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奇伯 图.邱瑞金
自从一九九五年中国在台湾海峡进行飞弹试射,挑起台海危机之后,国人开始警觉到
「台海危机」一词不再只是存在于历史之中,而是随时可能发生。
面对中国的蠢蠢欲动与「不确定性格」,未来发生台海危机的可能性有多高?可能的方
式为何?我国是否有力量抵挡中国的攻击?台海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一九五五年,共军渡海大攻击,进犯我一江山岛,我一江山驻军全部阵亡,双方陆续在
金门、马祖、大陆沿海发生武装冲突,交火□围一度延伸至大陆近海港口。这是国民政府播
迁来台后,第一次发生台海危机。
一九五八年,第二次台海危机爆发,中国四十四天内炮击金马前线四十八万发,并封锁
金门地区军事补给,我军浴血作战,终于保住金马前线。八二三炮战至今正好四十年。
一九九五年,战云再度弥漫台湾海峡,中国以飞弹试射演习为手段,意图影响我国总统
大选结果与当选人选后的表态,第三次台海危机备受国际瞩目。
时隔数十年,从最近发生的台海危机中可以看出,台海军事情势已有了新演变:军事冲
突的高科技化与两岸冲突随时发生的不确定性——只要台海问题存在的一天,危机仍可能一
再重复,而危机发生的形式将更高科技化。
虚拟台海危机一九九○年的波湾战争,给予国际社会极大的震撼,这震撼不只是政治上
的,在战争的形式上也给予国际社会新的启发。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翁明贤
指出,波湾战争中,美军所使用的高科技战争型态,刺激中国开始思考新的战略形式,从而
改弦易辙,从对「量」的要求改成对「质」的讲究,裁军与高科技化成为中国的新国防政
策。
翁明贤认为,中国未来可能掀起台海危机的形式可以分成「准军事冲突」、「小规模军
事冲突」与「全面性军事冲突」三种层次。
「准军事冲突」为军事威胁,形式可能是军事演习,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中国的导
弹试射便为一例;也可能是「封锁」:封锁我方外岛对外运补,围而不打,或对台湾本岛施
以远距或近接两种封锁形式,切断对外贸易交通。
「小规模军事冲突」,一则为袭扰外岛:中国以袭扰外岛的方式胁迫我方谈判。其中,
由于金门、马祖诸岛我方经营已久,作战工事精良,不易攻下,共军以攻占南海水域内之东
沙与太平岛最为可能;二则为地对地导弹攻击:由于这种方式对金马外岛袭击的效果有限,
中国可能以台湾城市或政经中心为目标。
「全面性军事冲突」则是以摧毁我方战斗力量与战斗意志为主,攻击□围不限于外岛,
而将延伸至台澎周围领空、海域、或陆地全面战争。
在全面性军事冲突的情况下,最为一般人所关注的,乃在中国是否会动用核武。翁明贤
指出,从现阶段的情形来看,中国对台湾使用核武的可能性很低,主要是基于国际政治现实
的考量。中国在今年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中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
武器」,并「无条件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如果中
共在台海战争使用核武,无疑是打破此项承诺,如此将造成极大的国际震撼,担起不可测的
政治风险。
因此,中国的核武器主要还是充作战略上的「吓阻」之用。
速战速决
中国引发台海危机有许多可能的形式,但根据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系
教授锺坚研判,能够在极短时间内速战速决的「瘫痪战」,是未来中国最可能采行的作战方
式,而这其中以远程封锁的形式最具战略效益。
就地缘战略而言,台湾为海岛型国家,进出口原料、货物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仰赖海域运
输,尤其是经济命脉所系的原油大多由中东、北非、英国、印尼等地进口,所以中国若采远
距长程的封锁方式,在南中国海拦截我方油轮,原油不能即时运补,台湾将很快瘫痪。
相对而言,中国全面犯台的可能性比较不高,「时间」是最大的考量,费力耗时的「歼
灭战」、类似封港、沿岸封锁或长期虚耗的「消耗战」、以及不适用于民主社会的「游击
战」,都不是对中国有利的作战型态。由于台湾在亚太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加上美国一向关
注台海情势的发展,中国在犯台的行动中若未能「先赢全胜」,就会使外国有插手台海政
治、军事的机会,对中国来说极为不利。
中国整军经武
根据中国今年发表的国防白皮书指出,由于意识到「一场以发展高技术武器为先导的军
事领域的深刻变革,正在世界□围内兴起」,中国正积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计
划今后三年裁减军队员额五十万,使解放军总规模保持在二百五十万左右。
在战略部署上,中国已将「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定为新时期的战略方针,而
军事战略部署重点已由「三北」调整至「四海」——即将重点兵力由北方边境转移至东南沿
海,以高科技为主的「积极防御」,取代过去以人海战术为主的「人民战争」战略,并局部
将「近岸防御」转变为「近海防御」,以向前延长战略纵深,将军事触角伸至太平洋。为达
到这个战略目标,中国除了大肆采购苏恺二十七型战机、洲际飞弹及巡弋飞弹外,也积极自
俄罗斯延聘人才自行研发这类高性能战机、飞弹,并且积极发展一支能独立作战的舰队。
国防部参谋总长唐飞上将研判,中国调整其军事战略的意图,除了藉展现高科技武器装
备实力,以提升在亚太地区与全球的政治地位,并增强处理其国内与边境的不稳定情势的能
力之外,确保可靠的威慑武力,以对付其所谓具分离意向的台湾,也是中国调整军事战略的
重要意图。
根据国防部今年刚公布的国防报告书指出,中国在「积极防御」的新战略方针之下,已
将以陆军为主的协同作战,转变成海、空比重增大的三军联合作战,一九九五年七月至一九
九六年三月,中国曾以南京军区为主体编成「战区」,实施七次攻台实兵演习,且近两年
来,针对台湾的演习依然不断(见十一页图)。
中国已具进犯能力
不但如此,中国近两年来已完成海上「应急机动部队」的整建、东南沿海战备建设、武
器装备研改换装,亦建立各种相应指挥、管理、通讯、情报系统,并且多次实施对台作战演
练。根据国防部发表的国防报告书研判,中国已具有对台实施海空攻击,及局部或全面封
锁,与进犯外岛的能力。中国若实施武力犯台,兵力将可能如下调动(请见附图):
陆军:除福建地区三十一集团军约八万人外,可于短期内抽调其他军区应急机动部队及
战略预备部队约二十六万人。
海军:可以利用潜舰、动员机渔船对台实施长期海上封锁;或于台湾本、外岛周边海域
实施海上布雷;集结两栖舰艇输送加强师,进行正规登陆作战;以机渔船分批输送三十五万
精装部队支援。
空军:距离台湾本岛二五○□内十三处军民用机场,一次可进驻一千二百馀架战机,并
可使用五十九架空运机,运送两个空降团进行空降作战。
二炮(导弹部队):「东风十五号」及「东风二十一号」飞弹,可直接攻击我方重要政
治、经济及军事设施,此乃对我威胁性最强的军事行动。
二代兵力面对世界战略局势的变革与中国战力的不断提升,我方是否具有足够的力量防
御中国的攻击?国防部参谋总长唐飞表示,我方的军事战略已由过去的「攻守一体」转变为
「防卫固守、有效吓阻」,自民国八十七年至九十年实施军事组织与兵力结构调整的「精实
案」,并同时建构「量少、质精、战力强」的新一代兵力。
目前我军二代兵力的整建著重武器「自动化」、改革「整体化」、陆军「飞弹化」、三
军配合「立体化」,达成「减少人力、增强火力、提升战力」为主要目标。
唐飞表示,目前我军具体战力提升的成果主要为:我军自行研制的IDF经国号战机、向
美国采购的F-16战机、向法国采购的幻象2000战机及防空飞弹,已陆续成军服役;海军新
一代作战舰艇,成功级舰、康定级舰、济阳级舰等已逐次成军,可有效执行反封锁、巡防、
护航、反潜等任务;而陆军武装及战搜直升机部队已经成立,我军地、空二位一体作战能力
大为提升。另外,各式飞弹的筹建,也有效提升了各空层机动作战能力。
打什麽、有什麽我军二代兵力的整建目标是「打什麽、有什麽」——配合新的战略情
势,建立一支能有效吓阻中国的高科技兵力。但不容讳言,目前国军的高科技武器装备仍未
尽齐全。
海峡两岸高科技国防武器的来源相似,主要为外购与自制两种。唐飞表示,中国自一九
九一年以来已购进为数不少的苏恺二十七型战机与AA-10中距离空对空飞弹,但目前我空军
F-16战机所佩挂与AA-10对等的AIM-7麻雀飞弹,已无法为我军保持空中优势,所以目前
国军需要优于AA-10的中程空对空飞弹。
在潜舰方面,因中国拥有庞大的水下兵力,近年更著手研发核潜舰,而我军现仅有潜舰
四艘,且其中两艘为美国二次大战时所用之改良潜舰,性能过于老旧,仅能做为训练之用,
无法有效执行反封锁任务,所以潜舰的购置刻不容缓。
台湾目前比较重要的高科技国防武器研发成果,主要在战机、舰艇、及飞弹三项:战机
方面:经国号战机于民国八十三年六月进入量产,计划生产一百三十架,第一个作战联队已
成军担任战备。飞弹方面:空对空天剑一型、二型飞弹、地对空天弓一型、二型飞弹、舰对
舰雄风二型飞弹,已分别计划生产或进入量产,并陆续加入战备。舰艇方面:「成功」、
「郑和」等飞弹巡防舰已成军服役,*班超」、「张骞」舰已完成载台制造,正测试中。近
岸巡逻舰「锦江舰」已经成军,后续造舰计划仍持续进行。
而中国高科技武器研发的成果,主要为旅海级驱逐舰、江卫级护卫舰完成研制,进行
「歼十」、「FC-1」战机研制,「东风五号」多头弹及「东风三十一号」机动战略飞弹持续
生产及最新「远攻导航导弹」的研发。
自制与外购的困境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锺坚指出,由于国情不同,两岸武器自制能力无法精确地做一比较。
虽然中国以前的武器制杂诩以全自制为目标,并且可以外销,但目前在高科技武器的制造
上,却与我国一样,面临自制率不高的困境。
国策研究院专任副研究员欧锡富表示,台海两岸在高科技武器的自制上常必须依赖外国
技术。以我军的IDF经国号战机为例,其中约百分之六十的零组件须赖进口,尤其是飞机关
键引擎的制造,仍需由美国提供。在共军方面,目前与俄罗斯合作生产的苏恺二十七型战机
(歼十一),虽为分阶段提高自制率,但中国最高只拥有百分之七十的自制率,飞机制造中
最重要的技术,如AL-31F引擎的制造,俄罗斯基于科技领先的战略考量,并未转移给中
共。
在自制率无法提升的情况下,双方在外购高科技国防武器亦遇到相当的困难,虽然如锺
坚所言,台海两岸的军备整建只是全球战略改变考量下的换代问题,无涉于军备竞赛,但在
高科技领先国家的战略考量下,两岸在高科技武器的购买,往往得视军售国的政治、战略、
与经济考量而定,而台湾在中国外交的打压下,军购尤其困难。
目前台湾最主要的外购武器来源为美国,但因内政、外交的考量,美国对我军售状况常
有所变动。受中国政治压力较小的荷兰与法国,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对我也有少数战机与
潜舰的军售,但国策研究院专任副研究员欧锡富形容,这有点类似棒球上的术语「打带
跑」,无法长期持久。
「即使美国持续对台军售,现阶段重大武器系统的提供也将会减少,」中央研究院欧美
研究所所长林正义教授说:「如F-16战机、潜舰等高科技武器的军售会更加困难,在这种
情况下,整合与提升现有武器系统的整体战力才是更重要的。」在这方面,我国仍有许多加
强的空间,如:加强操作与维护武器装备的能力,积极从事兵棋模拟、实兵推演等。
第三波战争
国防战略日新月异,在台海两岸这一波兵力换代的同时,另一波新的高科技战争型态亦
在悄悄地酝酿当中。军事问题专家、陆委会副主任委员林中斌指出,现代战争的第三波武力
发展在台海间已开始展开,未来的第三波战争型态将是「瘫痪式战争」,也就是中国所谓的
「点穴战争」。
林中斌指出,这类型的战争分为「硬杀」与「软杀」两种:前者包括以巡弋飞弹瘫痪对
方电力系统与破坏电脑指挥中心,使武器系统完全停摆。其中「定向能武器」可以打出高能
量雷射、微波、无线电波、或粒子光束,摧毁对方武器系统;后者则为「资讯战争」,或中
共所称的「信息战」,主要以电脑病毒或电子干扰器破坏军事电脑系统,这种没有流血与硝
烟的作战方式尤其可怕。
林中斌提醒,在这种符合中国经济效益的高科技瘫痪战中,我们必须特别注意的是,信
息战又称「不对称战争」,先进国家的高度电脑化优势,往往在此种战争中,成为最大的弱
点,资讯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可对准先进国家的此一弱点攻击,而正符合了目前台海两岸资讯
化悬殊的特色。
「二○一○年时,中国若未发生政治上的『质变』,或台湾未研发出反至中国点穴战的
战术,以中国目前正积极准备资讯战争的情况来看,将对我造成严重威胁。」林中斌警告。
不挑□、不回避
不管过去、现在、与未来战争型态如何演变,避免一场杀伤力强的战争,和平解决台海
问题一直为我国政府追求的目标。
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刘必荣指出,虽然目前中国不会对台湾有立即危险的动作出现,但
台湾必须在军事上避免给中国犯台的诱因——当台湾军事力量太弱,中国可以最小成本攻下
台湾时,就可能发动攻击;相对的,当中国意识到台湾的军事力量已强大到足以威胁它时,
战争亦会爆发。
如何克服军购与自制的困境,在太强与太弱间审慎掌控,维持两岸武力平衡,正是我国
军事上最大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