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普遍认作是下一个超级大国。在过去10年间,中国经历了惊人的经济增长,并着手进行大范围的国防建设。然而,中国的空军仍然非常弱,其作战能力大大低于美国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武器库主要由从俄罗斯进口的侧重於防御的战斗机组成。中国用于进攻的轰炸机的缺乏及其继续依赖外国制造的飞机,让美国的国防计划制订者感到困惑。中国的学说显然满足于依靠导弹来投射力量,这与美国有关空中优势重要性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在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发动成功的空战之后,中国的国防分析人士开始关注美国有关独自依赖空军与使用空军、避免友军及外国平民伤亡关系之间的辩论。在最近的出版物中,中国军事院校的将军们详细讨论了与空军有关的话题──其中包括美国战略空中优势的组成情况以及如何减少或抑制其优势。中国的观察家还注意到,科索沃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使美国人坚信在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空军的效力与日俱增。
中国一直限制国内的飞机生产,而宁愿投资研发弹道导弹、高射炮以及监视与侦察装备。中国目前大约有200枚常规弹道导弹瞄准台湾,而且以每年50枚的速度递增。总的来说,中国武器库有800架到1000架战斗机,其中许多飞机或多或少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在后冷战世界,空军被证明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而中国对这一军种相对的忽略成为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
中国空军学说与美国学说的分歧成为另外一个谜团。美国学说强调取得和保持空中优势,而中国学说强调先发制人和使用计谋。对付像美国这样一个技术上占上风的敌人,中国战略家的忠告是使敌人丧失指挥空军的能力。这种方法可能需要对敌人的机场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或者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是,使用外交手段离间敌人与地区盟友的关系。
这种战略的卓越之处意味着在中国战略家的心目中,惟一的敌人就是像美国一样的敌人。不过,中国的国防声明却表明并非如此。他们分析的潜在威胁来自台湾、日本和内部的叛乱分子等。因此,特别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军方只有在与装备更好的敌人争夺制空权时才会考虑到空军。美国在面临国内外装备不如自己或者与自己相当的敌人时,至少会考虑部署轰炸机,并且很可能决定使用轰炸机。而中国的学说似乎把这反应排除在外。中国对空军的讨论限制在通过使用高射炮、导弹以及通过形形色色的信息战,来压制敌方空军的进攻。
我们应该把中国在飞机制造和飞行领域中的谨慎归结于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在空军主导的时代,中国特许发展从地面发射的导弹而不是飞机和飞行员呢?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文明因素──文化的、政治的、和历史的影响逐一进行考查,这些文明因素的作用仍然鲜为人知。如果把文化与政权的特色考虑在内的话,中国对空军态度的内在逻辑就变得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