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 钊 陈万军 新华社通讯员 丁玉宝
9月的一天,一艘海蓝色的大型军舰,悄然驶进中国某海域。沿海岸一线几十座山头
上,一条条密集的红外线、激光、雷达电波,像瞪大的“眼睛”,紧张地注视着这艘军舰和
这一片海天。
随着一声令下,一枚导弹似离弦利箭,敏捷地跳入空中,拖着腾腾的火舌,向远方飞逝
而去。
“发射正常”、“飞行正常”……导弹的飞行状态被沿途测量设备“无微不至”地
“抓”住,演示在一座宽敞的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幕上。
发生这一幕的海域,就是我们国家唯一的海上综合试验靶场;完成这次发射的,就是担
负海上靶场试验任务的海军某试验基地官兵;这艘“奇怪”的军舰,是按照模块化思想设
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综合试验船;而这次成功的发射,意味着一种新的导弹设计思
想在中国成为现实。
中国海上靶场又为共和国海防史写下一项新的“第一”。
组建于1958年的中国海上靶场,今年刚好走过40年风雨历程。40年来,这里创造了
共和国海防史上100多项“第一”:我国第一个岸舰导弹营在这里诞生;我国引进和自行研
制的第一枚海防导弹在这里升空;我国第一代舰船电子干扰设备在这里问世;我国第一次核
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在这里成功实施。
我国海防导弹从亚音速到超音速的第一次实质性飞跃在这里实现……
40年来,这里先后完成了2000多项海上武器装备试验。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数百种导
弹、舰炮、水中兵器、电子装备在这里通过检验、定型,在祖国万里海疆拱立起一道坚不可
摧的钢铁长城。
然而,与这些辉煌的业绩并肩而行的,却是难以想象的艰险。第一次舰对舰导弹发射试
验,装载导弹的试验艇有可能成为操纵手粉身碎骨的疆场。面临生死考验,所有技术人员无
人退缩,一封封请战书纷纷递到指挥所。最后,机遇之神青睐的目光落在王照奉、申爱华、
朱耀洲身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三人含着笑,对亲人、对战友道了声“再
见”,就毅然钻进发射艇内。发射成功了。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安危,为后续试验人员写下了
“导弹发射正常、艇体强度和舱室防护可靠,可保证艇员安全”的生死承诺。
作为国家的海上靶场,试验基地经过40年的建设,已由最初只能执行单一型号的导弹
定型试验,发展成横跨五省八市,试验站点遍布万里海疆,覆盖海、陆、空、潜诸多领域的
综合性海上试验基地。
近年来,随着海军新一代武器装备不断研制成功,海上靶场进入了新的黄金时期。作为
武器装备检验、定型的国家权威机构和发放“合格证书”的“主考官”,靶场必须既能够
“打出去”,还能够“拿回来”:将导弹成功地打出去,把数据完整地拿回来。
新一轮科技攻关的浪潮在靶场热火朝天地展开了。以影响试验质量的测控设备为突破
口,基地的广大官兵把海上靶场建成了涵盖光测、雷测、遥测、安全控制、导航定位等领
域,具有数字化、自动化优点的测控网络体系;建成了遍及空中、水面和水下的种类齐全、
颇具规模的靶标体系;建成了数字化、光纤化、声像一体化的通信网络;一批集海上发射平
台与测量平台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试验船也开始交付使用。
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郁正德,完全凭刻苦自学,成了靶场自动控制和计算机领域
的学术带头人。多年来,郁正德一直以实际行动实践着科技为部队服务的宗旨,他获得的数
十项科技成果,全部被海军装备部队生成为战斗力。
迄今为止,靶场取得了各种科研成果2000多项,其中,445项获得了国家、军队各类
科技成果奖。基地司令员李文光告诉记者:“到2000年,中国海上靶场将步入质量效能型
轨道。”
所有靶场科技人员,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科技密集的海上靶场,应当成为战斗力衍生
的温床。当年李福才自告奋勇承揽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安全控制系统软件编制任务时,想
的就是,为战斗力插上科技的翅膀。李福才伏在涉及到弹体、雷测、光测、遥控、遥测等十
几个专业门类,两个多人高的资料里,一钻就是4年。36000多条程序的软件编制成功了。
36000条程序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字母的绝对无误,使运载火箭最终准确射向预定海域。
这位靶场测控软件的学术带头人,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殊荣。
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科技尖兵开始脱颖而出,形成了靶场科研新的“集团军”。30
岁的杨永江作为课题组长,接受研制“光电经纬仪仿真系统”科研任务的时候,10人的攻
关小组中,竟有8个年轻人。刚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汪东,接下了计算机控制与仿真这个
核心问题的研究任务。青年女助工李桂枝,挺着怀孕8个月的大肚子,踏着冰天雪地赶到长
春,进行瞄准镜设计。研制中途,弹道仿真成了“拦路虎”,当年刚走出校门的康小石初生
牛犊不怕虎,用父母留给他结婚用的钱买下一台微机,日夜加班,圆满地破解了难题。两年
半后,这个以“逐点漫游”的方式,仿真出真实的导弹飞行物理过程的系统,在全军训练模
拟器材成果展上受到了广泛好评。
《人民日报》1998-10-13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