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过程中,凡属明显错别字则径改;凡有疑问 则出注标明“似当作某”或“似误”,以备一说;其他 校改,均一一出注当面,并于正文加上符号以资识别: 用圆括号者表示删,用方括号者表示增、改。
在标点符号运用方面,若全条均属朱子语则不标 引号,凡有问答及引据之处则一一标明;若文义显明则 不用顿号,易混之处则一一标明。
贺本原有正讹一卷,因贺氏已将正文逐条改正, 故删去。原有记疑一卷,凡可资借鉴者,均随正文出注 于当面;其余经校改后已无疑,故不再罗列。
本书结构除双行小注改排单行外,一切依旧。
本书由王星贤负责点校,请邓艾民审阅并作序,
最后由编辑部定稿。
朱熹十九岁中进士,做过五任地方官。二十四岁 在泉州同安县任主簿,二十八岁去职。自此以后一直到 五十岁以前,他只担任过一些有官无职的闲差事。五十 岁时任知南康军约两年。五十二岁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 茶盐约一年,因弹劾唐仲友与宰相王淮不和辞职。六十 一岁知漳州,推行经界清丈田地,为当地豪强所阻,任 职一年多就卸任了。六十五岁知潭州,半年后被召至朝 廷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历时仅四十天,因上疏告韩侂 胄被免职还乡。六十七岁又被胡纮、沈继祖弹劾宣扬伪 学而落职罢祠,因学术思想连挂名的官也丢了。七十一 岁时在学禁的空气压力下去世。
朱熹一生实际从政的时间并不多,正如宋史朱熹
传所概括的:“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
他的大半生都从事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他任同安县
主簿时就有青年跟随学习,一直到五十岁以前,从学的
弟子为数不多。他五十岁任知南康军,复建白鹿洞书院
,经常与“诸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五十四岁在福
建崇安武夷山下建武夷精舍,“四方士友来者甚众”。
六十一岁知漳州,刊印四经四子书,经常到州学“训诱
诸生”。六十五岁知潭州,修复岳麓书院,“治郡事甚
劳,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后来回
到建阳考亭,修建沧州精舍,“学者益众”,(以上引
文见朱子年谱)最多曾达到数百人。这时他已安心在此
讲学终生,曾写沧州歌一首抒怀,其中有句云:“春尽
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
吾道付沧州”。(朱文公文集卷十水调歌头)朱子语类
中的问答语录,就是他一生从事教育所保存下来的师生
问答的记录。
从世界观说,他认为宇宙的最高存在或本体就是 太极,整个世界万物都是太极产生的,所以说:“上天 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 (太极图说解)宇宙的本体就其具有无声无臭之妙,不 能为感性认识所把握而言,叫做无极;就其能产生世界 、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而言,叫做太极。太极是无限的 、永恒的、绝对的,所以说:“太极只是个一而无对者 。”(语类卷一百)太极又是至善的,所以说:“太极 祇是个极好至善的道理,是天地人物万善至好的表德。 ”(语类卷九四)太极有动有静,“静即太极之体也, 动即太极之用也”,(同上)一动一静而两仪分,一变 一合而五行具,从而“人物生生,变化无穷矣”。(太 极图说解)
太极是绝对的本体,从而必然产生阴阳天地万物
,这是就宇宙的本源说的。若就具体事物的构成说,则
太极与阴阳不可分,所以说:“自现在之事物而观之,
则阴阳函太极;推其本,则太极生阴阳。”(语类卷七
五)具体事物生成时,太极与阴阳相结合而不可分,这
也就是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语类卷一)朱熹认为理与气不可分,似乎是一种二元
论,但他又说,在理气的关系中,究竟是以理为本:“
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同上)再则,照朱熹
的看法,“理为不生不灭”,(语类卷一二六)而气却
是有生有灭,并不断由理产生气:“然气之已散者,既
化而无有矣,其根于理而日生者,则固浩然而无穷也。
”(朱文公文集卷四五答廖子晦)至于理与事的关系,
他更明确提出“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语类卷九五)由此可见,朱熹的哲学体系为客观唯心
主义的理一元论还是很清楚的。
朱熹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理一分殊,他说:“祇 是此一个理,万物分之以为体。万物之中又各具一理, 所谓‘干道变化,各正性命’,然总又祇是一个理,此 理处处皆浑沦。”(语类卷九四)这也就是他所说的“ 物物有一太极,人人有一太极”。(同上)朱熹所谓理 一的理与分殊的理之间的关系,既不是一般和特殊的关 系,也不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一种带有神秘主义 性质的类似大宇宙与小宇宙的关系。这种关系他无法运 用逻辑分析加以说明,而只能借用月印万川的比喻来描 述。他说:“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 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得这些道理。”(语类卷十八 )实际上,朱熹引用玄觉禅师的永嘉证道歌,并不仅仅 是玄觉也窥得这些道理,而是他和程颐吸收了玄觉等的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想,作为他的太极说的一 个根本观点。从朱熹主张理一分殊和理虽不生不灭而气 有生有灭的这些观点看,过去有些学者将朱熹的理气学 说与亚里士多德所谓形式和质料作类比,并不完全恰当 。
朱熹的世界观的这些基本观点,追溯源流,他的 太极说来自周敦颐,他的理一元论来自二程,他又吸收 了张载关于气的某些观点,并将气表面上列在与理同等 地位。他编辑近思录与伊洛渊源录,将周、程、张、邵 等并列,表明他继承和综合了他们的各种观点,组成一 个庞大的体系,因此,在语类中有不少卷数记载他与弟 子们讨论他们的著作和思想的语录,实际上也是对他自 己的哲学观点的阐述。
从认识论说,他继承了程颐格物穷理的思想,认 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补大学 格物传)他所谓的格物,就是指“或考之事为之着,或 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 (大学或问)他所谓的穷理,就是“自其一物之中,莫 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 。(同上)格物穷理的认识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今日格一物焉,明日又格一物焉”的渐 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既包括直接接触事物的“格物” ,“以事之详略言,理会一件又一件”,从而获得感性 认识;又包括运用逻辑推理的“穷理”,“以理之深浅 言,理会一重又一重”,“因其已知而及其所未知,因 其所已达而及其所未达”,从而获得理性认识。
第二阶段是豁然贯通的顿悟阶段:“至于用力之 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 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补格物传)到了这个阶 段,就格物说,则已格尽事物之理;不是只认识部分的 理,而是认识理的全体。他说:“若是穷得三两分,未 便是格物;须是穷理得到十分,方是格物。”(语类卷 十五)就致知说,则已达到无所不知的知至。若只是部 分的知、片面的知,都不是知至。他说:“若知一而不 知二,知大而不知细,知高远而不知幽深,皆非知之至 也。要须四至八到,无所不知,乃谓至耳。”(同上) 这就是格物与致知的统一,穷理与尽心的统一。
格物穷理,必须将渐进阶段与顿悟阶段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完整的认识。根据这个观点,他批判当时两 派不同的思想。一派是以吕伯恭为代表,只求博观,实 际上要求只通过渐进阶段,穷尽天下的理;一派是以陆 九渊为代表,只务反求,实际上要求只通过顿悟阶段, 发明本心,这都是片面的。他说:“今人务博者,即要 尽穷天下之理;务约者,又谓反身而诚,则天下之物无 不在我者,皆不是。”(语类卷十八)他又批评说,“ 伯恭失之多”,因为只务博求多就流于支离;“子静失 之寡”,因为只务约求寡就陷入空疏。只有他的格物穷 理的学说,由博返约,才是全面的正确的认识途径。语 类中保存了从不同角度对这两派思想方法的批评,有助 于我们更细致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认识论的观点。
朱熹的道德观与他的认识论是密切相连的。操存 涵养与进学穷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就二者的区别 说,他很赞扬程颐的两句话:“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 致知。”因此他提出:“操存涵养则不可不紧,进学致 知则不可不宽。”(语类卷九)但他认为二者又相互联 系,相互促进,所以说:“涵养中自有穷理工夫,穷其 所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工夫,养其所穷之理。”( 语类卷九)这种相互关系,也可以叫做“尊德性”与“ 道问学”的关系,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中, 他早年着重将两者并列,而晚年则感到过去对尊德性的 重视不够,而肯定应该“以尊德性为主”,所以说:“ 尊德性工夫甚简约,且如伊川祇说一个主一之谓敬,无 适之谓一,祇是如此,更无别事。某向来祇说得尊德性 一边轻了,今觉见未是。(语类卷六四)
致知与涵养的关系也与知行关系密切相关。朱熹 在知行关系中是明确主张知先于行、行重于知的。他说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 ,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语类卷九)在这里, 他也强调知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有如目与足的关系 一样,所以他也说:“徒明不行,则明无所用,空明而 已;徒行不明,则行无所向,冥行而已。”(语类卷七 三)
朱熹认为,理表现在人身上就叫做性,他继承程
颐“性即理也”的基本思想。但他比程颐更明确地将性
区分为两种:一即天地之性,系“专指理言”;一即气
质之性,系“以理与气杂而言之”。天地之性为天所命
,所以又叫天命之性。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不相分离,“
才有天命,便有气质”。(语类卷四)天命之性是善
的,气质之性则受气所累而有不善。禀气之清者为圣为
贤,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人的目的,从性方面说,
就是要变化气质,克服“气质之性”带来的不善因素,
恢复天命之性的至善。从心方面来说,未发之前,是心
的本体,也就是天命之性;已发之际,是心的作用,也
就是情。所以说:“性者心之理,情者性之动,心者性
情之主。”(语类卷四)性是善的,情则有善有不善;
流于不善,即受物欲的引诱与蒙蔽。本体的心,是天理
的显现,叫做道心;人心可善可不善,流于不善,即是
人欲。人的目的,从心方面说,就是要使人心服从道心
,存天理而灭人欲。
朱熹根据他的人性论的根本观点,批评佛、老的 学说。儒家以性为实有,主张性即理也,而理为不不灭 。道家之说是“半截有,半截无”,佛家之说“则是全 无”。儒家以“气聚则生,气散则死,顺之而已”,( 语类卷百二十六)而“老氏贪生,释氏畏死”。(同上 )儒家只是存天理,“更无分毫私见”,而“佛氏之失 ,出于自私之厌;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同上 )语类中记录许多这一类对佛、老的批评,比他文集中 的理论分析更能击中要害。
朱子语类编集了朱熹死后七十年间所保存的语录
,在当时虽然是较完备的,但仍有一部分重要材料在这
期间已经散失了。李性传谈到:“先生又有别录十卷,
所谭者炎、兴以来大事,为其多省中语,未敢传,而卯
火亡之,今所存者幸亦一二焉。”(饶州刊朱子语续录
后序)蔡抗也提到有一本朱熹亲自删定他与蔡元定的论
学记录翁季录,“久未得出,以流行于世”。(饶州刊
朱子语后录后序)现存朱熹适孙朱鉴所辑集的朱文公易
说和文公诗传遗说中,有些条目也是这本语类所未列入
的。从这些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材料推测,魏了翁所说,“
则公之说,至是几无复遗余矣”(眉州刊朱子语类序
),即使应用到黎靖德所编的这个本子,也是不完全切
合实际的。
朱子语类综合了九十七家所记载的朱熹语录,其 中有无名氏四家。辅广所录的一部分,曾经朱熹本人审 阅,(朱子语类后序)其他各家则未经朱熹过目。虽然 如此,但这本语类将朱熹许多同一次谈话因记录人不同 而留下数条详略不同的记录稿都保存下来,这样编辑增 加了这些条目的可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朱熹的 原意。黎靖德编辑这部书时,也将每个人记录的语录的 年代都保存下来,自宋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0年)开 始到宋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年)朱熹逝世前为止, 历时共约三十年。在九十七家记录人之中,记录朱熹六 十岁以后的语录多达六十四人,因而更详尽地保存朱熹 许多晚年定论,这是朱子语类的特点和具有更高参考价 值的所在。
关于朱子语类在研究朱熹思想中的作用,当宋嘉
定八年(一二一五年)第一部池州刊朱子语录出版时,
就有不同的意见。黄干为该书作序时就曾提到:“记录
之语,未必尽得师传之本旨。”(池州刊朱子语录后序
)事后他又写信给该书的编辑者李道传说:“不可以随
时应答之语,易平生著作之书。”(饶州刊朱子语续录
后序引)对语录的出版,殊不满意。但李道传的弟弟李
性传编辑饶州刊朱子语续录时,就引用朱熹本人对编辑
程颐语录必要性的说明加以辩解:“伊川在,何必观;
伊川亡,则不可以不观矣,盖亦在乎学者审之而已。”(
同上)此后各种朱熹语录陆续出版,终于引导黎靖德
综合起来出版这部比较完备的朱子语类。
清朝初年,在研究朱熹思想的过程中,关于语录 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又重新提了出来。康熙时,李光地等 奉旨编纂的朱子全书采用语录甚多,但在凡例中仍说: “语类一篇,系门弟子记录,中间不无讹误冗复,杂而 未理。”对朱熹思想研究比较细致并编写朱子年谱的王 懋竑也认为,其中不可信的部分颇多。他说:“语类中 杨方、包扬两录,昔人已言其多可疑,而其他录讹误亦 多,即以同闻别出言之,大意略同而语全别,可知各记 其意而多非朱子之本语矣。程子遗书,朱子已谓其传诵 道说,玉石不分,况朱子语类十倍于程子,后人但欲以 增多为美,而不复问其何人,安可尽信耶?”(王箴听 先考王公府君行状引白田草堂存稿附录)李穆堂编辑朱 子晚年全论时,也不采用语录,声称:“善学朱子者, 毋惑于门人讹误之词,而细观其晚年所著述,庶不为世 俗烂时文破讲章所愚也。”(穆堂别稿古训考)只有与 王懋竑同时的朱止泉,崇奉朱熹思想,却极重视语录, 认为记载了朱熹晚年精要的见解,即使其中杂有不确之 处,若善于分析运用,就是研究朱熹思想不可忽视的材 料。他说:“语类一书,晚年精要语甚多,五十以前, 门人未盛,录者仅三四家。自南康、浙东归,来学者甚 众,诲谕极详,凡文词不能畅达者,讲说之间,滔滔滚 滚,尽言尽意。义理之精微,工力之曲折,无不畅明厥 旨。诵读之下,謦咳如生,一片肫恳精神,洋溢纸上… …是安可不细心审思而概以门人记录之不确而忽之耶? ”(朱止泉文集答乔星渚)从总的方面来说,朱止泉这 样评价,并不过分。特别是语录中有些晚年的思想,纠 正他早期著作中某些意见,更可看出语录的价值。何况 语录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在他的文集中有叙述简略甚 至完全缺如的,语录的重要性就更明显。具体说来,像 李性传所采取的态度还是比较稳妥的:“故愚谓语录与 四书异者,当以书为正,而论难往复书所未及者,当以 语为助。与诗、易诸书异者,在成书之前,亦当以书为 正;而在成书之后者,当以语为是。学者类而求之,斯 得之矣。”(饶州刊朱子语续录后序)
首先,结合语录和文集,我们了解四书集注的成 书过程,表明他的确曾用平生精力进行工作。第一步是 收集关于四书的各种注解,特别是二程及其门徒的注解 ,反复选择编成精义、要义或集义。然后从集义中选出 他认为正确的解释加入集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他的观 点。再作或问来阐述他所以如此注解的理由,解答别人 可能提出的问题。对于四书所涉及的音读训诂、名物制 度,仍多采用汉、魏人的注疏,正如他自已所评述的: “汉、魏诸儒,正音读,通训诂,考制度,辨名物,其 功博矣。”(朱文公文集语孟集义序)他则着重推敲字 句,发挥他的哲学观点。李性传称赞他的四书集注:“ 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无复余蕴。”(饶州 刊朱子语录后序)从成书的过程及朱熹的主观要求来看 ,是反映了一些客观事实的。
从论孟集注的成书看,朱熹三十四岁时编写论语 要义和论语训蒙口义,四十三岁时编写语孟精义,刊于 建阳。四十七岁时,他与黄干谈到已编写论语略解。( 语类卷十九)在这些著作的基础上,四十八岁时他完成 论孟集注与论孟或问。这个初稿本未经他同意曾被刊行 ,这就是他在语录中所说为“乡人遂不告而刊”的初刊 本。(语类卷十九)五十一岁时,他将论孟精义改写成 论孟要义,刊于南康,这本书后又改名论孟集义。在这 个材料的基础上,他修改论孟集注初稿,六十一岁时刊 于临漳四子书中。六十三岁时编成孟子要略。临漳本论 孟集注,经修改后约于绍熙四年他六十四岁前又在南康 刊出,所以六十七岁时曾说:“南康语孟,是后来所定 本,然比读之,尚有合改定处,未及下手。”(朱文公 文集卷六十三答孙敬甫)看来,以后他仍在不断修改, 所以六十八岁时他对曾祖道说:“某所解语、孟和训诂 注在下面,要人精粗本末,字字为咀嚼过。此书,某自 三十岁便下工夫,到今改犹未了,不是草草看者。”( 语类卷一一六)
大学中庸章句的成书,情况也相类似。朱熹三十 八岁时已写有大学解初稿,四十五岁时曾将大学中庸章 句及大学或问稿寄吕祖谦。五十六岁时谈到大学中庸章 句修改甚多。五十七岁尚与邵浩谈到中庸解尚不拟刊出 :“某为人迟纯,旋见得旋改,一年之内,改了数遍。 ”(语类卷六十二)又说:“大学、中庸屡改,终未能 到无可改处。”(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答应仁仲)六十 一岁时,他在漳州将大学中庸章句刊出于四子书中,又 与陈淳谈到大学解“据某而今自谓稳矣,祇恐数年后又 见不稳。”(语类卷十四)绍熙四年前,有人将他的四 子书在南康刻出,所以他在给刘德脩的信中又说:“某 所为大学、论、孟说,近有为刻本南康者,后颇复有所 刊正。(朱文公别集卷一)六十五岁后,他尚与王过说 :“大学则一面看,一面疑,未有惬意,所以改削不已 。”(语类卷十九)因而一直到庆元六年临终前,仍在 修改“诚意”章。
其次,由于他集中平生精力编写四书集注,因此 他教导学生时要求他们认真学习。对于语孟集注,六十 四岁时他说:“某语孟集注,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 ,公子细看。”(语类卷十九)对于中庸章句,六十五 岁时他说:“中庸解,每番看过,不甚有疑。”(语类 卷十九)对于大学章句,六十九岁时他说:“某于大学 用工甚多,温公作通鉴,言:‘臣平生精力,尽在此书 。’某于大学亦然。”(语类卷十四)关于论孟或问, 四十八岁他写成后,一直未修改。六十六岁时,他对学 生说,“论语或问不须看”,因为写得太“支离”。( 语类卷一0五)至于对大学或问,则极为重视,六十岁 后尚说:“看大学,且逐章理会。须先读本文,念得, 次将章句来解本文,又将或问来参章句。须逐一令记得 ,反覆寻究,待他浃洽。”(语类卷十四)六十二岁他 更具体指出:“此一书之间,要紧祇在格物两字。认得 这里看,则许多说自是闲了。初看须用这本子,认得要 害处,本子自无可用。”(语类卷十四)在语类中,关 于大学或问的语录就有两卷。朱熹认为,大学一书“要 紧祇在格物两字”,因而在大学或问中,系统列举了格 物的九条意义,分析程颐以外对格物的各种解释和缺点 的所在。在语类中又指出各重解释的代表人物,进一步 阐述了格物穷理的意义,使我们能结合当时具体历史背 景,全面地了解朱熹关于格物穷理的思想。
最后,通过语类,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朱熹对四 书的评价和在经学中的地位。对于四书本身的特点,五 十九岁后他说:“中庸一书,枝枝相对,叶叶相当,不 知怎生做得一个文字整齐。”(语类卷六十二)六十八 岁时他谈到论语时又说:“圣人说话,磨棱合缝,盛水 不漏。”(语类卷十九)四书与六经相比,他认为前者 的重要性远在后者之上,他说:“语、孟工夫少,得效 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语类卷十九)六十三岁 后,有一次,他甚至将易经与诗经比做鸡肋,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易非学者之急务也,某平生也费了些精 神,理会易与诗,然其得力,则未若语、孟之多也。易 与诗中所得,似鸡肋焉。”(语类一百四)
朱熹将四书的地位置于六经之上,除语类所记载 的这些语录外,也从他所写的书临漳所刊四子后一文中 得到证实:“河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 、论语、中庸、孟子之言,然后及乎六经。盖其难易、 远近、大小之序,固如此而不可乱也。”(朱文公文集 卷八十二)根据这个标准,我们看语类中陈淳所记录的 一条说:“近思录好看。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 四子之阶梯。”(语类卷一百五)其中所说以四子为六 经的阶梯,这与朱熹上述意见是一致的。但所说近思录 为四子的阶梯,既不符合这里所说难易、远近之序的标 准,也与他人记载的语录有相互矛盾处。例如叶贺孙所 记载的朱熹六十二岁后的语录说:“或问近思录,曰: “且熟看大学了,即读语、孟,近思录又难看。”(语 类卷一百五)与朱熹关系更为密切并长期在朱熹身边的 黄干曾说:“真文所刻近思、小学,皆已得之,后语亦 得拜读。先近思而后四子,却不见朱先生有此语。陈安 卿所谓‘近思,四子之阶梯’,亦不知何所据而云。” (勉斋集复李公晦书)从这些情况看,语类中有些记录 材料因记录人的不同,的确间有相互矛盾之处。但这并 没有严重减低语类的史料价值,反之,只要在运用时对 语录进行全面比较分析,参考其他材料,仍旧可以了解 朱熹本人的确切见解。
对于易经,朱熹四十八岁时已编写易本义,但晚 年对易本义甚不满意。他在六十九岁时,他的学生沈僩 曾说他这时“甚不满于易本义。盖先生之意,祇欲作卜 筮用,而为先儒说道理太多,终是翻这窠臼未尽,故不 能不致遗恨云。”(语类卷六十七)七十岁时,他又与 人谈到易本义说:“某之谬说,本未成书,往时为人窃 去印卖,更加错误,殊不可读。”(朱文公别集卷六答 杨伯起)可见从指导思想说,他晚年已不同意他的易本 义,甚至认为这书“殊不可读”。
对于易经卦爻辞的具体注释,语类也记载许多晚
年成熟的思想,与易本义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比彖传:
“比,吉也。”易本义说:“
此三字疑衍文。”语类则说:“也字羡,当云比吉。
”(语类卷七十)又如大壮六五爻辞:“丧羊于易。”
易本义的解释是:“易,容易之易,言忽然不觉其亡也
。”语类则说:“丧羊于易,不若疆埸之易。汉书食货
志疆埸之正作易,盖后面有丧牛于易,亦同。此义,今
本义所注祇是从前所说如此,祇且仍旧耳。”(语类卷
七十二)这些改变,都是很明显的。又如贲六四爻辞: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易本义说:“四与初相贲者
,乃为九三所隔而不得遂,故皤如。而其往求之心,如
飞翰之疾也。”语类则说:“白马翰如,言此爻无所贲
饰,其马亦白也。言无饰之象如此。”(语类卷七十一
)这条解释,易本义沿汉注疏及程传的旧说,语类则已
改变,将皤白解释为“无饰”,即崇素返质之义。其他
如比九五,观六三,噬嗑六二,颐六二,晋上九等卦的
爻词都是如此。由此可见,即就许多具体注释而言,研
究朱熹关于易经的思想,不参看语类,是可能得出许多
错误结论的。
关于诗集传,通过语类,我们知道这也是他多年
研究工作的结果。他的艰苦的探索精神和谨严的治学方
法,在这项工作中也具体表现出来。六十九岁时,他对
学生沈僩说:“某旧时看诗数十家之说,一一都从头记
得,初间那里便敢判断那说是,那说不是。看熟久之,
方见得这说似是,那说似不是。”(语类卷八十)同时
我们知道,在这过程中,他对诗经的基本观点不断变化
,他的书稿也几经修改。开始时多沿袭旧说,最后终于
产生独立的新解。六十岁时,他说到这个过程:“某向
作诗解文字,初用小序,至解不行处,亦曲为之说,后
来觉得不安。第二次解者,虽存小序,间为辨破,然终
是不见诗人本意,后来方知祇尽去小序,便自可通,于
是尽涤旧说,诗意方活。”(
语类卷八十)大约六十五岁时,他又谈到诗集传的不
同版本:“诗传两本,烦为以新本校旧本,其不同者依
新本改正。”(朱文公续集卷八与叶彦忠书)他的诗集
传序是四十八岁时用小序解诗的序,朱熹适孙朱鉴在文
公诗传遗说的注解中也指出这一点。现存宋本中有不收
这篇序文者,这正反映了诗集传数经修改的情况。有些
通行本将这篇序置于诗集传之前,表明若忽视朱子语类
,不了解朱熹关于诗说的变化发展情况,就可能造成这
种错误。
朱熹摆脱小序的束缚后,发现国风中的郑、卫之 音不是政治讽喻诗,而是民间的恋歌,这是他对诗经最 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当然,他仍旧是站在封建主义的立 场这样说的:“郑、卫之乐,皆为淫声。卫犹为男悦女 之辞,而郑皆为女感男之语。”(诗集传卷四)关于诗 经,孔子也有评论,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 无邪。”(论语为政)这样的解释,本来无法运用到郑 、卫的情诗。在论语集注中,他还从字面上解释这一句 话:“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 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但在语类中却又有一个巧妙的 解释说:“祇是思无邪一句好,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 ”(语类卷八0)这样的解释,可以说明一部诗经是包 括许多不同的题材、表现各种不同的情感与意愿的。
在五经中,易与诗是朱熹本人做了注解,对于研 究朱熹的有关学说,语类都有像上面所说那样显著的帮 助,至于书、礼、春秋等,朱熹本人并未编写完整的注 疏,语类的作用就更大了。对于书经,朱熹的弟子黄士 毅、李相祖等曾记录编选他的书说,可惜现在已散失了 。在传世的蔡沈书传中,引用朱熹的说法更多,但蔡沈 说这书“凡引用师说,不复识别”,(书经集传序)这 样就更显得语类对于研究朱熹本人关于书经学说的可贵 。朱熹对书经的创见是怀疑书小序非孔子作,孔安国序 与传非孔安国作,特别是指出古文尚书平易,与今文尚 书的艰涩相对,甚为可疑,开清代古文尚书辨伪的先声 。这在语类中保存有他的具体说明:“伏生书多艰涩难 晓,孔安国壁中书却平易易晓。或者谓伏生口授女子, 故多错误。此不然。今古书传中所引书语,已皆如此不 可晓。”(语类卷七八)他还认为尚书本来就是一些断 简残篇的古代文件,不能解释的字句甚多,不要对此附 会穿凿:“知尚书收拾于残缺之余,却必要句句义理相 通,必至穿凿。不若且看他分明处,其他难晓者,姑阙 之可也。”(语类卷七八)表现他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尚书经过清代许多学者的整理,古文尚书为伪作已成 定论,今文尚书也有一些可贵的成果,但也有新的穿凿 的注疏。专治古代史的权威学者王国维尚说:“诗、书 为人人诵习之书,然于六艺中最难读。以弟之愚闇,于 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此非独弟 所不能解也,汉、魏以来诸大师未尝不强为之说,然其 说终不可通,以是知先儒亦不能解也。”(观堂集林卷 一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朱熹的见解与王国维的见解 是完全一致的。
对于礼经,他说明仪礼与礼记的关系:“仪礼, 礼之根本,而礼记乃其枝叶。礼记仍秦、汉上下诸儒解 释仪礼之书。”(语类卷八四)他这样以仪礼为经,礼 记为传,还是切合历史上实际情况的。至于重修礼制, 他也主张因时制宜:“礼,时为大。有圣人者作,必将 因今之礼而裁酌其中,取其简易易晓而可行。”(语类 卷八四)关于礼经的这些见解,朱熹的语类也比他的文 集有更具体的发挥。
至于春秋,他反对今文学家以一字定褒贬的说法
:“春秋祇是直载当时之事,要见当时治乱兴衰,非是
于一字上定褒贬。”(语类卷八三)他也反对古文学家
凡例变例的说法:“春秋传例多不可信,圣人记事,安
有许多义例。”(同上)对于左传与公羊的优缺点,他
也有折衷的见解:“左氏传是个博记人做,祇是以世俗
见识断当他是,皆功利之说。公、谷虽陋,亦有是处,
但皆得于传闻,多讹谬。”(
语类卷八三)因此,他感到春秋经文太略,诸说太烦
,矛盾太多,“
以故未尝敢辄措一词于其间”。但他领导编写的资治
通鉴纲目,凡例由其手定,却自附于春秋笔法,充分表
现他做为道学家的迂腐之处,与他上述学术上比较实事
求是的见解成为显明的对照。这种情况并非完全不可理
解,实际上,朱熹的整个思想都存在这个矛盾。当他以
道学家自命,宣传圣贤的道统,死守经典的教条,积极
为封建专制服务时,有时显得迂腐甚至残酷;当他从事
教育和学术研究时,又必须服从于客观实际,采取实事
求是的态度,提出不少精到的见解,取得许多有价值的
成果。语类产生于师生相互研究学问之时,气氛比较自
由,态度比较真切,因而常常更能发出一些灿烂的火花
。
朱熹对于文学和史学的贡献,在语类中也有所保
存。语类有关这方面问题的谈话虽然很散漫,但却极广
泛。其中片言只语,可能是他多年研究的结论,往往击
中要害,发人深思。现在祇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关
于文学的。他评论陶渊明的诗,说“渊明诗平淡,出于
自然。后人学他平淡,便相去远矣”。(语类卷一四0
)他又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
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
。平淡的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同上)这样的结论,不是深入研究陶诗的人是不可能
达到的。鲁迅也论到陶渊明诗:“被论客赞赏着‘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
实在飘逸得太久了”,“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
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
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鲁迅全集卷六题
未定草六)朱熹的观点与鲁迅的这个结论完全相同,甚
至还同样欣赏陶渊明的咏荆轲。由此可见,朱熹虽不是
以文学家出名,但对于文学家陶渊明的了解,与做为革
命文学家的鲁迅达到了同样的高度,而为一般的文人所
不及。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史学的。他有几句评论唐史的
话:“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语类卷百三十六)陈寅恪曾评论这条语录说:“朱
子之语,颇为简要,其意未能详知。然即此简略之语句
亦含有种族及文化二问题。而此二问题实李唐一代史事
关键之所在,治唐史者不可忽视者也。”(唐代政治史
序论稿第一页)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序论稿一书,即以
朱熹这条语录做为指导思想,进行具体的论述。由此可
见,朱熹也不是以史学家最为人称道,但对于唐史的论
断,也与专治唐史的史学家达到同样的深度。从这两个
例证,就可以说明朱子语类在研究中国的文学和史学方
面,也保存有许多尚待深入挖掘的精美的矿石。
邓艾民 一九八一年六月
顾文集犹或寓目,且尚有传布。至语录,当时三 录二类,搜刻非一。厥后一百四十卷始编定于黎氏。而 元明以来,重刻者绝少。无论购求匪易,世士率未之睹 ,或并不知有此书。幸而有意于学,亦多以门人记录不 能无失而置之。薛文清,深得朱子之学者也,乃谓读朱 子语录,断不若读其手笔之书。而陈剩夫亦云,语类皆 门人退录,岂尽得朱子之心?是皆以语类尚有差谬,恐 学者不知抉择,亦可谓虑之深矣!
是意也,原序多详言之。然以此而谓语类遂不可 读,则大不然!朱子当日不刻程子遗书乎?不更刻外书 乎?夫朱子之学,固以程子为宗。然窃意其得力所自, 亦未必不在于遗书外书。如此,又何疑于语类?但朱子 所谓主敬立本,穷理致知者,读程书之法,即读语类之 法,是在学者立志何如耳。果于朱学深嗜而笃好之,既 以小学近思录章句集注传义诸书熟读精思而体之于身, 亦断未有不求语类者。遍参互证,益见发挥,久之亦将 默契乎精微严密之旨,而明辨乎深浅疑信之间,其于朱 子之心,亦庶乎有以得之。盖语类既无所不有,又多门 人晚年所闻,或经朱子亲手删定,其言义理工夫,尤为 透切明畅,意味无穷,较之文集间有少壮之作者尚不同 。陆清献所谓“传注损益之妙,往往见于文集语类,手 笔之书有得语类而益明者”,岂不信然乎哉!熊愚斋直 诋为“驳杂汗漶之书”,则有激之论,亦见其或未尝潜 心逊志于斯也!
是书国朝惟吕氏有刊本,然好者既少,故书肆罕 见。近友朋间知好之矣,仍难其得,且不可以不广传也 ,乃属门下刘升之东初并文集刻于吾邑,而是书先成。 其间讹字已改,与疑字而不敢遽改者,别为正讹记疑两 卷,附刻于后,以俟后之君子。所改显误,更不记。
司校诸子:朝邑杨凤诏信甫、阌乡韩止敬惺臣、
华阴王守恭逊卿、李蔚坤匪莪、大荔扈森仲荣、兴平马
鉴原养之、澄城连春魁梅轩、三原靳浩子直、曹如埙子
伯。监刻:张怡绳宜堂、王守模小泉、刘怀玺尔玉、宜
堂子浚、汝、深,皆三原人。例得并书。 光绪庚辰十
二月既望,清麓贺瑞麟谨序。
先生之著书多矣,教人求道入德之方备矣。师生
函丈问,往复诘难,其辨愈详,其义愈精,读之竦然,
如侍燕闲,承謦欬也!历千载而如会一堂,合众闻而悉
归一己,是书之传,岂小补哉!贯之既以锓诸木,以干
与闻次辑而俾述其意云。 嘉定乙亥十月朔旦,门人黄
干谨书。
池录之行也,文肃黄公直卿既为之序,其后书与 伯兄,乃殊不满意,且谓不可以随时应答之语易平生着 述之书。性传谓记者易差,自昔而然。河南遗书以李端 伯师说为首,盖端伯所记,伊川先生尝称其最得明道先 生之旨故也。至论浩气一条,所谓“以直养而无害”云 者,伊川乃深不谓然。端伯犹尔,况于其他,直卿之云 真是也。然尝闻和靖先生称伊川之语曰:“某在,何必 观此书?”而文公先生之言则曰:“伊川在,何必观? 伊川亡,则不可以不观矣。”盖亦在乎学者审之而已。
先生家礼成于干道庚寅,通鉴纲目西铭解义成于
壬辰,太极通书义成于癸巳,论孟注问诗集传成于淳熙
丁酉,易本义启蒙成于乙巳、丙午之间,大学中庸章句
或问成书虽久,至己酉乃始序而传之,楚辞集注韩文考
异成于庆元乙卯,礼书虽有纲目,脱□者仅二十有三篇
,其著书岁月次第可考也。家礼编成而逸,既殁而其书
出,与晚岁之说不合,先生盖未尝为学者道也。语孟中
庸大学四书,后多更定。今大学“诚意”章,盖未易箦
前一夕所改也。是四书者,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
传世,无复遗蕴。至其他书,盖未及有所笔削,独见于
疑难答问之际,多所异同,而易书为甚。●渊所录一编
,与本义异者十之三四,大率多合先君文昭本传之说。
文昭谓干坤之用,主于诚敬;坎离之用,主于诚明。世
未有通其义者,而先生独称之,其不执一说,惟是之从
如此。故愚谓语类与四书异者,当以书为正,而论难往
复,书所未及者,当为助;与诗易诸书异者,在成书之
前亦当以书为正,而在成书之后者,当以语为是。学者
类而求之,斯得之矣。不特此也,先生平日论事甚众,
规恢其一也。至其暮年,乃谓言规恢于绍兴之间者为正
,言规恢于干道以后者为邪。非语录所载,后人安得而
知之!是编也,真不为无益,而学者不可以不之读也。
先生又有别录十卷,所谭者炎兴以来大事。为其多省中
语,未敢传,而卯火亡之。今所存者,幸亦一二焉。
嘉熙戊戌月正元日,后学三嵎李性传书。
淳佑戊申,杭将诣江东,鄱阳洪叔鲁芹以其外大 父吏部杨公方手所录寒泉语见示,既又于安仁汤叔逊次 得其家藏包公扬所录。二公在师门为前辈,所录尚未编 入,则所遗者亦多矣。既而东阳王元敬佖亦以所集刊本 见寄,又得里中朋友所传一二家,乃悉以次编入,为二 十六卷。先师之绪言,虽未敢谓无复遗逸,然所会粹益 富矣。
独念先师又有亲自删定与先大父西山讲论之语及
性与天道之妙,名曰翁季录者,久未得出以流行于世。
岂斯文之显晦固自有时乎!窃尤有感于此,故辄并识其
拳拳之意云。 淳佑己酉中秋日,门人建安蔡杭书。
坚末学生晚,嘉定癸未、甲申间,侍先君子官长 沙,帅西山真先生、倅宏斋李先生,常进之函丈。又侍 长沙舒先生,列岳麓诸生。果斋李先生过潭,又获侍讲 席焉。果斋,先君子畏友也,尝介以登朱子之门。坚由 是多见未行语录,手抄盈箧,凡六十五家,今四十年矣 。晚得池鄱本参考,刊者固已多。然黄士毅所录,朱子 亲笔所改定者,已见于辅广录中,其所自录及师言,则 亦三录所未有。若李壮祖张洽郭逍遥所录,亦未有也。 朅来闽中,重加会粹,以三录所余者二十九家及增入未 刊者四家,自为别集,以附续绿后集之末。泰华高矣, 沧海深矣,非有待增益也。独念早所闻于父师者,罔敢 失坠。今幸是录所已行者如此,则其尚有所遗者,敢付 之一笔删去哉!亦并行之可也。
抑坚闻之,大易居行,先以学聚问辩;中庸笃行
,先以学问思辩;程子以讲明道义、论古今人物为格物
致知之首,则学非问辩不明,审矣。朱子教人既有成书
,又不能忘言者,为答问发也。天地之所以高厚,一物
之所以然,其在成书引而不发者,语录所不可无也。凡
读先生成书者,兼考乎语录可也。若但涉猎乎语录,而
不玩味于成书,几何而不为入耳出口之资!为己之学,
盖不然也。书于篇端,以谂同志,抑以自警焉! 咸淳
初元嘉平之月,后学天台吴坚敬识。
右语类总成七十家,除李侯贯之已刊外,增 多三十八家。或病诸家所记互有重复,乃类分而考之。 盖有一时之所同闻,退各抄录,见有等差,则领其意者 斯有详略。或能尽得于言,而首尾该贯;或不能尽得于 言,而语脉间断;或就其中粗得一二言而止。今惟存一 家之最详者,而它皆附于下。至于一条之内无一字之不 同者,必抄录之际,尝相参校,不则非其闻而得于传录 ,则亦惟存一家,而注与某人同尔。
既以类分,遂可缮写,而略为义例,以为后先之 次第。有太极然后有天地,有天地然后有人物,有人物 然后有性命之名,而仁义礼智之理则人物所以为性命者 也。所谓学者,求得夫此理而已。故以太极天地为始, 乃及于人物性命之原,与夫古学之定序。次之以群经, 所以明此理者也。次之以孔孟周程朱子,所以传此理者 也。乃继之以斥异端,异端所以蔽此理,而斥之者,任 道统之责也。然后自我朝及历代君臣、法度、人物、议 论,亦略具焉。此即理之行于天地设位之后,而着于治 乱兴衰者也。凡不可以类分者,则杂次之,而以作文终 焉。盖文以载道,理明意达,则辞自成文。后世理学不 明,第以文辞为学,固有竭终身之力,精思巧制,以务 名家者。然其学既非,其理不明,则其文虽工,其意多 悖,故特次之于后,深明夫文为末,而理为本也。
然始焉妄易分类之意,惟欲考其重复。及今而观
之,则夫理一而名殊,问同而答异者,浅深详略,一目
在前,互相发明,思已过半。至于群经,则又足以起或
问之所未及,校本义之所未定,补书说之所未成,而大
学章句所谓高入虚空、卑流功利者,皆灼然知其所指而
不为近似所陷溺矣,诚非小补者。故尝谓孔孟之道至周
程而复明,至朱子而大明。自今以后,虽斯道未能盛行
于世,而诵遗书,私淑艾者,必不乏人,不至于千五百
年之久绝而不续。反复斯编,抑自信云。
独池本陈埴一家,惟论仁一条,按遗文,乃答埴
书,不当取为类,故今不载。又辅广所录,以先生改本
校之,则去其所改而反存其所勾者,合三十余条,今亦
惟据改本。自首连数至“君子所贵乎道
者三”而注云:“自此以前,皆先生亲改。”亦传闻之
误。当时杂改定者八十余条耳。或有一条析为三四
条,如窦从周录所见先生语之类,今则复其旧。或士毅
所传本多于刊本,如黄义刚者,悉类入而不去。文异者
,则姑注一二条云:“一本作某字。”以上皆与池本异
者。盖池本虽黄侯直卿之所次辑,然李侯贯之惟据所传
以授直卿,而直卿亦据所授以加雠校,且有增改于已雠
校之后者不与焉。故近闻之直卿,欲求元本刊改,而未
能也。至于或出于追述,故得于传闻,则文辞之间,不
无差误。凡此之类,读者详考四书及他记录,而折衷其
所疑可也。惟学类七卷,虽出于臆见,而实本先生教人
之方,后学于此三复而得夫入道之门,则能总会是编,
而体之于身矣。 己卯九月望日,门人莆田黄士毅谨识
。
子洪名士毅,姑苏人,尝类文公集百五十卷,今
藏之策府;又类注仪礼,未成书云。 嘉定十三年九月
丁亥朔,临卬魏了翁序。
论语一书,乃圣门高第所集,以记夫子之嘉 言善行,垂训后世。朱子语类之编,其亦效是意而为之 者也。或曰:“语必以类相从,岂论语意欤?”曰:“ 学而一篇所记多务本之意,里仁七章所记皆为仁之方; 若八佾之论礼乐,乡党之记言行,公冶长辨人物之贤否 。微子载圣贤之出处,亦何尝不以类哉!天下之理,‘ 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非有以会而通之,则祇见 其异耳。大传曰:‘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而伊川之诲学者亦必曰:‘将圣贤言仁处类聚观之。’ 然则语类之集,其有功于学者多矣!”
新安旧有紫阳书堂,而紫阳之书未备也。通守洪
君勋、教授张君文虎相与谋以蜀本语类刊之,越二岁而
书成。郡侯谢工部坐属余为跋其梗概,予不得辞也。因
僭为之说曰,理有可以类通,而非可以类止;是其然,
必有所以然。学者因其类以究极朱子之全书,使此理融
会通贯,不梏于一事一物而止,则无愧于吾夫子触类而
长之训也。若夫惮烦劳,安简佚,以为取足于此,则朱
子固尝以是为学者病矣,乌乎可!抑二君推广私淑之意
,亦贤矣哉! 淳佑壬子六月望日。
文公朱先生语类一百三十八卷,壶山黄子洪取门 人所录语以类相从也。先是,池本饶本,人各为录,间 见错出,读者病焉。子洪既以类流传,便于玩索,而微 言精语,犹有所遗。佖每加访求,得所未见。自是朋友 知旧知其有心于纂辑,亦颇互出所有以见示,凡三十有 余家。既裒以为婺录,而继之者尚未艾也。佖幽居无事 ,盖尝潜心而观之,审订其复重,参绎其端绪,用子洪 已定门目,粹为续类,凡四十卷。或谓前类不为少矣, 又以续类附益之,不已多乎?窃谓学固戒于徒博,然亦 不可以不博而径约也。又况文公先生之道,高明广大, 致极无遗,学者正当尽博约之方,而后精微中庸之趣始 可渐而求。佖每观诸家所录,以其问有浅深,故于教告 亦有不同,其视文公先生之精蕴,不能得其全者尚多有 之。必也,笃信好学,反复寻绎,能知所尽心焉,虽以 前续之繁,固将无所厌斁。不然,则虽先生平日已着为 定论之书,尚有所惮而不肯观,而况于此乎哉!然则先 生片言半语,苟有所传,固不容有所忽而不究其所归也 。
新安魏史君,盖鹤山先生之嗣也,近以紫阳所刊
语类为寄,因以续类为请,而慨然欲并刊之,以全书院
之传布,其乐于阐明文公先生之遗训盖如此。遂举以属
之,且窃识于后,庶几乎与愿学之士从事于详说反约之
功云尔。 淳佑壬子上冬。
辅广字汉卿,庆源人。居嘉兴。甲 寅以后所闻。池录二 。
余大雅字正叔,上饶人。戊戌 以后所闻。池录三 。
陈文蔚字才卿,上饶人。戊申 以后所闻。池录四 。
李闳祖字守约,邵武人。戊申 以后所闻。池录五 。
李方子字公晦,邵武人。戊申 以后所闻。池录六 。
叶贺孙字味道,括苍人,居永嘉。辛 亥以后所闻。池录七 、八、九、十、十一。
潘时举字子善,天台人。癸丑 以后所闻。池录十 二。 饶录四十六。
董铢字叔重,鄱阳人。丙辰以 后所闻。池录十三。 饶录四 十六。
窦从周字文卿,丹阳人。丙午 以后所闻。池录十 四。
金去伪字敬直,乐平人。乙未 所闻。池录十五 。
李季札字季子,婺源人。丙申 乙卯所闻。池录十 六。
万人杰字正淳,兴国人。庚子 以后所闻。池录十 七。 饶录四十六。
杨道夫字仲愚,建宁人。己酉 以后所闻。池录十 八、十九。
徐宇字居父,永嘉人。庚戌以 后所闻。池录二十、廿一。 饶录四十六。
林恪字叔恭,天台人。癸丑所 闻。池录廿二。 饶录四 十六。
石洪庆字子余,临漳人。癸丑 所闻。池录廿三 。
徐容字仁父,永嘉人。辛亥所 闻。池录廿四。
甘节字吉父,临川人。癸丑以 后所闻。池录廿五。
黄义刚字毅然,临川人。癸丑 以后所闻。池录廿 六、廿七。 饶录四十六。
●渊字亚夫,涪陵人。癸丑所 闻。池录廿八。
袭盖卿字梦锡,常宁人。甲寅 所闻。池录廿九 。
廖谦字益仲,衡阳人。甲寅所 闻。池录三十。
孙自修字敬父,宣城人。甲寅 所闻。池录三一 。
潘履孙字坦翁,婺源人,居绍兴。甲 寅所闻。池录三 二。
汤泳字叔永,丹阳人。乙卯所 闻。池录三三。
林夔孙字子武,三山人。丁巳 以后所闻。池录三 四。三五陈埴录已削。
钱木之字子山,晋陵人,寓永嘉。丁 巳所闻。池录三 六。
曾祖道字择之,宁都人。丁巳 所闻。池录三七 。
沈僩字杜仲,永嘉人。戊午以 后所闻。池录三八、三九、四十 、四一。
郭友仁字德元山阳人,寓临安。戊 午所闻。池录四 二。
李儒用字仲秉,岳阳人。己未 所闻。池录四三 。 饶录三十。
黄干字直卿,三山人。饶录一 。 饶后录二。
何镐字叔京,邵武人。乙未以 前所闻。饶录二。
程端蒙字正思,鄱阳人。己亥 以后所闻。饶录三 。
周谟字舜弼,南康人。己亥以 后所闻。饶录四五。
潘柄字谦之,三山人。癸卯以 后所闻。饶录六。
魏椿字元寿,建阳人。戊申五 夫所闻。饶录七。 饶后录二 十四。
吴必大字伯丰,兴国人。戊申 、己酉所闻。饶录八 。
黄□字子耕,豫章人。戊申所 闻。饶录九、十。
杨若海字□□,道夫之子。饶 录十一。
杨骧字子昂,道夫族中。己酉 、甲寅所闻。饶录十 二。
陈淳字安卿,临漳人。庚戌、 己未所闻。饶录十 三、十四。
童伯羽字蜚卿,瓯宁人。庚戌 所闻。饶录十五 。
郑可学字子上,莆田人。辛亥 所闻。饶录十六 。
滕璘字德粹,新安人。辛亥所 闻。饶录十七。
王力行字近思,同安人。辛亥 所闻。饶录十八 。
游敬仲字连叔,南剑人。辛亥 所闻。饶录十九 。
不知何氏辛亥同舍共闻。饶录 二十。
黄升卿辛亥所闻。饶录廿 一。
周明作字元兴,建阳人。壬子 以后所闻。饶录廿 二。
蔡□录字行夫,平阳人。壬子 所录。饶录廿三 。
杨与立字子权,浦城人,道夫从兄。 壬子同刘、□、龚、栗、谭见。 饶录廿四。
郑南升字文相,潮州人。癸丑 所闻。饶录廿五 。
欧阳谦之字晞逊。癸丑所 闻。饶录廿六。
游倪字和之,建宁人。癸丑所 闻。饶录廿七。
杨至字至之,泉州人。癸丑甲 寅所闻。饶录廿 八。 饶后录二十五。
潘植字立之。癸丑所 闻。饶录廿九。
王过字幼观,鄱阳人。甲寅以 后所闻。饶录三十。
董拱寿字仁叔,鄱阳人。甲寅 所闻。饶录三一 。
林学蒙字正卿,三山人。甲寅 以后所闻。饶录三 二。
林赐字闻一。乙卯以 后所闻。饶录三三。
胡泳字伯量,南康人。戊午所 闻。饶录三四。
吕焘字德昭,弟焕,字德远,南康人 。己未所闻。饶录三 六、三七。
不知何氏己未同舍共录。饶录 三九。
不知何氏饶录四十、四一、四二。
吴寿昌字大年,邵武人。丙午 同子浩录。饶录四 三。
杨长孺字伯子,庐陵人。甲寅 记见。饶录四四 。
吴琮字仲方,临川人。甲寅记 见。饶录四五。已上三家,非柢 本,览者详之。
杨方字子直,汀州人。庚寅所 闻。饶后录一。间有可疑。
包扬字显道,建昌人。癸卯、 甲辰、乙巳所闻。饶后录三 、四、五、六。间有疑误。
刘炎字潜夫,邵武人。己酉、 甲寅以后所闻。饶后录七 。
刘子寰字所父,建阳人。己未 所闻。饶后录八 。
邵浩字叔义,金华人。丙午所 闻。饶后录九。
刘砥字履之,三山人。庚戌所 闻。饶后录十。
刘砺字用之,三山人。己未所 闻。饶后录十一。
李辉字晦父。饶后录十 二。
陈芝字庭秀壬子所 闻。饶后录十三。
黄灏字商伯,都昌人。饶后录 十四。
黄卓字先之。饶后录十 五。
汪德辅字长孺,鄱阳人。壬子 所闻。饶后录十 六。
吴振字伯起,□□□。饶后录 十七。
吴雉字和中,建阳人。饶后录 十八。
钟震字春伯,潭州人。甲寅所 闻。饶后录十九。
林子蒙□□□,□□□。饶后 录二十。
林学履字安卿,永福人。己未 所录。饶后录廿 一。
萧佐字定夫,湘乡人。甲寅所 闻。饶后录廿二。
舒高□□□,□□□。甲寅所 闻。饶后录廿三。
李杞字良仲,平江人。甲寅所 闻。饶后录廿六。
张洽字元德,清江人。丁未、 癸丑所闻。附池录后
黄士毅字子洪,莆田人。蜀类 、徽续类
李壮祖字处谦,邵武人。蜀类
李公谨名文子,字公谨,邵武人。蜀 类
一之 蜀类
枅 徽续类
郭逍遥 建别录十八。
不知何氏 建别录十九、二十。
朱子遗语之行于世也,盛矣!盖本其旧者有三, 而从以类者二,靖德尝受读而病其难也。昔朱子尝次程 子之书矣,着记录者主名,而稍第其所闻岁月,且以“ 精择审取”戒后之学者。李公道传之刊池录也,盖用此 法。黄公干既序之矣,后乃不满意,盖亦惧夫读者之不 得其方也。二公之心,其亦韩子所谓“尧舜之利民也大 ,而禹之虑民也深”者乎!是以黄公不自出其所录。其 后李公性传刊续录于饶,以备池录之所未,蔡公杭刊后 录,又益富矣。然饶录最后三家,李公尝附致其疑,而 其四十二卷元题“文说”者,以靖德考之,疑包公扬所 录。盖公之子尚书恢,尝刻公所辑文说一编,视此卷虽 略,而饶后录所刊包公录中,往往有此卷中语,是知此 为公所录亡疑。独所载胡子知言一章,谓书为溺心志之 大阱者,最为疑忌后学,使不知者谓为先生语,是当削 去亡疑,而李公不能察也。语录之难读如此,黄公之虑 岂为过哉?
语之从类,黄子洪士毅始为之,史廉叔公说刻之 蜀,近岁徽州又刻之;王公佖为续类,徽州又刻之。昔 张宣公类洙泗言仁,祖程子意也,而朱子以滋学者入耳 出口之弊疑之。魏公了翁援是为学者虑,当矣。蔡公乃 曰,论语诸篇,记亦以类,则议者亦莫能破也。然三录 、二类,凡五书者,并行而错出,不相统壹。盖蜀类增 多池录三十余家,饶录增多蜀类八九家,而蜀类续类又 有池饶三录所无者。王公谓蜀类作于池饶各为录之后者 ,盖失之。而今池录中语尚多蜀类所未收,则不可晓已 。岂池录尝再增定邪?抑子洪犹有遗邪?
子洪所定门目颇精详,为力□矣。廉叔刻之,不 复雠校,故文字甚差脱,或至不可读。徽本附以饶录续 类,又增前类所未入,亦为有功。惜其杂乱重复,读者 尤以为病。而饶后录新增数家,王公或未之见,未及收 也。靖德忘其晚陋,辄合五书而参校之,因子洪门目以 续类附焉,饶后录入焉,遗者收之,误者正之,考其同 异,而削其复者一千一百五十余条,越数岁编成,可缮 写。顾文字浩博,犹不敢谓亡舛误,览者幸哀其劬而正 之!其或一二字可疑,则元录之讹,无别本可订定,固 不得辄改也。诸公序语,列之篇端,合而考之。黄公谓 :“历千载而如会一堂,合众闻而悉归一己”,所以志 学者之幸。李公谓语录与诸书异者,当以岁月先后求之 ,亦确论也。独论记者易差,而谓李端伯犹尔,则不然 。盖以“至大至刚以直”为句者,乃伊川之说,端伯不 误也。读书之难,岂独语录!朱子尝言论语后十篇不及 前,“六言六蔽”不似圣人法语,是孔门所记犹可疑也 ,而况后之书乎!读者诚能服膺乎“精择审取”之训, 以为读语类之法,而又以“滋入耳出口之弊”云者为读 语类之戒,则庶乎可与共学矣! 景定癸亥秋八月戊申 朔,后学导江黎靖德书。
李公性传叙饶录,谓先生有别录,多谈炎兴大事 ,未敢传而亡于火,犹幸存一二。顷尝问诸其家,则所 云存者亦不存矣,甚可惜也!因读蔡公所刻包公录已四 卷,其一卷既与元题“文说”者相出入,而他三卷所言 ,大抵多炎兴间事,疑即李公昔藏而今亡者。但略无互 见于诸家之所录,则与其子枢密所跋文说谓“公所录多 且详,与世所传大概无异,故藏而不出”云者不相似。 枢密又谓公所录已亡于建安之火,不复存,而汤氏乃有 藏本,是皆不能使人亡疑焉者。
靖德来盱江,枢密甫下世,恨不及质之也!近岁 吴公坚在建安,又刊别录二册,盖收池饶三录所遗,而 亦多已见他录者,并参校而附益之,粗为定编。靖德适 行郡事,因辄刻之郡斋,与学者共之。 咸淳庚午正月 辛亥,靖德再书。
黄子洪云,池本陈埴录乃答埴书,不当取为录。
今观廖德明录中犹有答符舜功书一条,饶本周谟录有答
谟书数条。又,程端蒙录论“
知言养气”处,全写或问二段;徽续类载吕焘录孟子
三条,乃全写集注。今皆削。
诸家所记,重复者既以类聚,乃易见。盖池录饶 录有自复出者,饶录有已见池录者,饶后录有饶录已见 者,如扬录与不知何氏录重复者甚多。 蜀类自有复见者,徽续类尤多前类所已见者,又自 有复出者,建别录又多诸书所已见者,删去之余,十存 二三耳。
蜀类与池饶录文异者,从其文义之长。
蜀类条目精详,然犹有误入类者,徽续类之误尤 多,今悉刊正。
徽类虽翻蜀本,已增入饶录九家,然亦有差误, 今刊正。
徽类续类会粹当无遗矣,然池录中犹有十余条未 入,饶录中遗者尤多,今增入。
诸录中语有可疑者,辄削之。
建别录第十九卷不知何氏录中有“师□”字,乃
赵恭父也。二十卷中有“砺曰”字,乃刘用之也。此二
卷,或二人所录。
大学五卷
论语三十二卷
孟子十一卷
中庸三卷
易
易类悉本卦爻次第。上、下系,说、序、杂、卦 ,亦本古注分章。今从本义。惟 纲领三卷,则略为义例。气数虽并行,然有气而后有数 ,故先阴阳,而数始次之。物受形于气数,故图书次之 。易本图书而画,故伏羲六十四卦次之。而原易之作, 则本教天下之占,故卜筮次之。而所以教天下之占者, 则假奇偶之体以象吉凶,故象次之。此伏羲之易,朱子 所谓本义也,此则为二卷。易始无辞,更文王周公孔子 而辞始备,故三圣易次之。越千有余年,至程子而始演 易之理,邵子而始明易之数,又至朱子而始推易之占, 故继以三子之易。然后总论夫读易之方,与夫卦爻等义 可以类推而通者,而复终之以人事,以明易为人事用也 。凡后世之言易者,其得失略次于后,使学者有考焉, 此则为一卷。上经四卷,下经二卷,上、下系三卷,说 、序、杂卦一卷。
书二卷
诗二卷
孝经一卷
春秋一卷
礼八卷
乐一卷
孔孟周程张邵朱子
自孔子及颜曾弟子,至孟子,继以周程张子,用 附为一卷。周程,所以上继孔孟也。然后分周子之书为 一卷,程子之书为三卷。凡系入近思者,皆依卷次第, 别为二卷。其非入近思者,以类而从,别为一卷,文集 附焉。张子之书为二卷,亦别入近思者。邵子之书为一 卷。程子门人为一卷。杨氏尹氏门人为一卷。罗氏胡氏 门人为一卷。朱子自论学工夫为一卷,论注书为一卷, 已上诸经存者不入。外任一卷, 内任一卷,论治道一卷,论取士一卷,论兵刑一卷,论 民财一卷,论官一卷,训门人九卷。
吕伯恭一卷
陈叶一卷
陆氏一卷
老氏一卷
释氏一卷
本朝七卷
历代三卷
战国汉唐诸子一卷
杂类一卷
作文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