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8日下午,由成都飞机公司等9家单位合作研制改进的歼7FS试验机,在
空军第三试飞大队大队长钱学林的驾驶下,以发动机最大状态起飞,经过22分钟飞行后正
常着陆。飞机和发动机各系统及仪表工作正常,成功地实现了首飞。这标志着我国在军机改
进改型研制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为适应我国空海军武器装备发展的需要,延长歼7系列飞机的生产寿命,开拓外贸市
场,1996年8月成飞公司决定自筹资金研制突破关键技术的飞行试验机——歼7FS飞机,
用于验证下颌进气道、7000千克推力的发动机及多功能雷达三项技术,全套设计图纸于
1997年6月6日发出。经全体参研人员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用了不到12个月的时间,
完成了工艺准备、工装和零件制造及各项试验,飞机达到待飞状态,1998年6月4日通过
首飞放飞评审。
歼7FS是在一架歼7Ⅱ型科研训练机的基础上,更换新的带下颌进气道的机身前段,并
配装高推力的新发动机,加装雷达冷却系统和交流电系统,加装视频记录系统、飞行参数记
录系统、武器管理系统和GPS。面对自筹资金有限,研制周期短的状况,成飞公司充分发挥
高科技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应用优势,从无纸设计到无纸加工,成功地把飞机
外形、17个三维整体机加件和平板钣金框的数据通过公司网络传输到有关工装设计单位和
车间,直接用于模线绘制、数控编程和工装设计。
首飞成功后,歼7FS机还将进行6个起落的调整试飞和90个起落的设计鉴定。
|