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共武装覆没真相

泰军“安宁第十一号计划”出笼
马来亚共产党成立于1930年4月30日。日本帝国主义1942年侵占马来亚后,马共领 导马来亚各族人民建立人民抗日军,进行抗日游击战,成为抗战的主力。1945年8、9月 间,英帝国主义重占马来亚,于1948年6月20日颁布了“特别紧急条例”,其核心是疯狂 镇压马共前抗日人员及其他进步人士。对此,马共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并于1949年2月1 日建立了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当时的马共总书记是陈平(华裔,广东潮汕人)。 1960年,马共的主力部队共约3000人撤至马泰边境泰方一侧的亚拉、陶公、宋卡、北 大年四个府(省)的丛林中,以求休养生息。这里山多林密,重峦叠嶂,便于隐蔽;又有铁路 直通马来西亚、新加坡,有海港可达香港,是国际犯罪集团毒品走私的必经之地,部队易获 经济来源;此外,这里政治力量交织,民族矛盾复杂,既有泰共的游击队,又有依靠国外背 景、想脱离泰国成立的“北大年共和国”的国土分裂集团。 马共巧妙地迂回于这些矛盾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 他们尽量避免与马、泰两国地方军政的正面冲突,而且协助泰政府打击国土分裂集团, 并在当地开展群众工作,如开办夜校,组织医疗队,为穷苦百姓送医送药,鼓励控制区居民 向泰政府纳税,以改善关系,等等。这就使当时颇得泰边境民心的马共得以在泰国的领土上 生存20多年。 1982年,东盟第15届外长会议强调东盟国家须加强团结,并各自清除国内的不安定因 素。 泰国陆军第四军制订出“征剿”马共的“泰南安宁第11号计划”。“11号计划”分三 阶段各个击破泰共、马共和国土分裂集团。消灭马共是其计划的第二阶段,时间定在1982 年的7月3—27日,计划24天完成。 泰陆军第四军军长汉·里那暖中将踌躇满志,在“军事围剿”前,就派工作组或宣传队 进入马共半控制区向群众反复宣传政府的政策,派医疗队给人治病,出钱出人在当地修桥造 路;并不失时机地开办反共的“基础课训练班”,瓦解马共及泰共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 他们还对马共和泰共诱降,提出了3项“优待”政策:一、凡投降者,不必写“悔过书”或 “脱党声明”;二、投降后,不受监视或坐牢,免除判罪,就业自由,保证人身安全;三、 其子女可以出国,可以自由上学、就业和结婚,不加限制。 这些“攻心为上”的政策确实产生了效果。 据泰军方介绍,驻扎在泰马边界泰方一侧的马共军队有3个团,共1200名官兵。第10 团驻陶公府,第12团驻亚拉府,第8团在宋卡府。余部分布在北大年府、沙敦府。 在这几个府的丛林中,还疏落散布着彼此有联系的几十个营地,控制着有5万居民的乡 村。马共能控制的地区,在亚拉府约500平方公里,在陶公府约100平方公里。泰军的军事 “围剿”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先攻打泰共最大基地——508基地,再重创国土分裂集团, 然后才集中力量打马共,最后是完全消灭泰共,泰政府军总共出动混合部队4000人,以第 四军第5师为主力,以民间的“国土志愿队”和“突击队”为辅。由于马共中有士兵叛逃出 来带路,泰军的打法是:地上步步为营,紧缩包围圈,在森林中隐蔽前进;天空直升飞机侦 察并投弹,配合占领一些马共基地之后直逼团部。 最初,马共对于泰军的猛攻是估计不足的。当他们摸清泰国官方的意图后,才开始分兵 抵抗,转移军火。当泰军占领大据点时,他们已分成小股隐蔽于丛林中,开始游击战或越界 入马了。
在被攻占的马共基地
汉·里那暖中将对宣传“围剿”马共颇为卖力。1982年8月23日,他在军部特地接见 被邀前去参观刚刚攻打下来的马共基地的11名外国记者。 8月23日晨8时,我们乘坐的5架直升机从宋卡府出发,跨越暹逻湾,抵达距马来西 亚只有2、3公里的陶公府丛林中的马共第10团团部和432营营部。翌日,去宋卡府的马共 第8团团部。山底茅屋散落,山道蜿蜒直上,我们到了山顶指挥所,这里是第10团团部。 泰军官指着团部内的粮食仓库说,马共仓皇逃跑,连粮食也来不及全部运走。马共第10团 多数是马来族人,他们只信仰马克思和列宁,不信仰斯大林和毛泽东。这位泰国军官指着散 放在桌上及地面的马来文书籍说,这是他们读的马列的书,主要是马来文,也有英文的。第 432营营部的情景也大致如此。 24日,我们乘直升机到达宋卡府的马共第8团团部。 这是马共最大的一个基地,驻扎于南坎山中。泰军用了半个月时间才攻陷它。这座海拔 只220米的小山,是马共苦苦经营10多年的杰作。据说丛林中建有110间茅草房,每座茅 屋都有防空洞,上山的路又陡又窄,并藏着陷阱和地雷。 泰军官介绍说:“从飞机上看,这里是丛林,没有空地,但你们看!”他们拉开一个树 墩,原来这是一棵在硕大木盆里载的巨树,由4个大车轮护着木盆,8个大树墩拉开之后便 露出两个篮球架。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出来了。再多拉些树墩子,就是一个足球场了。军官又 带我们走了一段,一个半掩体的大礼堂露出来了。“这个基地是以华人为主的马共军队第8 团团部。这个大礼堂可坐1000多人。” 礼堂的木椅是硬木做的,甚为工整。主席台上挂着马恩列斯毛的画像,两旁是一对用中 文写的对联,“世界大乱,形势大好”。 泰军官对西方记者说:“西方舆论不是经常说,中国用武器和物质援助马共吗?我们周 密搜查过这个团部,没有中国造的武器。除了几杆日本造的三八盖步枪外,其余枪支弹药都 是美式的,是马共自己用钱买的。如果说中国有影响,只是“文化大革命”的‘小红书’及 一些标语口号。我们泰国同中国友好,完全相信中国说的话:中国同东南亚共产党只有道义 联系,没有物质及军事援助。”西方记者眼见为实,点头默认。 这座小山已被挖空,实际上是一个3层地下工程:山顶到山底出口处深达200米,总长 度为700—800米。它的设计图样是两个竖接的十字,各层之间有梯道可通。如果从上而下 算起,山顶礼堂是第一层,建于1972年,1973年挖第二层,1977年挖第三层。我们顺路走 下第二层,这是团指挥所及干部政治学校。第三层是可容500人的大饭厅及警卫连驻地。还 有一个地下室,设有小发电厂、武器制造厂及修理车间。每层楼都有枪炮洞口,可向外面开 火。 各层有相连的清水渠及排污水道。地道有一个大入口,12个出口,四通八达,平均宽 度为两米,全系粘土结构,柱及顶板均为硬木。推开石门出山时,山顶的大瀑布直泻而下, 每个人都必须从“水帘洞”里冲出来。 实际上,到1982年初,马共军队驻扎于泰南的实际人数已从3000减至1200了。 泰军所谓“11号计划”的“围剿”战绩是:攻陷了马共3个团的团部,占领了17个 连、营级营地及生产基地。 使他们丧失了经营多年的藏身之所,丢失了后勤基地、情报文件站及干部训练中心。然 而马共最大的损失是在战役结束之后。不久,一些马共高级领导人纷纷响应泰国官方提出的 3项政策投降了,最后投降的是马共总书记陈平。 时间是80年代末。 陈平是第一代领导,1982年当权的已是第二、三代领导人了,派系矛盾恶化导致遇到 重大军事行动时不能互相配合和支持,无法统一行动。领导人投降后,部队溃散,终于导致 马共军队彻底瓦解。 (摘自《看世界》,作者: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