也。后人立 庙于其处。庙南又有一泉,东南流注于长泉水。郭缘生 述征记所云“嵇公故居,时有遗竹”也。’御览一百八 十引述征记曰:‘山阳县城东北二十里,魏中散大夫嵇 康园宅,今悉为田墟,而父老犹谓嵇公竹林,时有遗竹 也。’”

  2  阮籍遭母丧,〔一〕在晋文王坐进酒肉。 司隶何曾亦在坐,晋诸公赞曰:“何曾 字颖考,陈郡阳夏人。父夔,魏太仆。曾以高雅称,加 性仁孝,累迁司隶校尉。用心甚正,朝廷师之。仕晋至 太宰。”〔二〕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 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 ”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 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三〕干宝晋纪曰:“何曾尝谓阮籍 曰:‘卿恣情任性,败俗之人也。今忠贤执政,综核名 实,若卿之徒,何可长也!’复言之于太祖,籍饮啖不 辍。故魏、晋之闲,有被发夷傲之事,背死忘生之人, 反谓行礼者,籍为之也。”魏氏春秋曰:“籍性至孝, 居丧虽不率常礼,而毁几灭性。然为文俗之士何曾等深 所雠疾。大将军司马昭爱其通伟,而不加害也。”

【校文】

 注“加性仁孝” “加”,沈本作 “天”。
 注“师之” “师”,景宋本作 “惮”。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三十三曾 传:‘嘉平中为司隶校尉,积年迁尚书。正元中为镇北 将军。’则嗣宗丧母,亦当在嘉平中,时年四十余,昭 未辅政。籍传叙于文帝让九锡后,误。”

〔二〕 晋书曾传言“曹爽专权,宣 帝称疾,曾亦谢病。爽诛,乃起视事。魏帝之废也,曾 预其谋焉。”是曾乃司马氏之死党。

〔三〕 避暑录话上云:“阮籍既为 司马昭大将军从事,闻步兵厨酒美,复求为校尉。史言 虽去职常游府内,朝宴必与。以能遗落世事为美谈。以 吾观之,此正其诡谲,佯欲远昭而阴实附之。故示恋恋 之意,以重相谐结。不然,籍与嵇康当时一流人物也, 何礼法之士疾籍如仇,昭则每为保护,康乃遂至于杀身 ?籍何以独得于昭如是耶?至劝进之文,真情乃见。籍 着大人论,比礼法士如群虱之处□中。吾谓籍附昭乃裈 中之虱,但偶不遭火焚耳。使王凌、毌丘俭等一得志, 籍尚有□类哉?” 嘉锡案:观阮籍咏怀诗,则籍之附 昭,或非其本心。然既已惧死而畏势,自昵于昭,为昭 所亲爱。又见高贵乡公之英明,大臣诸葛诞等之不服, 鉴于何晏等之以附曹爽而被杀,恐一旦司马氏事败,以 逆党见诛。故沉湎于酒,阳狂放诞,外示疏远,以避祸 耳。后人谓籍之自放礼法之外,端为免司马昭之猜忌及 钟会辈之谗毁,非也。使籍果不附昭,以昭之奸雄,岂 不能烛其隐而遽为所瞒,从而保护之,且赞其至慎,忧 其毁顿也哉?观其于高贵乡公时,一醉六十日以拒司马 昭之求婚。逮高贵乡公已被弑,诸葛诞已死,昭之篡形 已成,遂为之草劝进文,籍之情可以见矣。世之论籍者 ,惟叶氏为得之。然王凌、毌丘俭之死,在懿及师时, 非昭所杀。叶说亦有误。 又案:此出王隐晋书,见书 钞六十一。亦出干宝晋纪,见文选集注八十八嵇叔夜与 山巨源绝交书注。

  3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 ,涕泣谏曰:“
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 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一饮一斛, 五斗解酲。毛公注曰:“酒病曰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见竹林七贤论。

【笺疏】

〔一〕 黄生义府下曰:“世说:‘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古名、命二字通用,谓以酒为 命也。孟子:‘其闲必有名世者。’汉楚元王传作‘命 世’。此二字通用之证。”

  4  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 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 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共饮而 醉。刘氏谱曰:“昶字公荣,沛国人。 ”晋阳秋曰:“昶为人通达,仕至兖州刺史。”

  5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 求为步兵校尉。文士传曰:“籍放诞有 傲世情,不乐仕宦。晋文帝亲爱籍,恒与谈戏,任其所 欲,不迫以职事。籍常从容曰:‘平生曾游东平,乐其 土风,愿得为东平太守。’文帝说,从其意。籍便骑驴 径到郡,皆坏府舍诸壁障,使内外相望,然后教令清宁 。十余日,便复骑驴去。后闻步兵厨中有酒三百石,忻 然求为校尉。于是入府舍,与刘伶酣饮。”竹林七贤论 又云:“籍与伶共饮步兵厨中,并醉而死。”此好事者 为之言。籍景元中卒,而刘伶太始中犹在。〔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伶传云: ‘泰始初,对策罢,以寿终。’”

  6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 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 何为入我□中?”邓粲晋纪曰:“客有 诣伶,值其裸袒,伶笑曰:‘吾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宇 为□衣,诸君自不当入我□中,又何恶乎?’其自任若 是。”

  7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曲 礼:“嫂叔不通问。”故讥之。籍曰:“礼岂为我 辈设也?”

  8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 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 ,终无他意。王隐晋书曰:“
籍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 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其达而无检,皆 此类也。”

【校文】

 注“往哭” “哭”下沉本有“之 ”字。

  9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 临诀,〔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 良久。〔二〕邓粲晋纪曰:“
籍母将死,与人围棋如故,对者求 止,籍不肯,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三斗,举声一号,呕 血数升,废顿久之。”

【校文】

 “直言” “言”沈本作“云”。

【笺疏】

〔一〕 嘉锡案:居丧而饮酒食肉, 起于后汉之戴良。故抱朴子以良与嗣宗并论。良事已见 德行篇“王戎、和峤条”下。

〔二〕 李慈铭云:“案父母之丧, 苟非禽兽,无不变动失据。阮籍虽曰放诞,然有至慎之 称。文藻斐然,性当不远。且仲容丧服追婢,遂为清议 所贬,沉沦不调。阮简居丧偶黍臛,亦至废顿,几三十 年。嗣宗晦迹尚通,或者居丧不能守礼,何至闻母死而 留棋决赌,临葬母而饮酒烹豚?天地不容,古所未有。 此皆元康之后,八达之徒,沉溺下流,妄诬先达,造为 悖行,崇饰恶言,以籍风流之宗,遂加荒唐之论。争为 枭獍,坐致羯胡率兽食人,扫地都尽。邓粲所纪,世说 所贩,深为害理,贻误后人。有志名教者,亟当辞而辟 之也。” 嘉锡案:以空言翻案,吾所不取。籍之不顾 名教如此,而不为清议所废弃者,赖司马昭保持之也。 观何曾事自见。

  10 阮仲容、咸也。步 兵居道南,〔一〕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 月七日,北阮盛晒衣,〔二〕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 大布犊鼻□于中庭。〔三〕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 俗,聊复尔耳!”竹林七贤论曰:“诸 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 。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 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也。”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阮籍为步兵 校尉,阮咸未尝为此官。此条阮仲容下‘步兵’二字盖 衍。后人或疑仲容、步兵连文,是并举咸、籍二人故晋 书阮咸传遂云:‘咸与籍居道南。’盖即本世说之文。 然临川如果并举咸、籍,则籍当先咸,而云‘仲容步兵 ’,成何文理?且下但言挂□,何须连及嗣宗?注引七 贤论,亦无籍事。又孝标于下条注曰:‘籍也’,而于 此无注。则原本无此二字可知。唐修晋书,多本世说, 而咸传载此,乃有咸与籍之文。则尔时世说已误也。”

〔二〕 御览卷三十一引韦氏月录曰 :“七月七日晒曝革裘,无虫。”又引崔寔四民月令曰 :“七月七日暴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全唐诗沈佺 期七夕曝衣篇自注引王子阳园苑疏云:“太液池边有武 帝阁,帝至七月七日夜,宫女出后衣曝之。”

〔三〕 养新录四曰:“史记司马相 如传:‘相如自着犊鼻裈。’韦昭曰:‘今三尺布作, 形如犊鼻矣。’案广雅:‘●襣,□也。□无裆者谓之 ●。●,度没反。’说文无●字,当为突,即犊鼻也。 突、犊声相近,重言为犊鼻,单言为突。后人又加衣旁 耳。”

  11 阮步兵籍也。丧母 ,裴令公楷也。往吊之。〔一〕 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 喭毕,便去。〔二〕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 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 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 得其中。名士传曰:“阮籍丧亲,不率 常礼,裴楷往吊之,遇籍方醉,散发箕踞,旁若无人。 楷哭泣尽哀而退,了无异色,其安同异如此。”戴逵论 之曰:“若裴公之制吊,欲冥外以护内,有达意也,有 弘防也。”

【校文】

 注“制吊” “制”,景宋本及沈 本俱作“致”。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阮长于裴且三 十岁,宜裴以仪轨自居。然阮丧母在嘉平中,楷时未弱 冠,似未必有此事。”又云:“御览五百六十一引裴楷 别传云:‘初陈留阮籍遭母丧,楷弱冠往吊。’”

〔二〕 书钞八十五引裴楷别传云: “阮籍遭母丧,楷往吊。籍乃离丧位,神气晏然,纵情 啸咏,旁若无人。楷便率情独哭,哭毕而退。”

  12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闲共集,不复 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一〕围坐,相向大酌。时 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二〕便共饮之。

【笺疏】

〔一〕 “瓮”,山谷外集注七引作 “盆”。

〔二〕 程炎震云:“晋书四十九阮 咸传云:‘咸直接去其上。’”

  13 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步 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竹 林七贤论曰:“籍之抑浑,盖以浑未识己之所以为达也 。后咸兄子简,亦以旷达自居。父丧,行遇大雪,寒冻 ,遂诣浚仪令,令为它宾设黍臛,简食之,以致清议, 废顿几三十年。是时竹林诸贤之风虽高,而礼教尚峻, 迨元康中,遂至放荡越礼。乐广讥之曰:‘名教中自有 乐地,何至于此?’乐令之言有旨哉!谓彼非玄心,徒 利其纵恣而已。”

  14 裴成公妇,王戎女。王戎晨往裴许,不通 径前。裴从床南下,女从北下,相对作宾主,了无异色 。裴氏家传曰:“頠取戎长女。”

  15 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 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箸重服 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即遥集之母 也。竹林七贤论曰:“咸既追婢,于是 世议纷然。自魏末沉沦闾巷,逮晋咸宁中,始登王途。 〔一〕”阮孚别传曰:“咸与姑书曰:‘胡婢遂生胡儿 。’姑答书曰: ‘鲁灵光殿赋曰 :“胡人遥集于上楹”,可字曰遥集也。’故孚字遥集 。”

【校文】

 “定将去” “定”,沈本作“迺 ”。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咸云人种,则 孚在孕矣。孚传云:‘年四十九卒’,以苏峻作逆推之 ,知是咸和二年。则生于咸宁五年。泰始五年荀勖正乐 时,咸已为中护军长史、散骑侍郎,而云‘咸宁中始登 王途’,非也。”

  16 任恺既失权势,不复自检括。或谓和峤曰 :“卿何以坐视元裒败而不救?”〔一〕和曰:“元裒 如北夏门,拉□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二〕晋 诸公赞曰:“恺字元裒,乐安博昌人。有雅识国干,万 机大小多综之。与贾充不平,充乃启恺掌吏部,又使有 司奏恺用御食器,坐免官,世祖情遂薄焉。”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恺传云: ‘贾充遣尚书右仆射高阳王珪奏恺,遂免官。’考武纪 ,珪为仆射在太始七年,至十年薨。恺之免官,当在此 数年中。和峤时为中书令,故人责以不救也。”

〔二〕 程炎震云:“北夏门盖即大 夏门。” 嘉锡案:晋书地理志:“洛阳北有大夏、广 莫二门。”洛阳伽蓝记序曰:“北面西头,汉曰夏门, 魏、晋曰大夏门。尝造三层楼,去地二十丈。洛阳城门 楼皆两重,惟大夏门甍栋干云。”和峤于洛 阳 十二门独举北夏门者,盖以其最壮丽繁盛也。说文:“ 拉,摧也。”“□”字始见集韵八戈及类篇十二上云: “良何切,拣也。”韵会举要二十哿云:“朗可切,裂 也。”均与拉□之义不相近。此乃六朝俗字,其义则推 物使动也。今通作挪。玉篇云:“挪,奴多切,搓挪也 。”又见王仁煦切韵及篆隶万象名义。盖搓挪则物自移 动,二字不知孰为后起。任恺为侍中,总门下枢要,管 综既繁,权势日重,自为人所侧目。加以与贾充不平, 充朋党甚盛,浸润多端,毁言日至,虽慈母犹不免投杼 ,况人主乎?峤与恺亲善,武帝所素知。若复以口舌相 救,将益为帝所疑,于事终无所益。盖恺之必败,如城 门之自坏,非一朝一夕之故矣。故其言如此。

  17 刘道真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 不留连。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甚乐其歌啸,乃杀豚 进之。道真食豚尽,了不谢。妪见不饱,又进一豚,食 半余半,迺还之。后为吏部郎,妪儿为小令史,道真超 用之。不知所由,问母;母告之。于是齎牛酒诣道真, 道真曰:“去!去!无可复用相报。”刘 宝已见。

  18 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 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名 士传曰:“脩性简任。”

  19 山季伦为荆州,〔一〕时出酣畅。人为之 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二〕日莫倒载归 ,茗艼无所知。〔三〕复能乘骏马,倒箸白接篱。〔四 〕举手问葛彊,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彊是其 爱将,并州人也。襄阳记曰:“汉侍中 习郁于岘山南,依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边有高堤,种 竹及长楸,芙蓉菱芡覆水,是游燕名处也。山简每临此 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曰:‘此是我高阳池也!’襄阳 小儿歌之。”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四十三本 传:永嘉三年,简镇襄阳。”

〔二〕 水经注二十八沔水注曰:“ 沔水迳蔡洲,又与襄阳湖水合。水上承鸭湖,东南流迳 岘山西。又东南流,注白马陂水。又东,入侍中襄阳侯 习郁渔池。郁依范蠡养法作大陂,陂长六十丈,广四十 步。池中起钓台。池北亭,郁墓所在也。列植松篁于池 侧。沔水上,郁所居也。又作石洑,逗引大池水,于宅 北作小鱼池。池长七十步,广二十步,西枕大道,东北 二边,限以高堤,楸竹夹植,莲芡覆水,是游宴之名处 也。山季伦之镇襄阳,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 元和郡县志二十一曰:“襄阳县习郁池在县南十四里。 ”太平寰宇记一百四十五曰:“习郁池在襄阳东十五里 。”

    鸡肋编上曰:“余尝守官襄 阳,今州城在岘、万两山之间。岘山在东,万山在西。 习池在凤林寺。山北岸为汉江所啮,甚迩。数十年之后 ,当不复见矣。”王世贞宛委余编八曰:“余过襄阳, 城之十余里为习家池,不能二亩许,乃是流泉汇而为池 耳。前半里许,俯大 江。按水经 注:‘沔水迳蔡洲,与襄阳湖水合’云云,然则今之习 池,非复昔之旧矣。又其地高,不可引湖水。”

〔三〕 茗艼,水经沔水注及类聚九 引襄阳记作“酩酊”。黄生义府下云:“酩酊二字古所 无。世说‘茗艼无所知’,盖借用字。今俗云懵懂,即 茗艼之转也。又列子‘眠娗諈诿’,张湛注:‘眠娗, 不开通貌。’详注义,则眠娗当即读茗艼。”

〔四〕 张淏云谷杂记二曰:“杜子 美诗云:‘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王洙注引世说 山简倒着白接□事,且云:‘接□,衫也。’予按郭璞 尔雅注云:‘白鹭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今江东人取以 为睫攡。’又广韵云:‘接□,白帽。’而集韵又作● 及●,亦云‘白帽’。李白答人赠乌纱帽云:‘领得乌 纱帽,全胜白接□。’则接□为帽明甚,非衫也。洙误 矣。”

    尔雅释鸟郭注曰:“白鹭头 翅背上皆有长翰毛,今江东人取以为睫攡,名之曰白鹭 缞。”郝懿行疏曰:“郭云‘江东人取以为睫攡’者, 广韵云:‘接□,白帽,即睫攡也。’御览引此注,正 作接攡。” 嘉锡案:景宋本御览六百八十七引郭注及 世说实作接离,不作攡及篱也。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十 曰:“晋书山简传:襄阳人歌曰:‘日暮倒载归。’人 说倒载甚多,俱不洒脱。吾以为倒身于车中,无疑也。 言倒即倒卧,言载即其车。可知倒载来归,既而复能骑 骏马也。盖归时以茗艼之故,倒卧车中;比入城,酒稍 解,遂能骑马。虽能骑马,终被酒困,故倒着白接离也 。上倒上声,下倒去声,着入声。”

  20 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 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 :“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一〕文 士传曰:“翰任性自适,无求当世,时人贵其旷达。”

【校文】

 “独不为” 景宋本及沈本无“独 ”字。

【笺疏】

〔一〕 明陆树声长水日抄曰:“张 季鹰因秋风起,思吴中莼菜鲈鱼,幡然曰:‘人生贵适 志,安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观其语顾荣曰:‘ 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 本志山林,无望于时。’故托言以去,而或者乃谓之曰 :‘子独不为身后名?’不知翰方逃名当世,何暇计身 后名耶?”

  21 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 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晋中兴书 曰:“毕卓字茂世,新蔡人。〔一〕少傲达为胡毋辅之 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 ,卓因醉,夜至其□间取饮之。主者谓是盗,执而缚之 ,知为吏部也,释之。卓遂引主人燕□侧,取醉而去。 温峤素知爱卓,请为平南长史,卒。”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卓传云: 新蔡●阳人。”

  22 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一〕经 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 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 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 “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 ,家追问迺知。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六十八循 传作‘太子舍人’,是愍怀太子也。永康元年,愍怀废 死,后立其子为皇太孙,太子官属即转为太孙官属。”

  23 祖车骑过江时,公私俭薄,无好服玩。王 、庾诸公共就祖,忽见裘袍重叠,珍饰盈列,诸公怪问 之。祖曰:“昨夜复南塘一出。”祖于时恒自使健儿鼓 行劫钞,在事之人,亦容而不问。〔一〕晋 阳秋曰:“逖性通济,不拘小节。又宾从多是桀黠勇士 ,逖待之皆如子弟。永嘉中,流民以万数,扬土大饥, 宾客攻剽,逖辄拥护全卫,〔二〕谈者以此少之,〔三 〕故久不得调。”

【笺疏】

〔一〕 此条有敬胤注。

〔二〕 程炎震云:“晋书逖传:‘ 逖抚慰之曰:“比复南塘一出不?”或为吏所绳,逖辄 拥护救解之。’盖用晋阳秋语而较详,于事为合。如世 说所云,则士雅自行劫矣。”

〔三〕 嘉锡案:宾客攻剽,而逖拥 护之者,此古人使贪使诈之术也。孟尝君以鸡鸣狗盗之 徒为食客,亦是此意。谈者少 之 ,遂归罪于逖,以为自使健儿劫钞矣。

  24 鸿胪卿孔群好饮酒。王丞相语云:“卿何 为恒饮酒?不见酒家覆瓿布,日月糜烂?”〔一〕群曰 :“不尔,不见糟肉,乃更堪久。”群尝书与亲旧:“ 今年田得七百斛秫米,不了曲糱事。”群 已见上。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群传:日 月下有久字。”

  25 有人讥周仆射:“与亲友言戏,秽杂无检 节。”邓粲晋纪曰:“王导与周顗及朝 士诣尚书纪瞻观伎。瞻有爱妾,能为新声。顗于众中欲 通其妾,露其丑秽,颜无怍色。有司奏免顗官,诏特原 之。”周曰:“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 ”〔一〕

【笺疏】

〔一〕 嘉锡案:伯仁名德,似不宜 有此。然魏、晋之间,蔑弃礼法,放荡无检,似此者多 矣。御览八百四十五引典论曰:“孝灵末,常侍张让子 奉为太医令,与人饮,辄去衣露形,为戏乐也。”可见 此风起于汉末。本书德行篇曰:“王平子、胡毋彦国诸 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注引王隐晋书曰:“ 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其 后 贵游子弟阮瞻、王澄、谢鲲、胡毋辅之之徒皆祖述于籍 ,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 。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也。”伯仁与瞻等同时 ,不免名士习气,故其举动相同。特因其死在瞻等之后 ,晚年名德日重,故不与诸人同科耳。或谓诸人虽裸袒 ,不过朋友作达,何至众中欲通人妾?不知王隐谓瞻等 露丑恶,同禽兽,则亦何所不至?且此自是当时风气。 亦不独瞻等为然也。抱朴子疾谬篇曰:“轻薄之人,迹 厕高深。交成财赡,名位粗会,便背礼叛教,托云率任 。才不逸伦,强为放达。以傲兀无检者为大度,以惜护 节操为涩少。于是腊鼓垂,无赖之子,白醉耳热之后, 结党合群,游不择类,携手连袂,以遨以集。入他堂室 ,观人妇女,指玷修短,评论美丑。或有不通主人,便 共突前,严饰未办,不复窥听。犯门折关,逾垝穿隙, 有似抄劫之至也。其或妾媵藏避不及,至搜索隐僻,就 而引曳,亦怪事也。然落拓之子,无骨鲠而好随俗者, 以通此者为亲密,距此者为不恭。于是要呼愦杂,入室 视妻,促膝之狭坐,交杯觞于咫尺。弦歌淫冶之音曲, 以誂文君之动心。载号载呶,谑戏丑亵。穷鄙极黩,尔 乃笑(此句疑脱一字)。乱男女之大节,蹈相鼠之无仪 。然而俗习行惯,皆曰此乃京城上国公子王孙贵人所共 为也。”沈约宋书五行志一亦曰:“晋惠帝元康中,贵 游子弟相与为散发□身之饮,对弄婢妾。逆之者伤好, 非之者负讥。希世之士,耻不与焉。盖胡翟侵中国之萌 也。岂徒伊川之民,一被发而祭者乎?”二书之言,虽 详略不同,而曲折相合,知当时之风气如此。伯仁大节 无亏而言戏秽杂,盖习俗移人,贤者不免。以彼任率之 性,又好饮狂药,昏醉之后,亦复何所不至?固不可以 一眚掩其大德,亦不必曲为之辩,以为必无此事也。

  26 温太真位未高时,屡与扬州、淮中估客樗 蒱,与辄不竞。尝一过,大输物,戏屈,无因得反。与 庾亮善,于舫中大唤亮曰:“
卿可赎我!”庾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中 兴书曰:“峤有俊朗之目,而不拘细行。”

  27 温公喜慢语,卞令礼法自居。卞 壶别传曰:“壶正色立朝,百寮严惮,贵游子弟,莫不 祗肃。”至庾公许,大相剖击。温发口鄙秽,庾公 徐曰:“太真终日无鄙言。”重其达也 。

  28 周伯仁风德雅重,深达危乱。过江积年, 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 一〕晋阳秋曰:“初,顗以雅望,获海 内盛名,后屡以酒失。庾亮曰:‘周侯末年,可谓凤德 之衰也。’”语林曰:“伯仁正有姊丧,三日醉,姑丧 ,二日醉,大损资望。每醉,诸公常共屯守。”

【校文】

 “雅重” 北堂书钞五十九引作“ 雅凝”。

【笺疏】

〔一〕 晏殊类要二十八引作“顗常 醉,及渡江,三日醒。”

    马国翰语林辑本注曰:“御 览四百九十七引‘周伯仁过江恒醉,止有姊丧三日醒, 姑丧三日醒也’。案刘(孝标)引 当 与御览同。后人以世说有三日不醒语,遂改两醒字为两 醉字。止讹为正,三讹为二耳。” 嘉锡案:御览所引 ,于文理事情,皆较世说注为协。马说是也。南史陈庆 之传载庆之子暄与兄子秀书云“昔周伯仁度江,唯三日 醒。吾不以为少”云云。正是用语林,可以为证。

  29 卫君长为温公长史,温公甚善之。每率尔 提酒脯就卫,箕踞相对弥日。卫往温许,亦尔。卫 永已见。

  30 苏峻乱,诸庾逃散。庾冰时为吴郡,单身 奔亡,〔一〕民吏皆去。唯郡卒独以小船载冰出钱塘口 ,蘧篨覆之。〔二〕时峻赏募觅冰,属所在搜检甚急。 卒舍船市渚,因饮酒醉还,舞桌向船曰:“
何处觅庾吴郡?此中便是。”冰大惶怖,然不敢动。 监司见船小装狭,谓卒狂醉,都不复疑。自送过浙江, 寄山阴魏家,得免。中兴书曰:“冰为 吴郡,苏峻作逆,遣军伐冰,冰弃郡奔会稽。”后 事平,冰欲报卒,适其所愿。卒曰:“出自厮下,不愿 名器。少苦执鞭,恒患不得快饮酒。使其酒足余年毕矣 ,无所复须。”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 ,终其身。时谓此卒非唯有智,且亦达生。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咸和二年二月 ,庾冰奔会稽。”

〔二〕 李详云:“详案:说文:‘ 籧篨,粗竹席也。’通鉴九十四作蘧蒢。胡注:‘从草 者,今芦□也。’案古人从艸从竹之字互用,胡氏亦望 文生义耳。其实竹席、芦席,皆可覆之。” 嘉锡案: 方言五曰:“簟,宋、魏之闲谓之笙,或谓之籧●。自 关而西,或谓之簟,或谓之●,其粗者谓之籧篨。自关 而东,或谓之篕掞。”郭注曰:“江东呼籧篨为□,音 废。”

  31 殷洪乔作豫章郡,〔一〕殷 氏谱曰:“羡字洪乔,陈郡人。〔二〕父识,镇东司马 。羡仕至豫章太守。”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 。既至石头,〔三〕悉掷水中,因祝曰:“沈者自沈, 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四〕

【笺疏】

〔一〕 程炎震云:“羡于咸康中为 长沙,见庾翼传。作豫章未知何时?盖亦成帝时。”

〔二〕 书钞一百三引语林作“郡下 人”。御览五百九十五作“郡人”。

〔三〕 能改斋漫录九曰:“汪藻彦 章为江西提学,作石头驿记云:‘自豫章绝江而西,有 山屹然。并江西出,曰石头渚。世以为殷洪乔投书之地 。今且千载,而洪乔之名与此山俱传。’然则石头之名 ,汪彦章徇流俗之失,竟以为洪乔投书之地,失之矣。 予尝考之,盖江南有两石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与 夫王敦、苏峻之所据者,此隶乎金陵者也。 余 孝顷与萧勃即石头作两城,二子各据其一,此豫章之石 头也。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行,致书百余函 ,次石头皆投之。盖金陵晋室所都,都下人士以羡出守 ,故因书以附之。投之石头,谓羡出都而投,而非抵豫 章而投也。后人以羡尝守豫章,而豫章适有石头,故因 石头之名号投书渚矣。” 嘉锡案:此事原有二说。世 说及今晋书殷浩传均作都下人附书。羡既不肯为人作致 书邮,则不必携至豫章而后掷之水中。吴曾以为是金陵 之石头,固自有理。然御览七十一引晋书曰:“殷羡建 元中为豫章太守。去郡,郡人多附书一百余封。行至江 西石头渚岸,以书掷水中,故时人号为投书渚。”是附 书者,乃豫章郡人,而非都下人士。且明明指为江西石 头渚矣。寰宇记一百六载其事于洪州南昌县石头渚条下 ,并不始于汪彦章。吴曾之说知其一,未知其二也。世 说此条本之语林。书钞、御览引语林,均作“郡人附书 ”。疑世说都字为传写之讹。唐史臣不觉其误,反据以 改旧晋书,所谓郢书而燕说之也。景定建康志十九云: “投书渚,今在城西。”是亦以为金陵之石头。而所引 晋史,仍作“殷羡去郡,人多附书”。则又两失之矣。

    说郛卷五十引豫章古今记曰 :“石头津在郡江之西岸,亦名沈书浦。晋殷羡字洪乔 ,为豫章太守,临去,因附书百封。羡将至石头,沈之 ,内有嘱托事,掷于水中曰:‘有事者沈,无事者浮。 ’故名焉。”

〔四〕 嘉锡案:此出语林,见御览 五百九十五引。

  32 王长史、谢仁祖同为王公掾。王 濛别传曰:“丞相王导辟名士时贤,协赞中兴。旌命所 加,必延俊乂, 辟濛为掾。”长 史云:“谢掾能作异舞。”谢便起舞,神意甚暇。晋 阳秋曰:“尚性通任,善音乐。”语林曰:“谢镇西酒 后,于槃案闲,为洛市肆工鸲鹆舞,甚佳。”王公 熟视,谓客曰:“使人思安丰。”戎性 通任,尚类之。

  33 王、刘共在杭南,〔一〕酣宴于桓子野家 。伊已见。谢镇西往尚书墓还, 葬后三日反哭。诸人欲要之,初遣一信,犹未许,然已 停车。重要,便回驾。诸人门外迎之,把臂便下,裁得 脱帻箸帽。酣宴半坐,乃觉未脱衰。尚 书,谢裒,尚叔也。已见。宋明帝文章志曰:“尚性轻 率,不拘细行。兄葬后,往墓还,王濛、刘惔共游新亭 ,濛欲招尚,先以问惔曰:‘计仁祖正当不为异同耳。 ’惔曰:‘仁祖韵中自应来。’乃遣要之。尚初辞,然 已无归意。及再请,即回轩焉。其率如此。”

【校文】

 注“尚初辞”下,沈本有“不往” 二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杭,朱雀桁也 。”

  34 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 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陈郡袁耽,俊迈多能。袁 氏家传曰:“耽字彦道,陈郡阳夏人,魏中郎令涣曾孙 也。魁梧爽朗,高风振迈,少倜傥不羁,有异才,士人 多归之。 仕至司徒从事中郎。” 宣武欲求救于耽,耽时居艰,恐致疑,试以告焉。 应声便许,略无慊吝。遂变服怀布帽随温去,与债主戏 。耽素有蓺名,债主就局曰:“汝故当不办作袁彦道邪 ?”遂共戏。十万一掷,直上百万数。投马绝叫,〔一 〕傍若无人,探布帽掷对人曰:“汝竟识袁彦道不?” 〔二〕郭子曰:“桓公樗蒱,失数百斛 米,求救于袁耽。耽在艰中,便云:‘大快。我必作采 ,卿但大唤。’即脱其衰,共出门去。觉头上有布帽, 掷去,箸小帽。既戏,袁形势呼袒,掷必卢雉,二人齐 叫,敌家顷刻失数百万也。”〔三〕

【校文】

 “慊吝” 景宋本作“嫌恪”。“ 慊”,沈本作“嫌”。
 注“少倜傥不羁,有异才” 沈 本作“少有异才,倜傥不羁”。

【笺疏】

〔一〕 吴承仕曰:“投马之马,当 即今所谓筹马欤?”

〔二〕 程炎震云:“晋书八十三耽 传云:‘其通脱若此。’”

〔三〕 嘉锡案:御览七百五十四引 郭子曰:“桓公年少至贫,尝樗蒱,失数百斛米。齿既 恶,意亦沮,自审不复振,乃请救于袁彦道。桓具以情 告,袁欣然无忤,便即俱去门,云‘我不但拔卿、要为 卿破之,我必作快齿,卿但快唤’云云。”较此注所引 ,互有详略。

  35 王光禄云:“酒,正使人人自远。”光 禄,王蕴也。续晋阳秋曰:“蕴素嗜酒,末年尤甚。及 在会稽,略少 醒日。”

  36 刘尹云:“孙承公狂士,每至一处,赏玩 累日,或回至半路却返。”中兴书曰: “承公少诞任不羁,家于会稽,性好山水。及求鄞县, 遗心细务,纵意游肆,名阜盛川,靡不历览。”

  37 袁彦道有二妹:一适殷渊源,一适谢仁祖 。袁氏谱曰:“
耽大妹名女皇,适殷浩。小妹名女 正,适谢尚。”语桓宣武云:“恨不更有一人配卿 。”

  38 桓车骑在荆州,张玄为侍中,使至江陵, 路经阳岐村〔一〕,村临江,去荆州二 百里。俄见一人,持半小笼生鱼,径来造船云:“ 有鱼,欲寄作脍。”张乃维舟而纳之。问其姓字,称是 刘遗民。〔二〕中兴书曰:“刘驎之, 一字遗民。”已见。张素闻其名,大相忻待。刘既 知张衔命,问:“谢安、王文度并佳不?”张甚欲话言 ,刘了无停意。既进脍,便去,云:“向得此鱼,观君 船上当有脍具,是故来耳。”于是便去。张乃追至刘家 ,为设酒,殊不清旨。张高其人,不得已而饮之。方共 对饮,刘便先起,云:“今正伐荻,不宜久废。”张亦 无以留之。

【校文】

 “无停意” “停”,渚宫旧事引 作“留”。
 “方共对饮” “共”,渚宫旧 事引作“欲”。

【笺疏】

〔一〕 水经注三十五云:“江水又 右迳阳岐山北,山沈大江。”寰宇记一百四十六云:“ 阳岐山在石首县西一百步。”程炎震云:“旧唐书地理 志:‘石首县显庆元年移治阳岐山下。’御览四十九引 荆南记云:‘石首县阳岐山,山无所出,不足可书。本 属南平界。’又引范元年记云:‘故老相承云:胡伯始 以本县境无山,此山上计偕簿。’按此山当有脱文,今 姑仍之。”

〔二〕 李慈铭云:“案史通杂说上 史记篇注云:‘刘遗民、曹缵皆于檀氏春秋有传。’今 晋书则了无其名。宋书周续之传言彭城刘遗民遁迹庐山 ,与续之及陶渊明称浔阳三隐。白居易宿西林寺诗注有 柴桑令刘遗民。郎锳七修类槁谓刘遗民名程之。据此注 引何法盛书,则遗民是驎之别字,岂柴桑令又一人欤? 今晋书刘驎之传,不言一字遗民。” 嘉锡案:此条自 “名程之”以上,皆孙志祖之说,见读书脞录卷三。渚 宫旧事五作“问其姓氏,称刘道岷”。注云:“一云字 道民。”案道民、遗民,自是两人。隋书经籍志云:“ 梁有老子玄谱一卷,晋柴桑令刘遗民撰,亡。”又云: “梁有柴桑令刘遗民集五卷,录一卷,亡。”经典释文 序录有刘遗民玄谱一卷,注云:“字遗民,彭城人,东 晋柴桑令。”广弘明集三十二有释慧远与隐士刘遗民等 书,道宣注云:“彭城刘遗民,以晋太元中除宜昌、柴 桑二县令。值庐山灵邃,足以往而不返。丁母忧,去职 入山。于西林涧北,别立禅坊,养志闲处。在山一十五 年,年五十 七。”莲社高贤传云 :“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刘裕以其不屈,乃旌其号 曰遗民。”据此,则其人虽与刘驎之同时,同号遗民, 而其名字、里贯、仕履以及平生事迹,乃无一同者。其 非一人,了然易见。栖逸篇注言驎之居阳岐,去道斥近 。晋书驎之传亦言居于阳岐,在官道之侧。与此条张玄 往江陵,而道经阳岐村者合。然则与玄遇者,自是驎之 ,与白莲社中之刘遗民固绝不相干也。御览五百四引晋 中兴书曰:“刘驎之字子骥,一字道民。”与此注引作 一字遗民者不同。考水经注四十引有刘道民诗。盖驎之 自字道民,后人校世说者但知有庐山之刘遗民,遂妄改 为“遗”耳。 又案:莲社高贤传,乃宋大观间沙门怀 语据陈舜俞本重修。舜俞原书,见宋本庐山记卷三,题 为十八贤传。其刘遗民传云:“刘程之字仲思,彭城聚 里人。解褐府参军。程之既慕远公名德,欲白首同社, 乃录寻阳、柴桑,以为入山之资。岁满弃去,结庐西林 ,蔽以榛莽。义熙闲,公侯复辟之,皆不应。后易名遗 民。义熙六年庚戌终,春秋五十七。”无刘裕以其不屈 ,旌其号曰遗民之说。高贤传之言,疑出傅会。佛祖通 载八亦云:“司徒王谧、丞相桓玄、侍中谢混、太尉刘 裕咸嘉其贤,欲相推荐。程之力辞。太尉亦以其志不屈 ,与群公议遗民之号旌焉。”与高贤传同一不可据。

  39 王子猷诣郗雍州,中兴书 曰:“郗恢字道胤,高平人。父昙,北中郎将。恢长八 尺,美□□,风神魁梧。烈宗器之,以为蕃伯之望。自 太子左率,擢为雍州刺史。”雍州在内,见有□□ ,〔一〕云:“阿乞那得此物?”阿乞 、恢小字。令左右送还家。郗出见之,王曰:“向 有大力者负之而趋。”庄子曰:“夫藏 舟于壑,藏山 于泽,谓之固矣。 然有大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郗无忤色。

【校文】

 “□□” “□”,沈本作“毾” 。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当作 毾□。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
织毛褥曰□毹,细者谓之毾□。’ 后汉书西域传注引埤仓:‘毾□,毛席也。’北堂书钞 引通俗文:‘氍毹之细者曰毾□。’玉篇:‘毾□,席 也。’集韵:‘毾□,罽也。’字书、韵书,并无□字 。”

    程炎震云:“□即毾字。玉 篇:‘毾,他腊切,毾□席。□,都能切,毾□也。’ 广韵二十八盍:‘毾,吐盍切,毾□。’又十七登:‘ □,都滕切,毾□。’后汉书百十八西域传:‘天竺国 有细布好毾□’,注:‘毾,它盍反。□,音登。’埤 苍:‘白毛席也。’释名曰:‘施之承大床前,小榻上 ,以登床也。’”按今本释名卷六作榻登,贤注所引亦 小异。”吴承仕曰:“据此,是□□尚希有,故时人珍 之。”

  40 谢安始出西戏,失车牛,便杖策步归。道 逢刘尹,语曰:“安石将无伤?”谢乃同载而归。

  41 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尝伺人 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主人迎神出见,问以非 时,何得在此?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 一〕遂隐门侧。至晓,得食便退,了无怍容。为人有记 功,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 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后宣武漂洲与简文集,〔二 〕友亦预焉。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友皆名列,曾 无错漏。宣武验以蜀城阙簿,皆如其言。坐者叹服。谢 公云:“罗友讵减魏阳元!”〔三〕后为广州刺史,当 之镇,刺史桓豁语令莫来宿。〔四〕答曰:“民已有前 期。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 。”征西密遣人察之。至日,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 之怡然,不异胜达。在益州语儿云:“我有五百人食器 。”家中大惊。其由来清,而忽有此物,定是二百五十 沓乌樏。〔五〕晋阳秋曰:“友字它仁 ,襄阳人。少好学,不持节检。性嗜酒,当其所遇,不 择士庶。又好伺人祠,往乞余食,虽复营署垆肆,不以 为羞。桓温常责之云:‘君太不逮!须食,何不就身求 ?乃至于此!’友傲然不屑,答曰:‘就公乞食,今乃 可得,明日已复无。’温大笑之。始仕荆州,后在温府 。以家贫乞禄,温虽以才学遇之,而谓其诞肆,非治民 才,许而不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温为席起别,友至 尤晚。问之,友答曰:‘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 是首旦出门,于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 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 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温虽笑其滑稽,而心颇愧 焉。后以为襄阳太守,累迁广、益二州刺史。在藩举其 宏纲,不存小察,甚为吏民所安说。薨于益州。”〔六 〕

【校文】

 “至日” “日”,景宋本及沈本 作“夕”。
 注“字它仁” “它”,沈本作 “宅”。
 注“以才学遇之” 沈本“才” 作“文”。
 注“起别” “起”,景宋本及 沈本作“赴”。
 注“始怖终惭” “怖”,景宋 本及沈本作“□”。

【笺疏】

〔一〕 钱大昕恒言录二曰:“世说 罗友曰:‘闻君祠,欲乞一顿食耳。’南史徐湛之传: ‘今日有一顿饱食,欲残害我儿子。’杜子美诗:‘顿 顿食黄鱼。’旧唐书食货志:‘宜付所司决,痛杖一顿 。’阮常生注曰:‘常生案:水经注:“尔雅曰:‘山 一成谓之顿丘。’释名谓‘一顿而成丘,无高下小大之 杀也’。”’”

〔二〕 李慈铭云:“案漂洲,当作 溧洲,本作烈洲,亦作洌洲。在今江南江宁县西南七十 里,以旁有烈山得名。此因烈误洌,因洌误溧,遂讹为 漂耳。晋书桓温传作洌洲。桓冲传亦误作漂州。”程炎 震云:“御览六十九引丹阳记曰:‘烈洲在县西南。’ 舆地志云:‘吴旧津所也。内有小水,堪泊船,商客多 停以避烈风,故以名焉。王浚伐吴宿于此。简文为相时 ,会桓元子之所也。亦曰漂洲。洲上有山,山形似栗。 伏滔北征赋谓之烈洲。’又曰:‘江宁县二十五里有洌 洲。’按漂洲当作溧洲,即洌洲也。简文会温于洌洲, 通鉴在哀帝 兴宁三年二月。胡三 省曰:‘今姑孰江中有洌山,即其地。又会桓元子之所 也。’子字原脱,今补。”

〔三〕 程炎震云:“桓温以永和三 年丁未平蜀,至兴宁三年乙丑,凡十九年,是真强记者 矣。”晋书:“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官至司徒, 谥曰康。”传不言其强记,其事未详。

〔四〕 程炎震云:“兴宁三年,桓 豁为荆州。”

〔五〕 李慈铭云:“案沓,重也。 樏已见卷中之上雅量篇。其器似盘中有隔,犹唐之牙盘 ,今之手盒。一器中攒聚数十隔。故友二百五十重乌樏 者,每隔之下必有其托,遂成五百食器矣。友家清贫, 盖用黑漆此器,故曰乌樏。”程炎震云:“玉篇:‘沓 ,重叠也。’广韵:‘沓,重也,合也。’樏当为有盖 之器,故一樏可为两人食器也。” 嘉锡案:广韵:“ 樏,力委切,似盘,中有隔也。”解见雅量篇“王夷甫 尝属族人事”条。御览七百五十九引东宫旧事曰:“漆 三十五子方樏二沓,盖二枚。”与此可以互证。樏之为 器,其形似盘而有盖,又似盒,中分数隔。一隔之中, 别置小盘以盛菜,如今之碟子,为其便于洗涤也,故谓 之樏。樏之为言累也。盒为母,而碟为子,几隔则为几 子。故杜兰香传有七子樏,而祖台之志怪谓之七子盒盘 也。盒与碟合为一副,则谓之沓。沓者,叠也。言隔之 上又有碟,其形叠叠然也。但东宫旧事之与世说,又自 不同。旧事之所谓沓,举盒言之,故三十五子而为一沓 。则樏一而碟三十五也。此所谓沓者,举碟言之,欲其 数之多,故以一碟一隔为一沓。盖取出其碟,隔中亦可 以盛菜,故二百五十沓,而可为五百人食器也。第不知 凡为几樏?樏有几子耳?程氏以樏与盖,为两人食器, 非也。樏必有隔,无隔则不得谓之樏。三十五子之樏, 而止有一盖,则碟多而盖少。一沓恶能分食两人乎?乌 樏者,涂之使 黑,而不用漆,极 言其清贫耳。后人或去盒,独用其碟。古无碟子,既不 可名樏,又似盘而小,复不可名盘,遂谓之叠。酉阳杂 俎十五云:“刘录事食鲙数叠,咯出一骨珠子,乃置于 茶瓯中,以叠覆之。”又云:“有大虾蟆如叠。”金石 萃编一百三唐济渎庙北海坛祭器碑,有□二百个,叠子 五十只,盘子五十只。王氏跋云:“叠子厕于□后,即 今俗名碟子。叠有重累之义。碟音舌,集韵云‘治皮也 ’,不与碗同类。今俗作碟,非也。”其说是矣。以余 考之:碟字,宋人本作楪。归田录四云:“吕文穆公为 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 献以求知。公笑曰:‘吾面不过楪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东京梦华录四云:“都人风俗奢侈,凡酒店中两 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 片,水菜碗三五只。”武林旧事六记酒楼云:“酒未至 ,则先设看菜数楪。及举杯,则又换细菜。”又卷九记 高宗幸张俊府,俊所进奉宝器,有玉椽头楪儿一,玉圆 临安样楪儿一。凡所谓楪子楪儿,皆即叠也。不知何时 又转为碟。碟固俗字,然玉篇云:“楪,余涉切,牖也 。”又“楪榆,县名”。以楪为叠,亦非其本义也。今 人知碟子之出于樏者,鲜矣。故牵连并考之如此。通鉴 长编卷一百四十三范仲淹言滕宗谅在邠州,声乐数日, 乐人弟子得银楪子三二十片。案三二十片,盖即三二十 只也。以其小而浅,故谓之片。 又案:类聚八十二引 杜兰香传,有七子樏。详见雅量篇“王夷甫尝属族人事 ”条。

〔六〕 渚宫旧事五云:“友墓在公 安县南。”

  42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 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43 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晋 东宫官名曰:“湛字处度,高平人。”张氏谱曰:“湛 祖嶷,正员郎。父旷,镇军司马。湛仕至中书郎。”〔 一〕时袁山松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山 松别见。续晋阳秋曰:“袁山松善音乐,北人旧歌有行 路难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节 制,每因酒酣,从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初,羊昙善 唱乐,桓尹能挽歌,及山松以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 绝。”今云挽歌,未详。〔二〕时人谓“张屋下陈 尸,袁道上行殡”。裴启语林曰:“张 湛好于斋前种松,养鸲鹆。袁山松出游,好令左右作挽 歌。时人云云。”

【笺疏】

〔一〕 隋书经籍志曰:“列子八卷 ,东晋光禄勋张湛注。”宋书良吏王歆之传曰:“高平 张佑,以吏材见知。佑祖湛,晋孝武时以才学为中书侍 郎、光禄勋。”

〔二〕 程炎震云:“御览四百九十 七酣醉门引俗语曰:‘宋祎死后,葬在金城南山,对琅 玡郡门。袁山松为琅邪太守,每醉,辄乘舆上宋祎冢, 作行路难歌。’晋书八十三山松传并取两说。”御览四 百九十七引俗说曰:“袁山松为琅玡太守,每醉,辄乘 舆上宋祎冢,作行路难歌。”详见品藻篇“宋祎曾为王 大将军妾”条。

    读书脞录续编四曰:“志祖 案:山松既歌行路难曲,复于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也。 自是二事,不当牵合,晋书本传两载之。”

  44 罗友作荆州从事,〔一〕桓宣武为王车骑 集别。车骑,王洽,别见。友进 坐良久,辞出,宣武曰:“卿向欲咨事,何以便去?” 答曰:“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 无事可咨。今已饱,不复须驻。”了无惭色。

【笺疏】

〔一〕 渚宫旧事五云:“友与兄崇 及甥习凿齿同为温从事。”

  45 张驎酒后挽歌甚凄苦,〔一〕桓车骑曰: “卿非田横门人,何乃顿尔至致?”驎 ,张湛小字也。谯子法训云:“有丧而歌者。或曰:‘ 彼为乐丧也,有不可乎?’谯子曰:‘书云:“四海遏 密八音。”何乐丧之有?’曰:‘今丧有挽歌者,何以 哉?’谯子曰:‘
周闻之:盖高帝召齐田横至于户乡 亭,自刎奉首,从者挽至于宫,不敢哭而不胜哀,故为 歌以寄哀音。彼则一时之为也。邻有丧,舂不相引,挽 人衔枚,孰乐丧者邪?’”按庄子曰:“绋讴所生,必 于斥苦。”司马彪注曰:“绋,引柩索也。斥,疏缓也 。苦,用力也。引绋所以有讴歌者,为人有用力不齐, 故促急之也。”春秋左氏传曰:“
鲁哀公会吴伐齐,其将公孙夏命歌 虞殡。”杜预曰:“虞殡,送葬歌,示必死也。”史记 绛侯世家曰:“周勃以吹箫乐丧。”然则挽歌之来久矣 ,非始起于田横也。然谯氏引礼之文,颇有明据,非固 陋者所能详闻。疑以传疑,以俟通博。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卷二十礼 志曰:‘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 新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 劳 □,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虽音曲摧怆,非经典所 制,违礼设衔枚之义。方在号慕,不宜以歌为名,除( 不)挽歌。挚虞以为:挽歌因倡和而为摧怆之声,衔枚 所以全哀。此亦以感众。虽非经典所载,是历代故事。 诗称“君子作歌,惟以告哀”。以歌为名,亦无所嫌。 宜定新礼如旧,诏从之。’”

  46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 :“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 日无此君?”中兴书曰:“徽之卓荦不 羁,欲为傲达,放肆声色颇过度。时人钦其才,秽其行 也。”

  47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 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中 兴书曰:“徽之任性放达,弃官东归,居山阴也。”左 诗曰:“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 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一〕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 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 而返,何必见戴?”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山阴剡,即扬 州会稽县。”

  48 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箸胜地。”王 ●已见。

【校文】

 注“●” 景宋本及沈本俱“荟” ,是。

  49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一〕旧闻桓子 野善吹笛,续晋阳秋曰:“左将军桓伊 善音乐,孝武饮燕,谢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 忤,既吹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乃不如笛,然自足 以韵合歌管。臣有一奴,善吹笛,且相便串,请进之。 ’帝赏其放率,听召奴。奴既至,吹笛,伊抚筝而歌怨 诗,因以为谏也。”〔二〕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 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 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 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三〕为作三调 。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八十一伊 传云:‘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

〔二〕 类聚四十四引语林曰:“桓 野王善解音,晋孝武祖宴西堂,乐阕酒阑,将诏野王筝 歌。野王辞以须笛。于是诏其常吹奴硕,赐姓曰张,加 四品将军,引使上殿。张硕意气激扬,吹破三笛。末取 睹脚笛,然后乃理调成曲。”野王盖子野之误。书钞一 百十引语林云:“
晋孝武祖宴西堂,诏桓子野弹筝, 桓乃抚筝而歌怨诗,悲厉之响,一堂流涕。” 嘉锡案 :事详晋书八十一桓宣传。

〔三〕 演繁露十四云:“今之交床 ,制本虏来,始名胡床。桓伊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 是也。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嘉锡案:御览卷六百 九十九引风俗通曰:“灵帝好胡服帐,京师皆竞为之。 ”又卷七百六引云:“灵帝好胡床。”晋书五行志曰: “泰始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

  50 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马,玄 别传曰:“玄初拜太子洗马,时朝廷以温有不臣之迹, 故抑玄为素官。”船泊荻渚。〔一〕王大服散后已 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 温酒来!”桓乃流涕呜咽,王便欲去。桓以手巾掩泪, 因谓王曰:“犯我家讳,何预卿事?”〔二〕晋 安帝纪曰:“玄哀乐过人,每欢戚之发,未尝不至呜咽 。”王叹曰:“灵宝故自达。”灵 宝,玄小字也。异苑曰:“玄生而有光照室,善占者云 :‘此儿生有奇耀,宜目为天人。’宣武嫌其三文,〔 三〕复言为‘神灵宝’,犹复用三。既难重前,却减‘ 神’一字,名曰‘灵宝’。”语林曰:“玄不立忌日, 止立忌时,其达而不拘,皆此类。”

【校文】

 注“宜目为天人” “目”,景宋 本作“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玄传云: ‘年二十三,始拜太子洗马。’则是太元十六年,王忱 已为荆州。此荻渚当在江陵。”

〔二〕 嘉锡案:颜氏家训风操篇曰 :“礼云:‘见似目瞿,闻名心瞿。’有所感触,恻怆 心眼。若在从容平常之地,幸须申其 情 耳。必不可避,亦当忍之,不必期于颠沛而走也。梁世 谢举甚有声誉,闻讳必哭,为世所讥。又有臧逢世,臧 严之子,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孝元经牧江州,遣往建 昌督事,郡县民庶,竞修笺书。有称严寒者,必对之流 涕。不省取记,多废公事。”由颜氏之言观之,知闻讳 而哭,乃六朝之旧俗。故虽凶悖如桓玄,不敢不谨守此 礼也。御览卷五百六十二引世说曰:“桓玄呼人温酒, 自道其父名。既而曰:‘英雄正自粗疏。’”今世说既 无其语,且正与此相反,不知本出何书。恐是孝标之注 ,盖引他书,以明与世说不同。今本为宋人所削耳。

〔三〕 吴承仕曰:“嫌有三文,‘ 天人’非三文也。此注恐有夺误。” 嘉锡案:宣武嫌 其三文,若字为天人,则止二文。盖天人下脱一字。今 本异苑亦误作“目为天人”。

  51 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 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言 阮皆同相如,而饮酒异耳。

  52 王佛大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 相亲。”晋安帝纪曰:“忱少慕达,好 酒,在荆州转甚,一饮或至连日不醒,遂以此死。”〔 一〕宋明帝文章志曰:“忱嗜酒,醉辄经日,自号上顿 。世喭以大饮为‘上顿’,起自忱也。”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北堂书钞一百 四十八引祖台之与王荆州忱书曰:‘君须复饮,不废止 之,将不获已耶?通人识士,累于此物,古人屏爵去邑 ,焚●毁榼。’案邑字有误。御览四百五十七引作卮。 ” 嘉锡案:窦革酒谱诫失篇亦引云:“古人以酒为戒 ,愿君屏爵弃卮,焚罍毁榼。殛仪狄于羽山,放杜康于 三危。古人系重离必有赠言,仆之与君,其能已乎?” 合此两书观之,知台之尝劝忱戒酒,而忱不从,故卒死 于酒。书钞所引,无“殛仪狄”以下六句,且有脱误。 严可均未检酒谱,故全晋文卷一百三十八所辑其文不全 ,今为补之如此。宋书范泰传曰:“荆州刺史王忱嗜酒 ,醉辄累旬。及醒,则俨然端肃。”

  53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 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一〕

【笺疏】

〔一〕 “便”,山谷内集注十二引 作“自”。又十九引作“便足”。 嘉锡案:赏誉篇云 :“王恭有清辞简旨,而读书少。”此言不必须奇才, 但读离骚,皆所以自饰其短也。恭之败,正坐不读书。 故虽有忧国之心,而卒为祸国之首,由其不学无术也。 自恭有此说,而世之轻薄少年,略识之无,附庸风雅者 ,皆高自位置,纷纷自称名士。政使此辈车载斗量,亦 复何益于天下哉?

  54 王长史登茅山,大恸哭曰:“琅邪王伯舆 ,终当为情死。”王氏谱曰:“廞字伯 舆,琅邪人。父荟, 卫将军。廞 历司徒长史。”周祗隆安记曰:“初,王恭将唱义,使 喻三吴,廞居丧,拔以为吴国内史。国宝既死,恭罢兵 ,令廞反丧服。廞大怒,即日据吴都以叛。恭使司马刘 牢之讨廞,廞败,不知所在。”〔一〕

【笺疏】

〔一〕 宋书王华传云:“父廞,司 徒左长史。晋隆安初,王恭起兵讨王国宝,时廞丁母忧 在家。恭檄令起兵,廞即聚众应之。以女为贞烈将军, 以女人为官属。国宝既死,恭檄廞罢兵。廞起兵之际, 多所诛戮。至是,不复得已。因举兵以讨恭为名。恭遣 刘牢之击廞,廞败走,不知所在。” 嘉锡案:廞之所 以卒至于叛,晋书王荟传谓“廞墨绖合众,诛杀异己。 自谓义兵一动,势必未宁,可乘闲而取富贵。而曾不旬 日,恭符廞去职,遂大怒,回众讨恭”。与宋书互有详 略。要之,皆狂奴故态耳。其以女为将军,亦任诞之一 端也。
 
 
 

    简傲第二十四

  1  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汉 晋春秋曰:“
文王进爵为王,司徒何曾与朝臣皆 尽礼,唯王祥长揖不拜。”唯阮籍在坐,〔一〕箕 踞啸歌,酣放自若。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咸熙元年,昭 进爵为王,阮已先一年卒矣。”

  2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 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 。”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 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荅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 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 酒。”晋阳秋曰:“戎年十五,随父浑 在郎舍,阮籍见而说焉。每适浑俄顷,辄在戎室久之。 乃谓浑:‘浚冲清尚,非卿伦也。’戎尝诣籍共饮,而 刘昶在坐不与焉。昶无恨色。既而戎问籍曰:‘彼为谁 也?’曰:‘刘公荣也。’浚冲曰:‘胜公荣,故与酒 ;不如公荣,不可不与酒;唯公荣者,可不与酒。’” 〔一〕竹林七贤论曰:“初,籍与戎父浑俱为尚书郎, 每造浑,坐未安,辄曰:‘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 就戎,必日夕而返。籍长戎二十岁,〔二〕相得如时辈 。刘公荣通士,性尤好酒。籍与戎酬酢终日, 而 公荣不蒙一杯,三人各自得也。戎为物论所先,皆此类 。”

【校文】

 “一杯” “杯”,景宋本作“● ”。
 注“酬酢” “酬”,景宋本及 沈本作“□”。

【笺疏】

〔一〕 容斋随笔卷十二云:“此事 见戎传,而世说为详。又一事云:‘公荣与人饮酒,杂 秽非类,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 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故终日共饮而醉。’( 按见任诞篇)二者稍不同。公荣待客如此,费酒多矣。 顾不蒙一杯于人乎?” 嘉锡案:余以为此即一事,而 传闻异辞耳。又晋阳秋所载浚冲语,世说以为籍语,亦 为小异。晋书从世说。

   程炎震云:“晋书四十三戎传 作戎问籍答。”

〔二〕 程炎震云:“籍长戎实二十 四岁。”

  3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 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一〕向子期为 佐鼓排。〔二〕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 。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三〕文 士传曰:“康性绝巧,能锻铁。家有盛柳 树 ,〔四〕乃激水以圜之,夏天甚清凉,恒居其下傲戏, 乃身自锻。家虽贫,有人说锻者,康不受直。唯亲旧以 鸡酒往与共饮啖,清言而已。”魏氏春秋曰:“钟会为 大将军兄弟所昵,闻康名而造焉。会名公子,以才能贵 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康方箕踞而锻,会至不为之 礼,〔五〕会深衔之。后因吕安事,而遂谮康焉。”

【校文】

 注“有人说锻者” “说”,景宋 本及沈本作“就”。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说文:‘锻 ,小冶也。’急就篇:‘锻铸铅锡镫锭鐎。’颜师古注 :‘凡金铁之属,椎打而成器者,谓之锻。销冶而成者 ,谓之铸。’王应麟补注引苍颉篇曰:‘锻,椎也。’ ”

〔二〕 程炎震云:“后汉书杜诗传 :‘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贤注:‘排 音蒲拜反,冶铸者为排以吹炭。排当作□,古字通用。 ’魏书韩暨传:‘徙监治谒者,旧时治作马排,每一熟 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工力。暨乃因长流为水 排。’裴注曰:‘
排,蒲拜反,为排以吹炭。’晋书 杜须传:‘又作人排新器。’音义曰:‘排,蒲界反。 ’玉篇:‘□,皮拜切,韦橐也。可以吹火令炽,亦作 □。’广韵十六怪:‘□,韦囊,吹火。□,上同,并 蒲拜反。’盖古只作排,后乃造□□字。文选二十一五 君咏注引向秀别传曰:‘秀尝与嵇康偶锻于洛邑,故钟 得见之。’又十六思旧赋注引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内之 山阳,钟会为大将军所昵’云云。盖中有删节,故并两 处为一。”李详云:“详案: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云: ‘□囊,埤苍作□。东观汉记作排。王弼注书作□。同 皮拜反,所以冶 家用炊火令炽者 也。’后汉书杜诗传:‘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章怀 注:‘排,音蒲拜反,冶铸者为排以吹炭。排当作□, 古字通用也。’案□以熟牛皮为之,故字从韦。吾乡冶 铜者尚有此制。□、□同字。” 嘉锡案:审言笺引音 义有删改,且误以“作排”以下均为埤苍语。今据原书 改正。冶家,音义作治家,审言改作“锻家”,并非。 慧琳音义四十二误亦同。

〔三〕 嘉锡案:嵇、钟问答之语, 亦出魏氏春秋。见三国志王粲传注引。

〔四〕 崔豹古今注曰:“合欢树似 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每风来辄自解,了不相牵缀 。树之阶庭,使人不忿。嵇康种之舍前。”

〔五〕 魏志王粲传注、文选思旧赋 注并引魏氏春秋曰“康寓居河内之山阳,钟会闻康名而 造之。康方箕踞而锻”云云。嘉锡案:晋之河内郡山阳 县,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尝疑会以贵公子居京师,宾 从如云,未必走数百里,远至山阳访康。考御览四百九 引向秀别传曰:“
秀字子期,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 与谯国嵇康、东平吕安友善。其趍舍进止,无不必同。 造事营生,业亦不异。常与康偶锻于洛邑,与吕安灌园 于山阳。收其余利,以供酒食之费。或率尔相携,观原 野,极游浪之势,亦不计远近。或经日乃归,复常业。 ”据此,是嵇、向偶锻之地在洛邑,不在山阳。故会得 与一时贤俊俱往寻康。魏氏春秋所谓康居山阳,特记其 竹林之游,而于此事,则未及分析言之耳。

  4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晋 阳秋曰:“安字中悌,东平人,冀州刺史招之第二子。 〔一〕 志量开旷,有拔俗风气。 ”干宝晋纪曰:“初,安之交康也,其相思则率尔命驾 。”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晋 百官名曰:“嵇喜字公穆,历扬州刺史,康兄也。阮籍 遭丧,往吊之。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 之。及喜往,籍不哭,见其白眼,喜不怿而退。康闻之 ,乃齎酒挟琴而造之,遂相与善。”干宝晋纪曰:“安 尝从康,或遇其行,康兄喜拭席而待之,弗顾,独坐车 中。康母就设酒食,求康儿共与戏。良久则去,其轻贵 如此。”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 欣,故作。“凤”字,凡鸟也。许慎说 文曰:“凤,神鸟也。从鸟,凡声。”

【校文】

 注“中悌” “中”,景宋及沈本 作“仲”。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魏志十六杜恕 传:‘镇北将军吕昭,又领冀州牧。’注引世语曰:‘ 昭字子展。长子巽,字长悌,为相国掾,有宠于司马文 王。次子安,字仲悌。次子粹,字季悌,河南尹。’按 昭为冀州,盖在太和中。”

  5  陆士衡初入洛,咨张公所宜诣;刘道真是 其一。陆既往,刘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礼毕,初无他 言,唯问:“东吴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一〕 陆兄弟殊失望,乃悔往。〔二〕

【笺疏】

〔一〕 嘉锡案:通典八十八孙为祖 持重议载刘宝以为孙为祖不三年,引据经典甚详。则宝 亦治丧服之学者,而其居丧 乃如 此!违其实而习其文,此魏、晋之经学,所为有名无实 也。

〔二〕 抱朴子外篇讥惑论东晋初江 表风俗之失曰:“又闻贵人在大哀,或有疾病,服石散 ,以数食宣药势,以饮酒为性命。疾患危笃,不堪风冷 ,帏帐茵褥,任其所安。于是凡琐小人之有财力者,了 不复居于丧位,常在别房,高床重褥,美食大饮。或与 密客,引满投空,至于沉醉。曰:‘此京、洛之法也。 ’不亦惜哉!余之乡里先德君子,其居重难,或并在衰 老,于礼唯应缞麻在身,不成丧致毁者,皆过哀啜粥, 口不经甘。时人虽不肖者,莫不企及自勉。而今人乃自 取如此!何其相去之辽缅乎?” 嘉锡案:据抱朴之言 ,则居丧饮酒,自是京、洛闲之习俗。盖自阮籍居母丧 ,饮酒食肉,士大夫慕其放达,相习成风。刘道真任诞 之徒,自不免如此。恣情任性,自放于礼法之外耳。非 必因有疾,及服寒食散也。抱朴吴人,言其乡先德居丧 ,莫不守礼。士衡兄弟,吴中旧族,习于礼法,故乍闻 道真之语,为之骇然失望。当时因风尚不同,南北相轻 ,此亦其一事。及五马南浮,名士过江如鲗。三吴子弟 ,仰其风流,群相仿效,虽凡琐小人,亦从风而靡矣。

  6  王平子出为荆州,晋阳秋 曰:“惠帝时,太尉王夷甫言于选者,以弟澄为荆州刺 史,从弟敦为青州刺史。澄、敦俱诣太尉辞。〔一〕太 尉谓曰:‘今王室将卑,故使弟等居齐、楚之地,外可 以建霸业,内足以匡帝室,所望于二弟也!’”王 太尉及时贤送者倾路。时庭中有大树,上有鹊巢。平子 脱衣巾,径上树取鹊子。凉衣拘阂树枝,便复脱去。得 鹊子还,下弄,神色自若,傍若无人。〔二〕邓 粲晋纪曰:“澄放荡不拘, 时谓 之达。”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四十三澄 传作‘惠帝末’是也。通鉴八十六以澄刺荆,系之永嘉 元年。盖光熙元年刘弘卒,即议代者,明年澄乃之镇耳 。通鉴考异引晋春秋,青州作扬州。温公驳之,盖所见 本偶误耳。”又云:“光熙元年,王衍为司空。明年十 一月,为司徒。”

〔二〕 李慈铭云:“案王澄一生, 绝无可取。狂且恃贵,轻侻丧身。既无当世之才,亦绝 片言之善。虚叨疆寄,致乱逃归。徒以王衍、王戎,纷 纭标榜。一自私其同气,一自附于宗英。大言不惭,厚 相封殖。观于此举,脱衣上树,裸体探雏,直是无赖妄 人,风狂乞相。以为简傲,何啻寱言?晋代风流,概可 知矣。舍方伯之威仪,作驱乌之儿戏,而委以重任,镇 扼上流。夷甫之流,谋国如是。晋之不竞,亦可识矣。 ”

  7  高坐道人于丞相坐,恒偃卧其侧。见卞令 ,肃然改容云:“彼是礼法人。”高坐 传曰:“王公曾诣和上,和上解带偃伏,悟言神解。见 尚书令卞望之,便敛衿饰容。时叹皆得其所。”

  8  桓宣武作徐州,时谢奕为晋陵。中 兴书曰:“奕自吏部郎,出为晋陵太守。”先粗经 虚怀,而乃无异常。及桓还荆州,〔一〕将西之间,意 气甚笃,奕弗之疑。唯谢虎子妇王悟其旨。虎 子,谢 据小字,奕弟也。其妻王 氏,已见。每曰:“桓荆州用意殊异,必与晋陵俱 西矣!”俄而引奕为司马。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 坐,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 ”遂因酒,转无朝夕礼。〔二〕桓舍入内,奕辄复随去 。后至奕醉,温往主许避之。主曰:“君无狂司马,我 何由得相见?”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建元元年,温 为徐州。永和元年,迁荆州。此还字当作迁。”

〔二〕 程炎震云:“晋书七十九奕 传,朝夕作朝廷。” 嘉锡案:“遂因酒,转无朝夕礼 ”,书钞六十八引作“遂因酒纵诞”。

  9  谢万在兄前,欲起索便器。于时阮思旷在 坐曰:“新出门户,笃而无礼。”

  10 谢中郎是王蓝田女婿,谢 氏谱曰:“万取太原王述女,名荃。”尝箸白纶巾 ,肩舆径至扬州听事见王,〔一〕直言曰:“人言君侯 痴,君侯信自痴。”蓝田曰:“非无此论,但晚令耳。 ”述别传曰:“述少真独退静,人未尝 知,故有晚令之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万以升平三年 败废。五年起为散骑常侍。述时皆为扬州。”又云:“ 文选十六闲居赋注引周迁舆服杂事记曰:‘步舆方四尺 ,素木为之,以皮为襻□之。自天子至于庶人,通得乘 之。’”

  11 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 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 ”中兴书曰:“桓冲引徽之为参军,蓬 首散带,不综知其府事。”桓又问:“官有几马? ”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论 语曰:“厩焚,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注:“贵人贱畜,故不问也。”又问:“马比死多 少?”答曰:“未知生,焉知死?”论 语曰:“子路问死。孔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马融注曰: “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

  12 谢公尝与谢万共出西,过吴郡。阿万欲相 与共萃王恬许,恬已见。时为吴郡太守 。太傅云:“恐伊不必酬汝,意不足尔!”万犹苦 要,太傅坚不回,万乃独往。坐少时,王便入门内,谢 殊有欣色,以为厚待已。良久,乃沐头散发而出,亦不 坐,仍据胡床,在中庭晒头,神气傲迈,了无相酬对意 。谢于是乃还。未至船,逆呼太傅。安曰:“阿螭不作 尔!”〔一〕王恬,小字螭虎。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作当作足, 此仍述安石语。‘不足尔’,言不足往也。” 嘉锡案 :江左王、谢齐名,实在安立功名以 后 。此时谢氏兄弟甫有盛名,而其先本非世族,故阮裕讥 为新兴门户。王恬贵游子弟,宜其不礼谢万也。

  13 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一〕桓谓王曰: “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 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笺疏】

〔一〕 渚宫旧事五作“王子猷为桓 温参军”,误也。

  14 谢万北征,常以啸咏自高,未尝抚慰众士 。〔一〕谢公甚器爱万,而审其必败,乃俱行。从容谓 万曰:“汝为元帅,宜数唤诸将宴会,以说众心。”万 从之。因召集诸将,都无所说,直以如意指四坐云:“ 诸君皆是劲卒。”诸将甚忿恨之。〔二〕谢公欲深箸恩 信,自队主将帅以下,无不身造,厚相逊谢。及万事败 ,军中因欲除之。复云:“当为隐士。”故幸而得免。 万败事已见上。

【笺疏】

〔一〕 嘉锡案:晋书王羲之传:“ 万为豫州都督,羲之遗万书诫之曰:‘以君迈往不屑之 韵,而俯同群辟,诚难为意也。然所谓通识,正自当随 事行藏,乃为远耳。愿君每与士之下者同,则尽善矣。 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复何有?而 古 人以为美谈。济否所由,实在积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 !’万不能用。”观此章所叙,万之轻傲诸将,正所谓 迈往不屑之气也。右军之言,深中其病。以此等狂妄之 徒,而付之征讨之任,其败固宜。

〔二〕 通鉴一百胡注曰:“如意, 铁如意也。凡奋身行伍者,以兵与卒为讳。既为将矣, 而称之为卒,所以益恨也。”

  15 王子敬兄弟见郗公,蹑履问讯,甚修外生 礼。及嘉宾死,皆箸高屐,仪容轻慢。〔一〕命坐,皆 云“有事,不暇坐。”既去,郗公慨然曰:“使嘉宾不 死,鼠辈敢尔!”愔子超,有盛名,且 获宠于桓温,故为超敬愔。〔二〕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龙城札记三曰 :‘屐可以游山,亦可以燕居着之,谢安之履齿折,是 也。纨□少年喜着高齿屐,见颜氏家训中。大抵通侻之 服,非正服也。宋阮长之为中书郎,直省,应往邻省, 误着屐出合。依事,自列门下。事见南史。盖宫省谨严 之地,宜着履□。在直所,容可不拘,而出合则必不可 以亵,此其所以自劾也。’”

〔二〕 惜抱轩笔记五曰:“晋书郗 超传言王献之兄弟于超死后简敬于郗愔,此本世说,吾 谓其诬也。子敬佳士,岂慢舅若此?且超权重,为人所 畏,乃简文时。乃孝武时,桓温丧,超失势矣。岂存没 尚足轻重于其父哉?”

  16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 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 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 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 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17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顾 氏谱曰:“辟疆,吴郡人。历郡功曹、平北参军。”有 名园。〔一〕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 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 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 ,不足齿人,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 转,〔二〕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 不屑。

【校文】

 “不足齿人” “人”,沈本作“ 之”。

【笺疏】

〔一〕 吴郡志十四云:“晋辟疆园 ,自西晋以来传之,池馆林泉之盛,号吴中第一。晋、 唐人题咏甚多,今莫知遗迹所在。考龟蒙之诗,则在唐 为任晦园亭。今任园亦不可考矣。” 嘉锡案:顾辟疆 东晋人,志云“西晋以来传之”,误也。

〔二〕 李慈铭云:“晋书作‘不足 齿之伧耳,便驱出门’。此处人字疑是之字形误。惟晋 书言‘便驱出门’,盖采世说之文而误。子敬固为无礼 ,亦安得遽摽之门外?依临川所说,乃是驱其左右,斯 为近理云。王独在舆上者,六朝贵游 登 临游历,多以肩舆。如陶渊明门生舁竹舆,上条王子敬 看竹亦云‘肩舆径造竹下’也。”程炎震云:“
人,宋本作之。晋书八十献之传亦 作之。” 嘉锡案:颜氏家训涉务篇曰:“梁世士大夫 皆尚□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 之内,无乘马者。”今以晋人之事观之,则出必车舆, 自是江南习俗。之推指为梁事,特就身所亲历言之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