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中战役看军事指挥的决策过程

  我在“再谈粟裕”一贴中谈了粟裕在解放战争中提出的一些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建议。因
为重点在于谈粟裕和他在解放战争的贡献,所以引起学生兄之误解,认为由粟裕的正确,可
以反证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有许多的失误。实际上,这是对军事指挥的决策过程不太了解所
致。我想重点将苏中战役的决策过程写一下,从中可以看出,军事指挥的决策是一个非常复
杂的过程,并不是能够一下子就搞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军事方案来的。
    1946年6月中央军委(毛泽东)提出的南线作战的战略计划,其战略意图在于在外线出
击中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建立和扩大新解放区,以保卫老解放区,并保障中原新四军
第五师的安全。粟裕对华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后(理由见上贴),于六月二十七日电军委和陈毅
(新四军军长),建议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因为在苏中的歼敌条件比较好。六月二十九日
再电军委和陈毅,建议第一阶段华中野战军留苏中解决当面之敌,第二阶段再加入蚌埠、浦
口作战。
    可见,粟裕当时也还仅仅是从当面的情况出发,建议先解决和改善苏中态势后,再执行
外线出击的计划。
    军委次日复电:部队隐蔽待机,听候安排。七月初指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到
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宣泰、如南、海安战斗之后,七月三十日军委电示:“在我军主力未获充分补充休息恢
复疲劳以前,及敌未进至有利于我之地形条件以前,宁可丧失一些地方,不可举行勉强的无
把握的作战。”“总以打胜仗为原则,敌以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我损失若干地方是不可免
的,你们应有应付恶劣环境之精神准备和组织准备。”这一电文统一了华中野战军多数干部
的思想,华中野战军于八月三日主动撤出海安。
    再看山东野战军方面。七月十四日,陈毅电中央主张立即执行军委六月二十二日的作战
计划,“截断津浦南段陇海徐西段,造成山东、太行主力在淮北之会合,准备渡淮作战。”
以全面大打来制服国民党军分区蚕食的计划。当时宣泰战斗已打响,毛泽东复电陈毅:最近
几天看一看泰兴战斗结果如何。
    宣泰、如南两战胜利后,蒋军的进攻势头尚未减弱,一面向苏中重镇海安推进,一面已
突破淮南解放区。此时,陈毅从执行外线出击的方针考虑,再次建议中央:粟部迅速西调,
仍以切断津浦、陇海,开展淮上新区,夺取徐州为目的。毛泽东对此建议的态度极为慎重,
回电陈毅:粟裕集团应否于此时调动,各有利害,待考虑再告。”同时就两个不同方案征询
粟裕的意见。
    李堡战斗后,.八月十四日粟裕电中央要求在苏中再打几仗。十五日军委复电:
    “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
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两三个旅,则对整个战局助益极大。”
    此后,中央军委鉴于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和内线歼敌的优越性日益显著,于四七年三月决
定暂不考虑转入外线作战。
    由此可见,军事指挥的决策过程是通过战争实践和上下级反复讨论才逐渐明确起来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一开始就预见所有的情况及其变化,制定万无一失的方案。象这样的
决策过程在毛泽东指挥解放战争的过程中是经常有的事,如果我们不是认真地去观测整个过
程,是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
    不同的战区长官所面临的当面敌情也不同,他们的建议往往是互相矛盾的,而最高统帅
需要在互相矛盾的建议中找出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粟裕和
陈毅在对华中野战军的行动问题上的建议是截然不同的,而他们各自的理由也是充足的。如
何下判断,是对最高统帅的考验。
    说句题外话。粟裕留苏中的决策并不是能为所有人所理解的,尤其是山东野战军的一些
指挥员。他们出于当面敌情的考虑,对谁配合谁好的问题甚至在几十年以后仍对粟裕留苏中
表示有意见。记得几年前看过陈士渠的回忆录(书名好象是《三年解放战争》),对粟当时的
决定也还有所微词。可见作决定之难。
    毛泽东信任手下的战区指挥官,但也并不意味着毛对战区指挥放任不管或对战役指挥不
在行。前述的决策过程也说明一个正确的决策是双向交流的产物。对最高统帅而言,并不一
定需要他对每一个战役提出具体的意见,但正因为毛泽东对战役指挥非常在行,所以常常能
就某一战役提出具体可行的看法,并对战区指挥员的计划作出修改。举两个例子:
    李堡战斗后,粟裕打算进攻南通,吸引如皋、海安之敌南下增援,再求歼其一两个旅。
八月十九日上报军委后,次日毛泽东回电:“同意你们南下作战,但不必强攻城市。”“在
攻占通如线后,敌人也有固守原地,不敢南下的可能。
    在敌人不敢增援的情况下,可西进如黄公路,相机进占黄桥,来调动或逼退海安之敌,
在运动中歼灭之。”
    粟裕遂改变原计划,以黄桥为进攻方向,由丁堰、林梓打开缺口。如毛之所料,丁、林
战斗打响到歼灭的交警十一总队,各据点敌人均未敢出援。随后遂有如黄路战斗的胜利。
    再以最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为例。莱芜战役后,蒋军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
打,逐步推进”的方针,加强了兵力密度,成纵深梯次部署,作弧形一线式推进,以使华野
无法分割和各个击破,而陷于战略、战役布势上被动不利之地位。
    华野几次调动敌人不成,指战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急躁情绪。五月初,陈粟计划以两个纵
队南下鲁南,以另一纵队南下苏北,以威胁敌后方来吸引敌军回师或分兵,以便于运动中歼
敌。将此设想上报军委后,五月四日毛泽东复电指示:
    “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同时指出:“胶济线以南广大地区均可诱
敌深入,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草头吕)县,陷于极端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惟(一)
要有极大耐心;(二)要掌握最大兵力;(三)不要过早惊动敌人后方。”这一电示要点在不分
兵,继续诱敌深入,告诫战区指挥员不要性急,则是给了他们更大的余地。
    每次读到这个电文,不由得不佩服毛泽东的高明。此电一出,则蒋军此次进攻的命运已
注定了。
    粟裕根据这一指示,翻然变计,决定放弃七纵下苏北和一纵去鲁南的计划。同时令六纵
南下至平邑以南地区,不再以牵制敌人为主要任务,而是不采取积极行动,隐伏于鲁南敌后
待命。这一变动是后来歼灭七十四师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说毛不懂战役指挥,实际上是
极为幼稚的。实际上毛泽东和各个将帅之间意见相同的时候占大多数。而意见不同时,毛泽
东的意见是正确的时候也不少。而毛泽东的意见不正确而又坚持其不正确意见的时候,是极
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