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卷九

    指瑕第四十一1

  管仲有言: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然 则声不假翼,其飞甚易;情不待根,其固匪难;以之垂 文,可不慎欤2!古来文才,异世争驱;或逸才以爽迅 ,或精思以纤密,而虑动难圆,鲜无瑕病。陈思之文, 群才之俊也,而武帝诔云,尊灵永蛰;明帝颂云,圣体 浮轻。浮轻有似于胡蝶,永蛰颇疑于昆虫,施之尊极, 岂其顾校作有当乎3!左思七讽 ,说孝而不从,反道若斯,余不足观矣。潘岳为才,善 于哀文,然悲内兄,则云感口泽,伤弱子,则云心如疑 。礼文在尊极,而施之下流,辞虽足哀,义斯替矣4。 若夫君子拟人必于其伦,而崔瑗之诔李公,比行于黄虞 ,向秀之赋嵇生,方罪于李斯;与其失也,虽宁僭元 作降孙改无滥,然高厚之诗,不类甚矣5。凡巧言 易标,拙辞难隐,斯言之玷,实深白圭,繁例难载,故 略举四条6。

  若夫立文之道,惟字与义。字以训正,义以理宣 ,而晋末篇章,依希其旨,始有赏际奇至之言,终无抚 叩酬即谢云当作酢铃木云冈本作即酬之 语,每单举一字,指以为情。夫赏训锡赉,岂关心解; 抚训执握,何预情理7;雅颂未闻,汉魏莫用,悬领似 如可辩,课文了不成义,斯实情讹之所变,文浇之致弊 。而宋来才英,未之或改,旧染成俗,非一朝也8。近 代辞人,率多猜忌,至乃比语求蚩,铃 木云冈本作媸反音取瑕,虽不屑于古,而有择于今 焉9。又制同他文,理宜删革,若排王 本作掠人美辞,以为己力,宝玉大弓,终非其有。 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囊,然世远者太轻,时同者为尤 矣10。

  若夫注解为书,所以明正事理,然谬于研求,或 率意而断11。西京赋称中黄育获之畴,而薛综谬注谓 之阉尹,是不闻执雕虎之人也。又周礼井赋旧有疋马; 而应劭释疋,或量首数蹄,斯岂辩物之要哉12!原夫 古之正名,车两而马疋,疋元脱杨补两 称目,以并耦为用13。盖车贰佐乘,马俪骖服,服乘 不只,故名号必双,名号一正,则虽单为疋矣。疋夫疋 妇,亦配义矣顾校作也14。夫 车马小义,而历代莫悟;辞赋近事,而千里致差;况钻 灼经典,能不谬哉!夫辩言一作疋而 数筌一作首蹄15,选勇而驱阉 尹,失理太甚,故举以为戒。丹青初炳而后渝,文章岁 久而弥光,若能檃括于一朝,可以无惭铃 木云梅本闵本冈本作愧于千载也。

  赞曰:羿氏舛射16,东野败驾17。虽有□才 ,谬则多谢。斯言一玷,千载弗化。令章靡疚,亦善之 亚。

1 札记曰‘此篇所指之瑕,凡为六 类:一,文义失当之瑕;二,比拟不类之瑕;三,字义 依稀之瑕;四,语音犯忌之瑕;五,掠人美辞之瑕;六 ,注解谬误之瑕。虽举证稀□,正宜引申以求。观颜氏 家训匡缪正俗诸书,知文士属辞,实多瑕类。古人往矣 ,诚宜为之掩藏,然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别白书之, 亦所以示鉴也。窃谓文章之瑕,大分五族,而注谬之瑕 不与焉。一曰体瑕;二曰事瑕;三曰语瑕;四曰字瑕; 五曰剿袭之瑕。体瑕者,王朗杂箴,乃置巾履;陈思文 诔,旨言自陈是也。事瑕者,相如述葛天之歌,千唱万 和,曹洪谬高唐之事,不记绵驹是也。语瑕者,陈思之 圣体浮轻,潘岳之将反如疑是也。字瑕者,诡异则若讻 呶,依稀则若赏抚是也。(以上举例,皆本原书。)剿 袭之瑕,苏绰拟周书而作大诰,扬雄拟易而作太玄是也 。(
此本颜君说,)总之古人之瑕,不 可不知,己文之瑕,亦不可不检。元遗山诗曰“撼树蚍 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 人较短长。”今之人欲指斥前瑕者,岂可不知斯旨哉。 ’

    吾人属文,志在行远,而文 字之疵瑕,与夫意义之疏误,谁能自免,正赖同好之士 ,砻诸错诸,以求完密。颜氏家训文章篇云‘
江南文制,欲人弹射;知有病累, 随即改之。’此其雅量,诚非山东鄙俗所能梦想者矣。 窃谓评时人之文,不可稍杂意气;评古人之文,不可略 存成心;持商量之诚意,发和悦之德音;献替臧否,孰 不喜纳。所谓虽古人复生,亦不得罪其诽谤者也。

    颜氏又曰‘学为文章,先谋 亲友,得其评论者,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 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 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遂称才士, 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又曰‘自子游子夏荀 况孟轲枚乘贾谊苏武张衡左思之俦,有盛名而免过患者 ,时复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每尝思之,原其所积, 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使人矜伐,故忽于持 操,果于进取。今世文士,此患弥切,一事惬当,一句 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更有傍人 。加以砂砾所伤,惨于矛戟,讽刺之祸,速乎风尘,深 宜防虑,以保元吉。’

2 札记曰‘案管子戒篇文曰“管仲 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注‘出言门庭,千里 必应,故曰无翼而飞。’)无根而固者情也,(注‘同 舟而济,胡越不患异心,故曰无根而固。’)无方而富 者生也。公亦固情谨声,以严尊生,此谓道之荣。”案 彦和引此,断章取义,盖以无翼而飞无根而固,喻文之 传于久远,易为人所记识,即后文“文章岁久而弥光, 若能檃括一朝,可以无惭千载”之意。亦即赞“斯言一 玷,千载弗化”意。’

3 金楼子立言篇下引彦和此文,自 管仲有言至不其嗤乎,兹依金楼子校之。文才作文士。 无‘或逸才以爽迅,或精思以纤密’二句。难圆作难固 。俊作□。颇疑作可拟。岂其当乎作不其嗤乎。曹子建 集武帝诔‘幽闼一扃,尊灵永蛰。’又冬至献袜颂‘翱 翔万域,圣体浮轻。’颜氏家训文章篇‘古人之所行, 今世以为讳。陈思王武帝诔,遂深永蛰之思,潘岳悼亡 赋,乃怆手泽之遗,是方父于虫,匹妇于考也。蔡邕杨 秉碑云“统大麓之重,”潘尼赠卢景宣诗云“九五思飞 龙,”孙楚王骠骑诔云“奄忽登遐,”陆机父诔云“亿 兆宅心,敦i百揆,”姊诔云“伣天之和,”今为此言, 则朝廷之罪人也。王粲赠杨德祖诗云“我君饯之,其乐 泄泄;”不可妄施人子,况储君乎。’艺文类聚三十四 有潘岳悼亡赋,惟无手泽之语,今之存者,殆非全文。

4 左思七讽文已残佚,说孝语无可 考见。

    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 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 焉尔。’案潘岳悲内兄文,今已无考。

    又檀弓‘孔子观送葬者曰, 善哉为丧乎!其往也如慕,其反也如疑。’金鹿哀辞‘ 将反如疑,回首长顾。’文载哀吊篇注。

5 拟人必于其伦,见礼记曲礼下。

    崔瑗李公诔今已无考。后汉 书谢夷吾传载班固荐表,崔文当亦此类。文选向秀思旧 赋‘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 ,顾日影而弹琴。’宁僭,谓崔瑗之诔李公;无滥,谓 向秀之赋嵇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蔡声子曰,善为国 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哀五 年杜注,‘僭,差也。滥,溢也。’‘高厚之诗不类, ’见襄公十六年传。

    金楼子杂记篇上‘宋玉(玉 是书字之误)戏太宰屡游之谈,后人因此流迁反语,至 相习。至如太宰之言屡游,鲍照之伐鼓,(文镜秘府论 五‘翻语病者,正言是佳词,反语则深累是也。如鲍明 远诗云“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伐鼓正言是佳词 ,反语则不祥,是其病也。崔氏曰,伐鼓反语腐骨是其 病。’)孝绰步武之谈,韦粲浮柱之说,是中太甚者, 不可不避耳。俗士非但文章如此,至言论尤事反语。何 僧智者,尝于任昉坐赋诗而言其诗不类。任云“卿诗可 谓高厚。”何大怒曰“遂以我为狗号。”(高厚切狗, 厚高切号。)任逐后解说,遂不相领。任君复云“经蓄 一枕,不知是何木。”会有委巷之□,(原缺。)谓任 君曰“此枕是标槠之木。”(反语为哺糟。)任托不觉 悟。此人乃以宣夸于众,有自得之色。夫子曰“必也正 名乎。”斯言谠矣!’

    颜氏家训文章篇‘吴均集有 破镜赋。昔者邑号朝歌,颜渊不舍,里名胜母,曾参敛 襟;盖忌夫恶名之伤实也。破镜乃凶逆之兽,事见汉书 ,为文幸避此名也。比世往往见有和人诗者,题云敬同 。孝经云“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不可轻言也。梁 世费旭诗云“不知是耶非。”殷澐诗云“飘飏云母舟。 ”简文曰“旭既不识其父,澐又飘飏其母。”此虽悉古 事,不可用也。世人或有文章引诗伐鼓渊渊者,宋书已 有屡游之诮,如此流比,幸须避之。北面事亲,别舅摛 渭阳之咏,堂上养老,送兄赋桓山之悲,皆大失也。举 此一隅,触途宜慎。’

6 陈思比尊于微,一也;左思反道 ,二也;潘岳称卑如尊,三也;崔向僭滥,四也。

7 终无抚叩酬即之语。札记曰‘无 当作有。’谢校曰‘即当作酢。’此节所论,未得确解 ,聊引世说新语数事说之。赏际奇至(至疑当作致。) 或即如文学篇‘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 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诗三百篇似不得单指一二句以为最佳,然各以己之所 喜,谓有深致,似尚无大过。又如刘注引郭璞别传曰‘ 璞奇博多通,文藻粲丽,才学赏豫,足参上流。’又‘ 孙兴公作庾公诔。袁羊曰,见此张缓。于时以为名赏。 ’晋书文苑顾恺之传‘尝为笔赋,成,谓人曰,吾赋之 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来相遗;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赏 。’六朝人好言赏,然如上例,似不应致讥。

    明诗篇云‘宋初文咏,争价 一句之奇,’或其甚者,竟举一字以为赏。李谔上书谓 争一字之巧,殆指此与。抚叩酬酢,或即如言语篇‘顾 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丞相小极,对之疲睡。顾思所 以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顾荣。)道公协 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丞相因觉 ,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单举一字, 指以为情,或即如排调篇‘庾园客诣孙监,值行,见齐 庄在外,尚幼而有神意。庾试之曰“孙安国何在?”即 答曰“庾稗恭家。”庾大笑曰“诸孙大盛,有儿如此。 ”又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还语人曰“我故胜,得 重唤奴父名。”’注引孙放别传曰‘放应机制胜,时人 仰焉。’说文‘赏,赐有功也。’广雅释诂三‘抚,持 也。’札记曰‘用赏者,如沈休文宋书谢灵运传论之讽 高历赏。用抚者,如傅季友为宋公修张良庙教之抚事弥 深。’

8 札记曰‘案晋来用字有三弊:一 曰造语依稀,如赏抚二字之外,戒严曰纂严,送别曰瞻 送,解识曰领悟,契合曰会心。至如品藻称誉之词,尤 为模略,如嵇绍劭长,高坐渊箸,王微迈上,下壶峰距 ,王恭亭亭直上,王忱罗罗清疏,叩其实义,殊欠分明 ,而世俗相传,初不掸究。二曰用字重复,容貌姿美, 见于魏书,文艳博富,亦载国志,此皆三字稠叠;两字 复语,尤难悉数。三曰用典饰滥,呼征质曰周郑,谓霍 乱为博陆,言食则糊口,道钱则孔方,称兄则孔怀,论 婚则宴尔,求莫而用为求瘼,计偕而以为计阶,转相祖 述,安施失所,比喻乖方,斯亦彦和所云文浇之致弊也 。’

9 反音取瑕,如高厚伐鼓之类是。 比语求蚩,如是耶非,云母舟之类是。金楼子捷对篇云 ‘羊戎好为双声,江夏王设斋使戎铺坐。戎曰“官教前 床,可开八尺。”王曰“开床小狭。”戎复曰“官家恨 狭,更广八分。”又对文帝曰“金沟清泚,铜池摇漾, 既佳光景,当得剧棋。”’洛阳伽蓝记载郭氏婢对人曰 ‘郭冠军家。’其人曰‘此婢双声。’婢曰‘儜奴慢骂 。’此即周颙体语之类,亦与反语同为言语声变之法; 而六朝南北皆有此风习矣。彦和云‘不屑于古,有择于 今,’谓此虽不雅,然习俗如是,作者亦不可不留意, 以免世之猜忌也。

10春秋定公八年‘盗窃宝玉大弓。 ’杜注‘盗谓阳虎也。宝玉,夏后氏之璜。大弓,封父 之繁弱。’庄子胠箧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 备,……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世远者 太轻,时同者为尤,谓窃取古辞,是轻薄无行;掠取时 说,将自招咎尤。造文之士,能杼轴己怀,不相剽贼, 斯免瑕累矣。

11纪评曰‘此条无与文章,殊为汗 漫。’案论说篇云‘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离文虽 异,总会是同。’据此,注解为文,所以明正事理,尤 不可疏忽从事,贻误后学。何晏见王弼老子注,乃以所 注作道德二论,郭象注庄子,亦即以意阐发,无异单篇 之论,注与论本可通也。彦和于本篇特为指说,殊存微 意,纪氏讥之,未见其可。

12张衡西京赋‘迺使中黄之士,育 获之俦。’李善注‘尸子曰“中黄伯曰,余左执泰行之 獶而右搏雕虎。”战国策范睢说秦王曰“乌获之力焉而 死,夏育之勇焉而死。”’案薛综注未见此说,当为李 善所删去。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 ,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郑注 引司马法曰‘六尺为步,步百为□,□百为夫,夫三为 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为匹马。’正义曰‘三十 家使出马一匹,故曰通为匹马。’今存风俗通无释匹之 文。艺文类聚九十三引风俗通云‘马一匹,俗说相马比 君子,与人相匹。或曰,马夜行,目明照前四丈,故曰 一匹。或曰度马纵横,适得一匹。或说马死卖得一匹帛 。或云,春秋左氏说,诸侯相赠乘马束帛,束帛为匹, 与马相匹耳。’案此皆与量首数蹄说未合。说文匹,四 丈也。汉书食货志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

13尚书牧誓‘戎车三百两。’传‘ 车称两。’风俗通‘车有两轮,故称为两;犹履有两只 ,亦称为两。’段玉裁注说文匹字云‘凡言匹敌匹耦者 ,皆于二端成两取意。(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两,每两 为一匹。)凡言匹夫匹妇者,于一两成匹取意。两而成 匹,判合之理也,虽其半亦得云匹也。马称匹者,亦以 一牝一牡离之而云匹,犹人言匹夫也。’案本篇疋字皆 当作匹。群经正字曰‘按匹,俗作疋。经典亦偶一见之 。孟子告子“力不能胜一匹雏。”孙奭音义云“匹,丁 公著作疋,”是也。疋即匹字之伪。盖汉隶匹有变八为 小而作匝者,见武荣冯绲等碑,故俗又伪为疋。且以匹 为匹偶之匹,疋为丈疋之疋,则尤伪也。’

14礼记少仪‘乘贰车则式,佐车则 否。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郑注‘贰车,佐车,皆副车也。朝祀之副曰贰;戎猎之 副曰佐。’诗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 襄,两骖雁行。’正义曰‘小戎云“骐骝是中,騧骊是 骖;”骖中对文,则骖在外;外者为骖,则知内者为服 。’白虎通‘匹,偶也。与其妻为偶,阴阳相成之义也 。’

15夫辩言而数筌蹄,应依一作‘辩 匹而数首蹄。’

16史记夏本纪正义及御览八十二引 帝王世纪曰‘帝羿有穷氏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左目 ,误中右目,羿俯首而媿,终身不忘。’

17庄子达生篇‘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 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 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 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养气第四十二

  昔王充著述,制养气之篇,验己而作,岂虚造哉1 !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心虑言辞,神之用也。率志 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此性 情之数也2。夫三皇辞质,心绝于道华;帝世始文,言 贵于敷奏;三代春秋,虽沿世弥缛,并适分胸臆,非牵 课才外也。战代枝铃木云冈本作技诈 ,攻奇饰说;汉世迄今,辞务日新,争光鬻采,虑亦竭 矣。故淳言以比浇辞,文质悬乎千载;率志以方竭情, 劳逸差于万里;古人所以余裕,后进所以莫遑也3。

  凡童少鉴浅而志盛,长艾识坚而气衰,志盛者思 锐以胜劳,气衰者虑密以伤神,斯实中人之常资,岁时 之大较也。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 辞镌思,于是精气内销,有似尾闾之波,神志外伤,同 乎牛山之木;怛铃木云嘉靖本作恒惕 之盛一作成疾,亦可推矣4。至 如仲任置砚以综述5,叔元作敬孙无挠 改通怀笔以专业6,既暄之以岁序,又煎之以日时 ,是以曹公惧为文之伤命,陆云叹用思之困神,非虚谈 也7。

  夫学业在勤,功庸弗怠,故有锥股自厉,和熊以 苦之人8。黄云案冯本与元刻无功庸弗 怠及和熊以苦之人二句纪昀云 志当作至于文也,则申写郁滞,故宜从容率情,优 柔适会。若销铄精胆,蹙迫和气,秉牍以驱龄,洒翰以 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9!且夫思有利钝 ,时有通塞,沐则心覆,且或反常10,神之方昏,再 三愈黩。是以吐纳文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 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11,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 伏则投笔以卷怀,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常弄闲于 才锋,贾余于文勇,使刃发如新,凑铃 木云当作腠理无滞12,虽非胎息之迈顾 校作万术13,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赞曰:纷哉万象,劳矣千想。玄神宜宝,素气资养。 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

1 论衡自纪篇‘章和二年,罢州家 居,年渐七十,时可悬舆。……发白齿落,日月逾迈, 俦伦弥索;鲜所恃赖。贫无供养,志不娱快;历数冉冉 ,庚辛域际,虽惧终徂;愚犹沛沛,乃作养性之书凡十 六篇。养气自守,适食则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 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

2 史记自序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云‘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 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抱朴子至理篇‘身劳则神散, 气竭则命终。’彦和论文以循自然为原则,本篇大意, 即基于此。盖精神寓于形体之中,用思过剧,则心神昏 迷。故必逍遥针劳,谈笑药□,使形与神常有余闲,始 能用之不竭,发之常新,所谓游刃有余者是也。

3 时移世迁,质不胜文,彦和非欲 人复返三代以前也。其意亦犹神思篇所云‘秉心养术, 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云尔。

4 庄子骈拇‘是故凫胫虽短,续之 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 续,无所去忧也。’又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 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 不虚。’文选养生论注引司马彪云,‘尾闾,水之从海 水出者也。’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 大国也,斧斤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 也。’赵岐注‘濯濯,无草木之貌。’说文‘
怛,憯也。’毛诗匪风‘中心怛兮 。’传云‘怛,伤也。’文选嵇康幽愤诗‘怛若创痏。 ’说文‘惕,惊也。’一切经音义七‘惕,怵惕,悚惧 也。’怛惕有迫促伤害之义。盛一作成,是。

5 李详黄注补正曰‘北堂书钞著述 篇,谢承后汉书“王充贫无书,往市中省所卖书,一见 便忆。门墙屋柱,皆施笔砚而着论衡。”’

6 后汉书曹褒传‘褒字叔通,博雅 疏通;常憾朝廷制度未备,慕叔孙通汉礼仪,昼夜研精 ,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 ,忘所之适。’

7 曹公语未详。金楼子立言上‘颜 回希舜,所以早亡;贾谊好学,遂令速殒;扬雄作赋, 有梦肠之谈,曹植为文,有反胃之论。生也有涯,智也 无涯,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智,余将养性养神,获麟 于金楼之制也。’陆云与兄平原书云‘兄文章已自行天 下,多少无所在,且用思困人,亦不事复及。’

8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十四文心雕龙 辑注书后‘养气篇故有锥股自厉和熊以苦之人。案下六 字吴本无,当本脱四字,不学者妄增成之,而忘其年代 之不合也。’新唐书柳仲郢传‘母韩善训子,故仲郢幼 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

9 纪评曰‘此非惟养气,实亦涵养 文机,神思篇虚静之说,可以参观。彼疲困纷扰之余, 乌有清思逸致哉。’论衡效力篇‘贤者有云雨之知,故 其吐文万牒以上,可谓多力矣。世称力者常褒乌获,然 则董仲舒扬子云,文之乌获也。秦武王与孟说举鼎不任 ,绝脉而死;少文之人,与董仲舒等涌胸中之思,必将 不任,有脉绝之变。王莽之时,省五经章句皆为二十万 ,博士弟子郭路夜定旧说,死于烛下;精思不任,绝脉 气灭也。’李详黄注补正曰‘吕氏春秋本生篇:靡曼皓 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日伐性之斧。’

10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 须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 反,宜吾不得见也。’校勘记‘且字疑当作旦。盖用孟 轲氏所谓平旦之气之意也。反,复也。’案且字不误, 无待改字。

11李详黄注补正‘左传昭公元年, 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 也。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 ,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 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又曰: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 露其体。杜注:湫,集也;底,滞也;露,羸也。’

12庄子养生主‘庖丁曰,臣之刀十 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郭注‘ 硎,砥石也。’

13李详黄注补正曰‘后汉书方术传 ,王真能行胎息胎食之方。’章怀注‘汉武内传曰,王 真字叔经,上党人,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
 
 
 

    附会第四十三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 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1。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 之待缝缉矣。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 ,事义为骨髓铃木云御览作鲠2 ,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 ,献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缀思之恒数也3。凡大体文 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 义,务总纲领,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 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 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 术也4。夫画者谨发而易貌,射者仪毫而失墙,锐精细 巧,必疏体统。故宜诎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 之巧,学具美之绩,此命篇之经略也5。

  夫文变多汪作无方6,意 见浮杂,约则义孤,博则辞叛,率铃木 云御览作变故多尤,需为事贼7。且才分不同,思 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尺一作片接 以寸附,然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8。若统绪失宗, 辞味必乱,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夫能悬识凑理,然 后节文一作文节自会,如胶之粘 木,豆之合黄孙云御览五八五豆作石黄 作玉矣9。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 ,而一毂统辐;驭文之法,有似于此。去留随心,修短 在手,齐其步骤,总辔而已。

  故善附者异旨如肝胆,拙会者同音如胡越,改章 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此已然之验也。昔张汤拟铃 木云嘉靖本梅本冈本作疑奏而再却,虞松草表而屡 谴,并理事铃木云御览作事理之 不明,而词旨之失调也。及倪宽更草,钟会易字,而汉 武叹奇,晋景称善者,乃理得而事明,心敏而辞当也1 0。以此而观,则知附会巧拙,相去远哉!若夫绝下多 以字远下多送字若首唱荣华,而媵句憔悴,则遗势郁湮 ,余风不畅。此周易所谓□无肤,其行次且也。惟首尾 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矣11。

  赞曰:篇统间关,情数稠叠。原始要终,疏条布 叶,道味相附,悬绪自接。如乐之和,心声克协。

1 后汉书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 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札记曰‘晋书文苑左 思传载刘逵三都赋序曰“傅辞会义,抑多精致。”彦和 此篇,亦有附辞会义之言,(傅附同类通用字。)正本 渊林,然则附会之说旧矣。循玩斯文,与镕裁章句二篇 所说相备。然镕裁篇但言定术,至于术定以后,用何道 以联属众辞,则未暇晰言也。章句篇致意安章,至于章 安以还,用何理以斟量乖顺,亦未申说也。二篇各有首 尾圆合,首尾一体之言,又有纲领昭畅,内义脉注之论 ,而总文理定首尾之术,必宜更有专篇以备言之,此附 会篇所以作也。附会者,总命意修辞为一贯,而兼草创 讨论修饰润色之功绩也。’镕裁篇云‘草创鸿笔。先标 三准,……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绳墨以外,美材 既斫,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若术不素定,而委心 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案附会篇即补成彼篇之 义,讨论如何而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如何而能 ‘异端不至,骈赘尽去’之术也。附与会二者,其用不 同。彦和云‘附辞会义,务总纲领,’是附对辞言,会 对义言。‘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善附之谓也; ‘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善会之谓也。

2 案御览五八五引骨髓作骨鲠,是 。本书辩骚篇‘骨鲠所树,肌肤所附。’亦是以骨鲠与 肌肤对言。才量学文,量疑当作优,或系传写之误。殆 由学优则仕意化成此语。

3 颜氏家训文章篇云‘文章当以理 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 与彦和此文略同。

4 贞,正也。扶阳出条,谓辞义之 宜见于文者;顺阴藏迹,谓辞义之不必见于文者。镕裁 篇云‘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 。’

    陈沣东塾集复黄虬香书云‘ 昔时读小雅有伦有脊之语,尝告山舍学者,此即作文之 法,今举以告足下可乎。伦者,今日老生常谈所谓层次 也,脊者,所谓主意也。夫人必其心有意,而后其口有 言,有言而其手书之于纸上则为文;无意则无言,更安 得有文哉。有意矣,而或不止有一意,则必有所主,犹 人身不止一骨,而脊骨为之主,此所谓有脊也。意不止 一意,而言之何者当先,何者当后,则必有伦次;即止 有一意,而一言不能尽意,则其浅深本末,又必有伦次 ,而后此一意可明也。非但达意当如此,即援引古书, 亦当如此。且作文必先读文,凡读古人文,必明乎古人 之文有伦有脊也。虽然,伦犹易为也,脊不易为也,必 有学有识,而后能有意,是在乎读书,而非徒读文所可 得者也。仆之说虽浅,然本之于经,或当不谬。’

5 吕氏春秋处方篇‘今夫射者仪毫 而失墙,画者仪发而易貌,言审本也。’注‘仪,望也 。’淮南子说林训‘画者谨毛而失貌,射者仪小而遗大 。’注‘谨悉微毛,留意于小,则失其大貌。仪望小处 而射之,故能中。事各有宜。’此谓谋篇之始,宜规画 大体,明立骨干,体干既立,然后整理枝派,献替可否 ,以裁厥中。若仅知锐精细巧,则体干必有倒置棼乱之 失。易貌,疑当作遗貌。遗貌,即失貌也。

6 案御览五八五引多方作无方,与 汪本同,本书通变篇‘变文之数无方。’文与此正同, 疑作无方为是。

7 左传哀公十四年‘需,事之贼也 。’释文‘需,疑也。’谓率尔操觚,事不经思,固多 尤悔;若意见浮杂,迟疑失断,亦文之贼也。

8 尺接寸附,由于体统之疏,苟能 总挈纲领,颠末合序,则无此累矣。章句篇云‘搜句忌 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亦此义也。

9 豆之合黄,未详其说。御览引作 石之合玉。校勘记‘石之合玉,谓玉石之声,其调和合 也。’郑注仪礼乡射礼‘腠,肤理也。’

10汉书倪宽传‘张汤为廷尉,有疑 奏已再见却矣,掾史莫知所为。宽为言其意;掾史因使 宽为奏。奏成,即时得可。异日汤见,上问曰“前奏非 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言倪宽。上曰,“吾固闻之 久矣。”’三国魏志钟会传注引世语‘司马景王命中书 令虞松作表。再呈辄不可意,命松更定。松思竭不能改 ,心存之,形于颜色。会察其有忧,问松。松以实答。 会取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王曰,不当尔耶 !’举此两事,盖以证善附善会之义。

11纪评曰‘此言收束亦不可苟。诗 家以结句为难,即是此意。’易夬卦九四爻辞‘臀无肤 ,其行次且。’寄深写远,写远当作写送。世说新语文 学篇注‘袁宏尝与王珣伏滔同在温坐,温令滔读其北征 赋,至岂一物之足伤,乃致伤于天下,其本至此便改韵 。珣云,今于天下之后,移韵徙事,然于写送之致,似 为未尽。’
 
 
 

    总术第四十四1

  今元作令商改之常言,有文 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 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 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请夺彼 矛,还攻其楯矣。何者?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不 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将以立论,未见其论立也2 。予以为发口为言,属笔曰翰,常道曰经,述经曰传。 经传之体,出言入笔,笔为言使,可强可弱。分疑 有脱误经以典奥为不刊,非以言笔为优劣也3。昔 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故知 九变之贯元作实杨改匪穷,元 作躬孙改知言之选难备矣4。

  凡精虑造文,各竞新丽,多欲练辞,莫肯研术。 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精者要约 ,匮者亦□;博者该赡,芜元作无朱改 者亦繁;辩者昭皙,浅者亦露;奥者复隐,诡者亦 典。或义华而声悴,或理拙而文泽。知夫调钟未易,张 琴实难。伶人告和,不必尽窕槬桍字衍 铃木云嘉靖本无桍字之中;动用挥扇,何必穷初终 之韵;魏文比篇章于音乐,盖有征矣5。夫不截盘根, 无以验利器;不剖文奥,无以辨通才。才之能通,必资 晓术,自非圆鉴区域,大判条例,岂能控引情元 作清源,制胜文苑哉6!

  是以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弃元 作筑铃木云嘉靖本作无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故 博塞之文,借巧傥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少既 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元 作非许改惑,何妍蚩铃木云当作 媸之能制乎7!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 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数逢其极,机 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8。视之则锦 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断章之功 ,于斯盛矣9。夫骥足虽骏,纆元作缠 许改牵忌长,以万分一累,且废千里10。况文体 多术,共相弥纶,一物携贰,莫不解体。所以列在一篇 ,备总情变,譬三十之辐,共成一毂,虽未足观,亦鄙 夫之见也11。

  赞曰: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务先大体,鉴必穷 源。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思无定契,理有恒存12。

1 札记曰‘此篇乃总会神思以至附 会之旨,而丁宁郑重以言之,非别有所谓总术也。篇末 曰,“文体多术,共相弥纶,一物携贰,莫不解体,所 以列在一篇,备总情变,”然则彦和之撰斯文,意在提 挈纲维,指陈枢要明矣。自篇首至知言之选句,乃言文 体众多。自此以下,则明文体虽多,皆宜研术,即以证 圆鉴区域大判条例之不可轻。纪氏于前段则云汗漫,于 次节则云与前后二段不相属,愚诚未喻纪氏之意也。今 当取全文而为之销解,庶览者毋惑焉。若夫练术之功, 资于平素,明术之效,呈于斯须。剖情析采,笼圈条贯 ,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其事至多,其例 至密,其利害是非之辨至纷纭。必先之以博观,继之以 勤习,然后览先士之盛藻,可以得其用心,每自属文, 亦能自喻得失。真积力久,而文术稠适,无所滞疑,纵 复难得善文,亦可退求无疚,虽开塞之数靡定,而利病 之理有常。颜之推云“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遂称 才士,”言成就之难也。 是以练 术而后为文者,如轮扁之引斧,弃术而任心者,如南郭 之吹竽。绳墨之外,非无美材,以不中程而去之无吝; 天籁所激,非无殊响,以不合度而听者告劳。是知术之 于文,等于规矩之于工师,节奏之于蒙瞍,岂有不先晓 解而可率尔操觚者哉。若夫晓术之后,用之临文,迟则 研京以十年,速则奏赋于食顷,始自用思,终于定□, 同此必然之条例,初无歧出之衢途。盖思理有恒,文体 有定,取势有必由之准臬,谋篇有难畔之纲维,用字造 句,合术者工而不合术者拙,取事属对,有术者易而无 术者难。声律待术而后安,采饰待术而后美,果其辨之 有明通之识,斯为之无愦惑之虞。虽文意细若秋毫,而 识照朗于镜□。故曰乘一总万,举要治繁也。欲为文者 ,其可不先治练术之功哉。’

2 宋翔凤过庭录云‘所谓令之常言 者,盖谓当时功令有此别目也。元刻作令,俗刻改为今 。’案宋说迂,令自是今字之误。颜延年语未知所出, 当为庭诰逸文。‘若笔不言文’句,不字误。札记曰‘ 若笔不言文,不字是为字之误。纪氏以此一字不憭,而 引郭象注庄之语以自慰,览古者宜如是耶!’颜延年谓 ‘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此言字与笔字 对举,意谓直言事理,不加彩饰者为言,如礼经尚书之 类是;言之有文饰者为笔,如左传礼记之类是;其有文 饰而又有韵者为文。颜氏分为三类,未始不善,惟约举 经典传记,则似嫌笼统。盖文言,经典也,而实有文饰 ,是经典不必皆言矣;况诗三百篇,又为韵文之祖耶。

3 强弱,犹言质文。札记曰‘予以 为以下数语,言属笔皆称为笔,而经传又笔中之细名。 同出于言,同入于笔,经传之优劣在理,而不以言笔为 优劣也。信如此言,则上一节所云文笔之分,何不可以 是难之。以此而观,知彦和不坚守文笔之辨明矣。分经 以典奥为不刊,分当作六。’谨案文心书中,屡以文笔 分类,此处盖专指颜氏分经传为言笔论之。

4 札记曰‘此一节言陆氏文赋所举 文体未尽,而自言圆鉴区域大判条例之超绝于陆氏,案 文赋以辞赋之故,举体未能详备,彦和拓之,所载文体 ,几于网罗无遗。然经传子史,笔札杂文,难于罗缕, 视其经略,诚恢廓于平原。至其诋陆氏非知言之选,则 亦尚待商兑也。’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诏引诗(应劭曰 ,逸诗也。)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师古曰‘贯 ,事也。选择也。’

5 此节言时人昧于文字之本原,惟 辞采是竞,舍根趋末,玉石纷杂。所谓匮,芜,浅,诡 ,声悴,理拙诸病,皆由于不知研术之故。术者,自神 思以下诸篇,皆造文之要术也。能明乎术,则少知所以 接,多知所以删,术有定数,无待邀遇矣。札记曰‘此 一节言作文须术,而无术者之外貌,有时与有术者外貌 相同。譬诸调钟张琴,其事匪易,而庸工奏乐,亦时有 可取,究之不尽其术,则适然之美不足听也。’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天王将 铸无射。冷州鸠曰:王其以心疾死乎?……小者不窕, 大者不槬,则和于物,物和则嘉成。’杜注‘
窕细不满,槬横大不入。’桍字衍 当删。动用挥扇二句,未详其义。典论论文‘文以气为 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 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 不能以移子弟。’

6 圆鉴区域,谓审定体势,上篇所 论是也;大判条例,谓举要治繁,下篇所论是也。陈先 生曰‘不判文奥,文字当是窔之误。班孟坚答宾戏“守 窔奥之荧烛,未仰天庭而睹白日也。”窔与文字形近故 误。杜诗“文章开窔奥,”又本此文。’

7 说文竹部‘簙,局戏也;六箸, 十二棋也,古者乌曹作簙。’玉裁曰‘古戏今不得其实 ,箸,韩非所谓博箭。招魂注云:“□簬作箸,”故其 字从竹。’

8 此节极言造文必先明术之故,本 篇以总术为名,盖总括神思以下诸篇之义,总谓之术, 使思有定契,理有恒存者也。或者疑彦和论文纯主自然 ,何以此篇亟称执术,讥切任心,岂非矛盾乎?谨答之 曰,彦和所谓术者,乃用心造文之正轨,必循此始为有 规则之自然;否则狂奔骇突而已。弃术任心者,有时亦 或可观,然博塞之文,借巧傥来,前驱有功,后援未必 能继,不足与言恒数也。若拘滞于间架格律,则又彦和 之所诃矣。札记曰‘此言晓术之后,未必所撰皆工。初 求令章靡疚,所谓因时顺机,动不失正也。天机骏利, 或有奇文,所谓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 ,辞气丛杂而至也。然不知恒数者,亦必无望于机入其 巧矣。’

9 视之则锦绘,辞采也;听之则丝 簧,宫商也;味之则甘腴,事义也;佩之则芬芳,情志 也。黄叔琳曰‘四者兼之为难,可视可听,而不可味尤 不堪嗅者,品之下也。’

10战国策韩三‘段干越人谓新城君 曰,王良之弟子驾云取千里马,遇造父之弟子。造父之 弟子曰。“马不千里。”王良弟子曰“马,千里之马也 ,服,千里之服也,而不能取千里,何也?”曰“子纆 牵长。”故纆牵于事,万分之一也,而难千里之行。’ 万分一累,谓如指瑕篇所论,练字篇所指四条,若值而 不悟,亦万分一累也。

11文之精神,曰情志,曰事义,文 之声貌,曰辞采,曰宫商。此四要素者,皆有一定之轨 途,神思篇以下论之详矣。故曰‘文体多术,共相弥纶 ,’言不可缺一也。老子十一章‘三十幅共一毂,当其 无,有车之用。’

12札记曰‘八字最要。不知思无定 契,则谓文有定格;不知理有恒存,则谓文可妄为。救 此二流,咨惟舍人矣。’

      附  录

  学海堂文笔策问(阮氏父子强与桐 城派争古文之名,故说颇支离,惟采拾甚富,足资参考 。)

  问六朝至唐皆有长于文,长于笔 之称,如颜延之云‘竣得臣笔。测得臣文,’是也。何 者为文?何者为笔?何以宋以后不复分别此体?

  男福谨拟对曰:自明人以唐宋八 家为古文,于是世之人惟知有唐宋古文之称;窃考之唐 以前所称似不如此也。唐人每以文与笔并举,又每以诗 与笔并举,是笔与诗文似有别也。由唐溯晋,则南北朝 文笔之称,多见于史,分别更显矣。况金楼子文心雕龙 诸书极分明哉。谨综六朝唐人之所谓文,所谓笔,与宋 明之说不同而见于书史者,不分年代类列之,以明其体 矣。

  汉书楼护传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 。

  晋书蔡谟传文笔议论,有集行于 世。(古文苑载闻人牟准魏敬侯卫觊碑阴文‘所著述注 解故训及文笔等甚多,皆已失坠。’论衡超奇篇‘文笔 不足类也。’皆在蔡谟前,应补。)

  宋书傅亮傅高祖登庸之始,文笔 皆是记室参军滕演;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自此后 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亮辞也。

  南史颜延之传宋文帝问延之诸子 才能。延之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
  北史魏高祖纪帝好为文章诗赋 铭颂;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温子升传熙平初,中尉东平 王匡召辞人以充御史,同时射策者八百余人,子升与卢 仲宣孙搴等二十四人为高第。于时预选者,争相引决; 匡使子升当之,皆受屈而去。搴谓人曰‘朝来靡旗乱辙 者,皆子升逐北。’遂补御史,时

  年二十二。台中文笔,皆子升为 之。
  北史温子升传张皋写子升文笔 ,传于江外。
  北齐书李广传广曾荐毕义云于 崔暹。广卒后,义云集其文笔十卷,托魏收为之叙。

  陈书陆琰传其所制文笔多不存本 ,后主求其遗文,撰成二卷。
  刘师知传师知好学,有当世才 ,博涉书传,工文笔。
  徐伯阳传伯阳年十五,以文笔 称。

      按文笔之分称,此最显 然有别。

  梁元帝金楼子立言篇云‘古人之 学者有二,今人之学者有四。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 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 赋,则谓之文。今之需,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 通其理者,泛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 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 ,谓之文。而学者率多不便属辞,守其章句,迟于通变 ,质于心用。学者不能定礼乐之是非,辨经教之宗旨, 徒能扬榷前言,抵掌多识,然而挹源知流,亦足可贵。 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 。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征靡曼,唇吻遒会,情 灵摇荡。而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又异。至如彖系 风雅,名墨农刑,虎炳豹郁,彬彬君子,卜谈四始,李 言七略,源流已详,今亦置而弗辨。潘安仁清绮若是, 而评者止称情切,故知为文之难也。曹子建陆士衡皆文 士也,观其辞致侧密,事语坚明,意匠有序,遣言无失 ,虽不以儒者命家,此亦悉通其义也。遍观文士,略尽 知之。至于谢元晖始见贫小,然而天才命世,过足以补 尤。任彦升甲部阙如,才长笔翰,善缉流略,遂有龙门 之名,斯亦一时之盛。夫今之俗,搢绅稚齿,闾巷小生 ,学以浮动为贵。用百家则多尚轻侧,涉经记则不通大 旨,苟取成章,贵在悦目;龙首豕足,随时之义;牛头 马髀,彊相附会;等张君之弧,徒观外泽,亦如南阳之 里,难就穷检矣。’

     按福读此篇与梁昭明文选 序相证无异。呈家大人,家大人甚喜曰‘此足以明六朝 文笔之分,足以证昭明序经子史与文之分,而余平日蓍 笔不敢名曰文之情益合矣。’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今之常言, 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按文笔之义,此最分明。 盖文取乎沉思翰藻,吟咏哀思,故以有情辞声韵者为文 。笔从聿,亦名不聿;聿,述也,故直言无文采者为笔 。史记‘春秋笔则笔,’是笔为据事而书之证。

  南史孔珪传高帝取为记室参军, 与江淹对掌辞笔。

  陈书岑之敬传之敬始以经业进, 而博涉文史,雅有辞笔。

     按辞亦文类,周易系辞汉 儒皆谓系辞为卦爻辞,至今从之。系辞上下篇云‘圣人 设卦观象,系辞焉以明吉凶。’又云‘圣人有以见天下 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 是以谓之爻。’又云‘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又云‘系辞焉以尽其言。’据此诸文,则明指卦爻辞谓 之系辞。孔子之上下二篇,乃系辞之传,不得直谓之系 辞也。(今本无传字,释文王肃本原有传字。)其谓之 系辞者,系,属也;系辞,即属辞;犹世所称属文焉尔 。然则辞与文同乎?曰否。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 辞。’赵岐注云‘
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辞 ,诗人所歌咏之辞。’是文者,音韵铿锵,藻采振发之 称;辞特其句之近于文,而异乎直言者耳。又按辞本是 词字。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从言从司。’释名曰 ‘词,嗣也;令撰善言相续嗣也。’然则词之司,有系 续之意;词为本字,辞乃假借也。(唐以前每称善属文 ,此古义也;宋后此称少矣。)孔子十翼系辞传文言皆 多用偶语,而文言几于句句用韵,系辞虽是传体,而韵 亦非少。(系辞传上下篇,用偶者三百二十六,用韵者 一百一十,与家大人所举文言中偶句韵语之义相合。) 此文与辞区别之证,亦文辞与言语区别之证也。楚国之 辞,称楚辞,皆有韵;楚辞乃诗之流,诗三百篇,乃言 语有文辞之至者也。

  王充论衡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 鸿笔之臣褒颂纪载,乃彰万世。
      按此笔即记事之属。
  梁书任昉传昉尤长载笔,才思 无穷。

    按南史本传作尤长为笔。沈 约传云‘彦升工于笔。’考礼记‘史载笔。’任彦升长 于碑版,亦记事之属,故曰笔。

  唐书蒋偕传三世踵修国史,世称 良笔。
      按此笔亦记事之属。
  陈书徐陵传世祖高宗之世,国 家有大手笔,必命陵草之。

  陆琼传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 赏;及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 。

     按此笔谓诏制碑版文字, 故唐张说善碑志,称燕许大手笔。

  梁书刘潜传潜字孝仪,秘书监孝 绰弟也。幼孤,兄弟相励勤学,并工属文;孝绰常曰三 笔六诗。三即孝仪,六孝威也。

     按诗亦有韵者,故与笔对 举,明笔为无韵者也。上曰工属文,下曰笔,曰诗,盖 诗即有韵之文,与散体称笔有别。

  南齐书晋安王子懋传文章诗笔, 乃是佳事。
      按此文章是有辞有韵 之文,诗又有韵之文之一体,故以文章诗笔并举。

  梁书庾肩吾传简文与湘东王论文 曰:阳春高而不和,妙声绝而不寻,竟不精讨锱铢,覈 量文质,有异巧心,终愧妍手。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 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诗既若此 ,笔又如之。

  北史萧圆肃传圆肃撰时人诗笔为 文海四十卷。
  刘禹锡中山集祭韩侍郎文,子 长在笔,予长在论,持矛举楯,卒不能困。

  赵璘因话录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 ,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金元好 问诗云‘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本于此 。

  杜甫寄贾司马严使君诗‘贾笔论 孤□,韩诗赋几篇。’
      按此皆以诗与笔并举 。

  南齐书高逸传欢口不辨,善于着 笔。
      按此笔为无藻韵之着 作之名。

  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 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 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按此赋赋及十体之文,不 及传志,盖史为著作,不名为文。凡类于传志者,不得 称文,是以状文之情,分文之派,晋承建安,已开其先 ,昭明金楼,实守其法。

     家大人开学海堂于广州, 与杭州之诂经精舍相同,以文笔策问课士,教福先拟对 ,爰考之如右。家大人以为此可与书文选序后相发明也 ,命附刻于三集之末。

  札记曰今之常言八句,此一节为 一意,论文笔之分。案彦和云,文笔别目两名自近代代 始,而其区叙众体,亦从俗而分文笔。故自明诗以至谐 隐,皆文之属;自史传以至书记,皆笔之属。杂文篇末 曰,汉来杂文,名号多品,书记篇末曰,笔札杂名,古 今多品。详杂文名目猥繁,而彦和分属二篇。且一曰杂 文,一曰笔札,是其论文叙笔,囿别区分,疆畛昭然, 非率为判析也。(谐隐篇曰,文辞之有谐隐,譬九流之 有小说,是彦和之意,以谐隐为文,故列史传前。)书 中多以文笔对言,惟事类篇曰事美而制于刀笔,为通目 文翰之辞。镕裁篇草创鸿笔,先标三准,为兼言文笔之 辞。颂赞篇相如属笔,始赞荆轲,为以笔目文之辞。盖 散言有别,通言则文可兼笔,笔亦可兼文。(
刘先生云笔不该文,未谛。)审彼 三文,弃局就通尔。

  然彦和虽分文笔,而二者并重, 未尝以笔非文而遂屏弃之。故其书广收众体,而讥陆氏 之未该。且其驳颜延之曰,不以言笔为优劣,亦可知不 以文笔为优劣也。其他并重文笔之辞,曰文场笔苑,有 术有门;(本篇赞,)曰文藻条流,托在笔札;(书记 篇赞。)曰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风骨篇。 )曰裁章贵于顺序,文笔之同致也;(章句篇。)斯皆 论文与论笔相联,曷尝屏笔于文外哉。案文心之书,兼 赅众制,明其体裁,上下洽通,古今兼照,既不从范晔 之说,以有韵无韵分难易,亦不如梁元帝之说,以有情 采声律与否分工拙,斯所以为笼圈条贯之书。近世仪征 阮君文笔对,综合蔚宗二萧(昭明,元帝。)之论,以 立文笔之分,因谓无情辞藻韵者不得称文,此其说实有 救弊之功,亦私心夙所熹好。但求之文体之真谛,与舍 人之微旨,实不得如阮君所言。且彦和既目为今之常言 ,而金楼子亦云今人之学,则其判析,不自古初明矣。 与其屏笔于文外,而文域狭隘,曷若合笔于文中,而文 囿恢弘。屏笔于文外,则与之对垒而徒启斗争,合笔于 文中,则驱于一途而可施鞭策。阮君之意诚善,而未为 至懿也;救弊诚有心,而于古未尽合也。学者诚服习舍 人之说,则宜兼习文笔之体,洞谙文笔之术,古今虽异 ,可以一理推,流派虽多,可以一术订,不亦足以张皇 阮君之志事哉。今录范沈二萧之说于后,加以诠释。

  范蔚宗在狱与甥侄书曰。常谓情 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然后抽其芬芳,振 其金石耳。性别宫商,识清浊,斯自然也。(
案此言文以有韵为主,韵即谓宫商 清浊。)手笔差易于文,不拘韵故也。(案此言无韵为 笔。韵亦谓宫商清浊。)吾思乃无定方,特能济艰难, 适轻重,所禀之分犹当未尽。(案此蔚宗自言兼工文笔 也。)

     笔札之语,始见汉书楼护 传‘长安号曰谷子云策札。’或曰笔牍,(论衡超奇, )或曰笔疏,(同上。)皆指上书奏记施于世事者而言 。然论衡谓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是固以笔为 文,文笔之分,尔时所未有也。今考六朝人当时言语所 谓笔者,如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 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 珣所草。)南史颜延之传,(宋文帝问延之诸子才能。 延之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沈庆之传,(庆之谓 颜竣曰君但知笔札之事。)任昉传,(时人云任笔沈诗 。)刘孝绰传,(
三笔六诗,三孝仪,六孝威也。) 诸笔字皆指公家之文,殊不见有韵无韵之别。今案文笔 以有韵无韵为分,盖始于声律论既兴之后。滥觞于范晔 谢庄,(诗品引王元长之言云惟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 )而王融谢朓沈约扬其波,以公家之言,不须安排声韵 ,而当时又通谓公家之言为笔,因立无韵为笔之说,其 实笔之名非从无韵得也。然则属辞为笔,自汉以来之通 言,无韵为笔,自宋以后之新说,要之声律之说不起, 文笔之别不明,故梁元帝谓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 又异也。

  沈休文宋书谢灵运传论曰‘夫五 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 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 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 言文。’(案此休文袭蔚宗之说而以有韵为文也。)

     案彦和声律篇云‘摛文乖 张而不识所调;’又云‘亦文家之吃也;’又云‘缀文 难精,而作韵甚易;’此所谓文,皆同隐侯之说。南史 陆厥传云‘永明末,盛为文章,沈约,谢朓,王融,以 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为文皆用宫商,以平 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腰,鹤膝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征不同,不可增 减,世呼为永明体。’又庾肩吾传云‘齐永明中,王融 ,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 韵,弥为丽靡。’是有韵为文之说,托始范谢而成于永 明,所谓文者,即指句中声律而言。沈约既云‘词人累 千载而未悟,’则文笔之别,安可施于刘宋以前耶。 

     愚谓文笔之分,不关体制 ,苟惬声律,皆可名文,音节粗疏,通谓之笔。此永明 以后声韵大行时之说,与专指某体为文,某体为笔之说 ,又自不同,然则以有韵为押脚韵者隘矣。要之文笔之 辨,缴绕纠缠,或从体裁分,则与声律论有时抵牾;( 永明以前虽诗赋亦有时不合声律,休文明云,张蔡曹王 ,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矣。)或从声律分, 则与体裁或致参差。(章表奏议在笔之内,非无高文, 封禅书记,或时用韵。)今谓就永明以前而论,则文笔 本世俗所分之名,初无严界,徒以施用于世俗与否为断 ,而亦难于晰言。就永明以后而论,但以合声律者为文 ,不合声律为笔,则古今文章称笔不称文者太众。欲以 尊文,而反令文体狭隘,至使苏绰韩愈之流起而为之改 良,矫枉过直,而文体转趋于枯樆,磔裂章句,隳废声 韵,而自以为贤,夫孰非襞积细微,转相凌架,文多拘 忌,伤其真美者之有以召衅哉。故曰,中之为用,故未 可远也。

  梁昭明太子文选序曰,自姬汉以 来,眇焉悠邈,时更七代,数逾千祀,词人才子,则名 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自非略其芜秽, 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太半,难矣。(以上言选文以清万 为贵。)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 争奥,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岂可重以芟夷,加之 剪截。(以上言尊经不选之意。)老庄之作,管孟之流 ,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诸 。(以上言子以立意为宗,而文未必善,故不选。)若 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辨士之端,事美 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 亦繁博,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 取。(以上言子史载言虽美不取。)至于记事之史,系 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 同。(以上言不选史之意。)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 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故与夫篇什 杂而集之。

     (以上言不选史而选史之 赞论序述之意,篇什,谓文章之单行者。)

     案此昭明自言选文之例。 据此序观之,盖以综缉辞采,错比文华,事出沉思,义 归翰藻为贵,所谓集其清英也,然未尝有文笔之别。阮 君补苴以刘彦和梁元帝二家之说,而强谓昭明所选是文 非笔耳。

  梁元帝金楼子立言篇下曰,古人 之学者有二。今人之学者有四。夫子门徒,转相师受, 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 赋,则谓之文。(此言古之学二。)今之儒,博穷子史 ,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泛谓之学。

  (此言儒分为二。)至如不便为 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 此言文分为二,而指明今之所谓笔之义界。)吟咏风谣 ,流连哀思者谓之文。(此言今之所谓文之义界。)又 曰,笔退则非谓成篇,(此篇即单篇,亦即昭明所云篇 什。)进则不云取义,(谓有所立义如经史子,然则以 经史子为笔者非矣。)神其巧惠,笔端而已。

  (此言笔但以当时施用能达意而 已。)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即昭明所谓综缉辞 采,错比文华,亦即翰藻。)宫征靡曼,唇吻遒会,( 所谓有韵之文。)情灵摇荡,(即前所云吟咏风谣,流 连哀思,亦即昭明所谓事出沉思。以上言今之所谓文, 其好尚如此。)而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又异。( 此言古之文笔以体裁分,今之文笔以声律分。)

     案文笔之别,以此条为最 详明。其于声律以外,又增情采二者,合而定之,则曰 有情采韵者为文,无情采韵者为笔。然自永明以来,声 律之说新起,所重在韵,但言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虽 然,若从梁元帝之说,则文笔益不得以体制分也。详声 律之说,为梁武所不好。(见沈约传。)而昭明简文( 与湘东王书推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元帝似 皆信从。固知风气既成,举世仿效,自非钟记室,岂敢 言平上去入余病未能哉。

  李详云‘彦和言文笔别目两名自 近代,而颜延之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案此尚言笔 文未分,然南史颜延之传言其诸子,竣得臣笔,测得臣 文,又作首鼠两端之说,则无怪彦和诋之矣。而南朝所 言文笔界目,其理至微。阮文达揅经室文集有学海堂文 集策问,其子阮福拟对附后,即文达所修润也。拟对略 云,金楼子云,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而学者率 多不便属辞,守其章句,迟于通变,质于心用,徒能扬 榷前言,抵掌多识,然而挹源知流,亦足可贵。笔退则 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至如 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征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福又引彦和无韵为笔,有韵为文,谓文笔之义,此最 分明。盖文取乎沉思翰藻,吟咏哀思,故有情辞声韵者 为文。笔从聿,亦名不聿。聿,述也。故直言无文采为 笔。详案阮氏父子龂龂于文笔之别,最为精审,而以情 辞声韵附会彦和之说,不使人疑专指用韵之文而言,则 于六朝文笔之分豁然矣。’谨案,李氏之引文心,不达 章句。延之论笔一节,本不与上八句相联,其言文笔之 分,与其竣得臣笔,测得臣文之语,自为二事,未见其 首鼠两端也。阮福之引金楼,亦不达章句,中间论今之 所谓学数语,引之何为。又永明以来,所谓有韵,本不 指押韵脚而言,文贵情辞声韵,本于梁元,亦非阮氏独 创。至彦和之分文笔,实以押韵脚与否为断,并无有情 采声韵为文之意。阮氏不能辨于前,李君亦不能辨于后 ,斯可异已。又案彦和他篇虽分文笔,而此篇则明斥其 分别之谬。故曰,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目两名,自 近代耳。师法彦和者,断从此篇之论可也。(以上均札 记语。)
 
 
 

    时序第四十五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 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1 。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 。尽其美者何?乃心乐而声泰也2。至大禹敷土,九序 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3。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 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 ,平王微而黍离哀。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 上,而波震于下者4。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 ,百家飙骇。方是时也,韩魏力政,燕赵任权,五蠹六 虱,严于秦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 ,楚广兰台之宫,孟轲宾馆,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 风,兰陵郁其茂俗,邹子以谈天飞誉,驺奭以雕龙驰响 ,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观其艳说,则笼 罩雅颂。故知暐烨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5。

  爰至有汉,运接燔书,高祖尚武,戏儒简学,虽 礼律草创,诗书未遑,然大风鸿鹄之歌,亦天纵之英作 也6。施及孝惠,迄于文景,经术颇兴,而辞人勿用。 贾谊抑而邹枚沈,亦可知已7。逮孝武崇儒,润色鸿业 ,礼乐争辉,辞藻竞骛:柏梁展朝宴之诗,金堤制恤民 之咏,征枚乘以蒲轮,申主父以鼎食,擢公孙之对策, 叹儿宽之拟铃木云当作疑奏,买 臣负薪而衣锦,相如涤器而被绣,于是史迁寿王之徒, 严终枚皋之属,应对固无方,篇章亦不匮,遗风余采, 莫与比盛8。越昭及宣,实继武绩,驰骋石渠,暇豫文 会,集雕篆之轶材,发绮縠之高喻,于是王褒之伦,底 禄待诏9。自元暨成,降意图籍,美元 作笑玉屑之谭,元作谏清金 马之路,子云锐思于千首,子政雠校于六艺,亦已美矣 10。爰自汉室,迄至成哀,虽世渐百龄,辞人九变, 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灵均余影,于是乎在11。

  自哀平陵替,光武中兴,深怀图谶,颇略文华, 然杜笃献诔以免刑,班彪参奏元作表张 □度改以补令,虽非旁求,亦不遐弃12。及明帝 叠耀,崇爱儒术,肄礼璧堂,讲文虎观,孟坚珥笔于国 史,贾逵给札元作礼张改于瑞元 作端张改颂,东平擅其懿文,沛王振其通论,帝则 藩仪,辉光相照矣13。自安和已下,迄至顺桓,则有 班傅三崔,王马张蔡,磊落鸿儒,才不时乏,而文章之 选,存而不论14。然中兴之后,群才稍改前辙,华实 所附,斟酌经辞,盖历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15。 降及灵帝,时好辞制,造羲皇之书,开鸿都之赋,而乐 松之徒,招集浅陋,故杨赐号为欢兜,蔡邕比之俳优, 其余风遗文,盖蔑如也16。

  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 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 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 云蒸17。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 宦于青土,公干徇质于海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 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俦,于叔元 作子俶德祖之侣,傲铃木云冈本 作俊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 和墨以藉谈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18,至明 帝纂戎,制诗度曲,征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观,何刘群 才,迭相照耀。少主相仍,唯高贵英雅,顾盼合铃 木云冈本作含章,动言成论。于时正始余风,篇体 轻澹,而嵇阮应缪,并驰文路矣19。

  逮晋宣始基,景文克构,并迹沈儒雅,而务深方 术。至武帝惟新,承平受命,而胶序篇章,弗简皇虑。 降及怀愍,缀旒而已20。然晋虽不文,人才实盛:茂 先摇笔而散珠,太冲动墨而横锦,岳湛曜联璧之华,机 云标二俊之采,应傅三张之徒,元作从 孙挚成公之属,并结藻清英,流韵绮靡,前史以为 运涉季世,人未尽才,诚哉斯谈,可为叹息21!

  元皇中兴,披文建学,刘刁礼吏而宠荣,景纯文 敏而优擢22。逮明帝秉哲,元作束皙 雅好文会,升储御极,孳孳讲蓺,练情于诰策,振 采于辞赋,庾以笔才逾亲,温以文思益厚,揄扬风流, 亦彼时之汉武也23。及成康促龄,穆哀短祚,简文勃 兴,渊乎清峻,微言精理,函何本改亟 满玄席,澹思浓黄云冯本作醲采 ,时洒文囿。至孝武不嗣,安恭已矣24。其文史则有 袁殷之曹,孙干之辈,虽才或浅深,珪璋足用25。自 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 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 。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 百世可知也26。

  自宋武爱文,文帝彬雅,秉文之德,孝武多才, 英采云构。自明帝元脱以下,文 理替矣27。尔其缙绅之林,霞蔚而飙起;王袁联宗以 龙章,颜谢重叶以凤采,何范张沈之徒,亦不可胜也2 8。盖闻之于世,故略举大较。

  暨皇齐驭宝,运集休明:太祖以圣武膺□,高祖 以睿文纂业,文帝以贰离含章,中宗以上哲兴运,并文 明自天,缉遐疑作熙景祚29。 今圣历方兴,文思光元作充被, 海岳降神,才英秀发,驭飞龙于天衢,驾骐骥于万里, 经典礼章,跨周轹汉,唐虞之文,其鼎盛乎!鸿风懿采 ,短笔敢陈;飏言赞时,请寄明哲30。

  赞曰:蔚映十代,辞采九变。枢中所动,环流无 倦。质文沿时,崇替在选,终古虽远,旷汪 作暧焉如面31。

1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注‘周处风士 记曰“击壤者以木作之,前广后锐。长四尺三寸,其形 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 之,中者为上部。”论衡曰“尧时百姓无事,有五十之 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力于 我也!”’帝王世纪击壤歌盖据此而附会成之。列子仲 尼篇‘尧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 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2 南风诗见明诗篇注。尚书大传‘ 于时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 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八伯咸进稽首曰“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诗于 元后,疑当作咏于元后。

3 尚书禹页‘禹敷土,随山刊木。 ’九序咏功见原道篇注。诗商颂长发‘汤降不迟,圣敬 日跻。’笺曰‘汤之下士尊贤甚疾,其圣敬之德日进。 ’商颂那篇首句曰‘猗与那与!’传曰‘猗,叹辞;那 ,多也。’

4 勤而不怨,谓周南汝坟之诗。汝 坟序曰‘汝坟,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 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诗豳谱曰‘
成王之时,周公避流言之难,出居 东都二年。思公刘大王居豳之职,忧念民事至苦之功, 以比序己志。后成王迎之反,摄政致太平。大师大述其 志,主意于豳公之事,故别其诗以为豳国变风焉。’乐 而不淫,谓东山四章乐男女之得及时也。诗大雅板序曰 ‘板,凡伯刺厉王也。’又荡序曰‘荡,召穆公伤周室 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 。’板荡皆厉王时诗,此云幽厉,盖连类言之。王风黍 离序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 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 作是诗也。’而波震于下者,者下当有也字。

5 文选班固答宾戏‘泥蟠而天飞者 ,应龙之神也。’五蠹六虱,见诸子篇注。史记孟子荀 卿列传‘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 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 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 能致天下贤士也。’文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 宋玉景差侍。’孟子公孙丑下赵岐注曰‘孟子虽仕齐, 处师宾之位,以道见敬。王欲见之,先朝,使人往谓孟 子云,寡人如就见者,若言就孟子之馆相见也。’孟荀 列传‘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 令。’又‘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 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索隐‘按稷, 齐之城门也。或云,稷,山名。谓齐之学士集于稷门之 下也。’刘向荀子叙‘兰陵多善为学,盖以孙卿也。长 老至今称之,曰,兰陵人喜字为卿,盖以法孙卿也。’ 孟荀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 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文选有宋玉风赋高唐赋。(高 唐赋朝云。)

6 史记郦食其传‘骑士曰,沛公不 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 礼仪,以正君臣之位;未尽备而通终。’律历志‘汉兴 ,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以北平侯张苍言 ,用颛顼历比于六历。’艺文志‘汉兴,萧何草律。’ 刑法志‘萧何攗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史 记留侯世家‘上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及燕置酒,太 子侍,四人(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从太子, 上召戚夫人曰“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戚 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 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 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又高祖本纪‘高 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 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7 孝文时,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 博士,(赵岐题辞。)又立韩生诗及申公诗。(史记儒 林传,后汉书翟酺传,置一经博士。)景帝又置齐辕固 生诗及春秋胡毋生董仲舒公羊博士,故云‘经术颇兴。 ’汉书惠帝纪‘四年除挟书律。’汉书贾谊传‘天子议 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迺毁谊 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 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史 记邹阳传‘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 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胜等疾 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 客游以谗见禽,恶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书奏梁孝 王,孝王使人出之,卒为上客。’汉书枚乘传‘景帝召 拜乘为弘农都尉。乘久为大国上宾,与英俊并游,得其 所好,不乐郡吏,以病去官。’

8 汉书武帝纪赞‘孝武初立,表章 六经,兴太学,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 而有三代之风。’严助传‘公孙宏起徒步,数年至丞相 ,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 绌。’柏梁诗见明诗篇注。又沟洫志‘武帝既封禅,发 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上既临决河,悼功之不成,迺 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虑殚为河。殚 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 ,鱼弗郁兮柏冬日。正道□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 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 维缓。”一曰,“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 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隤林竹兮楗石灾,宜防塞兮万 福来。”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防。’王尊 传‘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枚乘传‘武帝自为太 子闻乘名,及即位,乃以安车蒲轮征乘。’主父偃传‘ 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偃有功焉。大臣皆畏 其口,赂遗累千金。或说偃曰,太横。偃曰,丈夫生不 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耳!’公孙宏对策,见议对篇注。 儿宽拟奏,见附会篇注。

    朱买臣传‘家贫,常艾薪樵 卖以给食。……拜会稽太守。上谓曰,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司马相如传‘相如与文君俱 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罏,相如身自 着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后为中郎将,至 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 司马迁传‘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吾 丘寿王传‘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诏。后为光禄大夫侍中。 ’严安传‘安临灾人,以故丞相史上书为骑马令。’终 军传‘军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上书言事,武帝异其 文,拜为谒者给事中。’枚皋传‘皋不通经术,诙笑类 俳倡,为赋颂好嫚戏,以故得媟黩贵幸,比东方朔郭舍 人等,而不得比严助等得尊官。’以上诸人事,并载汉 书。枚皋附枚乘传。主父偃朱买臣吾丘寿王严安终军合 传。公孙宏儿宽司马迁司马相如各自立传。

9 昭帝年少,在位日浅,至宣帝时 ,始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孟梁丘易,谷梁春秋 。王褒传‘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 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 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之间,天 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石 渠,见论说篇。绮縠,见诠赋篇。左传昭公元年‘底禄 以德。’杜注‘底,致也。’

10汉书元帝纪赞‘元帝多材艺,善 史书,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薛 韦匡,(贡禹,薛广德,韦贤,匡衡。)迭为宰相。’ 成帝纪‘成帝好经书。’又赞曰‘博览古今。’周礼天 官玉府注‘王齐,当食玉屑。’论衡书解篇‘玉屑满箧 ,不成为宝。’史记褚先生补滑稽列传‘东方朔歌曰, 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 铜马,故谓之金门马。’后汉书马援传‘孝武皇帝时, 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之。有诏立马于鲁班门外 ,则更名鲁班门曰金马门。’子云千首,见诠赋篇注。 子政雠校,见诸子篇注。

11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诏臣瓒注九 变曰‘九,数之多也。’艺文志屈原赋类凡二十家,三 百六十一篇,视陆贾孙卿客主三类为特多。

12光武崇谶,见正纬篇注。杜笃献 诔,见诔碑篇注。后汉书班彪传‘彪为窦融画策事汉。 及融征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参之?”融 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召见,拜徐令。’

13后汉书桓荣传‘永平二年(明帝 年号。)三雍初成,拜荣为五更。每大射养老礼毕,帝 辄引荣及弟子升堂执经,自为下说。’章怀注曰‘三雍 ,宫也。谓明堂,灵台,辟雍。’讲文虎观,见论说篇 注。此是章帝事,凝明帝叠耀,当作明章叠耀,帝与章 形近而伪。班固撰东观记见史传篇注。贾逵传‘永平中 ,有神雀集宫殿官府。冠羽有五采色。帝异之,乃召见 逵问之。对曰“此胡降之征也。”帝敕兰台给笔札,使 作神雀颂。’东平王苍传‘苍少好经书,雅有智思。是 时中兴三十余年,四方无虞,苍以天下化平,宜修礼乐 ;乃与公卿共议定南北郊冠冕车服制度及光武庙登歌八 佾舞数。’沛王通论,见正纬篇注。

14后汉书崔骃传‘骃字亭伯,年十 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 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骃子瑗 。瑗,字子玉,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明天官历数 京房易传六日七分,诸儒宗之。与马融张衡特相友好。 瑗子实。实,字子真,少沉静好典籍。明于政体,吏才 有余,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范晔论曰‘崔 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又赞曰 ‘崔为文宗,世禅雕龙。’章怀注引刘向别录曰‘言驺 奭脩饰之文,若雕龙文也。’黄注谓王为王延寿,延寿 附见文苑王逸传,似不得列马张蔡之前。此王疑指王充 。充传曰‘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 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 众流百家之言。’章怀注引谢承书曰‘谢夷吾荐充曰, 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荀卿,近汉扬雄刘向 司马迁不能过也。’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 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 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蔡 邕传‘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 音律。’

15事类篇曰‘至于崔班张蔡,遂捃 摭经史,华实布濩,因书立功,皆后人之范式也。’

16后汉书,蔡邕传‘灵帝好学,自 造皇羲篇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 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 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并待制鸿都门 下,□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邕 上封事曰,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 能,……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 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杨赐传‘光和元年,有虹蜺昼降于嘉德殿前。赐上书 曰,鸿都门下招会群小,造作赋说,以虫篆小技见宠于 时,如欢兜共工更相荐说。’案东汉辞质,建安文华, 鸿都门下诸生其转易风气之关键欤。李详黄注补正曰‘ 汉书东方朔传赞其流风遗书,蔑如也。师古注曰,言辞 义浅薄不足称。’

17文学蓬转,犹言文学之士流离失 所。三国魏志文帝纪评注引典论自叙曰‘上雅好诗书文 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金楼子兴王篇‘
魏武帝御事三十余年,手不舍书。 昼则讲军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被之管弦,皆成 乐章。’文帝纪‘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 百篇。’陈寿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彊 识,才艺兼该。’陈思王植传评注引鱼豢曰‘余每览植 之华采,思若有神。’汉书贾谊传‘体貌大臣。’师古 曰‘体貌,谓加礼容而敬之。’陈思王传注引植与杨修 书曰‘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 于青士,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 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之玉也。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 今尽集兹国矣。’

18魏志王粲传‘粲字仲宣。以西京 扰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裴 注“通侻者,简易也。”)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 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陈琳字孔 璋。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 北海徐干,字伟长,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 。’姚范援鹑堂笔记三十九‘范案南丰序亦取先贤传而 疑中论二十篇与魏文语不合。又案中论爵禄篇似即伟长 之自喻其志,盖皭然不滓者也。不仕可信。’王粲传‘ 东平刘桢,字公干。’彦和徇质于海隅,语本陈思王而 改振藻为徇质,不知其说。应玚,字德琏。文帝与吴质 书曰‘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 遂,良可痛惜。’阮瑀字元瑜。文帝与吴质书曰‘元瑜 书记翩翩,致足乐也。’路粹,字文蔚。繁钦(繁音婆 。)字休伯。鄞郸淳字子叔。杨修字德祖。事迹均见魏 志王粲传及裴注。艺文类聚五十五陈思王前录序曰‘余 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虽触类而 作,然芜秽者众。’梗概慷慨,声同通用,袁宏咏史诗 ‘周昌梗概臣,’亦慷慨之意。

19三国魏志明帝纪‘青龙四年,置 崇文观,征善属文者以充之。’御览五八七引文士传青 龙元年诏何桢曰‘扬州别驾何桢,有文章才,试使作许 都赋。成上不封,得令人见。’此可见明帝褒扬文士之 切。魏志曹爽传‘何晏,何进孙也。少以才秀知名,好 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又刘劭传 ‘劭尝作赵都赋,明帝美之。诏劭作许都洛都赋。时外 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二赋,皆讽谏焉。凡所撰述法 论人物志之类百余篇。’魏志高贵乡公纪评‘高贵乡公 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金楼子杂 记篇下‘高贵乡公赋诗,给事中甄歆陶成嗣各不能着诗 ,受罚酒。’宴会赋诗,是顾盼含章也。合章,应据冈 本作含章。动言成论,谓如论帝王优劣之差,幸太学问 诸儒经义等事。王粲传‘阮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 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时又有谯郡嵇康,文 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应玚弟璩,璩子贞,咸 以文章显。’裴注引文章叙录曰‘璩,字休琏,博学好 属文,善为书记文。贞,字吉甫,少以才闻,能谈论。 正始中,夏侯玄盛有名势,贞常在玄坐作五言诗,玄嘉 玩之。’刘劭传‘劭同时东海缪袭,亦有才学,多所述 叙。’刘申叔先生中古文学史曰‘案彦和此论,盖兼王 弼何晏诸家之文言,故言篇体轻澹。其兼及嵇阮者,以 嵇阮同为当时文士,非以轻澹目嵇阮之文也。即以诗言 ,嵇诗可以轻澹相目,岂可移以目阮诗哉。’

20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师,文帝昭 ,皆志深篡窃,不暇文事。武帝炎受魏禅。怀帝炽,愍 帝邺,并为匈奴刘聪所虏。

21晋书张华传‘张华,字茂先。陆 机兄弟志气高爽,自以吴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国人 士,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华在晋 初声誉最盛,名辈亦高,故彦和首称之。左思,字太冲 ,见晋书文苑传。晋书夏侯湛传‘湛幼有盛才,文章宏 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 ,京都谓之连璧。’又陆机传‘
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 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 。’文苑应贞传‘贞字吉甫贞善谈论,以才学称。武帝 于华林园宴射,贞赋诗最美。’史臣论曰‘应贞宴射之 文,极形言之美,华林群藻,罕或畴之。’傅玄传‘玄 ,字休弈。少孤贫,博学善属文。后虽显贵,而著述不 废,撰傅子百四十首,数十万言,并文集百余卷,行于 世。玄子咸,字长虞。好属文论,虽绮丽不足,而言成 规鉴。庾纯常叹曰,长虞之文,近乎诗人之作矣。’张 载及其弟协,协弟亢,并称三张。见明诗篇。孙楚传‘ 楚,字子荆。’本传载王济铨楚品状云‘天才英博,亮 拔不群。’挚虞传‘虞,字仲洽。少事皇甫谧,才学通 博,著述不倦。’成公绥,字子安,见文苑传。文选啸 赋注引臧荣绪晋书曰‘绥少有俊才,辞赋壮丽。’晋史 作者多家,彦和称前史之论,未知本于何家也。

22元帝兴学,见议对篇。刘隗传‘ 隗,字大连。隗少有文翰,元帝以为从事中郎。隗雅习 文史,善求人主意,帝深器遇之。迁丞相司直,委以刑 宪。隗虽在外,万几秘密,皆豫闻之。’刁协传‘协, 字玄亮。协少好经籍,博闻彊记。元帝中兴,拜尚书左 仆射。于时朝廷草创,宪章未立,朝臣无习旧仪者。协 久在中朝,谙练旧事,凡所制度,皆禀于协焉。’隗协 皆刚严不阿,排抑豪彊,诸刻碎之政,皆云二人所建。 此云礼吏,犹云秉礼法之吏。郭璞传‘璞,字景纯。璞 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璞 着江赋,其辞甚伟,为世所称。后复作南郊赋,帝见而 嘉之,以为著作佐郎。’

23晋书明帝纪‘帝讳绍,字道畿, 元皇帝长子也。性至孝,有文武才略,钦贤爱客,雅好 文辞。’(世说新语夙惠篇载明帝数岁对长安与日远近 ,睿知天成,故云秉哲。)手诏以温峤为中书令,是练 情于诰策也。(见诏策篇)艺文类聚九七载蝉赋残文, 是振采于辞赋也。大宁中,复征任旭虞喜为博士,(晋 书虞喜传,)是孳孳讲艺也。温峤传‘峤,字太真。峤 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明帝即位,拜侍中,机 密大谋,皆所参综,诏令文□,亦悉豫焉。’庾亮传‘ 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也。明帝即位,以为中书监 。’章表篇曰‘庾公之让中书,信美于往载。’逾亲, 当作愈亲。

24晋书简文纪‘简文帝讳昱,字道 万。清虚寡欲,尤善玄言。帝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 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孝武帝纪 ‘孝武皇帝讳曜,字昌明,简文帝第三子也。初,简文 帝见谶云“晋祚尽昌明。”及帝在之孕也,李太后梦神 人谓之曰“汝生男,以昌明为字。”及产,东方始明, 因以为名焉。简文帝后悟,乃流涕。’晋祚至孝武始移 ,故云至孝武不嗣,安帝纪‘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 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辨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 初,谶云“昌明之后有二帝。”刘裕将为禅代,故密使 王韶之缢帝而立恭帝,以应二帝云。’恭帝立二年为刘 裕所篡弑,故云安恭已矣。

25晋书文苑袁宏传‘袁宏,字彦伯 。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 撰后汉纪三十卷及竹林名士传三卷,诗赋诔表等杂文凡 三百首,传于世。’殷仲文传‘仲文少有才藻。桓玄将 为乱,使总领诏命。玄九锡,仲文之辞也。仲文善属文 ,为世所重。谢灵运尝云“若殷仲文读书半袁豹。则文 才不减班固。”言其文多而见书少也。’孙盛传‘盛字 安国。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着魏氏春秋 晋阳秋,并造诗赋论难复数十篇。晋阳秋词直而理正, 咸称良史焉。’干宝传‘干宝,字令升。宝少勤学,博 览书记。宝撰搜神记凡三十卷。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 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于世。’

26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续晋阳秋曰 ‘许询有才藻,善属文。自司马相如王褒扬雄诸贤,世 尚赋颂,皆体则诗骚,傍综百家之言。及至建安而诗章 大盛。逮乎西朝之末,潘陆之徒,虽时有质文,而宗归 不异也。正始中,王弼何晏好庄老玄胜之谈,而世遂贵 焉。至过江,佛理尤盛,故郭璞五言,始会合道家之言 而韵之。询及太原孙绰,转相祖尚,又加以三世之辞, 而诗骚之体尽矣。询绰并为一时文宗,自此作者悉体之 ,至义熙中,谢混始改。’

27宋书武帝纪下永初二年,车驾幸 延贤堂,策试诸州郡秀才孝廉。三年,诏建国学。齐书 王俭传谓宋武帝好文章,天下悉以文采相尚。南史宋文 帝本纪‘元嘉十五年,立儒学馆于北郊,命雷次宗居之 。十六年,上好儒雅,又命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著作 佐郎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各聚门徒, 多就业者。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后言政化,称元嘉焉 。’南史临川王义庆传谓文帝好文章,自谓人莫能及。 南史孝武纪‘帝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 藻甚美。’南史明帝纪‘帝好读书,爱文义。在藩时, 撰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及即大位 ,旧臣才学之士,多蒙引进。泰始六年,立总明观,征 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 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明帝以下,谓历后废帝顺帝 而宋亡矣。

28胜字下疑脱数字。王袁二姓,文 士多人,故曰联宗。兹录刘申叔先生中古文学史两节, 以见宋代文学之盛。案晋宋之际,若谢混,陶潜,汤惠 休之诗,均自成派。至于宋代,其诗文尤为当时所重者 ,则为颜延之谢灵运。(宋书灵运传云,文章之美,与 颜延之为江左第一。纵横俊发,过于延之,深密则不如 也。所著文章传于世。又南史延之传云,字延年,文章 冠绝当时。又云,延之与谢灵运俱以辞采齐名,而迟速 悬绝。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 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斯 时议者以延之灵运自潘岳陆机之后,文士莫及,江右称 潘陆,江左称颜谢焉。)

    颜谢而外,文人辈出:(案 晋宋之际,人才最盛,然当时人士如孔淳之臧寿雷次宗 徐广裴松之均通经史,宗少文周续之戴颙综达儒玄,不 仅以文章着。)以傅亮(宋书颜延之传傅亮自以文义一 时莫及,又宋书傅亮字季友,博涉经史,尤善文辞,武 帝受命,表策文诰,皆亮辞也。)范晔(宋书范泰传, 好为文章,文集传于世。子晔,字蔚宗,善为文章,为 后汉书,其与甥侄书,谓诸序论不减过秦,非但不愧班 氏,赞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袁淑(宋书淑传字阳 源,文采遒逸纵横有才辩,文集传于世。子觊好学美才 。又南史临川王义庆传亦谓太尉袁淑文冠当时。)谢瞻 (宋书瞻传字宣远,六岁能属文,文章之美,与从叔混 族弟灵运相抗。又谢密传云,瞻等才词辩富。)谢惠连 (宋书惠连传十岁能属文。灵运见其新文,每叹曰,张 华重生,不能易也。文章并行于世。)谢庄(宋书庄传 字希逸,七岁能属文。袁淑叹曰,江东无我,卿当独步 。着文章四百余首行世。又殷淑仪传谓谢庄作哀策文奏 之,帝流涕曰,不谓当今复有此才。都下传写,纸墨为 之贵。)鲍照(南史临川王义庆传云,照,字明远,文 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元嘉中为河清颂,其 叙甚工。史通人物篇亦谓鲍照文学宗府,驰名海内,方 之汉代,褒朔之流。)为尤工。(谢庄鲍照诗文尤为后 世所祖述,次则傅亮诸人。)

    若陆展何长瑜(宋书谢灵运 传东海何长瑜才亚惠连)何承天(南史承天传所纂文及 文集并传于世。)何尚之(宋书尚之传爱尚文义,老而 不休。)沈怀文(宋书怀文传少好玄理,善为文,集传 于世。弟怀远颇闲文笔。)王诞(宋书诞传少有才藻。 )王僧达(宋书本传云,少好学善属文。)王微(宋书 微传字景玄,少善属文,为文多古言,所著文集传于世 。)张敷(宋书敷传好读玄言,兼属文论。)王韶之王 准之(宋书韶之传博学有文辞,宋武帝使领西省事,凡 诸诏皆其词。又云,宋朝歌词,韶之所制也。文集行于 世。又王准之传云。赡于文词。)殷淳殷冲殷淡(宋书 淳传爱好文义,未尝违舍。弟冲有学义文辞。冲弟淡, 大明中又以文章见知。)江智深( 宋 书本传爱好文雅,辞采清赡。)颜竣颜测(南史颜延之 传延之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释慧琳(南史颜延 之传时沙门释慧琳以才学为文帝所赏。)亦其次也。

    又案宋代臣僚,若谢晦(宋 书本传称晦涉猎文义,时人以方杨德祖。)蔡兴宗(宋 书本传文集传于世。)张永(宋书本传能为文章。)江 湛(宋书湛传爱文义。)孔琳之(宋书琳之传少好文义 。萧惠开(宋书本传云,涉猎文史。)袁粲(宋书本传 有清才,着妙德先生传。)刘□(宋书本传兼好文义。 )亦有文学。自是而外,别有鲍令晖(工诗。)荀伯子 (宋书本传少好学,文集传世。)孔宁之(宋书王华传 会稽孔宁之为文帝参军,以文义见赏。)谢恂(宋书恂 传少与族兄庄齐名。)荀雍羊璇之(宋书谢灵运传与弟 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太山羊璇之以文章赏会,长瑜 才亚惠连,雍璇之不及也。)苏宝(南史王僧达传时有 苏宝者,生本寒门,有文义之美。)王昙生(
宋书王弘之传子昙生好文义。)顾 愿(宋书顾顗之传弟子愿好学有才词。)江邃之(南史 江秉之传宗人邃之有文义,撰文释传于世。)袁炳(齐 书王智深传陈郡袁炳有文学,为袁粲所知。)卞铄(南 史文学传,铄为袁粲主簿,好诗赋。)吴迈远(南史文 学传迈远好为篇章。)王素(南史素传着蚿赋自况。) 诸人。(又南史宋武穆傅皇后传妇人吴郡韩兰英有文辞 ,宋孝武时献中兴赋,附志于此。)此可证宋代文学之 盛矣。

29南史齐本纪‘齐太祖高皇帝讳道 成,姓萧氏。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所著文诏,中书 侍郎江淹撰次之。又诏东观学士撰史林三十篇,魏文帝 皇览之流也。世祖武皇帝讳赜,高帝长子也。’武帝庙 号世祖,此云高祖,高是世之误。南齐书文惠太子传‘ 文惠太子长懋,世祖长子也。郁林立,追尊为文帝。庙 号世宗。’易离卦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 方。’中宗以上哲兴运,中宗不知何帝。案明帝号高宗 ,岂中为高之误欤。齐书郁林王纪‘皇太后令曰,太祖 以神武创业,草昧区夏;武皇以英明提极,经纬天人; 文帝以上哲之资,体元良之重。’此彦和所本。

30纪评曰‘阙当代不言,非惟未经 论定,实亦有所避于恩怨之间。’参阅序志篇注。

31郝懿行曰‘蔚映十代,并数萧齐 而言也。才略篇及于刘宋而止,故云九代而已。’校勘 记‘案暧当作僾,此用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文。’

      附  录

      裴子野雕虫论

  宋明帝博好文章,(通典作史。 )才思朗捷,常读书奏,号称七行俱下。(每通典此下 有国字。)有祯祥及(通典此下有行字。)幸宴集,辄 陈诗展义,且以命朝臣;其戎士武夫则托请不暇,困于 课限,或买以应诏焉。于是天下向风,人自藻饰,雕虫 之艺,盛于时矣。梁鸿胪卿裴子野论曰:古者四始六义 ,总而为诗,既形四方之气,且彰君子之志,劝美惩恶 ,王化本焉。后之作者,思存枝叶,繁华蕴藻,用以自 通。若悱恻芳芬,楚骚为之祖,靡漫容与,相如和其音 。由是随声逐影之俦,弃指归而无执;赋诗歌颂,百帙 五车,蔡应等之俳优,扬雄悔为童子,圣人不作,雅郑 谁分。其五言为家,则苏李自出,曹刘伟其风力,潘陆 固其枝叶。(通典作柯)爰及江左,称彼颜谢,箴绣鞶 悦,无取庙堂。宋初迄于元嘉,多为经史;大明之代, 实好斯文,高才逸韵,颇谢前哲,波流相尚,滋有笃焉 。自是闾阎年少,贵游总角,罔不摈落六艺,吟咏情性 ,学者以博依为急务,谓章句为专鲁,淫文破典,斐尔 为功。无被于管弦,非止乎礼仪,深心主卉木,远致极 风云,其兴浮,其志弱,切而不要,隐而不深,讨其归 途,亦有宋之遗风也。若季子聆音,则非兴国;鲤也趋 室,必有不敢。荀卿有言,乱代之征,文章匿而采,岂 斯之谓乎!

     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

  吾辈亦无所游赏,止事披阅,性既 好文,时复短咏,虽是庸音,不能阁笔,有惭伎痒,更 同故态。比见京师文体,儒钝殊常,竞学浮疏,争为阐 缓,玄冬修夜,思所不得,既殊比兴,复背风骚。若夫 六典三礼,所施则有地;吉凶嘉宾,用之则有所;未闻 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 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大传。吾既拙于 为文,不敢轻有掎摭,但以当世之作,历方古之才人, 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了不 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 体宜弃;俱为盍各,则未之敢许。

  又时有效谢康乐裴鸿胪文者,亦 颇有惑焉。何者?谢客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时有不拘 ,是其糟粕;裴氏乃是良史之才,了无篇什之美。是为 学谢则不届其精华,但得其冗长;师裴则蔑绝其所长, 惟得其所短。谢故巧不可阶,裴亦质不宜慕。故胸驰臆 断之侣,好名忘实之类,方分肉于仁兽,逞却克于邯郸 ,入鲍忘臭,效尤致祸。决羽谢生,岂三千之可及;伏 膺裴氏,惧两唐之不传。故玉徽金铣,反为拙目所嗤, 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阳春高而不和,妙声绝而不 寻,竟不精讨锱铢,覈量文质,有异巧心,终愧妍手。 (南史作妍耳。)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 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诗既若此,笔又如之。 徒以烟墨不言,受其驱染,纸札无情,任其摇襞,甚矣 哉,文之横流,一至于此。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 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张士简之 赋,周升逸之辩,亦成佳手,难可复遇。文章未坠,必 有英绝,领袖之者,非弟而谁。每欲论之,无可与语, 思吾子建,一共商榷,辨兹清浊,使如泾渭,论兹月旦 ,类彼汝南,朱丹既定,雌黄有别,使夫怀鼠知惭,滥 竽自耻。譬斯袁绍,畏见子将,同彼盗牛,遥羞王烈。 相思不见,我劳如何。(梁书庾肩吾传时太子与湘东王 书论之。)

     李谔上书正文体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 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 行,为训民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 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 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证理,苟非惩劝,义不 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 君子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 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 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 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 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 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 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 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 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 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 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轻 浮,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不得引预搢 绅,参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 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 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素,弃绝华 绮,进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如闻外州远县,仍 踵弊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 ,学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 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 选充吏职,举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 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宪司,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 ,恐挂网者多,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 送台。(隋书李谔传)

     阮元四六丛话后序

  昔考工有言,青与白谓之文,赤与 白谓之章。良以言必齐偕,事归镂绘,天经错以地纬, 阴偶继夫阳奇。故虞廷采色,臣邻施其璪火,文王寿考 ,诗人美其追琢,以质杂文,尚曰彬彬,以文被质,乃 称戫戫,文之与质,从可分矣。懿夫人文大着,肇始六 经,典坟丘索,无非体耍之辞,礼乐诗书,悉着立诚之 训,商瞿观象于文言,丘明振藻于简策,莫不训辞尔雅 ,音韵相谐。至于命成润色,礼举多文,仰止尼山,益 知宗旨,使其文章正体,质实无华,是犬羊虎豹,翻追 棘子之谈,黼黻青黄,见斥庄生之论也。周末诸子奋兴 ,百家并骛,老庄传清净之旨,孟荀析善恶之端,商韩 刑名,吕刘杂体,若斯之类,派别子家,所谓以立意为 宗,不以能文为本者也。至于纵横极于战国,春秋纪于 楚汉,马班创体,陈范希踪,是为史家,重于序事,所 谓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者也。夫以子若彼,以史若此 ,方之篇翰,实有不同。是惟楚国多才,灵均特起,赋 继孙卿之后,词开宋玉之先,隐耀深华,惊采绝艳。故 圣经贤传,六艺于此分途,文苑词林,万世咸归范围矣 。洎夫贾生枚叔,并辔汉初,相如子云,联镳西蜀;中 兴以后,文雅尤多,孟坚季长之伦,平子敬通之辈;综 两京文赋诸家,莫不洞穴经史,钻研六书,耀采腾文, 骈音丽字。故雕虫绣帨,拟经者虽改脩涂,月露风云, 变本者妄执笑柄也。建安七子,才调辈兴,二祖陈王, 亦储盛藻,握径寸之灵珠,享千金于荆玉。至于三张二 陆太冲景纯之徒,派虽弱于当涂,音尚闻夫正始焉。 

  文通希范,并具才思,彦升休文 ,肇开声韵。轻重之和,拟诸金石,短长之节,杂以咸 韶,盖时会使然,故元音尽泄也。孝穆振采于江南,子 山迁声于河北,昭明勒选,六代范此规模,彦和著书, 千古传此科律。迄于陈隋,极伤靡敝,天监大业之间, 亦斯文升降之会哉。唐初四杰,并驾一时,式江薛之靡 音,追庾徐之健笔。若夫燕许之宏裁,常杨之巨制,会 昌一品之集,元白长庆之编,莫不并掞龙文,联登凤阁 。至于宣公翰苑之集,笃挚曲畅,国事赖之,又加一等 矣。义山飞卿以繁缛相高,柯古昭谏以新博领异,骈俪 之文,斯称极致。赵宋初造,鼎臣大年,犹沿唐旧,欧 苏王宋,始脱恒蹊。以气行则机杼大变,驱成语则光景 一新。然而衣辞锦绣,布帛伤其无华,工谢雕几,□业 呈其朴凿。南渡以还,浮溪首倡。野处西山,亦称名集 ,渭南北海,并号高文,虽新格别成,而古意寖失。元 之袁揭,冕弁一世,则又扬南宋余波,非复三唐雅调也 。载稽往古,统论斯文,日月以对待曜采,草木以错比 成华,玉十□而皆双,锦百两而名匹,明堂斧藻,视画 绩以成文,阶戺笙筛,听铿鋐而应节。自周以来,体格 有殊,文章无异。若夫昌黎肇作,皇李从风,欧阳自兴 ,苏王继轨,体既变而异今,文乃尊而称古。综其议论 之作,并升荀孟之堂,核其叙事之辞,独步马班之室。 拙目妄讥其纰缪,俭腹徒袭为空疏,实沿子史之正流, 循经传以分轨也。考夫魏文典论,士衡赋文,挚虞析其 流别,任昉溯其原起,莫不精严体制;评□才华,岂知 古调已遥,矫枉或过,莫守彦和之论,易为真氏之宗矣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